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何去非翻译 《六国论》的原文和翻译
小栢今天给分享六国论何去非翻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六国论》的原文和翻译进行解释,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请看下面的文章阅读吧!
六国论何去非翻译 《六国论》的原文和翻译
六国论何去非翻译 《六国论》的原文和翻译
六国论何去非翻译 《六国论》的原文和翻译
1、苏辙 六国论 苏辙 系列:唐宋八大家文选 苏辙 六国论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颖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2、与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并入「唐宋八大家」之列。
3、 苏辙的主要文学成就在散文。
4、有「冲和淡泊,遒逸疏宕」之誉。
5、【原文】 尝读六国世家1,窃怪天下之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众,发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2,而不免于灭亡。
6、尝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
7、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
8、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
9、韩、魏塞秦之冲3,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10、昔者范睢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之刚、寿4,而范睢以为忧。
11、然则秦之所忌者可以见矣。
12、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
13、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14、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15、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挡强虎豹之秦,彼得安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16、 夫韩、魏,不能独挡秦,而天下之诸侯,借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挡秦。
17、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