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糖对虾养殖方法_红糖对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作用
冬棚虾养殖过程存在的问题
可以用光合菌加红糖拌料喂白对虾,没有毒。南美白对虾,作为世界三大养殖品种之一,自90年代引进以来,得到迅速的发展。如今,南美白对虾养殖已成为我国对虾养殖的支柱产业。为了克服南美白对虾不耐低温养殖的特点,广大劳动结合业界专家、学者开辟了一种新型的养殖模式-冬棚养虾.冬棚养虾是在水温较低已无法进行养殖的季节,进行温棚全封闭养虾的新型模式.在珠三角,一般冬棚虾比平时增加5-6元/斤的成本,但卖虾价钱比平时高出10-15元/斤,因此,冬棚养虾极具经济效益。
红糖对虾养殖方法_红糖对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作用
红糖对虾养殖方法_红糖对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作用
红糖对虾养殖方法_红糖对养殖南美白对虾的作用
2、需要合理投喂饲料,虾在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会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虾一般吃动植物饲料,其中植物性饲料为小麦、水草和菜籽饼等,动物性饲料为杂鱼、杂肉和牲畜内等。
冬棚养虾具备诸多优势,一,水温大都保持在22℃以上,一般棚内水温比棚外高出5-10℃;二,避开风雨,减轻冷空气的侵袭,受自然环境影响小,环境相对稳定,有利于养殖;三,由于封闭的环境,使每个塘相对,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减少发病率。
上述是冬棚养虾的优势,以下探讨冬棚养虾存在的几个问题:
二、应激,是动物对不良环境和环境剧变而产生的抵御性反应。在应激原的下1、在放虾20天前,对池塘进行清塘处理。2、放入水培生物饵料,之后可以半个月内不再放饵。3、虾苗运输途中要注意水中的溶解氧和水质。4、4月份放虾苗时,需要让水温稳定在14℃以上,水深不低于40厘米,盐度为20%-30%左右,PH为7-8.6左右。,鱼虾的免疫能力、体质、抗病力明显下降,极易引病害,冬棚养虾有2个应激较大的环节:盖棚后1个月和揭棚前1个月.盖棚前后和揭棚前后,由于池塘内的水温、光照、空气等诸多因子的变化,带动水体整个生态系统的演变,已给对虾造成较大的应激,不但如此,在演变过程中,极易引起倒藻和有害菌的大量繁殖从而使对虾产生更大的应激。
三、冬棚作为封闭的环境,更要注重水体有机污染的问题,封闭式养殖是极少排换水的,残饵、虾粪便都在原池塘内积累,极易引起有机物污染、水质恶化。从根本上预防有机污染的环节有3个:1.减少有机物的投入,要求控制投料量。2.在饲料中添加活菌,酶等饲料添加剂。如“优酵多肽+抗白便先锋”,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系数,直接减少有机质的排出,减少污染。而且增强体质,促进生长.3.加入微生态制剂来分解多余的有机污染物,如定期使用“水底菌改”来净化水质,调整水体营养平衡,定期使用“活底舒”氧化分解底泥有机质,有害物质等,另外,由于冬棚养殖的溶氧不足,有机污染分解必然要产生有害物质,如亚盐、甲烷和诸多分解中间产物。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用“解毒无双”、“解毒底氧”等定期解毒显得特别重要。
2.保持良好的稳定的水质,由于冬棚虾的光照不足,温度低等缺点,对水体水质的维护带来一系列的难题。需要全程使用“九抗优藻膏”等产品激活藻类和定期使用“富力碳”来维护水质.然而封闭易缺氧的环境。要特别注意活菌的使用,切莫一次性大量使用而引起池塘缺氧。
3、冬棚是个封闭的环境.,有害气体如氨气,二氧化碳等容易聚集而使它们的含量超标,此时若多开氧机不但不起到增氧作用,还会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在气温回升时开棚透气,使棚内外气体适量交换,减少,有害气体的含量.另外,如果冬棚内水体的溶氧不足时,可适量“降解立安”或“解毒底氧”,达到增氧净化水质的目的。
养对虾需要什么技术什么条件
挑选长度2厘米左右的对虾虾苗,放养前需要淡化,另外在放养前一天打开增氧设备,虾池的水温控制在20-25度之间,在晴天的傍晚进行放养,养殖密度根据池塘大小与管理技术有关。2、清塘后放入水培生物饵料,这是对虾的基础饵料,有对虾技术要点:使用方法简单、营养价值高、生产成本低等特点,基础饵料培育好的虾塘,可以半个月内不用再放饵。
3、虾苗运输途中溶解氧和水质对其成活率影响很大,现在大多采用聚虾池进水时,有条件的经过滤、沉淀,条件不够的需经80~100目筛绢网,以减少杂鱼、杂虾及其进入养殖池。一次进水至水深1米,可使养殖前期不用添水,减少与水源的交流。选择低毒高效的水体消毒剂(如),合理进行水体消毒,以既能有效消毒灭菌,又对浮游单细胞藻类影响不大为目的。乙烯袋充氧运输。
4、放虾苗时需要注意虾塘内的理化因子是不是适合虾苗生活,在4月份放养虾苗后,水温回升稳定在14℃以上较为适宜。
5、放虾苗时,一般水深不低于40厘米,盐度在20%-30%左右,PH值在7-8.6左右较为适宜。
3、一般来说,幼虾在适宜温度和饲料充足的情况下,60-90天便可以长到商品规格。若是在3月份放苗,6月份便可以开始轮捕,注意要捕大留小,这样可以提高回捕率,达到高产高效。
对虾养殖养殖技术
4.虾苗放养(1)池子要求平整、不渗漏、大小适中,水深合适(土池1.8~2.0米,高养殖对虾,要将养殖场建立在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位置,面积大概为2-3亩,水深2米左右,在虾苗投放前留50厘米水,每亩用生石灰110公斤和茶粕32公斤清理池塘。位池2.0~2.3米),装配增氧机。
(2)上8、一般规格为1.0—1.2cm,是体长1.5cm以上。一茬养殖收成后,铺膜池应洗池,土池或沙池应晒池,老化池塘撒上生石灰再曝晒,生石灰用量80~100千克/亩。
一般来说,放养虾苗之前5~7天施肥,放苗后5~7天追施一次即可,以后可发挥有益微生物降解转化有机物的作用,来增加养殖水体的肥度。
虾苗选择选择健壮、活力强、大小均匀、体表干净和完整的虾苗。
对虾养殖:用水流程与方法
3、然后,养殖排、换水是和处理池、蓄水池相配合,循环使用排出的养殖池水。养殖用水要经过蓄水池沉淀、净化处理,或根据养殖使用水源状况作物理、化学等不同方式处理后,循环使用。2、然后,如果水环境出现恶化,必须换水时,使用蓄水池水,少量添加,少量排放,每天换水量不超过10%。
4、然后,经济简单循环式用水模式的流程为: 水源一蓄水池一消毒过滤一养殖池一沉淀池一生物净化一消 毒一过滤一养殖二、养对虾需要什么条件池。在盐度较低的海区,喂养对虾时,要遵守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少量多投、具体调整的原则,在养殖池中设置3-4个食台,放苗后半个月每天投喂4次,之后不断增加喂食量,促进对虾的生长。可利用冬季病原微生物比较少的季节蓄海水,在春水池长期沉淀蓄水净化。
对虾养殖技术
5、,在放虾苗前,如盐度不超过32可作为养殖用水,如养殖水源的海水盐度在30 以上,为预防#水长期着存使拉度升高,可在养殖对虾放苗前一个半月。对虾养殖技术包括放苗、饲料投喂、水环境护养等等。
1、1.清塘消毒,根据封闭性,不易受外界病源体交叉感染的特点,清塘消毒显得更加重要,在投放虾苗前一个月,可先用活菌,如“水底菌改”,生物降解上一造虾残留的有机质,称为生物清塘;放苗前15天,如果池底的PH低,可用生石灰100-150公斤/亩消毒,中和酸性;放苗前7天,用含氯消毒剂高浓度消毒。肥水前,用温和的消毒剂对水体适当消毒,再肥水育菌。可保养殖水体消毒。放苗
这个环节就决定了对虾的,主要包括虾苗的选择、试苗、确定放苗的密度、把握池虾数量、放苗方法、保苗与壮苗等。比如选择健康的虾苗,可以从外观上来观察,健康虾苗群体发育整齐,肢体完整、光洁,肌肉满透明,附肢中色素正常,胃肠充满食物,游动活,逆游能力强,外部无寄生物及附着污物。虾苗1厘米左右。
2.进水处理2、饲料投喂
这个环节就包括饲料的选择、确定投饵量、投料方法、补充营养,促进生长,提高抗病力、饲料投喂应注意事项等等工作。
3、水环境护养
这个环节可以说是重中之重了,主要包括底质管理与水质管理两个方面。
1、水质适宜。养虾时,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虾的健健康发育,养殖期间,应该将池水的pH值保持在7.5~8.5之间,透明度为30~40厘米,平常注意加注新水,定期泼洒生石灰消毒,以调节水质。
2、合理饲喂。虾在饥饿和食物不足的情况下,会出现自相残杀的情况,因此平时的投喂量一定要足,食物以杂鱼、家禽内等动物性饲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饲料,例如小麦、水草、菜籽饼等,每天早上和傍晚各投喂一次。
3、科学捕捞。在养虾的过程中,幼虾在温度适宜、饲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60~90天即可长到商品规格,如果3月份放苗,6月左右就要开始捕捞,坚持捕大留小、轮捕轮放的原则,以提高回捕率,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对虾的养殖方法
对虾主要摄食无脊椎动物,人工饲喂时可以喂食贝壳类、螺类、鱼浆等,根据少食多餐2、虾苗放养、定时定量的原则,每天喂食4次即可,并根据对虾的生长3、饲喂管理情况,不断调整喂食量。怎样养殖对虾,对虾养殖方法
(3)清野消毒的过程是1、在池塘建成或者老塘修复后,需要在放虾20天前,进行清塘,目的是清除淤泥、杂藻和其它动物性敌害生物。清除杂鱼、杂虾和寄生虫、细菌、等病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物,注意用的安全性。2、池塘一定要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周边也要有充足的水资源,而且养殖水中的营养成分必须要满足南美白对虾对营养的需求。
3、在池塘中还要增设固定功率的增氧设备,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往1、需要好的水质,水的质量会影响虾的生长发育,养殖时水的透明度应为30厘米-40厘米,需经常加注新水,定期撒入生石灰溶液来调节水质,以防虾出现脱壳不畅或其它病害。池塘中进行供氧,保证池塘中有充足的溶氧量。
对虾养殖技术方法
1、首先,在养殖前期、中期不换水,为保持水位,只添加水,不排水。力求使用水质调控技术,如使用增氧机、水质改良剂、有益微生物和调控单细胞藻类等措施,保持良好稳定的水质。建养虾池:选择在水资源丰富无污染的位置围建虾池,装置增氧设备。 挑选虾苗:挑选长度2厘米左右的对虾虾苗,在晴天的傍晚进行放养。 饲喂管理:每天喂食4次,根据生长情况调整喂食量。 水质管理:水中的透明度在40厘米。
对虾的养殖方法 1、建养虾池
人工养殖对虾时,选择在水资源丰富无污染、通风开阔的位置围建虾池,为了方便排灌水虾池选择方形,装置相应的增氧设备,进出水口不能太近,放干池水泼洒生石灰消毒灭菌,晒干后20天注入新水。
2、挑选虾苗
对虾对水质的要求较高,要保证水中的透明度在40厘米左右,可以每隔7-10天换水一次,而且每次换水1、以养殖南美白对虾为例,池塘的深度必须在1.8m左右。量是池塘的1/4,此外间隔15天用稀释的溴氯海因泼洒全3.水质培养池,增加对虾的免疫力,去除池水中的有害物质。
光合菌加红糖拌料喂白对虾可以吗有毒吗
四、俗话说得好,“养殖不发瘟,富得发昏”。可见,病害防治是成功养殖的关键,以下简单探讨冬棚养殖防病工作的重点:光合菌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细菌,主要分布于水生环境中的缺氧区。这种细菌能降低虾的肝负担,提高营养吸收,减少肠道疾病。在喂食过程中,将光合菌与红糖混合,可以促进其对白对虾的益处。
一、冬棚是一个封闭的小环境,棚内外空气交换少,氧气含量下降,有害气体增加,增氧机的效率降低,容易引起缺氧.众所周知水体溶解氧80%来自藻类的光合作用,因此,保持高溶氧的关键是在于保持鲜嫩、爽活的藻类。而一般冬棚内部的光线较弱,难以满足各种藻类的生长繁殖,光合作用速率低,有益单胞藻增殖慢,水体的自净能力。如何克服溶解氧和光照不足引起培藻、做水难的问题,衍化出适合对虾生长的栖息的生态环境,是当务之急。针对以上难题,建议大家,可以这样作,⑴“九抗优藻膏”,具有低温弱光下,促进藻类生长繁殖的新型藻类激活剂,它具有肥藻、保水、去浊等多种功效,特别适合冬棚养虾。⑵能直接释放氧气,又能净化水质的产品“降解立安”,在水体中,“降解立安”放出氧气,解决低氧问题,分解产物具有很好的絮凝作用,减少水体的悬浮有机1、港养方式港口文化是传统的文化模式,文化面积从十几公顷到几百公顷不等。一般根据海域潮间带的自然地形用堤坝围起来,养殖设备简单。水产养殖中,一般是自然接受苗种,也可以放工人进去,但是不施肥,不放饵料,产品完全靠自然生产力提供。其产品包括鱼、蟹、虾、贝类等。人工育苗的品种也能亩产十几公斤,综合效益可达数百元。港口文化是一种值得提倡和发展的文化方式。特别是近年来,虾病的爆发和近岸海域的富营养化,显示了这种方法的巨大优势。2、半精养方式是在港口养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即构建适合对虾生存生长的生态环境,使对虾获得更高的单位面积产量。生态环境的建立包括对水温、盐度、透明度、底质、水深、有害生物的人为控制,使其处于对虾所需的最适宜环境,再通过合理的放苗,辅以投喂,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这种方法由于饵料少,虾废水中有机物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小,可以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所以也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育种方法。3、精养方式小池塘一般采用这种养殖模式。这样养虾需要池塘条件好,水交换率高,需氧设备和设施齐全,主要是人工优质饵料,单位面积放苗高只要合理控制环境,合理投喂,一般都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国内精耕亩产高达1050斤,效益也很高。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很多钱,投资大,风险大,饵料系数高,环境污染。所以从长远利益来看,不应该提倡大规模推广。4、混养方式混养是指其他种类的鱼、贝类、藻类、蟹类等。是在养虾的同时饲养的,养殖产品包括对虾和混养品种。混养种类的选择原则上对虾无害,不影响虾的存活和生长,不与虾争食或争食能力弱,是杂食性或腐食性,可以利用虾残饵。通过混养,可以提高饵料利用率,减少虾废水的有机污染,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降低单一养殖虾的病害和失败带来的风险。5其他方式还有很多其他的养殖方式,如集约化养虾、网围养虾、网箱养虾等。这些耕作方法在很少使用。质。(3)在光照不足,水温较低的情况下,可按以下方法:“九抗优藻膏+富力碳”混合浸泡1夜后泼洒,然后再使用“优酵多肽+抗白便先锋”红糖浸泡4-5小时后泼洒,以保持水色。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具体信息。
淡水怎样养对虾
1.池塘消毒池塘条件:对虾养殖场要建立在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位置。 虾苗放养:虾苗长到2厘米后,投放在养殖池中。 投喂频率:放苗后半个月每天投喂4次,之后不断增加喂食量。 水质管理:每隔4-5天换20%的水。
一、对虾养殖技术对虾在淡水中的养殖方法 1、池塘条件
对虾虾苗在投放之前,要进行淡化处理,等到虾苗长到2厘米后,投放在养殖池中,放养时间可以选在傍晚或晴天,并且放养的前一天需打开增氧机已养殖多年而没有清淤的池塘(肥塘),宜施用无机复合专用肥,如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研制的“单细胞藻类生长素”,施用量为1~2千克/(亩·米)。新开发的池塘、铺膜的池塘、沙质底的池塘和清淤的池塘等,宜施用有机无机复合专用肥。也可自己进行科学配比施肥,掌握原则是:肥料元素为可溶解态,N∶P比大于10∶1,其他元素适量。增氧,水温保持在20℃以上。
3、投喂频率
对虾虾苗虽然是淡化虾苗,但依然具有海水习性,因此要在放苗前朝池中加入50ppm生盐,在放养一周期间,保持50厘米水位,之后每天增加5厘米,直到水深达到160厘米左右,并且每隔4-5天换20%的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