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_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目标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四个
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纬度愈高处线速度?变化愈大。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_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目标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_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学目标
.四季更替:
五带的划分:
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形昼夜长短变化:成;
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地理意义是什么
南极和北极出现出现在极二、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形成; 五带的形成。 [知识讲解] 一、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 1、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沿逆时针方向绕太阳运转。 2、轨道: 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周期: 一个回归年=365 天 5 小时 48 分 46 秒,每年的 365 天是回归年的近似值,一年扔掉近 6 小时,故 4 年一润, 闰年为 366 天。 (太阳运动为参照) 1 恒星年=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3.地球公转速度 (1)公转角速度: 绕日公转一周 360°,需时一年,大致每日向东推进 1°。 (2)公转线速度: 平均每秒约为 30 千米。 (3)1 月初过近日点,7 月初过远日点。 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有近日点、远日点之分。大约每年 1 月初过近日点,7 月初过远日点。日地距离的远近 对地球四季的变化并不重要,因为一年中日地距离最远是 1.52 亿千米,最近是 1.47 亿千米,这个变化引起一年 中全球得到太阳热能的极小值与极大值之间仅相 7%。而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南北半球各自所得太阳的热 能,可相到 57%。可见,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决定地球四季变化的重要原因。当地球过近日点时,太阳直 射南半球,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能超过北半球,因此,南半球正值夏季,北半球自然是处于冬季了。同样道理, 地球过远日点时, 太阳直射北半球, 北半球所获得的太阳热量超过南半球, 所以北半球为夏季, 南半球处于冬季。 此外,地球公转速度也有影响作用,地球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很快,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慢。 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 ①地球是斜着身子绕日公转的。因此,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不重合,它们之间的交 角就是黄赤交角。目前,黄赤交角是 23°26ˊ。 ②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 而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随时在变, 这就引起了太阳直射点纬度 位置的变化。 2、黄道与地球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此交点位于最北是夏至,最南为冬至,位于赤道为春秋分。 3.黄赤交角的影响: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并且地轴在宇宙空间的方向不因季节而变化,因而,太阳直射点相应地在南北回归线 之间往返移动。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叫做太阳高度角,简称太阳高度(用 H 表示)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直 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着一个地方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在太阳直射点上,太阳 高度为 90°,在晨昏线上,太阳高度是 0°。 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引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③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就是一日内的太阳高度,它的大小随纬度不同和季节变化而有规律地变化。 例:极昼的南北极为何冰雪不融呢? (太阳高度角小,冰雪反射率大,冰层厚海拔高。 ) (2)昼夜长短随纬度和季节变化 地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叫晨昏线(圈)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由于黄赤交角的 存在,除二分日时晨昏线通过两极并平分所有纬线圈外,其它时间,每一纬线圈都被分割成不等长的昼弧和夜弧 两部分(赤道除外) 。地球自转一周,如果所经历的昼弧长,则白天长;夜弧长,则白昼短。昼夜长短随纬度和 季节变化的规律见下表: (3)四季更替 ①从天文四季: 夏季就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以 24 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地 球在公转轨道上的运行会产生天气和季节的有规律变化,传统农业中农民依此进行农业生产,有如: “谷雨前后 种瓜点豆”的谚语。 黄赤交角是影响天文四季的直接原因。这是因为: 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是: 低纬大而高纬小,春秋二分,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夏至日,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冬至日,从南回归 线向南北两侧递减。随季节变化是:北回归线以北,夏至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达值,冬至日前后达最小值。 南回归线以南则相反。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带,太阳每年直射两次。 ②气候四季包含的月份。 春(3、4、5 月) 、夏(6、7、8 月) 、秋(9、10、11 月) 、冬(12、1、2 月) ③西方四季: 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比我国天文四季晚一个半月。 (4)五带划分: 以地表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来划分热带、温带、寒带。 热带: 南北回归线之间有太阳直射机会,接受太阳辐射最多。 温带:回归线与极圈之间,受热适中,四季明显。 寒带: 极圈与极点之间,太阳高度角低,有极昼、极夜现象昼和极夜现象。地球的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中哪些与经度有关,与哪些纬度有关?
扩展资料地球的运动分为自转和公转。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自转运动产生的地理意义:
①昼夜的更替(经度有关)
②地方时异(经度有关)
③2、地球公转,是指地球按一定轨道围绕太阳转动(The Earth revolution around sun)。像地球的自转具有其独特规律性一样,由于太阳引力场以及自转的作用,而导致的地球公转,也有其自身的规律。水平运动物体偏移——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赤道无”(纬度有关)
②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纬度有关)
③五带四季的划分(纬度有关)
地球自转和公转有什么地理意义?
4.?地球自转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变化,地球公转造成了四季的交替。
1、地球公转是以太阳为中心,自西向东的旋角速度除了极点外,处处相等。线速度赤道,向两级递减,两极为0.转;
4、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南北半球的四季变化。
(1)昼夜更替作图判断:侧视、俯视、立体图、各种变式图等。判断晨线和昏线。(图略)
(2)产生地方时地方时:经度不同,地方时也不同。每隔经度15度,时间相1小时。东边的(2)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随纬度、随季节的变化。时间比西边的时间早。时区:上划分时区的方法。
规律:
A、全球共有24个时区,东西各12时区,东西十二时区合为一个时区。
B、每个时区都跨经度15度。
C、每个时区的经线度数=时区数×15度。
D、东边的时区比西边的时区时间早。
参考资料来源:
地球自转公转的地理意义
3、地球公转的时间为365.25天;(1)地球公转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地球自转是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时间不同,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一小时。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地球自转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使地球由两级向赤道逐渐膨胀,成为略扁的旋转椭球体。化,随季节的变化。
1、地球公转意义:昼夜长短的变化。由于太阳直射点的不断移动,太阳直射地表的位置也不同。产生四季和五带:即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3)地球公转运动形成四季和五带。
简述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有哪些
地区公转过程中,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地表面南北回归线之间周期性运动,产生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随季节和地区的变化,从而形成四季变化。【地球运动】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平均角速度为每小时转动15度。在地球赤道上,自转的线速度大约是每秒465米。天空中各种天体东升西落的现象都是地球自转的反映。人们最早利用地球自转作为计量时间的基准。自20世纪以来由于天文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发现地球自转是不均的。1967年上开始建立比地球自转更为和稳定的原子时。由于原子时的建立和采用,地球自转中的各种变化相继被发现。现在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地球自转速度存在长期减慢、不规则变化和周期性变化。
【1】地球自转产生昼夜更替现象,有时,有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公【地球自转】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大概还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为23时56分4秒。通过对月球、太阳和行星的观测资料和对古代月食、日食资料的分析,以及通过对古珊瑚化石的研究,可以得到地质时期地球自转的情况。在6亿多年前,地球上一年大约有424天,表明那时地球自转速率比现在快得多。在4亿年前,一年有约400天,2.8亿年前为390天。研究表明,每经过一百年,地球自转周期减慢近2毫秒(1毫秒=千分之一秒),它主要是由潮汐摩擦引起的。此外,由于潮汐摩擦,使地球自转角动量变小,从而引起月球以每年3~4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使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周期变长。除潮汐摩擦原因外,地球半径的可能变化、地球内部地核和地幔的耦合、地球表面物质分布的改变等也会引起地球自转长期变化。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太阳为24小时其中有公转的3分56秒。转】
【地极移动】
地极移动,简称为极移地极移动,简称为极移,是地球自转轴在地球本体内的运动。1765年,欧拉从力学上预言了极移的存在。1888年,德国的屈斯特纳从纬度变化的观测中发现了极移。18年,美国天文学家张德勒指出,极移包括两个主要周期成分:一个是周期,另一个是近14个月的周期,称为张德勒周期。前者主要是由于大气的运动引起地球的受迫摆动,后者是由于地球的非刚体引起的地球自由摆动。极移的振幅约为±0.4角秒,相当于在地面上一个12×12平方米范围。 由于极移,使地面上各点的纬度、经度会发生变化。1899年成立了纬度服务,组织全球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专门从事纬度观测,测定极移。随着观测技术的发展,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开始,上相继开始了人造卫星多普勒观测、激光测月、激光测人卫、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全球定位系统测定极移,测定的精度有了数量级的提高。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教案
一、昼夜交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太阳高度是决定地球表面获得太阳热能数量的最重要的因素。,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日出)的线叫晨线;由昼半球进入夜半球的线叫昏线。
2)时区和区时②面向物体的原运动方向,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赤道不偏(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时区:全球共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相邻两个时区区时相1小时。
三、地球的公转的特点:地转偏向力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是什么?
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自转的平均角速度为 4.167×10-3弧度/秒。周期分为恒星日和太阳日,一个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一个太阳日为24时。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1.地球的自转轴倾斜于其公转的轨道面,它影响太阳辐射能在地面上的分布和变化,从而决定了地球上有四季的递变和五带的区分。
2.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提供了两个时间的自然单位——日和年,认识和太阳东升西落,昼夜交替出现,四季变换,这些熟悉的自然现象,都是由地球运动引起的。地球运动主要有两种形式:自转和公转。地球围绕其地轴不停地自西向东的旋转叫自转;地球围绕太阳自西向东的旋转叫公转。利用它们的周这个东西初中地理课本上有期性规律,人们创造了历日制度和计时制度。
地球的运动分为地球的自转和地球的公转 由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使地球上产生不同的现象.自转引起了地球的昼夜更替、时和地转偏向力.公转引起了昼夜长短的变化。
地球自转公转地理意义
3、地球的公转遵从地球轨道、地球轨道面、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周期、地球公转速同纬度东西两个地区,先看到日出的是东;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地区,东早西晚。地方时是因经度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地球上有无数条经线,因而有无数个地方时。但经度相同的各地,地方时相同。度和地球公转的效应等规律。地球公转的时间是一年。在地球公转的过程中存在两个明显周期,分别为回归年和恒星年,回归年与恒星年的时间不一样。两者一年的时间称为岁。地区公转的轨道是椭圆太阳高度角是指某地太阳光线与该地作垂直于地心的地表切线的夹角。,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周期是一年。
祝你学习进步!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2】地球公转产生四季变化,有五带的形成,阳光直射,极昼极夜,昼夜长短变化等。①昼夜长短变化(纬度有关)这个简单,自传产生昼夜交替啊,这样温度均衡,有白天黑夜适合生物繁衍生长~!公转产生四季嘛~!
①在地球表面作水平运动的物体会受到地球自转的影响,发生偏离原经纬方向的现象:纬度越高,速度越快,偏向越明显。如果你是想要高中地理教材的,那就是:一产生昼夜交替现象。二使地球表面沿水平方向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即地转偏向力。三地方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