意蜂养殖技术讲解_意蜂养殖入门教程
养蜜蜂的技术
家庭养中蜂一般都采用定点养殖方式,因此对场地的选择极为重要,一是附近要有丰富的有效蜜源(蜜蜂的采集范围有限,超过蜂群采集半径的蜜源再多也没有用),二是附近要有清洁的水源,但不能是水面较大的湖泊、河流等,三是养蜂环境要求安静且适宜蜜蜂生存,养蜂场附近的敌害如胡蜂、蚂蚁等要尽量少。关于蜜蜂要怎么养?冬天收回来的。目前养殖的蜜蜂主要有中蜂和意蜂,蜂种不同,饲养的方有异,但是在技术方面基本相通的,养蜂人的蜜蜂群,有部分是从野外收回来的,因为蜜蜂每年有两个时期容易产生分蜂,还有一种是出逃的蜂群,那么在冬天从野外收回来的蜜蜂要怎么养,可以肯定的说,这不是分蜂群,想要留住,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意蜂养殖技术讲解_意蜂养殖入门教程
意蜂养殖技术讲解_意蜂养殖入门教程
意蜂养殖技术讲解_意蜂养殖入门教程
3、蜜蜂养殖要及时更换老弱病残王,原因是蜂王能力不足时对蜂群的影响将特别明显,因此养蜂人要及时培育新王并及时替换掉老弱病残王。
蜜蜂要怎么养
中蜂土养是一种传统的饲养方式,已有很长的饲养历史,蜂具简便首先来说一下中蜂,中蜂的饲养方法有土养和活框养殖,对饲养环境没有太多讲究,因为中蜂对蜜源采集方面,种类广泛,所以目前养殖中蜂如此普遍。,不用投入太多时间管理,非常适合养蜂人员和一些年老的蜂农饲养,每年可以取蜜一到两次,在正常情况下,土养蜜蜂相比活框养殖的发展更为迅速。
中蜂活框养殖,是从引进意蜂后,才开始使用活框来饲养中蜂,活框养殖更加职业化,方便检查蜂群,易掌控蜂群分蜂,取蜜更方便,对病虫灾害能够及早发现,也比较好防治。
在来说一下意蜂,意蜂属于进口货,其特点显著,就是采集能力强,蜂蜜产量高,但是只针对大面积的蜜源,对零星蜜源不起作用,所以蜂蜜营养成分相对单一,意蜂相比于中蜂,沾染病虫的几率更高,所以饲养意蜂,不太适合长期定点饲养,需要外出追花夺蜜。
说到收蜂,几乎每个养蜂人都有从野外收到蜂群的经历,但是在冬天还能收到的蜂群,还是比较少见的,很明显这不是分蜂群,根据蜂虫虫的养蜂经验来看,这应该是一群出逃的蜜蜂,要想留住,必须做好这几点。
冬天外界蜜源不多,天气寒冷,不利于蜜蜂出勤采集,所以这时候收回来的蜜蜂群必须要饲喂,然后在做好保温,如果家里还有其他蜂群,而且是强群,那么可以采用活框养殖,需要从其他强群抽取部分蜜子充足的蜂脾来给这群蜜蜂,让蜜蜂在有蜜有子环境里安全过冬。对于家里没有任何蜂群的人来说,只能使用土养,做好保温的情况下,加强饲喂,可以放到室内来饲养,这样蜜蜂比较容易过冬。
养蜂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其技术要点如下:
(一)场地选择
场地周围2.5公里半径范围内应有充足的主要蜜粉源和辅助蜜粉源,且主辅蜜粉源应搭配适宜。场地宜选择南向近山坡地,阳光充足,背有高山为屏,上有自然遮荫,夏季通南风,冬季阻北风,且土质肥沃,蜜源植物生长旺盛,花期长,水量充足,交通较便利。
(二)蜂群的选购
1.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2.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如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再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足粗、身高、胸宽、腹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3.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三)饲养
1.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入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3.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①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入饲养器内饲喂。②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遇寒流时,经常采用此法。
4.饲喂水分及盐类:一般每个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在糖浆中加入1%的食盐。
(四)管理
1.春季管理:①促进蜜蜂飞翔。巢温度提高到33~35℃,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②蜂巢的保温。后即进入繁殖期,须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2.流蜜期的管理: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②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巢脾带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入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3.秋季管理: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是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蜂群的群势。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③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略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蜜蜂新手养殖注意事项,蜜蜂新手养殖注意事项和技术
蜜蜂养殖技术有紧脾春繁、蜂巢保温、让蜜蜂进行适量的飞行、奖励饲喂、需要放养场所、管理蜂群等。由于各国的历史、自然、文化以及蜂业发展情况不同,饲养蜜蜂的品种、管理技术、蜂具应用以及生产目的等都各不相同。2、蜂场管理。蜂箱的规格要适合蜜蜂的生长,蜂箱不能出现洞口、裂缝等,防止出现盗蜂现象。可将蜂箱放在离地50厘米左右,能有效保证光照,蜂箱摆放可以单箱单列(双列、多列)、双箱单列(双列、多列)、四箱单列(双列、多列),箱距1~2米,排距4米以上。蜂箱用具叠高数层,用桶状塑料膜罩着密封,每立方燃10克左右,熏闷一天,杀菌灭虫。多年应用的场地,染蜂菌毒较多,尤其应消毒,一般用石灰水喷撒均匀即可。
冬天收回来的蜜蜂该怎么养3、切忌贪多。不管还是养殖意蜂还是中蜂,提倡饲养强群,切忌贪多。想要让蜜蜂快速造脾,至少要保证蜂群中的蜂量在8框以上,而且蜂王是年轻健壮的,还要有足够的幼蜂。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分蜂群,自然分蜂群由于是新群,一般造脾比较积极。
(2)意蜂:由我国在意大利引进的蜜蜂品种,简称为意蜂。4、增减巢脾。在人工养殖的蜂群中,增减巢脾可是一件值得深究的事情。太早增加巢脾,蜜蜂不爱造脾,太迟增加巢脾,容易造成分蜂热。给蜂群增加巢脾,外界要有蜜源植物流蜜,气候条件要适宜,蜂群内部的蜂量要足够多余,要正处于蜜蜂的发展期。蜂王交尾期不增加巢脾,起王台不增加巢脾,连续下雨不增加巢脾,降温不增加巢脾,蜜源植物停止流蜜不增加巢脾等等。给蜂群减掉巢脾,主要检查蜂群的蜂量,巢脾外露,是养蜂大忌,如果蜂量无法护住90%的巢脾,就要及时减掉巢脾。当然,在越冬时期,早春繁蜂,治疗病虫害时,都要灵活运用减巢脾,来达到更好的效果。
5、检查蜜蜂。有的新手养蜂人不检查蜜蜂,不检查就不知道蜂群什么情况。花粉蜜源充足,温度适宜要5到7天检查一次蜜蜂,不然蜜蜂什么时候分蜂跑了都不知道。其他季节检查蜜蜂的时间可以间隔久一点,检查老旧巢脾,蜂王产卵情况,花粉蜜源是否够蜜蜂吃,病虫害等情况。
6、日常管理。春季天气多变,做好蜂箱温度调控,保持蜂箱恒温,有助于提高幼蜂的生长能力;对于雨水多的地区,注意防雨,加盖蜂箱防雨布。半开巢门,保证箱内通风。如果蜂箱内部有积水,及时清除或换箱,注意蜂具定时消毒。谨防由于潮湿导致霉变而衍生病菌危及蜂群。
蜜蜂养殖技术
(1)中蜂产蜜量较少,每箱蜜蜂一年产,能产出5-15斤蜂蜜。二、生活习性
蜜蜂养殖蜜蜂是性群居昆虫并完全以花为食,蜂群生活在用工蜂分泌的蜂蜡筑成的蜂巢中,整个蜂群由1只蜂王、数万只工蜂和上千只雄蜂构成,其中蜂王负责产卵繁殖并能分泌蜂王信息素,雄蜂主要负责与新出房的蜂王交尾,而蜂群的劳作则几乎完全由工蜂承担,另外蜂王并不是蜂群的,实际上蜂群中是由数量庞大的工蜂说了算。
蜜蜂养殖必须要准备一系列的养蜂工具,例如蜂箱、巢脾、巢础、蜂帽、蜂扫等等,其中蜂箱是蜜蜂养殖最基本的工具,蜂箱根据蜂种不同可分成中蜂箱、意蜂箱等,根据用法不同可分为传统蜂箱、活框蜂箱等,根据规格不同可分为10框标准箱、12框方形蜂箱、16框卧式蜂箱等,另外在这里建议大家尽量用相对灵活的活框蜂箱养蜂。
四、蜂种来源
蜜蜂养殖的前提是必须拥有至少一群蜂,否则蜜蜂养殖根本就无从谈起,其中意蜂基本都是在养殖场购买获得的,而中蜂的来源除了像意蜂那样购买以外,还可收捕那些野外生存的野生中蜂群,比如在分蜂或飞逃的高发期用诱蜂箱诱捕蜂群,或者在找到野生蜂群或蜂巢后将其收捕回来,但不管是诱捕还是收捕都需要掌握中蜂的习性。
五、蜂群管理
蜂群管理是蜜蜂养殖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从技术层面上看主要有分蜂、并群、介王等,其中分蜂指自然或人工将蜂群分成两个或多个蜂群,并群指因某种需要将两个或多个蜂群并成一个蜂群,而介王指蜂群失王或蜂王老化等原因重新介入或更换蜂王,另外气候变化对蜂群的影响特别明显,因此不同季节蜂群的管理工作也存在异。
六、饲喂工作
蜜蜂完全以花为食并有储备食物的习性,虽然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进行人工饲喂,但某些特殊情况下人工饲喂是必不可少的,另外蜂群饲喂分补助饲喂和奖励饲喂两种,其中补助饲喂是储蜜不足时进行的饲喂,目的是提供蜜蜂生存所必须的食物基础,而奖励饲喂的目的是促使蜂群繁殖,多在春繁、秋繁或其他需要蜂群快速繁殖时进行。
七、病害防控
蜜蜂养殖和其他养殖一样都要严防病害,一旦爆发病害甚至能轻易的摧毁全场蜂,而且蜜蜂的病害实际上也比较多,例如疾病方面的幼虫腐臭病、囊状幼虫病等,寄生虫方面的蜂螨(主要危害意蜂)、巢虫(主要危害中蜂)等,及敌害方面的胡蜂、蚂蚁、蜘蛛等,因此要求养蜂人不但要做好预防工作,而且要能及时发现病虫害并妥善处理。
八、注意事项(2)意蜂产出的蜂蜜占据90%的蜂蜜市场,也成商品蜜。。
1、蜜蜂养殖时要尽可能的饲养强群,原因是强群不管是抗病力还是采集力都要远远高于弱群,而饲养强群的有效办法是取强补弱或合并蜂群。
2、蜜蜂养殖要注意防止发生分蜂热,原因是蜂群发生分蜂热时生产效率将大大降低,尤其是大流蜜期发生分蜂热对蜂蜜产量的影响非常明显。
4、蜜蜂养殖要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原因是爆发病虫害对蜂群而言几乎是毁灭性的,切勿平时不注意预防而等到病虫害爆发后才去进行补救。
中蜂和意蜂有什么区别,中蜂如何养殖才发展的快
2.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入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1、产地:中蜂为我国本土蜜蜂,意蜂为意大利引进品种。2、产量:意蜂产量较中蜂大,一箱蜜蜂年产蜜量为100斤左右。3、蜜源:中蜂采蜜范围广,意蜂仅采取蜜量大的花朵。4、采蜜方式:中蜂一年只能取2次蜜,意蜂在蜜量大时能几天采取1次。5、市场价值:意蜂产出的蜂蜜市场份额占比较中蜂蜂蜜大。6、养殖方式:中蜂采取自然生存,意蜂需要进行人工养殖。7、体积:意蜂体积较中蜂大1.5倍。
蜜蜂养殖最普遍的是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中华蜜蜂(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对我国的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性且善于利用零星蜜源,因此适合在地形复杂且蜜源分散的山区养殖,而意大利蜜蜂(意蜂)则是从国外引进的蜂种,优点是易维持强群且对大蜜源有极强的采集力,相对较适合在地形简单且蜜源集中的平原地区养殖。一、中蜂和意蜂有什么区别
1、产地:
(1)中蜂:全名为中华蜜蜂,是我国本土的蜜蜂。
2、产量:
(2)意蜂产量较大,每箱蜜蜂平均年产量高达100斤左右。
3、蜜源:
(1)中蜂采蜜范围广泛,大片蜜源、零星蜜源、野花等各种花源都可进行采蜜。
(2)意蜂一般不采集零星花源和小野花,只采集蜜源较大的花朵。
(2)意蜂采蜜能力较强,在植株大面积开花的时期,意蜂几天就能采蜜一次。
5、市场价值:
(1)中蜂产出的蜂蜜极少在市面流通,市面占据份额在10%左右。
6、养殖方法:
7、体型:
(11、养殖环境。饲养环境对蜜蜂的生长非常重要,要求2公里以内至少有2种以上蜜源,另外蜂箱远离污染、猪舍畜棚和厕所等,蜂箱放在比成片蜜源地势略低的下风方位,有利于蜜蜂逆风空腹而去,顺风下坡满载而归。蜜源与蜂场之间不可隔着江、河、湖泊,以免蜜蜂雨前采集来不及回巢而葬身于内。)中蜂体积较小吃的也较少。
(2)意蜂体积比中蜂的大1.5倍左右,吃的较多。
二、中蜂如何养殖才发展的快
1、环境:中蜂需要有适宜的环境才会快速发展,在夏季温度高时需要配备降温设备,冬季需要及时进行关王越冬,及时保温。
2、蜂王:需要挑选繁殖能力强、体质强健的蜂王,以此管理蜂群秩序,加速蜜蜂繁殖。
3、饲料:养殖中蜂需要配备充足的饲料,饲料不足会导致工蜂工作量不足,出现缺蜜、蜂王停止产卵、无法安定繁殖等情况。
4、蜂多余脾:在蜂多余脾时,蜂群会有足够的护脾能力,若长期蜂少于脾会导致脾势垮掉。
养蜜蜂技术
在蜜蜂经常出没的地方设置诱蜂箱,以诱捕野生蜂群,然后将蜂群转移到活框蜂箱中饲养,饲喂时可以投喂纯净的花蜜,注意严格进行奖励饲喂和补助饲喂,以便于蜂群形成良好的分工与秩序。蜂种选择:建议选择繁殖速度快、大蜜源采集力强、产量高的意蜂。 场地适宜:在靠近水源、蜜源丰富的位置建设养殖场。 工具齐全:准备好蜂箱、割蜜刀、饲喂器、摇蜜机等工具。 养殖管理:将蜂群诱捕后,转移到活框蜂箱中饲养。
4.冬季管理:①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②防蜂蜜结晶。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③北方室内越冬。应在水结冰、大地未积雪之前入室,入室时,蜂箱在室内应离墙20厘米,层离地40厘米。室温保持在0~2℃,湿度保持在75%~80%之间。蜜蜂如何养殖 1、蜂种选择
蜜蜂的种类繁多,以中蜂和意蜂最为普遍,中蜂的优点为适应性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但是产量相对较低,并且产品单一,而意蜂的繁殖速度快、大蜜源采集力强、产量高,缺点为蜂蜜价格低、饲料消耗大。
2、场地适宜
家庭养殖蜜蜂时,一般采用的是定点培育的方式,因此养殖的场地尤为重要,养殖场的附近一定要有丰富的有效蜜源,而且要保证充足且干净的水源,但是不能选择建在水面广阔4、产蜜方式:的湖泊、江河旁。
3、工具齐全
养殖蜜蜂时,要求有齐全的养蜂工具,其中最为重要的为蜂箱,建议采用活框蜂箱,以利于后期的蜂群管理,然后准备好与蜂箱配套的巢框、巢础等,割蜜刀、饲喂器、摇蜜机等可以根据情况进行配备。
4、养殖管理
蜜蜂养殖技术
三、养蜂工具蜜蜂属于膜翅目,蜜蜂科。蜜蜂为性昆虫,由蜂王、雄蜂、工蜂等个体组成。蜜蜂种类很多,主要有小蜜蜂、黑小蜜蜂、大蜜蜂、黑大蜜蜂、沙巴蜂、苏拉威西蜂、绿奴蜂、西方蜜蜂、东方蜜蜂、中华蜜蜂十大种类。前四种为野生蜂种,分布于海南、广西和云南,后两种又包括许多亚种,多为地理隔离的自然亚种,人工选育的蜜蜂品种多为杂交种。
蜂种选择:饲养较多的蜜蜂有两类:一是中华蜜蜂,俗称中蜂,这种蜜蜂的主要产品是蜂蜜,其它蜂产品种类很少,但在一般的山区饲养较为容易。另一类是意大利蜂,俗称意蜂,这类蜜蜂可分为好几种,如糖型蜂、浆型蜂、糖浆兼型蜂(2)意蜂离开人后无法在野外独自生活,需要人工进行饲养管理,蜜源匮乏时,需要人工喂食。等。各地蜂农可根据目标蜂产品,科学选择蜜蜂种类。
意蜂养殖,一般要根据蜜源植物的开花季节转换养殖场所。春季可选择油菜花、茶花、玫瑰花等作为蜜源;夏季可选择栀子、石榴、百合花等作为蜜源;秋季可选择菊花、桂花、向日葵花等作为蜜源;冬季可选择山茶、枇杷花等作为蜜源。根据蜜源植物及时将蜂群转移至蜜源地附近,以方2、蜂群来源便采蜜。
养蜜蜂技术 养蜜蜂技术介绍
(1)中蜂的采蜜能力较弱,一年仅能采蜜两次,产出的一般为自然成熟的封盖蜜,在产出后会被蜜蜂进行瓜分消耗。1(1)中蜂遵循自然生存的方法进行养殖,一般对中蜂不进行管理。、蜂种选择
蜜蜂的种类很多,但以中蜂和意蜂最为普遍,中蜂的优点是适应性强、善于利用零星蜜源,但相对产量较低且产品单一(基本上只有蜂蜜),而意蜂的繁殖速度快、大蜜源采集力强、蜂蜜产量高且产品丰富(蜂蜜、蜂胶、蜂王浆等),缺点是蜂蜜价格低、管理强度大、饲料消耗多,因此家庭养蜂选择管理相对简单的中蜂。
蜂种选好后接下来就要考虑蜂种的来源了,意蜂一般都要通过购买获得,而中蜂多为收捕野生蜂群,野生中蜂在我国各地山区分布极为广泛,多在树洞、石洞中筑巢,找到后想办法将蜂群取出来带回家即可进行饲养,也可以在蜜蜂经常出没的地方设置诱蜂箱诱捕野生蜂群,当然若附近有中蜂养殖场也可以去购买几箱回来。
3、一、蜂种知识场地选择
4、养蜂工具
家庭养蜂对蜂具的要求不高,但基础的养蜂设施是必须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蜂箱,建议大家用活框蜂箱,这对今后的蜂群管理极为有利,同时要有与蜂箱配套的巢框、巢础等,也有中蜂养殖者只用巢框而不用巢础的,再准备一些预防疾病的蜂,其他如割蜜刀、饲喂器、摇蜜机等可视情况准备,没有也可用其他代替。
5、管理工作
蜂群管理是养蜂的重点且极为复杂的工作,主要有过箱、分蜂、并群、介王、饲喂等,过箱是指将蜂群转移到活框蜂箱中饲养,分蜂方法有人工分蜂和自然分蜂两种,并群是指将两个蜂群合并成一群,介王是指更换老弱病残王或为失王群介入新蜂王,饲喂可分为补助饲喂和奖励饲喂两种,总之蜂群管理不是简单的工作。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