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wěì)⑴应答声⑵招呼声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惟精惟一什么意思_惟精惟一什么意思代表生肖惟精惟一什么意思_惟精惟一什么意思代表生肖


惟精惟一什么意思_惟精惟一什么意思代表生肖


——直译:人心难易其诡,道心难得其真,求真总须精纯专一, 治世 贵在守中固善。意译: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 中正 之道 ,才能治理好。

惟:语助,无实义。

危:凶险。

道心:指道德的准则。

微:精微。

精:精心。

允:真诚。

厥jué:其。

允执其中,谓真诚地遵守不偏不倚的 中庸之道 。

“人心惟危”,现在给你去管了,你要注意啊, 世界上的又如:惟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而为)人心是很危险的,人的心理有善恶,是相对的,并不是简单的表现为不善则恶 ,所以说“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你做要修养自己。做家长也同做一样, 要先修养自己 ,修养自己心性的学问,太难了。“微”,你看不见摸不着的,自己的思想情绪太微妙了, 这个微是代表微妙。等于印度佛的佛经翻译过来,什么叫做微?“不可思议” ,你不能想像,也不能讨论,我们这个心性的活动,这个思想情绪是摸不着、看不见的。在古文是那么简单的两句话,传位时就告诉继位的人:你注意哦,做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要找出自己修养中不可思议的那个道德方面的功能。

“惟精惟一”,"惟"字作思想意识讲,古代文言叫思维,现代名词叫思想。此句意思是思想集中养精神,守先天一性(即道心),这是本身内在修养的工夫了,你心念不要乱,万事要很精到。 这个精字解释起来很难,你看到的是精神的精,但什么叫精?我们小的时候读书,同学们讲笑话,什么是精啊?吃了饭就精嘛,为什么?青字旁边一个米嘛,饭吃饱了就精了,这是小时候我们同学讲的笑话,因为精字很难解释。我们都晓得精细,这个讲起来容易明白 ,“惟精惟一”,修养方面是惟一,心性自己要专一,要是有一点不小心,我们这个心性就容易向恶,向坏的路上走。后来佛学传过来,古代禅师也有两句话,“染缘易就,道业难成”,的环境、外界物质的,容易把我们自己清明自在的心性染污了,一个人学坏很容易,就是“染缘易就”。 “道业难成”,自己回过来想求到惟精惟一这个修道的境界,很难成功,太难了。这是借用佛学的话,解释我们自己上古传统文化的“惟精惟一”。用《大学》来讲,就是慎独的功夫。

“允执厥中”,善与恶,是与非,好与坏,对与不对,世界上一切的事情都是相对的。譬如刚才我来以前,那位给我念一篇家长的报告,讲做善事、做事业的辛苦。其实, 善与恶是相对的,我们没有智慧做事情,有时候因善因而得恶果,做善事变成很坏的结果;有时候无意做了一件不大对的事情,却有很好的结果。 这个里头的道理太难了,作人处事,并不是一定说作好人就对了,那世界上好人都对了,坏人都不对了吗?不是这样。治理、作人做事、讲自己的修养,都很难,所以 要“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把握中道。要治天下,有时候要用看似不善的方法来做,如何用看似不善的方法达到善的目的呢?这个是智慧了。

惟一的意思惟一的意思是什么

惟一的词语解释是:惟一wéiyī。(1)只有一个;仅仅一个。注音是:ㄨㄟ_一。词性是:形容词。结构是:惟(左右结构)一(独体结构)。拼音是:wéiyī。

惟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二、【惟】、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专一。参见“惟精惟一”。引唐李邕《春赋》:“迈惟一之德,究吹万之性。”⒉,只有一个。引《梁书·儒林传·范缜》:“人体惟一,神何得二?”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汉惟一赵充国,唐惟一王忠嗣,本朝惟一曹彬,有三代将帅气象。”柔石《人间杂记》:“但又有一位矮胖的男人,好似他自己是惟一的慈善家。”

二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孟子·梁惠王下》、网络解释

惟一(汉语词语)惟一释义专一。出处:唐李邕《春赋》:“迈惟一之德,究吹万之性。”参见“惟精惟一”。

关于惟一的近义词

独一

关于惟一的诗词

《题光武庙·闻道三千惟一心》《西江月以上十二首见王惟一明道篇》《赠许柏溪惟一》

关于惟一的诗句

惟精惟一惟精惟一惟精惟一道无穷

关于惟一的成语

感今惟昔惟精惟一用人惟才明德惟馨惟肖惟妙惟妙惟肖所宝惟贤

关于惟一的词语

惟利是图所宝惟贤感今惟昔明德惟馨用人惟才自惟至熟惟利是视惟利是营惟命是从人心惟危

1、艺术是把你身心都融入自然后的精神再现。艺术是惟一的,因为美是惟一的。

3、现实生活是作家进行文艺创作的惟一源泉。

4、反动分子只有弃暗投明,才是惟一的出路。

5、爸爸后,妈妈是我惟一的亲人。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惟一的详细信息

乾清宫的对联是什么意思?

每每写到“唯”、“惟”这两个字相关的词语,总会犹豫,因此想比较一下,看有何区别。

上联意思:是“万邦”之表《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弗如也。’”(连词,即使)率,需谨慎修身,深谋远虑,以达到维持长久统治的目的。

下联意思:广泛的传布封建观念,对统治的手段不可疏忽大意,要慎重考虑其中的艰难。

人心惟危,道心谁危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什么意思

用来限定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个字便是儒学乃至文化传统中的“十六字心传”。古文《尚书·大禹谟》中有所记载,《荀子·解蔽篇》中也有类似的引注,称:“《道经》曰:‘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几,惟明君子而后能知之。”据传,这十六个字源于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当尧把帝位传给舜以及舜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所托付的是天下与的重任,是华夏文明的火种;而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可见其中寓意深刻,意义非凡。

原文出处

出自于《尚书·虞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四句通读,其涵义为:人心居高思危,道心微唐李邕妙居中,惟精惟一是道心的心法,我们要真诚的保持惟精惟一之道,不改变、不变换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允执厥中。是什么意思?

惟字是用来表示只有、仅仅、只是、希望等意思,常用做动词或副词。“惟”与“唯”两字多可互通使用,只在部分特定词语中不通用。 更多→ 惟

人心唯危---比喻人心难测.

允执厥中---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人心难测,道心就谨小“虞廷十六字”是《古文尚书·大禹谟》中记载的舜告诫大禹的话,其原文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慎微.要将自己看小一点,放低一点.只有精益求精,专心致志,

才能使言行符合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 中

文|南怀瑾 孟子尽心篇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现在我们讨论《孟子》一章《尽心》,这是孟子整个学术思想的中心,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孔孟心传,是构成编辑| 汇贤书院文化中心思想之一。这一贯的中心思想,是的,是远从五千年前,一直流传到现在的,没有丝毫外来的学说思想成分。所以后世特别提出,圣人之道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心传。

历史上有根据的记载,是在《尚书·大禹谟》上,其中有帝舜传给大禹的十六个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在一两千年之后,到了唐宋的阶段,就有所谓的“传心法要”;这是佛学进入之前的一千多年,儒道两家还没有分开时的思想。当时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是因为得道;那时所谓道的中心,就是“心法”。

这十六字的心传,含义非常广泛。我国的文字,在古代非常简练,一个字一个音就是一个句子,代表了一个观念。外国文字,则往往是用好几个音拼成一个字或一个词句,表达一个观念。这只是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不同,而不是好坏优劣的异。

古代人读书,八岁开始读书识字,这样叫做“小学”,就是认字。例如“人”字,古文中怎样写?为什么要这样写?代表什么观念?如何读音?有时候,一个字代表了几种观念,也有几种不同的读音。所以的文字,任何学者、文豪,能认识二三千字以上的,已经是不得了啦!普通认得一两千字就够用了。外国文字则不然,每一新的事物,必须创造一个音、形皆不同的新字,所以现在外文的单字,以数十万计。过去“小学”的基本功课,是先认识单字的内涵,其中有所谓“六书”的意义。什么叫六书呢?就是“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借”,这六种是传统文字内涵的重点。现在读书,已经不先研读“小学”六书了,不从文字所代表的思想、观念的含义打基础,对于小学的教学,完全不再下基本功夫了。

“人心惟危”的“惟”字,在这里是一个介词,它的作用,只是把“人心”与“危”上下两个词连接起来,而本身这个“惟”字,并不含其他意义。例如我们平时说话:“青的嗯……山脉”,这个拖长的“嗯……”并不具意义。至于下面的“危”字,是“危险”的意思,也有“正”的意思,如常说的“正襟危坐”的“危”,意思就是端正。而危险与端正,看起来好像相反,其实是一样的,端端正正地站在高处,是相当危险的。也因为如此,外国人认起字来,会觉得麻烦,但真正依六书的方法,以“小学”功夫去研究字的人,越研究越有趣。如上一代章太炎这类的们,就具备了这种基础功夫,钻进去就不肯退出来。现代人写的文章,不通的很多,连多音字都不懂,都用错了。

《尚书》里说“人心惟危”,就是说人的心思变化多端,往往恶念多于善念,非常可怕。那么如何把恶念变成善念,把邪念转成正念,把坏的念头转成好的念头呢?怎么样使“人心”变成“道心”呢?这一步学问的功夫是很微妙的,一般人很难自我反省观察清楚。如果能够观察清楚,就是圣贤学问之道,也就是真正够得上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所以道家称这种人为真人,《庄子》里经常用到真人这个名词;换言之,未得道的人,只是一个人的空架子而已。

人心转过来就是“道心”。“道心”又是什么样子呢?“道心惟微”,微妙得很,看不见,摸不着,无形象,在在处处都是。舜传给大禹修养道心的方法,就是“惟精惟一”,只有专精。舜所说的这个心法,一直流传下来,但并不像现在人说的要打坐,或佛家说修戒、定、慧,以及道家说炼气、炼丹修道那个样子。

什么叫做“惟精惟一”?发挥起来就够多了。古人为了解释这几个字,就有十几万字的一本著作。简单说来,就是专一,也就是佛家所说的“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或“一心不乱”,乃至所说的戒、定、慧。这些都是专一来的,也都是修养的基本功夫。后来道家常用“精”、“一”两个字,不带宗教的色彩。“精”、“一”就是修道的境界,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这种“人心”,转化为“道心”;达到了精一的极点时,就可以体会到“道心”是什么,也就是天人合一之道。而这个“天”,是指形而上的本体与形而下的万有本能。

得了道以后,不能惟(wéi)[动]没有“用”。倘使得了道,只是两腿一盘,坐在那里打坐,纹风不动,那就是“惟坐惟腿”了。所以得道以后,还要起用,能够做人做事,而在做人做事上,就要“允执厥中”,取其中道。怎么样才算是“中道”呢?就是不着空不着有。这是一个大问题,在这里无法详细说明,只能做一个初步的简略介绍。

流传的道统文化,就是这十六字心传,尧传给舜,舜传给禹。后世所说的,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一直到孔子的学生曾子、孔子的孙子子思,再到孟子,都是走这个道统的路线。以后讲思想学说,也都是这一方面。但不要忘记,这个道统路线,与世界其他各国民族文化是不同的。道统,是人道与形而上的天道合一,叫做天人合一,是入世与出世的合一,政教的合一,不能分开。出世是内圣之道,入世是外用,能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具体的事功贡献于人类,这就是圣人之用。所以上古的圣人伏羲、神农、黄帝,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共祖,他们一路下来,都是走的“内圣外王”之道。

到了周文王、武王以后,“内圣外王”分开了,内圣之道就是师道,是传道的人,外用之道走入了君道。其实哲学思想,君道应该是“作之君,作之师,作之亲”的;等于说君王同时是全民的人、也是教化之主,更是全民的大家长,所以说是政教合一的。

《孟子与尽心篇》

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相关释义

就是只有一个;仅仅一个。同惟一

下面是古语出处

何谓⑽ 在于【lie in】之一,一即是惟一,,惟精惟一,也。

月牙山人曰:“一者,谓精专也,用心一也,专于一境也,不偏、不散、不杂、独不变也,道之用也。故君子执一而不失,人能一则心正,其气专精也。人贵取一也,此自然界不二法则。”一的思想为自然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观诸圣之一学:曰树一、恒一; 曰;印度教曰不二; 曰三昧(一境);曰贞一; 黄帝曰守一; 管子曰专一; 老子曰执一; 孔子曰精一; 山人说的就是一个一,故人戏称山人为一先生、不二先生。人要有所作为就必须独善其一,民族之强盛势必用一,有统一的思想,有惟一的民族哲学理念。引自[中华心法]。

一个~

只有一个。

惟什么意思?近义词和反义词是什么?英文翻译是什么?

2、使企业遭受挫折的惟一主要的原因恐怕就是人们很少充分地思考企业的任务是什么。

惟 拼 音 wéi 部 首 忄 笔 画 11 五 行 土 五 笔 NWYG [惟]基本解释 1.单,只 :~独。~一。~有。~恐。~命是从。~我独尊。

2.但是 :雨虽止,~路仍甚泥泞。

3.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 :~妙~肖。~二月既望。

4.想,思考 :思~(亦作“思维”)。~度(dù)(思量,揣度)。

[惟]详细解释

〈动〉

(形声。从心隹( zhuī)声。本义:思考;思念)

同本义

臣窃惟事势。——贾谊《治安策》

吾惟之坚子固不足遣。——《汉书·张良传》

又如:惟思(思虑);惟度(思考忖度);惟念(思念;考虑)

为是

万邦黎献共惟帝臣。——《书·益稷》

不变惟何。——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

有相亦惟终。——《礼记》

听从随从

大国苟不以为然也则亦惟命耳。——刘献廷《广阳杂记》

又如:惟惟(听从顺服的样子)

愿希望

若草庵见毁一节成功之后万惟留心。——《英烈传》

在于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书·大禹谟》

〈副〉

惟明克允。——《书·舜典》

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上》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惟吾德馨。——唐· 刘禹锡《陋室铭》

惟有乳下孙。——杜甫《石壕吏》

惟手熟尔。——宋· 欧阳修《归田录》

惟独也。常语也。或作唯、维。——清· 王引之《经传释词》

又如:惟一惟精(精诚专事毫无杂念);惟义是从(只要有道理就坚决服从);惟口起羞(谓言语不慎招致羞辱);惟利是求(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惟精惟一(精纯专一)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 。如:惟新(更新)

相当于“犹惟一的词语解释是:惟一wéiyī。(1)只有一个;仅仅一个。”、“还”

惟犹犹也。——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

惟思既往。——清·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惟思将来。

惟留恋也。

惟希望也。

表示并列关系相当于“与”、“和”

告尔四国多方惟尔殷侯尹民。——《书·多方》

表示顺承关系相当于“则”

德威惟畏德明惟明。——《书·吕刑》

表示让步关系相当于“即使”、“虽然”

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史记·淮阴候列传》

〈介〉

由于以

亦惟汝故以丕从厥志。——《书·盘庚中》

〈助〉

惟二月既望(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日)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士无田则亦不祭。——《孟子》

用在句中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无疆惟休亦无疆惟恤。——《召诰》

[惟]百科解释

[惟]英文翻译

But

[惟]组词 惟独 惟有 惟一 惟恐 不惟 惟其 追惟 惟桑 惟惟 惟命 钦惟 切惟 独惟 惟屏 更多惟组词 [惟]相关搜寻 惟妙惟肖 惟妙惟肖的近义词 惟组词 惟什么惟什么的成语 惟一 惟什么惟什么 惟有

惟真惟一意思

2.但是:雨虽止,~路仍甚泥泞。

解释:

精纯专一。

出处: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语法:

惟精惟一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处事。

示例:

明·王守仁《传习录》上卷:“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先(好工具hao86)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二夫。’”

近义词:

惟一惟精

造句:

1、科学精神是一种自由精神,是惟真理是从的精神。无论你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的程度如何,你一定要有科学精神。敢于怀疑一切,否定一切,并大胆关于惟一的造句求证。

2、即使愚者月复一月地修苦行,只以古沙草片摄取饮食,却依然比不上已思惟真谛者的十六份之一。

与惟一的区别?

用在年、月、日之前

惟一和 在语境方面有区别,两者虽然都表示“独、只有”的意思,但对象不同,惟一更侧重主观性。

【惟一】专一,,只有一个。

2. 与惟一的区别是一对异形词,两种写法都不算错。平时只要做到词形一致就可以,

“”表示数量上,非心理的。【】唯独;。

一、【唯】

唯独(wéi dú)

【only;alone】

1、具有在其他人中所不能找到的根本特点的。

2、排除任何他人或他物的;再没有别的人或别的东西的。

3、单单;只有。

详细注解:

唯 [象]

(1) (形声。字从口,从隹(zhuī),隹亦声。“隹”指“(鸟头)尖锐”。“口”指应答声。“口”与“隹”联合起来表示“声调高八度的应答声”。本义:高声应答)

同本义 【yes】

唯,诺也。从口,隹声。——《说文》

唯者,应之速而无疑也。——《助字辨略》朱注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论语·里仁》

秦王跽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睢曰:“唯,唯。”——《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词性变化

唯 [副]

(1) 只有,只是 【only;alone】

唯圣人为能和。

唯北狄野心。——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唯余其一。——吴均《与朱元思书》

唯巨石岿然。——《吕氏春秋·慎行论》

(2) 又如:唯心(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唯谨(唯有谨慎)

(3) 以,因为 【because】

唯无德也。——《国语·晋语》

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左传》

(4) 表示希望、祈使 【wish】

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史记》

(5) 表示听任、任随 【allow;let】。常和“所”搭配

唯所纳之,无不如志。——《左传》

唯 [连]

虽然,纵使 【though】——表示让步关系

【公孙】弘、【张】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史记》

唯 [助]

(1) 表示肯定 【be】

如地如天,何私何亲;如月如日,唯君之节。——《管子》

唯求则非邦。——《论语·先进》

唯天子,受命于天。——《礼记·表记》

今乃立六国后,唯无复立者。——《汉书》

唯进修是急。——清·刘开《问说》

唯师心自用。

唯道之所成。

唯利是图

【self-seeking】 自私自利,只图有利,其他一切都置于一旁。

唯妙唯肖

唯唯否否

【be obsequious】 形容一味顺从附和,不敢表示不同的意见。

唯唯诺诺

【be a yes-man】 表示同意的应答声。

唯我独尊

【extremely conceited;assume airs of self importance;stand upon one's pantofles】 本系推崇的话,后来称人之自高自大。

唯物主义

【materiali】 哲学两大派别之一,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唯物论

【materiali】 见”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ideali】 哲学两大派别之一,认为物质世界是意识、精神的产物,意识、精神是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

唯心论

【ideali】 见”唯惟凡思也。——《说文》心主义“

【single;only;sole】 只有一个

惟字是用来表示只有、仅仅、只是、希望等意思,常用做动词或副词。“惟”与“唯”两字多可互通使用,只在部分特定词语中不通用。字是用来表示只有、仅仅、只是、希望等意思,常用做动词或副词。“惟”与“唯”两字多可互通使用,只在部分特定词语中不通用。

1.单,只。

3.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妙~肖。~二月既望。

详细解释

⑴ 形声。字从心,从隹(zhuī),隹亦声。“隹”意为“鸟头”、“锐头”、“尖头”。“心”与“隹”联合起来表示“心尖起来”(心像鸟头一样形成了尖头,有了明确指向)。本义:心思集中于一点。转义:用为副词,相当于“仅”、“只”。英译为on(e)ly

⑵ 同本义【think】

惟,凡思也。——《说文》

臣窃惟事势。——贾谊《治安策》

吾惟之,坚子固不足遣。——《汉书·张良传》

⑶ 又如:惟思(思虑);惟度(思考忖度);惟念(思念;考虑)

⑷ 为,是【be】

万邦黎献,共惟帝臣。——《书·益稷》

不变惟何。——【英】赫胥黎著、严复译《天演论》

⑸ 有【he】

相亦惟终。——《礼记》

⑹ 听从,随从【obey】

大国苟不以为然也,则亦惟命耳。——刘献廷《广阳杂记》

⑺ 又如:惟惟(听从顺服的样子)

⑻ 愿,希望【hope】

若草庵见毁一节,成功之后,万惟留心。——《英烈传》

⑼ 又如:惟所欲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而为)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书·大禹谟》

唯:<象>形声。本义:急声回答声 <副>只有,只是 以,因为 <连>虽然,纵使 <助>表示肯定 用于句首,无实义。

惟:<动>形声。本义:思考;思念 <副>只有,只是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

评论

请点击输入描述

尘埃何在

请点击输入描述

”跟“惟一”意思完全一样,是一对异形词。都可以使用。

关于“唯”、“惟”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对于“唯”、“惟”的使用是这样描述的:“唯,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时已有用例,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现代汉语书面语也使用。”“惟,可用作副词、连词、助词。先秦已普遍使用,后一直沿用于文言中。”

那么是否意味着,在现代汉语中,“唯”完全取代了“惟”,二者在意义上没有任何别了呢?

首先,我们来看《说文》对于二者地解释。

“唯,诺也。”

“惟,凡思也。”

在字的本意上,二者是有别的“唯”表一种应答,“惟”表示思考。

然后,在《现代汉语大词典》中,对于二者是这样解释的:

“唯”(wéì)⑴独;仅;只有⑵以;因为⑶表示希望、祈请⑷听凭;任随⑸思;考虑⑹虽然;即使⑺语首助词。亦写作“唯”“维”

“惟”(wéì)⑴思考;思念⑵有⑶为;是⑷听从;随从⑸愿;希望⑹副词,相当于“只有”⑺连词,也作“唯”“维”⑻介词,也作“唯”“维”,相当于“以;由于”⑼助词,也作“唯”“维”⑽水名。通“潍”⑾通“帷”⑿姓

(wěì)⑴专一⑵

仅看两字的项释义,读wéì时,“唯:独、仅”,“惟:思考”;读wěì时,“唯:应答声”,“惟:专一”。与《说文》别不大。

再看《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对二者用法的列举。

词性

“唯”

“惟”

副词

1、 表示对事物或动作的范围加以限定。可译为“只”、“仅仅”等。

2、 用于对话中,表示听到或同意对方的谈话,也可叠用作“唯唯”。可译为“是”、“对”、“嗯”等。

1、用于谓语前,表示对事物或动作的范围加以限定,可译作“只”、“仅仅”等。

连词

1、 连接分句,表示设和让步,相当于“虽”。可译为“即使”、“纵使”等。

2、 连接分句,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理由。可译为“由于”、“正因为”等。

1、 用于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之间,表示并列关系。可以译为“和”、“与”等。

2、 连接分句,表示设和让步,相当于“虽”。可译为“纵使”、“即使”等。

3、 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理由。可译为“由于”、“正因为”等,或随上下文义灵活译出。

助词

1、用在句首,意在引出话题,为立言行文开端。可不必译出。

1、 用在句首,意在引出话题,为立言行文开端。可不必译出。

2、 用在句首,引出时间、处所。可不必译出。

由表格中的对照我们可以看出:

作为副词时“惟”没有表示“应答”的意思。例如:

《易?乾》:“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唯圣人乎。”(副词,独、仅)

《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副词,只有)

而在《论语?里仁》:“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中,就不可以用“惟”替代。在这个层面上,“唯”可以包含“惟”。

作为连词时“唯”可连接分句,“惟”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连接名词。例如:

《荀子?性恶》:“然则唯禹不知仁义……”(连词,虽然、即使)

《老子?第二章》:“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连词,由于)

《左传?哀公元年》:“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连词,由于)

而在《尚书?禹贡》:“齿革羽毛惟木。”中,“惟”表示“和、与”。这里,就不能用“唯”来替代。

作为助词时“惟”的用法比“唯”稍细致些,但可以忽略。

也就是说,“唯”并不能完全取代“惟”,只是,在现代汉语中,用到只能使用“惟”的情况并不多。

[附] 列出“唯”、“惟”的一些词语,以供参考。其中,有些“惟”的词语为古用法,因此不列入考虑。

、唯心、唯心史观、唯心主义、唯心论、唯我(吾)独尊、唯我论、唯利是求(视/图)、唯阿、唯妙唯肖、唯其、唯物史观、唯物主义、唯物论、唯物辩证法、唯所欲为、惟命是从(听)、唯美主义、唯理论、唯喏(诺)、唯唯、唯唯否否、唯唯诺诺、唯复、唯然、唯独、唯谨、唯识

惟一、惟力是视、惟大梁、惟口起羞、惟日不足、惟日为岁、惟兮、惟正之供、惟有、惟那木、惟肖、惟我独尊、惟利是求(图/命/视/趋)、惟谷、惟良、惟妙惟肖、惟其、惟所欲为、惟命、惟命是从(听)、惟念、惟垣、惟城、惟思、惟度、惟屏、惟恐、惟真、惟桑、惟惟、惟新、惟尘、惟精惟一、惟宁、惟翰、惟独、惟旧、惟藩、惟谨

一般我们所常用的是“”,有排它的意思。“惟一”的意思同“”不同。有专一的意思。

【】唯独;。

汉王充

《论衡·言毒》:“物为靡屑者多,火烈,火气所燥也。”

鲁迅

《呐喊·鸭的喜剧》:“有一匹还成了

爱罗先珂

君在

所作的《小鸡的悲剧》里的主人公。”

巴金

《随想录·文学的作用》:“生活的确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的源泉。”

【惟一】1.专一。

《春赋》:“迈惟一之德,究吹万之性。”参见“

惟精惟一

”。2.,只有一个。《梁书·儒林传·范缜》:“人体惟一,神何得二?”

宋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八:“

汉惟一

赵充国

,唐

惟一

王忠嗣

,本朝惟一

曹彬

,有三代将帅气象。”

柔石

《人间杂记》:“但又有一位矮胖的男人,好似他自己是惟一的慈善家。”

惟wéi

单,只:惟独。惟一。惟有。惟恐。惟命是从。惟我独尊。

但是:雨虽止,惟路仍甚泥泞。

文言助词,常用于句首:惟妙惟肖。惟二月既望。

想,思考:思惟(亦作“思维”)。惟度(du?)(思量,揣度)。

惟wéi

【副】

用来限定范围,相当于“只有”、“只是”〖only〗

惟明克允。——《书·舜典》

惟士为能。——《孟子·梁惠王上》

惟闻女叹息。——《乐府诗集·木兰诗》

惟吾德馨。——唐·刘禹锡《陋室铭》

惟有乳下孙。——杜甫《石壕吏》

惟手熟尔。——宋·欧阳修《归田录》

惟,独也。常语也。或作唯、维。——清·王引之《经传释词》

又如:惟一惟精(精诚专事,毫无杂念);惟义是从(只要有道理就坚决服从);惟口起羞(谓言语不慎,招致羞辱);惟利是求(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惟精惟一(精纯专一)

表示动作、行为的重复,相当于“又”〖again〗。如:惟新(更新)

相当于“犹”、“还”〖still〗

惟,犹犹也。——裴学海《古书虚字集释》

用在句首,表希望、祈使〖wish〗

先王无流连之乐,荒亡之行,惟君所行也。——《孟子·梁惠王下》

惟思既往。——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惟思将来。

惟留恋也。

惟希望也。

唯wéi

【副】

只有,只是〖only;alone〗

唯圣人为能和。

唯北狄野心。——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唯余其一。——吴均《与朱元思书》

唯巨石岿然。——《吕氏春秋·慎行论》

又如:唯心(语,谓一切诸法(指万事万物),唯有内心。无心外之法。也称“唯识”);唯谨(唯有谨慎)

以,因为〖because〗

唯无德也。——《国语·晋语》

冀之既病,则亦唯君故。——《左传》

表示希望、祈使〖wish〗

唯大王与群臣熟计议之。——《史记》

表示听任、任随〖allow;let〗。常和“所”搭配

唯所纳之,无不如志。——《左传》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句话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什么指导意义?

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地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有所成。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一心一意才可以取得成功。

(2) 用于句首,无实义

提升自己道德修养,找出自己道德中精微不可思议的部分。

有意义,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层次,让自己升华。

我们日常做事情也应该专心致志,做一事专一事!

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

无论是自己创业还是上班都要一心一意的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