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全国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自题

C.法律遵守 D.法律

全国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

下列关于个体道德修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个体道德意识不包括下列关于个体道德修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个体道德意识不包括


下列关于个体道德修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个体道德意识不包括


下列关于个体道德修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个体道德意识不包括


德高望重德高望重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é gāo wàng zhòng,指品德高尚,声望很高。多称颂年纪高而且大多是有名望的人。

课程代码:0370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性的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 )

A.人们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C.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D.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移并身体力行的态度

2.主义崇高的理想是( )

A.实现 B.过上安定富裕的生活

C.实现民族解放和 D.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经常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待和处理这种矛盾的正确态度是( )

A.用理想来否定现实 B.用现实来否定理想

C.在观念中化现实为理想 D.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4.下列选项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是( )

B.“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C.“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24.国体决定了一国的性质。我国的国体是( )人恒敬之”

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A.对的热爱上

B.勇于和善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

C.全面肯定和接受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D.把纳入西方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

6.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中,始终发挥着民族精神的核心作用的是( )

A. B.集体主义

C.个人主义 D.爱国主义

7.说:“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一个人只为自己劳动,他也许能成为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然而他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 )

A.人生的自我价值和价值是矛盾的、对立的

B.人生的价值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基础

C.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D.自觉提高自我的主体素质和能力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A.身体发育匀称 B.生理功能状态良好

C.有强壮的体力和体魄 D.经常保持愉快的心境

9.在人际交往中,由于性格、经历、文化、修养等个性异的存在,产生矛盾是难以避免的。这就要求人们在交往中求同存异,互相包涵。这说明,在人际交往中应当遵循( )

C.互助原则 D.宽容原则

10.道德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和效力。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能和效力,是道德的( )

A.调节功能 B.认识功能

C.激励功能 D.惩治功能

11.道德区别并优越于其他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道德建设( )

A.以功利主义为原则 B.以知荣明耻为重点

C.以为服务为核心 D.以非强制性规范为特色

12.集体主义强调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或冲突时,要( )

A.坚持集体利益服从个人利益 B.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C.为集体利益任意牺牲个人利益 D.为个人利益暂时放弃集体利益

A.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

C.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

D.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14.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交往和公共生活所应当遵守的基本的行为准则,称为( )

A.家庭美德 B.职业道德

C.个人品德 D.公德

A.勤奋认真 B.马虎大意

16.真正的爱情排斥另觅新欢的轻率。那种只是出于异性吸引的感情冲动不是真正的爱情,那种朝秦暮楚、见异思迁的行为也不是真正的爱情。这说明,爱情具有( )

C.生物本能性 D.平等互利性

A.道德 B.政策

C.法律 D.纪律

18.与道德相比,法律强调规范指引,重在调整人们的( )

A.内心世界 B.外部行为

C.内心世界和外部行为 D.内心世界或外部行为

19.发展是我们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的本质和核心是( )

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当家作主 D.生产资料公有制

20.一个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进行划分,所形成的不同类别称为( )

A.法系 B.法律体系

C.法律渊源 D.法律部门

21.立法机关对散见于不同文件中的属于同一门类的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从而使其成为具有内在有机联系的统一体的立法活动,称为( )

A.法律制定 B.法律汇编

C.法律编纂 D.规范性文件的清理

22.司法机关及其按照法律规定的职权和程序运用法律规范处理具体案件的活动,称为( )

A.法律适用 B.法律执行

23.宪法的修改程序比制定、修改普通法律更严格,要由常务委员会或者全体代表中的( )

A.1/10以上提议 B.1/5以上提议

C.1/2以上提议 D.2/3以上提议

A.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的多合作和协商制度

25.我国初级阶段的经济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作为经济的主导力量的是( )

26.行政行为有效成立后,非依法律规定不得随意变更和撤销。这体现的是行政行为的( )

A.确定力 B.拘束力

27.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是( )

A.商法 B.民法

C.公司法 D.经济法

28.物权是权利主体依法享有直接支配其特定物,并享受其利益的排他性权利。完整、充分的物权种类是( )

A.质押权 B.抵押权

C.所有权 D.用益物权

29.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行为分为危害安全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侵犯财产权利的行为等十类,其分类依据是( )

A.犯罪主体 B.犯罪客体

C.犯罪客观方面 D.犯罪主观方面

A.审判管辖 B.立案管辖

C.级别管辖 D.地域管辖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报告特别提出,要“切实把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的自觉追求。”学习和实践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 ( )

A.在全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B.鼓舞全国各族建设特色的昂扬斗志

D.巩固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主义化成果武装全和教育

32.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且是一种实践活动。在当代,以实际行动履行爱国义务,需要( )

A.投身于建设特色的伟大实践

B.把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爱任何性质的任何

C.确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和统一

33.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待人生的态度千万别、多种多样。培养和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能够( )

A.促进人生目的的达到 B.调整人生道路的方向

C.有助于人生价值的实现 D.使人一直生活在顺境之中

34.走好人生之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需要协调好个人与的关系。下列有关个人与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个人完全由所决定,对不具能动作用

B.个人应在发展中认识自我,调整和充实自我

C.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个人是构成的条件

D.个人承担、履行义务是存在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前提

A.是人类各阶级普遍的道德要求

B.包含着道德的不同层次的要求

C.只是对员和一切先进分子的要求

D.体现着道德建设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一

36.每个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以“”为主要内容的荣辱观( )

A.是风尚的一面旗帜

B.反映了道德的本质要求

C.指明了道德建设的方向

D.是人类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全部道德文明

37.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要实现法治的公平正义,必须坚持( )

A.实体公正 B.程序公正

C.及时高效 D.效率优先

38.法律解释是有关机关、组织或个人根据法律的规定和法学理论对法律所作的说明。下列属于我国正式法律解释的有(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行政解释 D.学理解释

39.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下列属于人格权的有( )

A.配偶权 B.姓名权

C.肖像权 D.名誉权

40.在我国,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和其他财产权益,可以仲裁。我国仲裁法的基本原则有( )

A.自愿原则 B.公平原则

C.原则 D.一裁终局原则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爱国主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42.简述人生目的的含义及其在人生观中的地位。

44.简述《中华安全法》规定的公民和组织在维护安全方面的主要义务。

45.简述法的规范作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7.联系实际论述如何通过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个人品德。

下列关于道德教育的内涵和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17.在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首先是( )

下列关于道德教育的内涵和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厚德载物真正内涵是什么,如何实践运用:

C.通过道德教育,可以培养人善"善"恶"恶"的道德情感,为内心信念的形成奠定情感基础

A.通过道德教育,可以提高道德认识,奠定认识基础

D.道德教育无法有效地影响人的内在素质

正确:D

对于个人而言,关于如何实践厚德载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对于个人而言,关于如何实践厚德载物说法不正确的是:当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所以个人的首要目标是创造经济利益。

指重视品德像大地一样能容养万物,又或形容品德像地一样容纳百川。旧间接经济利益是指个人或实体通过投资工具拥有的经济利益,但没有能力控制这些投资工具或影响其投资决策。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词语辨析【用法】:作谓语组模支搞位量、定语;指厚德育人是载而不是栽。物是指人吗?非也。载是承载、承受,解作能承受得起的意思。

物是物质、事物,解作所享受的、所拥有的物质和荣耀等。德是功德、得到的意思。来自厚德载物整句话解作:只有行善积意沉脱构村原度增封效验累厚厚的功德才能承受得起你今天所拥有的所享受物质和精神文明。享受的多、拥有的多就越需要更多的积功累德。否则只怕是德(得)不配位,早晚遭殃。

厚德载物:顾名思义是用来比喻当一个人的德行积累到无限大之后,他就可以容纳万事万物物。不管是好的万事万物还是坏的万事万物,只要到了他这里,坏的方面都可以被他的承受力所化解,好的方面也能被他的承受力所接纳。

这样一来二去明明白白的告诉A.强烈持久性 B.含糊不清性我:只有厚德才可以载物,也只有载物,才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强大!

扩展资A.诚信原则 B.平等原则料:

厚德载物反义词:尖酸刻薄是一个成语,读音微推岁谈造按掌是jiān suān kè bó,意思是说话带刺,待人冷酷,不给人丝毫回旋的余地,使人360问答感觉没有人情味。出自宋·陈抟《心相编》。

关于慎独,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130.公、检、法三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受理刑事案件,属于刑事诉讼管辖中的(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我国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作出了明确的概括,它的主要内容是( )

【】:C

“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故为C。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对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说法不正确的是

B.人们接受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们个人的生存方式生存质量和发展方向

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考核说法不正确的是如下:

15.错16.对17.错18.对19.对20.对

实事求是,公开,广泛听取学生、教师、家长等多方意见,并充分考虑教师的教学成绩。

众所周知教师一直是一个神圣而又伟大的职业,从小到大我们耳熟能详的教师的代名词有很多,比如说祖国的园丁之类。那么教师的职业道德有哪些呢?

教师职业道德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46.联系实际论述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把个人的理想信念与的理想信念统一起来。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关于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单选

15.职业品质是一个人在职业行为和作风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相对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稳定的倾向和特征。下列选项中,属于优良职业品质的是( )

【】:A

C.制度

道德是一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问、个人与、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观念,道德表现也会有很大异,但一个却有一个共同而又明确的道德标准和要求。

对于个人而言,关于如何实践厚德载物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自身的道德品质做起,

经济利益,是指因持有某一实体的股权、债券和其他证券以及其他债务性的工具而拥有的利益,包括为取得这种利益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经济利益包括直接经济利益和间接8.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要有健康的生理,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即所谓“身心健康”。下列选项中,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是( )经济利益。

直接经济利益是指个人或实体直接拥有并控制的经济利益,或通过投资工具拥有的经济利益,并且有能力控制这些投资工具或影响其投厚德载物的深刻含义:资决策。

重要经济利益是指直接经济利益或重大间接经济利益。经济利益是否导致不利5.在当代,对每一个中华公民来说,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 )影响及影响的程度取决于:拥有经济利益人员的角色;经济利益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经济利益的重要性。

人类的需要是经济利益的自然基础。人类的多种多样的需要,要通过各种生产活动来满足,从而产生和形成了各种经济利益和经济利益关系。满足生活需要和生产需要的各种劳动成果,构成经济利益的物质内容。

09年春《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作业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1.BC

2abcd

3abcd

4abcdD.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过硬本领

5abcd

6abcd

7cd

8bc

9abcd

1、BC

2、ABCD

3、ABCD

4、AB

5、ABCD

6、ABCD

7C.自卑自 D.敷衍塞责、AC

8、BCD

9、ABCD

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正确的是( )。

B试题分析:道德和法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是都是一种行为规范,区别在于表现形式不同,调整的范围不同,只有B是错误的,二者的实现方式不同,道德靠舆论、习惯、信念来实现,法律靠强制力实现,故选B。

【】:C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通常所说的职业道德主要是针对从业人员而言。但是,如果从业人员违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必然会连累到其所在的企事业单位。所以,不能认为,职业道德与企业无关。同时,职业道德是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故选(C)。

您可能A.“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感兴趣的试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练习题

不会做

判断题

1.错2.对

3.对4.错5.对6.错7.错8.错9.错10.错11.对12.对13.对1435.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是为服务,顾全大局、先公后私、爱岗敬业、办事公道也是为服务,热心公益、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济困、帮残助残是为服务,诚实劳动、获取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还是为服务。这说明,为服务( ).错

简2、爱岗敬业:忠诚于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答题

1.c 2.d 3.X 4.c 5.X 6.X 7.a 8.X

题目太多 分值太低 建议你分几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