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 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划分
抗震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框架梁、柱、核芯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
再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根据上述确定的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确定抗震等级。【】:C
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 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划分
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 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划分
问题三:抗震等级划分是怎么确定的 先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把建筑工程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类别;
(1)混凝土结构房屋以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房屋中,框支梁、框支柱及抗震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框架梁、柱、核芯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建筑工程介绍?
里氏震级原先仅是为了研究美国加州地区发生的而设计的,并用伍德-安德森扭力式仪(Wood-Anderson torsion seiometer)测量。里克特设计此标度的目的是区分当时加州地区发生的大量小规模和少量大规模,而灵感则来自天文学中表示天体亮度的星等。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以下中达咨询带来关于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等级,相关内容供以参考。
②底层柱端及与转换层相连柱端弯矩增系数取L.8其余层柱端弯矩增系数`Η_R`应增20%;柱端剪力增系数`Η_VR`应增2U%;震作用产柱剪力增系数取1.8计算柱轴压比计该项增;1、建筑场地为Ⅰ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2、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
3、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18m的框架。
更多关于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点击底部免费咨询。
混凝土结构验收标准是什么?
我们经常会听到说,这里的设防烈度是8度,那么抗震等级应该选一级还是二级?相信不少人会开始疑惑了,抗震等级和设防烈度到底是个什么关系呢?设防烈度又是什么呢?中华住房和城乡 二○一○年十二月
3、纵横墙混合承重。部分用横墙、部分用纵墙支承楼层。多用于平面复杂、内部空间划分多样化的建筑。《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局部修订的条文及条文说明 5.2原材料
主控项目 5.2.1钢筋进场时,应按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和重量偏检验,检验结果必须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条文说明】钢筋对混凝土结构的承载能力至关重要,对其质量应从严要求。本次局部修订根据建筑钢筋市场的实际情况,增加了重量偏作为钢筋进场验收的要求。 与热轧光圆钢筋、热轧带肋钢筋、余热处理钢筋、钢筋焊接网性能及检验相关的现行标准有:《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钢筋混凝土用钢第3部分:钢筋焊接网》GB1499.3。与冷加工钢筋性能及检验相关的现行标准有:《冷轧带肋钢筋》GB13788、《冷轧扭钢筋》JG90及《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冷轧扭钢筋混凝土构件技术规程》JGJ115、《冷拔低碳钢丝应用技术规程》JGJ19等。 钢筋进场时,应检查产品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并按相关标准的规定进行抽样检验。由于工程量、运输条件和各种钢筋的用量等的异,很难对钢筋进场的批量大小作出统一规定。实际检查时,若有关标准中对进场检验作了具体规定,应遵照执行;若有关标准中只有对产品出厂检验的规定,则在进场检验时,批量应按下列。情况确定:
1.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大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划分为若干个出厂检验批量,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2.对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的钢筋,当一次进场的数量小于或等于该产品的出厂检验批量时,应作为一个检验批量,然后按出厂检验的抽样方案执行;
3.对不同进场时间的同批钢筋,当确有可靠依据时,可按一次进场的钢筋处理。 本条的检验方法中,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是对产品质量的证明资料,应列出产品的主要性能指标;当用户有特殊要求时,还应列出某些专门检验数据。有时,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可以合并。进场复验报告是进场抽样检验的结果,并作为材料能否在工程中应用的判断依据。
对于每批钢筋的检验数量,应按相关产品标准执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和《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中规定每批抽取5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进行力学性能检验。 本规范中,涉及原材料进场检查数量和检验方法时,除有明确规定外,均应按以上叙述理解、执行。
本条文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2.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335E、HRB400E、HRB500E、HRBF335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2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
3钢筋的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查方法:检查进场复验报告。 【条文说明】根据新颁布的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本条提出了针对部分框架、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纵向受力钢筋强度、伸长率的规定,其目的是保证重要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本条第1款中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强屈比”,第2款中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工程中习惯称为“超强比”或“超屈比”,第3款中力下总伸长率习惯称为“均匀伸长率”。
本条中的框架包括各类混凝土结构中的框架梁、框架柱、框支梁、框支柱及板柱—抗震墙的柱等,其抗震等级应根据现行相关标准由设计确定;斜撑构件包括伸臂桁架的斜撑、楼梯的梯段等,相关标准中未对斜撑构件规定抗震等级,所有斜撑构件均应满足本条规定。 牌号带“E”的钢筋是专门为满足本条性能要求生产的钢筋,其表面轧有专用标志。
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5.3钢筋加工
主控项目 5.3.2A钢筋调直后应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的检验,其强度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盘卷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伸长率、重量偏应符合表5.3.2A的规定。 表5.3.2A盘卷钢筋和直条钢筋调直后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要求
钢筋牌号断伸长率A(%)单位长度重量偏(%) 直径6_~12_直径14_~20_直径22_~50_
HPB235、HPB300≥21≤10—— HRB335、HRBF335≥16≤8≤6≤5
HRB400、HRBF400≥15≤8≤6≤5 RRB400≥13≤8≤6≤5
HRB500、HRBF500≥14≤8≤6≤5 注:1断后伸长率A的量测标距为5倍钢筋公称直径;
2重量负偏(%)按公式(W0-Wd)/W0×100计算,其中W0为钢筋理论重量(kg/m),Wd为调直后钢筋的实际重量(kg/m); 3对直径为28_~40_的带肋钢筋,表中断后伸长率可降低1%;对直径大于40_的带肋钢筋,表中断后伸长率可降低2%。
采用无延伸功能的机械设备调直的钢筋,可不进行本条规定的检验。 检查数量:同一厂家、同一牌号、同一规格调直钢筋,重量不大于30吨为一批;每批见证取样3个试件。
检验方法:3个试件先进行重量偏检验,再取其中2个试件经时效处理后进行力学性能检验。检验重量偏时,试件切口应平滑且与长度方向垂直,且长度不应小于500_;长度和重量的量测精度分别不应低于1_和1g。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钢筋调直后力学性能和重量偏的检验要求,为本次局部修订新增条文,所有用于工程的调直钢筋均应按本条规定执行。钢筋调直包括盘卷钢筋的调直和直条钢筋的调直两种情况。直条钢筋调直指直条供货钢筋对焊后进行冷拉,调直连接点处弯折并检验焊接接头质量。增加本条检验规定是为加强调直后钢筋性能质量的控制,防止冷拉加工过度改变钢筋的力学性能。
钢筋的相关现行标准有:《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等。表5.3.2A规定的断后伸长率、重量负偏要求是在上述标准规定的指标基础上考虑了正常冷拉调直对指标的影响给出的,并按新颁布的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增加了部分钢筋新品种。 对钢筋调直机械设备是否有延伸功能的判定,可由施工单位检查并经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当不能判定或对判定结果有争议时,应按本条规定进行检验。对于场外委托加工或专业化加工厂生产的成型钢筋,相关人员应到加工设备所在地进行检查。
钢筋冷拉调直后的时效处理可采用人工时效方法,即将试件在100℃沸水中煮60min,然后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 一般项目
5.3.3钢筋宜采用无延伸装置的机械设备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HPB235、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335、HRB400、HRB500、HRBF335、HRBF400、HRBF500及R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检查数量:每工作班按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不应少于3件。
检验方法:观察,钢尺检查。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钢筋调直加工过程控制要求。钢筋调直宜采用机械调直方法,其设备不应有延伸功能。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应按规定控制冷拉率,以免过度影响钢筋的力学性能。本条规定的冷拉率指冷拉过程中的钢筋伸长率。
建筑抗震等级划分简析
你知道为什么日本的房屋很多时候都建筑成低楼层的房子吗?是因为日本太多了,为了抗击频繁的,他们就将房子建成低楼层。但是只有这个方法可以抗震吗?当然不是啦。现在在建筑的设计中,都需要考虑抗震功能。而设计部门没必要吧,6度满足构造措施就可以了按照有关规定,按照建筑物的重要性、设防标准设计了不同的抗震等级。现在在我国建筑行业,已经普遍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了。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具体说说。
设防烈度
设防烈度是按照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的抗震设防依据的烈度。也就是说权威部门测算并认可的该地址可能会出现的一个基本烈度,取值的标准是一个地区在今后50年期限内,在一般的场地条件下概率超过10%的烈度。设防烈度是9度,而我们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抗震等级划分规则
抗震等级分为一、二、三、四四个等级,分别对应很、、较、一般,以我们现在建造建筑物常用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来说,基本上这四个等级都会被用到。下面我就拿我们最常见的钢筋混凝土房屋中的框架结果和剧场、体育馆等大跨度公共建筑两个类别来说明。
如果设防烈度为9度,房屋的高度不能超过25米,两个类别的抗震级别都是一级。
如果设防烈度为8度,30米以上的框架结构建筑必须用到一级抗震,30米以下的可以是二级,但是大跨度公共建筑都必须采用一级抗震。
如果设防烈度是7度,30米以上的框架结构建筑必须用到二级抗震,30米以下的可以是,但是大跨度公共建筑都必须采用二级抗震。
上面就是小编关于建筑物的抗震等级的介绍,你可不要小看这个抗震等级,如果建造房屋时,没有达到建筑物应属的抗震等级,那么在到来的时候,将会发生房屋裂变甚至是更加不堪设想的后果。虽然我们不像日本那样是一个频发的,但是从2007年开始,我国已经遭遇了多次高级别等级的,所以对于建筑的一级 很 重要的房屋抗震等级,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抗震等级如何划分?
砖混结构多适用于低层或者多层建筑物。高层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稳定性、浪费资源等原因,我国目前新建的多层、高层建筑已开始逐步淘汰砖混结构。问题一:抗震等级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是根据房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结构型式、结龚高度来划分,共分一、二、三、四 四个等级。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
问题二:墙柱抗震等级怎么划分 如上图,对应查表即可。
可详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问题四:抗震等级是怎么确定的? 先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激223―2008把建筑工程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类别;
问题五:抗震等级一、二、三、四级如何划分?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一、二、三、四级的划分,是根据①房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②结构型式;③房屋的高度。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及附注。另外,还要遵照房屋的设防类别相关规定。
问题六:框架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是根据规范要求确定的。
确定一个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需要参考两本结构规范: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先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确定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再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9页)确定建筑物的抗震等级。
而抗震措施为“除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的布置方式如下:
1、横墙承重。用平行于山墙的横墙来支承楼层。常用于平面布局有规律的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等小开间的建筑。横墙兼作隔墙和承重墙之用,间距为3~4m。
2、纵墙承重。用檐墙和平行于檐墙的纵墙支承楼层,开间可以灵活布置,但建筑物刚度较,立面不能开设大面积门窗。
4、砖墙和内框架混合承重。内部以梁柱代替墙承重,外围护墙兼起承重作用。这种布置方式可获得较大的内部空间,平面布局灵活,但建筑物的刚度不够。常用于空间较大的大厅。
5、底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上部为砖墙承重结构。常用于沿街底层为商店,或底层为公共活动的大空间,上面为住宅、办公用房或宿舍等等建筑。
问题八:建筑工程安全等级与抗震等级有什么区分 抗震等级是由抗震设防烈度、檐口高度和结构形式来决定的。安全等级是由建筑的使用功能来决定(有规范来规定的)。两个不是同一范畴,你算量只用得到抗震等级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影响等)的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表
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
二级 一般的房屋
不 次要的房屋
注 1、对特殊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时可能发生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3、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4、高度不超过60m的框架-核心筒结构按框架-抗震墙要求设计时,应按表中框架-抗震墙结构的规定确定其抗震等级。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作用。
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作用。
注: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
框架柱一级抗震与二级抗震有什么区别
2022版教材P261、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区别:一级抗震框架柱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为1.7;二级抗震框架柱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为1.5。
2、柱剪力增大系数的区别:一级抗震框架柱的剪力增大系数为1.5;二级抗震框架柱的剪力增大系数为1.3。
4、柱截面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的区别:一级抗震框架柱的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为:中柱0.9、边柱1.0、角柱1.1;二级抗震框架柱的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为:中柱0.7、边柱0.8、角柱0.9。
5、柱箍筋加密区的间距和最小直径的区别:
(1)、一级抗震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间距为6d和100mm中的较小值,箍筋最小直径为10mm。
(2)、二级抗震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间距为8d和100mm中的较小值,箍筋最小直径为8mm。(d为柱纵筋的最小直径)。
6、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的区别:一级抗震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体积配箍率不小于0.8%;二级抗震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体积配箍率不小于0.6%。
7、核心区的配箍特征值和体积配箍率的区别:一级抗震框架柱的核心区配箍特征值不小于0.12,体积配箍率不小于0.6%;二级抗震框架柱的核心区配箍特征值不小于0.10,体积配箍率不小于0.5%。
本人意见: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及6.1.3条,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下部框剪部分的混凝土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上部纯框架部分抗震等级划分时房屋高度是按上部框架部分的高度确定。故本房屋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扩展资料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
2、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较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3、震级是表示强度所划分的等级,把划分为六级:小3级,有感3-4.5级,中强4.5-6级,强烈6-7级,大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
4、烈度是指某一地区地面和各类建筑物遭受一次影响破坏的强烈程度,是衡量某次对一定地点影响程度的一种度量。
5、同一发生后,不同地区受影响的破坏程度不同,烈度也不同,受影响破坏越大的地区,烈度越高。判断烈度的大小,是根据人的感觉、家具及物品振动的情况、房屋及建筑物受破坏的程度以及地面出现的破坏现象等。
6、烈度(例如麦加利烈度)是表示破坏程度的标度,与区域的各种条件有关,并非之强度。
参考资料:
建筑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设防分类为乙类,抗震
如果设防烈度是6度,即烈度,则30米以上的框架结构建筑必须用到抗震,30米以下的可以是四级,但是大跨度公共建筑都必须采用抗震。对于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3.2.1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分:一级,为重要的建筑物,破坏的结果很;二级,为一般的建筑物,破坏的结果。大多数建筑物的安全等级都属于二级。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的建筑,应该分具体情况来判定是一级还是二级。
使用年限为50属于正常的建筑使用年限,就是经设计后的建筑可保证50年内承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好状态满足要求。
抗震设防分类,根据《抗震规范》规定有四类,即甲、乙、丙、丁。这是根据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和使用问题七:砖混结构抗震等级怎么划分 砖混结构是没有抗震等级的,但是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必须满足。说白了就只是有一定的抗裂能力。但不是抗震。对于不同的结构,抗震设防有不同的要求。 我们说的抗震等级,是高层及多层钢筋砼结构才有,砖混结构是没有的。砖混结构,你就按照抗震规范的要求设置好构造柱、圈梁等构造措施就可以了。不过这里6度的抗震构造和非抗震没多大区别。功能来划分的。其中甲类要求,丁类最宽松。
抗震设防烈度(提醒下你的“烈”字写错了!):是指按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烈度。在规范有6度、7度(0.10g,0.15g)、8度(0.2g,0.3g)、9度。
抗震等级是按照结构类型,高度,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将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划分为不同的抗震等级,共分四级,即,一、二、三、四。同样条件下,一级要求最严,四级最宽松。
砖混结构有抗震等级吗?
2、里氏震级砖混结构没有抗震等级,因为砖混结构是由砖头砌筑而成的,材料并非一个整体,材料呈现脆性,而且抗剪,抗来抗弯强度都非常,相比起框架结构来说还要。
:
砖混结构的主要承重结构是粘土砖和小部分钢筋混凝土构件,只适用于多层住宅,它的优点是造价低,保温、隔热性能好,便于施工。缺点是房屋开间、进深受限制,室内格局一般不能改变,墙体结构占据空间过多,整体性、耐久性较。(7)抗震设计、与主楼连整体裙楼抗震等级应低于主楼抗震等级;主楼结构裙房顶部、各层应适加强抗震构造措施
请教:下部框剪结构、上部纯框架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③交叉暗撑计算构造宜符给般规定参考吧合本书第10章10.7条规定框架结构抗震等级怎么确定吗?
1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直接由本表确定抗震等级;其他设防类别的建筑,应按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调整设防烈度后,再按本表确定抗震等级;能。住宅楼属丙类设防类别,六层框架结构不会超过24米高,规范要求:属四级抗震等级。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