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杭大运河始建于哪年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一次的兴修完成才称作“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仅次于长江的第二条“黄金水道”。

京杭大运河什么时候建立的 京杭大运河是什么时候建的京杭大运河什么时候建立的 京杭大运河是什么时候建的


京杭大运河什么时候建立的 京杭大运河是什么时候建的


大运河全程可分为七段:通惠河、北运河、南运河、鲁运河、中运河、里运河、江南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古代劳动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

京杭大运河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距今已有0多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漫长的岁月里,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一次的兴修完成才称作“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什么时候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代,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通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开凿到现在已有0多年的历史。

京杭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古代劳动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水系,主要水源为南四湖(山东省微山县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全程可分为七段:

(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京杭大运河作用

1、大运河不调节沿岸生态平衡的作用,还可以起到防洪排涝的作用。尤其是隋唐以后,大运河的贯通直接加强了南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交流、南北方农作物品种的相互移植与栽培,促进了各地区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使运河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从而促进农业经济的稳定增长。当大运河形成以后,在服务当时统治者的同时,也带动了沿岸区域的商业发展。

2、大运河文化的包容性是大运河文化的内在特征,指的是大运河本身心胸的宽广。大运河沟通了燕文化区、赵文化区、齐鲁文化区和吴越文化区,由于各个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同造成的自然条件的异,生活习俗的不同所带来的文化背景的各异,军事上的封建割据所形成的体制的不同,这都形成各个区域的文化的不同。

京杭大运河是公元几几年建造的

京杭大运河建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距今已有0年的历史,而秦始皇在嘉兴境内开凿的一条重要河道,也奠定了以后的江南运河走向。据《越绝书》记载,秦始皇从嘉兴“治陵水道,到钱塘越地,通浙江”。大约0年前,吴王夫挖邗沟,开通了连接长江和淮河的运河,并修筑了邗城,运河及运河文化由此衍生。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运河开掘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朝,繁荣于唐宋,取直于元代,疏通于明清(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在漫长的岁月里,主要经历三次较大的兴修过程。到了隋朝,隋炀帝动用几百万人,开凿贯通了大运河,这为以后的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隋代开始全线贯通,经唐宋发展,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水系、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

确切说应该是隋朝,隋朝时为漕运需要,先后开凿永济渠、广通渠、通济渠、山阳读、江南河,成为后世大运河的基础,元朝开凿通惠河与会通河,成为现在的大运河。

所谓江南运河、邗沟仅仅是运河的一部分,均为春秋吴国开凿后隋朝利用江南河道改造成江南运河,邗沟故道改造成山阳渎。

京杭大运河是在隋朝建的阿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什么时候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

京杭大运河是在春秋时期开凿的,它的建设在隋朝时期完成,后还在多个朝代经过多次修建,因此人们大多是说京杭大运河是由隋炀帝下令修建的。

京杭大运河至今已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和坎儿井、长城一起被人们称为我国古代三项伟大工程,京杭大运河直到现在仍旧在被人们使用。

京杭大运河全长有1797公里,它连接着余杭、涿郡也就是现在的杭州、这两个地方,它的存在对我国南北地区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水系特征

京杭运河的流向、水源和排蓄条件在各段均不相同,非常复杂,流向总体概括为四个、两种流向:1天津(海河)以北的通惠河、北运河向南流;1与2东平湖之间的南运河、鲁北运河向北流。

2与3长江(清江)之间的鲁南运河、中运河、里运河向南流;3与4长江以南的丹阳之间河段向北流;丹阳以南河段(江南运河)向南流。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什么时期

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

京杭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春秋时夫开通苏州经长江到淮河的邗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水系、主要水源为微山湖,大运河全长约1797公里,成为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

元朝时全程可分为七段:

(1)通惠河;

(2)北运河;

(3)南运河;

(4)鲁运河;

(5)中运河;

(6)里运河;

(7)江南运河。

京杭大运河的意义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经济、文化、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

有人将大运河誉为“大地史诗”,它与万里长城交相辉映,在上烙了一个巨大的“人”字,同为汇聚了中华民族祖先智慧与创造力的伟大结构,还促进了扬州,苏州,杭州等沿岸城市的发展,反映了交通对聚落发展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