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四个准备 幼小衔接四个准备内容
大家好,今日小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幼小衔接四个准备,幼小衔接四个准备内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幼小衔接四个准备 幼小衔接四个准备内容
幼小衔接四个准备 幼小衔接四个准备内容
1、孩子从走向小学教育这个过程也就是幼小衔接。
2、入学前最重要的两件事:学习习惯早培养;能力培养最重要。
3、一、生理准备:教师团队合作及专业成长:进入小学后,儿童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都将发生新的变化,幼儿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完成,因此,即将进入小学的幼儿应该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4、一)具有良好文明的进餐、睡眠、、盥洗等卫生习惯。
5、三)会动手整理好自己的物品(书包、铅笔盒等)四)了解身体主要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掌握自我保健的有关常识和简单方法。
6、能沉着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情况。
7、二、 心理准备:目前,人们关注的主要是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而对于如何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研究还很少,对于即将离开进入小学的幼儿来说,这是他们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他们由事事依赖父母逐渐过渡到事事完成,所适应的以游戏为主要形式的活动改变为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活动,课后还要预习、复习功课或做作业。
8、因此,幼儿入学前一定要具备一定的心理准备。
9、一)要有强烈的求知需要;大班的各种活动都应以探索为主,教师应善于提供材料让幼儿大胆作,将问题抛给幼儿,发展大班幼儿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二)有一定的抑制控制能力,能控制冲动,上课不做小动作,坚持完成规定的任务。
11、许多研究都表明儿童的心理理伦和抑制控制之间存在关系。
12、抑制控制能力的训练不仅能提高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而且也能提高儿童对心理状态的认识能力,这说明儿童的抑制控制能力可促进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13、教师应从游戏、日常生活入手,培养幼儿的一致性、坚持性,培养幼儿的抑制控制能力。
14、三)应具有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一定的想象力,“做中学”理论活动中有两个环节“猜测或设”和“记录试验过程”对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15、“猜测或设”有助于激活幼儿的思维。
16、动手前,先动脑,幼儿的思维会处于一种激活状态,这无疑能对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7、其次,在探索猜测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的过程中,幼儿学会了思考。
18、大班各项活动中应着重幼儿去猜测,去设以及幼儿记录试验过程,幼儿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因此会获得发展。
19、四)应具备一定的交往能力。
20、因为在交往中,儿童会接触到不同的想法和观念,注意自己和他人的愿望、信念等心理状态,并对这些心理状态进行思考。
21、在大班后期,更应该加强与幼儿的交往和言语交流,多向幼儿使用心理状态的词语。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