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机比赛大全_穿越机赛道介绍
竞速比赛的无人机有哪些
大疆御、翼飞、创世泰克。
穿越机比赛大全_穿越机赛道介绍
穿越机比赛大全_穿越机赛道介绍
穿越机比赛大全_穿越机赛道介绍
其中大疆竞速无人机是无人机与穿越机融合的全新混合体,提供三种飞行模式,UI设计直觉作顺手。翼飞是一款非常具有创新和独特设计的产品,无论是从外观,还是性能和控上都是首屈一指,同时也配备了先进的传感器可以实现传统穿越机不能实现的精准悬停,一键刹车等功能,在安全性上有一定的改善。
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是利用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纵的不载人飞机。无人机实际上是无人驾驶飞行器的统称,从技术角度定义可以分为:无人直升机、无人固定翼机、无人多旋翼飞行器、、无人伞翼机这几大类。
穿越机和无人机的区别是什么?
如下:
一、飞行情况不同
1、穿越机:航模穿越机可以随便飞,之前干扰民航的就是航模玩家做的。
2、无人机:无人机大都有厂商配置好的控飞行系统,航模、穿越机没有,无人机可以设定禁飞区,能够避免进入一些不该进入的空域。
二、性质不同
1、穿越机:严格意义上说由于缺乏自主巡航能力,更倾向于将其归为航模而非无人机,通常玩家们喜欢自己买配件组装。
2、无人机:利用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纵的不载人飞机,或者由车载计算机完全地或间歇地自主地作。
三、特点不同
1、穿越机:允许飞手和观众通过无人机镜头实时观看飞行竞速过程,体验坐在驾驶舱内的感觉。
2、无人机:无人机可实现高分辨率影像的采集,在弥补卫星遥感经常因云层遮挡获取不到影像缺点的同时,解决了传统卫星遥感重访周期过长,应急不及时等问题。
网球场地一般都是什么材料?
先说普遍的硬地。这是令人混淆的叫法,也是出现问题的地方。硬地hard是相对软场地(土场)来说的,但它自身种类繁多,用于正式比赛的主要有以下3种:
1塑胶(synthetic)。代表就是墨尔本的澳网中心球场和迈阿密。88年,墨尔本改造场地表面,将场地改作硬地,并在上面铺上一层橡胶,俗称Rebound Ace。这种橡胶地,弹性极好,球在落地后反弹很高,同时由于表面弹性系数k小,球与场地的作用时间长,这一点类似于软性场地,而橡胶表面里还掺有塑胶颗粒,增大表面摩擦系数μ,以上两个因素综合作用,使橡胶场的球速相对很慢。
由于高弹和慢速,在上面的打法略微是底线型占优势,从88年到03年,底线型和上网型的冠军比为11:5,阿加西和桑普拉斯的冠军比为4:2,同时还在00年经典一战中取得不多见的逆转。这些都是和场地性能密切相关。在这种场地比赛,发球还是有优势,但已不明显,上旋底线球得多拍相持显得更有威力,一些红土选手在上面也可能有好的发挥,如90年穆斯特和97年莫亚。具体的细节在95桑阿决赛的战例中有详细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总有网友说90年代的球速明显慢于现在,由于球拍改变了之类的话。球拍科技的改变,在85年带来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确实令球速明显增加。但到了90年代,科技的更新已经主要体现在业余球拍方面,对职业选手影响就不显著了。而球迷得出90年代球速慢,很可能是墨尔本球场的两次改造带来的误会。
88年,球场由草地改为塑胶硬地,00年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改造,虽然还是塑胶表面,但球速却快多了。所以,大家在看澳网回顾节目时,看到90年代澳网的比赛,那时正是慢速硬地,而对比这几年澳网的比赛,显然速度要慢多了。但只是场地变化的结果,可并不说明现在的球速在球拍科技的推动下,比90年代快多了。如果大家看90年代温网的回顾,会觉得球速比现在要快,因为那时的草皮比现在长。而美网也经历了中心球场的改造,道理相同。90年代,测速仪是激光的,测3点平均值,而现在是利用多普勒效应的雷达仪,测出手快的时速,用测速仪数据的对比也说明不了问题。只有一点是肯定的,现代正手击球动作的普遍应用,令正手发力更,在获得速度的同时,旋转肯定是强于以前的。
2混凝土(concrete)。代表是美网阿什球场即美网系列赛的场地。这就是通常说的水泥场。只不过我们打的水泥场光秃秃的,正式比赛上面有一薄层塑胶覆盖物或颜色涂料,由覆盖物的性质决定球反弹的高度和速度。这种场地,在所有硬地里是快的,由于弹性系数k很大,动能的垂直分量有很大损失,所以球的反弹不会太高(相对于澳网等塑胶地),又由于表面相对光滑,球落地明显看得出向前窜(塑胶地和土地球明显有停顿现象)。北美夏天的赛季,是上网者的快乐时光,在快速硬地场上,发球具有强大的破坏力,在这里上网截击显然安全更有把握。90-02年,上网者在这里拿走了9座金杯,桑普拉斯更是在这里保持了对阿加西的4战全胜。后面会有详细的评论。
但不得不说的是,这种场地也是不舒服的场地,是球员下肢伤病的主要肇端。虽然有更强的观赏性,可欣赏优雅的上网时,我们球迷应该不忘球员的感受。
3地毯。室内赛季的主要球场,如巴黎杯、90年代在德国的年终赛。相对前两种场地,我国的球迷对地毯可能很陌生,看得少打得更少。媒体也习惯的把地毯和硬地混为一谈。如果说塑胶是偏向土地的硬地,地毯则是类似草地的硬地。但距还是很明显的。首先,地基平整,地毯性能均匀,球在上面的弹跳是规则的。还有地毯有很大的摩擦,球速会比水泥表面慢,但球在上面弹跳的低,观球的球迷可能看着球很慢,但场上击球者却觉得球有些前窜。因此,在地毯上经常有160公里的Ace,发球好的人,尤其是落点刁钻的球更有优势。同时,球弹起的低,在击出穿越球时,必须从下向上发力,这对于过网急坠是不利的,加上球速略慢,上网者有充足的时间来到网前选位移位,网前截击的是的。底线型选手在这里也能有很好的发挥,但一般的红土选手是不适合的。
目前来看,在室内赛季成功的人是贝克尔,在地毯上,桑普拉斯遇到贝克尔时也略处下风,令人难忘的就是年终赛上两人的重量级对抗,可惜只找到录像片段,要能一饱眼福该多好!
草地:代表为温布尔顿。这是一片神奇的场地,昂贵的场地,高雅的场地,也是快消失的场地。一方面是经济的因素,一方面是熟悉它的人越来越少了。
草地的摩擦是小的,弹跳是的(硬地的3/4)。球落地后,有明显的打滑现象,这使球员准备击球的时间大为减少。草地的覆盖物开始就不均匀,随着比赛进行,黑麦草脱落的地方露出草根和地皮,此处的摩擦就会增大。此外,地基也有凹凸不平。所以,草地上球的反弹很不规则,这就要求一方面球员要熟悉草地性能,有很好的预判性和随机应变的敏捷,另一方面,尽量多用削球和截击。草地上的削球比起其它场地有更大的威胁,但草地上截击并不是很容易的事。因为球的来回速度快,上网的时间不充裕,即使上到网前,面对比其它场地快得多的回球,身体手法的调整也很仓促,截击的把握并不是很高(比起地毯)。连拉夫特和桑普拉斯都经常有不可思议的失误。但草地又必须多上网,如果停留在底线,处理落地的反弹球难度更大。
草地有利的一点,是把发球的威力无限放大。在这里,同样是180公里的发球,接发球一方面对的困难要大很多,球经草地的摩擦速度损失很小,同时弹起高度还低,留给接球者的反应空间实在很小。在这里,伊万、菲利普、克拉吉赛克等重炮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底线型也不是没得打,但只有那些身材适中,反映灵敏,接发球预判过人的球员,才能利用来球的力量,借力打力,同时辅以快速的奔跑创造穿越机会,方可到达。阿加西、博格就是成功的底线球员。不过,阿加西对桑普拉斯和贝克尔两场重要的失利,也说明草地的主人一成不变的是发球上网的球员。从博格后25年,夺冠的底线型只有康纳斯、阿加西和休伊特。
土地:
由于台的“直播”,土地是我国球迷熟悉和热衷的场地了,我以前也翻译过一篇关于土地的文章,所以就不再多说了。只不过补充的是,土地间的异也很大,像罗马、汉堡的土地和巴黎就不一样。汉堡的冠军难以问鼎巴黎,场地也有很大原因。还有阳光对各种场地的硬度有影响,影响的就是土场了。96年桑普拉斯连砍布鲁格拉、考瑞尔(如同今天费德勒连砍库尔腾、费雷罗)进入4强,还有另两名上网型选手也进入4强,都是拜天所赐。不过土场的主人依旧是因袭博格打法的上旋高手,偶尔有出色的网前,也会终倒在他们的拍下。
土地的发展、复兴和现在的类型
土场,广义来讲包括真正的沙土场地和用类似材料做成的场地以及合成场地。正确的叫法应该是软性场地。虽然建造维护费用相当昂贵,不过柔软的脚下感觉和随之而来的对球员的保护,使得这种场地近来重新为人青睐。
早的土场就是用沙土做成。造价低廉,且有土地的舒适。现在在拉美等欠发达地区还被广为建造。不过天然土地的排水是一个大问题。
到本世纪初,欧洲人发明了快干场地,即在场地表面铺上一层碎砖末或火山灰等物,这样水就会很快渗下,地表干燥的速度就快了很多。在相对干燥的南欧,表面覆盖物的厚度也就相对薄些。
大洋对岸,美国人发明了绿土场,即把本土产天然的绿石块粉碎铺在场地表面,而不像欧洲那样用砖末。这两种场地就是现在所谓的土场。在降雨多或地下渗水条件不好的地区,排水可以修建地下排水系统解决;在干燥地区,相反的就要修建地下的灌溉系统。
第三种“土场”就是塑胶场地,这是用合成材料代替天然材料铺设场地表面。造价虽高,但维护费用极低,不用考虑排水的问题。且地表的粗糙度可以通过增加减少橡胶颗粒来实现,颜色也有多种选择。这种场地速度并不很快,速度有表层的厚度和粗糙度决定,既适合上网也适合底线型打法。
2015全国首届FPV大赛在四川成都组委会是谁啊那么牛
全国首届2015FRC无人机竞速大赛在成都温江东方幸运城开赛,来自全国各地以及美国、波兰、新西兰、等地的无人机高手共80多位同场竞速,在专业草坪赛道上进行了一场“空中F1大赛” 。这项赛事全称为FRC(FPV Race China),是标准FPV(人称视角控,指在无人机上加装摄像设备,作人员可以在地面通过头盔看到无人机飞行时的前方画面,据此控无人机前进) 赛事首次在举办。
本次赛事由我爱飞行网主办,红牛、金强东方幸运城、HobbyKing-、锐鹰创新、FATSHARK、immersionrc等单位协办,
其中,作为协办单位的锐鹰创新公司推出的32通道FPV赛事专用无重合频点导眼图传成为本次穿越机FPV赛事的指定图传赞助商。本次赛事组委会参考了国外诸多竞速障碍赛中有关竞赛项目的特点和使用相同的竞赛计时系统,面向小型无人机爱好者开展的竞技比赛活动,由全国各地的俱乐部小型无人机爱好者和院校小型无人机爱好者代表参与竞赛。在80多名参赛选手中,广东地区的参赛选手就多达30多位,其中引人注目的是来自深圳的16岁高中生李坤煌是参赛选手中年龄小的,却已经玩了3年航模了。他表示,从小他就爱好飞行,3年多来,他参加的大大小小的赛事已经有好几十次,但还是次参加这样全国性的比赛,FPV赛事是这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赛事,在国外已经非常流行,迪拜将于明年3月初举办世界无人机赛,已达100万美元,国内这样的赛事还很少,大部分还属于圈子内的活动,还没有上升到有层面的赛事,希望以后有像成都一样的全国性赛事越来越多,从而推动航模无人机行业的发展。赛道上,造型各异的一架架无人机呼啸而过,人称竞速带来的感通过现场大屏幕分享给所有观众, 高手作无人机辗转腾挪穿过一个个障碍时,
赢得观众的鼓掌喝彩,而稍不留神的坠机也成为比赛的亮点。大赛组委会陈刚表示,参赛飞行员需具有良好的空间感,清楚无人机的宽度大概有多少,能否通过眼前的缝隙,“而且在比赛中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完全靠选手的快速反映能力和娴熟的作技巧”。本次“FPV RACE”赛事分小型无人机初级组和高级组并设置团队奖项,同时开展无人机比赛航拍作品评选活动。其中,初级组冠军由来自深圳市的黄米米选手获得,
高级组冠军由江苏选手罗倩斩获,组冠军由来自广州的马乐华选手夺魁。
本次赛事精彩绝伦,在经过为期两天的紧张的比赛之后,全国首届2015FRC无人机竞速大赛在观众们的欢呼声和选手们欢笑中结束,期待2016,我们成都再相会!
2018上海模型展门票价格
上海模型展是近期的热门活动。这个小编会告诉你这个活动门票多少钱。想了解的朋友就随小编去看看吧。 2018上海模型展门票价格
时间:2018年5月3日-8月5日(3日、4日9:00-16:30,8月5日9:00-14:00) 地点:上海市静安区延安中路1000号上海展览中心
门票:50-80元 第十五届上海模型展(SIME2018)将于2018年8月3-5日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本次展会全面升级,展馆移至上海展览中心,板块全新规划,展位形象全面释放!
在展会现场,你会看到涵盖模型各个部分的大量展品,如无人飞行器、遥控飞行器、火车、静态士兵、高端收藏品、科学教育、智能设备、配件、材料和工具等。同时还可以参加丰富的现场活动(见下文)!今年八月上海见! 现场活动
1.航空联合会青年航空绘画展 IAA青少年航空绘画大赛每年举办一次,旨在让青少年了解航空,认识航空。2018年8月3-5日,SIME上海模型展展出了2018IAA青少年航空绘画大赛特等奖和一等奖作品,共计54件。同时,现场还将设置互动区,让您详细了解每一件获奖作品的诞生,让在场的每一位少年都有一个航天梦!
2.“穿越上海”穿越机主题活动 随着无人机的发展,无人机领域发展迅速。穿越机是无人机家族中的独特风格,竞争力更强,门槛更低,从DIY到组队,从拍摄自己的飞行视频到追逐各种比赛!2018年8月3-5日,上海模型展将举办“穿越上海”主题活动,现场表演、模拟器体验、空心杯教学等主题活动,让每一位玩家都能享受到穿越机带来的乐趣!与此同时,国产横机自媒体领物、FPV业界网络名人——“人气炸弹人”在展会现场举办了一场秀,为你开启了横机的冒险之旅。新手别急,“老司机”会带你上路!
3.遥控车的性能与体验 遥控模型车实际上是“缩小版的实车”,动力系统(发动机、齿轮)和悬挂系统与汽车一样;搭配高性能轮胎,有着实车中那些超级跑车的控感!2018年8月3-5日,上海模型展将携遥控车性能和现场体验亲临现场!
4.青年创客“模型制作与设计”活动 SIME上海模型展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多创意活动的载体和展示平台,响应了“家庭创客行动”的,推动了青少年的教育活动。从“模型制作”、“场景设计”到“作品展示”,让青少年学会创造,热爱创造,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实践能力,在创作活动中树立感,实现自我价值和的觉醒。
5.模型作品展览及拍卖-微缩模型 原装玩具、徽章、背包等。即将上线。
交通指南 地铁
2/7号线静安寺站,然后步行5分钟到展览馆。 公共交通
展馆附近有20路、24路、37路、921路、206路、71路等公交车站。公交热线:16088160 出租车
大众出租车-96822,公交出租车-96840,锦江出租车-96961,强生出租车-62580000,海博出租车-96933。 自驾
位于静安区,展馆中心,延安中路/南京西路与同仁路交叉口。
什么是FPV无人机比赛
FPV俗称视角,就是飞手头戴有图传系统,通过头戴以视角来飞行,就好像你在飞一样的感觉。FPV无人机比赛自然也就好理解了,穿越机比赛。ACE无人机竞速挑战赛也是FPV无人机比赛,还不理解的话了解下这个就明白了
简言之就是穿越机。带fpv看图传跑赛道的。速度很快,可以达到100多km/h但续航很短,5分钟左右。
,目前有适合的吗
17年上半年 DJI大疆创新发布飞行——DJI Goggles,它不仅可以为佩戴者提供沉浸感的画面,还支持直接用头部对无人机进行控制。
1、无人机这两年发展的很快,新技术不断涌现
2、对于新技术是有些过热的、更新的也很快。可能过两年就不流行了
3、无人机在国外已经很多了,可以参考
大疆DJI goggles 适合Mic , Spark, 以及精灵, 悟 系列。
飞机的寿命时间和用户平时的作方式和使用的方法都是有关的,到目前为止是没有听说过飞到寿命终止的,一般都是自己炸机的,而且不止是的电机及电池有寿命时间,所有的电器都是有一定的使用寿命。
什么是航模?
问题一:什么是航模 (1)航模包括了空、海、车三模:航空模型(简称空模)就是指:不能载人的,符合一定技术要求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其技术要求是飞行重量不得超过5千克,升力面积不大于150平方公寸,翼载荷不得超过每平方公寸100克,发动机气缸工作容积不大于10CC。
(2)航空模型一般可分为四个大:类:1、自由飞类;2、线纵类;3、电遥控类;4、象真模型类。
二、空模的部件名称、作用以及常用术语:
空模一般由部件所组成:
1、机身――把模型各部件联成一体,并供安装控制设备、燃料箱等物品。
2、机翼――主要产生升力,并保持模型的横侧安定。
3、尾翼――分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个部分,保持模型的平衡和安定。
4、发动机――产生拉力或推力,使模型前进运动。
5、起落架――供模型起飞和降落用的专用部件。
常用的空模术语:
1、翼展――两机翼尖的直线距离。
2、翼型――机翼的剖面形状。
3、前缘――翼形的前端。
4、后缘――翼形的后端。
5、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距离。
6、展弦比――翼展和翼弦的比值。
7、机身全长――机头到机尾的全度。
8、重心――模型重力的作用点。
9、尾力臂――重心到尾翼1/4弦长的距离。
10、迎角叮―翼弦与相对气流的夹角。
11、安装角――翼弦与模型横轴之间的夹角。
12、上反角――机翼与模型横轴之间的夹角。
13、风向角――顶风方位与放飞方位之间的夹角。
14、放飞角――模型放飞时,机身立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15、倾侧角――模型放飞时,机身横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三、飞行原理,升力、阻力、翼型。
(1)飞行原理:飞机的重量比空气重得多,为什么能在空中飞呢?因为当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拉力或推力,使飞机向前运动,在逐步加速的过程中,机翼上产生的升力也逐渐加大,当产生的升力大于飞机的重量时,飞机就腾空了,又依靠尾翼的平衡和安定作用飞机就能在空中平稳地飞行了。
(2)升力:就是一种使物体向上的力,升力的产生主要依靠机翼的翼型和安装角来产生,迎角也会产生升力,但必须控制在八度以下(称为临界迎角),否则会产生失速度。
(3)阻力:阻力就是阻碍模型前进或上升的力。
阻力分为四种:
1、摩擦阻力:空气是一种流体,也是具有一定粘性的,由于空气运动被物体表面粘吸而产生的阻力叫做摩擦阻力;它的大小决定于空气的粘性、模型表面的光滑程度和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摩擦阻力占阻力的30~40%。
2、压阻力:将一块木版垂直放在水平流动的气流中,平板的前后就产生了强,形成了压阻力,压阻力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正面面积、形状,以及物体相对气流的位置,正面面积越大,压阻力也越大,压阻力占总阻力的15~20%。
3、诱导阻力:诱导阻力是随着升力而产生的,模型在静止时是不会产生的,所以称之为诱导阻力,诱导阻力产生在翼尖,形成一种空气阻力。诱导阻力与展弦比有着密切的关系,展弦比越大,诱导阻力就越小,诱导阻力和机翼的平面形状也有关系,椭圆的小,梯形次要,长方形,,诱导阻力占总阻力的30~40%。
4、干扰阻力:气流对模型的各个部件结合部位所产生的阻力叫做干扰阻力。干扰阻力占总阻力的5~10%。
(4)翼型:翼型是产生升力的关键,机翼产生升力就是利用翼型对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所形成的,翼型的种类很多。一般我们要根据竞时竞速两种比赛要求加以不同的选择,这是为更好地解决升力和阻力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翼型有:
平凸形:这类翼型的升阻比不大,安全性好,制作调整也容易,常用在弹射手掷等竞时模型中。
凹凸形:这类翼型升阻比......>>
问题二:什么是航模 一、定义不同
无人机是一种由电遥控设备或自身程序控制装置纵的无人驾驶飞行器。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动力装置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
二、飞行方式不同
的区别在于是否有导航飞控系统,能否实现自主飞行。通俗来说,无人机可以实现自主飞行,而航模不可以,必须由人来通过遥控器控制。也就是无人机的本身是带了“大脑”飞行,可能“大脑”受限于人工智能,没有人脑灵光。但是航模的“大脑”始终是在地面,在纵人员的手上。
三、用途不同
无人机更偏向于军事用途或民用特种用途,而航空模型更接近于玩具。昆明劲鹰无人机专业从事航测无人机设备的设计、生产、销售、及航测航拍服务,费用低、技术强、工期短、精度高,是技术的航测设计制造及航飞服务商。
四、组成不同
无人机比航模要复杂。航空模型由飞行平台、动力系统、视距内遥控系统组成。主要是为了大众的观赏性,追求的是外表的像真或是飞行优雅等,科技含量并不高。无人机系统由飞行平台、动力系统、飞控导航系统、链路系统、任务系统、地面站等组成。主要是为了完成特定任务,追求的是系统的任务完成能力,科技含量高。部分的航空模型和低档的无人机在飞行平台、动力系统部分并无太大区别。
五、使用不同
无人机多执行超视距任务,任务半径上万公里。通过机载导航飞控系统自主飞行。通过链路系统上传控制指令和下传任务信息。航模通常在目视视距范围内飞行,控制半径小于800米,作人员目视飞机,通过手中的遥控发射机纵飞机,机上一般没有任务设备。很多无人机系统也有类似航模的能力,可以在视距内直接遥控作。
六、管理不同
在我国,航空模型由体委下属航空运动管理中心管理。在我国,民用无人机由统一管理,军用无人机由军方统一管理。
总结:一架拆除了飞控系统,但是能够在视距内遥控飞行的无人机其实就是一架航空模型。一架安装了飞控系统,能够在超视距自主飞行的航空模型就是一架无人机。
问题三:航模DIY,需要什么东西。 入魔界全指南(新新手买设备前,做机前看看)内容已全面更正完毕
我相信大多数男人或者说还不是男人的boy,初次进入这个或者其它模型,都被强烈的震撼了,原来心里一直蕴藏着的一个飞的梦想看起来实现并不难。两个月前我就是如此。我上班时一不小心来到这个,心里那个激动啊简直就是无以言表,心里那是心急火燎的,恨不得马上就飞上天。唉呀,我那童年的梦想啊!不过我得买设备啊,于是在逛啊逛,需要什么设备?怎么尽快地做架飞机飞上天?然而越看越发晕。什么是KV值?什么是2S、3S?啥叫8060桨?充电器怎么比电池都贵呢?
以下文字只针对跟我一样的新新手,入魔不久的朋友。不要在问需要买什么设备,KV是越大越好呢,还是越小越好?老鸟们不是不愿回答,而是因为这些问题中以前有很多贴子涉及到了,所以要学会潜水。相信新手在买设备或做机前,看完这篇文章后会解答心中不少的疑问,也省去到处乱翻看,常常看了这篇忘了那篇。
由于我也是新手,也许有很多问题表达不清楚,甚至于有错误,请老鸟们指正。
设备篇
飞机要上天,肯定需要不少的设备。需要什么设备?基本的电子设备包括:发射机、接收(含晶体)、发动机(电动或者油动)、舵机、电调、电池,以上设备缺一不可。除了电子设备,还需要桨、舵角什么的,这里首先重点谈谈电子设备。
1、摇控设备
航模用的遥控设备包括发射机,接收机和一对晶体。发射的作用是发射信号,让我们在地面通过它可以控制飞机飞行;接收机的作用则不言而喻,它是接收发射机发出的信号;晶体是让发射和接收在同样的频率下工作,不至于与其它发射接收冲突。当你准备买遥控设备的时候,这三样设备一般是配套的,当然你也一定要向商家问清楚,因为有不少的商家卖的只是发射机。
遥控设备怎么选购,有什么要注意的方面?根据我的潜水,发现摇控设备不过就那么几样,国内的就更少了。对于新手入门而言,从性价比考虑,我建议选择天地飞06A(即TDF 06A),这个是六通的,目前来说还没有发现货。06A性能不错,能满足入门甚至是高级飞行的需要,很多人都是用它,特别是新手。
TAOBAO上天地飞06A价格在元左右,低至205元,我是两个月前买的,215元。包含一个6通的发射机,6通的接收机,一对频率为72MHZ的晶体。
发射机和接收机都有通道这个为重要的参数,通道即表示几个信号模式,一个通道相对应一个信号,这样说来比较抽象。举个例子讲:例如我们常常说的飘飘一般是三通的。那么是用一通道用一个舵机控制副翼(或者一通道控制方向),二通道控制升升降,三通道通过油门控制电机电机转速。所以新手入门做飞机,至少也是三通的。
上面讲到的TDF06A和中一般谈的遥控是比例遥控,还有一种控是开关遥控。这两种控有非常大的区别,价格也有相当大的距,而且有本质的区别:以前者为基础的飞机可以称之为遥控模型;而以后者为基础的飞机只能叫遥控玩具。那么什么是比例遥控,形象的说,比例遥控控制某个通道,可以模拟真实的机械作,比如以控制油门为例,就是大点,再大点,再大一点......;小点,再小点,再小一点......小。控制其它通道也类似。而开关遥控则不行。开关遥控的一个通道只能是开―关。类似电灯的开关,无法以比例控制通道。在TAOBAO上有很多200以下的()就是这种开关控。
再来谈谈遥控设备用的晶体。晶体是一对进行工作,发射机和接收机晶体的频率必须一样,才能在同频率下工作。例如发射上面的晶体是72.310MHZ,那么接收上面也必须插有72.310MHZ的晶体才行。如果接收上面是72.180,那么显然发射不......>>
问题四:航模有哪几种? “航模”是“航空模型”的简称,在航联制定的竞赛规则里明确规定“航空模型是一种重于空气的,有尺寸限制的,带有或不带有发动机的,不能载人的航空器,就叫航空模型。其技术要求是:
飞行重量同燃料在内为五千克;
升力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分米;
的翼载荷100克/平方分米;
活塞式发动机工作容积10亳升。
1、什么叫飞机模型
一般认为不能飞行的,以某种飞机的实际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飞机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飞机
一般称能在空中飞行的模型为模型飞机,叫航空模型。
(以上摘转自百度百科) 在以上对航模的定义框架内,航模可以以以下几种方式分类:1、以动力分。可以分为无动力、橡皮筋动力飞机、电动飞机、甲醇内燃机飞机、汽油内燃机飞机、涡轮轴动力飞机(直升机)、涡喷动力飞机(固定翼)等。2、以机型分。可以分为固定翼飞机、直升飞机、旋翼机、等。3、以控制方式分。可以分为自由飞(无遥控),线纵(通过钢丝拉线控制固定翼飞机飞行动作),电遥控等。 摘转部分的航联的规定其实算是一个“比赛标准”,即参加大赛的航模 必须符合的标准。但是目前有很多航模已经大大超越了航联的标准,比如汽油内燃机做动力的航模飞机,已经大大超越了“排量10毫升”和“重量5KG”这个标准,汽油固定翼飞机有26毫升的,有50毫升的,有100毫升的,还有200、400毫升的。
问题五:新手飞航模什么机型好? 10分 1、新手入门须知
首先根据个人的爱好、动手能力、财力水平做一个自我评价,决定入手航模的方向,如固定翼、直机、多轴,固定翼入门较为简单,直机较难,多轴由于飞控与GPS增稳技术进步,在较高投入的情况下,个人技术要求也较低。航模飞机不同于玩具飞机,有较高危险性,请慎重对待。
2、飞机能飞多高?
航模飞机的高度要根据其基本类型和使用的材质和动力综合决定,一般0-1000米都是没有问题,大致认为高度固定翼>多轴>直升机。
3、飞机可以飞多远?
飞机的飞行距离,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自身的能源与可纵的距离,一般0-20000米,但是大多数情况大家会在500米以内飞行,因为这个距离内才能看清飞机的姿态。
4、飞机多少钱?
这个价格浮动较大,取决于很多因素,如设备材质,一般价格在300-1000之间,入门的新手建议多花点钱,大概1000元左右。更好的飞机会更贵一些,如果非要一个大概区间的话,我想是在300-5000之间。(某些土豪机会上万,另当别论。)
5、航模的动力类型?
常见动力组合一般是电动机驱动螺旋桨,以甲醇或者汽油或其他混合物为燃料的内燃机驱动螺旋桨,或者电动机驱动涵道风扇形成高速气流推进,或者发动机内燃烧增压形成高速热气流推进,小众还有使用橡皮筋动力,或者无动力滑翔。
6、模拟器是什么?
模拟器是一个软件程序,软件会模拟现实中的航模作与场地环境,飞机作控制,从而可以从中掌握基本的飞行作,例如油门响应大小,舵面反应,飞机姿态响应等等,常用的模拟器,一般有PhoenixRC(俗称凤凰)、RealFlight G4.(俗称G4)、Reflex XTR、FlyingModel Simulation,日常网上叫卖的模拟器就是这种,一般带一张光盘和一个加密狗(模拟器软件有保密措施,需要使用加密狗解密,类似优盘形状)。
7、遥控器与接收机是什么?
航模飞机上天,需要一个设备能控制,这个设备就是遥控器,对应的飞机上需要有一个设备能接收遥控器传来的指令,这个设备就是接收机。遥控器与接收机之间通过电波进行连接通讯,常用的电频率是72Mhz与2.4Ghz。遥控器可以进行一些飞行参数的设置,例如:油门的正反,摇杆灵敏度大小,舵机的中立位置调整,通道的功能定义,飞机时间记录与提醒,拨杆功能设定,高级功能有航模回传的电池电压电流数据等等。
8、什么是日本手和美国手?
日本手,左摇杆:上下升降舵,左右为方向舵;右摇杆:上下为油门舵,左右是副翼舵。美国手,左摇杆:上下为油门舵,左右方向舵,右摇杆:上下为升降舵,左右为副翼舵。这个主要根据个人喜好,就像是开车,有左舵车。
9、为什么起名为日本手和美国手?
因为早开展航模运动的是日本和美国,这两个对中的两个摇杆四个通道的功能定义有所区别,因此后来被成为日本手和美国手。
10航模的类型有哪些?
航模的类型现在已经太多了,劲鹰无人机之舞碟、KT机、FPV、航拍机、穿越机、3D机、F3A等……不过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三种,按照旋翼来分,分别是:固定翼、直升机、多轴。
问题六:航模有哪几种类型? 这个怎么说呀,固定翼,旋翼 。固定翼的又有前垃机 腰推 尾推 涵道 ,旋翼的 又分多轴 这个不好总结吧 什么 油动的 电动的 希望可以帮到你啊
问题七:什么是航模的OSD? OSD是属于模块的 ,
航模OSD是一个控制块,把各个模块的数据显示到显示器上。
比如你装风速仪、高度仪、陀螺仪、电量等,必须整合到O激D模块,然后OSD模块把的数据返回到终端(比如遥控器的显示屏上)
问题八:航模是做什么的 有些人用它来享受劳动成果与飞翔的感觉、有的用它来工作(航拍、监测、防火、巡航……)
问题九:航模是什么意思 航模释义:
外形、结构与飞机或船只相类似的模具
问题十:什么是航模 (1)航模包括了空、海、车三模:航空模型(简称空模)就是指:不能载人的,符合一定技术要求的,重于空气的飞行器。其技术要求是飞行重量不得超过5千克,升力面积不大于150平方公寸,翼载荷不得超过每平方公寸100克,发动机气缸工作容积不大于10CC。
(2)航空模型一般可分为四个大:类:1、自由飞类;2、线纵类;3、电遥控类;4、象真模型类。
二、空模的部件名称、作用以及常用术语:
空模一般由部件所组成:
1、机身――把模型各部件联成一体,并供安装控制设备、燃料箱等物品。
2、机翼――主要产生升力,并保持模型的横侧安定。
3、尾翼――分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两个部分,保持模型的平衡和安定。
4、发动机――产生拉力或推力,使模型前进运动。
5、起落架――供模型起飞和降落用的专用部件。
常用的空模术语:
1、翼展――两机翼尖的直线距离。
2、翼型――机翼的剖面形状。
3、前缘――翼形的前端。
4、后缘――翼形的后端。
5、翼弦――前后缘之间的距离。
6、展弦比――翼展和翼弦的比值。
7、机身全长――机头到机尾的全度。
8、重心――模型重力的作用点。
9、尾力臂――重心到尾翼1/4弦长的距离。
10、迎角叮―翼弦与相对气流的夹角。
11、安装角――翼弦与模型横轴之间的夹角。
12、上反角――机翼与模型横轴之间的夹角。
13、风向角――顶风方位与放飞方位之间的夹角。
14、放飞角――模型放飞时,机身立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15、倾侧角――模型放飞时,机身横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三、飞行原理,升力、阻力、翼型。
(1)飞行原理:飞机的重量比空气重得多,为什么能在空中飞呢?因为当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拉力或推力,使飞机向前运动,在逐步加速的过程中,机翼上产生的升力也逐渐加大,当产生的升力大于飞机的重量时,飞机就腾空了,又依靠尾翼的平衡和安定作用飞机就能在空中平稳地飞行了。
(2)升力:就是一种使物体向上的力,升力的产生主要依靠机翼的翼型和安装角来产生,迎角也会产生升力,但必须控制在八度以下(称为临界迎角),否则会产生失速度。
(3)阻力:阻力就是阻碍模型前进或上升的力。
阻力分为四种:
1、摩擦阻力:空气是一种流体,也是具有一定粘性的,由于空气运动被物体表面粘吸而产生的阻力叫做摩擦阻力;它的大小决定于空气的粘性、模型表面的光滑程度和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摩擦阻力占阻力的30~40%。
2、压阻力:将一块木版垂直放在水平流动的气流中,平板的前后就产生了强,形成了压阻力,压阻力的大小决定于物体的正面面积、形状,以及物体相对气流的位置,正面面积越大,压阻力也越大,压阻力占总阻力的15~20%。
3、诱导阻力:诱导阻力是随着升力而产生的,模型在静止时是不会产生的,所以称之为诱导阻力,诱导阻力产生在翼尖,形成一种空气阻力。诱导阻力与展弦比有着密切的关系,展弦比越大,诱导阻力就越小,诱导阻力和机翼的平面形状也有关系,椭圆的小,梯形次要,长方形,,诱导阻力占总阻力的30~40%。
4、干扰阻力:气流对模型的各个部件结合部位所产生的阻力叫做干扰阻力。干扰阻力占总阻力的5~10%。
(4)翼型:翼型是产生升力的关键,机翼产生升力就是利用翼型对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产生的压力所形成的,翼型的种类很多。一般我们要根据竞时竞速两种比赛要求加以不同的选择,这是为更好地解决升力和阻力之间的关系。
常用的翼型有:
平凸形:这类翼型的升阻比不大,安全性好,制作调整也容易,常用在弹射手掷等竞时模型中。
凹凸形:这类翼型升阻比......>>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