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式太极拳,现在对外传授的时候,很多人老师称自己是正宗的“陈氏太极拳”,到底哪几支最正宗啊?

陈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以柔为主,柔中有刚;二路拳以刚为主,刚中有柔。两路拳相辅相成,互为其根,直至达到刚柔相济,浑然一圆。

目前正宗的传人主要有:陈小旺、朱天才、王西安、陈正雷;他们每人都有一支徒弟!你想了解,就问他们是哪个师傅交的,然后根据他们师傅的传承就可以了解很多了!他们所练的老架、新架的一、二路,大体动作不多,只是一些小手不同!这个不影响。陈式太极拳主要要明白它的“缠丝劲”、阴阳平衡、立身中正、松活弹抖等等的道理!

103式太极拳属于陈氏太极拳_103式太极拳百度百科103式太极拳属于陈氏太极拳_103式太极拳百度百科


103式太极拳属于陈氏太极拳_103式太极拳百度百科


此趟头套十三势之三种架式,拳套着势之结构和运用缠丝劲的法则,完全相同,仅在手法上有所不同。老架着势宽大,有发劲震脚和跳跃等较难之动作;新架略去较难演练之动作,架式则与老架同样宽大;小架架式则较为紧凑,发放抖劲之手法亦较多。

陈小旺、朱天才、王西安、陈正雷

陈氏太极

24之后就是去拜师学过的而已~式养生太极

太极拳源远流长,从文献上看太极拳应该是武术当中资料保留最全面的的拳种之一。

太极拳的练习内容是很多的,拳架,内功,器械,等多项系统的练习才能提高。一般检验功力的方法是推手。

如果打的很好看,个人感觉应该是比赛套路。

至于说怎么破,不太理解。请追加解释。

有人说,陈式太极拳是山西通臂拳缠拳结合王宗岳的太极拳杂交成的内外结合的拳,对么?那纯正的太极拳是哪家

陈式太极拳,新架

据我目前的研究,

现在的认可的太极拳陈、杨、吴、武、孙、赵堡太极拳以及忽雷架,都和陈氏太极拳有直接或间接地关系,陈氏太极拳为这些太极流派的源头是有据可查,有史料可考的。

陈氏太极拳从拳架名称和拳理上看充分吸收了少林(金刚捣碓)、武当(五行八法十三势)、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拳经(懒扎衣)、易经(阴阳学说)、心意拳(三三拳谱)、通背拳(太极拳图说)等各家的技术和理论。

应该说陈氏太极拳保留了较多传统拳法传承的痕迹,是比较朴实的拳法,是各家太极的源头。

上面提到的其他太极流派是在此基础上的借鉴、继承和发扬。应该说陈、杨、吴、武、孙、赵堡太极拳以及忽雷架都是纯正的太极拳。

记住,拳法无高下,功夫有深浅。关键在有没有好的老师教,自己能不能学好杨式太极 本身他创这拳法的时候就去掉了陈式太极里的跳跃等不适合老人的动作 而且很舒缓 养生效果。

对的,山西的通背缠拳就是陈式长拳108式,而长拳108式是在戚继光三十二式长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陈家拳还有红拳以及炮锤的内容,这些都是外家拳。而现今普及的陈式一路二路,是在王宗岳传太极拳的基础上,加入了三十二式长拳的一些内容,也加入了炮锤的一些发力方式,但是并没有加入炮锤的技术

当今太极拳,始于武禹襄《王宗岳太极拳论》。杨露禅武禹襄依据太极拳论,融汇创编出如今的太极拳。

陈氏太极拳,始于陈长兴创编的一路及二路拳。在陈长兴之前,陈家沟流传的是炮捶和长拳(通背拳)。

“纯正”是什么标准?最原始的太极拳,可能失传了,因为拳派先师练拳,都会添加拳术技能,融合所学,成为适合个人风格的拳法。

可以选择道家思想指导的太极拳,也能选择民间融和思想的太极拳,也可选择禅学思想指导的太极拳。

怎么算纯正?好手都有借鉴的。虚领顶劲,含胸拔背,坠肘沉肩。。。。。。捧捋挤按。。。。。上下相随,内外相合。。。。太极这些都要有的。纯正的,也许指最原始的吧,没有被后来人发展过的?比较早的是太极十三式,再有可参考的就是出土的马王堆汉墓的资料了。

陈式太极拳和通臂拳,拳理完全是南辕北辙嘛!火难道可以变成水?!陈式太极拳算是最早的了!武当的太极拳另当别论。

是黄宗露太极

哪位前辈准确说一下太极拳拳架?

你的这个问题太大了,因为陈氏、杨氏、吴氏腰手脚,他对每一个动作的讲解,都把对腰部动作要求,介绍的非常详细,非常到位。赵斌先师传授杨氏太极拳套路时,强调“身使四肢”而不能“四肢使身”,所谓“身使四肢”的“身”指腰身,“使”指带动的意思,就是在练拳时通过松肩松腰,带动四肢运动。它要求行拳走架时,上肢的气要沉在腰上,下肢的气也要提到腰上,真正地把腰变成周身运动的“发火点”,对于四肢来说,不要动不主动的动,而是在腰身的支配下,由身体的转动去牵动手臂转动,当身体下沉时,让地心吸引力去手臂沉落,当前进式后退时,让身体带动手臂发生位移。“身使四肢”这四个字,言简意赅寓意深刻。集中反映了杨式太极拳身法的显明特点。、武氏、孙氏的拳架都不一样,都有各自的要求,总体上来讲,要求你先找到一位明师,注意是明白的明,而不是名气的名,就是说得找到一位懂拳理的老师,能详细给你讲解练拳的要求,每一式练到什么程度算是到位,有什么样的拳理,然后按照老师的要求坚持不懈的练下去才行,光看书或视频是不够的,不言传身教是学不会的。

现在流派众多,有杨式、陈式、武式、吴式等等,各有不同的特点,你要具体问哪个?

太极拳哪一套路是最古老的?

杨式太极拳在拳架上的独特风格是开展大方。只有开展大方才有助于肢体上下左右的对拉拔长,拳架开展大方要求身体要内外放松,举手投足动手须到位。上下的对拉拔长的典型拳势如“白鹤亮翅”左右对拉拔长的开展大方,衡量拳架动作是否到位,是否开展大方,是一个重要标准。

最古老的太极拳,缺少记载,难以查找。

目前,在民间太极拳六大派中,可以确定的“最古老的太极拳”是-----早期的杨氏太极拳。

因为那是---最接近陈长兴传授杨露禅的太极拳。

在陈长兴传授杨露禅之后,才改编出后来的陈式太极拳。

当初,陈长兴传授杨露禅的拳法,是什么样?

这套拳术------可能是在杨露禅第三次下河南之前------杨氏太极拳南关老架128式。

[节]

1,起势(无极、阴阳、左右、动静、前后、开合;荷叶承露,有倾即泻)

2,狮子滚球 3,分崩华山 4,白蛇吐信 5,和风戏柳 6,进步揽雀尾 7,右搂膝 8,沙掌击裆

9,闪通臂式 10,鹰爪钓鱼 11,单鞭 12,提手上式 13,白鹤凉翅 14,蛇盘缠膝 15,右搂膝

[第二节]21,连环穿掌 22,抱虎归山 23,揽雀尾 24,斜单鞭 25,和风戏柳 26,肘底看锤 27,倒卷肱 28,推窗望月 29,猛虎归洞 30,斜飞式 31,提手上式 32,白鹤凉翅 33,左搂膝 34,海底捞月 35,灵猿守洞 36,沙掌击裆 37,闪通臂 38,翻身顶天立地 39,上步双峰贯耳 40,大鹏展翅 41,上步揽雀尾 42,单鞭 43,拨开乌云 44,沙掌击裆45,闪通臂 46,鹞子翻身 47,分崩华山 48,沙掌击裆 49,闪通臂 50,鹞子翻身 51,分崩华山 52,高探马53,右穿心脚 54,白蛇吐信 55,左穿心脚 56,转身左蹬脚 57,左搂膝 58,右搂膝 59,刘海戏蝉 60,翻身披身拳61,进步搬拦拳 62,右蹬脚 63,沙掌击裆 64,中打虎(掌) 65,左打虎 66,中打虎 (拳)67,右打虎 68,右蹬脚 69,双龙夺珠 70,左蹬脚 71,旋风摆莲 72,和风戏柳 73,右蹬脚 74,龙船游宫 75,野马分鬃 76,进步搬拦拳 77,金童参佛

[第三节] 78,连环穿掌 79,抱虎归山 80,揽雀尾 81,斜单鞭 82,野马分鬃 83,上步揽雀尾 84,斜单鞭 85,野马分鬃 86,玉女穿梭 87,上步揽雀尾 88,分崩华山 89,卧龙下势 90,青龙飞腾 ,凤凰出巢 92,金鸡 93,倒卷肱 94,推窗望月 95,猛虎归洞 96,斜飞式 97,提手上式 98,白鹤凉翅 99,左搂膝柪步 100,海底捞月 101,灵猿守洞 102,沙掌击裆 103,闪通臂 104,翻身披身拳 105,搬拦拳 106,马步行功 107,上步揽雀尾 108,单鞭 109,云手旋轮 110,单鞭 111,高探马穿掌 112,翻身右蹬脚 113,进步指裆捶 114,马步行功 115,上步揽雀尾116,分崩华山 117,卧龙下势 118,七星挂灯 119,退步跨虎 120,推窗望月 121,猛虎归洞 122,旋身双摆莲 123,挽弓射虎 124,左打虎势 125,进步搬拦拳 126,金童参佛 127,反转阴阳 128,合太极式(不计重式有76式;58式) 可见,这并非陈家沟拳谱上的通背缠拳。

因为,陈长兴以原始绵拳为技术核心可以练制定的简化24式太极拳,或者杨式太极拳传统套路(85式、式、103式),开启了两大太极拳流派---陈式太极拳(陈耕耘陈有本)、杨氏太极拳(杨露禅)。

现在比较公认最古老且普遍的应该是陈式,最早可以追朔到梁时程珌等人啊,就算让你找着你也不知道那是不是真的了

应该是张三丰的太极长拳也叫十三势.

陈式太极拳老架

陈氏小架是陈家最古老的

基本上没有古老的套路,一代代传承的时候多少都会改点,如果你真的拜师后,你就知道了。

陈式太极拳现今有哪些流派?

2.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83式口诀

陈式太极拳,发源于陈长兴在传授杨露禅之后 所创编的一路、二路拳。

发展至今,目前有:

陈式太极拳(陈长兴)、洪派太后来,拳理流传,各派拳术互相借鉴融合,形成几种民间太极拳流派。极拳(洪均生)、混元太极炮捶(冯志强)

陈式太极拳新架与老架的区分动作要领

太极拳 的推广工作已经响彻大江南北,很多人看到太极拳教学后,对陈式太极拳的老架非常感兴趣。但是又分不清老架和新架的区别。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陈式太极拳新架与老架的区分。欢迎阅读!

陈式太极拳他在陈王廷创编的太极拳五路、炮捶一路、一百零八势长拳一路的基础上,由博归约编成现在流行的老架一路、二路(亦称炮捶)。。陈长兴精于陈氏世传拳术,将长拳一路,一套(炮捶)称为二路,精炼改良,形成后来人称16,手抱琵琶 17,连环穿掌 18,龙行步 19,进步搬拦拳 20,金童参佛为太极拳之老架或大架。新架与老架的区分

1、从成拳时间来分

陈氏老架一、二路成于1771-1853年之间。

陈氏新架一、二路成于1887-1957年之间。

陈式太极拳中的老架和新架的创立时间不同,其含有的内容和精神要领也是不同的。

2、从风格特点来分

一路拳的特点是架势舒展大方,步法轻灵稳健,身法中正自然,内劲统领全身,以缠丝劲为核心,动作以腰为轴,节节贯串,一动则周身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静,运动如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发劲时松活弹抖,完整一气。

陈氏太极拳新架,其特点是架式宽大,低沉稳重。拳架以“崩捋挤按”四正手的运用为主,以“采洌肘靠”四隅手的运用为辅;以柔化劲为主,发劲为辅,柔中寓刚,力求柔顺。外形以缓柔稳为主,疾刚跳跃为辅。

运劲 方法 要求以身领手,突出螺旋缠丝劲的练习,以腰为轴,旋腕转膀,旋腰转脊,旋踝转膝,胸腰折迭,形成一系列的空间曲线运动。

无论是老架和新架在练习时要求:虚领顶劲,立身中正,松肩沉肘,含胸塌腰,心气下降,呼吸自然,松胯屈膝,裆劲开圆,虚实分明,上下相随,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外形走弧线,内劲走螺旋,以身领手,以腰为轴,缠绕圆转。

经过练习,逐渐产生一种似柔非柔,似刚非刚,极为沉重而又极为灵活善变的内劲,如棉花裹铁,外柔内刚。整套拳没有平面,没有直线,没有断续处,没有凸凹处,没有抽扯之形,没有提拔之意,浑然一圆,方为合格。

3、从创编的者来分

陈氏老架一、二路由温县(今属河南)陈家沟人陈氏十四世孙陈长兴由其父秉旺所传。 陈氏太极拳老架(亦称大架)是陈家沟陈氏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所创编。

其站桩立身端正,落地生根,不偏不倚,稳如泰山, 故人称其为 "牌位大王",无论由人怎样,推、挤、拉、扯,其桩步丝毫不动。立身中正,形若木鸡,人称“牌位先生”。

陈式老架初学者的选择,陈式老架易学习,而且陈式老架让你体会到太极拳的柔美。

陈氏新架一、二路属陈长兴传统老架系列,由十七世祖陈发科所创。陈发科在老架的基础上晚年于传拳时经过无数次的实战后 总结 整理。

开始是没有套路的,就像陈王廷创造太极拳初始时一样,也是没有套路,只有单式练法和打法,后由他的儿子十八世陈昭奎老师按照老架的套路组合而成今天的新架一二路。

4、从化圈来分

老架套路是以大圈为主,以内气崔外形,以腰摧身,以身催手,直至内气运行到周身五六腑,四只百骸,要求练功时劲达四稍。

而新架套路则是以小圈为主,以手领身,手不动,腰身不动,手一动周身迅疾呼应,最终做到“一处动而发全身”的效果。

5、从功力来分

老架系列是练功,是给自己不断的增加功力,是自己给自己储存能量。

新架系列是用功,是在使用自己已有的功力,是在释放自己已经存储的栖量。

陈氏太极拳的传承

陈氏族人于世居县之时期便素习长拳,迁居温县后,由始祖陈卜以阴阳开合之理,研究拳法,以授子孙。历代相传,至九世祖陈王廷,参以戚继光拳经,编造拳套;以其独特缠绕运转之缠丝劲,并配合中医经络学和道家导引、吐纳之术,形成意识、呼吸及动作相互结合之内功拳法。

陈氏拳艺,世代家传,不授外姓,从十四祖陈长兴,方开先例,外传于永年杨露禅,并由杨氏引至京城,变化拳式成杨家太极拳而广为流传。尔后亦衍生出数家不同之派别。直至十七世祖陈发科,于十七年秋,受聘至北平教拳,陈氏太极拳始为外间所认识。

陈氏太极拳,自始祖陈卜迄今已六百多年,历代相传,其间亦有所改进 。 至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时 , 陈氏拳艺 ,已由博而约而定型。

第十四世祖陈长兴所传者为老架,有头套十三势及二套炮捶。另第十四世祖陈有本所传之新架,则是删去头套中之震脚发劲,变化难练之架式而成。第十五世祖陈清萍所传者为新架之小架,简称小架,又称赵堡架,此套拳路是从新架变化出来,且更为紧凑。

陈氏太极拳的奥妙

陈氏太极拳在一般人心目中,总是觉得不适于老年人,或是妇女们为了健身所作的运动,甚至有些青年人也是这样想法,以为不是正宗的太极拳,直到学习了陈氏太极拳之后,对于陈氏太极拳才有些认识,而等到练上多年入门了,才能知道其中的奥妙。

一、陈氏太极拳的动作,有快有慢,而且蓄发明显,而一般的太极拳动作速度均匀,蓄发不明显。

二、陈氏太极拳是肢体呈螺旋运动及缠绕运转,它是一种缠丝劲,而一般的太极 拳是肢体呈弧形运动,圆转简单,是一种抽丝劲。

三、陈氏太极拳的呼吸方法,是以腹部呼吸为主,是采用复式的丹田呼吸法,也就是反呼吸法,一般的太极拳是采用单式的丹田呼吸。

上面所说的不同三点,是荦荦大者, 其它 小节尚多,姑不具论。陈氏太极拳是以内劲与外功为表里,健身与技击并重,锻炼着重于内气的运行,即陈鑫所谓之「 中气 」。

这个中气是发于丹田,布于周身,开则达于四梢 (手足尖端 ),合则仍归于丹田,是为一开一合,亦即一动一静。

陈氏太极拳是名副其实的以太极阴阳、消息盈虚之理为立论,本屈伸开合、缠丝螺旋之法为演练,呼吸自然,动作雍容,以身法中正不偏为根本。

因之,具有增强体质,疗治疾病的功能,而于技击则有以小力胜大力,弱慢胜强快的效果。实为我国武术中极为上乘、高深、奥妙的拳法。

猜你喜欢:

1. 陈式太极拳新架一路83式拳谱口诀

3.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的练法指点

4. 陈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的共同点和异性

5. 陈式太极拳老架一路拳谱

懂太极拳的进

陈家沟的是最正宗的了!

你说的是裹鞭炮这一招,而且可能是陈氏新架二路。

好看的太极拳,像太极张三丰那样的,就是实战的太极拳

陈氏的吧。

看来这位朋友非常适合练·陈式太极·里面增加了爆发力的练习非常适合你,并且也有你希望的张三丰里面的一些类似的动作,相对而言打起来很适合年轻人,不过需要不错的体质才能打完整套拳,好好修炼吧,呵呵!

用抖的,多半是陈氏。。李雅轩称,推手或过招应以沉劲为主,不过双臂由合而开、腰旋转由下而上时,亦可以发劲。动向上方的松弹力与旋转力相结合,亦不失为太极拳的优势。。路过

好看的,多半是杨氏。。。再路过

你说的八成是白鹤亮翅

陈式太极拳

陈庆源老师的太极拳,可上网查看视频

练的时候慢慢来,重意境,不重动作,演的时候快慢结合,重形

打的时候行云流水,重畅

杨式太极拳的揽雀尾

杨式太极拳动作要求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此动作之完成,乃下一动作开端,绵延相续。心法上亦要求一气呵成。

杨式 太极拳 是太极拳中的一个流派。它由代宗师永年广府人杨禄禅及其子杨班侯、杨健侯,其孙杨少侯、杨澄甫祖孙三代人结合发展的需要,苦心钻研,从陈氏太极拳发展而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杨式太极拳的揽雀尾。欢迎阅读!

杨式太极拳的揽雀尾

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曰:“揽雀尾为太极拳体用兼全之总手。”又曰:“太极拳以练习推手为致用。学推手则即是学觉劲,有觉劲则懂劲便不难矣。故总论所谓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此言即根于推手无疑矣。”

揽雀尾之棚、捋 、挤、按四式,即沾、连、粘、随,是“舍己从人之定步推手”之基础。棚式推手,捋 式推手、挤式推手、按式推手是基础的推手四式。

杨振铎传103式、或李雅轩传115式的杨式太极拳,大部分拳式、架子,皆源自揽雀尾或揽雀尾四推手之变招。自腰以下,下肢之变招似乎不多,但其难度却未稍减。左右脚、腿之虚实相生、虚实转化,于多数拳式,大抵是相同或相似的。故练习揽雀尾,至关重要,千万不可等闲视之。

揽雀尾是太极拳的基础式。棚、捋 、挤、按,一气呵成,缺一即不成包罗万象之势。杨澄甫释揽雀尾推手,有棚、 挤、按四式,为其整体拳势,有志于求太极拳之真的练拳者,须知此四式推手,整体并重,而不应重此轻彼。

自起势起之整套太极拳,有一百多拳式,如以拳功兼练为纲,实以起势和揽雀尾四式之习练最为紧要。

练习初期,学拳者可用一部分时间,用于腰以下的胯、腿、膝、足之虚实相依、相生之习练,上肢则由其自然松弛下垂。

此处为太极拳起势之尾、揽雀尾之始,乃不同拳式之交接处,十分紧要。当上肢形成右上左下如抱球状的臂掌位置时,身体已右转下沉,左脚渐虚;转腰之势,带动左腿向右旋转,再带动左脚向右脚靠拢,再迈步。此时左髋骨、左膝骨均须完全放松,小腿与左脚毫不用力,牢记“主宰在腰”四字。

身向上起时,应为腰向左旋转、向前方移动、向上拔起三种动作交相渗透复合,继而带动右大腿,以右髋骨为支点向左旋转、向前方移动、向上拔起;右膝以下的小腿和右足皆不用力,亦不着力;不可应用丝毫蹬力;用蹬即僵,也练不出松弹力来。

“松弹力”这个词,为李雅轩所创。他释之曰:“两腿如车箱下之大盘簧,要有很大的松弹力,又如载重之船舟,漂浮于江面,沉重而又有动荡的样子,所谓动荡,不是自动,而是因水涛之动而动。太极拳就是要练出腿上的这种弹力功夫来。”

人下肢弹力的发劲,只在膝盖上端的大腿二头肌;故练拳当以沉劲、弹力为主,不可着意前推。如果意在膝下或足端,用蹬力,是常人走路、上楼梯的习惯。此习惯得须在练太极拳过程中逐步消除。

小腿、膝、足空若无物,才能得松弹力;得松弹力,小腿、膝、足才能空若无物。如此日复一日,在盘架子时,整个身体多次自然下沉,有时似乎有往上弹回一、二次之势。这才能谓之松弹力。太极拳之沉劲、弹力才能练成。

下肢松弹力的关键部位在腿二头肌,即在大腿前上部的那块突出的肌肉。这些肌肉,像弹弓一样储存能量,并且能以突然爆发的形式释放出来。能量注于下,可使腿极其快速地突然弹向前方;能量注入螺旋旋转的腰部,经由大松大软的体、肩、臂、手,形成“其左棚接起势,身躯重心向左逐渐移动,左膝渐屈,在此过程中,腰部有向右旋转、向左移动、向下沉降三个动作同时进行,均须极柔软、极轻灵、极沉着、极均匀,腰部向左移、向下动相融合的动作,带动下肢,使左下肢极均匀、极轻柔地旋转沉降,其螺旋劲似乎有入地三尺之势,而右下肢则渐变虚步。至左下肢沉劲,膝位时,为“单沉”,腰部旋转带动已变虚步的右脚松动自然地转动,约转45度,上身和脊背亦随腰转而转向右侧。由左向右的旋转,由上往下的(立身中正的)沉降,以及由右向左的(也是立身中正的)移位,须融为一体。腰脊同动、同移,带动肩、上臂、肘、小臂及掌完全被动的动作,逐渐形成右上左下如抱球状的臂掌位置。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的内劲。“发于腿”这三个字,说清了内劲的关键来源在于大腿的二头肌。

骏马就是利用腿部二头肌中类似弹弓那样的特性奔跑.

英国动物学家阿兰·威尔逊拍摄了良种马奔跑时的慢镜头照片。二头肌为这种至关重要的前踢运动提供80%的力量。奔马、蚱蜢和跳蚤,都是利用类似的弹弓机制迅速加速,大型动物也是靠这种弹弓机制奔跑的。

有一些名家太极拳传人著书立说,用蹬力来求释双足之变势,恐怕是欠妥的。

揽雀尾的棚、 捋、 挤、按四式,在腰以下,主要练的就是下肢的松弹力。

“双沉”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境界;是双足、腿虚实交替,阴阳互易的瞬间。在这一瞬间,全身重心适在两足正中,上肢大抵为“开势”,虚领顶劲,层层骨节皆松开至限度,吸气和呼气亦在极度柔和的交接处。自腰以下,则为左右并沉,其意相同,内劲亦相同。就整体而言,腰以下,为下沉之势;腰以上,骨节皆松,气贯腰脊,即为“拔背”。

自“双沉”起,身、腰或向前,或向后,均旋转往下。腰为轴,为“主宰”,带动上下肢之变动,变为一实一虚。此虚实之变,极轻、极柔、极匀、极松。拳式到腰及上身达到一式之结尾处,一足已是“实”之至,另一足则是“虚”之至。而腰及上身紧接着变式时,腰以下还可以有极短时间的自然轻柔的极少量之下沉,以练成圆弧状的变换以及下肢的松弹力、反弹劲。

太极拳全部拳式的主宰及枢纽,皆在腰。腰有旋转、进退、上下所构成的螺旋式椭圆圈,或正、或斜、或大、或小,或偏圆、或趋扁,或左侧、或右侧,变幻不定,其要点在于两拳式交接处、交接时,腰部的旋转务须成圆弧形,切忌直来直去,形成尖角。否则就不能练成上、下肢的“缠丝劲”和“松弹力”,也不足以言太极。

李雅轩倡言曰:弯曲的下肢,形成直角即可,膝部不必弯曲伸出在足底之外。此说出自杨澄甫之《太极拳之练习谈》,比较适合中老年人练拳,亦较易得轻灵松软之要诀,并可兼得“沉劲”。但若移形换步,膝部势必还要弯曲超过直角,身体重心才能前移,故练拳时亦不宜过分拘泥于“形似”。

陈式太极拳拳式整体较低,较适合于年青练拳者;但练之不当者,易致蹬力,更易致拙劲。左右下肢由实变虚或由虚变实,须力求轻灵松软匀整。这几个字,特别“匀整”二字,是腿部虚实、阴阳变换的要领。太极之意,惟存乎一心耳。

左右上肢之动,以腰为轴,以腰部螺旋劲为原动力,带动上下肢体;双肩极松软,肩关节完全松弛,从而甩动上臂,乃自然得“沉”肩之势;肘部亦自然下坠,名为“坠肘”。左右上下臂动作路线皆为曲线,有时左略慢右略快,有时反之,从而形成“开合”之拳势。

在瞬间“双沉”甫过,左肩松动,为转动关节,左上臂略往上举,左小臂、左掌皆无丝毫僵力,自然向左耳近处下落,再以腰转动带动左上臂转圈,左小臂左掌随之向右、向外、向上移动。在揽雀尾式中,棚、 、挤、按之左臂、掌、膝如此动作,练之既久,才能得其大松大软。其后的搂膝拗步,双倒撵猴……,皆如是。举一而反三,右臂亦遵此理此道而逐日练习,即可得杨澄甫《太极拳之练习谈》所曰:“两臂骨节均须松开,肩应下垂,肘应下曲,掌宜微伸,手尖微曲,以意运臂,以气贯指,日积月累,内劲通灵,其玄妙自生矣。”之高境界,真功夫。

清代之陈发科曾以背部弹诸于三丈之外,可见太极拳之松弹力与过招,原不限于双掌也。

杨氏太极拳拳法特点

拳法风格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优美、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平正扑实、由松入柔、刚柔相济,一气呵成,犹如湖中泛舟轻灵沉着兼而有之。练法简洁,深受一般大众的喜爱,故而流传最广。

立身中正安舒

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杨澄甫先生就提出“太极拳说十要”。

主要是对身法的要求。“立身中正安舒”尤以杨氏太极拳最为见长。

它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练功时身法要正,大部分动作都要使上中下三个穴位〔即百会穴,会阴穴,涌泉穴〕基本上能保持上下垂直中正不偏,形成一个重力垂直线,身体不能前俯后仰。二是尾闾要保持中正,从大椎穴到尾闾部位〔长强穴〕要保持脊椎的放松垂直,形成上下对拉拔长,而且尾闾要像船舵一样指引航向。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了以上两个方面,能体现立身中正安舒的特点。

杨式太极拳的这一特点,不少名家都有见教。杨澄甫的高足汪永泉先生形象的把人体喻为一口古钟:钟蒂为颈项,钟顶为肩圈,钟身为腰圈,钟囗为胯圈,中心垂直线为钟绳,钟锤系于中心垂直线下端,即所谓铜钟五个点,十分强调立身中正。

杨式太极拳名家李迪先生在自己客厅挂着一副 对联 ,其上联便是“端正身法脊竖起”也是强调身法中正安舒。

拳架开展大方

动作松柔缓慢

这是杨式太极拳最突出特点之一,也是杨式太极拳名杨海内外的最主要原因。杨露禅三下河南陈家沟向陈长兴学习拳艺多年后自成一派。杨式太极拳拳架中没有像陈氏太极拳的弹抖,跳跃,震脚等明显的刚猛发力动作,形成了自己的大松大柔的独特风格。这是增加功力由松入柔,运柔成刚的独特练法。也是老少咸宜的强身健体之法。据说杨澄甫教拳授徒,强调最多的也是一个松字,他常说:“松!松!松!我不跟你说,三辈子也学不到。”他看练拳半天可以不说一句话,但一个松字有时他要说几十次。这种大松大柔,绵里藏针的行拳走架风格,也符合鼻祖老子柔弱胜于刚强,无为而治的哲学思想。

行动速度均匀

有的太极拳门派强调快慢相间发力刚猛,而杨式太极拳则强调慢,柔,而且特别强调速度要均匀。忌讳动作时快时慢,架子忽高忽低。速度均匀既包括从起势到收势整个套路,也包括单式动作手脚运行与配合的速度,还包括了上一动作与下一动作的过度衔接自然协调。一套八十五式传统套路打下来大约需要二十二分钟,下盘功夫好的可以打到四十分钟至一个小时,而起势的速度就决定了整个套路的速度。全部套路的速度始终如一。

“迈步如猫行,运动如抽丝”,要求动作转换时徐徐地倒换重心,轻起轻落,点起点落,快慢始终如一,而不主张“快慢相间”,行功走架,速度均匀,是杨氏太极拳的独到之处,虽然个别动作可以做到稍快一点,但从总体上说好似行云流水。即便是“转身摆莲”和“转身左蹬脚”等动作,也仍然强调速度均匀。

招式虚实分明

杨澄甫在《太极拳说十要》一文中,开宗明义的提出太极拳术,以虚实分明为要义,把分清虚实摆在头等位置,可见分清虚实对于习练杨氏太极拳之重要。杨氏八十五式太极拳从头到尾,每招每式都要求做到虚实分明,而且绝大多数动作都是一只腿承担大部分体重,当全身重量坐在右腿时,则右腿为实左腿为虚,当全身重量坐在左腿时,则左腿为实右腿为虚,两腿平均承担体重的动作是极个别的,除了起势,云手,右打虎式转回身右蹬脚的过度动作中有短暂的马步外,其余几乎都是一腿虚一腿实!

而且杨式太极拳中的虚实相互转换,又都是由半虚半实,全虚全实的逐渐转移,比如脚踏地面的由虚变实:前进时脚跟先着地,脚掌脚指依次落地,才全部踏实,就像太极图中的阴阳鱼相互消长的情形一样,这种虚实分明的拳架特点,在杨氏太极拳的整个套路中非常突出。

周身圆活连贯

“圆”是说太极拳所有动作都走弧形的半圆。“活”是说动作不呆滞。上下相随,步随身换,手动,腰动,足动,眼神也随之而动,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太极之圆犹如一个三维空间的球体,触动任何一个点都会引起整个球体周身的转动和移位,挨着何处何处转。连贯,是动作之间衔接非常紧密,没有明显的断档现象,如行云流水,滔滔长江波浪,连绵不断。

只要仔细留心观察,就可以发现杨式太极拳动作连贯性很强,上一动作结束的同时,又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使人难以发现动作之间的起止界限。如“左搂膝拗步”接“手挥琵琶”一势,当搂左膝推右掌时,随着右掌小指领劲侧掌前送的同时,随身体前移的惯性,右腿跟自然抬起,向前跟进半步,就进了“手挥琵琶”的开始。拿这个动作的起承转合来说,“左搂膝拗步”的“合”同时又是“手挥琵琶”一势之“起”,动作非常连贯自然。

腰身使动四肢

张三丰所传太极拳《十三势歌》云:“命意源头在腰隙”。各氏太极拳都强调“腰为主宰”,“腰为轴”,“太极腰八卦掌”等,都说明太极拳强调用腰。杨氏太极拳更是如此,对腰的要求特别高,特别严。杨式太极拳捡验身法是否正确,有没有“太极之态”,主要还是看腰上有没有东西。

杨氏先辈曾 总结 出:“腰”一动周身皆动,“腰”一静周身皆静,“腰不动,手不发”,“欲要身动,先要腰动”等宝贵 经验 。杨氏太极拳亲族传人杨振基强调:杨氏太极拳必须练腰为主,一切动作都要靠腰带动,腰拉,腰转,

杨氏太极拳

换位逢转必沉

有位资深的老拳师对杨式太极拳的主要特点简明扼要的概括为“以松柔见长突出沉劲”。上海杨式太极拳名家顾树屏先生练杨氏太极拳六十个春秋,颇具功力,他认为杨氏太极拳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逢转必沉”。这四个字的概括很能反映杨氏太极拳区别于 其它 各氏太极拳的又一独特风格。“逢转必沉”突出沉劲,不只是表现在某一拳架动作上,而且贯穿在整个套路的全过程之中,其中“逢转必沉”是一个非常明显规律性表现。

练杨式太极拳必须打出沉劲,如果打不出沉劲那也就打不出传统杨氏大架的拳味,仅举“倒撵猴”式的练法为例,这个动作就是“逢转必沉”,是发沉劲的典型拳势。

杨式太极拳传人杨振基在《杨澄甫太极拳》一书中说:“倒撵猴”一式的奥妙,在于发沉劲时要松腰松胯,气沉丹田,使劲由脚而腰达手,“倒撵猴”一式如何走沉劲?河北石家庄市赵济夫先生曾在《武当》杂志发表题为《对倒撵猴一式的练法的粗浅体会》一文,他是这样论述的:“左倒撵猴左脚退步站住后,首先要屈左膝,落左胯,周身随呼气与腰,胯,裆下沉合为一势,这时命门后撑,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左腕背松开,内劲蓄足,然后腰胯拉,随身体左转后移,重心偏于左腿,顶劲领起,气沉丹田,并下行直达涌泉穴,左掌随周身后移,向下沉落于左胯前外侧,才是右脚掌碾正,右掌向前推出,形成沉,拉,打之势。除倒撵猴之外,还有单鞭,云手,搬拦捶,野马分鬃,搂膝拗步等等,凡是有转身的动作,几乎都要下沉的身势,这种沉劲的练习正是推手时产生‘弹簧劲’的坚实基础,所以‘逢转必沉’是杨氏太极拳拳架动作的一个普遍性规律。”

体用效果突出

太极拳的本质主要是技击,是自卫防身。杨氏太极拳更是如此,它强调沾粘连随,不丢不顶,外柔内刚,绵里藏针,暗含发劲,藏而不露,不露形,它以舍己从人,引进落空,以柔克刚,后发先制,四两拔千斤的独特技击风格,威震武坛。

非物质 文化 遗产

体委早在1956年与1959年前后以杨澄甫拳架为蓝本,编写了“24式简化太极拳”、“88式太极拳”。自推广以来,深受广大群众欢迎。体委 武术 研究院为了适应当前国内外太极拳发展的需要,又特汇编了四氏太极拳竞赛套路(杨、陈、吴、孙),其动作均要求按传统练法编排,它对今后国内外太极拳运动的蓬勃发展,将会起到重要作用。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批准列入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完雪归原位的太极拳有那些

杨氏太极拳49式。杨氏太极拳49式是在杨氏太极拳103式基础上进行编排的一套太极拳,适于表演和比赛,基本上保留了原套路架构的传统风貌,并且保留了传统套路中河南省温县陈家沟,陈氏世传之太极拳,取法太极阴阳开合之理,运刚柔化发之劲,为 武术 之上乘者。其根源可远溯自六百多年前,在明朝洪武七年(公元一三七四年)陈氏先祖自县大槐树迁居河南温县常阳村。后因陈氏宗族生嗣繁衍,遂将常阳村易名为陈家沟。的全部式架。

太极拳有几大流派?

目前就这几个人传下来的。其他人可能都是他们的徒弟。

太极拳有流派。

1、杨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是太极拳家族中的一种,以其舒展轻灵、流畅自如的特点出名。杨式太极拳的拳术要求气沉丹田、神静气定,注重配合呼吸,一气呵成。

3、吴式太极拳:吴式太极拳是由吴鉴泉创建的。吴家太极拳注重内功沉淀,拳法以轻松自如为主,贯通上下身,讲求身体协调、关节柔韧。

4、武式太极拳:武式太极拳是叶问创立的太极拳流派,注重发力、攻击性和应用实战。武式太极拳更加强调身体后劲和发力技巧,也更加注重固定招式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5、邹韬奋太极拳:邹韬奋太极拳是由爱国将领邹韬奋所创,了太极拳里的技法和哲学,注重内在训练和外在力量表达的平衡。

一些在流派之间进行交流融合的太极拳流派如下:

1、水上太极拳:水上太极拳是在水上进行的太极拳,其实践发展和教学形式与陆地上的太极拳略有不同,体现在体式上更具流畅感,也更注重提高人体平衡协调性。

2、健身太极拳:健身太极拳是基于太极拳的传统及现代科技发展而演变的健身形式,它更加注重太极拳锻炼对身体的保健和健身效果,是一种体态端正、行进缓慢、动作轻柔的健身运动时间久远者谓之老,时间接近现在者谓之新。。

3、太极剑:太极剑是太极拳的一种剑法,以太极拳招式为基础,加入剑的特色动作而构成。太极剑动作轻灵流畅、柔和奇妙,既有演练中的时空美感,也有武术实际应用中的狠毒威力。

太极拳的影响力很大

1、改善身体健康:太极拳通过软练、缓慢、循序渐进的方式,对身体柔韧性、肌肉耐力、核心稳定性、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方面都有很好的锻炼和提高作用。

2、增强情感和心理健康:在太极拳的练习中,一个人需要集中注意力、保持平静、保持呼吸平稳等。这种练习方式有助于缓解压力、减轻焦虑、增强自信心和自我控制力。

3、增加社交和文化体验:太极拳的练习可以促进与其他练习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也具有传承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5、增加精神层面的意义:太极拳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意识和身体的统一、内心和外在的协调等。这种透过身体练习的模式,可以增强一个人对于整体生命力和全宇宙意义的认识和体验。

太极拳的练习对个人身心健康、情感和精神层面都有积极的影响。其对身体的锻炼方式和理念,在现代科学研究中也得到了确认和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