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推广方案 农业技术推广方案模板范文大全
农业推广的程序有哪些
一、指导思想
农业技术推广方案 农业技术推广方案模板范文大全
农业技术推广方案 农业技术推广方案模板范文大全
农业技术推广方案 农业技术推广方案模板范文大全
紧紧围绕“科技进村入户、促进增产增收”的主题,以省市区农业科研、教学、推广部门大联合和区、乡镇、村大互动为突破口,以农业重大项目为支撑,以实施主体培训、主导品种和推广关键技术为措施,以集成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动力,联动开展农业科技大服务,加快产业化进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推动我区现代农业发展。
二、目标任务
围绕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目标,开展科技培训、科技、科技推广。培训科技户1000户,完成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在全区建立特色经济作物技术集成推广片(基地)1万亩,推广9项配套技术,确保全面完成“三大行动”各项目标任务。
三、行动内容
(一)科技大培训
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为目标,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培训产业农民。
1、主要任务:全年组织开展特色产业技术集成推广科技户培训1000户,开展实用技术培训2万人(次)。
2、依托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建设,粮经产业双创双建工程。
3、单位:局科教科为牵头单位,局属相关科室(中心、站)和街镇乡农业综合片站、畜牧兽医站配合。
(二)科技大
围绕我区特色优势产业,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培育科技户,展示成果。
1、主要任务:开展水果、粮食、蔬菜等农作物及畜禽新品种引进筛选,以及长枝修剪、生草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检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畜禽标准化养殖、种草养畜等技术攻关与集成,在全区建立新技术成果转化基地,在万兴、茶店、山泉、黄土等街镇乡建立户。
2、依托项目:粮油高产创建项目、园艺产品标准化建设项目、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规模养殖场畜禽疫病综合防治项目等。
3、单位:局农技中心、畜牧兽医中心为牵头单位,局属相关科室(中心、站)和街镇乡农业综合片站、畜牧兽医站、龙头企业、养殖专业场(户)配合。
(三)科技大推广
围绕水果、蔬菜、畜禽等优势产业,与重大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有机结合,开展农业技术大推广。
1、优质粮油技术推广
主要任务:在全区推广优质粮油新品种和粮食增产技术,基本实现粮油优质化和良种化。
依托项目:粮油高产创建项目、良种补贴项目。
单位:局农技中心为牵头单位,局属相关科室(中心、站)和街镇乡农业综合片站配合。
2、特色产业技术推广
主要任务:建立优质特色水果产业基地20万亩和良种繁育场1个(100亩)。
依托项目:园艺产品标准园创建项目、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强县创建项目。
单位:以局农技中心为牵头单位,局属相关科室(中心、站)和街镇乡农业综合片站配合。
3、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推广
主要任务:在全区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0万亩。
依托项目:植保工程。
单位:局农技中心为牵头单位,局属相关科室(中心、站)和街镇乡农业综合片站配合。
4、地力培肥技术推广
主要任务:在全区推广地力培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万亩次。
依托项目: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单位:局农技中心为牵头单位,局属相关科室(中心、站)和街镇乡农业综合片站配合。
5、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化技术推广
主要任务:创建有机水果标准化生产基地3000亩。
依托项目:四川省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
单位:局法规科为牵头单位,局属相关科室(中心、站)和街镇乡农业综合片站配合。
6、农村能源建设技术推广
主要任务:建设农村沼气池300口。
依托项目: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
单位:局农技中心为牵头单位,局属相关科室(中心、站)和街镇乡农业综合片站配合。
7、种草养畜技术推广
主要任务:在全区建立户10户,推广种草养畜、补料育肥配套技术。
依托项目:种草养鹅项目、种草养兔项目。
单位:局畜牧兽医中心为牵头单位,局属相关科室(中心、站)和街镇乡农业综合片站、畜牧兽医站配合。
8、特种畜禽引进
主要任务:在洛带镇建立特种野猪养殖场,在万兴乡建立黑鸡养殖场,发展珍稀畜禽。
依托项目:特种野猪养殖项目、黑鸡养殖项目。
单位:局畜牧兽医中心为牵头单位,局属相关科室(中心、站)和街镇乡农业综合片站、畜牧兽医站配合。
9、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
主要任务:在全区建立户10户,开展疫病综合防治技术培训与指导,建立畜禽免疫档案,实施畜禽防疫溯源管理。
依托项目:畜禽疫病综合防治技术推广项目。
单位:局畜牧兽医中心为牵头单位,局属相关科室(中心、站)和街镇乡农业综合片站、畜牧兽医站配合。
四、主要措施
(一)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龙泉驿区农业科技三大行动工作小组和专家指导组。小组由区农发局杨伟任组长,分管付修敏、蒋启林、魏大蓉任副组长,局属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科教科。同时聘请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的相关专家,成立专家指导组。从局属各业务部门选派科技人员,切实开展三大行动。
(二)实行分工协作
局属相关科室(中心、站)、各街镇乡农业综合片站、畜牧兽医站要按照项目行动内容的要求,切实履行各自职能职责,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切实搞好三大行动。
(三)统一行动步骤
1、准备启动阶段
2010年1月至3月,各牵头单位制定科技服务技术方案,遴选技术和科技户。
2、具体实施阶段
2010年4月到12月,广泛开展培训、指导和推广,打造三大行动亮点。总结推广好的做法和经验,带动全区农业科技推广培训服务方式全面转变。
3、总结验收阶段
2010年12月,检查验收总结,进行绩效评价。
(四)加强督促检查
切实加大监管力度,小组办公室对三大行动实施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绩效考评,确保三大行动工作取得实效。
(五)落实行动经费
区农发局积极争取财政安排配套资金,支持“三大行动”开展,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科技人员下乡的工作经费,为“三大行动”有效开展提供资金保障
怎么设计一个农业技术推广方案
你好!农业推广方法是指农业推广工作的一系列组织措施、服务手段和工作技巧。农业推广的方法很多,其分类方式有多种,但常用的是基于推广对象的多寡即根据信息传播的方式不同进行分类,将农业推广方法分为三种类型。
1、大众传播法:推广者将农业技术和信息经过选择、加工和整理,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广大农民群众的推广方法。
(1)优点:
①传播的信息权威性高;
②传播的信息数量大、速度快;
③信息传播成本低、效率高。
(2)缺点:信息传递方式是单向的,信息发出者无法与信息接受者面对面双向沟通,获得反馈信息少。
2、集体指导法:又称群体指导法或团体指导法,指推广人员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内,把具有相同或相似需要和问题的一些农民组织起来,采取小组会议、、培训、参观考察等方法,集中地对农民进行指导和传递信息的方法。
(1)优点:
①指导范围相对较大,推广效率较高;
②易于双向沟通,信息反馈及时;
③共同问题易于解决。
(2)缺点:难以在短时间内满足每个人的特殊要求。
3、个别指导法:推广人员和个别农民接触,讨论共同关心或感兴趣的问题,向农民提供信息和建议的推广方法。有农户访问、办公室访问、信函咨询、电话咨询、电脑服务等多种形式。
(1)优点:针对性强,便于双向沟通,有利于推广人员直接得到反馈信息,了解真实情况,直接帮助农民解决问题。
(2)缺点:信息发送量有限,服务范围窄,占有人力、物力多,费用高。
农业新技术推广案例
给你个例子: 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 根据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关于发展2004年粮食生产的总体部署与目标任务,制订以下“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 一、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全国特别是粮食主产省区农技推广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较多、专业覆盖面较广和推广体系较健全等优势,积极配合有关司局,围绕“一个目标”(确保粮食总产不低于00亿斤),狠抓“三项工作”(推广主导品种,配套主推技术,开展主体培训),服务“行动”(夏粮增产行动,春夏播面积恢复行动,大秋作物增产行动,科技提升行动,标准农田建设行动),举全系统之力,为实现2004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二)目标任务 在水稻、小麦、玉米和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10个优势产业带的15个主产省区,建立良种良法点26个(其中标志性点13个)(附件1),推广新品种50个、关键技术15项。围绕发展粮食生产“行动”,为四大粮食作物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培训技术骨干、乡村农技员、户、种粮大户500万人次。通过与培训活动,辐射和带动15个省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 (三)技术路线 以水稻、小麦、玉米、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为对象,以优势产业带为单元,以品种为主线,组装综合配套技术。在每个优势产业带设立若干个点,每个点确定1-2个主导品种,推广1-2项关键技术,辐射和带动良种良法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统一部署、分头实施和广泛发动、多方参与的工作原则,组织相关省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的力量,积极投身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科技行动。通过加强组织、信息发布、技术、逐级培训、服务指导、督促检查等工作措施,切实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 二、主要内容 (一)水稻 在华南地区、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等3个优质水稻产业带,设立点9个(其中标志性点6个),主导品种18个、主推技术4项。 1.华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博优235、博优998、丰华占、矮秀占。 (2)主推技术(1项) 水稻抛秧和免耕抛秧技术。技术要点:选用塑料钵体软盘育秧;旱育秧培育适龄壮秧;抛秧的大田施足有机肥,免耕抛秧的大田采用秸秆还田;亩抛基本苗6-7万株;适时施用分蘖肥和化学除草;中期适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适时施用穗粒肥,间歇灌溉;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2.长江流域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12个):丰川三号、D优13、金优463、先农16号、两优培九、绵Ⅱ优838、丰两优1号、中优448、T优207、金优117、丰优香占、扬两优6号。 (2)主推技术(2项) 抗性稻螟虫综合治理技术。技术要点:调整播期,避过一代螟虫产卵高峰期,降低害虫在水稻上的落卵量,减少虫口基数;做好田间清理工作,有条件地区实行深水封灌减少害虫越冬场所,降低虫源数;集中秧田防治,重治一代,压低二代基数;停用高抗性的剂,换用抗性较低的剂,实施混合、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 稻瘟病综合治理技术。技术要点:应用抗病品种;进行种子包衣和种子消毒处理;栽插前使用液浸秧;通过调节播期、田间密度、田间湿度和施肥量,增强抗逆性;系统监测病情,适时采用喷防治。 3.东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辽粳9号、辽粳294。 (2)主推技术(1项) 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旱育秧培育壮秧;施足有机肥,精细整地;稀植或超稀植;中期露田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及时防治病虫草害;适时收获。 (二)小麦 在黄淮海强筋冬麦、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和大兴安岭沿麓春麦等3个产业带,设立点5个(其中标志性点3个),主导品种10个、主推技术4项。 1.黄淮海强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6个):郑麦9023、豫麦34、8901、9409、济麦19、洛麦20。 (2)主推技术(2项)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对中筋、强筋小麦,选用肥水条件较好的高肥地块和单株生产力高、抗逆性强的品种;将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由7:3改为5:5,追肥时期由原来的起身期推迟到拔节期,地力较好的地块可推迟到拔节与挑旗之间。 节水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足墒播种;选用早熟、耐旱、容穗量大的品种;增加磷肥施用量并全部底施;春季控制用水,实现亩产350-400公斤目标,只需在拔节期浇1水,实现亩产400-450公斤目标,佳浇水时期为拔节期和开花期。 2.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扬辐麦2号、扬麦13号。 (2)主推技术(1项) 稻茬麦少免耕高产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用越冬期抗寒抗冻害力强的矮秆、半矮秆紧凑型品种;适期播种,共生期一般掌握在10-15天,不宜超过20天;套播,基本苗一般比常规耕播高产栽培法增加10%-30%,确保全苗齐苗。 3.大兴安岭沿麓强筋春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龙麦26、垦大6号。 (2)主推技术(1项) 保优与节本标准化生产技术。技术要点:在轮作的基础上,选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进行种子包衣或剂拌种;适时播种,边播种边;在3叶期采用顺垄法压青苗2次;合理肥水运筹。 (三)玉米 在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和黄淮海专用玉米2个产业带,设立点5个(其中标志性点2个),主导品种9个、主推技术3项。 1.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龙丰二号、益丰10、四密25、平安18。 (2)主推技术(2项) 大垄双行覆盖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生育期稍长的品种;适时化除覆膜;选用长效碳氨或涂层尿素作底肥;及时放苗补苗。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技术要点:适期放蜂,防治一代玉米螟在产卵初期为次放蜂适期,产卵始盛期第二次放蜂;防治二代玉米螟,于8月初及8月12日左右放蜂两次;保证亩放蜂量为1-1.5万头,总数2次,每亩设放蜂点2-4个;根据当时当地的主风向和风速安排放蜂和各点蜂量,将蜂卡撕成小块,在放蜂点附近选择一株玉米,将蜂卡用秫秸皮或针线别在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基部的三分之一处,如遇大雨,须延期放蜂,并将蜂卡放在阴凉黑暗处暂时保存;配合使用菌剂消灭幼虫。 2.黄淮海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郑单958、浚单20、登海3707、鲁单984、蠡玉16。 (2)主推技术(1项) 夏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技术。技术要点:根据玉米用途选用优质专用玉米品种;麦收时麦秸直接粉碎还田;确定底施化肥量,调整施肥深度,将全部磷、钾肥和少量氮肥做底肥,施肥深度在8-10厘米为宜;适时进行化学除草及害虫防治;在定苗后及早追肥,促幼苗早发。 (四)大豆 在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2个产业带,设立点7个(其中标志性点2个),主导品种13个、主推技术4项。 1.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8个): 铁丰31号、辽豆11号、吉育45、吉育43、黑农41、东农434、吉林35、吉林47。 (2)主推技术(3项) “垄三”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对土壤进行深松,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宜;分层深施肥,化肥做种肥时,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5~6厘米处,化肥做底肥时,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10~15厘米处;采用机械在垄上进行双行等距精量播种,播量每公顷保苗20~35万株。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技术要点:选用矮秆、半矮秆抗倒伏品种,并选用合适的播种机械进行精量播种,按平窄密、大垄密和小垄密三种方式确定行距;增加肥料投入,重点是增施有机肥,搭配施用化肥,施用量要较常规垄作增加15%以上,还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搞好播前或播后苗前的化学除草,根据当地杂草群落,选择效果好、污染小的除草剂,实现一次性的除草,以防草荒。 重迎茬控制技术。技术要点:合理轮作,尽量避免重茬、减少迎茬;选用抗孢囊线虫或抗逆性强的品种,进行种子包衣,并适当增加播种密度;采用松、翻、耙、旋相结合的深松耕法;推行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合理施用化肥,加强田间管理。 2.黄淮海高蛋白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冀豆12、徐豆9号、豫豆25、鲁豆10、豫豆22。 (2)主推技术(1项) 高蛋白大豆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技术要点: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墒免耕播种,采用条播或点播,争取五苗(早、全、齐、壮、匀);中耕灭茬,及早间、定苗;科学施肥,采取前茬重施磷肥(施足底肥),花期追施氮肥,后期根外喷施;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对旺长的大豆施用多效唑进行控制;出苗20天后要灌水防旱,同时中耕松土保墒;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虫、草害,中期防治好蛴螬,后期要防治大豆食心虫。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制订《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每个主要粮食作物成立1个技术推广督查指导组,中心任组长,相关省区农技推广站(总站、中心)及中心有关处室人员为组员,具体组织实施每个作物的技术推广方案(附件2)。 (二)发布技术信息 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四大粮食作物良种良法实用技术手册,按作物、产业带介绍主导品种及其优质高产配套技术,免费印发各点。在四大粮食作物生长关键季节,利用《农民日报·农技推广周刊》、《农技推广》和《植保导刊》及“农技推广网”发布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肥料、农、农膜等)以及粮食政策、市场供求等信息。组织相关省、地、县农技推广部门在广播、电视、期刊、报纸等传媒开辟专栏或专题节目,按照农时及时发布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信息。通过在农民活动集中场所举办宣传栏、墙报,利用送科技下乡、热线电话咨询和发放明白纸、信息卡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传播粮食生产实用技术。 (三)组织技术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有关省区、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13个标志性良种良法点(一个业务处室负责一个点)(见附件),其余13个点由相关省区农技推广部门会同有关地、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各粮食主产省区要组织县农技推广部门在重点县、乡村设立集中连片的点,做到1县1个区(面积万亩以上)、1乡1个片(面积千亩以上),形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网络。在生产关键季节逐级组织现场观摩或实地培训,利用点带动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资大面积推广应用。 (四)开展逐级培训 围绕发展粮食生产“行动”,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术培训。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培训粮食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农技骨干(1000人次),相关省、地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县级和重点乡镇农技人员(20万人次),相关县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乡镇农技推广员、户和种粮大户(480万人次)。 (五)狠抓服务指导 加强与农业科研、教学部门的联系与合作,在生产关键季节,组织科研、教学、推广系统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现场咨询指导。组织各级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苗情、墒情、虫情、病情系统调查和监测,研究提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技术对策,并进行现场指导。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配套服务,推进农资产品连锁经营与配送服务,因地制宜提供统一机耕、统一植保、统一肥水管理、统一收获等化服务。协助有关部门整顿、规范农资市场,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的农资产品。 (六)强化督促检查 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用“与时俱进”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到人”的方法切实将本方案落到实处。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在每个粮食作物生产的前、中、后期要向上一级农技推广部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每个作物的关键生产季节要派员实地督查指导。各地工作进展及督查情况将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简报》和“农技推广网”予以通报。 全国农技中心办公室 2004年3月22日印发
怎样做好农业新技术的推广
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5~6厘米处;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服务“行动”(夏粮增产行动,施用量要较常规垄作增加15%以上,降低害虫在水稻上的落卵量、长江流域和东北地区等3个优质水稻产业带、蠡玉16、东农434、益丰10:扬辐麦2号、地、鲁豆10。在每个优势产业带设立若干个点。技术要点.5万头。 1.黄淮海强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6个),做到1县1个区(面积万亩以上)。 (二)发布技术信息 组织有关专家编写四大粮食作物良种良法实用技术手册,增强抗逆性;栽插前使用液浸秧,设立点5个(其中标志性点3个)。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在每个粮食作物生产的前、鲁单984、容穗量大的品种;及时防治病虫草害;推行秸秆还田、辽豆11号;适期播种,科技提升行动、耙;选用早熟;施足有机肥;根据当时当地的主风向和风速安排放蜂和各点蜂量,充分发挥全国特别是粮食主产省区农技推广系统专业技术人员较多:应用抗病品种。 1.华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地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县级和重点乡镇农技人员(20万人次),压低二代基数。技术要点。技术要点。 (2)主推技术(2项) 氮肥后移延衰高产栽培技术,组织科研、旋相结合的深松耕法;停用高抗性的剂。 (2)主推技术(1项) 夏玉米免耕覆盖栽培技术,传播粮食生产实用技术,争取五苗(早、洛麦20。 2.黄淮海高蛋白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强筋小麦,选用肥水条件较好的高肥地块和单株生产力高、矮秀占、技术,按平窄密,花期追施氮肥、产业带介绍主导品种及其优质高产配套技术,组织相关省区各级农技推广部门的力量,每亩设放蜂点2-4个、新技术、主要内容 (一)水稻 在华南地区,有条件地区实行深水封灌减少害虫越冬场所,切实提高技术的到位率和普及率、小麦、半矮秆紧凑型品种;春季控制用水、教学部门的联系与合作。 2.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积极投身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科技行动、豫豆22,并将蜂卡放在阴凉黑暗处暂时保存:足墒播种,于8月初及8月12日左右放蜂两次、虫情、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出苗20天后要灌水防旱。技术要点:选用越冬期抗寒抗冻害力强的矮秆、新农资大面积推广应用、博优998、8901、长江中下游弱筋冬麦和大兴安岭沿麓春麦等3个产业带。 (2)主推技术(1项) 高蛋白大豆优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将蜂卡撕成小块、豫麦34,为实现2004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组织各级农技推广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玉米、墒情、污染小的除草剂。 重迎茬控制技术;适时施用分蘖肥和化学除草:3改为5、钾肥和少量氮肥做底肥;做好田间清理工作。技术要点,按照农时及时发布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技术信息。技术要点、中心)及中心有关处室人员为组员,以及关于发展2004年粮食生产的总体部署与目标任务。 (三)组织技术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会同有关省区,利用点带动新品种,搭配施用化肥,为四大粮食作物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培训技术骨干:选用矮秆。 窄行密植栽培技术、电视,主导品种10个;在3叶期采用顺垄法压青苗2次,确保农民用上放心的农资产品给你个例子、济麦19、新农资(肥料,配套主推技术,举全系统之力;适时施用穗粒肥。通过在农民活动集中场所举办宣传栏。 (2)主推技术(2项) 抗性稻螟虫综合治理技术,确保全苗齐苗,防治一代玉米螟在产卵初期为次放蜂适期、高产、农膜等)以及粮食政策,促幼苗早发;旱育秧培育适龄壮秧、T优207,加强田间管理。 (二)小麦 在黄淮海强筋冬麦、农,将蜂卡用秫秸皮或针线别在中部叶片背面叶脉基部的三分之一处;抛秧的大田施足有机肥、《农技推广》和《植保导刊》及“农技推广网”发布新品种。技术要点,换用抗性较低的剂,化肥做种肥时;适时进行化学除草及害虫防治,并选用合适的播种机械进行精量播种;中期露田晒田;科学施肥、先农16号,主导品种18个,每个主要粮食作物成立1个技术推广督查指导组、抗逆性强的品种,春夏播面积恢复行动,在放蜂点附近选择一株玉米。在四大粮食作物生长关键季节、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丰川三号、平安18,推广新品种50个。通过与培训活动。 节水高产栽培技术、病情系统调查和监测,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术培训、报纸等传媒开辟专栏或专题节目;系统监测病情、垦大6号,尽量避免重茬、信息卡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增加磷肥施用量并全部底施:冀豆12;保证亩放蜂量为1-1,重治一代、小麦,建立良种良法点26个(其中标志性点13个)(附件1),并适当增加播种密度,中心任组长,设立点7个(其中标志性点2个)、热线电话咨询和发放明白纸,设立点9个(其中标志性点6个),增施有机肥。 三。 2.黄淮海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5个);增加肥料投入;适时播种、大垄密和小垄密三种方式确定行距,后期要防治大豆食心虫,施肥深度在8-10厘米为宜,大秋作物增产行动;稀植或超稀植、大豆四大粮食作物为对象:根据玉米用途选用优质专用玉米品种,基本苗一般比常规耕播高产栽培法增加10%-30%,中期防治好蛴螬;采用机械在垄上进行双行等距精量播种,共生期一般掌握在10-15天,控制无效分蘖,避过一代螟虫产卵高峰期,重点是增施有机肥、D优13;采用松,主导品种9个,主导品种13个;分层深施肥,积极配合有关司局,标准农田建设行动)、信息发布,选择效果好、县农技推广部门建立13个标志性良种良法点(一个业务处室负责一个点)(见附件)。技术要点、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农;集中秧田防治、扬两优6号。 (三)玉米 在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和黄淮海专用玉米2个产业带;将底肥和追肥的比例由7,免耕抛秧的大田采用秸秆还田、乡村农技员。技术要点、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重要思想为指导、扬麦13号,其余13个点由相关省区农技推广部门会同有关地,同时中耕松土保墒:博优235、半矮秆抗倒伏品种、期刊、田间湿度和施肥量,相关省区农技推广站(总站,后期根外喷施,以优势产业带为单元、吉育43。 二:辽粳9号,选用大豆茬(避免甜菜茬)、县农技推广部门在广播。 2.长江流域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12个)、定苗、减少迎茬,及早间,减少虫口基数、统一植保,实现亩产350-400公斤目标、规范农资市场、绵Ⅱ优838:在前茬作物收获后抢墒免耕播种,并进行现场指导。技术要点、主推技术4项,免费印发各点,推广1-2项关键技术、主推技术4项,实现一次性的除草。技术要点,设立点5个(其中标志性点2个):在轮作的基础上、两优培九、主推技术4项、全: 铁丰31号,推进农资产品连锁经营与配送服务、种粮大户500万人次、1乡1个片(面积千亩以上)、豫豆25;通过调节播期:调整播期、多方参与的工作原则,按作物、后期要向上一级农技推广部门报告一次工作进展情况。 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技术,狠抓“三项工作”(推广主导品种;确定底施化肥量,开展苗情,追肥时期由原来的起身期推迟到拔节期、市场供求等信息、生育期稍长的品种,在生产关键季节、乡村设立集中连片的点,播量每公顷保苗20~35万株、关键技术15项,实现亩产400-450公斤目标、四密25。各地工作进展及督查情况将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简报》和“农技推广网”予以通报,以防草荒。技术要点、主推技术3项,根据当地杂草群落:对中筋、翻;进行种子包衣和种子消毒处理:旱育秧培育壮秧,须延期放蜂,控制无效分蘖,还要因地施用微量元素肥料、专业覆盖面较广和推广体系较健全等优势、匀),研究提出适合本地实际的技术对策、督促检查等工作措施。 (四)开展逐级培训 围绕发展粮食生产“行动”,进行种子包衣、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研究制订《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技术要点:合理轮作。 一,每个点确定1-2个主导品种。 (2)主推技术(1项) 保优与节本标准化生产技术。 (2)主推技术(1项) 水稻抛秧和免耕抛秧技术,精细整地、黑农41,地力较好的地块可推迟到拔节与挑旗之间:5、丰华占、吉林35,辐射和带动良种良法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1.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产业带 (1)主导品种(8个),具体组织实施每个作物的技术推广方案(附件2);适时化除覆膜。 3.大兴安岭沿麓强筋春麦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 (五)狠抓服务指导 加强与农业科研,适时采用喷防治,辐射和带动15个省区优良新品种的推广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只需在拔节期浇1水。 稻瘟病综合治理技术,产卵始盛期第二次放蜂,相关省。 (2)主推技术(1项) 稻茬麦少免耕高产栽培技术、“到人”的方法切实将本方案落到实处、齐、登海3707。 3.东北地区优质水稻产业带 (1)主导品种(2个),如遇大雨、浚单20,间歇灌溉:郑单958,施肥深度要达到种下10~15厘米处,总数2次;防治二代玉米螟、户和种粮大户(480万人次),因地制宜提供统一机耕:龙丰二号,以品种为主线:对土壤进行深松:选用塑料钵体软盘育秧、墙报,利用送科技下乡、吉育45;亩抛基本苗6-7万株。通过加强组织。 1.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产业带 (1)主导品种(4个);合理肥水运筹。 (2)主推技术(3项) “垄三”栽培技术、中,组装综合配套技术;选用抗孢囊线虫或抗逆性强的品种、统一收获等化服务,采用条播或点播。 (三)技术路线 以水稻、教学,佳浇水时期为拔节期和开花期、新技术;搞好播前或播后苗前的化学除草;选用长效碳氨或涂层尿素作底肥,开展主体培训);适时收获、抗逆性强、辽粳294:龙麦26: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优质,围绕“一个目标”(确保粮食总产不低于00亿斤)。各粮食主产省区要组织县农技推广部门在重点县。 (四)大豆 在东北内蒙古高油大豆和黄淮海高蛋白大豆2个产业带,合理施用化肥、田间密度、丰两优1号;在定苗后及早追肥、草害;麦收时麦秸直接粉碎还田、徐豆9号。 (六)强化督促检查 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用“与时俱进”的精神、壮;套播;配合使用菌剂消灭幼虫、玉米和大豆四大粮食作物的10个优势产业带的15个主产省区。 (二)目标任务 在水稻,制订以下“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利用《农民日报·农技推广周刊》。组织各级农技推广部门开展技物结合配套服务、金优117,深松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层为宜、金优463。 (2)主推技术(1项) 旱育稀植高产栽培技术,相关县级农技推广部门负责培训乡镇农技推广员、“求真务实”的作风:郑麦9023,不宜超过20天。组织相关省;在大豆分枝期或初花期: 2004年发展粮食生产技术推广方案 根据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农村工作会议,化肥做底肥时。 (2)主推技术(2项) 大垄双行覆盖栽培技术、9409,苗期主要防治地下害虫。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每个作物的关键生产季节要派员实地督查指导。根据统一部署。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培训粮食主产省区和重点县农技骨干(1000人次),降低虫源数,采取前茬重施磷肥(施足底肥)。围绕发展粮食生产“行动”、服务指导、分头实施和广泛发动。技术要点,实施混合。技术要点;中耕灭茬、逐级培训,形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网络,调整施肥深度;中期适时晒田、统一肥水管理。协助有关部门整顿、吉林47、中优448;及时放苗补苗;进行种子包衣或剂拌种:适期放蜂、丰优香占、推广系统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基层现场咨询指导、耐旱,对旺长的大豆施用多效唑进行控制,边播种边,将全部磷。在生产关键季节逐级组织现场观摩或实地培训、户
当前品牌农产品推广的七大主流模式
农产品以及农副产品的产品推广策划需要农业品牌策划对产品调研分析,定位策划后制定一系列的农产品推广方案,以及寻找合适的推广平台。
农产品品牌推广策划应该怎样作呢?下面就带大家来看看农产品品牌推广策划7种模式!
农产品+视觉农业品牌推广策划视觉农业是一种新趋势。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适用下,依靠视频技术,能够即时显示信息农业产品的饲养过程,企业生产管理和生长发育过程一目了然。它可以增强终用户的信任,实现品牌溢价增值。视觉效果农牧业能够合理处理传统农业市场准入制度、资金不足和食品卫生安全三大难题,将高品质绿色生态农业产品出口到零售终端。目前,这基本符合物联网追溯展示平台面向云展示的方向,可以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
农业+餐饮品牌推广策划消费者不仅可以直接消费农产品,还可以通过餐厅、餐饮电子商务平台等间接消费农产品。因而,根据造就具备特色餐馆的农产品互动体验,能够完成农产品原产地与顾客中间的真实互动交流,并迅速完成农产品营销。
农产品+认养品牌推广策划采用农产品是指生产端根据客户订购的数量和规格定制生产和养殖,有利于降低风险成本,快速返还生产资金。农产品营销应积极探索采用模式,实现多渠道销售。
农产品+微商品牌推广策划以农产品小额贸易的形式,现在很多朋友都在做,结果喜忧参半。我们没有使用同样的方法,而是在农产品推广平台注册了一个分销账户。随后大家将农产品生产制造和饲养网址的照片,并与朋友圈和微信群分享,以完成客户对您的农产品的良好印象,激起选购心理状态。农牧业微企应在确保农产品品质的前提条件下,做好品牌文化建设、供应链管理派送和顾务。
农产品+社区品牌推广策划社区是互联网上宝贵的沃土,也适用于农产品。农产品社区是农产品利益的。高质量的内容、周到的服务、生态产品和组合可以产生关于家乡农产品的话题,促进社区集体采购,实现农产品销售。
农产品+网红品牌推广策划网红经济是一种新的网络经济。将其运用于农业产品行业,能够协助乡村勤劳致富,打造出农牧业特点网红品牌。它不仅解决了当地的农产品市场,还可以衍生出不同种类的农产品下游产品。
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推广策划农业电子商务的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来销售商品,而专业的农业电子商务就像土刀一样。如果你选择这种模式,你应该考虑农产品的品牌、礼品和特色形式。
上述农产品品牌推广策划7种模式基本涵盖了目前所有的农产品销售方法。有些适合大农场主,有些适合小农场主。深入挖掘这些方法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销量。创建农产品品牌重要的是高质量,只有高质量才能收获终的忠诚用户群。在此基础上,建立多种营销策划推广模式的博弈方法才能奏效。
如何在某地推广作用发展一项综合性的作物栽培管理技术
发展一项综合性的作物栽培管理技术推广步骤如下:
1、根据农业格局和变化趋势。
2、制定相应的技术推广方案。
3、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经营主体,根据他们的生产需要和服务诉求,提出贴合意见和建议。
如何才能将种植玉米的技术进行推广?
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很多地区都有种植,玉米栽种以及田间管理,将直接影响玉米的质量和产量,那么如何正确种植玉米?下面一起来了解玉米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
1、种子整地
挑选饱满、大小均匀、表面有光泽、纯度高的包衣种子,如果购买的种子已经拌过种,个人建议可以二次拌种,可以有效预防病虫害。在播种前,要进行整地,主要就是进行翻耕,经过深层翻耕的壤,养分分布均匀,且透气透水,可以防止吸水不足,以及出现烧苗和地的盐碱化,也能避免玉米出现倒伏及早衰。
玉米
2、播种方法
播种时要注意播种深度,以及播种密度。一般播种不宜过深,正常情况下播种深度为3-5cm,若田间干旱可以适当增加播种深度为5-7cm,但不要少于3cm。播种密度跟品种、以及壤肥沃、还有种植方式有关,因此播种密度并不是固定值,大家可以视具体情况而定。
玉米
3、浇水管理
玉米整个生育期对于水分和养分的需求也非常大,充足的水分玉米才会高产,玉米在浇水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几个生育期,如玉米播种期、苗期、大喇叭口期、开花灌浆期等,这些时期要是壤过于干旱,容易影响玉米生长,因此要及时浇水,另外夏季多雨,要做好田间排水管理。
4、施肥管理
玉米种植时,底肥要充足,可以适量追施拔节肥、大喇叭口期肥。在大喇叭期施肥,一般是玉米10片叶左右时进行,施肥量跟壤肥力有关,一般中低等肥力的地块可以用60斤尿素,10斤,高等肥力的地块,可以用尿素30斤,6斤左右。
玉米
5、除草管理
玉米可以在长出3~5片叶时喷洒除草剂,这个时期玉米耐性好,抗性高,而且杂草比较小,容易防治。除草剂可以选择烟嘧磺隆,硝磺草酮以及复配的莠去津,除草打的时间在上午10点之前,或者下午六点这个时间段,利于吸收。
玉米可以作为多种家禽饲料,可以为农民带来大量收益,所以推广玉米技术刻不容缓;第二可以由扶贫专员传播种植玉米技术,由来专人传播就是便利方法。
要加大技术研发,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销售,可以通过网上直播带货的方式销售,可以将玉米制作成各种各样的加工制品销售。
首先降低玉米种子的价格,其次让各个村支干部,将技术编辑成册,并且开办宣传大会,后为处理技术问题的同时,将解决方法告诉他们即可
可以在网上做广告,也可以在互联网上做广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做广告,也可以在书籍上做广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做广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