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 关于吴起

1、吴起(前440年-前381年),姜姓,吴氏,名起,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战国初期军事家、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

历史人物吴起是谁(吴起是怎样的人?)历史人物吴起是谁(吴起是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吴起是谁(吴起是怎样的人?)


2、吴起一生历仕鲁、魏、楚三国,通晓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内政及军事上都有极高的成就。在魏国,他指挥魏军屡次击败秦国,占领西河之地,任西河郡守。在楚国时,吴起被任命为令尹,辅佐楚悼王进行变法,增强国力,扩展了楚国的疆域。前381年,楚悼王逝世后,因变法得罪守旧贵族,吴起惨遭。

3、著作有《吴子兵法》,传于世,与兵圣孙武并称“孙吴”。唐肃宗时,位列武成王庙内,成为武庙十哲之一。宋徽宗时,追封广宗伯,成为武庙七十二将之一。

吴起是个什么人

吴起,战国期间的 军事 家代表、 改革家,与孙子并称为孙吴,其改革、军事思想均对后世造成巨大的影响,其军法在 历史 上占据极大的地位。下面是我搜集整理的吴起是个什么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吴起是个什么人

吴起是一名文物双全的将领,是战国年间极其杰出的军事家,也是领战最多的一位,共领军七十四战创下了“十平六十四胜”的不败战绩。军事上,他拥有绝佳的作战指挥能力与先进的军事思想,他擅长审视敌我军情,随机应变,历仕鲁魏楚 三国 均创下大大小小的战功,其所著的吴子兵法也位列武经七书之一,在后世均享有至高的赞誉。

此外在上,他作为一名出色的变革家,使自己所任职的国力强盛,能够抵御外敌,此外他主持的吴起变法更是直接影响了后来的商鞅变法,为其提供了诸多举措。

原来吴起是典型的名利狂,急功近利,为谋求 成功 甚至不择手段,早年间为了求取功名,耗尽家产不顾女儿,引得乡亲嘲讽竟杀尽三十余人离家求仕,连母亲都未曾奔丧。后来更是杀妻求将,生性好色,给自己的名声添上了不少污点;带兵上,虽然他讲求军纪,但过于杀伐无度,不近人情,落下冷酷无情的罪名。大众普遍认为吴起的才干不可否认,但他的人品却有待评议。

吴起杀妻求将的 故事

杀妻求将,讲的是为了谋求的职位,竟然将妻子,喻指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不择手段,哪怕做出伤天害理的事情也要追求成功。然而这个 典故 的主人公就是战国时期的吴起,出自史记中吴起列传的记载。

吴起,卫国人,战国初年十分的军事、家,主持过历史上的吴起变法,为兵家的代表人物,通晓多家思想,在军事上皆有颇高成就,在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据重要地位。

据悉,当时吴起在鲁国君下任臣子,当年齐国进攻鲁国时,鲁国王本有意将吴起任命为大将带兵出征,只可惜吴起的老婆是个齐国人,因此不信任他,唯恐吴起叛变。谁知吴起为谋求功名,赢得鲁国人的信任,竟将妻子以此来表明自己的决心与齐国断绝关系。鲁国王见此便任他为将,给他派攻打齐国,最终一举击破齐国,大胜而归。

后来鲁国有人在他背后风言风语,认为他为人残暴多疑。吴起早年间不顾家中的小女儿,只一心追求仕途,导致家破人亡,乡亲们都鄙视他,吴起竟然将嘲笑自己的几十号人全数,临告别时咬着手臂对母亲发誓,此去如果不做个大官丞相便不复归来,因此直到他的母亲他都没有再回来。后来被自己的老师曾子所不齿,只好去鲁 国学 习兵法求事。后来又投靠魏文侯,进攻秦国一举拿下五城。

吴起为人贪财好色,性格残暴,但是他在军事用兵方面却有难以掩盖的才能。

吴起遭魏武侯猜忌的故事

战国年间,吴起在魏国任时,由于能力极强,魏武侯十分赏识他,有意将其提拔重用。此时魏国宰相公叔唯恐吴起盖了他的风头使自己丞相地位不保,于是想出了一个主意。宰相一边与吴起相交密切,一边时刻主意魏武侯的举动。

果然不久之后,魏武侯与宰相商量将吴起提携为大的事,宰相听闻故意说吴起虽然军事才干高,但听闻其似乎有意投奔大国,如果令其指挥兵权,又掌握国内秘密,这对魏国岂不危险。魏武侯听闻于是自己也担忧起来,此时宰相提出不如对吴起做个考验,看看他是否真心效忠魏国。宰相建议魏武侯将公主嫁给吴起,如若其欣然接受定是一心向魏,如若推脱,则定有异心,魏武侯听完同意该做法。

次日,宰相邀请吴起来家中喝酒,期间叫自己的夫人也就是公主出来接待客人,谁知夫人蛮横无比,对宰相不断恶骂,不但令宰相无地自容,连吴起都尴尬得坐立难安。夫人骂完以后便离去,连正眼也没有瞧一瞧吴起,两人都已喝不下酒了,吴起遂告辞离去。

没过多久,吴起就接到魏武侯向其提亲的事,吴起想到宰相家中公主的蛮横,觉得连公叔这种贵族宰相在公主面前都如此卑微,自己如果娶了公主还不知道什么下场,于是拒绝了这门亲事。此后魏武侯果然开始怀疑吴起,便不再用她,吴起见自己遭到冷落于是前往楚国求事,更应了宰相的推测。

然而这一切都是公叔策划的诡计,公叔深知吴起性格清高不愿忍受寄人篱下的奚落,定是不肯接受婚约的,于是安排这样一出戏,除掉了威胁自己仕途的劲敌。

吴起是什么人?

吴起是战国初期的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后世把他和孙武连称“孙吴”,著有《吴子》,《吴子》与《孙子》又合称《孙吴兵法》,在古代军事典籍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