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根据新课标,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健康教育、专项运动技能和跨学科主题学习。其中,专项运动技能包括球类运动、田径类运动、体类运动、水上或冰雪类运动、中华传统体育类运动、新兴体育类运动六类,每类包含若干运动项目。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如下: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师生关系好或比较好 32.2% 88.3% < 0.01

1、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学习和健康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程强调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体育与健康学习、体育锻炼以及行为养成,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实践能力。

3、课程强调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的过程中,通过适宜负荷的身体练习,提高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4、课程强调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强调以体育与健康学习为主,渗透德育教育,同时融合部分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心理健康与适应、疾病预防、安全应急与避险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整合并体现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

5、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在课程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促进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形成体育锻炼习惯。

高中体育课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高中体育课3. 突出核心素养:2017版强调了核心素养,在各个技能训练方面采取“求少则得”的策略,强调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基础技能,进而达到高效的锻炼水平,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其未来的成长发展。有很多要求,要求学生们在体育运动之前提前做好热身活动,因为做好热身活动后再做其他的运动不会导致身体拉伤等

高中体育课并不是高考科目,所以说高中体育课5.3.1、收集统计整理资料;也不是那么严格,基本上来说能够有一些项目达标过关就可以。

体育与健康的概述及标准

课的内容:(室内课)

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体育”与“健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体育一词在《学校体育学》书上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都有明确解释,在其释义之末都有通过身体练习即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促进健康之含义。健康一词之定义,世界卫生组织已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众人均知,影响健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遗传、自然环境、教育、生活习惯、个性心理、营养、体育锻炼,还有文化环境等。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体育锻炼是最能积极促进身体健康的。科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免疫功能,全面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和身体的正常发育,而且能磨炼意志,培养自信心,提高抗挫力,陶冶美的性情,增强与适应能力。引用“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增进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这一事实可肯定体育健康之关系。体育锻炼的存在是身体健康的需要,身体健康本身就表示为体育运动状态。体育锻炼或体育运动是身体健康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 认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不同时代、不同背景和不同,对课程的理解都有着不同的认识和解释。从现有相关文献资料和媒介传体中可知,当今对课程的理解已超过传统意义“课程表”式的理解。我国李秉德就曾提出“课程就是课堂教学、课外学习以及自学活动的内容纲要和目标体系。是教学和学生各种学习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过程。”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理解也不能仅仅局限在《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之规定的体育教学课上,要从其思想内涵上去理解思考。新大纲确定了“健康”的指导思想,其课程标准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深化了原有体育课程改革,融入了健康教育内容。从以增进学生大脑为核心的学生身心全面和谐,主动发展的综合水平上,包含学生生理、心理、三要素的完整组合等方面体现着健康的指导思想。围绕“健康”的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构建了五个学习领域、三个课程目标层次的课程目标体系。三个层次的递进关系为课程目标——领域目标——水平目标,但课程目标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换而言之,就是目标统领内容。在内容方面,各地区、学校、教师和学生都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和空间。施教方只要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就可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目标。同时新课程标准还建立了评价体系。以人为本,尊重个体的异,强调学生参与评价过程。把学生的态度、行为表现和体能、技能的进展幅度纳入评价范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促进了学生学习兴趣。改变了过去有的人不练也跑得快而得到好成绩,有的人怎么练也不行体育成绩的现象

本课题以本校2001年度高一级(10个教学班)625名男女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从2002年3月至2003年7月,即三个学期为本课题的研究时段。

2020高中体育考试大纲

健美——复习水晶级健美前四段 排球——自抛自垫

【摘要】对于考试大纲来说,我们知道它是备考的方向,也是我们复习的依据,当然对于高中考试来说,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科目是高中学科科目,当然,不同科目考试大纲有所不同,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2020高中体育考试大纲。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女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很多学生都很羞涩,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她们接受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并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课中通过拉拉队的表演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健美的兴趣.高一学生由于以前很少接触排球,而垫球又是排球里面最基本的技术,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因此通过自抛自垫和双人对垫练习学生的球性,再通过游戏进行检测.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体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掌握体育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能够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有效地运用;掌握体育学科的教学理论和方法;了解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能够合理运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指导教学。

2.体育教学的设计能力。能够合理制定和表述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选择与设计,正确选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多种教学资源;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体育教学的实施能力。掌握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实施的组织形式及基本步骤,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具备准确讲解、和纠正错误动作的能力,具备激发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的兴趣、有效地和组织学生学习活动的能力,具有处理体育课堂中安全和突发的能力。

4.体育教学的评价能力。了解“体育与健康”教学评价的基本类型和具体方法,能够合理运用多种评价方式,通过教学评价改进教学,促进学生体质和运动技能的提高。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学科知识与能力

2.了解人体结构的基本组成、人体主要器官和系统的结构特点与功能。掌握骨骼肌的收缩原理、收缩形式和特征、肌纤维类型与运动的关系;熟悉氧运输系统的功能、能量代谢、人体运动的神经、体液调控等内容;掌握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掌握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和制定运动处方的基本方法。了解体育卫生、医务监督、和医疗体育的基础知识,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种类、运动性疾病与运动损伤的预防、处理和康复等内容。了解食物的营养价值与合理膳食,熟悉各种营养素的来源、功能和需要量,理解营养、环境和生活方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了解人体的物质组成、竞技体育中的违禁物等内容;掌握运动过程中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特点。

3.掌握体育的本质与功能、目的与手段,熟悉体育过程要素与结构、体育文化属性与含义及奥林匹克文化,了解中西方体育文化异以及我国体育体制与体育发展趋势等内容。了解学校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学校体育目标的结构与功能;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编制与实施、资源开发与利用,掌握体育课程的学习、指导与评价;熟悉学校课余体育活动、训练与竞赛的特点、组织与实施等内容;掌握体育教学的目标、特点、原则、过程与方法等知识,掌握体育教学的制定、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评价等内容,了解我国常见的体育教学模式;熟悉《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了解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特点,熟悉竞技能力及其构成因素,掌握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训练方法与手段,掌握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素质的训练方法和手段,熟悉运动训练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等。

4.了解运动项目(田径类、体类、球类、健美和武术等)的起源与发展,熟悉不同项目竞赛活动的组织与裁判法,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基本方法。掌握不同运动技术(教材)的教学组织和教学方法。田径类主要掌握跑、跳、投等项目的主要技术结构、动作要点和练习方法;体类主要掌握队列队形、徒手体、轻器械体、技巧、单杠、双杠、跳跃等项目的技术结构、动作要点、练习方法、保护与帮助方法;球类主要掌握篮球、排球、足球和乒乓球等项目的主要技术结构、动作要点、战术类型及练习方法;健美主要掌握基本动作要领与分类体系、组合与成套动作创编方法和练习方法;武术主要掌握徒手(如青年拳)、太极拳及持器械(如初级剑)动作的基本技术、技法和练习方法。

(二)教学设计

1.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运动专长,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选择适宜的运动项目。

2.能够对高中“体育与健康”教材进行梳理和分析,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教学策略。

3.掌握教案设计的要求、方法和技巧,能恰当地表述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4.能够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5.能够合理选择、开发和利用多种《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资源。

6.能够对教学设计方案进行评价。

(三)教学实施

1.能够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顺利开展课堂教学,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2.恰当地运用教学策略,有效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3. 能够创设合理的体育教学情境,能在教学活动中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体育的感悟和体验。

4.掌握指导技术、技能学习的方法,能依据专项特点和学生身体素质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

5. 有效掌控课堂教学环节,对教学活动进行归纳和总结,合理布置课后练习。

6.能够合理开发与利用多种体育教学资源。

7.有效实施课堂教学安全措施,妥善处理课堂教学突发。

(四)教学评价

2.理解教学评价的导向、诊断、反馈和激励等功能,了解诊断性、过程性和终结性评价的类型,掌握定性和定量评价方式与方法,并能够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综合运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够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思路和措施。

以上就是2020高中体育考试大纲有关内容,当然考试大纲很重要,但是自身的努力也很重要,考试技巧、考试资讯等等,也要关注起来,加油!

义务教育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概念和理念的区别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既是综合课程,也是一个相对的学习领域。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高中和大学体三、试卷结构育与健康课程相比,具有不同特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基础性、健身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特征。正确认识与把握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无论4、研究方法是对于编制课程标准,还是对课程实施等都具有理论的作用。

浅探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

2、体育课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因病、事不能上体育课时,必须本人事先向教师请,来不及时可事后补。见习生必须随课见习。

浅探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

1.能够对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全面考察学生在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能够对运动技能和体质进行评价。

摘要: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学,在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中的成效,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的效应,发展态势。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学中的新理念,新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措施。通过实验而引发出的值得思考和进一步深入探索的若干问题。以上是本文的中心思想。

: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学实验

1、 问题的提出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已经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在2001年6月《关于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于2001年制订了《健康与体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已从《大纲教材》的改革,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教育教学目标与标准,体育与健康的界定,不同学段制定出不同的教学目标水平,身体和心理的同步发展,充分体现了现代体育教学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如何适应新的变革,是我们体育教师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为了跟上时代的要求,尽快掌握和熟悉体育新课程标准工资教学,我们选取《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教学初探——新课程标准教学的成效、问题和思考》这一课题,进行较为系统的实验研究。

2、 研究目的和研究目标

2.1目的:

本课题对体育新课程标准的五个领域及目标进行比较系统的探索研究,其目的在于如何通过贯彻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使体育的基础知识、体育与健康方法、体育与身心、体质与心理及适应能力等方面有机地揉和、串连、塑造,营造以身心健康为纲的崭新的体育教学。通过检测、评价、分析达到获取新课程标准教学对提高学生身心综合素质的意义效应;获取新课程标准实践中的认知、问题和今后继续探研的方向。

2.2目标:

3、研究对象及研究时间

本课题研究方法使用

4.1文献资料法

4.2问卷调查法

本课题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研究,采用心理问卷的方法在实验的前后进行,另外还选择较有代表性的.实践课进行观摩和书面调查。

4.3现场观测法和评价法

本课题研究过程进行40个课的观摩,其中实践课30个,体育与健康知识理论课10个。观察内容包括教学目标设计、目标实现、措施、手段;身心发展效应、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的效果等十个方面具体量化进行课的评价。

4.4测试对照法

根据课题研究目标,采用实验前后对学生身体形态、功能、素质,心理表现的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和对照。

5、实验过程

5.1、准备阶段:2002年3月至2002年4月

5.1.1、组织有关人员学习;

5.1.2、邀请专家讲课,交流实验设想;

5.1.3、进行有关人员培训,组织参观学习。

5.2、实验阶段

5.2.1、成立课题教学实验组;

5.2.2、设计问卷调查表,完成实验前基础调查;

5.2.3、制定教学;

5.2.4、交流实验;

5.2.5、开展公开课观摩周活动;

5.3、实验总结阶段

5.3.2、分析评价,完成总结材料。 6、研究结果

6.1、体育教学过程不仅是一种身体活动过程,而且是心理活动、身心相互作用,在学习中获得如何使自己与他人、群体与保持和谐关系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由于实验中有效加强教学各要素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大教学空间,使学生的学习情感发生明显变化,对实验前后各项情感指标进行率的检验均呈显著异。(表1)

表1 实验前后各项情感指标检验

调查内容 实验前% 实验后% p

对体育课喜欢或比较喜欢 20.2% 87% < 0.01

对体育课有快乐体验 12.5% 75.2% < 0.01

个性得到发展或充分发展 11.6% 70.8% < 0.01

学习潜能发挥或充分发挥 28.6% 78.8% < 0.01

与伙伴合作或较好合作 25.2% 85.6% < 0.01

如何制定高中体育课教学模块学分制评价方案

让新兴体育项目走进校园

在全面启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模块教学和学分制评价过程中,我们的教师克服了师资数量、场地设施等困难,基本完成了模块设计、学生选修调查和分类编班组织教学等一系列工作,并在高一、高二、高三年级全面展开实验。然而随着教学进程的推进,如何对学生进行学分制评价管理便成为了急需解决问题。为此,深刻学习和领会《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结合作实际,研究既符合新课程理念又便于作的评价方案,将对提高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效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教学模块学分评价管理的目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评价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因此教学模块学分评价目的是: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也就是说不仅仅要了解学生的体能与运动技能的情况,更要了解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行为表现;学习目标不仅仅是一个要求让所有学生都达到的同一标准,还应包括个人的努力程度。2.判断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改进教学。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在体能、技能、行为、态度、人际交往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不足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努力改进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3.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个性的机会,并鼓励和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通过学习评价,让学生在充分展示自己体育学习方面长处的过程中,体验体育活动中成功的乐趣与喜悦,增强体育学习的自信心,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与发展。4.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评价,学生对自己的体能、技能、态度、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情况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看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以便发扬长处,弥补不足。二、教学模块学分评价管理的基本理念 由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目标、内容与以往有较大的变化,因此教学模块学分评价和传统的单元评价比在内容上、方法上、形式上都要进行变革。1.改变学习评价内容 以往的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内容突出表现为过分注重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而教学模块学分评价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要增加和完善学习评价内容。评价内容应包括五个方面:运动参与、知识与技能、体(适)能、身体心理健康和适应、突出成果。评价内容的增加和完善能真正体二、总体目标现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真正体现评价的公平性、全面性。2.改变学习评价方法以往的体育课程过分注重定量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而教学模块学分评价根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不仅要注意结果性的评价,而且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要注意定量评价,而且还要重视定性评价;不仅要注意性评价,而且还要重视相对性评价。在对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学习进行评价时,不要太强调单纯的记忆,而要强调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3.改变学习评价形式以往的体育课学习成绩评价形式只是采用单一的教师对学生的外部评价,即教师对照身体素质、运动技能、运动能力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测试和打分,而教学模块学分评价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要倡导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定时,既有教师从外部对学生进行的评定,还有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的评价,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评价。三、关于采用表格式进行教学模块学分评价管理的思路1.传统的体育课上,教师经常采用表格进行统计,都认为这种形式简便有效。如:在上课时检查记录出勤情况;每一单元结束时采用表格登记学生学习考核情况;学期末报告单上要反馈学习情况等。2.新课程介绍的一些评价基本都用表格式,进一步说明表格式便于作,而且成为了一种趋向。3.设想以模块为单位,每个学分一张评价表格,进行多元化评价,最终形成每人一本学分评价档案。四、关于教学模块评价表的内容和评价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模块教学目标我们把评价分成以下几部分:1.运动参与 运动参与分成出勤和学习态度两方面。出勤记录具体课时,对因病、因事请缺勤的学生,在每周一次的课外活动课上补修内容,不必补足缺课总课时,补修内容学完为止。对无故缺课的学生在课外活动课上补足课时。 学习态度主要包括:上课不迟到、早退;锻炼目的明确,态度认真;能够剖析自我,提出新的目标,并努力实践;精神集中,勤于思考,勇于实践,认真质疑;自觉锻炼,克服惰性;在锻炼中善于观察,发现规律。对某些运动项目兴趣,稳定且持久;在校内外、课上课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且已形成习惯等。以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的形式,采用好、一般、还需努力来评价。2.知识与技能 运动技能内容标准(技评达标)根据模块教学目标决定;评价采用a、b、c等级制。进步幅度由教师根据日常观察作大、中、小记录。理论知识和相关能力的考核内容根据模块教学目标决定;具体情况的反馈可通过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的理论考核、课外作业、专题答辩等形式,采用等第制和教师评的方法进行。3.体(适)能 体(适)能的内容标准根据模块教学目标决定;评价采用a、b、c等级制。进步幅度有教师根据日常观察作大、中、小记录。 这三个方面的评价内容(主要目标),根据模块教学目标决定;采用自评、小组评和教师评的形式,按照好、一般、还需努力三种定性形式评价。4.突出成果 这部分由学生填写,主要反应学生在整个模块学习阶段(主要是课余)的突出成绩。 五、使用教学模块学分评价表的建议1.模块教学中的学生分组教学固定分组。2.确保每周一次课外活动的时间。3.每个模块要设置2课时考核。体(适)能结合平时课堂教学完成;运动技能(技评达标)采用一课时完成;对于理论知识和相关能力掌握情况的反馈和模块评价表学生填写部分在一节课完成。4.模块教学目标要提前向学生公布,以便学生自己设置个人学习目标;技能要求和体(适)能要求要根据个人的实际能力来制定。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与2017版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

内容略:见教参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与2017版都是我国制定的,旨在规范中小学在体育与健康教育方面的教学内容、标准和要求。它们相同点有:

五、学情分析:

1. 目标相似:两个版本的课程标准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培养其品德和习惯,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参与、热爱运动、注重健康、顽强拼搏和尊重他人等方面的良好品质和行为习惯。

2. 课程设置基本不变:两个版本都包含了健康知识、基础技能和各种体育运动等方面的教育内容,并且结合中小学生理特点和认知水平提出详细的教学指导,如教学原则、课程设计和评价标准等。

3. 强调全面发展:两个版本都致力于挖掘学生身体潜能、促进其性格、智力、美育和劳作教育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明确提出了“面向全体、量体裁衣、多样发展”的教学理念。

但是,这两个版本也存在一些不同点:

1. 更加突出德育:2017版将“德育”作为课程的重点,明确提出了“健康、情感、行为和价值观培养”等方面内容,以此更好地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感。

2. 强调生命教育:2017版在内容和要求中增加了“生命教育”,并进一步深化了对性教育、安全防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的覆盖和指导。

总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2011年至今在经历了多次修订与更新,目的都是致力于推动我国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更有效地服务于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成长。

体育与健康学科有哪些内容?

武汉体育学院柳鸣毅关注到,在新课标中知识型课程进行了调整,比如体育、思想品德等,让课程更加均衡。他认为,义务教育阶段是孩子们身心发育的敏感期和技能获得的重要窗口期,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增加体育锻炼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决定。

《体育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将中小学的学习划分为六级水平,即水平一至水平五分别相当于小学1--2年级(小学低年级),3--4新课标别提到,新兴体育类运动除了与其他类运动具有共同的育人价值和能力要求外,在增进学生对不同和地域体育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欲、好奇心与冒险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年级(小学中年级),5--6年级(小学高年级),7--9年级和高中学段学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

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强调学生学习和运用体育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包括运动原理、体育文化、体能、运动技能、裁判与规则等以及健康教育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包括科学锻炼、合理膳食、卫生习惯、安全行为、疾病预防等。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对课程功能和课程性质有哪些阐述?

(1)研究新课程标准对增强学生体质的效应;(2)研究新课程标准教学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健全的心理与适应能力上的效应;(3)研究新课程标准教学在发展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实践能力,树立终生体育思想和掌握终身体育能力上的新的教学手段、方法,正确处理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教学,从而探索较为适应我校实际的新课程标准教学模1.了解中外体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总体趋势,熟悉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文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及民族传统体育学等领域的相关知识和发展趋势,掌握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特征与规律。式;(4)研究新课程标准教学,体育课的评价方法和学生的体育与健康的测评评价方法。我们把研究目标的重点放在第二方面。它们是新课程标准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方向,是新课程标准贯彻素质教育成效的主要依据,也是本课题的研究重心。研究目标之第三、第四点是本课题由此引出的教育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它们是新课程标准教学贯彻素质教育的措施、手段和方法,起着保证作用。

一、素质教育背景育课程性质的新特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2、突破学科中心 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努力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科技发展的联系,打破单纯地强调学科自身的系统性、逻辑性的局限,尽可能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应首先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功能。 3、明确健康指向的课程性质 (1)增进身体健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提高对身体和健康的认识,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的健康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增强体能,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2)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生活矿态度。 (3)增强适应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的感;形成现代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4)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不同需求,选择个人喜爱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挖掘运动潜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形成积极的余暇生活方式;学生可能提高体育运动中的安全防范能力,获得在野外环境中的基本生存技能。 二、人本主义背景育课程功能的新特点 1、突出育人的功能 2、突出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功能 智育、德育、美育是教育目标中最抽象的心理发展层次的目标,与体育分属不同层次,不应混为一谈。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物质基础。脱离生理发展谈心理发展,这是理论研究中的一种科学抽象,而在现实教育中,必须把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忽视甚至损害生理健康的知识传授和训练不仅是片面的,而且是有害的;反之,不注重心理素养而孤立发展体质、体力和身体技能的体育也同样是片面的。 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看,对体育的传统理解和解释必须扩展。现代学校体育的内涵是指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和谐发展,因此,体育不仅内在地包含着智、德、美三育,而且从体育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任务来看,应该是营养、保健、身体技能技巧和身心健康发育这四方面的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