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给排水的规范有哪些?

4.4.6立式水泵的减振装置不应采用弹簧减振器。

给排水是一门涉及众多规范的专业,常用的规范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及验收规范


5.2.6在生活污水管道上设置的检查口或清扫口,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设计规范》:该规范主要规定了建筑物给排水、采暖等方面的设计标准、施工及验收要求,是建筑给排水领域最为基础的规范之一。

2.《城市供水与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标准》:该规范主要针对城市供水及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包括水源地选址、输水、储水、净化处理、供水管道等方面的内容,适用于城市供水排水领域。

3.《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该规范是对《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设计规范》的补充,主要规定了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及验收的具体要求,包括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等方面。

4.《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材料及产品质量验收规范》:该规范主要规定了建筑给排水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和产品的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

5.《建筑给水排水设备及材料节能标准》:该规范主要规定了建筑给排水设备和材料的节能要求和标准,包括水泵、阀门、水表等设备,以及给排水管道、附件等材料。

6.《城镇供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该规范主要规定了城镇供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的要求,包括管道的材料、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

7.《城市供热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该规范主要规定了城市供热管道工程施工及验6 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收的要求,包括供热管道的材料、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

这些规范对于给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都有详细的规定,工程师需要熟练掌握并按照规范执行。

市政工程管道的验收规范有哪些?

8 倒虹管施工

市政给水排水工程施工验收评定标准

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光滑。穿墙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供水管道的施工要严格遵守《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相关规定。其中,管道在施工时一定要确保使用天然地基,并且在非永冻土的区域,管道不能放置在冻结的地基上,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在供水管道的安装过程中,要尽可能地合理、有效地使用管道路线,做到科学有效地给水,同时也要在安装后进行启闭的检验,如果条件允许,还要进行解体检验。程技术规程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建筑排水硬聚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城镇排水管渠与泉站维护技术规程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榆验评定标准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T及验收规范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姚科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伞技术规程

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

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

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

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供热工程制图标准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排水工程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哪些要求

3 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间应留有3~5mm的间隙,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GB

GB

50268-2008

GB

50141-242-200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市政工程管道的验收规范有哪些?

3.2.4 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市政给水排水工程施工验收评定标准

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建筑排水硬聚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城镇排水管渠与聚乙烯燃气管道工程技术规程泉站维护技术规程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榆验评定标准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T及验收规范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GB 50268-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管道腐蚀控制技术姚科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伞技术规程

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

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

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

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供热工程制图标准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市政给水排水工程施工验收评定标准

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评定标准

建筑排水硬聚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城镇排水管渠与泉站维护技术规程

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榆验评定标准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T及验收规范

城镇燃气埋地钢质管道腐蚀控制技术姚科

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伞技术规程

汽车用燃气加气站技术规范

家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及验收规程

城镇供热直埋蒸汽管道技术规程

城镇供热系统安全运行技术规程

城镇直埋供热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供热工程制图标准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城市供热管网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排水工程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哪些要求

3.2.4 阀门安装前,应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同牌号、同型号、同规格)数量中抽查10%,且不少于一个。对于安装在主干管上起切断作用的闭路阀门,应逐个作强度和严密性试验。

GB

3.3.10 铜管垂直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表3.3.10的规定。

GB

50268-2008 卡箍(套)式连接两管口端应平整无缝隙,沟槽应均匀,卡紧螺栓后管道应平直,卡箍(套)安装方向应一致.8

GB

50141-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给水管道施工规范是怎样的

检验方法:实地试射检查。

安装准备测量放线→管沟开挖→沟底找坡→沟基处理→管沟验收→管道清理→支墩设置→管道及附件敷设就位→管道连接→试压、冲洗、消毒→供热术语标准管道定位→管道防腐(保温)

管道和阀门安装的允许偏和检验方法项次项目允许偏(mm)检验方法

管道应由下游向上游依次安装,承插管道安装时承口朝向水流方向,插口顺水流方向安装。管道敷设应在沟底标高和管道基础检查合格后进行,在敷设前对管材、管件、阀门及附件作一次外观检查,有问题的不得使用。

扩展资料下水道施工散管和下管:

散管:将检查好的管子沿沟槽散开摆好(置于沟边未堆土的一侧),使承口对着来水方向,插口顺着水流方向。

下管:下管方法分人工下管和机械,下管法;集中下管和分散下管法;单节下管和组合下管方式。

各分项工程应按照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分项工程完成后,必须进行检验;相关各分项工程之间,必须进行交接检验,所有隐蔽分项工程必须进行隐蔽验收,未经检验或验收不合格不得进行下道分项工程。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规范: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附条文说明] GB 50242-200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版本

表3.3.8

3.2.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维护及其安全技术规程

3.2.2 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包装应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力冲击破损。

一、涉及污(排)水管施工的有关规范:

3.2.3 主要器具和设备必须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或腐蚀。

3.2.5 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时间内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阀瓣密封面无渗漏。阀门试压的试验持续时间应不少于表3.2.5的规定。

3.2.6 管道上使用冲压弯头时,所使用的冲压弯头外径应与管外径相同。

3.3.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与相关专业之间,应进行交接质量检验,并形成记录。

3.3.3 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3.3.4 管道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敷设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1 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

2 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

3 在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

3.3.5 在同一房间内,同类型的采暖设备、卫生器具有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3.3.6 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和。曲线部分: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

3.3.7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

4 无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

5 有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

3.3.8 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金属管道立管管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5m,每层必须安装1个。

2 楼层高度大于5m,每层不得少于2个。

3 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应为1.5~1.8m,2个以上管卡应匀称安装,同一房间管卡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3.3.9 管道及管道支墩(座),严禁铺设在冻土和未经处理的松土上。

3.3.10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装修中每个施工工序都有严格的施工验收规范,对施工工序严格要求的任务我们可以交给专业的质检师傅,这样我们装修就能很省心省力了,我们可以申请土巴兔装修保,装修保有专业的质检服务,能全面细心帮业主严格检查装修施工工序,还能实现一对一的家装顾问,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哦!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介绍?

3.3. 6 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行。曲线部分: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是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而制定本规范。以下是中达咨询对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进行相关资料: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基本: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本资料为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条文解读),规范编制组开展了专题研究,进行了比较广泛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建筑企业多年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设计、材料、施工的经验,按照“验评分离、强化验收、完善手段、过程控制”的方针,进行全面修改,增加了建筑中水系统及游泳池水系统安装、换热站安装、低温热水地板辐射 采暖系统安装以及新材料(如:复合管、塑料管、铜管、新型散热管、快装管件等)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并以多种方式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对主要问题进行了反复修改。

《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质量管理(5)材料设备管理(6)施工过程质量控制(7)室内给水系统安装(8)室内消火栓系统安装(9)室内排水系统安装(10)室内热水供应系统安装等内容,其中基本规定的基本内容如下:

3.1 质量管理

3.1.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现场应具有必要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 体系和工程质量检测制度,实现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

3.1.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施工应按照批准的工程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 施工。修改设计应有设计单位出具的设计变更通知单。

3.1.3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经批准后方可 实施。

3.1.4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的分部、分项工程划分见附录A。

3.2 材料设备管理

3.2.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所使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配件、器具和设备必须具有中文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规格、型号及性能检测报告应符合技术标准或设计要求。进场时应做检查验收,并经监理工程师核查确认。

3.2.2 所有材料进场时应对品种、规格、外观等进行验收。包装应完好,表面无划痕及外 力冲击破损。

3.2.3 主要器具和设备必须有完整的安装使用说明书。在运输、保管和施工过程中,应采 取有效措施防止损坏或腐蚀。

3.2.5 阀门的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应符合以下规定: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为公称压力的1.1倍;试验压力在试验持续时间内保持不变,且壳体 填料及阀瓣密封面无渗漏。阀门试压的试验持续时间应不少于表3.2.5的规定。

3.3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3.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与相关专业之间,应进行交接质量检验,并形成记录。

3.3.2 隐蔽工程应隐蔽前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经验收各方检验合格后,才能隐蔽,并形成记录。

3.3.3 地下室或地下构筑物外墙有管道穿过的,应采取防水措施。对有严格防水要求的建筑物,必须采用柔性防水套管;

3.3.4 管道穿过结构伸缩缝、抗震缝及沉降缝敷设时,应根据情况采取下列保护措施:

1 在墙体两侧采取柔性连接。

2 在管道或保温层外皮上、下部留有不小于150mm的净空。

3 在穿墙处做成方形补偿器,水平安装。

3.3.5 在同一房间内,同类型的采暖设备、卫生器具有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应安 装在同一高度上。

3.3.6 明装管道成排安装时,直线部分应互相平和。曲线部分:当管道水平或垂直并行时, 应与直线部分保持等距;管道水平上下并行时,弯管部分的曲率半径应一致。

3.3.7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

2 固定支架与管道接触应紧密,固定应牢靠。

3 滑动支架应灵活,滑托与滑槽两侧间应留有3-5mm的间隙,纵向移动量应符合设计 要求。

4 无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垂直安装。

5 有热伸长管道的吊架、吊杆应向热膨胀的反方向偏移。

6 固定在建筑结构上的管道支、吊架不得影响结构的安全。

3.3.8 钢管水平安装的支、吊架间距不应大于表3.3.8的规定。

说明:3.3.8 原《规范》第2.0.12条中保温管道支3.3.9 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塑料管及复合管垂直或水平安装的支架间距应符合表3.3.9的规定。采用金属制作的管道支架,应在管道与支架间加衬非金属垫或套管。架间距根据调研及参考一些资料适当地放宽 0.5m。

钢管管道支架的间距 公称直径(mm)

15 20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300

支架间距

保温管 2 2.5 2.5 2.5 3 3 4 4 4.5 6 7 7 8 8.5

不保温管 2.5 3 3.5 4 4.5 5 6 6 6.5 7 8 9.5 11 12

表3.3.9 塑料管及复合管管道支架的间距

公称直径(mm) 12 14 16 18 20 25 32 40 50 63 75 90 110

支架间距 (m)

立管 0.5 0.6 0.7 0.8 0.9 1.0 1.1 1.3 1.6 1.8 2.0 2.2 2.4

水平管 冷水管 0.4 0.4 0.5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5 1.55

热水管 0.2 0.2 0.25 0.3 0.3 0.35 0.4 0.5 0.6 0.7 0.8

3.3.10

铜管垂直或支架的间距 公称直径(mm) 15 20 25 32 40 50 65 80 100 125 150 200

支架间距(m)

垂直管 1.8 2.4 2.4 3.0 3.0 3.0 3.5 3.5 3.5 3.5 4.0 4.0

水平管 1.2 1.8 1.8 2.4 2.4 2.4 3.0 3.0 3.0 3.0 3.5 3.5

3.3.11 采暖,给水及热水供应系统的金属管道立管管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5m,每层必须安装1个。

2 楼层高度大于5m,每层不得少于2个。

3 管卡安装高度,距地面应为1.5~1.8m,2个以上管卡应匀称安装,同一房间管卡 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3.3.12 管道及管道支墩(座),严禁铺设在冻土和未经处理的松土上。

3.3.13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高出装饰地面20mm;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 宜用阻燃密实材料填实,且端面应光滑。管道的接口不得设在套管内。 3.3.14 弯制钢管,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热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3.5倍。

2 冷弯: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4倍。

3 焊接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的1.5倍。

4 冲压弯头:应不小于管道外径。

3.3.15 管道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采用粘接接口,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于表3.3.15的规定。

表3.3.15

插入深度(mm) 16 19 22 26 31 44 61 69 80

2 熔接连接管道的结合面应有一均匀的熔接圈,不得出现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凸凹不匀现象。

3 采用橡胶圈接口的管道,允许沿曲线敷设,每个接口的偏转角不得超过2℃。

4 法兰连接时衬垫不得凸入管内,其外边缘接近螺栓孔为宜。不得安放双垫或偏垫。

5 连接法兰的螺栓,直径和长度应符合标准,拧紧后,突出螺母的长度不应大于螺杆直 径的1/2。

6 螺栓连接管道安装后的管螺纹根部应有2-3扣的外露螺纹,多余的麻丝应清理干净 并做防腐处理。

7 承插口采用水泥捻口时,油麻必须清洁、填塞密实,水泥应捻入并密实饱满,其接 口面凹入承口边缘的深度不得大于2mm。

8 卡箍(套)式连接两管口端应平整、无缝隙,沟槽应均匀,卡紧螺栓后管道应平直, 卡箍(套)安装方向应一致。

3.3.16 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免费咨询。

污水管施工规范要求

供水管道到底该如何施工?这是困扰许多专业人士的问题,更别说生活中大部分的“门外汉”了,而实际上,无论何种类型的供水管道施工,都要遵循“测量放线-材料、设备验收以及布管-沟槽开挖-管道安装-阀门安装-井室砌筑-管道回填-管道压力试验”等基本施工方案,而我们在测量放线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按照图纸来进行中心控制点的放线,并对各个桩点做好记录,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进行更为复杂和深入的施工方案。

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GBJ 125

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GB/T 501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 GB 50336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42

建筑给水聚乙烯类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 98

建筑给水聚丙烯管道工程技术规范 GB/T 50349

建筑排水硬聚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T 29

二、卫生间污水管施工的规范要求摘录

3.3.5 在同一房间内,同类型的采暖设备、卫生器具及管道配件,除有特殊要求外,应安装在同一高度上。

3.3.7 管道支、吊、托架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位置正确,埋设应平整牢固。

3.3.13 管道穿过墙壁和楼板,应设置金属或塑料套管。

安装在楼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20mm;

安装在卫生间及厨房内的套管,其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底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

安装在墙壁内的套管其两端与饰面相平。

3.3.15 管道接口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管道采用粘接接口,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不得小于表3.3.15的规定。

表3.3.15 出版社:建筑工业出版社 管端插入承口的深度

2 熔接连接管道的结合面应有一均匀的熔接圈,不得出现局部熔瘤或熔接圈凸凹不匀现象。

3 采用橡胶圈接口的管道,允许沿曲线敷设,每个接口的偏转角不得超过2”。

7 承插口采用水泥捻口时,油麻必须清洁、填塞密实,水泥捻入并密实饱满,其接口面凹入承口边缘的深度不得大于2mm.

3.3.16 各种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水压试验,非承压管道系统和设备应做灌水试验.

5.1.2生活污水管道应使用塑料管、铸铁管或混凝土管(由成组洗脸盆或饮用喷水器具的排水短管,可使用钢管)。

5.2.1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作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

5.2.2 生活污水铸铁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本规范表5。2。2的规定

5.2.3 生活污水塑料管道的坡度必须符合设计或本规范表5.2.3的规定。

5.2.4排水塑料管必须按设计要求及位置装设伸缩节。如设计无要求时,伸缩节间距不得大于4m。高层建筑中明设排水塑料管道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阻火圈或防火套管。

5.2.5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的2/3,通球必须达到100%。

1 在立管上应每隔一层设置一个检查口,但在层和有卫生器具的层必须设置。如为两层建筑时,可仅在底层设置立管检查口;如有乙字弯管时,则在该层乙字弯管的上部设置检查口。检查口中心高度距作地面—般为lm,允许偏土20mm。;检查 口的朝向应便于检修。暗装立管,在检查口处应安装检修门。

新出的规范主要是禁止在室外安装,一般在阳台上2 在连接2个及2个以上器或3个及3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清扫口。当污水管在楼板下悬吊敷设时,可将清扫口设在上一层楼地面上,污水管起点的清扫口与管道相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若污水管起点设置堵头代替清扫口时,与墙面距离不得小于400mm.

4 污水横管的直线管段,应按设计要求的距离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5.2.7 埋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的检查口,应设在检查井内。井底表面标高与检查口的法兰相平,井底表面应有5%坡度,坡向检查口。

5.2.8 金属排水管道上的吊钩或卡箍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固定件间距:横管不大于2m;立管不大于3m。楼层高度小于或等于4m,立管可安装1个固定件。立管底部的弯管处应设支墩或采取固定措施。

5.2.9 排水塑料管道支、吊架间距应符合表5.2.9的规定。

5.2.10 排水通气管不得与风道或烟道连接,具应符合下列规定:

l 通气管应高出屋面300mrn,但必须大于积雪厚度。

2 在通气管出口 4m以内有门、窗时,通气管应高出门、窗顶600rum或引向无门、窗一侧。

3 在经常有人停留的平屋顶上,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m,并应根据防雷要求设置防雷装置。

7.4 卫生器具排水管道安装主控项目

7.4.1 与排水横管连接的各卫生器具的受水口和立管省均应采取妥善可靠的固定措施;管道与楼板的接合部位应采取牢固可靠的防渗、防漏措施。

7.4.2 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管道接口应紧密下漏,其固定支架、管卡等支撑位置应正确、牢固,与管道的接触应平整。

7.4.3 卫生器具排水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应符合表7.4.3的规定。

7.4.4 连接卫生器具的排水管管径和最小坡度,如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表7.4.4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