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回火方法有哪几种?
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回火方法有哪几种?它们的组织和性能特点有哪些?
回火是将工件重新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取出以一定方式冷却下来。
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回火方法有哪几种?
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回火方法有哪几种?
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常用的回火方法有哪几种?
回火分为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
低温回火(150~150℃)得到的是回火马氏体组织,在保存高硬度的情况下,降低钢的淬火应力和脆性;
中温回火(350~500℃)得到的是回火托氏体组织,硬度为HRC40~50。这类组织具有高的弹性极限和屈服极限,具有较好的韧性,主要用于弹性元件等;
高温回火(500~650℃)高温回火得到的是铁素体+细粒渗碳体即回火索氏体组织。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多用于结构零件淬火后的回火。淬火+高温回火称为调质。
钢淬火后的组织是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处于亚稳定状态,回火是使其趋于稳定状态的处理。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强度下降,而塑性、韧性提高。
回火的目的是什么?低温回火、中温回火、高温回火后的组织分别是什么?
回火目的:
1.消除工件 淬火 时产生的 残留应力 ,防止变形和 开裂 ;
2.调整工件的硬度、强度、塑性和韧性,达到使用性能要求;
3.稳定组织与尺寸,保证精度;
4.改善和提高加工性能。
低温 回火组织为回火马氏体,一般为工模具钢要求高 硬度高 强度的工艺。
中温回火组织为回火屈氏体,一般为弹簧钢处理工艺。
高温回火(调质)组织为回火屈氏体,一般为中碳结构钢处理工艺。
回火的目的
回火的目的是减低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
热处理行业的许多小伙伴们都了解热处理工艺中的4把火:分别是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在热处理工艺中回火工艺是淬火后接着进行的一种作步骤,一般又是工件进行热处理的终一道工艺程序。
回火的主要目的是减低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
回火,是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
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干时间,然后缓慢或快速冷却。一般用以减低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
低温回火
工件在150~℃进行的回火。
目的是保持淬火工件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降低淬火残留应力和脆性
回火后得到回火马氏体,指淬火马氏体低温回火时得到的组织。力学性能:58~64HRC,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应用范围:刃具、量具、模具、滚动轴承、渗碳及表面淬火的零件等。
中温回火
工件在350~500 ℃之间进行的回火。
目的是得到较高的弹性和屈服点,适当的韧性。回火后得到回火托氏体,指马氏体回火时形成的铁素体基体内分布着极其细小球状碳化物(或渗碳体)的复相组织。
力学性能:35~50HRC,较高的弹性极限、屈服点和一定的韧性。
应用范围:弹簧、锻模、冲击工具等。
什么是回火?回火的目的是什么
有时候对于大型铸件、锻件进行正火处理之后也采用相似的工艺处理叫做回火。
回火的目的:降低脆性,消除或减少内应力,钢件淬火后存在很大内应力和脆性,如不及时回火往往会使钢件发生变形甚至开裂。
获得工件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工件经淬火后硬度高而脆性大,为了满足各种工件的不同性能的要求,可以通过适当回火的配合来调整硬度,减小脆性,得到所需要的韧性、塑性。
稳定工件尺寸
对于退火难以软化的某些合金钢,在淬火(或正火)后常采用高温回火,使钢中碳化物适当聚集,将硬度降低,以利切削加工。
拓展资料:
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Ac1(加热时珠光体向奥氏体转变的开始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干时间,然后缓慢或快速冷却。一般用于减小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者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淬火后的工件应及时回火,通过淬火和回火的相配合,才可以获得所需的力学性能。
又称配火。金属热处理工艺的一种。将经过淬火的工件重新加热到低于下临界温度的适当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在空气或水、油等介质中冷却的金属热处理。或将淬火后的合金工件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温若干时间,然后缓慢或快速冷却。一般用以减低或消除淬火钢件中的内应力,或降低其硬度和强度,以提高其延性或韧性。根据不同的要求可采用低温回火、中温回火或高温回火。通常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和强度降低,延性或韧性逐渐增高。
钢铁工件在淬火后具有以下特点:①得到了马氏体、贝氏体、残余奥氏体等不平衡(即不稳定)组织。②存在较大内应力。③力学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因此,钢铁工件淬火后一般都要经过回火。
作用 回火的作用在于:①提高组织稳定性,使工件在使用过程中不再发生组织转变,从而使工件几何尺寸和性能保持稳定。②消除内应力,以便改善工件的使用性能并稳定工件几何尺寸。③调整钢铁的力学性能以满足使用要求。
回火就是将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到727c°温度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进行空冷的热处理工艺.目的:细化组织;用于低碳钢,可提高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用于中碳钢或要求性能不高的零件,可代替调制处理;用于高碳钢,可消除网状碳化物,为球化退火做组织准备.
什么是回火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回火就是火旺回烧的意思?回火的目的就是火,不要往外边收
什么是回火?回火的目的是什么?回火就是把工件放入600℃的保温箱中保温20分钟,目的是为了让它变得更加坚硬。
又称配火。金属热处理工艺的一种
提高组织稳定性
消除内应力
调整钢铁的力学性能以满足使用要求
正火、退火、淬火、回火,到底是什么意思呢?你都搞清楚了吗
低温回火和中温回火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低温回火(加热温度通常为150℃~℃)可减小工件的淬火应力、降低脆性并保持高硬度。用于要求硬度高、耐磨性好的零件,如、模具等。
中温回火(加热温度为350C~500℃)可显著减小淬火应力,提高弹性。常用于各种弹簧和某些模具。
高温回火(加热温度为500℃~650℃)可消除淬火应力,使零件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通常把“淬火加高温回火”称为调质。调质广泛用于处理各种重要的中碳钢零件,尤其是承受动载荷的零件,如各种轴、齿轮等。
1、【中文名】:低温回火
【外文名】:low tempering
【相关学科】:材料
【应用行业】:冶金
【其他名称】:配火
【】:低温回火又称“消除应力回火”。回火温度范围为150-摄氏度,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回火一般不单独使用,在零件淬火处理后进行回火,主要目的是消除淬火应力,得到要求的组织,回火根据回火温度的不同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回火。分别得到回火马氏体、屈氏体和索氏体。
2、【中文名】:中温回火
【】:中温回火是指回火温度范围为350-500摄氏度,回火后的组织为回火托氏体(屈氏体),主要应用于含碳量为0.5%-0.7%的碳钢和合金钢制造的各类弹簧。
【硬度】:硬度为35-45HRC。
3、【中文名】:高温回火
【外文名】:High temperature tempering
【优 点】:提高金属的塑性和韧性
【硬 度】:一般在25~35HRC之间
【适 用】:各类连接和传动的结构零件
【学 科】:冶金工程
【】:高温回火是指把零件淬火后,再加热到500~650℃,一般是加热到临界点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后,以适当的速度冷却。
回火分几种,有什么作用?
根据工件性能要求的不同,按其回火温度的不同,可将回火分为以下几种:
1、低温回火(150-度)
低温回火所得组织为回火马氏体。其目的是在保持淬火钢的高硬度和高耐磨性的前提下,降低其淬火内应力和脆性,以免使用时崩裂或过早损坏。
它主要用于各种高碳的切削刃具,量具,冷冲模具,滚动轴承以及渗碳件等,回火后硬度一般为HRC58-64。
2、中温回火(-500度)
中温回火所得组织为回火屈氏体。其目的是获得高的屈服强度,弹性极限和较高的韧性。因此,它主要用于各种弹簧和热作模具的处理,回火后硬度一般为HRC35-50。
3、高温回火(500-650度)
高温回火所得组织为回火索氏体。习惯上将淬火加高温回火相结合的热处理称为调质处理,其目的是获得强度,硬度和塑性,韧性都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因此,广泛用于汽车,拖拉机,机床等的重要结构零件,如连杆,螺栓,齿轮及轴类。回火后硬度一般为HB200-330。
扩展资料:
回火处理之效果决定于回火温度、时间即在冷却速率等因素。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材料之强度与硬度跟着降低,然而材料之延展性却跟着提高。
根据冶金原理,将经过淬火及正常化处理在放回中温浸置(时效)一段时间,可促使一部分之碳化物析出,同时有可消除一部分因急速冷却所造成之残留应力,因此可提高材料之韧性与柔性。
参考资料来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