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遗址 平型关大捷遗址导游词
平型关大捷纪念馆:从历史中汲取战胜困难的力量
【伟大历程英勇壮举·纪念抗日胜利暨世界反胜利75】
平型关大捷遗址 平型关大捷遗址导游词
平型关大捷遗址 平型关大捷遗址导游词
平型关大捷遗址 平型关大捷遗址导游词
80多年过去了,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城白崖台乡的平型关大捷旧址,硝烟散去,环境幽美,气候宜人,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
1937年9月25日,115师浴血奋战,在平型关取得了抗战以来的场大胜利。
毛春桃介绍,“事变”之后,、天津、张家口相继陷落,侵华日军第5师团以及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兵团继续向西进犯,长驱直入。1937年9月中旬,日军占领阳原、蔚县、广灵、浑源、灵丘,攻取阳高、天镇、大同、怀仁,直逼内长城一线,叫嚣着“三月亡华”,十分猖狂。9月22日夜,日军向平型关关口、杏洼梁、团城口等各点同时展开攻击,平型关战役正式展开。连续3日,日军的进攻一波接着一波。飞机、大炮轮番轰炸,坦克、步兵持续冲击。在日军火力优势十分明显的情况下,将士冲到沟底,和日军混战。
毛春桃说:“在敌我武器装备悬殊的情况下,如何打赢这场仗?依靠的就是战士不畏强敌,敢于牺牲,敢于亮剑,保家卫国的决心。”
1937年9月25日晨7时许,日军第五师团21旅团第21联队一个步兵大队,乘百余辆 汽车 在前,随后是载满军用物资的200余辆马车,由一个骑兵小队殿后,浩浩荡荡地进入乔沟一线峡谷公路。早已隐蔽埋伏的115师685团、686团、687团,分别按照作战方案中规定的“拦头”“斩腰”“断尾”的任务要求,于9月24日午夜冒雨进入设伏阵地。装备落后的,凭借乔沟地形优势居高临下,向沟底公路上的日军猛烈开火,随后冲下公路将敌人分割包围,展开肉搏战,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战,终将进入乔沟一线的日军1000余人全部歼灭。
谈及平型关大捷的影响力,毛春桃说,“事变”后,整个军事局势是:节节抵抗,接连败退,全国战局十分不利。在国土大片沦丧的背景下,主动出击,不仅敢打,还打了胜仗。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信心和决心,同时也提高了和的声威。与此同时,有力地声援了世界反。在某种程度上,平型关大捷的意义远远超越了其军事意义。
从事讲解工作7年的毛春桃,每次做讲解时,都希望给前来参观的人们传递一种精神——国难当前,匹夫有责,至上,民族为重,不畏强敌,万众一心,一致抗日,敢于牺牲。“一场战斗中所传达出来的精神需要不断传承。不管处于什么 历史 时期,都应当铭记:当年战士们在平型关抛头颅洒热血,为今天和平美好的幸福生活所作出的牺牲。他们留给我们的平型关精神,永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希望每一位参观过平型关大捷遗址的人们,在日常工作中,能够以大局为重,团结协作。遇到困难,有攻坚克难的决心和信心。”毛春桃说。
据了解,从2008年至今,前来平型关大捷遗址参观的人数每年都在60万以上,并逐年增加。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毛春桃和她的同事们,也将继续采访经历者的后代,不断丰富馆藏档案,不断对 历史 进行考证,不断将平型关大捷所展现出来的精神传递给更多的人。
《》( 2020年08月06日10版)
扩建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的用意
扩建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可以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建于1969年,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30公里处的白崖台乡,是为纪念平型关首战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而在战役遗址上建设的一所纪念馆
忻州砂河镇旅游景点
忻州砂河镇旅游景点:
1、平型关战役遗址:位于繁峙县附近、灵丘县城西桥沟一带,因距古长城关隘平型关约5公里而得名。遗址为正方形,周长3000余米,南北各置一门。原南北皆有瓮城,现仅存北瓮城。城内正中有过街楼,城东2.5公里处为关门,门洞内置一块大型石碑,“平型关”三个大字。听当地一些老人讲,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平型关还像古代的关隘一样,有着巨大的门楼,但是苦于当时的生活困境,这些门楼都被人拆掉已做他图了,很是可惜。现在平型关经繁峙县在保护的基础上做了开发,当地景色秀丽,淳朴,是值得一去的好去处。
2、繁峙县伯强村路居纪念馆(伯强村):“路居纪念馆”位于伯强村村口,每年约有3万人次来此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伯强村也是北线进入五台山的必经之地,在纪念馆的旅游基础上,发展了当地的旅游产业——朝台山庄,美景、美食、娱乐项目(峡谷漂流、山地骑行、网红桥、滑草等)让你流连忘返。
3、正觉寺大雄宝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始建年代不详。北宋初称天王院,宜和年间朝廷赐名“正觉禅院”。元朝坚州副元帅王兆重修。寺址原在滹沱河南岸杏园村北,明万历年间随县城迁建于今县城。寺院与鼓楼在一条中轴线上,坐北向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2667平方米。天王殿于1982年拆毁,改建现代二层楼1座。现存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过殿,均被占用。
平型关战役景点之一:平型关关口遗址与平型关大捷纪念馆
平型关关口为平型关战役性遗址,位于灵丘县与繁峙县东北交界处,海拔1500米,距灵丘县城35公里。此段南北走向的长城为战国时修筑,隋代重修。明代在原长城基础上包砖砌石,加宽加高,即现存的明代内长城。平型关为内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关隘,因其关塞所处地形如瓶状,宋称“瓶形寨”,金称“瓶形镇”,明称“平型岭”,清代称“平型关”。明代正德六年(1511年)平型关关楼用庆拱相间的方法筑成,门额镶石匾刻“平型岭”三个大字。关口南北两侧由城墙连接。平型关关楼在1939年的连续40天大雨中损毁。现存遗址已非原貌。
平型关大捷是出师华北抗日前线后取得的个大胜仗,也是全国抗战爆发以来的个大胜利。
平型关战役遗址保护面积8.6万平方公里,遗址内现有革命纪念建筑物:平型关大捷纪念馆、纪念碑、将帅广场、乔沟遗址广场、乔沟主战场、平型关关口、115师指挥所、驿马岭阻击战遗址、临时住所、老爷庙争夺战遗址、烽火台、上寨动员会旧址等12个景点。
平型关大捷遗址是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平型关战役景点之三:686团指挥所旧址
平型关战役686团指挥所旧址位于灵丘县白崖台乡白崖台村西北约2.1千米处的老爷庙一带。1937年9月25日,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第5师第21旅团时,老爷庙是敌我双方争夺的制高点,又是343旅686团的指挥所。
平型关大捷后,全师聚集在庙前空地举行庆祝大会。
老爷庙位于山坡高处,为清代建筑。现寺院外立保护标志碑和老爷庙高地争夺战遗址纪念碑。1961年公布平型关战役遗址为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型关战役遗址到明长城几里
6.4公里。平型关战役遗址位于山西省大同城东南灵丘县城的蔡家峪、小寨及白崖台乡的关沟、辛诘、跑池一带,到明长城是6.4公里,驾车需要12分钟,途径X043线道路,两位置离得非常近,也是古长城的一个隘口。
平型关战役遗址的地理位置
平型关战役遗址,北连恒山余脉,南接五台山脉,峰峦起伏,沟壑纵横,峪谷幽深,危岩突起。一条峡谷山路,长达七公里,东通河北,西接雁门,地势险要,关城虎踞岭上,正方形,周长3000余米。城楼巍巍,高约八米,南北各置一门。原皆有瓮城,现仅存北瓮城。城内正中有过街楼,旧曾设显赫的反武衙门,现改建为民房。城东2.5公里处为关门,门洞内置一块大型石碑,上镌“平型关”三个大字,字体雄健峭拔。城南面东西高处,各有烽火台一座,远远可见。城北有大郎城遗址,传为宋将杨延昭镇驻之地。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