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出自哪一篇文章

2、借鉴经验(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阿房宫赋

谁得而族灭也 谁得而族灭也而是什么意思谁得而族灭也 谁得而族灭也而是什么意思


谁得而族灭也 谁得而族灭也而是什么意思


谁得而族灭也 谁得而族灭也而是什么意思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粒;瓦缝参,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谁得而族灭也”与“则施施而行”的而的用法相同吗?

我认为这两句话中的“而”,用法是相同的。二者都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注: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译文:

“而”作修饰连词有时很难翻译,直译就更难了。但是我觉得可以用一个比较简便而有效的方法来辨别、判别是否是修饰连词。看看这个“而”字前后连接的成分是不是“状中关系”,也就是说,看“而”前面的成分是不是作“而”后面的成分的状语。如果是,那就基本可以判定这里的“而”作修饰连词讲。

谁得而族灭也,“而”什么意思?

是“并且”的意思,表你好出自:阿房宫赋 作者杜牧递进

"而”是连词,无意义,表修饰。

连词,表修饰关系。无实际意思,可以不译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着暖意,如同春光那样暖和;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凉。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氛冷暖却截然不同。。

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翻译时可以直译为“就”,也可以不译。

导致,使得,是使动用法

表转折的,“反而”的意思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 简称“取独”

《阿房宫赋》殊句式有哪些?

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鉴,意动用法,以……为鉴)

1、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函谷举

译文:六国灭亡,秦始皇统一了天下。蜀山的树木被伐光了,阿房宫才盖起来。从渭南到咸阳)阿房宫占地三百多里,楼阁高耸,遮天蔽日。

2、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译文:唉!一个人的想法和千万人的想法是一样的(都想过好日子)。

3、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译文:唉!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亡的是秦国自己,而不是天下。唉!

译文:如果六国统治者都能爱护本国老,那么就有足够的力量抗拒秦国。如果秦国统治者同样能爱护六国的,那么秦就能从三世传下去,甚至可以传到万世都为君王,谁能够灭掉秦国呢?

秦人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哀叹,只好让后世的人为他们哀叹;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叹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再让后世的人为后世哀叹了。

5、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shù)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译文:秦统治者穷奢极侈,使天下的老敢怒但是不敢言。秦始皇却越来越骄横顽固。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四方响应,函谷关被攻破,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阿房宫赋》课文译文及默写

7.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收藏,经营,精英,动词作名词,皆译为金玉珠宝等物)

导语:《阿房宫赋》是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一篇散文,遣词用字无比华美,思想深刻见骨,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古文之一。下面是我为您收集整理的《阿房宫赋》课文译文及默写,欢迎阅读!

1、阿房宫赋(杜牧)课文原文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粒;瓦缝参,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2、阿房宫赋(杜牧)课文译文

六国为秦所灭,天下被统一。蜀山的树木被砍伐一空,阿房宫殿得以建成。(它)覆盖了三百多里地,几乎遮蔽了天日。(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古咸阳在骊山西北)。渭水和樊川,浩浩荡荡地流进了宫墙。每名句赏析五步一座高楼,每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像绸带一样迂回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鸟嘴)向上撅起。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依着不同的地势,参错落,精巧工致。盘旋的样子,迂回曲折的样子,像蜂房那样密集,如水涡那样套连,矗立着不知道它们有几千万座。长桥卧在水上,没有云怎么(出现)龙?那楼阁之间的通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高高低低的楼阁,分辨不清,使人辨不清南北西东。人们在台上唱歌,歌乐声响起来,好像充满暖意,如同春光那样和乐;人们在殿中舞蹈,舞袖飘拂,好像带来寒气,如同风雨交加那样凄冷。就在同一天内,同一座宫里,而气氛感觉却截然不同。[3]

(六国的)宫女妃嫔、诸侯王族的'女儿孙女,辞别了故国的楼阁宫殿,乘坐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日夜奏琴歌唱,成为秦皇的宫人。(清晨)只见(光如)明星闪亮,(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涨起一层脂膏,(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听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宫女们)极力显示自己的妩媚娇妍,每一处肌肤,每一种姿态,都娇媚极了。(她们)地伫立着,眺望着,希望能宠幸光临;(可怜)有的人三十六年始终未曾见过的身影。燕国赵国、韩国魏国、齐国楚国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都是多少年、多少代,从那里掠夺来的,堆积如山。一旦破亡,不能再占有,都运送到阿房宫中。把宝鼎(看作)铁锅,把美玉(看作)石头,把黄金(看作)土块,把珍珠(看作)砂砾,扔得到处都是,秦人看着,也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所想的,也是千万人所想的。秦始皇喜欢繁华,老也眷念着自己的家。为什么搜刮财宝时连一分一厘也不放过,挥霍起来却把它当作泥沙一样呢?甚至使得(阿房宫)支承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农夫还要多;架在屋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织女还要多;突出的钉头,比仓谷里的粒还要多;参不齐的瓦缝,比人们身上穿的丝缕还要多;直的栏杆,横的门槛,比九州的城廊还要多;琴声笛声,嘈杂一片,比闹市里的人声还要喧闹。(这)使天下人们口里虽不敢说,但心里却充满了愤怒。秦始皇这暴君的心却日益骄横顽固。于是驻守边关的士兵,函谷关被刘邦攻占;项羽放了一把大火(烧毁秦宫),可惜那豪华的宫殿就变成了一片焦土。

唉!灭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使秦国的是秦国,不是天下的。唉!使六国的国君能各自爱抚自己的,就足以抵抗秦国了;(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谁能够灭亡他呢?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他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3、阿房宫赋理解性默写及

1.(江苏卷)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2.(卷)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3.(新课标全国卷Ⅰ)五步一楼,十步一阁;___________,檐牙高啄;___________,钩心斗角。(杜牧《阿房宫赋》)

4.(广东卷)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5.(重庆卷)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___________?(杜牧《阿房宫赋》)

阿房宫赋 文言名句

1.六王毕,四海一(毕,被动用法,被灭亡;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

10.廊腰缦回(廊、腰,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11.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2.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被动句

1)输来其间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1)有不得者三十六年

(2)钉头磷磷

(3)瓦缝参

(4)管弦呕哑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4、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粒

(4)瓦缝参,多于周身之帛缕

(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7)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4、省略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剽掠其人

3)可怜焦土

古今异义: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搜集保存;今义:筹划、或组织 )

④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

一词多义

一:

1、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②一宫之间,而气候不同齐( 古义:指天气(雨雪阴睛)的意思;今义: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2、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3、 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

5、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6、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爱:

1、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取:

1、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4、 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族:

1、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焉:

1、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的样子.)

2、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助词.)

3、 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

4、 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的力量呢?怎么.)

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于之.)

而:

2、 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

3、 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4、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

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夫:

1、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唉,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

2、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大国,难以测量啊,害怕有埋伏啊.)

予观夫巴陵胜状(我看那巴陵的美景.)

阿房宫赋 文言名句如下,

(1)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五步一座高楼,十步一座亭阁;长廊如带,迂回曲折,屋檐高挑,像鸟喙一样在半空飞啄。这些亭台楼阁啊,各自凭借不同的地势,参环抱,回廊环绕像勾心,飞檐高耸像斗角,但都向中心聚拢。

重点考察:钩心斗角。现成语“勾心斗角”无“金”字边,古今异义。

(2)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那长桥卧在水面上(像蛟龙),(可是)没有一点云彩,怎么会有蛟龙飞腾?那楼阁之间的复道架在半空(像彩虹),(可是)并非雨过天晴,怎么会有虹霓产生?

(3)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4)明星荧荧......杳不知其所之也

(清晨)只见星光闪烁,(原来是她们)打开了梳妆的明镜;又见乌云纷纷扰扰,(原来是她们)一早在梳理发鬓;渭水泛起一层油腻,(是她们)泼下的脂粉水呀;轻烟缭绕,香雾弥漫,是她们焚烧的椒兰异香。忽然雷霆般的响声震天,(原来是)宫车从这里驰过;辘辘的车轮声渐近渐远,不知它驶向何方。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宝鼎(看作)铁锅,宝玉(看作)石头,黄金(当成)土块,珍珠(当作)砂砾。

(6)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秦国的统治者来不及为自己的灭亡而哀叹,却使后代人为它哀叹;如果后代人哀叹它而不引以为鉴,那么又要让更后的人来哀叹他们了。

Ps:

1.六王毕,四海一(毕,被动用法,被灭亡;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

10.廊腰缦回(廊、腰,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11.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2.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

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5)明星荧荧,开妆镜也

2、被动句

1)输来其间

3、倒装句

1)宾语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1)有不得者三十六年

(2)钉头磷磷

(3)瓦缝参

(4)管弦呕哑

3)介词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2)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粒

(4)瓦缝参,多于周身之帛缕

(5)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7)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4、省略句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剽掠其人

3)可怜焦土

古今异义:

①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义:宫室建筑的精巧 ;今义:指人各用心机,互相排挤)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义:搜集保存;今义:筹划、或组织 )

④可怜焦土( 古义:可惜;今义:怜悯 )

一词多义

一:

1、 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2、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

3、 黄鹤一去不复返(一旦.)

4、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全,都.)

5、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6、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一体.)

爱:

1、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2、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

3、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

取:

1、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2、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提取.)

3、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拿.)

4、 留取丹心照汗青(着,助词.)

族:

1、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焉:

1、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盘旋着,屈曲着,像蜂房水涡.……的样子.)

2、 或师焉,或不焉(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助词.)

3、 且焉置土石(何况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

4、 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用灭亡郑国来增强邻国的力量呢?怎么.)

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堆积土成为山,风雨在那里兴起了.于之.)

而:

2、 不敢言而敢怒(不敢讲话,却敢在心里愤怒.)..

3、 谁得而族灭也(谁能够灭他们的族呢?)

4、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句读的.)

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并且经常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事吗?)

夫:

1、 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唉,使六国各自爱护他们的,就有足够的力量来抗拒秦国.)

2、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大国,难以测量啊,害怕有埋伏啊.)

予观夫巴陵胜状(我看那巴陵的美景.)

1.六王毕,四海一(毕,被动用法,被灭亡;一,数词作动词,统一)

2.骊山北构而西折(北、西,名词作状语,向北、向西)

3.长桥卧波,未云何龙?(龙,名词作动词,出现了龙)

4.复道行空,不霁何虹?(虹,名词作动词,出现了彩虹)

5.辇来于秦(辇,名词作状语,坐辇车)

6.朝歌夜弦(歌、弦,名词作动词,吟唱、弹奏)

10.廊腰缦回(廊、腰,名词作状语,像人腰一样,像绸子一样)

11.蜂房水涡(蜂房、水涡,名词作状语,像蜂房,像水涡)

12.族秦者秦也(族,名词作动词,)

希望可以帮到你~

阿房宫赋

【作者】杜牧 【朝代】唐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粒;瓦缝参,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作者

杜牧(803-853),唐代诗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公元828年(太和二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以济世之才自负。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2、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3、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5、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6、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粒;瓦缝参,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7、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灭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出自于哪首诗?

2、阿房宫赋全文。

出自阿房宫赋。

原句应是:灭六国者, 六国也,非秦也, 族秦者, 秦也,8.鼎铛玉石,金块珠砾(鼎,玉,金,珠,名词作状语,把宝鼎当作…… ,把玉石当作…… ,把黄金当作…… ,把珍珠当作……)非天下也。

阿房宫赋 ——唐·杜牧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粒;瓦缝参,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六国的君主灭亡了,全国为秦所统一;蜀地的山光秃秃的,阿房宫建造出来了。它覆压着三百多里地面,把天日都隔离了。它从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一直走向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的,流进宫墙里边。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如绸带般萦回,牙齿般排列的飞檐像鸟嘴向高处啄着。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低倾斜而建筑,钩住屋心,屋角彼此相斗。盘结交错,曲折回旋,建筑群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没有起云,为什么有龙?原来是一座长桥躺在水波上。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虹?原来是天桥在空中行走。忽高忽低,幽深迷离,使人不能分辨东西。歌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凄凉。一天里边,一座宫殿中间,气候却不一样。

六国的宫妃们和公主们。辞别六国的宫楼,走下六国的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她们早上歌唱,晚上奏乐,成为秦国的宫女。明亮的星星晶莹闪烁,这是宫女们打开了梳妆的镜子;乌青的云朵纷纷扰扰,这是宫女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渭水涨起一层油腻,这是宫女们抛弃了的胭脂水;烟霭斜斜上升,云雾横绕空际,这是宫中在焚烧椒、兰制的香料;雷霆突然震响,这是宫车驶过去了;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每一片肌肤,每一种容颜,都美丽娇媚得无以复加。宫女们地站着,远远地探视,盼望着来临。有的宫女竟整整三十六年没能见到。

燕赵收藏的金玉,韩魏营谋的珍宝,齐楚的精华物资,在多少世代多少年中,从他们的那里掠夺来,堆叠得像山一样。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边来。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砂砾,丢弃得到处接连不断,秦人看起来,也并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化为了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就完全可以依靠来抵抗秦国。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谁能够族灭它呢?(秦王朝灭亡得太迅速)秦人还没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赏析:

1、《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李湛宝历元年,杜牧二十三岁。唐敬宗十六岁即位,昏愦失德,荒无度,闹得朝野疑惧,无不怀有危机感。于是杜牧写下《阿房宫赋》。

2、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由此可见其写作目的,是在借秦始皇失败的教训,以统治者。

阿房宫赋里的“有不得见者”和“谁得而族灭也”的得是不是都是可以的意思?里面的“见”是不是读jian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回答。

翻译:

阿房宫赋里直接讽刺秦始皇的愈发专横的诗句是: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意思:独夫,失去人心而极端孤立的统治者,指秦始皇。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

阿房宫赋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东西(也作“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粒。瓦缝参,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3、译文。

六国的君主灭亡了,全国(为秦所)统一;蜀地的山(树木被砍尽,)光秃秃的,阿房宫建造出来了。它(面积广大,)覆压着三百多里地面,(宫殿高耸,)把天日都隔离了。它从骊山向北建筑,再往西转弯,一直走向咸阳。渭水、樊川浩浩荡荡的,流进宫墙里边。五步一座楼,十步一个阁,走廊如绸带般萦回,牙齿般排列的飞檐像鸟嘴向高处啄着。楼阁各依地势的高低倾斜而建筑,(低处的屋角)钩住(高处的)屋心,(并排相向的)屋角彼此相斗。盘结交错,曲折回旋,(远观鸟瞰,)建筑群如密集的蜂房,如旋转的水涡,高高地耸立着,不知道它有几千万座。没有起云,为什么有龙?原来是一座长桥躺在水波上。不是雨过天晴,为什么出虹?原来是天桥在空中行走。(房屋)忽高忽低,幽深迷离,使人不能分辨东西。歌台上由于歌声响亮而充满暖意,有如春光融和;舞殿上由于舞袖飘拂而充满寒意,有如风雨凄凉。一天里边,一座宫殿中间,气候却不一样。

六国的宫妃和王子王孙。辞别六国的宫楼,走下六国的宫殿,坐着辇车来到秦国。他们早上歌唱,晚上奏乐,成为秦国的宫人。明亮的星星晶莹闪烁,这是宫妃们打开了梳妆的镜子;乌青的云朵纷纷扰扰,这是宫妃们在梳理晨妆的发髻;渭水涨起一层油腻,这是宫妃们抛弃了的胭脂水;烟霭斜斜上升,云雾横绕空际,这是宫中在焚烧椒、兰制的香料;雷霆突然震响,这是宫车驶过去了;辘辘的车声越听越远,无影无踪,不知道它去到什么地方。每一片,每一种容颜,都美丽娇媚得无以复加。宫妃们地站着,远远地探视,盼望着来临。有的宫女竟整整三十六年没能见到。

燕赵收藏的金玉,韩魏营谋的珍宝,齐楚的精华物资,在多少世代多少年中,从他们的那里掠夺来,堆叠得像山一样。一下子不能保有了,都运送到阿房宫里边来。宝鼎被当作铁锅,美玉被当作顽石,黄金被当作土块,珍珠被当作沙砾,丢弃得到处接连不断,秦人看起来,也并不觉得可惜。

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秦皇如此浪费,)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口里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的陈涉、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项羽放一把火,可惜(华丽的阿房宫)化为了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就完全可以依靠来抵抗秦国。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谁能够族灭它呢?(秦王朝灭亡得太迅速)秦人还没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4、作者介绍。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5、创作背景。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李湛)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唐敬宗十六岁即位,昏愦失德,荒无度,闹得朝野疑惧,无不怀有危机感。于是杜牧写下《阿房宫赋》。杜牧在《上知己文章启》中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由此可见其写作目的,是在借秦始皇失败的教训,以统治者。

6、鉴赏。

从艺术手法上,此赋运用了以下手法。

(1)、想像、比喻与夸张

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如何,早已无人能够说清,《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见“有关资料”霍松林的《〈阿房宫赋〉鉴赏》引文)也不很详。这给写“阿房宫”造成了困难,但却给作者留下了驰骋想像的空间。可以说,杜牧在这篇赋中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像。这些奇特的想像不但不给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带动人沿着他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在头脑中活现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这种效果的取得,和本文运用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有直接关系。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出于想像,既是比喻,也是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描写、铺排与议论

从整体结构来看,此赋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像编类书一样堆砌相同词语,而是写得不繁缛冗杂,恰到好处。

(3)、骈句散行,错落有致

此赋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大量使用单句散行,增强表现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这样,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于表现力。

7、名家点评。

《阿房宫赋》被选入《古文观止》卷七,编选者评论说:“前幅极写阿房之瑰丽,不是羡慕其奢华,正以见骄横敛怨之至,而民不堪命也,便伏有不爱六国之人意在。所以一炬之后回视向来瑰丽,亦复何有!以下因尽情痛悼之,为隋广、叔宝等人炯戒,尤有关治体。不若《上林》《子虚》,徒逢君之过也。”

元朝人祝尧在《古赋辨体》里说:“杜牧的《阿房宫赋》,古今脍炙;但太半是论体,不复可专目为赋矣。毋亦恶俳律之过而特尚理以矫之乎?”明朝人吴讷在《文章辨体序说》中引了祝氏的这几句话,然后说;“吁!先正有云:‘文章先体制而后文辞。’学赋者其致思焉!”

杜牧的《阿房宫赋》中“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的前一句是什么?

2)定语后置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词类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