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填写应交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分录和计算如下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工资、薪金所得

企业所得税计算器 企业所得税计算器2023企业所得税计算器 企业所得税计算器2023


企业所得税计算器 企业所得税计算器2023


1.工资、薪金的界定

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2.计征方法:按月计征

3.计税依据

(1)以每月收入额扣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在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外籍人员,应聘在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团体、机关工作的外籍专家,和在境外任职、受雇取得工资、薪金的在境内有住所的个人,以每月收入额扣除费用48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3500元或4800元)×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6.全年一次性奖金

(1)纳税人取得含税全年一次性奖金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的方法

(2)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等,一律将全部奖金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

楼主的分录是对的啊。

上月计提时:借:管理费用 9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90000

1月发放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 90000

贷:库存 89200

应交税金-个税 800

缴纳个税时, 借:应交税金 个税 800

贷:银行存款 800

,查看发放当月的工资表,详细看明细每个员工的工资金额,把超过2000元的一一列出来,不包括2000元的;

第二,打开一个网页——个人所得税计算器,这样会使计算结果百分百准确。

第三,把超出2000元的工资输入网页中个人所税税计算器,按计算,结果出动核算,例如输入工资金额:2300,结果是:15;即这个员工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为15元。

第四,把各个员工,工资超过2000元的,全部累计起来,这个金额便是这个月应纳的个人所得税。

,对账:看你计算的结果是否跟账上的800元一致。

个人所得税是按人来计算的,将每个人应发工资减去五险一金后再减去目前的起征点2000后找相应税率来计算个人所得税,再将所有员工的个税相加即可。那个800就是公司代扣代缴员工的个税

举例如下:

1、 1月计提时:

借: 管理费用(当然还有制造费用等,在这简化)90800、

贷:应付职工薪酬90000

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800

2、发放工资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90000

贷: 90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以前年度亏损-免税所得000

3、扣个税时

借:应交税金-个人所得税 800

贷:银行存款 800(个税都是从银行扣的)

提的时候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交的时候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因为你也写了,你所实习的公司是“合伙公司”

个人合伙企业和个体独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是比照“个体工商户”所得,也就是不征收企业所得税,而是收个人所得税。

--------------------------------------------------

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取得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各项应税所得,应分别按照其他应税项目的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如取得银行存款的利息所得、对外投资取得的股息所得,应按“股息、利息、红利”税目的规定单独计征个人所得税。

工资14165.税后多少钱

免税额为:3500元

工资14165.税后多少钱?首先恭喜你拿这么高的工资,希望你再拿更高的工资哟!

4.税率:适用3%~45%的七级超额累进税率

税前工资 14,165.00

五险一金 0.00

起征点 3,500.00

应纳税所得额 = 税前工资 -五险一金 - 起征点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 - 速算扣除数

= 10,665.00 × 25% - 1,005.00

= 1,661.25

1、在网上搜一个工资计算器

2、先扣除社保和公积金,这个区别很大,要问清楚你的缴纳基数。因为有的公司是按标准缴纳,有的按基本工资缴纳,有的按月平均收入缴纳,异非常大。

3、基于第二点,你的税后工资无法根据你提供的数据进行计算

4、若是和我所在城市不多的平均工资话,全额缴纳社保和公积金的话,税后估计在一万到一万一之间;若是所在城市平均工资低的话,这个工资可能会超过三倍平均工资,那么工资能高一点点

谁会这道个人所得税计算,求过程?

税前工资12000元;五险为:1200011%=1320元。公积金120007%=840元。

谁会这道个人所得税计算,求过程? 李先生全年应交个人所得税=(60000+200012)(1-20%)10%=6720

个人所得税,计算,求助

个人所得税,分职工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

职工:薪金减去三险一金(社保基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和3500元的起点线,剩入的部分按个人所得税法分档次缴纳个人所得税。

劳务报酬:

1、税务机关缴纳劳务报酬总额÷(1+3%)×3%的

2、额10%的附加税(城建税5%、教育附加税3%、地方教育附加税2%)

3、销售额1.5%的个体经营所得税。即:劳务报酬总额÷(1+3%)×1.5%

求教:vb个人所得税计算

为什么要定义h为字串变数,试试integer

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税前工资为:120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的概述:00-1320-840=9840

纳税工资为:9840-3500=6340元。

适合税率:20%;扣除数555.

纳税额:

634020%-555=713元

税后工资9840-713=27元。

因此个人实得27元。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12000-2000-五险一金)后,看余额.按以下标准计算:

1不超过500元的部分,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按照经验,你应该按照方法4来计算。

设你的五险一金为0元/月,我们的计算公式如下:

(12000-2000-0)20%-375=1125

我是参照我的工资来算的。主要就看你五险一金的金额了。

英国个人所得税计算

很不错了。级别

不多交10000的税以上

个人所得税计算

你好,根据个人所得税率表计算,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全国应该一样的计算方法,适用《中华个人所得税法》,计算方法如下,设这个人本月工资为X元,列式为(X-3500)20%-555=200,X=7275元,所以这个人本月工资收入是7275元,不含扣除数,比如五险一金等允许个人所得税前扣除专案

个人所得税计算试题

国税发[2005]9号档案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在计算时首先确定适用税率。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资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雇员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工资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标准的,以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雇员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个人所税法对工资、薪金所得规定的普遍适用的减除费用标准为每月2000元。对在境内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中工作的外籍人员;应聘在境内企业、事业单位、团体、机关中的外籍专家;在境内有住所而在境外任职或者受雇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第月再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的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急!上海个人所得税计算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现在上海的起征点是:2000元

看在那个区间 就在-应缴纳的个税=[(应发工资-四金或三金)-2000]×税率-速算扣除数(见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年终奖缴税计算方法 纳税范围:其它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怎样用应纳税额反推应税所得额?

应纳所得额=(扣除费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款)/税率

可以以数学题的形式算,设X.

公式为:

应纳税款=(收入-扣除费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在excel裏制一个表格,设定公式就很好办了.

扣除标准1600元/月。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回复补充:

其实也很简单

你先根据上表算出速算扣除数及税率

已知应纳税额

不超过25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25元至175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175元至625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625元至3625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3625元至8625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8625元至14625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14625元至21625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21625元至29625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29625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然后根据前面的公式设X就可以得出来了

excel裏用函数应该也可以得出来,只是我不太会用

如果会编程的话,用C++, VFP就更简单了.

一、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1600元/月。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二、劳务所得:

应纳税所得=收入-800元

2、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

应纳税所得=收入(1-20%)

3、应纳税款可以用速算公式计算:

收入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收入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收入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应纳税款=(收入-扣除费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税所得额=(扣除费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款)/税率

其中工资薪金缴纳个税所得适用的税率:(全部工资薪金扣除1600元)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500元以下 5%

2.500-2000 10% 25

3.2000-5000 15% 12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月(季)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或者5

4.5000-20000 20% 375

5.20000-40000 25% 1375

6.40000-60000 30% 3375

7.60000-80000 35% 6375

8.80000-100000 40% 10375

9.100000以上 45% 15375

给你一个“个税计算器”好用。

个人所得税如何计算?

全国的起征点是2000,超过2000的才缴纳个所税

具体计算方法: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应发工资:12,503.75元(这是不交五险一金的工资哈)额=(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2000元/月。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现在上调到1600了“!不过包括薪金所得,奖金,年薪分红等计入应付工资项目,采取超额累进计个税。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计算个人所得税应该应该先熟悉个人所得税率

个人所得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计算工式:(月薪-1600)对应的百分比-扣除数

拿工资的嘛,按照月结。自己开店或者做买卖的,年结。

....

....

....

....

....

提问者要是年薪六万有以下算法:

应交税:[(60000/12)-1600]15%-125=385元/月

要是说月薪6万则有:

应交税:[(60000-1600]30%-3375=14145元/月

每月应交一万四千多..很多嘞

个人所得税有多个税目,要区分清楚是哪种性质的收入,然后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及细则、相关文件的规定来计算。

最常用的是工资薪金所得收入,按TRY的回答对照税率计算就可以了。

不过现今很多单位都不把奖金等纳入应付工资范围,只把应领工资项作为基数算个税,到底交多少个税要视你们单位会计怎么处理工资问题了

再说,您应该说明您的收入是包括哪些项目,是否含业务提成,偶然所得,软件开发项目奖励等,个税应是按月扣除

只要在baidu.输入:个人所利税计算——输入月工资和工资起征点(1600)就可自动算出了

当然不觉得麻烦也可按公式

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累计减除费用如何计算?

我只知道个人工资超过800,就应该交纳个人所得税的

2023年奖金个人所得税计算器

= 10,665.00

法律主观应纳税款=应纳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一、2022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纳税人在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奖金全额除以12个月的数额,按照综合所得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以避免部分纳税人因全年一次性奖金并入综合所得后提高适用税率。以下是2022年年终奖金的税率表:1、全月应纳所得税额不超过3000元的,适用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为0;2、全月应纳所得税额超过3000元,不超过12000元的,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210;3、全月应纳所得税额超过12000元,不超过00元的,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1410;4、全月应纳所得税额超过00元,不超过35000元的,适用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2660;5、全月应纳所得税额超过35000元,不超过55000元的,适用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4410;6、全月应纳所得税额超过55000元,不超过80000元的,适用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7160;7、全月应纳所得税额超过80000元的,适用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5160;例如A员工,年终奖金为1万元,那么10000÷12=833.33元,全月应纳所得税额低于3000元,A员工适用的税率为3%,需要缴纳的所得税为100003%=300元;例如B员工,年终奖金为6万元,那么60000÷12=5000元,全月应纳所得税额在3000元至12000元之间,B员工适用的税率为10%,需要缴纳的所得税为6000010%-210=5790元。二、个人所得税适用税率适用税率: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一级为45%,一级为3%,共7级。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一级为5%,一级为35%,共5级。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法律客观:

奖金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根据《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文件的规定,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并按以下计税办法,由扣缴义务人发放时代扣代缴:(一)先将雇员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如果在发放年终一次性奖金的当月,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应将全年一次性奖金减除“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额”后的余额,按上述办法确定全年一次性奖金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二)将雇员个人当月内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按本条第(一)项确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计算征税,计算公式如下:1、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如果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为: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三)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税金计算公式

工资应该按月申报,累计申报对个人不利,会多交所得税的。

在税金的实际计算过程,通常是三种税金一并计算,又由于在计算税金时,往往已知条件是税前造价,因此税金的计算公式可以表达为:

应纳税额=(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率(%)

综合税率的计算因纳税地点所在地的不同而不同。

(1)纳税地点在市区的企业综合税率的计算:

税率(%)

(2)纳税地点在县城、镇的企业综合税率的计算:

税率(%)

(3)纳税地点不在市区、县城、镇的企业综合税率的计算:

税率(%)

税率的计算因纳税地点所在地的不同而不同,教材中的税率是经推导换算后的综合税率。推导过程如下(以市区为例):

综合税率(%)

;所以应纳税额=(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率(%)=不含税造价×税率(%)

注 营业税的计税依据是营业额,营业额是指从事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及其他工程作业收取的全部收入,还包括建筑、修缮、装饰工程所用原材料及其他物资和动力的价款。当安装的设备的价值作为安装工程产值时,亦包括所安装设备的价款。但建筑安装工程总承包方将工程分包或转包给他人的,其营业额中不包括付给分包或转包方的价款。

销项税额85000/1.1717%=72649.57 17%=12350.43

进项税额50000/1.1717%=42735.0417%=7264.96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大于500元,要再认证一些进项。

认证进项的税额=12350.43-7264.96-500=4585.47

不含税金额4585.47/0.17=26973.35

含税金额=26973.351.17=31558.82元

一、销项85000元(主营业务收入:72649.57元,销项税金:12350.43)

二、进项50000元(原材料:42735.04,进项税金:7264.96)

三、应该再认证31558.82(含税)(原材料:26973.35进项税金:4585.47)

四、(12350.43-7264.96-4585.47=500)

含税金额除以1.16得出不含税金额

不含税金额16%就是税额

计算器按乘16再按百分比就可以了

你的是85000-50000=30000

30000/1.16=25862.07X16%=4137.93为当月应该缴纳的税额

想要只缴纳500的税要么找到更多的进项票,要么作废部分销项票.我这是16点的算法

你3点的把1.16换成1.03,百分比换成3%就好了

税金计算公式:

(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率

税金是指企业发生的除企业所得税和允许抵扣的以外的各项税金及其附加。税金通常包括纳税人按规定缴纳的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教育费附加等

收入是含税收入,所以记账的时候要你好:先换算为不含税收入,据以确认为销售收入,不含税收入=含税收入/(1+税率),即5000/(1+4%)=4807.69,然后算税金,税金=不含税收入税率=4807.694%=192.31.

你给的分录,计算结果不对,税率为480.77/4519.23=10.64%,这肯定是错误的,问以下计算人员是怎么回事吧。

企业财务报表的所得税是怎么计算的,一定要所得税的吗

= 14,165.00 -0.00 - 3,500.00

企业财务报表的所得税是怎么计算的,一定要所得税的吗 所得税的核算方式有两种,最简单是按会计利润所得税税率(25%正常企业),但这种核算方式已经不适合现在企业的管理,应当使用递延税款法,确认递延负债与资产

财务报表和所得税报表

财务报表估计主要是你的资产负债表吧,因为你有注册资本啊,税务报表应该就是零报表吧。

企业年度财务报表,只需报所得税吗

可以的,只要吧年度所得税的全部报表的一个主表和12个附表填写全了就可以了。

请问企业注销时要交所得税吗?清算时的所得税是怎样计算的?

清算期间作为一个完整的纳税期间,缴纳所得税。企业的全部资产可变现价值或交易价格,减除资产的计税基础、清算费用、相关税费,加上债务清偿损益等后的余额,为清算所得。

纳税人的生产经营一般要经历开业、发展、注销等阶段。因此新税法也相应规定,纳税人的所得分为正常持续经营所得和清算所得。前者按所得税法规定缴税,实行按年计算,分月或者分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这也是税务机关所得税管理的日常工作。后者是企业因故注销而进行企业清算,在清算终了后对形成的清算所得按税法规定申报缴纳所得税。两者都属于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但后者属于企业清算期间形成的所得,因清算期间不同于企业的正常经营期间,已不具备持续经营的前提,所以,清算所得的确认也与正常经营所得的确认不同。

新税法上所谓的清算所得,是指企业在依照法律法规、公司章程、股东决议终止经营或发生应税改组时全部可辨认资产的可变现价值减除各项清算费用、负债、企业未分配利润、公益金、公积金和各项权益性基金后的余额,超过实收资本的部分。

具体来说,企业的全部可辨认资产应包括货资金、实物资产、应收款项、递延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企业进入清算期时,全部可辨认资产必须要以可变现价值来衡量。企业的清算费用指清算期间支付的职工生活费、财产管理、变卖和分配所需费用、资产评估费及诉讼费等。这里的损失,企业的负债数额应根据企业终止清算的形式加以计算确认。一般情况下,对于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归还的债务应转作收入,增加清算所得,作为债务的减项。企业未分配利润、公益金、公积金和各项权益性基金应根据审核后的账户余额确认。

清算所得用公式表示为:

清算所得=全部可辨认资产的可变现价值-各项清算费用-各项负债-累计未分配利润-公益金-公积金-各项权益性基金-实收资本

全部可辨认资产的可变现价值=存货的可变现价值+非存货资产的可变现价值+清算资产的盘盈

各项负债=应付未付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等+拖欠的各项税金+新增加的债务+尚未偿付的各项债务-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归还的债务

企业应当按照税法的规定,以清算期间为一个纳税年度,在办理工商注销登记之前,向税务机关办理所得税申报。

如果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与企业财务报表不同,怎么办?

年度的所得税申报表是按税法的规定申报,财务报表是按准则的规定做的,肯定是不一样的,有纳税调整项目的。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是指纳税人自纳税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或实际经营终止之日起60日内,依照税收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自行计算本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所得税额,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的数额,确定该纳税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的行为。

财务报表是以会计准则为规范编制的,向所有者、债权人、 及其他有关各方及公众等外部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损益表、流量表或财务状况变动表、附表和附注。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主要部分,不包括董事报告、管理分析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列入财务报告或年度报告的资料。

楼上说的已经很全面啦,:finance.21./bank/r/tax.

这有一个计算器

可以看一下

企业一定要通过“所得税”计提企业所得税吗?是否一定要计提?

只要你计算出的利润是正数,也就是收入减去成本、各种费用支出、各种收益、除所得税以外的应交税费,能得出正值,是一定有所得税的。所得税费用不是计提的,而是根据这个正值乘以适用所得税税率计算出来的。剩下的才是你的可供分配的净利润。

企业季度所得税是怎么算的?

季度预缴税额的计算

依照税法规定,企业分月(季)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季度的实际利润计算应纳税额预缴; 按季度实际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上一年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4 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或者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如按年度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计算公式为: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12(或1/4)× 适用税率

更多----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为境内实行经济核算的各类内资企业或组织。具体包括国有、集体、私营、股份制、联营企业和其他组织。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为来源于境内的从事物质生产、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和其他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以及取得的股息、利息、租金、转让资产收益、特许权使用费和营业外收益等所得。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为应纳税所得额,即纳税人每一纳税年度内的收入总额减除准予扣除的成本、费用、税金和损失等项目后的余额。

下列项目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1.资本性支出。

2.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

3.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4.各项税收滞纳金、罚款和罚金。

5.自然灾害或意外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6.各类捐赠超过扣除标准的部分。

7.各种非广告性质的赞助支出。

8.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企业所得税实行33%的比例税率。同时,对小型企业实行二档优惠税率。即:全年应纳税所得额3万元以下的,税率18%; 3万元至10万元的,税率为27%; 10万元以上的,税率为33%.

企业所得税有查账征收和核定征收两种征收方式。

1、查账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季度预缴税额的计算

依照税法规定,企业分月(季)预缴所得税时,应当按季度的实际利润计算应纳税额预缴; 按季度实际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有困难的,可以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1/4 计算应纳税额预缴或者经主管国税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如按年度利润额)计算应纳税额预缴。计算公式为:

季度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1/12(或1/4)× 适用税率

(2)年度所得税额的计算

年度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和地方所得税都应当在分月(季)度预缴的基础上,于年度终了 后进行清算,多退少补。其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汇算清缴应补(退)企业所得税税额=全年应纳企业所得税额-月(季)已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

(3)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基本计算公式为:

在所得税的实际征管工作及企业的纳税申报中,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般是以企业的会计利润总额为基础,通过纳税调整来确定的,即:

2、核定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1)定额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税务机关按照一定的标准、程序和方法,直接核定纳税人年度应纳企业所得税额,由纳税人按规定进行申报缴纳。

(2)核定应税所得率征收方式下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应税所得率

或……=成本费用支出额÷(1-应税所得率)×应税所得率

国税中的年所得税是怎么计算的

首先看你们是什么类型的企业,是查账征收还是核定征收。 查账征收的税率为25%,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特定的产业和项目,规定了两档优惠税率:20%和15%。此外,还要分析税前扣除项目和不可以扣除的项目,有没有减免税额等等。 小规模纳税人,一般给鉴定为核定征收(查定征收),所得税是用销售收入利润率,利润率:商业为4%,工业为5%,再乘以25%来算的。 你这里所说的是年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吧?根据月度或季度预缴的所得税数额,确定该年度应补或者应退税额,并填写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提供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的有关资料、结清全年企业所得税税款,外资的要出具审计报告。 注意一下当地国税局网站所得税栏目,留意一些新通知。

麻烦采纳,谢谢!

税法中计算的企业所得税与利润表中的所得税一样吗

如下过程: 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加: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投资收益(损失以“—”号填列) 营业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利润总额(亏损以“—”号填列) 减:所得税 净利润(亏损以“—”号填列

个税计算器案例:月入万元缴多少个人所得税

人所得税是如何计算的? [财务税务]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月应税收入-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计算公式如下:

个税起征点是35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举例】

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5000—3500)×3%-0=4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