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是什么意思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写作者在被贬外地的时候,对妻子苏小妹的思念,意思是若两个相爱的人若能相逢,虽时日短暂,也是难能可贵.,就仅此一次相逢,已抵过了世间无数的美好幸福.

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故事 《金风玉露一相逢》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故事 《金风玉露一相逢》


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故事 《金风玉露一相逢》


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深层含义

“金风玉露一相逢”的深层含义是形容思念。出自宋代词人秦观的词作《鹊桥仙·纤云弄巧》。这是一首咏七夕的节序词,借牛郎织女悲欢离合的神话故事,讴歌了真挚、细腻、纯洁、坚贞的爱情。

原文: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译文:

秋云多变,流星传恨,牛郎织女在七夕渡天河相会。

秋风白露在秋天相遇,胜过了人间无数的儿女情长。

温柔情感如水,美好时光如梦,不忍回顾各回鹊桥两头的路。

如果双方的感情是坚贞不渝的,又何必执著于朝夕相守。

上片写牛郎织女聚会,下片写他们的离别。全词哀乐交织,熔抒情与议论于一炉,优美的形象与深沉的感情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美好的爱情。此词用情深挚,立意高远,语言优美,议论自由流畅,通俗易懂,却又显得婉约蕴藉,余味无穷,尤其是末二句,使词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成为千古佳句。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什么是灵魂伴侣,秦观有言“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我想张伯驹和这位风华绝代的潘素就是如此。

书香门第,姿态隽美的潘素本应是生在闺阁,名满天下。可惜父亲挥霍,家道中落,自己身不由己入上海天香。书画皆通,貌美如花的她很快成为天香阁头牌,成为军阀公子都愿豪掷千金的花魁。军阀恶俗,潘素期盼良人,这或许才是她的归宿。潘素眼观着红尘万象,心中期盼着周郎相顾。

张伯驹世家贵公子,但是他不像其他贵公子一般满身的胭脂粉气。家中早已给他安排好了三房妻妾,但是他终日醉心书画,与笔墨为伴。相比四公子的吴侬软语,舞榭歌台的潇洒,张伯驹的书生意气可算得上是一个异类。(当然袁世凯儿子袁克文同样熟读四书五经,精通诗词书画,他醉心红楼歌苑也是一时。)

“曲有误,周郎顾”一直是古代流传的佳话,楼阁女曲有误,周瑜儒雅之风,帮她指正,还被留在府上,闲暇之余为周瑜和夫人小乔演奏一曲,已解心绪。

缘分就是如此的让人琢磨不透。37岁的张伯驹奉父亲之命到上海盐行查账。上海看到大公子来访隆重接待。潘素作为花魁必然在列。张伯驹见到潘素,30多年书香熏陶下的他次情窦初开。他为潘素留下“潘步掌中轻,十步香尘生罗袜; 妃弹塞上曲,千秋胡语入琵琶。”掌中飞燕舞情挪,洛水甄姬罗袜生尘,昭君琵琶语入胡天,还有什么美能够和此相比呢。或许纤手的刹那潘素千言万语,20岁人生的坎坷颠簸都融化在她与面前人的“一眼”之中。

很多人说“陪伴是长情的告白”,那琴瑟和鸣的陪伴或许就是人世间完美的爱情。张伯驹和潘素成婚后,他遣散了家人给他安排的几房妻妾,一生独潘素一人为妻。张伯驹与潘素成婚后携手同游,潘素结识更多书画名家。善于书画的她,山水画更上一层楼。张伯驹晚年仍满怀深情的写下“执我之手,消我半世孤独; 吻我之眸,遮我半世流离; 抚我之面,慰我半世哀伤; 扶我之肩,驱我一世沉寂; 一世风霜,共你一世深情。”一对神仙眷侣羡煞旁人。

上世纪30年代,夫妻两为不使传世画作《游春图》被贩卖海外,卖掉别墅和朋友筹钱,买下画作。抗战期间,他们组织国剧汇演,为募捐。1947年6月,张伯驹参加同盟,参加北大学生会助动、反迫害、反饥饿运动、枪杀东北学生等。建国后,夫妻俩把一生许多藏书和收藏名家名作陆陆续续捐献给。张伯驹曾在燕京大学,吉林博物馆,文史研究馆工作,为我国文化事业默默贡献。抗美援朝期间,潘素多次为抗美援朝义卖作画。1982年,张伯驹因病,1992年4月,潘素也离开了人世。两位爱国志士先后离开了人间红尘,再续前缘。他们的美好故事和精神也为我们铭记。

文/赮_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