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明亮那方的内容

真趣美如天籁的童谣经典。2007年初,新星也要朝着光照那方出版社推出了金子美铃童谣集《向着明亮那方》,这是金子美铃的童谣首次在大陆出版。本书精选金子美铃童诗向着 明 亮 那 方187首,分为“夏”、“秋”、“春”、“冬”、“心”、“梦”六卷,并配有精美温馨的彩绘插图。金子美铃的诗清新自然、短小隽永,笼罩着融融温情,读来意趣盎然。作者善于观察人与自然界中的令人感动的图像和声音,以细腻纯真的语言传递生命的乐章,给人与梦的视野和心灵的顿悟。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诗歌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诗歌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诗歌


求音乐简谱:《向着明亮那方》

1 1 1 2 1 76

1=F

向着 明 亮 那 方

5 3 3 4 3 21

小小的 一片叶啊

3 4 5 5 1 2 3 3

6 6 5 1 2 2 3 1

草丛里的小草啊

5 3 3 4 3 21

哪怕烧焦了翅膀

3 4 5 5 1 2 3 3

也要扑向灯火那方

6 6 5 1 2 2 3 1

暗夜里的飞虫啊

5 3 3 4 3 21

一分一寸的宽敞

3 4 5 5 1 2 3 3

也要向着阳光那方

6 6 5 1 2 2 3 1

5 3 3 4 3 21

5 3 3 4 3 21

5 3 3 4 3 21

5 3 3 4 3 21

5 3 3 4 3 21

5 3 3 4 3 21

5 4 3

啊 啊 啊

这是自己扒的 没找到谱。你看对么。

嘿,一楼,你是从我的博客转来的吧?

如何评价动画电影《向着明亮那方》

5 5 1 3 3 12

你好,这部电影是七部改编于绘本的短片,每部大约十分钟左右。这些绘本我都没有读过,所以我是完全以一个电影观众的角度来完成次接触的。

1 1 1 2 1 76

总体而言,这些短片都没有很强的故事性(除了《哼将军和哈将军》,后面再单说)。如果我们把常规的故事电影称为“”的话,那么这些短片更像是“散文”,最多也只能说是“散文化”,整部电影就是个“散文集”。

汪曾祺说,“大概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有一点像山,而散文化的则像水。”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正是像缓缓流淌的水一样,没有大起大落,没有英雄旅程,只是平平静静地叙述一些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氤氲着各色童年的雾气。

关于童年的比喻,我最喜欢的也是“河流”。童年就像一条小河,无论是说它淌过我们生命的河床也好,还是说我们趟过它走向生命的大江大河也好,不管是缓慢还是湍急,回过头来都觉得:哦,是那条小河呢!长大了的我们,还常常会想起那时的一朵浪花,想起河岸的千屈菜。因为那浪花偶尔会在我们心里轻轻拍击,千屈菜掉下的那颗眼泪伴着我们流进大海。

现在,我们面前有七条小河。我觉得,又好,又不好。

好呢,是它们各有各的质地,总有你喜欢的。不同的画风,不同的方言,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故事,不同的叙述风格……具体我随后再一个个说吧!

不好呢,是它们一条一条接连不断,你只能身不由己地跟着电影往前走,不能停下来品味。虽然都有着温暖、明亮的内核,但每部影片都是一个个的意境。尽管制作了优美有趣的串词和动画,但我仍然不认为串在一起是个好主意。也许有人会说,读绘本不是也会连着读好几本吗?可是,读绘本时,就算我们读完后也没停下来,但读的过程中我们一定是根据现场情况调整了快慢与翻页节奏的,有效的绘本阅读一定是确保了意境的进与出的。

并非所有的绘本都适合做成电影。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各有优长。比起绘本,电影的特点是让画面连续动起来,并且有合宜的配音和背景音乐的渲染,甚至还会有3D甚至4D……这些都是为了让观众更沉浸式地体验作品创设的意境。可是,如果刚刚沉浸到一个意境里,接着又得到另一个,接着又另一个……结果就很难受。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美和另一个美,有时还是保持点(时间)距离好。所以,我对像这样把短片——而且是散文化的短片串在一起变成大电影的方式,持保留态度。

下面,再简单说说我对每个短片的感受。纯粹是学术讨论——我也算是有一点专业知识的吧!写下这些评论的时候,我是以刘绪源老师为榜样的,即目的是促进创作的发展,有时需要努力发现“新质”,有时需要不讳言自己的意见。可惜,现在我真正开始写这些学术随笔的时候,先生已经作古,唉,真想听听他怎么说。

《小兔的问题》

水墨画风,很淡雅,很温馨。变大变小啦,转换场景啦,从一个相框跳到另一个相框啦,这些动画效果也很有意思。留白的艺术我也非常喜欢,现在的动画电影尤其是三维动画,有时候我觉得太满太实了。技术和表现手法并非越先进越好,而是看你想要表达什么,适合的才是的。

但这部短片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就是文本选择的问题:孩子问这些问题的年龄,大都在学龄前,正处于从家庭出去找小伙伴玩的时期。问这些问题的时候,孩子一方面是对世界充满好奇,想要去探索;另一方面呢,又想一再确认父母的爱,确认安全感。而且,爱与安全感更为重要,因为这是基础,是前提。孩子越有安全感,就越敢于出去探索。这个绘本跟另外两个的小兔子绘本《逃家小兔》和《猜猜我有多爱你》,都更适合作为绘本进行亲子共读,因为孩子的这些问题,想要的是自己父母回答,想要的是自己父母的拥抱,想要的是不断地在与父母的问答游戏中感受爱……孩子们经常会反反复复阅读某些绘本,就是因为他们想在心里构筑某些很重要的东西。大人们都离开家探索过世界了,也许飞得很远很远,但无论飞多远,都有妈妈手中的那根线,都会时常想起走出家门的那条小路。所以,大人们通过这部作品,会想起自己的童年,会很感动。可是,大人的“自我感动”与“儿童本位”,并不是一体的。所以,《小兔的问题》作为绘本是非常的,但是做成电影我觉得并不合适。

《萤火虫女孩》

这部短片就像一篇短篇幻想,讲述公交车司机退休前一天,森林小动物们为他举行欢送会的故事。在如此短小的篇幅里,公交车司机善良体贴的形象就塑造起来了。人与自然的融合关系弥漫着温馨感。进出幻想世界非常自然,有点宫泽贤治、安房直子、汤汤等作家那些幻想作品的气质,也许是源于聊斋或更源远流长的东方气质吧。

同时,圆乎乎的形象,纯净透明的色彩,画风与故事相得益彰。喜欢啦!

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 5 1 3 3 12

她的诗歌,清新明澈,处处流露着对人类及自然的感恩之心,她以一颗清丽的心,俯仰天地,俯仰世间万物.都会里的孩子啊

也许,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追求和向往,这是爱文之人的普遍性.她在写《向着明亮那方》时,生活已经困顿,婚姻也出现了危机.虽然身处窘境,她依然想让灵魂的小花园——诗歌,给自己一份心灵的营养,给自己一份渴求的希望.

可是,生活最终却让她以绝望谢幕,万念俱灰的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