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地下水质量标准优缺点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

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三类)地下水质量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三类)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水是地球上不可少的,河流水也在不断地向地下渗透,大气和土层中的水汽,在夜间温度降低时,凝结成水,渗入地下,来和我一起了解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及限值,地下水质量调查与监测,地下水质量评价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地下水质量调查、监测、评价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下水质量 groundwater quality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总称。

3.2常规指标 regular inds

反映地下水质量基本状况的指标,包括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常见毒理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3.3非常规指标 non-regular inds

在常规指标上的拓展,根据地区和时间异或特殊情况确定的地下水质量指标,反映地下水中所产生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比较少见的无机和有机毒理学指标。

3.4人体健康凤险 human health risk

地下水中各种组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概率。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指标

4. 1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风险,参照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等用水质量要求,依据各组分含量高低 (pH 除外),分为五类。

Ⅰ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低,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较低,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中等,以 GB 5749-2006 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掘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较高,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质量要求以及一定水平的人体健康风险为依据,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高,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2

水质常规9项指标

1、色度

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

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

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肉眼可见物

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

5、余氯

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6、化学需氧量

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7、细菌总数

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8、总大肠菌群

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9、耐热大肠菌群

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3

地下水是怎么形成的

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同时以地下渗流方式补给河流、湖泊和沼泽,或直接注入海洋;上层土壤中的水分则以蒸发或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再散发入空中,回归大气,以及地球上发生的溶蚀、滑坡、土壤盐碱化等过程。

形成:靠近地下的土层比较疏松,孔隙大,地面上的雨水、雪水、水蒸气等就会沿着空隙渗透下去,其中沙质土壤渗下的水最多,如果有不渗水的岩层挡住了水的去路,或是地球表面下有断裂层,或是有溶洞,水就会聚集在一块,形成地下水层。

地下水的天然形成能力,用单位面积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补给模数)来反映。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是指自然条件下,地下水系统中参与现代水循环的可更新地下水量。

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是水的补给来源,如降雨量大小、降雨时空分布、河流湖泊状况等;

二是地表的入渗条件,例如沙土地比粘土地的入渗条件要好些,石灰岩地区比花岗岩地区的入渗条件要好些;

三是地下蓄水能力,包括含水层的孔隙性、裂隙性、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受自然条件、地质结构、蓄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下水产水能力的地区性异较大。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相信大家对地下水并不陌生,对于地下水质量有着一个严格的标准限制。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1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后面的gb/t是“国标”的首字母,“t”代表推广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 (GB/T 14848-93 1994-10-01实施) 中华标准。2014年7月29日,在国土部召开的《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发布会上,地质环境监测院副张作辰透露,在现行地下水质量标准实施近20年之后,主管部门拟对其进行修订。新标准已完成初稿,待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之后,将报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2015年8月19日,在中华国土资源部网站上公示了《地下水水质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行业标准报批稿。2017年11月,国土资源部组织修订的《地下水质量标准》,经质检总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与修订前相比,新版标准将地下水质量指标划分为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并根据物理化学性质做了进一步细分,水质指标由39项增加至93项,其中有机污染指标增加了47项 。该标准的修订将为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和地下水监测工程实施提供支撑。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07)是什么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07)是中华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

GB/T 14848-2007:指的是技术监督局2006年批准,2007年实施的标准。

具体内容: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标准规定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 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 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3

地下水要检测哪些项目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

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5、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水,水是人们的生命之源,而水的标准又分成几类。那下面我分享一篇关于地下水质量标准的相关信息,大家一起来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下水质量标准1

简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之地下水质量评价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和地下水质量评价。这两方面的评价,无论从评价内容、目的和方法上均有明显别,不能混为一谈。 地下水质量评价目的在于说明质量的好坏及其适用性,评价标准是基于不同供水目的的水质标准。评价方法与污染评价方法基本一致,所采用的公式也是一致的,只不过符号的含义不同。 1.评价标准的选取 目前针对各种用途的用水水质标准比较多... 更多>>

地下水质量标准定义:

地下水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2014年7月29日,在国土部召开的《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发布会上,地质环境监测院副张作辰透露,在现行地下水质量标准实施近20年之后,主管部门拟对其进行修订。目前新标准已完成初稿,待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之后,将报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2015年8月19日,在中华国土资源部网站上公示了《地下水水质标准》行业标准报批稿 。该标准将指标划分为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结合我国实际,将原标准的39项指标增加至93项,其中有机污染指标增加了47项,所确定的分类限值充分考虑了人体健康基准和风险。该标准可以作为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依据 。

地下水质量标准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 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 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地下水质量标准监测:

1、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2、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3、监测项目为:pH、氨氮、盐、亚盐、挥发性酚类、、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地下水质量保护:

1、为防止地下水污染和过量开采、人工回灌等引起的地下水质量恶化,保护地下水水源,必须按《中华水污染污染防治法》和《中华水法》有关规定执行。

2、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

地下水质量标准2

水质常规检测项目?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5、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地下水质量标准3

水质监测的常规五项指标是哪些

污水的五个检测项目一般是pH值检测、SS项目检测、氨氮检测、BOD检测和COD检测。

这些项目的测试内容如下:

1、PH值检测: 指pH测试,也指氢离子浓度指数,即污水中氢离子总数与总物质含量的比值。

2、SS项目检测: 指水中悬浮物的检测,包括不溶性无机物、有机物、砂、粘土、微生物等。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3、氨氮检测: 氨氮是指水中游离氨和铵离子形式的氮,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它是水体中的主要OD污染物,对鱼类和某些水生生物具有毒性。

4、BOD检测: 指生化需氧量的检测。生化需氧量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分解一定水量水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

5、COD检测: 化学需氧量检测是测定水样中需要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的化学方法,可以通过减少水中的物质来反映污染程度。

污水分类: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并被生活废料所污染的水。其水质、水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夏季用水相对较多,浓度低;冬季相应量少,浓度高。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但是它有适合微生物繁殖的条件,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从卫生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危害性。

2、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是在工矿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工业废水可分为生产污水与生产废水。生产污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被生产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也包括热污染(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温超过60℃的水);生产废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但未直接参与生产工艺、未被生产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或只是温度少有上升的水。生

产污水需要进行净化处理;生产废水不需要净化处理或仅需做简单的处理,如冷却处理。生活污水与生产污水的混合污水称为城市污水。

3、初期雨水

被污染的雨水主要是指初期雨水。由于初期雨水冲刷了地表的各种污染物,污染程度很高,故宜作净化处理。

4、水体受污染的原因: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生活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

生活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 水是生命之源,每一种生物都不可能离开水。即使是我们体内也有高达70%的水分。关于谁的知识你知道有哪些?下面一起看看生活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

生活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1

地下水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所制定的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量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I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II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III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生活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2

地表水与地下水检测

地表水是指存在于地壳表面,暴露于大气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泽四种水体的总称,亦称“陆地水”。它是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各国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要求,地表水环境检测项目共109项,其中基本常规检测项目24项:

水温、氨氮(NH3—N)、硒、、PH值、总磷(以P计)、砷、挥发酚、溶解氧、总氮(以N计)、汞、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铜、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需氧量(COD)、锌、铬(六价)、硫化物、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氟化物(以F-计)、铅、粪大肠菌群(个/L)。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

根据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要求,地下水环境基本常规检测项目39项:

色度、锰、氨氮、铍、嗅和味、铜、氟化物、钡、混浊度、锌、碘化物、镍、肉眼可见物、钼、、、PH值、钴、汞、六六六、总硬度(以CaCO3,计)、挥发性酚、硒、总大肠杆菌、溶解性总固体、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砷、细菌总数、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镉、氯化物、盐、铬(六价)、铁、亚盐、铅。

生活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3

辨别水质的好坏方式

1、看水

用透明度较高的玻璃杯接满水,对着光线看水中是否有悬浮杂质和沉淀杂质,如肉眼可见水中有杂质,说明水质太,达不到饮用标准。

2、闻水

用玻璃杯接水后闻一闻,如果能闻到漂()的味道,说明自来水中余氯超标。

3、尝水

品尝白开水,口感如有涩涩的感觉,说明水的硬度过高。

4、看烧水壶

看一下家里常用的烧水壶,内壁有没有结一层黄垢?如果有说明水的硬度过高,(钙、镁盐含量过高)。

5、水有粘性感觉滑

如果发现水体有一定的粘性,具体表现是水龙头关小时有吊丝,筷子能拉丝,洗手时搓起来感觉滑腻,说明水体可能受到有机物的污染。

地下水具有给水量稳定、污染少的优点,缺点是治理地下水污染的高昂费用难以承受。根据查询相关资料得知,地下水具有给水量稳定、污染少的优点,缺点是治理地下水污染的高昂费用难以承受。含有特殊化学成分或水温较高的地下水,还可用作医疗、热源、饮料和提取有用元素的原料。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水是地球上不可少的,河流水也在不断地向地下渗透,大气和土层中的水汽,在夜间温度降低时,凝结成水,渗入地下,来和我一起了解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及限值,地下水质量调查与监测,地下水质量评价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地下水质量调查、监测、评价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下水质量 groundwater quality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总称。

3.2常规指标 regular inds

反映地下水质量基本状况的指标,包括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常见毒理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3.3非常规指标 non-regular inds

在常规指标上的拓展,根据地区和时间异或特殊情况确定的地下水质量指标,反映地下水中所产生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比较少见的无机和有机毒理学指标。

3.4人体健康凤险 human health risk

地下水中各种组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概率。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指标

4. 1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风险,参照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等用水质量要求,依据各组分含量高低 (pH 除外),分为五类。

Ⅰ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低,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较低,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中等,以 GB 5749-2006 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掘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较高,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质量要求以及一定水平的人体健康风险为依据,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高,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2

水质常规9项指标

1、色度

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

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

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肉眼可见物

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

5、余氯

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6、化学需氧量

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7、细菌总数

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8、总大肠菌群

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9、耐热大肠菌群

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3

地下水是怎么形成的

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同时以地下渗流方式补给河流、湖泊和沼泽,或直接注入海洋;上层土壤中的水分则以蒸发或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再散发入空中,回归大气,以及地球上发生的溶蚀、滑坡、土壤盐碱化等过程。

形成:靠近地下的土层比较疏松,孔隙大,地面上的雨水、雪水、水蒸气等就会沿着空隙渗透下去,其中沙质土壤渗下的水最多,如果有不渗水的岩层挡住了水的去路,或是地球表面下有断裂层,或是有溶洞,水就会聚集在一块,形成地下水层。

地下水的天然形成能力,用单位面积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补给模数)来反映。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是指自然条件下,地下水系统中参与现代水循环的可更新地下水量。

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是水的补给来源,如降雨量大小、降雨时空分布、河流湖泊状况等;

二是地表的入渗条件,例如沙土地比粘土地的入渗条件要好些,石灰岩地区比花岗岩地区的入渗条件要好些;

三是地下蓄水能力,包括含水层的孔隙性、裂隙性、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受自然条件、地质结构、蓄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下水产水能力的地区性异较大。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相信大家对地下水并不陌生,对于地下水质量有着一个严格的标准限制。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1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后面的gb/t是“国标”的首字母,“t”代表推广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 (GB/T 14848-93 1994-10-01实施) 中华标准。2014年7月29日,在国土部召开的《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发布会上,地质环境监测院副张作辰透露,在现行地下水质量标准实施近20年之后,主管部门拟对其进行修订。新标准已完成初稿,待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之后,将报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2015年8月19日,在中华国土资源部网站上公示了《地下水水质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行业标准报批稿。2017年11月,国土资源部组织修订的《地下水质量标准》,经质检总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与修订前相比,新版标准将地下水质量指标划分为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并根据物理化学性质做了进一步细分,水质指标由39项增加至93项,其中有机污染指标增加了47项 。该标准的修订将为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和地下水监测工程实施提供支撑。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07)是什么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07)是中华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

GB/T 14848-2007:指的是技术监督局2006年批准,2007年实施的标准。

具体内容: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标准规定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 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 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3

地下水要检测哪些项目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

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5、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生活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水是地球上不可少的,河流水也在不断地向地下渗透,大气和土层中的水汽,在夜间温度降低时,凝结成水,渗入地下,来和我一起了解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及限值,地下水质量调查与监测,地下水质量评价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地下水质量调查、监测、评价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下水质量 groundwater quality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总称。

3.2常规指标 regular inds

反映地下水质量基本状况的指标,包括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常见毒理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3.3非常规指标 non-regular inds

在常规指标上的拓展,根据地区和时间异或特殊情况确定的地下水质量指标,反映地下水中所产生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比较少见的无机和有机毒理学指标。

3.4人体健康凤险 human health risk

地下水中各种组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概率。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指标

4. 1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风险,参照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等用水质量要求,依据各组分含量高低 (pH 除外),分为五类。

Ⅰ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低,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较低,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中等,以 GB 5749-2006 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掘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较高,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质量要求以及一定水平的人体健康风险为依据,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高,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2

水质常规9项指标

1、色度

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

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

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肉眼可见物

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

5、余氯

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6、化学需氧量

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7、细菌总数

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8、总大肠菌群

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9、耐热大肠菌群

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3

地下水是怎么形成的

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同时以地下渗流方式补给河流、湖泊和沼泽,或直接注入海洋;上层土壤中的水分则以蒸发或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再散发入空中,回归大气,以及地球上发生的溶蚀、滑坡、土壤盐碱化等过程。

形成:靠近地下的土层比较疏松,孔隙大,地面上的雨水、雪水、水蒸气等就会沿着空隙渗透下去,其中沙质土壤渗下的水最多,如果有不渗水的岩层挡住了水的去路,或是地球表面下有断裂层,或是有溶洞,水就会聚集在一块,形成地下水层。

地下水的天然形成能力,用单位面积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补给模数)来反映。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是指自然条件下,地下水系统中参与现代水循环的可更新地下水量。

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是水的补给来源,如降雨量大小、降雨时空分布、河流湖泊状况等;

二是地表的入渗条件,例如沙土地比粘土地的入渗条件要好些,石灰岩地区比花岗岩地区的入渗条件要好些;

三是地下蓄水能力,包括含水层的孔隙性、裂隙性、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受自然条件、地质结构、蓄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下水产水能力的地区性异较大。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相信大家对地下水并不陌生,对于地下水质量有着一个严格的标准限制。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1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后面的gb/t是“国标”的首字母,“t”代表推广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 (GB/T 14848-93 1994-10-01实施) 中华标准。2014年7月29日,在国土部召开的《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发布会上,地质环境监测院副张作辰透露,在现行地下水质量标准实施近20年之后,主管部门拟对其进行修订。新标准已完成初稿,待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之后,将报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2015年8月19日,在中华国土资源部网站上公示了《地下水水质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行业标准报批稿。2017年11月,国土资源部组织修订的《地下水质量标准》,经质检总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与修订前相比,新版标准将地下水质量指标划分为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并根据物理化学性质做了进一步细分,水质指标由39项增加至93项,其中有机污染指标增加了47项 。该标准的修订将为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和地下水监测工程实施提供支撑。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07)是什么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07)是中华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

GB/T 14848-2007:指的是技术监督局2006年批准,2007年实施的标准。

具体内容: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标准规定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 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 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3

地下水要检测哪些项目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

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5、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水,水是人们的生命之源,而水的标准又分成几类。那下面我分享一篇关于地下水质量标准的相关信息,大家一起来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下水质量标准1

简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之地下水质量评价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和地下水质量评价。这两方面的评价,无论从评价内容、目的和方法上均有明显别,不能混为一谈。 地下水质量评价目的在于说明质量的好坏及其适用性,评价标准是基于不同供水目的的水质标准。评价方法与污染评价方法基本一致,所采用的公式也是一致的,只不过符号的含义不同。 1.评价标准的选取 目前针对各种用途的用水水质标准比较多... 更多>>

地下水质量标准定义:

地下水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2014年7月29日,在国土部召开的《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发布会上,地质环境监测院副张作辰透露,在现行地下水质量标准实施近20年之后,主管部门拟对其进行修订。目前新标准已完成初稿,待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之后,将报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2015年8月19日,在中华国土资源部网站上公示了《地下水水质标准》行业标准报批稿 。该标准将指标划分为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结合我国实际,将原标准的39项指标增加至93项,其中有机污染指标增加了47项,所确定的分类限值充分考虑了人体健康基准和风险。该标准可以作为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依据 。

地下水质量标准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 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 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地下水质量标准监测:

1、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2、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3、监测项目为:pH、氨氮、盐、亚盐、挥发性酚类、、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地下水质量保护:

1、为防止地下水污染和过量开采、人工回灌等引起的地下水质量恶化,保护地下水水源,必须按《中华水污染污染防治法》和《中华水法》有关规定执行。

2、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

地下水质量标准2

水质常规检测项目?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5、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地下水质量标准3

水质监测的常规五项指标是哪些

污水的五个检测项目一般是pH值检测、SS项目检测、氨氮检测、BOD检测和COD检测。

这些项目的测试内容如下:

1、PH值检测: 指pH测试,也指氢离子浓度指数,即污水中氢离子总数与总物质含量的比值。

2、SS项目检测: 指水中悬浮物的检测,包括不溶性无机物、有机物、砂、粘土、微生物等。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3、氨氮检测: 氨氮是指水中游离氨和铵离子形式的氮,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它是水体中的主要OD污染物,对鱼类和某些水生生物具有毒性。

4、BOD检测: 指生化需氧量的检测。生化需氧量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分解一定水量水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

5、COD检测: 化学需氧量检测是测定水样中需要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的化学方法,可以通过减少水中的物质来反映污染程度。

污水分类: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并被生活废料所污染的水。其水质、水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夏季用水相对较多,浓度低;冬季相应量少,浓度高。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但是它有适合微生物繁殖的条件,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从卫生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危害性。

2、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是在工矿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工业废水可分为生产污水与生产废水。生产污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被生产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也包括热污染(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温超过60℃的水);生产废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但未直接参与生产工艺、未被生产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或只是温度少有上升的水。生

产污水需要进行净化处理;生产废水不需要净化处理或仅需做简单的处理,如冷却处理。生活污水与生产污水的混合污水称为城市污水。

3、初期雨水

被污染的雨水主要是指初期雨水。由于初期雨水冲刷了地表的各种污染物,污染程度很高,故宜作净化处理。

4、水体受污染的原因: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

生活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

生活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 水是生命之源,每一种生物都不可能离开水。即使是我们体内也有高达70%的水分。关于谁的知识你知道有哪些?下面一起看看生活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

生活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1

地下水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发展所制定的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量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I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II类: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III类: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生活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2

地表水与地下水检测

地表水是指存在于地壳表面,暴露于大气的.水,是河流、冰川、湖泊、沼泽四种水体的总称,亦称“陆地水”。它是人类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各国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分。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要求,地表水环境检测项目共109项,其中基本常规检测项目24项:

水温、氨氮(NH3—N)、硒、、PH值、总磷(以P计)、砷、挥发酚、溶解氧、总氮(以N计)、汞、石油类、高锰酸盐指数、铜、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化学需氧量(COD)、锌、铬(六价)、硫化物、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氟化物(以F-计)、铅、粪大肠菌群(个/L)。

地下水是贮存于包气带以下地层空隙,包括岩石孔隙、裂隙和溶洞之中的水。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水量稳定,水质好,是农业灌溉、工矿和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

根据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要求,地下水环境基本常规检测项目39项:

色度、锰、氨氮、铍、嗅和味、铜、氟化物、钡、混浊度、锌、碘化物、镍、肉眼可见物、钼、、、PH值、钴、汞、六六六、总硬度(以CaCO3,计)、挥发性酚、硒、总大肠杆菌、溶解性总固体、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砷、细菌总数、硫酸盐、高锰酸盐指数、镉、氯化物、盐、铬(六价)、铁、亚盐、铅。

生活饮用水地下水质量标准3

辨别水质的好坏方式

1、看水

用透明度较高的玻璃杯接满水,对着光线看水中是否有悬浮杂质和沉淀杂质,如肉眼可见水中有杂质,说明水质太,达不到饮用标准。

2、闻水

用玻璃杯接水后闻一闻,如果能闻到漂()的味道,说明自来水中余氯超标。

3、尝水

品尝白开水,口感如有涩涩的感觉,说明水的硬度过高。

4、看烧水壶

看一下家里常用的烧水壶,内壁有没有结一层黄垢?如果有说明水的硬度过高,(钙、镁盐含量过高)。

5、水有粘性感觉滑

如果发现水体有一定的粘性,具体表现是水龙头关小时有吊丝,筷子能拉丝,洗手时搓起来感觉滑腻,说明水体可能受到有机物的污染。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水是地球上不可少的,河流水也在不断地向地下渗透,大气和土层中的水汽,在夜间温度降低时,凝结成水,渗入地下,来和我一起了解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及限值,地下水质量调查与监测,地下水质量评价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地下水质量调查、监测、评价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下水质量 groundwater quality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总称。

3.2常规指标 regular inds

反映地下水质量基本状况的指标,包括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常见毒理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3.3非常规指标 non-regular inds

在常规指标上的拓展,根据地区和时间异或特殊情况确定的地下水质量指标,反映地下水中所产生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比较少见的无机和有机毒理学指标。

3.4人体健康凤险 human health risk

地下水中各种组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概率。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指标

4. 1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风险,参照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等用水质量要求,依据各组分含量高低 (pH 除外),分为五类。

Ⅰ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低,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较低,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中等,以 GB 5749-2006 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掘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较高,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质量要求以及一定水平的人体健康风险为依据,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高,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2

水质常规9项指标

1、色度

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

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

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肉眼可见物

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

5、余氯

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6、化学需氧量

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7、细菌总数

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8、总大肠菌群

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9、耐热大肠菌群

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3

地下水是怎么形成的

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同时以地下渗流方式补给河流、湖泊和沼泽,或直接注入海洋;上层土壤中的水分则以蒸发或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再散发入空中,回归大气,以及地球上发生的溶蚀、滑坡、土壤盐碱化等过程。

形成:靠近地下的土层比较疏松,孔隙大,地面上的雨水、雪水、水蒸气等就会沿着空隙渗透下去,其中沙质土壤渗下的水最多,如果有不渗水的岩层挡住了水的去路,或是地球表面下有断裂层,或是有溶洞,水就会聚集在一块,形成地下水层。

地下水的天然形成能力,用单位面积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补给模数)来反映。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是指自然条件下,地下水系统中参与现代水循环的可更新地下水量。

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是水的补给来源,如降雨量大小、降雨时空分布、河流湖泊状况等;

二是地表的入渗条件,例如沙土地比粘土地的入渗条件要好些,石灰岩地区比花岗岩地区的入渗条件要好些;

三是地下蓄水能力,包括含水层的孔隙性、裂隙性、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受自然条件、地质结构、蓄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下水产水能力的地区性异较大。

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水是地球上不可少的,河流水也在不断地向地下渗透,大气和土层中的水汽,在夜间温度降低时,凝结成水,渗入地下,来和我一起了解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1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质量分类、指标及限值,地下水质量调查与监测,地下水质量评价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地下水质量调查、监测、评价与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27025-2008 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下水质量 groundwater quality

地下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的总称。

3.2常规指标 regular inds

反映地下水质量基本状况的指标,包括感官性状及一般化学指标、微生物指标、常见毒理学指标和放射性指标。

3.3非常规指标 non-regular inds

在常规指标上的拓展,根据地区和时间异或特殊情况确定的地下水质量指标,反映地下水中所产生的主要质量问题,包括比较少见的无机和有机毒理学指标。

3.4人体健康凤险 human health risk

地下水中各种组分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概率。

4、地下水质量分类及指标

4. 1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质量状况和人体健康风险,参照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等用水质量要求,依据各组分含量高低 (pH 除外),分为五类。

Ⅰ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低,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较低,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中等,以 GB 5749-2006 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掘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较高,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质量要求以及一定水平的人体健康风险为依据,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高,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水源,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2

水质常规9项指标

1、色度

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

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

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肉眼可见物

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观察到的颗粒或其他悬浮物质。

5、余氯

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6、化学需氧量

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7、细菌总数

水中含有的`细菌,来源于空气、土壤、污水、和动植物的尸体,水中细菌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国规定饮用水的标准为1ml水中的细菌总数不超过100个。

8、总大肠菌群

是一个粪便污染的指标菌,从中检出的情况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粪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净化过程中,通过消毒处理后,总大肠菌群指数如能达到饮用水标准的要求,说明其他病原体原菌也基本灭。标准是在检测中不超过3个/L。

9、耐热大肠菌群

它比大肠菌群更贴切地反应食品受人和动物粪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体粪便污染的指示菌。

地下水质量标准20223

地下水是怎么形成的

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入渗补给;同时以地下渗流方式补给河流、湖泊和沼泽,或直接注入海洋;上层土壤中的水分则以蒸发或被植物根系吸收后再散发入空中,回归大气,以及地球上发生的溶蚀、滑坡、土壤盐碱化等过程。

形成:靠近地下的土层比较疏松,孔隙大,地面上的雨水、雪水、水蒸气等就会沿着空隙渗透下去,其中沙质土壤渗下的水最多,如果有不渗水的岩层挡住了水的去路,或是地球表面下有断裂层,或是有溶洞,水就会聚集在一块,形成地下水层。

地下水的天然形成能力,用单位面积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补给模数)来反映。地下水天然补给资源量,是指自然条件下,地下水系统中参与现代水循环的可更新地下水量。

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

一是水的补给来源,如降雨量大小、降雨时空分布、河流湖泊状况等;

二是地表的入渗条件,例如沙土地比粘土地的入渗条件要好些,石灰岩地区比花岗岩地区的入渗条件要好些;

三是地下蓄水能力,包括含水层的孔隙性、裂隙性、地下水埋藏深度等。受自然条件、地质结构、蓄水能力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下水产水能力的地区性异较大。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相信大家对地下水并不陌生,对于地下水质量有着一个严格的标准限制。接下来就由我带大家了解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的相关内容。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1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后面的gb/t是“国标”的首字母,“t”代表推广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 (GB/T 14848-93 1994-10-01实施) 中华标准。2014年7月29日,在国土部召开的《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发布会上,地质环境监测院副张作辰透露,在现行地下水质量标准实施近20年之后,主管部门拟对其进行修订。新标准已完成初稿,待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之后,将报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2015年8月19日,在中华国土资源部网站上公示了《地下水水质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行业标准报批稿。2017年11月,国土资源部组织修订的《地下水质量标准》,经质检总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与修订前相比,新版标准将地下水质量指标划分为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并根据物理化学性质做了进一步细分,水质指标由39项增加至93项,其中有机污染指标增加了47项 。该标准的修订将为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和地下水监测工程实施提供支撑。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2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07)是什么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07)是中华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Quality standard for ground water)。

GB/T 14848-2007:指的是技术监督局2006年批准,2007年实施的标准。

具体内容:

为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本标准规定地下水的质量分类,地下水质量监测、评价方法和地下水质量保护。

2、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地下水,不适用于地下热水、矿水、盐卤水。

引用标准:

GB 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地下水质量分类及质量分类指标:

地下水质量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 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 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3

地下水要检测哪些项目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

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5、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

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地下水质量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水,水是人们的生命之源,而水的标准又分成几类。那下面我分享一篇关于地下水质量标准的相关信息,大家一起来看看希望对你有帮助。

地下水质量标准1

简述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之地下水质量评价

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和地下水质量评价。这两方面的评价,无论从评价内容、目的和方法上均有明显别,不能混为一谈。 地下水质量评价目的在于说明质量的好坏及其适用性,评价标准是基于不同供水目的的水质标准。评价方法与污染评价方法基本一致,所采用的公式也是一致的,只不过符号的含义不同。 1.评价标准的选取 目前针对各种用途的用水水质标准比较多... 更多>>

地下水质量标准定义:

地下水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防止和控制地下水污染,保障身体健康,促进经济建设,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地下水勘查评价、开发利用和监督管理的依据。2014年7月29日,在国土部召开的《地质环境监测管理办法》发布会上,地质环境监测院副张作辰透露,在现行地下水质量标准实施近20年之后,主管部门拟对其进行修订。目前新标准已完成初稿,待征求相关部门意见之后,将报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审查2015年8月19日,在中华国土资源部网站上公示了《地下水水质标准》行业标准报批稿 。该标准将指标划分为常规指标和非常规指标,结合我国实际,将原标准的39项指标增加至93项,其中有机污染指标增加了47项,所确定的分类限值充分考虑了人体健康基准和风险。该标准可以作为我国地下水资源管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依据 。

地下水质量标准分类:

依据我国地下水水质现状、人体健康基准值及地下水质量保护目标,并参照了生活饮用水、工业、农业用水水质要求,将地下水质量划分为五类。

Ⅰ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Ⅱ类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于各种用途。

Ⅲ类 以人体健康基准值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

Ⅳ类 以农业和工业用水要求为依据。除适用于农业和部分工业用水外,适当处理后可作生活饮用水。

Ⅴ类 不宜饮用,其他用水可根据使用目的选用。

地下水质量标准监测:

1、各地区应对地下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检验方法,按标准GB 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执行。

2、各地地下水监测部门,应在不同质量类别的地下水域设立监测点进行水质监测,监测频率不得少于每年二次(丰、枯水期)。

3、监测项目为:pH、氨氮、盐、亚盐、挥发性酚类、、砷、汞、铬(六价)、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大肠菌群,以及反映本地区主要水质问题的其它项目。

地下水质量保护:

1、为防止地下水污染和过量开采、人工回灌等引起的地下水质量恶化,保护地下水水源,必须按《中华水污染污染防治法》和《中华水法》有关规定执行。

2、利用污水灌溉、污水排放、有害废弃物(城市、工业废渣、核废料等)的堆放和地下处置,必须经过环境地质可行性论证及环境影响评价,征得环境保护部门批准后方能施行。

地下水质量标准2

水质常规检测项目?

1、色度:饮用水的色度如大于15度时多数人即可察觉,大于30度时人感到厌恶。标准中规定饮用水的色度不应超过15度。

2、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产生主要是有机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现或工业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变可能是原水水质改变或水处理不充分的信号。

4、余氯: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续的杀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证供水水质。

5、化学需氧量:是指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需氧量。化学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机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排放、动植物腐烂分解后流入水体产生的。

地下水质量标准3

水质监测的常规五项指标是哪些

污水的五个检测项目一般是pH值检测、SS项目检测、氨氮检测、BOD检测和COD检测。

这些项目的测试内容如下:

1、PH值检测: 指pH测试,也指氢离子浓度指数,即污水中氢离子总数与总物质含量的比值。

2、SS项目检测: 指水中悬浮物的检测,包括不溶性无机物、有机物、砂、粘土、微生物等。悬浮物含量是衡量水体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3、氨氮检测: 氨氮是指水中游离氨和铵离子形式的氮,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它是水体中的主要OD污染物,对鱼类和某些水生生物具有毒性。

4、BOD检测: 指生化需氧量的检测。生化需氧量是指微生物在一定时间内分解一定水量水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含量的重要指标。

5、COD检测: 化学需氧量检测是测定水样中需要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的化学方法,可以通过减少水中的物质来反映污染程度。

污水分类: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并被生活废料所污染的水。其水质、水量随季节而变化,一般夏季用水相对较多,浓度低;冬季相应量少,浓度高。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物质,但是它有适合微生物繁殖的条件,含有大量的'病原体,从卫生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危害性。

2、工业废水

工业废水是在工矿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水。工业废水可分为生产污水与生产废水。生产污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并被生产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也包括热污染(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温超过60℃的水);生产废水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但未直接参与生产工艺、未被生产原料、半成品或成品等原料所污染或只是温度少有上升的水。生

产污水需要进行净化处理;生产废水不需要净化处理或仅需做简单的处理,如冷却处理。生活污水与生产污水的混合污水称为城市污水。

3、初期雨水

被污染的雨水主要是指初期雨水。由于初期雨水冲刷了地表的各种污染物,污染程度很高,故宜作净化处理。

4、水体受污染的原因:

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水体污染中,工业引起的水体污染最。如工业废水,它含污染物多,成分复杂,不仅在水中不易净化,而且处理也比较困难。

工业废水,是工业污染引起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原因。它占工业排出的污染物的大部分。工业废水所含的污染物因工厂种类不同而千万别,即使是同类工厂,生产过程不同,其所含污染物的质和量也不一样。工业除了排出的废水直接注入水体引起污染外,固体废物和废气也会污染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