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渔舟唱晚 古筝渔舟唱晚欣赏
轻音乐古筝曲十大名曲
《渔舟唱晚》是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又说是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板》等改编而成。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古筝十大名曲:《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鸦戏水》、《汉宫秋月》、《蕉窗夜雨》、《阳春白雪》、《香山射鼓》、《林冲夜奔》、《东海渔歌》、《侗族舞曲》。
古筝渔舟唱晚 古筝渔舟唱晚欣赏
古筝渔舟唱晚 古筝渔舟唱晚欣赏
《高山流水》是一首绘景写意的作品,旋律悠扬流畅,风格淡雅清新,音韵古朴典雅,意境深远绵长。乐曲取古代的音乐故事“伯牙摔琴谢知音”为题材,表现一种“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海”的境界。
3、《寒鸦戏水》
4、简单跟你讲解下处理吧:很多人都不清楚这曲子到底是在哪开始加速,我给你指几个加速的点,每每高音上行到111和低音下行到的111,这两个是转折点,给它另起个速度,然后中间匀速进行就行,这样的处理效果才是最贴切的,有的人一开始盲目的加速,结果到第二段就已经把自己的速度加到顶点了,导致第三段上不去,大起不来,这样三段下来给人感觉太繁琐甚至乱,你可以去做做看,《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是王雪晴-南北古筝名家名曲,《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主要表达的是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5、《香山射鼓》
此曲描绘了陕西关中一年一度的"香会"活动,并以深沉、内在、具有浓郁陕西地方风格的旋律,表现了香客们的虔诚和高远空旷虚无缥缈的意境,以及鼓乐阵阵,咏唱轰鸣,进山朝拜的人群熙来攘往的活动盛况。是陕西筝派的代表曲目之一。
6、《蕉窗夜雨》
《蕉窗夜雨》是我国广东客家筝艺流派中的代表曲目之一。据传此曲源于宋代,是描绘旅居他乡的伊人在万籁俱静、夜色深沉中,聆听雨打芭蕉的淅沥声而引发的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7、《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相传为春秋时期的晋国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白雪”取另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它以清新流畅的旋律、活泼轻快的节奏生动表现了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象。
8、《林冲夜奔》
王巽之作曲,乐曲描绘了林冲雪夜上梁山的情景。筝独奏曲,林冲雪夜奔梁山是《水浒中》的精彩篇章,多次搬上舞台。
乐曲表现了东海渔民欢乐而又紧张的劳动生活以及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乐曲以上下历音描绘的大海波涛,以号子音调刻画的劳动场面和宽广的歌唱性主题从不同的侧面描绘了当代渔民的气质和生活热情。
10、《侗族舞曲》
古筝《渔舟唱晚 》谱子
乐曲旋律中交替运用了“升主音”与“降主音”,展现了侗族音乐的一种特殊风格。在第二段中作者运用了一种特倚音技巧,烘托了粗犷、热烈的气氛。古筝《渔舟唱晚 》谱子
1、《渔舟唱晚》娄树华的《渔舟唱晚》,是古筝艺术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它是用古曲《归去来兮》为素材,发展编创而成者。创作于1938年——1939年之际。一经问世就开创了筝曲的新纪元。经过50多年表演证明,是一首受到中外音乐界公认的名筝曲。下面,我为大家分享古筝《渔舟唱晚 》谱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渔舟唱晚的相关知识
现在广为流传娄本前半部分与金本相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的曲子。乐曲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渔人在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比优美的时刻,满载着劳动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快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
乐曲共有3个部分:
第二部分,是乐曲的“转”段,2 /4拍子。通过清角音转入下属调性,并逐层向下移位,表现渔人荡桨归舟、一路“唱完”的欢快情绪。
第三部分,是乐曲的“合”段,旋律先递升后递降,速度不断加快,继而结合成一个循环圈,加以多次反复,并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渔人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欢乐场面。
由于《渔舟唱晚》旋律优美动听,情调乐观向上。因此,被许多乐坛名家改编成高胡、二胡、小提琴等各种不同形式的独奏、重奏、合奏,收到国内外广大听众的喜爱。一位外国竖琴演奏家听了《渔舟晚唱》大加赞赏,称这首乐曲是“富有东方风味的世界名曲”,并把它改编成竖琴曲。
《渔舟唱晚》一曲的古筝版旋律优美动听,而改编的高胡、二胡、小提琴等弦乐器的版本,由于旋律的线条更连贯、明晰,听后会有另种韵味和美感。
;
名曲《渔舟唱晚》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我是弹古筝的.八级了.唱片公司:广东星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播放古筝整张专辑收藏这张专辑专辑介绍
我国古代的弹拔乐器,其音色淳厚优美、轻柔、典雅、华丽而委婉,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筝较琵琶易学,有“千日琵琶百日筝”之说。
项斯华
古筝演奏家。她博采众家之长,勇于创新,借鉴了钢琴和竖琴的某些演奏手法,其演奏既带有西洋乐
亲们觉得古筝十大名曲,高山流水好听 还是渔舟唱晚好听呢???
作曲由来:一种说法认为是30年代中期古筝家娄树华根据明、清时期的古曲《归去来》加以改编而成的;各有各的不同啊~我学了14年古筝我觉得渔舟唱晚更适合与人一起欣赏,高山流水的话更适合一个人品味,两首曲子既然都是十大名曲那必定各有各的韵味所在啊~我自己比较喜欢渔舟唱晚拉~因为渔舟唱晚就技法和感情理解方面比高山流水简单嘿嘿
3、《侗族舞曲》渔舟晚唱听的是心境 心静的话听着比高山流水好听
那得看你是准备怎么听了 毕竟都是十大名曲 渔舟唱晚有可能被演奏的次数更多一些 你要是准备演出什么的 渔舟唱晚 就是俗一点但能听懂吧 高山流水更适合自己弹自己听磨心境之类的 而且渔舟唱晚比高山流水弹起来各方面都简单一些 反正仅供参考吧
古筝渔舟唱晚中的指法有哪些?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2、《高山流水》。你好,快板三遍中,遍指法是勾托抹,第二三遍指法是勾托劈~!!
古筝曲 渔舟唱晚 相关文献
滕王阁序
[唐] 王勃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咏鄱阳湖组诗之一:
发行时间:2004-04-01余亚飞
归舟返棹沐霞光;
声响调高传远方。《渔舟唱晚》是传统的古筝独奏名曲。一般以为此曲是娄树华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根据古曲《归去来辞》的素材改编而成。
《渔舟唱晚》昰一首什么曲,属于什么独奏,什么改编
我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哦.曲名:《渔舟唱晚》是一首古筝曲。属于古筝独奏。
另一说法是山东古筝家金灼南早年将家乡的民间传统曲《双板》等乐曲改编而成的。
现广为流传的娄本前半部分与金本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
标题取自:唐代王勃《滕王阁序》的诗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流传最广、影响的一首筝独奏曲。
部分,是乐曲的“起”、“承”两个段落,开始是4/4拍子的慢板,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出一幅夕阳映照万顷碧波的画面。。
第二部分,是乐曲的“转”段,2
/4拍子。通过清角音转入下属调性,并逐层向下移位,表现渔人荡桨归舟、一路“唱完”的欢快情绪。
第三部分,是乐曲的“合”段,旋律先递升后递降,速度不断加快,继而结合成一个循环圈,加以多次反复,并且速度逐次加快,表现渔人悠然自得,片片白帆随波逐流,渔舟满载而归的欢乐场面。
作者:
娄树华(1907—1952)筝演奏家。河北玉田人。1925乐曲共有3个部分:年在师从河南魏子猷学筝。1935、1936年随音乐旅行团赴欧洲各国介绍筝艺术。同年录制《天下大同》、《关雎》等筝独奏乐曲唱片。娄树华多年从事筝的教学工作,曾改变筝曲的传统工尺谱记谱方法,以便于按谱演奏。编有筝练习曲21首及《筝曲选集》。
古筝与《渔舟唱晚》的关系是怎样的?
水畔暮山衔夕阳,古筝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渔舟唱晚》之前,《渔舟唱晚》是娄树华以古曲《归去来》为素材发展而成,又说是金灼南根据山东传统筝曲《双板》等改编而成。标题取自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现在广为流传娄本前半部分与金本相同,后半部分为娄本所的曲子。乐曲以优美典雅的曲调、舒缓的节奏,描绘渔人在夕阳西下、湖光山色无比优美的时刻,满载着劳动丰收的喜悦,荡桨归舟的欢快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山河的赞美和热爱。古人们用它演奏的多为凄哀之声,因此,它又有了“哀筝”或“苦筝”的别称。《渔舟唱晚》可以说是古筝传统曲目中首表现欢乐情景的乐曲。
古筝《渔舟唱晚》后面的快板怎么把速度提上来?
1、《渔舟唱晚》其实,速度是精华也是最难弹的地方.
我介意先练习手指的灵活性,手腕的灵活.
不要不停地练,有休息的,这样不至于很累.
大拇指不要紧张绷直,保因为遍速度比较慢,用勾托抹出来的音色会更好。持往后扫的动作,其实都是有规律的哦.
渔舟唱晚应该是蛮舒畅 柔和的曲子,但在加速部分是要表现速度的力量,所以用大拇指托劈,弹好一个音向手心微微蜷缩一下.
因为要速度和力量,建议先加大力度,将力度加到极限,然后练速度.这样比较轻松吧.
弹时手应该弹一个音手就要放松,手要利用惯性才能快,拖劈应用大指关节,而不是小关节,弹完一个音,手指应该往掌心里收。就是这样。嗯,我愿来学的时候老师就是这么说的。
手放松,之后一定记得要把大指的关节鼓起来
先扎桩练习,等节奏都稳定之后再提速
不然即便是速度上来了也不对~
一定要先慢速练,注意手型,还有,了;练的时候要只动手腕,不要把胳膊也带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