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养锦鲤怎么养殖(高密度养殖鱼池水循环系统)
本文目录一览:
- 1、如何大规模养殖锦鲤?
- 2、锦鲤鱼怎么养
- 3、锦鲤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怎么才能养得好?
- 4、锦鲤饲养密度问题
- 5、锦鲤鱼的养殖技术
- 6、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
如何大规模养殖锦鲤?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
高密度养锦鲤怎么养殖(高密度养殖鱼池水循环系统)
高密度养锦鲤怎么养殖(高密度养殖鱼池水循环系统)
高密度养锦鲤怎么养殖(高密度养殖鱼池水循环系统)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水产养殖产业在当下还是比较火热的,而鱼则是很多人目前养殖的品种,要养殖发家致富的人也是有不少的,下面为大家分享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1
在高密度养殖中,鱼的粪便排放、投料、倒藻等等环节都会造成这类有机质大量消耗溶氧,导致水质恶化。水质好,就必须从溶氧管理开始。“用氧养鱼”是高密度养殖的关健点。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多用机械少用”。例如下午投完料之后,鱼在吃完料的情况下,晚上巡塘发现塘边还有大量的料,这些都与溶氧息息相关。原因是氧分不足导致鱼在缺氧的前期出现的“吐料”现象,这样会导致鱼的生长速度下降,料比系数高,水质变化大,增加一系列成本。
池塘培育
(1)池塘准备:培育锦鲤鱼苗的池塘一般1~2亩,池深1、5米,进排水方便,在鱼苗下塘前15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三天后加注新水70cm,加水时,做好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及野杂鱼进入。
加注水后,每亩施肥300~400kg,培育鱼苗下塘后的适口饵料。
(2)放养密度:每亩放水花10万尾左右,放养前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
(3)投饲:每天3~4次,投喂黄豆浆,每天每亩用黄豆3kg左右,5天后增重5kg,以后随着鱼体的生长,逐步有所增加。
(4)饲养管理:
1、在天然水体中,表层水具有较高的溶氧和水温,需要尽量引用表层流水,流水养鱼量要大,流速宜小,如果流速过大,不仅增加了鱼的体力消耗,也会给投饲带来困难、
2、草鱼池主要投喂青饲料,比如水草、陆草、南瓜叶和豆叶等,并适当补充精饲料。
3、而鲤鱼池主要投喂精饲料,比如大麦、配合饲料,流水养鱼多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系数一般在2左右。
4、鱼种下池的`前几天,每日投喂量按鱼体重3%计投,随着鱼的生长,逐渐增至5%-7%,白天每2小时投喂1次,鱼种下池前,鱼池要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平方米用量120g撒遍全池。
5、放入鱼种前,用3%食盐溶液浸种5分钟,草鱼注射进行免疫预防,并定期排污,可采取每2天1次或每天1次,同时要勤巡池,勤检查栏鱼设施,勤观察鱼吃食和生长情况。
鱼病防治
锦鲤喜爱游动,身体健壮,疾病少,所以锦鲤的疾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锦鲤的病害主要有烂鳃、肠炎、车轮虫病、小瓜虫病、孢子虫病等。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2
一、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
1、网箱养殖
这种养殖方法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三大类。其中粗养指的是鱼群不依靠人工投喂,而是通过自食其力的方式获得食物,以此生存下去,粗养比较适合滤食性鱼类,比如鲢、鳙等,他们就能自主的以捕获水中的微生物,漂浮物为生。
半精养指的是根据当地鱼塘附近就有的条件就地取材,比如说添加一些稻谷壳亦或是别的蛋白质含量低的农副产品,精养则与其完全相反,它需要依靠人类投以高蛋白质的原料,例如蚯蚓,蚕蛹等。但是精养和半精养都是吃食性鱼类,如草鱼、鲤鱼、鲇鱼等,而且通常他们的产量也是相对比较高的。
2、流水养鱼
此类方法在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被广泛的运用,因此也造就了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养殖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流动性的鱼塘水可以灌溉农田桑树,而反过来桑树培养的蚕蛹和水稻田里的稻谷又为鱼塘的鱼群提供原料,这就大大的减少了养殖的成本,同时鱼的肉质更为可口,鱼本身也就更具营养。这类方法比较适合草鱼、鲤、罗非鱼等吃食性鱼类的养殖。
二、高密度养殖的注意事项
1、高密度养殖其实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非常多的,像水的质量,养殖地点的深度等,都是日常需要关注的点,因为高密度养殖,水体内的氧气就容易不足,如果再加上鱼群不好动的话,那就要放入一些鲇鱼鱼群的游动性,这样不但能增加水体的氧气,也有利于鱼群健康生长。
2、平时要加强巡逻,检查工作,不能让一条感染疾病的鱼待在水塘里头,这样可能会坏了一塘子的鱼,损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巡逻检查工作不可少。
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不但是养殖户比较关注的问题,他也是一个行业比较注重的问题。因为发展集约化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是大势所趋,他在我国水产养殖行业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也致使它必须要寻求更好更高的技术,才能得以在现如今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这些都是对行业和养殖户的要求和影响。那对于我们广大市民消费者来说,高密度养鱼技术的发展就是福音一样的存在,因为高密度养殖也就意味着产量的提高,我们就能经常吃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鱼了。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3
1、高密度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和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养殖,可建一个“水中池塘”,要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高密度养殖,而且产量高,容易管理和捕捞。
2、高密度网箱养鱼,是一种将大中型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以及小水体密放精养方法结合起来的养鱼新技术,富营养型水域通常每100亩水面可设置1亩网箱,中等营养型水域每200亩可设置1亩网箱。
3、比如网箱养鲤鱼,每立方米可放养体长为13-20cm的鲤鱼种60-80尾,饲养期为200天,通常每尾出网重量可达到0、65-0、75公斤,亩产可达1、5万-2、5万公斤,高的亩产在5万公斤以上,高密度网箱养鱼也是未来天然水域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
4、和其它养鱼方法相同,也可根据投饲情况归纳为粗养、半精养或精养,粗养全靠可以取得的天然饵料,如有机碎屑、浮游生物、漂流物等,期间无需投放任何补充饲料,这种方式适宜养鲢和鳙等滤食性鱼类。
5、半精养主要是就地取材地添加适量草料或农副产品等低蛋白质(20%)配合饲料为食。
6、半精养与精养的鱼类都是吃食性鱼类,比如草鱼、鲤鱼和鲇鱼等,其产量比粗养更高,一般在粗养的情况下,其产量在2、5-7、5公斤/平方米之间,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1665-4995公斤。
7、而半精养的产量比较高,平均产量大约为10公斤/平方米,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6700公斤上下,精养时的商品鱼产量,可高于一般池塘产量的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累计每亩产量可达3-15万公斤。
1注意饲养密度。锦鲤属于大型观赏鱼,甚至可以长到1米左右,为了保证鱼儿的健康,一定要控制好饲养密度。通常养多少鱼要看鱼缸的规格和鱼的大小,保证一升水养一厘米鱼就可以,如果超过这个密度,水质恶化速度就会加快,鱼儿也会感到不适。
2控制水温。锦鲤可以适应的温度较广,但是最适合它们生存的温度是20-27℃之间,温度越高,它们的新陈代谢就越快。但是超过27℃,它们就会产生不适。低温通常不能低于5℃,因此到了冬天,用加热棒适当加温。
3维持水质。锦鲤对水质的要求不高,饲养者只需要定期换水,保持水质干净即可。平时可以3-7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的量控制在总水量的三分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换水前后一定要确保水温不变,如果温太大的话,也会对鱼儿产生。
锦鲤很好养,是养在池塘里,锦鲤适合俯视观赏,因为这个角度观察锦鲤是看的。
我在鱼市看,锦鲤的价格不贵,小的普通的大概三四十块,好点的100来块
平时你就喂饲料就可以了,每天不要喂多,否则长的太快了也不好,每天就喂一两次就可以了.
至于设计池塘,我建议你把池塘建的矮一些,四周用玻璃围上,防止它跳出来,池塘里布置点山,小溪,(用下过滤的方法过滤水)等景色,我觉得就可以了,没必要设计的很复杂,主要看鱼,不是看池塘呀~~
锦鲤为鲤科鱼类,它具有鲜艳似锦的色采,变幻多姿的斑纹,是一种大型的观赏鱼类,享有“水中活宝石”的美誉。锦鲤源于,制种改良于日本,历经多年的杂交选育,目前已形成了极具系统特色的锦鲤。锦鲤养殖以其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倍受人们重视。日本锦鲤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到我国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增强和鉴赏水平的提高,目前已在全国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锦鲤养殖,并成为效益很好的出口创汇产品。现将锦鲤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 池塘的选择
锦鲤作为一种观赏鱼,在养殖过程中除了考虑它的生长速度外,还特别强调形象美的培育。养殖产品要求具有美丽体色和美好的体态。此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锦鲤体色。池塘选择腐殖质土壤,地形背风向阳,水中植草,通过人为改善其生活环境达到改良锦鲤的目的。水有泉水,这样水中的多种矿物质元素和其它成分,能增加鱼体色素,使锦鲤体色更加鲜艳美丽,而且溶氧充足。
二、锦鲤的繁殖
锦鲤的繁殖适龄一般在3~10龄之间,体重达到1.5公斤以上。选择优良健壮、无伤害、无病虫的亲体,在繁殖期到来前1个月实行雌雄分养。锦鲤的繁殖时间一般在每年5月份左右,当水温稳定在16℃以上时,即可将雌雄锦鲤按1:3的比例挑出放入准备好的水池,在水池中预先放置消毒好的鱼巢。让其自行产卵,观察其产卵结束后,立即捞出亲鱼,鱼巢则留在水池中进行孵化,5~7天后鱼苗孵出即进行培育。
三、放养投喂
在庭院、宾馆直接以观赏为养殖目的的可建水泥池饲养,池子不宜过深,以0.6~0.8米为宜,便于观赏。这类饲养是单养,密度可稍大些,每平方米可放养3~5尾锦鲤。大面积水泥池养殖,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水面1~3尾为宜,可适当搭配草、鲢、鳙等进行混养。投喂采取“四定”,一般每天投喂分早晚两次,早上在日出后,下午在日落前,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10%,以20~30分钟吃完为好,投喂饵料种类应多种多样。同时要求饵料无污染、无变质。
四、管理及防病
要加强日常巡查,用作观赏的锦鲤养殖池应保持清洁、干净,以免影响观赏效果,定期加注新水或采用微流水养殖。水族箱饲养则注意换水与兑水,保持水质新鲜及适宜的水位。池塘饲养要求水质达到“肥”、“活”、“嫩”、“爽”,以利锦鲤生长。在高温阴雨天气要注意给池塘增氧,防止泛池的发生。锦鲤一般生命力强而很少发病,但要注意做好养殖池和鱼体的消毒工作。水族箱中饲养的可结合换水时使用3%食盐溶液短时冲洗。对池塘中饲养的要定期施用生石灰、等普通物及投喂呋喃类饵,对病情的池塘要及时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同时注意防止水鸟、蛇、老鼠及人为的危害和破坏, 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锦鲤的祖先时鲤鱼,金鱼的祖先是鲫鱼,同属鲤科,生活习性较为相同。因此饲养繁殖技术和金鱼的方法大致相同。只是锦鲤的个体较大,需要的水域也比较大。一般有面积3~4平方米的水池或者大型水族箱就可以了,或者也可以在阳台建小型鱼池。
一、放养水体
(一)、鱼池养殖锦鲤
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家养锦鲤可利用庭院空地或房顶建池。池的四周可种植葡萄,池顶设架,既美化环境,又能在高温季节遮荫。新建的水泥池用前要除去碱性,可蓄满水后加入稻草或麦秆浸泡,15天左右后排出池水,再用清水冲洗几次,然后加入用滤网过滤的新水即可使用。
锦鲤仔鱼孵出后,都要经过几次挑选。幼鱼次挑选后,留下的鱼可以放入面积5米10米的鱼池,水深30~50厘米,每平方米水体放养密度为120~150尾。第二次挑选留下的好鱼,可按每平方米为90~120尾的密度放养,以后随着鱼体的长大,还要适当稀疏放养密度。
等到鱼体已经长大到10~20厘米,此时放养鱼的密度,应视水体的大小、充氧设备和过滤装置等条件来决定,一般的放养密度参照下表:
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
鱼池面积(米2) 鱼池水深(厘米) 锦鲤规格(厘米) 放养数量(尾)
5 30 15~20 1~15
15~20 50 15~20/15~30 30~40/10~15
40~50 60~100 30/45 24~40/10~15
200 70~130 30/45/60 60~100/40~50/20~3
(二)、水族箱养殖锦鲤
在水族箱中饲养锦鲤,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方法。虽然水族箱容积狭小,不能养殖大型的锦鲤。但是饲养一些体长在10~20厘米的锦鲤,还是有很多有利因素。根据容水量,每5000毫升放锦鲤鱼种1尾。水族箱养鱼大多在室内,从观赏角度来说,可以更清楚地观赏锦鲤;从鱼病的预防来说,可以及早的发现;在室内不受自然环境和风雨天气的影响,更易控制水温、水质、光照的变化;冬、夏季节,能够抵抗天气的变化;还可以避免自然天敌的危害。
1.水族箱的准备
水族箱的规格标准因鱼而异。由于锦鲤属于大型观赏鱼,所以水族箱的大小一般是90厘米60厘米45厘米较为合适。
2.水草的种植
锦鲤水族箱的水草种植与金鱼有所不同,因锦鲤体型偏大,身体强壮有力,容易将水草拔起、咬粹,或者吃掉。应该根据这种特殊情况改进种植方法。首先在水族箱内的后部10~15厘米处,镶入1块与正面平行的玻璃板,固定在砂石之内,使水族箱内隔出1块长方形小区种植水草,将该区与锦鲤游动的地区隔开。攘入的玻璃板要略低于水面1~2厘米使水互相流通,既能起到吸收水中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水质、装饰水族箱的作用,还使得水草不被锦鲤所破坏。
3.水质处理
将锦鲤带入水族箱中养殖,水质一直是的阻力,但比起以往,水族科技的发展已不可同日而语,尤其在过滤系统的发展上更是日新月异,不论是滤材材质、种类、过滤器、底部导流管等,再配合微生物的处理,可说现代的水族箱已可以负荷高污染的鱼类养殖。以锦鲤的水族箱养殖而言,水质该如何来控制呢?以下将有详细的说明:
(1)定期换水: 和一般鱼缸的换水频率相同,一星期换水一次即可,每次换水1/3,在换水前先倒入适量的水质安定剂,再将调和过的新水放入鱼缸中。只要经过水质安定剂的处理,自来水也可以直接使用于鱼缸中。
(2)充氧机的使用:锦鲤鱼体较大,耗氧量大,生活在水箱容积狭小的环境中,必须装置充氧机改善生活环境。否则,水体中的溶氧量逐渐下降,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水质极易恶化、败坏,致使锦鲤缺氧而“浮头”,时将造成亡。
(3)适当的放养密度 每1公升的水体放养1公分的锦鲤是锦鲤水族箱中最适当的养殖密度,只可以低于此范围绝不能高过此标准,否则不论如何的勤加换水、水质终究不能维持。
(4)少量多餐的喂食方式 锦鲤的消化构造简单,没有胃部构造,所以它们吃入食物很快就会经由肠道消化吸收,排出物,且它们没有饱足感,很容易摄食过量造成消化不良,且物也是影响水质重要的原因之一,的喂食是少量多餐的喂法,依时间的多寡,一天分成6~3次,每次以三分钟内可以摄食完毕的量为限。
(5)定期的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对锦鲤缸显得格外重要,在每次换水前测水中的盐(维持5ppm以下)、(维持1ppm以下)、亚盐(维持0ppm以下)、铵/氨浓度等,这些有害的水质因子都可藉由换水来立即改善,但治本之道还是正确的管理维护,请参阅另一篇专题报导-锦鲤缸的维护与管理。
(6)加重物理过滤的部份 如果能在沈水过滤器的上方加重物理过滤的部份,利用物理滤材将水中的残留物先滤除,如此会加快过滤器的作用功率,只要定期将物理性滤材取出清洗即可。
(7)加微生物制剂处理 过滤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生物过滤,就是以微生物为主角,它们能自然分解水中的有机质、亚盐、盐及,有这些作用的微生物有:硝化细菌、光合成细菌等,健全的生态缸中一定有一个完整的微生物系统,必要时适时的添加,可协助水中硝化系统的快速建立。
(8)采花园造景的方式 植物性过滤也是维护水质的好方法,采用花园造景的方式,让鱼缸中的水流经由底部导流管,再由植物滴流过滤器分流至陆上的植被,之后再流回鱼缸中,水中的氨、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即可有效的去除。
(9)加置冷水机 水温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盛夏,平均温度高达30℃以上,加置一台冷水机对锦鲤缸的水质、鱼体的表现都会有良好的正面效果。看完了此篇您是否对锦鲤的养殖充满了信心及兴趣,即使没有大庭院,也可以
家中欣赏锦鲤生动的体态,只要您能够掌握水质,并严加以把关,相信锦鲤们会很快适应水族箱的生活,展现最美的体态。
(三)、锦鲤池的池藻问题
户外的锦鲤池常含有丰富的藻类,无论在池壁或是池水中常常覆盖着一层青苔,藻类的出现就表示水中的营养盐太多了,所以会引起藻类的滋生,这些藻类会将水中的营养盐如盐类、氨吸收利用,可说是一种有利的植物性过滤系统,同时我们也可以透过这些藻类的变化来得知水质状况,水质清澈、绿藻附生在池壁,表示水质稳定,藻相良好,而且这些绿藻还是锦鲤的大餐。
但如果水质呈现绿色也就是浮游性的藻类大量滋生,表示水中的养份太多了,此时就需多加注意了,慎防水中因溶氧量不足而引起倒藻现象。因为藻类大量亡,鱼只也会受到波及。水族箱中的藻类则常出现在水草叶面、缸壁、过滤器上,有些是小小的绿点,有些则是一片绿色藻层,最的是同毛刷般的黑毛藻,只要一有藻类出现就很难除去,必需勤加换水、加入除藻剂等,经过一段的处理时间,待藻类完全脱落后,水族箱才会恢复旧观。我们将这些会引起藻类滋生的物质称为水中的营养因子,包括有:、盐等,主要来自饲料的残余及物。每5~7天换水一次的动作,另外定期的水质监测都是防止这些营养因子过高的方法,将盐浓度维持在5ppm以下,浓度维持在1ppm以下,即可有效防止水中藻类的滋长。
二、饲养方法
锦鲤是杂食性鱼类,可将剩饭、剩菜、果皮等,加入10%左右的动物内、福寿螺、蛆蛹、蚯蚓等动物性饲料混合辗碎制成混合饲料;豆饼、菜饼、面包屑、鱼虫、水蚯蚓、芜萍、浮萍、蟹肉、蛤等都可以作为饵料。份量和配比视鱼体大小而定。活螺蛳可略多投放一些,因为它吃剩后还可以留在水中啃食水底和池壁附着的藻类及其其它杂物,有清洁水质的作用,是很好的饵料。
投放饲料的多少,是养好锦鲤的关键所在。如果超量投饲造成鱼吃不完,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造成残留饲料的腐烂,败坏水质,既不美观,又影响鱼的生存。鱼池水质宜嫩绿清爽,每天巡池时都要及时捞出剩饵残渣,夏季水温高每2天~3天换水1次,春、秋季4天~5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原池的1/3~1/2。
锦鲤的食欲是否旺盛,主要取决于水体环境是否舒适。春秋季节水温适宜,可充足投喂,夏冬季节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7℃时投饵量要酌情减少,一般每次喂料以15分钟~30分钟吃完为宜,日投料量为鱼体重的5%~6%。夏季一般上午6时~7时和下午15时~16时各喂1次,春、秋季上午7时~8时和下午14时~15时各喂1次,冬季下午13时~14时喂1次即可。
三、不同季节的管理重点
春季天气温度变化大,乍暖还寒,容易突发的降温。这时对刚从室内转移到室外饲养的锦鲤来说,应该特别注意。在降温的时候,鱼池应该覆盖上塑料薄膜,以保持水温的稳定。冬去春来,正是鱼由冬眠过渡到复苏的时刻,体质较弱,饲养的时候给饵量要注意逐渐增多,并且还要多投植物性比例大的饵料,以利锦鲤的消化吸收。
夏季水温较高,为了保持锦鲤的正常生长,必须覆盖塑料遮光网来保持适宜的水温。否则,浮游植物、绿藻会大量繁殖,水质浑浊,影响锦鲤的生长。同时,紫外线对锦鲤的增色作用有一定的影响。根据资料统计,地区的阳光照度为8000~12000勒克斯;覆盖了塑料遮光网后,照度降为5500~5800勒克斯。这时候的光照就比较柔和,适合锦鲤生长了。
8、9月的秋季,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是地区天气较好的季节。气温和水温都会有明显的下降,是锦鲤生长的最适宜的季节。可多投喂饲料,让鱼吃饱。饵料的成分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比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投喂一些蚕蛹,让锦鲤膘肥体壮的过冬。
冬季当气温降至0℃时,锦鲤游动缓慢,食量减小,应将锦鲤及时转移到室内鱼池越冬。室内水温要保持在2℃~10℃,注意重点是保温、适当投饵、尽量使鱼体不消瘦和防治鱼病的发生。11月至翌年3月期间,换水、加水、清除污物等管理工作,频率都要降低到程度,投饵时应多投易消化的饵料,主要是保证锦鲤安全越冬。
[img]锦鲤鱼怎么养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水产养殖产业在当下还是比较火热的,而鱼则是很多人目前养殖的品种,要养殖发家致富的人也是有不少的,下面为大家分享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1
在高密度养殖中,鱼的粪便排放、投料、倒藻等等环节都会造成这类有机质大量消耗溶氧,导致水质恶化。水质好,就必须从溶氧管理开始。“用氧养鱼”是高密度养殖的关健点。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多用机械少用”。例如下午投完料之后,鱼在吃完料的情况下,晚上巡塘发现塘边还有大量的料,这些都与溶氧息息相关。原因是氧分不足导致鱼在缺氧的前期出现的“吐料”现象,这样会导致鱼的生长速度下降,料比系数高,水质变化大,增加一系列成本。
池塘培育
(1)池塘准备:培育锦鲤鱼苗的池塘一般1~2亩,池深1、5米,进排水方便,在鱼苗下塘前15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三天后加注新水70cm,加水时,做好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及野杂鱼进入。
加注水后,每亩施肥300~400kg,培育鱼苗下塘后的适口饵料。
(2)放养密度:每亩放水花10万尾左右,放养前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
(3)投饲:每天3~4次,投喂黄豆浆,每天每亩用黄豆3kg左右,5天后增重5kg,以后随着鱼体的生长,逐步有所增加。
(4)饲养管理:
1、在天然水体中,表层水具有较高的溶氧和水温,需要尽量引用表层流水,流水养鱼量要大,流速宜小,如果流速过大,不仅增加了鱼的体力消耗,也会给投饲带来困难、
2、草鱼池主要投喂青饲料,比如水草、陆草、南瓜叶和豆叶等,并适当补充精饲料。
3、而鲤鱼池主要投喂精饲料,比如大麦、配合饲料,流水养鱼多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系数一般在2左右。
4、鱼种下池的`前几天,每日投喂量按鱼体重3%计投,随着鱼的生长,逐渐增至5%-7%,白天每2小时投喂1次,鱼种下池前,鱼池要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平方米用量120g撒遍全池。
5、放入鱼种前,用3%食盐溶液浸种5分钟,草鱼注射进行免疫预防,并定期排污,可采取每2天1次或每天1次,同时要勤巡池,勤检查栏鱼设施,勤观察鱼吃食和生长情况。
鱼病防治
锦鲤喜爱游动,身体健壮,疾病少,所以锦鲤的疾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锦鲤的病害主要有烂鳃、肠炎、车轮虫病、小瓜虫病、孢子虫病等。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2
一、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
1、网箱养殖
这种养殖方法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三大类。其中粗养指的是鱼群不依靠人工投喂,而是通过自食其力的方式获得食物,以此生存下去,粗养比较适合滤食性鱼类,比如鲢、鳙等,他们就能自主的以捕获水中的微生物,漂浮物为生。
半精养指的是根据当地鱼塘附近就有的条件就地取材,比如说添加一些稻谷壳亦或是别的蛋白质含量低的农副产品,精养则与其完全相反,它需要依靠人类投以高蛋白质的原料,例如蚯蚓,蚕蛹等。但是精养和半精养都是吃食性鱼类,如草鱼、鲤鱼、鲇鱼等,而且通常他们的产量也是相对比较高的。
2、流水养鱼
此类方法在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被广泛的运用,因此也造就了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养殖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流动性的鱼塘水可以灌溉农田桑树,而反过来桑树培养的蚕蛹和水稻田里的稻谷又为鱼塘的鱼群提供原料,这就大大的减少了养殖的成本,同时鱼的肉质更为可口,鱼本身也就更具营养。这类方法比较适合草鱼、鲤、罗非鱼等吃食性鱼类的养殖。
二、高密度养殖的注意事项
1、高密度养殖其实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非常多的,像水的质量,养殖地点的深度等,都是日常需要关注的点,因为高密度养殖,水体内的氧气就容易不足,如果再加上鱼群不好动的话,那就要放入一些鲇鱼鱼群的游动性,这样不但能增加水体的氧气,也有利于鱼群健康生长。
2、平时要加强巡逻,检查工作,不能让一条感染疾病的鱼待在水塘里头,这样可能会坏了一塘子的鱼,损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巡逻检查工作不可少。
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不但是养殖户比较关注的问题,他也是一个行业比较注重的问题。因为发展集约化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是大势所趋,他在我国水产养殖行业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也致使它必须要寻求更好更高的技术,才能得以在现如今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这些都是对行业和养殖户的要求和影响。那对于我们广大市民消费者来说,高密度养鱼技术的发展就是福音一样的存在,因为高密度养殖也就意味着产量的提高,我们就能经常吃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鱼了。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3
1、高密度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和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养殖,可建一个“水中池塘”,要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高密度养殖,而且产量高,容易管理和捕捞。
2、高密度网箱养鱼,是一种将大中型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以及小水体密放精养方法结合起来的养鱼新技术,富营养型水域通常每100亩水面可设置1亩网箱,中等营养型水域每200亩可设置1亩网箱。
3、比如网箱养鲤鱼,每立方米可放养体长为13-20cm的鲤鱼种60-80尾,饲养期为200天,通常每尾出网重量可达到0、65-0、75公斤,亩产可达1、5万-2、5万公斤,高的亩产在5万公斤以上,高密度网箱养鱼也是未来天然水域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
4、和其它养鱼方法相同,也可根据投饲情况归纳为粗养、半精养或精养,粗养全靠可以取得的天然饵料,如有机碎屑、浮游生物、漂流物等,期间无需投放任何补充饲料,这种方式适宜养鲢和鳙等滤食性鱼类。
5、半精养主要是就地取材地添加适量草料或农副产品等低蛋白质(20%)配合饲料为食。
6、半精养与精养的鱼类都是吃食性鱼类,比如草鱼、鲤鱼和鲇鱼等,其产量比粗养更高,一般在粗养的情况下,其产量在2、5-7、5公斤/平方米之间,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1665-4995公斤。
7、而半精养的产量比较高,平均产量大约为10公斤/平方米,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6700公斤上下,精养时的商品鱼产量,可高于一般池塘产量的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累计每亩产量可达3-15万公斤。
1注意饲养密度。锦鲤属于大型观赏鱼,甚至可以长到1米左右,为了保证鱼儿的健康,一定要控制好饲养密度。通常养多少鱼要看鱼缸的规格和鱼的大小,保证一升水养一厘米鱼就可以,如果超过这个密度,水质恶化速度就会加快,鱼儿也会感到不适。
2控制水温。锦鲤可以适应的温度较广,但是最适合它们生存的温度是20-27℃之间,温度越高,它们的新陈代谢就越快。但是超过27℃,它们就会产生不适。低温通常不能低于5℃,因此到了冬天,用加热棒适当加温。
3维持水质。锦鲤对水质的要求不高,饲养者只需要定期换水,保持水质干净即可。平时可以3-7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的量控制在总水量的三分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换水前后一定要确保水温不变,如果温太大的话,也会对鱼儿产生。
锦鲤很好养,是养在池塘里,锦鲤适合俯视观赏,因为这个角度观察锦鲤是看的。
我在鱼市看,锦鲤的价格不贵,小的普通的大概三四十块,好点的100来块
平时你就喂饲料就可以了,每天不要喂多,否则长的太快了也不好,每天就喂一两次就可以了.
至于设计池塘,我建议你把池塘建的矮一些,四周用玻璃围上,防止它跳出来,池塘里布置点山,小溪,(用下过滤的方法过滤水)等景色,我觉得就可以了,没必要设计的很复杂,主要看鱼,不是看池塘呀~~
锦鲤为鲤科鱼类,它具有鲜艳似锦的色采,变幻多姿的斑纹,是一种大型的观赏鱼类,享有“水中活宝石”的美誉。锦鲤源于,制种改良于日本,历经多年的杂交选育,目前已形成了极具系统特色的锦鲤。锦鲤养殖以其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倍受人们重视。日本锦鲤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到我国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增强和鉴赏水平的提高,目前已在全国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锦鲤养殖,并成为效益很好的出口创汇产品。现将锦鲤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 池塘的选择
锦鲤作为一种观赏鱼,在养殖过程中除了考虑它的生长速度外,还特别强调形象美的培育。养殖产品要求具有美丽体色和美好的体态。此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锦鲤体色。池塘选择腐殖质土壤,地形背风向阳,水中植草,通过人为改善其生活环境达到改良锦鲤的目的。水有泉水,这样水中的多种矿物质元素和其它成分,能增加鱼体色素,使锦鲤体色更加鲜艳美丽,而且溶氧充足。
二、锦鲤的繁殖
锦鲤的繁殖适龄一般在3~10龄之间,体重达到1.5公斤以上。选择优良健壮、无伤害、无病虫的亲体,在繁殖期到来前1个月实行雌雄分养。锦鲤的繁殖时间一般在每年5月份左右,当水温稳定在16℃以上时,即可将雌雄锦鲤按1:3的比例挑出放入准备好的水池,在水池中预先放置消毒好的鱼巢。让其自行产卵,观察其产卵结束后,立即捞出亲鱼,鱼巢则留在水池中进行孵化,5~7天后鱼苗孵出即进行培育。
三、放养投喂
在庭院、宾馆直接以观赏为养殖目的的可建水泥池饲养,池子不宜过深,以0.6~0.8米为宜,便于观赏。这类饲养是单养,密度可稍大些,每平方米可放养3~5尾锦鲤。大面积水泥池养殖,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水面1~3尾为宜,可适当搭配草、鲢、鳙等进行混养。投喂采取“四定”,一般每天投喂分早晚两次,早上在日出后,下午在日落前,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10%,以20~30分钟吃完为好,投喂饵料种类应多种多样。同时要求饵料无污染、无变质。
四、管理及防病
要加强日常巡查,用作观赏的锦鲤养殖池应保持清洁、干净,以免影响观赏效果,定期加注新水或采用微流水养殖。水族箱饲养则注意换水与兑水,保持水质新鲜及适宜的水位。池塘饲养要求水质达到“肥”、“活”、“嫩”、“爽”,以利锦鲤生长。在高温阴雨天气要注意给池塘增氧,防止泛池的发生。锦鲤一般生命力强而很少发病,但要注意做好养殖池和鱼体的消毒工作。水族箱中饲养的可结合换水时使用3%食盐溶液短时冲洗。对池塘中饲养的要定期施用生石灰、等普通物及投喂呋喃类饵,对病情的池塘要及时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同时注意防止水鸟、蛇、老鼠及人为的危害和破坏, 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锦鲤的祖先时鲤鱼,金鱼的祖先是鲫鱼,同属鲤科,生活习性较为相同。因此饲养繁殖技术和金鱼的方法大致相同。只是锦鲤的个体较大,需要的水域也比较大。一般有面积3~4平方米的水池或者大型水族箱就可以了,或者也可以在阳台建小型鱼池。
一、放养水体
(一)、鱼池养殖锦鲤
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家养锦鲤可利用庭院空地或房顶建池。池的四周可种植葡萄,池顶设架,既美化环境,又能在高温季节遮荫。新建的水泥池用前要除去碱性,可蓄满水后加入稻草或麦秆浸泡,15天左右后排出池水,再用清水冲洗几次,然后加入用滤网过滤的新水即可使用。
锦鲤仔鱼孵出后,都要经过几次挑选。幼鱼次挑选后,留下的鱼可以放入面积5米10米的鱼池,水深30~50厘米,每平方米水体放养密度为120~150尾。第二次挑选留下的好鱼,可按每平方米为90~120尾的密度放养,以后随着鱼体的长大,还要适当稀疏放养密度。
等到鱼体已经长大到10~20厘米,此时放养鱼的密度,应视水体的大小、充氧设备和过滤装置等条件来决定,一般的放养密度参照下表:
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
鱼池面积(米2) 鱼池水深(厘米) 锦鲤规格(厘米) 放养数量(尾)
5 30 15~20 1~15
15~20 50 15~20/15~30 30~40/10~15
40~50 60~100 30/45 24~40/10~15
200 70~130 30/45/60 60~100/40~50/20~3
(二)、水族箱养殖锦鲤
在水族箱中饲养锦鲤,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方法。虽然水族箱容积狭小,不能养殖大型的锦鲤。但是饲养一些体长在10~20厘米的锦鲤,还是有很多有利因素。根据容水量,每5000毫升放锦鲤鱼种1尾。水族箱养鱼大多在室内,从观赏角度来说,可以更清楚地观赏锦鲤;从鱼病的预防来说,可以及早的发现;在室内不受自然环境和风雨天气的影响,更易控制水温、水质、光照的变化;冬、夏季节,能够抵抗天气的变化;还可以避免自然天敌的危害。
1.水族箱的准备
水族箱的规格标准因鱼而异。由于锦鲤属于大型观赏鱼,所以水族箱的大小一般是90厘米60厘米45厘米较为合适。
2.水草的种植
锦鲤水族箱的水草种植与金鱼有所不同,因锦鲤体型偏大,身体强壮有力,容易将水草拔起、咬粹,或者吃掉。应该根据这种特殊情况改进种植方法。首先在水族箱内的后部10~15厘米处,镶入1块与正面平行的玻璃板,固定在砂石之内,使水族箱内隔出1块长方形小区种植水草,将该区与锦鲤游动的地区隔开。攘入的玻璃板要略低于水面1~2厘米使水互相流通,既能起到吸收水中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水质、装饰水族箱的作用,还使得水草不被锦鲤所破坏。
3.水质处理
将锦鲤带入水族箱中养殖,水质一直是的阻力,但比起以往,水族科技的发展已不可同日而语,尤其在过滤系统的发展上更是日新月异,不论是滤材材质、种类、过滤器、底部导流管等,再配合微生物的处理,可说现代的水族箱已可以负荷高污染的鱼类养殖。以锦鲤的水族箱养殖而言,水质该如何来控制呢?以下将有详细的说明:
(1)定期换水: 和一般鱼缸的换水频率相同,一星期换水一次即可,每次换水1/3,在换水前先倒入适量的水质安定剂,再将调和过的新水放入鱼缸中。只要经过水质安定剂的处理,自来水也可以直接使用于鱼缸中。
(2)充氧机的使用:锦鲤鱼体较大,耗氧量大,生活在水箱容积狭小的环境中,必须装置充氧机改善生活环境。否则,水体中的溶氧量逐渐下降,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水质极易恶化、败坏,致使锦鲤缺氧而“浮头”,时将造成亡。
(3)适当的放养密度 每1公升的水体放养1公分的锦鲤是锦鲤水族箱中最适当的养殖密度,只可以低于此范围绝不能高过此标准,否则不论如何的勤加换水、水质终究不能维持。
(4)少量多餐的喂食方式 锦鲤的消化构造简单,没有胃部构造,所以它们吃入食物很快就会经由肠道消化吸收,排出物,且它们没有饱足感,很容易摄食过量造成消化不良,且物也是影响水质重要的原因之一,的喂食是少量多餐的喂法,依时间的多寡,一天分成6~3次,每次以三分钟内可以摄食完毕的量为限。
(5)定期的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对锦鲤缸显得格外重要,在每次换水前测水中的盐(维持5ppm以下)、(维持1ppm以下)、亚盐(维持0ppm以下)、铵/氨浓度等,这些有害的水质因子都可藉由换水来立即改善,但治本之道还是正确的管理维护,请参阅另一篇专题报导-锦鲤缸的维护与管理。
(6)加重物理过滤的部份 如果能在沈水过滤器的上方加重物理过滤的部份,利用物理滤材将水中的残留物先滤除,如此会加快过滤器的作用功率,只要定期将物理性滤材取出清洗即可。
(7)加微生物制剂处理 过滤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生物过滤,就是以微生物为主角,它们能自然分解水中的有机质、亚盐、盐及,有这些作用的微生物有:硝化细菌、光合成细菌等,健全的生态缸中一定有一个完整的微生物系统,必要时适时的添加,可协助水中硝化系统的快速建立。
(8)采花园造景的方式 植物性过滤也是维护水质的好方法,采用花园造景的方式,让鱼缸中的水流经由底部导流管,再由植物滴流过滤器分流至陆上的植被,之后再流回鱼缸中,水中的氨、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即可有效的去除。
(9)加置冷水机 水温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盛夏,平均温度高达30℃以上,加置一台冷水机对锦鲤缸的水质、鱼体的表现都会有良好的正面效果。看完了此篇您是否对锦鲤的养殖充满了信心及兴趣,即使没有大庭院,也可以
家中欣赏锦鲤生动的体态,只要您能够掌握水质,并严加以把关,相信锦鲤们会很快适应水族箱的生活,展现最美的体态。
(三)、锦鲤池的池藻问题
户外的锦鲤池常含有丰富的藻类,无论在池壁或是池水中常常覆盖着一层青苔,藻类的出现就表示水中的营养盐太多了,所以会引起藻类的滋生,这些藻类会将水中的营养盐如盐类、氨吸收利用,可说是一种有利的植物性过滤系统,同时我们也可以透过这些藻类的变化来得知水质状况,水质清澈、绿藻附生在池壁,表示水质稳定,藻相良好,而且这些绿藻还是锦鲤的大餐。
但如果水质呈现绿色也就是浮游性的藻类大量滋生,表示水中的养份太多了,此时就需多加注意了,慎防水中因溶氧量不足而引起倒藻现象。因为藻类大量亡,鱼只也会受到波及。水族箱中的藻类则常出现在水草叶面、缸壁、过滤器上,有些是小小的绿点,有些则是一片绿色藻层,最的是同毛刷般的黑毛藻,只要一有藻类出现就很难除去,必需勤加换水、加入除藻剂等,经过一段的处理时间,待藻类完全脱落后,水族箱才会恢复旧观。我们将这些会引起藻类滋生的物质称为水中的营养因子,包括有:、盐等,主要来自饲料的残余及物。每5~7天换水一次的动作,另外定期的水质监测都是防止这些营养因子过高的方法,将盐浓度维持在5ppm以下,浓度维持在1ppm以下,即可有效防止水中藻类的滋长。
二、饲养方法
锦鲤是杂食性鱼类,可将剩饭、剩菜、果皮等,加入10%左右的动物内、福寿螺、蛆蛹、蚯蚓等动物性饲料混合辗碎制成混合饲料;豆饼、菜饼、面包屑、鱼虫、水蚯蚓、芜萍、浮萍、蟹肉、蛤等都可以作为饵料。份量和配比视鱼体大小而定。活螺蛳可略多投放一些,因为它吃剩后还可以留在水中啃食水底和池壁附着的藻类及其其它杂物,有清洁水质的作用,是很好的饵料。
投放饲料的多少,是养好锦鲤的关键所在。如果超量投饲造成鱼吃不完,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造成残留饲料的腐烂,败坏水质,既不美观,又影响鱼的生存。鱼池水质宜嫩绿清爽,每天巡池时都要及时捞出剩饵残渣,夏季水温高每2天~3天换水1次,春、秋季4天~5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原池的1/3~1/2。
锦鲤的食欲是否旺盛,主要取决于水体环境是否舒适。春秋季节水温适宜,可充足投喂,夏冬季节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7℃时投饵量要酌情减少,一般每次喂料以15分钟~30分钟吃完为宜,日投料量为鱼体重的5%~6%。夏季一般上午6时~7时和下午15时~16时各喂1次,春、秋季上午7时~8时和下午14时~15时各喂1次,冬季下午13时~14时喂1次即可。
三、不同季节的管理重点
春季天气温度变化大,乍暖还寒,容易突发的降温。这时对刚从室内转移到室外饲养的锦鲤来说,应该特别注意。在降温的时候,鱼池应该覆盖上塑料薄膜,以保持水温的稳定。冬去春来,正是鱼由冬眠过渡到复苏的时刻,体质较弱,饲养的时候给饵量要注意逐渐增多,并且还要多投植物性比例大的饵料,以利锦鲤的消化吸收。
夏季水温较高,为了保持锦鲤的正常生长,必须覆盖塑料遮光网来保持适宜的水温。否则,浮游植物、绿藻会大量繁殖,水质浑浊,影响锦鲤的生长。同时,紫外线对锦鲤的增色作用有一定的影响。根据资料统计,地区的阳光照度为8000~12000勒克斯;覆盖了塑料遮光网后,照度降为5500~5800勒克斯。这时候的光照就比较柔和,适合锦鲤生长了。
8、9月的秋季,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是地区天气较好的季节。气温和水温都会有明显的下降,是锦鲤生长的最适宜的季节。可多投喂饲料,让鱼吃饱。饵料的成分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比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投喂一些蚕蛹,让锦鲤膘肥体壮的过冬。
冬季当气温降至0℃时,锦鲤游动缓慢,食量减小,应将锦鲤及时转移到室内鱼池越冬。室内水温要保持在2℃~10℃,注意重点是保温、适当投饵、尽量使鱼体不消瘦和防治鱼病的发生。11月至翌年3月期间,换水、加水、清除污物等管理工作,频率都要降低到程度,投饵时应多投易消化的饵料,主要是保证锦鲤安全越冬。
锦鲤鱼的养殖技术
锦鲤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全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下面,我为大家分享锦鲤鱼的养殖技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锦鲤鱼的'养殖要点
鱼种选择
应选择鱼体健康、无伤、无脱鳞和其他疾病,鱼体光亮、颜色多样、界限分明的鱼种。
饲养密度
普通鲤鱼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鱼,锦鲤也保留这种特性。它们可以在小到鱼缸,大到户外池塘的任何地方饲养,它们很快会长到30厘米长或者更大,所以使用传统的室内鱼缸还不如一个圆形的塑料盆。锦鲤是冷水鱼类,所以在夏季比较炎热的地方养锦鲤的水深有半米或更深。
鱼池密度一般的放养可参照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表;水族箱密度一般60厘米×30厘米×15厘米可放养体长15厘米~20厘米的锦鲤6尾;9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养8尾;11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养10尾。
环境要求
锦鲤和金鱼一样对水温、水质的要求不严,适温范围为2℃~30℃,但不能抵抗水温骤变、温骤然超过2℃~3℃锦鲤会出现不适,最适水温为20℃~25℃;需求充足的氧气,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
食性要求
锦鲤是杂食性鱼类,一般软体动物、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底栖动物以至细小的藻类或人工合成颗粒饵料均可食之。
饵料投喂
锦鲤是杂食性鱼,投喂人工合成颗粒、饵料、豆饼、菜饼、面包屑、鱼虫、蛤、蟹肉、芜萍,浮萍等均可。定时投喂饵料,避免使鱼产生应激反应。
四季管理
锦鲤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其管理方法也不同。
春季,天气乍暖还寒,锦鲤由冬眠开始复苏,饲养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但要特别注意突然降温,要及时覆盖薄膜,保持水温稳定;投饵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投量由少逐渐增多,以利锦鲤消化吸收。
夏季,天气高温酷热,须加盖塑料遮光网,防止阳光直射,使阳光照度由8000~12000勒克斯降为5500~5800勒克斯为最适宜。
秋季,天气少雨多晴,水温明显有所下降,最适锦鲤生长,可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比例,如蚕蛹等。加大投量促进快长。
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当气温降至0℃时,要将锦鲤及时转移到室内鱼池越冬,室内水温要保持在2℃~10℃,注意重点是保温,适当投饵,保膘防病,11月至翌年3月期间为锦鲤越冬期。
锦鲤鱼的饲养要点
饲养空间
锦鲤会因为环境调节体形,所以用水族箱或鱼池饲养均可。水族箱内不可放太多的装饰物,以免弄伤鱼体。
水温
锦鲤生活的水温范围为2℃-30℃,最适合生活的水温是20℃-25℃,在这种温度的水中锦鲤游动活跃,食欲旺盛,体质健壮,色彩鲜艳。由于使用水族箱饲养,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把温度控制在20℃-25℃的范围内,使锦鲤能有舒适的环境而生长迅速。
饵料
专用锦鲤饲料,1公斤锦鲤每天要吃30克的鱼粮,分3-4次喂食。 ;
1、锦鲤的食量比较大,一般密度小一点比较好。每16、5升的水能够养殖一条15厘米到20厘米的锦鲤鱼;
2、锦鲤养殖的密度跟很多的因素有关,锦鲤鱼的大小、水体的大小、缸的大小、过滤器的强弱都有关系;
3、放养密度如果超过了水体的负荷能力,水质和系统都将失去控制,而且狭小的空间易给锦鲤造成环境压力,使鱼的抵抗力下降。同时空间狭小造成鱼体之间频繁接处,更易使病原体迅速传播。高密度养殖不但会造成大多数锦鲤体质瘦弱,而且容易发病,所以维持一个合理的饲养密度对锦鲤的疾病预防是很重要的;
锦鲤鱼如何养好的回答是:
1、:
1)新缸或者新池要注意每天多换些水,水是锦鲤鱼的生存环境,要注意保持清洁。
2、相关内容:锦鲤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全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锦鲤鱼很漂亮。
3、英文表示:Cyprinus carpio
4、分布区域:,,欧洲,朝鲜,日本
5、
锦鲤的饲养方法和注意事项,怎么才能养得好?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水产养殖产业在当下还是比较火热的,而鱼则是很多人目前养殖的品种,要养殖发家致富的人也是有不少的,下面为大家分享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1
在高密度养殖中,鱼的粪便排放、投料、倒藻等等环节都会造成这类有机质大量消耗溶氧,导致水质恶化。水质好,就必须从溶氧管理开始。“用氧养鱼”是高密度养殖的关健点。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多用机械少用”。例如下午投完料之后,鱼在吃完料的情况下,晚上巡塘发现塘边还有大量的料,这些都与溶氧息息相关。原因是氧分不足导致鱼在缺氧的前期出现的“吐料”现象,这样会导致鱼的生长速度下降,料比系数高,水质变化大,增加一系列成本。
池塘培育
(1)池塘准备:培育锦鲤鱼苗的池塘一般1~2亩,池深1、5米,进排水方便,在鱼苗下塘前15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三天后加注新水70cm,加水时,做好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及野杂鱼进入。
加注水后,每亩施肥300~400kg,培育鱼苗下塘后的适口饵料。
(2)放养密度:每亩放水花10万尾左右,放养前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
(3)投饲:每天3~4次,投喂黄豆浆,每天每亩用黄豆3kg左右,5天后增重5kg,以后随着鱼体的生长,逐步有所增加。
(4)饲养管理:
1、在天然水体中,表层水具有较高的溶氧和水温,需要尽量引用表层流水,流水养鱼量要大,流速宜小,如果流速过大,不仅增加了鱼的体力消耗,也会给投饲带来困难、
2、草鱼池主要投喂青饲料,比如水草、陆草、南瓜叶和豆叶等,并适当补充精饲料。
3、而鲤鱼池主要投喂精饲料,比如大麦、配合饲料,流水养鱼多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系数一般在2左右。
4、鱼种下池的`前几天,每日投喂量按鱼体重3%计投,随着鱼的生长,逐渐增至5%-7%,白天每2小时投喂1次,鱼种下池前,鱼池要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平方米用量120g撒遍全池。
5、放入鱼种前,用3%食盐溶液浸种5分钟,草鱼注射进行免疫预防,并定期排污,可采取每2天1次或每天1次,同时要勤巡池,勤检查栏鱼设施,勤观察鱼吃食和生长情况。
鱼病防治
锦鲤喜爱游动,身体健壮,疾病少,所以锦鲤的疾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锦鲤的病害主要有烂鳃、肠炎、车轮虫病、小瓜虫病、孢子虫病等。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2
一、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
1、网箱养殖
这种养殖方法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三大类。其中粗养指的是鱼群不依靠人工投喂,而是通过自食其力的方式获得食物,以此生存下去,粗养比较适合滤食性鱼类,比如鲢、鳙等,他们就能自主的以捕获水中的微生物,漂浮物为生。
半精养指的是根据当地鱼塘附近就有的条件就地取材,比如说添加一些稻谷壳亦或是别的蛋白质含量低的农副产品,精养则与其完全相反,它需要依靠人类投以高蛋白质的原料,例如蚯蚓,蚕蛹等。但是精养和半精养都是吃食性鱼类,如草鱼、鲤鱼、鲇鱼等,而且通常他们的产量也是相对比较高的。
2、流水养鱼
此类方法在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被广泛的运用,因此也造就了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养殖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流动性的鱼塘水可以灌溉农田桑树,而反过来桑树培养的蚕蛹和水稻田里的稻谷又为鱼塘的鱼群提供原料,这就大大的减少了养殖的成本,同时鱼的肉质更为可口,鱼本身也就更具营养。这类方法比较适合草鱼、鲤、罗非鱼等吃食性鱼类的养殖。
二、高密度养殖的注意事项
1、高密度养殖其实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非常多的,像水的质量,养殖地点的深度等,都是日常需要关注的点,因为高密度养殖,水体内的氧气就容易不足,如果再加上鱼群不好动的话,那就要放入一些鲇鱼鱼群的游动性,这样不但能增加水体的氧气,也有利于鱼群健康生长。
2、平时要加强巡逻,检查工作,不能让一条感染疾病的鱼待在水塘里头,这样可能会坏了一塘子的鱼,损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巡逻检查工作不可少。
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不但是养殖户比较关注的问题,他也是一个行业比较注重的问题。因为发展集约化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是大势所趋,他在我国水产养殖行业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也致使它必须要寻求更好更高的技术,才能得以在现如今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这些都是对行业和养殖户的要求和影响。那对于我们广大市民消费者来说,高密度养鱼技术的发展就是福音一样的存在,因为高密度养殖也就意味着产量的提高,我们就能经常吃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鱼了。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3
1、高密度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和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养殖,可建一个“水中池塘”,要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高密度养殖,而且产量高,容易管理和捕捞。
2、高密度网箱养鱼,是一种将大中型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以及小水体密放精养方法结合起来的养鱼新技术,富营养型水域通常每100亩水面可设置1亩网箱,中等营养型水域每200亩可设置1亩网箱。
3、比如网箱养鲤鱼,每立方米可放养体长为13-20cm的鲤鱼种60-80尾,饲养期为200天,通常每尾出网重量可达到0、65-0、75公斤,亩产可达1、5万-2、5万公斤,高的亩产在5万公斤以上,高密度网箱养鱼也是未来天然水域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
4、和其它养鱼方法相同,也可根据投饲情况归纳为粗养、半精养或精养,粗养全靠可以取得的天然饵料,如有机碎屑、浮游生物、漂流物等,期间无需投放任何补充饲料,这种方式适宜养鲢和鳙等滤食性鱼类。
5、半精养主要是就地取材地添加适量草料或农副产品等低蛋白质(20%)配合饲料为食。
6、半精养与精养的鱼类都是吃食性鱼类,比如草鱼、鲤鱼和鲇鱼等,其产量比粗养更高,一般在粗养的情况下,其产量在2、5-7、5公斤/平方米之间,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1665-4995公斤。
7、而半精养的产量比较高,平均产量大约为10公斤/平方米,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6700公斤上下,精养时的商品鱼产量,可高于一般池塘产量的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累计每亩产量可达3-15万公斤。
1注意饲养密度。锦鲤属于大型观赏鱼,甚至可以长到1米左右,为了保证鱼儿的健康,一定要控制好饲养密度。通常养多少鱼要看鱼缸的规格和鱼的大小,保证一升水养一厘米鱼就可以,如果超过这个密度,水质恶化速度就会加快,鱼儿也会感到不适。
2控制水温。锦鲤可以适应的温度较广,但是最适合它们生存的温度是20-27℃之间,温度越高,它们的新陈代谢就越快。但是超过27℃,它们就会产生不适。低温通常不能低于5℃,因此到了冬天,用加热棒适当加温。
3维持水质。锦鲤对水质的要求不高,饲养者只需要定期换水,保持水质干净即可。平时可以3-7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的量控制在总水量的三分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换水前后一定要确保水温不变,如果温太大的话,也会对鱼儿产生。
锦鲤饲养密度问题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水产养殖产业在当下还是比较火热的,而鱼则是很多人目前养殖的品种,要养殖发家致富的人也是有不少的,下面为大家分享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1
在高密度养殖中,鱼的粪便排放、投料、倒藻等等环节都会造成这类有机质大量消耗溶氧,导致水质恶化。水质好,就必须从溶氧管理开始。“用氧养鱼”是高密度养殖的关健点。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多用机械少用”。例如下午投完料之后,鱼在吃完料的情况下,晚上巡塘发现塘边还有大量的料,这些都与溶氧息息相关。原因是氧分不足导致鱼在缺氧的前期出现的“吐料”现象,这样会导致鱼的生长速度下降,料比系数高,水质变化大,增加一系列成本。
池塘培育
(1)池塘准备:培育锦鲤鱼苗的池塘一般1~2亩,池深1、5米,进排水方便,在鱼苗下塘前15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三天后加注新水70cm,加水时,做好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及野杂鱼进入。
加注水后,每亩施肥300~400kg,培育鱼苗下塘后的适口饵料。
(2)放养密度:每亩放水花10万尾左右,放养前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
(3)投饲:每天3~4次,投喂黄豆浆,每天每亩用黄豆3kg左右,5天后增重5kg,以后随着鱼体的生长,逐步有所增加。
(4)饲养管理:
1、在天然水体中,表层水具有较高的溶氧和水温,需要尽量引用表层流水,流水养鱼量要大,流速宜小,如果流速过大,不仅增加了鱼的体力消耗,也会给投饲带来困难、
2、草鱼池主要投喂青饲料,比如水草、陆草、南瓜叶和豆叶等,并适当补充精饲料。
3、而鲤鱼池主要投喂精饲料,比如大麦、配合饲料,流水养鱼多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系数一般在2左右。
4、鱼种下池的`前几天,每日投喂量按鱼体重3%计投,随着鱼的生长,逐渐增至5%-7%,白天每2小时投喂1次,鱼种下池前,鱼池要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平方米用量120g撒遍全池。
5、放入鱼种前,用3%食盐溶液浸种5分钟,草鱼注射进行免疫预防,并定期排污,可采取每2天1次或每天1次,同时要勤巡池,勤检查栏鱼设施,勤观察鱼吃食和生长情况。
鱼病防治
锦鲤喜爱游动,身体健壮,疾病少,所以锦鲤的疾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锦鲤的病害主要有烂鳃、肠炎、车轮虫病、小瓜虫病、孢子虫病等。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2
一、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
1、网箱养殖
这种养殖方法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三大类。其中粗养指的是鱼群不依靠人工投喂,而是通过自食其力的方式获得食物,以此生存下去,粗养比较适合滤食性鱼类,比如鲢、鳙等,他们就能自主的以捕获水中的微生物,漂浮物为生。
半精养指的是根据当地鱼塘附近就有的条件就地取材,比如说添加一些稻谷壳亦或是别的蛋白质含量低的农副产品,精养则与其完全相反,它需要依靠人类投以高蛋白质的原料,例如蚯蚓,蚕蛹等。但是精养和半精养都是吃食性鱼类,如草鱼、鲤鱼、鲇鱼等,而且通常他们的产量也是相对比较高的。
2、流水养鱼
此类方法在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被广泛的运用,因此也造就了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养殖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流动性的鱼塘水可以灌溉农田桑树,而反过来桑树培养的蚕蛹和水稻田里的稻谷又为鱼塘的鱼群提供原料,这就大大的减少了养殖的成本,同时鱼的肉质更为可口,鱼本身也就更具营养。这类方法比较适合草鱼、鲤、罗非鱼等吃食性鱼类的养殖。
二、高密度养殖的注意事项
1、高密度养殖其实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非常多的,像水的质量,养殖地点的深度等,都是日常需要关注的点,因为高密度养殖,水体内的氧气就容易不足,如果再加上鱼群不好动的话,那就要放入一些鲇鱼鱼群的游动性,这样不但能增加水体的氧气,也有利于鱼群健康生长。
2、平时要加强巡逻,检查工作,不能让一条感染疾病的鱼待在水塘里头,这样可能会坏了一塘子的鱼,损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巡逻检查工作不可少。
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不但是养殖户比较关注的问题,他也是一个行业比较注重的问题。因为发展集约化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是大势所趋,他在我国水产养殖行业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也致使它必须要寻求更好更高的技术,才能得以在现如今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这些都是对行业和养殖户的要求和影响。那对于我们广大市民消费者来说,高密度养鱼技术的发展就是福音一样的存在,因为高密度养殖也就意味着产量的提高,我们就能经常吃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鱼了。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3
1、高密度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和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养殖,可建一个“水中池塘”,要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高密度养殖,而且产量高,容易管理和捕捞。
2、高密度网箱养鱼,是一种将大中型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以及小水体密放精养方法结合起来的养鱼新技术,富营养型水域通常每100亩水面可设置1亩网箱,中等营养型水域每200亩可设置1亩网箱。
3、比如网箱养鲤鱼,每立方米可放养体长为13-20cm的鲤鱼种60-80尾,饲养期为200天,通常每尾出网重量可达到0、65-0、75公斤,亩产可达1、5万-2、5万公斤,高的亩产在5万公斤以上,高密度网箱养鱼也是未来天然水域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
4、和其它养鱼方法相同,也可根据投饲情况归纳为粗养、半精养或精养,粗养全靠可以取得的天然饵料,如有机碎屑、浮游生物、漂流物等,期间无需投放任何补充饲料,这种方式适宜养鲢和鳙等滤食性鱼类。
5、半精养主要是就地取材地添加适量草料或农副产品等低蛋白质(20%)配合饲料为食。
6、半精养与精养的鱼类都是吃食性鱼类,比如草鱼、鲤鱼和鲇鱼等,其产量比粗养更高,一般在粗养的情况下,其产量在2、5-7、5公斤/平方米之间,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1665-4995公斤。
7、而半精养的产量比较高,平均产量大约为10公斤/平方米,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6700公斤上下,精养时的商品鱼产量,可高于一般池塘产量的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累计每亩产量可达3-15万公斤。
1注意饲养密度。锦鲤属于大型观赏鱼,甚至可以长到1米左右,为了保证鱼儿的健康,一定要控制好饲养密度。通常养多少鱼要看鱼缸的规格和鱼的大小,保证一升水养一厘米鱼就可以,如果超过这个密度,水质恶化速度就会加快,鱼儿也会感到不适。
2控制水温。锦鲤可以适应的温度较广,但是最适合它们生存的温度是20-27℃之间,温度越高,它们的新陈代谢就越快。但是超过27℃,它们就会产生不适。低温通常不能低于5℃,因此到了冬天,用加热棒适当加温。
3维持水质。锦鲤对水质的要求不高,饲养者只需要定期换水,保持水质干净即可。平时可以3-7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的量控制在总水量的三分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换水前后一定要确保水温不变,如果温太大的话,也会对鱼儿产生。
锦鲤很好养,是养在池塘里,锦鲤适合俯视观赏,因为这个角度观察锦鲤是看的。
我在鱼市看,锦鲤的价格不贵,小的普通的大概三四十块,好点的100来块
平时你就喂饲料就可以了,每天不要喂多,否则长的太快了也不好,每天就喂一两次就可以了.
至于设计池塘,我建议你把池塘建的矮一些,四周用玻璃围上,防止它跳出来,池塘里布置点山,小溪,(用下过滤的方法过滤水)等景色,我觉得就可以了,没必要设计的很复杂,主要看鱼,不是看池塘呀~~
锦鲤为鲤科鱼类,它具有鲜艳似锦的色采,变幻多姿的斑纹,是一种大型的观赏鱼类,享有“水中活宝石”的美誉。锦鲤源于,制种改良于日本,历经多年的杂交选育,目前已形成了极具系统特色的锦鲤。锦鲤养殖以其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倍受人们重视。日本锦鲤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到我国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增强和鉴赏水平的提高,目前已在全国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锦鲤养殖,并成为效益很好的出口创汇产品。现将锦鲤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 池塘的选择
锦鲤作为一种观赏鱼,在养殖过程中除了考虑它的生长速度外,还特别强调形象美的培育。养殖产品要求具有美丽体色和美好的体态。此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锦鲤体色。池塘选择腐殖质土壤,地形背风向阳,水中植草,通过人为改善其生活环境达到改良锦鲤的目的。水有泉水,这样水中的多种矿物质元素和其它成分,能增加鱼体色素,使锦鲤体色更加鲜艳美丽,而且溶氧充足。
二、锦鲤的繁殖
锦鲤的繁殖适龄一般在3~10龄之间,体重达到1.5公斤以上。选择优良健壮、无伤害、无病虫的亲体,在繁殖期到来前1个月实行雌雄分养。锦鲤的繁殖时间一般在每年5月份左右,当水温稳定在16℃以上时,即可将雌雄锦鲤按1:3的比例挑出放入准备好的水池,在水池中预先放置消毒好的鱼巢。让其自行产卵,观察其产卵结束后,立即捞出亲鱼,鱼巢则留在水池中进行孵化,5~7天后鱼苗孵出即进行培育。
三、放养投喂
在庭院、宾馆直接以观赏为养殖目的的可建水泥池饲养,池子不宜过深,以0.6~0.8米为宜,便于观赏。这类饲养是单养,密度可稍大些,每平方米可放养3~5尾锦鲤。大面积水泥池养殖,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水面1~3尾为宜,可适当搭配草、鲢、鳙等进行混养。投喂采取“四定”,一般每天投喂分早晚两次,早上在日出后,下午在日落前,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10%,以20~30分钟吃完为好,投喂饵料种类应多种多样。同时要求饵料无污染、无变质。
四、管理及防病
要加强日常巡查,用作观赏的锦鲤养殖池应保持清洁、干净,以免影响观赏效果,定期加注新水或采用微流水养殖。水族箱饲养则注意换水与兑水,保持水质新鲜及适宜的水位。池塘饲养要求水质达到“肥”、“活”、“嫩”、“爽”,以利锦鲤生长。在高温阴雨天气要注意给池塘增氧,防止泛池的发生。锦鲤一般生命力强而很少发病,但要注意做好养殖池和鱼体的消毒工作。水族箱中饲养的可结合换水时使用3%食盐溶液短时冲洗。对池塘中饲养的要定期施用生石灰、等普通物及投喂呋喃类饵,对病情的池塘要及时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同时注意防止水鸟、蛇、老鼠及人为的危害和破坏, 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锦鲤的祖先时鲤鱼,金鱼的祖先是鲫鱼,同属鲤科,生活习性较为相同。因此饲养繁殖技术和金鱼的方法大致相同。只是锦鲤的个体较大,需要的水域也比较大。一般有面积3~4平方米的水池或者大型水族箱就可以了,或者也可以在阳台建小型鱼池。
一、放养水体
(一)、鱼池养殖锦鲤
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家养锦鲤可利用庭院空地或房顶建池。池的四周可种植葡萄,池顶设架,既美化环境,又能在高温季节遮荫。新建的水泥池用前要除去碱性,可蓄满水后加入稻草或麦秆浸泡,15天左右后排出池水,再用清水冲洗几次,然后加入用滤网过滤的新水即可使用。
锦鲤仔鱼孵出后,都要经过几次挑选。幼鱼次挑选后,留下的鱼可以放入面积5米10米的鱼池,水深30~50厘米,每平方米水体放养密度为120~150尾。第二次挑选留下的好鱼,可按每平方米为90~120尾的密度放养,以后随着鱼体的长大,还要适当稀疏放养密度。
等到鱼体已经长大到10~20厘米,此时放养鱼的密度,应视水体的大小、充氧设备和过滤装置等条件来决定,一般的放养密度参照下表:
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
鱼池面积(米2) 鱼池水深(厘米) 锦鲤规格(厘米) 放养数量(尾)
5 30 15~20 1~15
15~20 50 15~20/15~30 30~40/10~15
40~50 60~100 30/45 24~40/10~15
200 70~130 30/45/60 60~100/40~50/20~3
(二)、水族箱养殖锦鲤
在水族箱中饲养锦鲤,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方法。虽然水族箱容积狭小,不能养殖大型的锦鲤。但是饲养一些体长在10~20厘米的锦鲤,还是有很多有利因素。根据容水量,每5000毫升放锦鲤鱼种1尾。水族箱养鱼大多在室内,从观赏角度来说,可以更清楚地观赏锦鲤;从鱼病的预防来说,可以及早的发现;在室内不受自然环境和风雨天气的影响,更易控制水温、水质、光照的变化;冬、夏季节,能够抵抗天气的变化;还可以避免自然天敌的危害。
1.水族箱的准备
水族箱的规格标准因鱼而异。由于锦鲤属于大型观赏鱼,所以水族箱的大小一般是90厘米60厘米45厘米较为合适。
2.水草的种植
锦鲤水族箱的水草种植与金鱼有所不同,因锦鲤体型偏大,身体强壮有力,容易将水草拔起、咬粹,或者吃掉。应该根据这种特殊情况改进种植方法。首先在水族箱内的后部10~15厘米处,镶入1块与正面平行的玻璃板,固定在砂石之内,使水族箱内隔出1块长方形小区种植水草,将该区与锦鲤游动的地区隔开。攘入的玻璃板要略低于水面1~2厘米使水互相流通,既能起到吸收水中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水质、装饰水族箱的作用,还使得水草不被锦鲤所破坏。
3.水质处理
将锦鲤带入水族箱中养殖,水质一直是的阻力,但比起以往,水族科技的发展已不可同日而语,尤其在过滤系统的发展上更是日新月异,不论是滤材材质、种类、过滤器、底部导流管等,再配合微生物的处理,可说现代的水族箱已可以负荷高污染的鱼类养殖。以锦鲤的水族箱养殖而言,水质该如何来控制呢?以下将有详细的说明:
(1)定期换水: 和一般鱼缸的换水频率相同,一星期换水一次即可,每次换水1/3,在换水前先倒入适量的水质安定剂,再将调和过的新水放入鱼缸中。只要经过水质安定剂的处理,自来水也可以直接使用于鱼缸中。
(2)充氧机的使用:锦鲤鱼体较大,耗氧量大,生活在水箱容积狭小的环境中,必须装置充氧机改善生活环境。否则,水体中的溶氧量逐渐下降,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水质极易恶化、败坏,致使锦鲤缺氧而“浮头”,时将造成亡。
(3)适当的放养密度 每1公升的水体放养1公分的锦鲤是锦鲤水族箱中最适当的养殖密度,只可以低于此范围绝不能高过此标准,否则不论如何的勤加换水、水质终究不能维持。
(4)少量多餐的喂食方式 锦鲤的消化构造简单,没有胃部构造,所以它们吃入食物很快就会经由肠道消化吸收,排出物,且它们没有饱足感,很容易摄食过量造成消化不良,且物也是影响水质重要的原因之一,的喂食是少量多餐的喂法,依时间的多寡,一天分成6~3次,每次以三分钟内可以摄食完毕的量为限。
(5)定期的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对锦鲤缸显得格外重要,在每次换水前测水中的盐(维持5ppm以下)、(维持1ppm以下)、亚盐(维持0ppm以下)、铵/氨浓度等,这些有害的水质因子都可藉由换水来立即改善,但治本之道还是正确的管理维护,请参阅另一篇专题报导-锦鲤缸的维护与管理。
(6)加重物理过滤的部份 如果能在沈水过滤器的上方加重物理过滤的部份,利用物理滤材将水中的残留物先滤除,如此会加快过滤器的作用功率,只要定期将物理性滤材取出清洗即可。
(7)加微生物制剂处理 过滤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生物过滤,就是以微生物为主角,它们能自然分解水中的有机质、亚盐、盐及,有这些作用的微生物有:硝化细菌、光合成细菌等,健全的生态缸中一定有一个完整的微生物系统,必要时适时的添加,可协助水中硝化系统的快速建立。
(8)采花园造景的方式 植物性过滤也是维护水质的好方法,采用花园造景的方式,让鱼缸中的水流经由底部导流管,再由植物滴流过滤器分流至陆上的植被,之后再流回鱼缸中,水中的氨、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即可有效的去除。
(9)加置冷水机 水温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盛夏,平均温度高达30℃以上,加置一台冷水机对锦鲤缸的水质、鱼体的表现都会有良好的正面效果。看完了此篇您是否对锦鲤的养殖充满了信心及兴趣,即使没有大庭院,也可以
家中欣赏锦鲤生动的体态,只要您能够掌握水质,并严加以把关,相信锦鲤们会很快适应水族箱的生活,展现最美的体态。
(三)、锦鲤池的池藻问题
户外的锦鲤池常含有丰富的藻类,无论在池壁或是池水中常常覆盖着一层青苔,藻类的出现就表示水中的营养盐太多了,所以会引起藻类的滋生,这些藻类会将水中的营养盐如盐类、氨吸收利用,可说是一种有利的植物性过滤系统,同时我们也可以透过这些藻类的变化来得知水质状况,水质清澈、绿藻附生在池壁,表示水质稳定,藻相良好,而且这些绿藻还是锦鲤的大餐。
但如果水质呈现绿色也就是浮游性的藻类大量滋生,表示水中的养份太多了,此时就需多加注意了,慎防水中因溶氧量不足而引起倒藻现象。因为藻类大量亡,鱼只也会受到波及。水族箱中的藻类则常出现在水草叶面、缸壁、过滤器上,有些是小小的绿点,有些则是一片绿色藻层,最的是同毛刷般的黑毛藻,只要一有藻类出现就很难除去,必需勤加换水、加入除藻剂等,经过一段的处理时间,待藻类完全脱落后,水族箱才会恢复旧观。我们将这些会引起藻类滋生的物质称为水中的营养因子,包括有:、盐等,主要来自饲料的残余及物。每5~7天换水一次的动作,另外定期的水质监测都是防止这些营养因子过高的方法,将盐浓度维持在5ppm以下,浓度维持在1ppm以下,即可有效防止水中藻类的滋长。
二、饲养方法
锦鲤是杂食性鱼类,可将剩饭、剩菜、果皮等,加入10%左右的动物内、福寿螺、蛆蛹、蚯蚓等动物性饲料混合辗碎制成混合饲料;豆饼、菜饼、面包屑、鱼虫、水蚯蚓、芜萍、浮萍、蟹肉、蛤等都可以作为饵料。份量和配比视鱼体大小而定。活螺蛳可略多投放一些,因为它吃剩后还可以留在水中啃食水底和池壁附着的藻类及其其它杂物,有清洁水质的作用,是很好的饵料。
投放饲料的多少,是养好锦鲤的关键所在。如果超量投饲造成鱼吃不完,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造成残留饲料的腐烂,败坏水质,既不美观,又影响鱼的生存。鱼池水质宜嫩绿清爽,每天巡池时都要及时捞出剩饵残渣,夏季水温高每2天~3天换水1次,春、秋季4天~5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原池的1/3~1/2。
锦鲤的食欲是否旺盛,主要取决于水体环境是否舒适。春秋季节水温适宜,可充足投喂,夏冬季节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7℃时投饵量要酌情减少,一般每次喂料以15分钟~30分钟吃完为宜,日投料量为鱼体重的5%~6%。夏季一般上午6时~7时和下午15时~16时各喂1次,春、秋季上午7时~8时和下午14时~15时各喂1次,冬季下午13时~14时喂1次即可。
三、不同季节的管理重点
春季天气温度变化大,乍暖还寒,容易突发的降温。这时对刚从室内转移到室外饲养的锦鲤来说,应该特别注意。在降温的时候,鱼池应该覆盖上塑料薄膜,以保持水温的稳定。冬去春来,正是鱼由冬眠过渡到复苏的时刻,体质较弱,饲养的时候给饵量要注意逐渐增多,并且还要多投植物性比例大的饵料,以利锦鲤的消化吸收。
夏季水温较高,为了保持锦鲤的正常生长,必须覆盖塑料遮光网来保持适宜的水温。否则,浮游植物、绿藻会大量繁殖,水质浑浊,影响锦鲤的生长。同时,紫外线对锦鲤的增色作用有一定的影响。根据资料统计,地区的阳光照度为8000~12000勒克斯;覆盖了塑料遮光网后,照度降为5500~5800勒克斯。这时候的光照就比较柔和,适合锦鲤生长了。
8、9月的秋季,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是地区天气较好的季节。气温和水温都会有明显的下降,是锦鲤生长的最适宜的季节。可多投喂饲料,让鱼吃饱。饵料的成分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比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投喂一些蚕蛹,让锦鲤膘肥体壮的过冬。
冬季当气温降至0℃时,锦鲤游动缓慢,食量减小,应将锦鲤及时转移到室内鱼池越冬。室内水温要保持在2℃~10℃,注意重点是保温、适当投饵、尽量使鱼体不消瘦和防治鱼病的发生。11月至翌年3月期间,换水、加水、清除污物等管理工作,频率都要降低到程度,投饵时应多投易消化的饵料,主要是保证锦鲤安全越冬。
锦鲤鱼的养殖技术
锦鲤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全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下面,我为大家分享锦鲤鱼的养殖技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锦鲤鱼的'养殖要点
鱼种选择
应选择鱼体健康、无伤、无脱鳞和其他疾病,鱼体光亮、颜色多样、界限分明的鱼种。
饲养密度
普通鲤鱼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鱼,锦鲤也保留这种特性。它们可以在小到鱼缸,大到户外池塘的任何地方饲养,它们很快会长到30厘米长或者更大,所以使用传统的室内鱼缸还不如一个圆形的塑料盆。锦鲤是冷水鱼类,所以在夏季比较炎热的地方养锦鲤的水深有半米或更深。
鱼池密度一般的放养可参照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表;水族箱密度一般60厘米×30厘米×15厘米可放养体长15厘米~20厘米的锦鲤6尾;9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养8尾;11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养10尾。
环境要求
锦鲤和金鱼一样对水温、水质的要求不严,适温范围为2℃~30℃,但不能抵抗水温骤变、温骤然超过2℃~3℃锦鲤会出现不适,最适水温为20℃~25℃;需求充足的氧气,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
食性要求
锦鲤是杂食性鱼类,一般软体动物、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底栖动物以至细小的藻类或人工合成颗粒饵料均可食之。
饵料投喂
锦鲤是杂食性鱼,投喂人工合成颗粒、饵料、豆饼、菜饼、面包屑、鱼虫、蛤、蟹肉、芜萍,浮萍等均可。定时投喂饵料,避免使鱼产生应激反应。
四季管理
锦鲤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其管理方法也不同。
春季,天气乍暖还寒,锦鲤由冬眠开始复苏,饲养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但要特别注意突然降温,要及时覆盖薄膜,保持水温稳定;投饵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投量由少逐渐增多,以利锦鲤消化吸收。
夏季,天气高温酷热,须加盖塑料遮光网,防止阳光直射,使阳光照度由8000~12000勒克斯降为5500~5800勒克斯为最适宜。
秋季,天气少雨多晴,水温明显有所下降,最适锦鲤生长,可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比例,如蚕蛹等。加大投量促进快长。
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当气温降至0℃时,要将锦鲤及时转移到室内鱼池越冬,室内水温要保持在2℃~10℃,注意重点是保温,适当投饵,保膘防病,11月至翌年3月期间为锦鲤越冬期。
锦鲤鱼的饲养要点
饲养空间
锦鲤会因为环境调节体形,所以用水族箱或鱼池饲养均可。水族箱内不可放太多的装饰物,以免弄伤鱼体。
水温
锦鲤生活的水温范围为2℃-30℃,最适合生活的水温是20℃-25℃,在这种温度的水中锦鲤游动活跃,食欲旺盛,体质健壮,色彩鲜艳。由于使用水族箱饲养,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把温度控制在20℃-25℃的范围内,使锦鲤能有舒适的环境而生长迅速。
饵料
专用锦鲤饲料,1公斤锦鲤每天要吃30克的鱼粮,分3-4次喂食。 ;
1、锦鲤的食量比较大,一般密度小一点比较好。每16、5升的水能够养殖一条15厘米到20厘米的锦鲤鱼;
2、锦鲤养殖的密度跟很多的因素有关,锦鲤鱼的大小、水体的大小、缸的大小、过滤器的强弱都有关系;
3、放养密度如果超过了水体的负荷能力,水质和系统都将失去控制,而且狭小的空间易给锦鲤造成环境压力,使鱼的抵抗力下降。同时空间狭小造成鱼体之间频繁接处,更易使病原体迅速传播。高密度养殖不但会造成大多数锦鲤体质瘦弱,而且容易发病,所以维持一个合理的饲养密度对锦鲤的疾病预防是很重要的;
锦鲤鱼的养殖技术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水产养殖产业在当下还是比较火热的,而鱼则是很多人目前养殖的品种,要养殖发家致富的人也是有不少的,下面为大家分享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1
在高密度养殖中,鱼的粪便排放、投料、倒藻等等环节都会造成这类有机质大量消耗溶氧,导致水质恶化。水质好,就必须从溶氧管理开始。“用氧养鱼”是高密度养殖的关健点。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多用机械少用”。例如下午投完料之后,鱼在吃完料的情况下,晚上巡塘发现塘边还有大量的料,这些都与溶氧息息相关。原因是氧分不足导致鱼在缺氧的前期出现的“吐料”现象,这样会导致鱼的生长速度下降,料比系数高,水质变化大,增加一系列成本。
池塘培育
(1)池塘准备:培育锦鲤鱼苗的池塘一般1~2亩,池深1、5米,进排水方便,在鱼苗下塘前15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三天后加注新水70cm,加水时,做好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及野杂鱼进入。
加注水后,每亩施肥300~400kg,培育鱼苗下塘后的适口饵料。
(2)放养密度:每亩放水花10万尾左右,放养前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
(3)投饲:每天3~4次,投喂黄豆浆,每天每亩用黄豆3kg左右,5天后增重5kg,以后随着鱼体的生长,逐步有所增加。
(4)饲养管理:
1、在天然水体中,表层水具有较高的溶氧和水温,需要尽量引用表层流水,流水养鱼量要大,流速宜小,如果流速过大,不仅增加了鱼的体力消耗,也会给投饲带来困难、
2、草鱼池主要投喂青饲料,比如水草、陆草、南瓜叶和豆叶等,并适当补充精饲料。
3、而鲤鱼池主要投喂精饲料,比如大麦、配合饲料,流水养鱼多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系数一般在2左右。
4、鱼种下池的`前几天,每日投喂量按鱼体重3%计投,随着鱼的生长,逐渐增至5%-7%,白天每2小时投喂1次,鱼种下池前,鱼池要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平方米用量120g撒遍全池。
5、放入鱼种前,用3%食盐溶液浸种5分钟,草鱼注射进行免疫预防,并定期排污,可采取每2天1次或每天1次,同时要勤巡池,勤检查栏鱼设施,勤观察鱼吃食和生长情况。
鱼病防治
锦鲤喜爱游动,身体健壮,疾病少,所以锦鲤的疾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锦鲤的病害主要有烂鳃、肠炎、车轮虫病、小瓜虫病、孢子虫病等。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2
一、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
1、网箱养殖
这种养殖方法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三大类。其中粗养指的是鱼群不依靠人工投喂,而是通过自食其力的方式获得食物,以此生存下去,粗养比较适合滤食性鱼类,比如鲢、鳙等,他们就能自主的以捕获水中的微生物,漂浮物为生。
半精养指的是根据当地鱼塘附近就有的条件就地取材,比如说添加一些稻谷壳亦或是别的蛋白质含量低的农副产品,精养则与其完全相反,它需要依靠人类投以高蛋白质的原料,例如蚯蚓,蚕蛹等。但是精养和半精养都是吃食性鱼类,如草鱼、鲤鱼、鲇鱼等,而且通常他们的产量也是相对比较高的。
2、流水养鱼
此类方法在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被广泛的运用,因此也造就了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养殖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流动性的鱼塘水可以灌溉农田桑树,而反过来桑树培养的蚕蛹和水稻田里的稻谷又为鱼塘的鱼群提供原料,这就大大的减少了养殖的成本,同时鱼的肉质更为可口,鱼本身也就更具营养。这类方法比较适合草鱼、鲤、罗非鱼等吃食性鱼类的养殖。
二、高密度养殖的注意事项
1、高密度养殖其实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非常多的,像水的质量,养殖地点的深度等,都是日常需要关注的点,因为高密度养殖,水体内的氧气就容易不足,如果再加上鱼群不好动的话,那就要放入一些鲇鱼鱼群的游动性,这样不但能增加水体的氧气,也有利于鱼群健康生长。
2、平时要加强巡逻,检查工作,不能让一条感染疾病的鱼待在水塘里头,这样可能会坏了一塘子的鱼,损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巡逻检查工作不可少。
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不但是养殖户比较关注的问题,他也是一个行业比较注重的问题。因为发展集约化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是大势所趋,他在我国水产养殖行业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也致使它必须要寻求更好更高的技术,才能得以在现如今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这些都是对行业和养殖户的要求和影响。那对于我们广大市民消费者来说,高密度养鱼技术的发展就是福音一样的存在,因为高密度养殖也就意味着产量的提高,我们就能经常吃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鱼了。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3
1、高密度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和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养殖,可建一个“水中池塘”,要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高密度养殖,而且产量高,容易管理和捕捞。
2、高密度网箱养鱼,是一种将大中型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以及小水体密放精养方法结合起来的养鱼新技术,富营养型水域通常每100亩水面可设置1亩网箱,中等营养型水域每200亩可设置1亩网箱。
3、比如网箱养鲤鱼,每立方米可放养体长为13-20cm的鲤鱼种60-80尾,饲养期为200天,通常每尾出网重量可达到0、65-0、75公斤,亩产可达1、5万-2、5万公斤,高的亩产在5万公斤以上,高密度网箱养鱼也是未来天然水域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
4、和其它养鱼方法相同,也可根据投饲情况归纳为粗养、半精养或精养,粗养全靠可以取得的天然饵料,如有机碎屑、浮游生物、漂流物等,期间无需投放任何补充饲料,这种方式适宜养鲢和鳙等滤食性鱼类。
5、半精养主要是就地取材地添加适量草料或农副产品等低蛋白质(20%)配合饲料为食。
6、半精养与精养的鱼类都是吃食性鱼类,比如草鱼、鲤鱼和鲇鱼等,其产量比粗养更高,一般在粗养的情况下,其产量在2、5-7、5公斤/平方米之间,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1665-4995公斤。
7、而半精养的产量比较高,平均产量大约为10公斤/平方米,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6700公斤上下,精养时的商品鱼产量,可高于一般池塘产量的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累计每亩产量可达3-15万公斤。
1注意饲养密度。锦鲤属于大型观赏鱼,甚至可以长到1米左右,为了保证鱼儿的健康,一定要控制好饲养密度。通常养多少鱼要看鱼缸的规格和鱼的大小,保证一升水养一厘米鱼就可以,如果超过这个密度,水质恶化速度就会加快,鱼儿也会感到不适。
2控制水温。锦鲤可以适应的温度较广,但是最适合它们生存的温度是20-27℃之间,温度越高,它们的新陈代谢就越快。但是超过27℃,它们就会产生不适。低温通常不能低于5℃,因此到了冬天,用加热棒适当加温。
3维持水质。锦鲤对水质的要求不高,饲养者只需要定期换水,保持水质干净即可。平时可以3-7天换一次水,每次换水的量控制在总水量的三分之一。需要注意的是,换水前后一定要确保水温不变,如果温太大的话,也会对鱼儿产生。
锦鲤很好养,是养在池塘里,锦鲤适合俯视观赏,因为这个角度观察锦鲤是看的。
我在鱼市看,锦鲤的价格不贵,小的普通的大概三四十块,好点的100来块
平时你就喂饲料就可以了,每天不要喂多,否则长的太快了也不好,每天就喂一两次就可以了.
至于设计池塘,我建议你把池塘建的矮一些,四周用玻璃围上,防止它跳出来,池塘里布置点山,小溪,(用下过滤的方法过滤水)等景色,我觉得就可以了,没必要设计的很复杂,主要看鱼,不是看池塘呀~~
锦鲤为鲤科鱼类,它具有鲜艳似锦的色采,变幻多姿的斑纹,是一种大型的观赏鱼类,享有“水中活宝石”的美誉。锦鲤源于,制种改良于日本,历经多年的杂交选育,目前已形成了极具系统特色的锦鲤。锦鲤养殖以其可观的经济效益而倍受人们重视。日本锦鲤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到我国以来,经过近20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增强和鉴赏水平的提高,目前已在全国特别是珠江三角洲一带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锦鲤养殖,并成为效益很好的出口创汇产品。现将锦鲤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一、 池塘的选择
锦鲤作为一种观赏鱼,在养殖过程中除了考虑它的生长速度外,还特别强调形象美的培育。养殖产品要求具有美丽体色和美好的体态。此外,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锦鲤体色。池塘选择腐殖质土壤,地形背风向阳,水中植草,通过人为改善其生活环境达到改良锦鲤的目的。水有泉水,这样水中的多种矿物质元素和其它成分,能增加鱼体色素,使锦鲤体色更加鲜艳美丽,而且溶氧充足。
二、锦鲤的繁殖
锦鲤的繁殖适龄一般在3~10龄之间,体重达到1.5公斤以上。选择优良健壮、无伤害、无病虫的亲体,在繁殖期到来前1个月实行雌雄分养。锦鲤的繁殖时间一般在每年5月份左右,当水温稳定在16℃以上时,即可将雌雄锦鲤按1:3的比例挑出放入准备好的水池,在水池中预先放置消毒好的鱼巢。让其自行产卵,观察其产卵结束后,立即捞出亲鱼,鱼巢则留在水池中进行孵化,5~7天后鱼苗孵出即进行培育。
三、放养投喂
在庭院、宾馆直接以观赏为养殖目的的可建水泥池饲养,池子不宜过深,以0.6~0.8米为宜,便于观赏。这类饲养是单养,密度可稍大些,每平方米可放养3~5尾锦鲤。大面积水泥池养殖,放养密度以每平方米水面1~3尾为宜,可适当搭配草、鲢、鳙等进行混养。投喂采取“四定”,一般每天投喂分早晚两次,早上在日出后,下午在日落前,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10%,以20~30分钟吃完为好,投喂饵料种类应多种多样。同时要求饵料无污染、无变质。
四、管理及防病
要加强日常巡查,用作观赏的锦鲤养殖池应保持清洁、干净,以免影响观赏效果,定期加注新水或采用微流水养殖。水族箱饲养则注意换水与兑水,保持水质新鲜及适宜的水位。池塘饲养要求水质达到“肥”、“活”、“嫩”、“爽”,以利锦鲤生长。在高温阴雨天气要注意给池塘增氧,防止泛池的发生。锦鲤一般生命力强而很少发病,但要注意做好养殖池和鱼体的消毒工作。水族箱中饲养的可结合换水时使用3%食盐溶液短时冲洗。对池塘中饲养的要定期施用生石灰、等普通物及投喂呋喃类饵,对病情的池塘要及时诊断并采取治疗措施。同时注意防止水鸟、蛇、老鼠及人为的危害和破坏, 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锦鲤的祖先时鲤鱼,金鱼的祖先是鲫鱼,同属鲤科,生活习性较为相同。因此饲养繁殖技术和金鱼的方法大致相同。只是锦鲤的个体较大,需要的水域也比较大。一般有面积3~4平方米的水池或者大型水族箱就可以了,或者也可以在阳台建小型鱼池。
一、放养水体
(一)、鱼池养殖锦鲤
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家养锦鲤可利用庭院空地或房顶建池。池的四周可种植葡萄,池顶设架,既美化环境,又能在高温季节遮荫。新建的水泥池用前要除去碱性,可蓄满水后加入稻草或麦秆浸泡,15天左右后排出池水,再用清水冲洗几次,然后加入用滤网过滤的新水即可使用。
锦鲤仔鱼孵出后,都要经过几次挑选。幼鱼次挑选后,留下的鱼可以放入面积5米10米的鱼池,水深30~50厘米,每平方米水体放养密度为120~150尾。第二次挑选留下的好鱼,可按每平方米为90~120尾的密度放养,以后随着鱼体的长大,还要适当稀疏放养密度。
等到鱼体已经长大到10~20厘米,此时放养鱼的密度,应视水体的大小、充氧设备和过滤装置等条件来决定,一般的放养密度参照下表:
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
鱼池面积(米2) 鱼池水深(厘米) 锦鲤规格(厘米) 放养数量(尾)
5 30 15~20 1~15
15~20 50 15~20/15~30 30~40/10~15
40~50 60~100 30/45 24~40/10~15
200 70~130 30/45/60 60~100/40~50/20~3
(二)、水族箱养殖锦鲤
在水族箱中饲养锦鲤,是近年才发展起来的方法。虽然水族箱容积狭小,不能养殖大型的锦鲤。但是饲养一些体长在10~20厘米的锦鲤,还是有很多有利因素。根据容水量,每5000毫升放锦鲤鱼种1尾。水族箱养鱼大多在室内,从观赏角度来说,可以更清楚地观赏锦鲤;从鱼病的预防来说,可以及早的发现;在室内不受自然环境和风雨天气的影响,更易控制水温、水质、光照的变化;冬、夏季节,能够抵抗天气的变化;还可以避免自然天敌的危害。
1.水族箱的准备
水族箱的规格标准因鱼而异。由于锦鲤属于大型观赏鱼,所以水族箱的大小一般是90厘米60厘米45厘米较为合适。
2.水草的种植
锦鲤水族箱的水草种植与金鱼有所不同,因锦鲤体型偏大,身体强壮有力,容易将水草拔起、咬粹,或者吃掉。应该根据这种特殊情况改进种植方法。首先在水族箱内的后部10~15厘米处,镶入1块与正面平行的玻璃板,固定在砂石之内,使水族箱内隔出1块长方形小区种植水草,将该区与锦鲤游动的地区隔开。攘入的玻璃板要略低于水面1~2厘米使水互相流通,既能起到吸收水中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净化水质、装饰水族箱的作用,还使得水草不被锦鲤所破坏。
3.水质处理
将锦鲤带入水族箱中养殖,水质一直是的阻力,但比起以往,水族科技的发展已不可同日而语,尤其在过滤系统的发展上更是日新月异,不论是滤材材质、种类、过滤器、底部导流管等,再配合微生物的处理,可说现代的水族箱已可以负荷高污染的鱼类养殖。以锦鲤的水族箱养殖而言,水质该如何来控制呢?以下将有详细的说明:
(1)定期换水: 和一般鱼缸的换水频率相同,一星期换水一次即可,每次换水1/3,在换水前先倒入适量的水质安定剂,再将调和过的新水放入鱼缸中。只要经过水质安定剂的处理,自来水也可以直接使用于鱼缸中。
(2)充氧机的使用:锦鲤鱼体较大,耗氧量大,生活在水箱容积狭小的环境中,必须装置充氧机改善生活环境。否则,水体中的溶氧量逐渐下降,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能及时排出,水质极易恶化、败坏,致使锦鲤缺氧而“浮头”,时将造成亡。
(3)适当的放养密度 每1公升的水体放养1公分的锦鲤是锦鲤水族箱中最适当的养殖密度,只可以低于此范围绝不能高过此标准,否则不论如何的勤加换水、水质终究不能维持。
(4)少量多餐的喂食方式 锦鲤的消化构造简单,没有胃部构造,所以它们吃入食物很快就会经由肠道消化吸收,排出物,且它们没有饱足感,很容易摄食过量造成消化不良,且物也是影响水质重要的原因之一,的喂食是少量多餐的喂法,依时间的多寡,一天分成6~3次,每次以三分钟内可以摄食完毕的量为限。
(5)定期的水质监测 水质监测对锦鲤缸显得格外重要,在每次换水前测水中的盐(维持5ppm以下)、(维持1ppm以下)、亚盐(维持0ppm以下)、铵/氨浓度等,这些有害的水质因子都可藉由换水来立即改善,但治本之道还是正确的管理维护,请参阅另一篇专题报导-锦鲤缸的维护与管理。
(6)加重物理过滤的部份 如果能在沈水过滤器的上方加重物理过滤的部份,利用物理滤材将水中的残留物先滤除,如此会加快过滤器的作用功率,只要定期将物理性滤材取出清洗即可。
(7)加微生物制剂处理 过滤系统中最重要的一环--生物过滤,就是以微生物为主角,它们能自然分解水中的有机质、亚盐、盐及,有这些作用的微生物有:硝化细菌、光合成细菌等,健全的生态缸中一定有一个完整的微生物系统,必要时适时的添加,可协助水中硝化系统的快速建立。
(8)采花园造景的方式 植物性过滤也是维护水质的好方法,采用花园造景的方式,让鱼缸中的水流经由底部导流管,再由植物滴流过滤器分流至陆上的植被,之后再流回鱼缸中,水中的氨、盐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即可有效的去除。
(9)加置冷水机 水温是影响水质的重要因素,尤其在盛夏,平均温度高达30℃以上,加置一台冷水机对锦鲤缸的水质、鱼体的表现都会有良好的正面效果。看完了此篇您是否对锦鲤的养殖充满了信心及兴趣,即使没有大庭院,也可以
家中欣赏锦鲤生动的体态,只要您能够掌握水质,并严加以把关,相信锦鲤们会很快适应水族箱的生活,展现最美的体态。
(三)、锦鲤池的池藻问题
户外的锦鲤池常含有丰富的藻类,无论在池壁或是池水中常常覆盖着一层青苔,藻类的出现就表示水中的营养盐太多了,所以会引起藻类的滋生,这些藻类会将水中的营养盐如盐类、氨吸收利用,可说是一种有利的植物性过滤系统,同时我们也可以透过这些藻类的变化来得知水质状况,水质清澈、绿藻附生在池壁,表示水质稳定,藻相良好,而且这些绿藻还是锦鲤的大餐。
但如果水质呈现绿色也就是浮游性的藻类大量滋生,表示水中的养份太多了,此时就需多加注意了,慎防水中因溶氧量不足而引起倒藻现象。因为藻类大量亡,鱼只也会受到波及。水族箱中的藻类则常出现在水草叶面、缸壁、过滤器上,有些是小小的绿点,有些则是一片绿色藻层,最的是同毛刷般的黑毛藻,只要一有藻类出现就很难除去,必需勤加换水、加入除藻剂等,经过一段的处理时间,待藻类完全脱落后,水族箱才会恢复旧观。我们将这些会引起藻类滋生的物质称为水中的营养因子,包括有:、盐等,主要来自饲料的残余及物。每5~7天换水一次的动作,另外定期的水质监测都是防止这些营养因子过高的方法,将盐浓度维持在5ppm以下,浓度维持在1ppm以下,即可有效防止水中藻类的滋长。
二、饲养方法
锦鲤是杂食性鱼类,可将剩饭、剩菜、果皮等,加入10%左右的动物内、福寿螺、蛆蛹、蚯蚓等动物性饲料混合辗碎制成混合饲料;豆饼、菜饼、面包屑、鱼虫、水蚯蚓、芜萍、浮萍、蟹肉、蛤等都可以作为饵料。份量和配比视鱼体大小而定。活螺蛳可略多投放一些,因为它吃剩后还可以留在水中啃食水底和池壁附着的藻类及其其它杂物,有清洁水质的作用,是很好的饵料。
投放饲料的多少,是养好锦鲤的关键所在。如果超量投饲造成鱼吃不完,不仅会造成浪费,还会造成残留饲料的腐烂,败坏水质,既不美观,又影响鱼的生存。鱼池水质宜嫩绿清爽,每天巡池时都要及时捞出剩饵残渣,夏季水温高每2天~3天换水1次,春、秋季4天~5天换水1次,换水量为原池的1/3~1/2。
锦鲤的食欲是否旺盛,主要取决于水体环境是否舒适。春秋季节水温适宜,可充足投喂,夏冬季节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7℃时投饵量要酌情减少,一般每次喂料以15分钟~30分钟吃完为宜,日投料量为鱼体重的5%~6%。夏季一般上午6时~7时和下午15时~16时各喂1次,春、秋季上午7时~8时和下午14时~15时各喂1次,冬季下午13时~14时喂1次即可。
三、不同季节的管理重点
春季天气温度变化大,乍暖还寒,容易突发的降温。这时对刚从室内转移到室外饲养的锦鲤来说,应该特别注意。在降温的时候,鱼池应该覆盖上塑料薄膜,以保持水温的稳定。冬去春来,正是鱼由冬眠过渡到复苏的时刻,体质较弱,饲养的时候给饵量要注意逐渐增多,并且还要多投植物性比例大的饵料,以利锦鲤的消化吸收。
夏季水温较高,为了保持锦鲤的正常生长,必须覆盖塑料遮光网来保持适宜的水温。否则,浮游植物、绿藻会大量繁殖,水质浑浊,影响锦鲤的生长。同时,紫外线对锦鲤的增色作用有一定的影响。根据资料统计,地区的阳光照度为8000~12000勒克斯;覆盖了塑料遮光网后,照度降为5500~5800勒克斯。这时候的光照就比较柔和,适合锦鲤生长了。
8、9月的秋季,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是地区天气较好的季节。气温和水温都会有明显的下降,是锦鲤生长的最适宜的季节。可多投喂饲料,让鱼吃饱。饵料的成分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比例。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投喂一些蚕蛹,让锦鲤膘肥体壮的过冬。
冬季当气温降至0℃时,锦鲤游动缓慢,食量减小,应将锦鲤及时转移到室内鱼池越冬。室内水温要保持在2℃~10℃,注意重点是保温、适当投饵、尽量使鱼体不消瘦和防治鱼病的发生。11月至翌年3月期间,换水、加水、清除污物等管理工作,频率都要降低到程度,投饵时应多投易消化的饵料,主要是保证锦鲤安全越冬。
锦鲤鱼的养殖技术
锦鲤在生物学上属于鲤科,全世界共有鲤科鱼类210属3700种以上。是风靡当今世界的一种观赏鱼,有“水中活宝石”、“会游泳的艺术品”的美称。下面,我为大家分享锦鲤鱼的养殖技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锦鲤鱼的'养殖要点
鱼种选择
应选择鱼体健康、无伤、无脱鳞和其他疾病,鱼体光亮、颜色多样、界限分明的鱼种。
饲养密度
普通鲤鱼是一种适应力很强的鱼,锦鲤也保留这种特性。它们可以在小到鱼缸,大到户外池塘的任何地方饲养,它们很快会长到30厘米长或者更大,所以使用传统的室内鱼缸还不如一个圆形的塑料盆。锦鲤是冷水鱼类,所以在夏季比较炎热的地方养锦鲤的水深有半米或更深。
鱼池密度一般的放养可参照鱼池放养锦鲤的密度表;水族箱密度一般60厘米×30厘米×15厘米可放养体长15厘米~20厘米的锦鲤6尾;9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养8尾;11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养10尾。
环境要求
锦鲤和金鱼一样对水温、水质的要求不严,适温范围为2℃~30℃,但不能抵抗水温骤变、温骤然超过2℃~3℃锦鲤会出现不适,最适水温为20℃~25℃;需求充足的氧气,适于生活在微碱性、硬度低的水质环境中。
食性要求
锦鲤是杂食性鱼类,一般软体动物、高等水生植物碎片、底栖动物以至细小的藻类或人工合成颗粒饵料均可食之。
饵料投喂
锦鲤是杂食性鱼,投喂人工合成颗粒、饵料、豆饼、菜饼、面包屑、鱼虫、蛤、蟹肉、芜萍,浮萍等均可。定时投喂饵料,避免使鱼产生应激反应。
四季管理
锦鲤随着季节温度的变化,其管理方法也不同。
春季,天气乍暖还寒,锦鲤由冬眠开始复苏,饲养从室内转移到室外,但要特别注意突然降温,要及时覆盖薄膜,保持水温稳定;投饵以植物性饵料为主,投量由少逐渐增多,以利锦鲤消化吸收。
夏季,天气高温酷热,须加盖塑料遮光网,防止阳光直射,使阳光照度由8000~12000勒克斯降为5500~5800勒克斯为最适宜。
秋季,天气少雨多晴,水温明显有所下降,最适锦鲤生长,可增加动物性(蛋白质)的比例,如蚕蛹等。加大投量促进快长。
冬季,天气比较寒冷,当气温降至0℃时,要将锦鲤及时转移到室内鱼池越冬,室内水温要保持在2℃~10℃,注意重点是保温,适当投饵,保膘防病,11月至翌年3月期间为锦鲤越冬期。
锦鲤鱼的饲养要点
饲养空间
锦鲤会因为环境调节体形,所以用水族箱或鱼池饲养均可。水族箱内不可放太多的装饰物,以免弄伤鱼体。
水温
锦鲤生活的水温范围为2℃-30℃,最适合生活的水温是20℃-25℃,在这种温度的水中锦鲤游动活跃,食欲旺盛,体质健壮,色彩鲜艳。由于使用水族箱饲养,所以一年四季都可以把温度控制在20℃-25℃的范围内,使锦鲤能有舒适的环境而生长迅速。
饵料
专用锦鲤饲料,1公斤锦鲤每天要吃30克的鱼粮,分3-4次喂食。 ;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水产养殖产业在当下还是比较火热的,而鱼则是很多人目前养殖的品种,要养殖发家致富的人也是有不少的,下面为大家分享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1
在高密度养殖中,鱼的粪便排放、投料、倒藻等等环节都会造成这类有机质大量消耗溶氧,导致水质恶化。水质好,就必须从溶氧管理开始。“用氧养鱼”是高密度养殖的关健点。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需要“多用机械少用”。例如下午投完料之后,鱼在吃完料的情况下,晚上巡塘发现塘边还有大量的料,这些都与溶氧息息相关。原因是氧分不足导致鱼在缺氧的前期出现的“吐料”现象,这样会导致鱼的生长速度下降,料比系数高,水质变化大,增加一系列成本。
池塘培育
(1)池塘准备:培育锦鲤鱼苗的池塘一般1~2亩,池深1、5米,进排水方便,在鱼苗下塘前15天左右,每亩用生石灰75~100kg清塘消毒,三天后加注新水70cm,加水时,做好过滤,防止敌害生物及野杂鱼进入。
加注水后,每亩施肥300~400kg,培育鱼苗下塘后的适口饵料。
(2)放养密度:每亩放水花10万尾左右,放养前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
(3)投饲:每天3~4次,投喂黄豆浆,每天每亩用黄豆3kg左右,5天后增重5kg,以后随着鱼体的生长,逐步有所增加。
(4)饲养管理:
1、在天然水体中,表层水具有较高的溶氧和水温,需要尽量引用表层流水,流水养鱼量要大,流速宜小,如果流速过大,不仅增加了鱼的体力消耗,也会给投饲带来困难、
2、草鱼池主要投喂青饲料,比如水草、陆草、南瓜叶和豆叶等,并适当补充精饲料。
3、而鲤鱼池主要投喂精饲料,比如大麦、配合饲料,流水养鱼多用人工配合颗粒饲料,饲料系数一般在2左右。
4、鱼种下池的`前几天,每日投喂量按鱼体重3%计投,随着鱼的生长,逐渐增至5%-7%,白天每2小时投喂1次,鱼种下池前,鱼池要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每平方米用量120g撒遍全池。
5、放入鱼种前,用3%食盐溶液浸种5分钟,草鱼注射进行免疫预防,并定期排污,可采取每2天1次或每天1次,同时要勤巡池,勤检查栏鱼设施,勤观察鱼吃食和生长情况。
鱼病防治
锦鲤喜爱游动,身体健壮,疾病少,所以锦鲤的疾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锦鲤的病害主要有烂鳃、肠炎、车轮虫病、小瓜虫病、孢子虫病等。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2
一、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
1、网箱养殖
这种养殖方法分为粗养,半精养和精养三大类。其中粗养指的是鱼群不依靠人工投喂,而是通过自食其力的方式获得食物,以此生存下去,粗养比较适合滤食性鱼类,比如鲢、鳙等,他们就能自主的以捕获水中的微生物,漂浮物为生。
半精养指的是根据当地鱼塘附近就有的条件就地取材,比如说添加一些稻谷壳亦或是别的蛋白质含量低的农副产品,精养则与其完全相反,它需要依靠人类投以高蛋白质的原料,例如蚯蚓,蚕蛹等。但是精养和半精养都是吃食性鱼类,如草鱼、鲤鱼、鲇鱼等,而且通常他们的产量也是相对比较高的。
2、流水养鱼
此类方法在我国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被广泛的运用,因此也造就了珠三角的桑基鱼塘养殖种植相结合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常高效的方法,流动性的鱼塘水可以灌溉农田桑树,而反过来桑树培养的蚕蛹和水稻田里的稻谷又为鱼塘的鱼群提供原料,这就大大的减少了养殖的成本,同时鱼的肉质更为可口,鱼本身也就更具营养。这类方法比较适合草鱼、鲤、罗非鱼等吃食性鱼类的养殖。
二、高密度养殖的注意事项
1、高密度养殖其实需要注意的事项是非常多的,像水的质量,养殖地点的深度等,都是日常需要关注的点,因为高密度养殖,水体内的氧气就容易不足,如果再加上鱼群不好动的话,那就要放入一些鲇鱼鱼群的游动性,这样不但能增加水体的氧气,也有利于鱼群健康生长。
2、平时要加强巡逻,检查工作,不能让一条感染疾病的鱼待在水塘里头,这样可能会坏了一塘子的鱼,损失是非常大的。所以巡逻检查工作不可少。
高密度水产养鱼技术,不但是养殖户比较关注的问题,他也是一个行业比较注重的问题。因为发展集约化的高密度水产养殖技术是大势所趋,他在我国水产养殖行业里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也致使它必须要寻求更好更高的技术,才能得以在现如今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生存下去。这些都是对行业和养殖户的要求和影响。那对于我们广大市民消费者来说,高密度养鱼技术的发展就是福音一样的存在,因为高密度养殖也就意味着产量的提高,我们就能经常吃到自己心心念念的鱼了。
高密度养鱼需要注意什么3
1、高密度网箱养鱼适应的水域范围较广,它可以在湖泊、水库和河流中设置,只要水深大于网箱高度就可进行养殖,可建一个“水中池塘”,要比陆地池塘水活氧足,排污力强,更适宜单品种或多品种高密度养殖,而且产量高,容易管理和捕捞。
2、高密度网箱养鱼,是一种将大中型水体优越的环境条件,以及小水体密放精养方法结合起来的养鱼新技术,富营养型水域通常每100亩水面可设置1亩网箱,中等营养型水域每200亩可设置1亩网箱。
3、比如网箱养鲤鱼,每立方米可放养体长为13-20cm的鲤鱼种60-80尾,饲养期为200天,通常每尾出网重量可达到0、65-0、75公斤,亩产可达1、5万-2、5万公斤,高的亩产在5万公斤以上,高密度网箱养鱼也是未来天然水域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
4、和其它养鱼方法相同,也可根据投饲情况归纳为粗养、半精养或精养,粗养全靠可以取得的天然饵料,如有机碎屑、浮游生物、漂流物等,期间无需投放任何补充饲料,这种方式适宜养鲢和鳙等滤食性鱼类。
5、半精养主要是就地取材地添加适量草料或农副产品等低蛋白质(20%)配合饲料为食。
6、半精养与精养的鱼类都是吃食性鱼类,比如草鱼、鲤鱼和鲇鱼等,其产量比粗养更高,一般在粗养的情况下,其产量在2、5-7、5公斤/平方米之间,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1665-4995公斤。
7、而半精养的产量比较高,平均产量大约为10公斤/平方米,折合每亩产量大约为6700公斤上下,精养时的商品鱼产量,可高于一般池塘产量的几十倍甚至百倍以上,累计每亩产量可达3-15万公斤。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