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雏形是_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雏形是
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经历三个阶段,具体详情如下: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雏形是_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雏形是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雏形是_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雏形是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雏形是_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雏形是
1、阶段(60年代初期到60年代中期)。计算机通信网络,特征是计算机与终端互联,实现远程访问。代计算机网络是有主机—通信线路─终端组成,只可算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
阶段计算机网络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单机系统解决了多个用户共享主机资源的问题。终端为哑终端,没有自己的CPU、内存和硬盘,没有处能力。存在问题: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高。还具有远程通信功能的多机系统,解决了主机负担重、通信费用昂贵的问题。存在问题:多个用户只能共享一台主机资源。
2、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采用分组交换技术实现计算机―计算机之间的通信,使计算机网络的结构、概念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网络结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阶段;美国的ARPA网就是第二代网络的代表,主要问题:网络对用户不是透明的。
3、第三阶段(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期):现代计算机网络互连阶段,特征是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和网络协议的标准化。
在计算机通信系统的基础之上,重视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化的研究,建立全网统一的通信规则,用通信协议软件来实现网络内部及网络与网络之间的通信,通过网络作系统,对网络资源进行管理,极大的简化了用户的使用,使计算机网络对用户提供透明服务。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
(1)以 数据通信 为主的代计算机网络
1954年,美国军方的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将远距离的雷达和测控仪器所探测到的信息,通过通信线路
汇集到某个基地的一台IBM计算机上进行集中的信息处理,再将处理好的数据通过通信线路送回到各自的
终端设备。这种以 单个计算机 为中心、 面向终端设备 的 网络结构 ,严格来讲,是一种 联机系统 ,只是计算机
网络的雏形,我们一般称之为代计算机网络
(2)以 资源共享 为主的第二代计算机网络
美国高级研究局(ARPA) 于1968年主持研制,次年将分散在不同地区的4台计算机连接起
来,建成了 ARPA 网。 ARPA网的建成 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进入了第二代,它也是 Internet的前身
第二代计算机网络是以 分组交换网 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它与代计算机网络的区别在于:网络中通信
双方都是具有 自主处理能力 的计算机,而不是终端机;计算机网络功能以 资源共享 为主,而不是以数据通信
为主。
(3) 体系标准化 的第三代计算机网络
随着的发展,需要各种不同体系结构的网络进行互联,但是由于不同体系的网络很难互联,因此,
标准化组织(ISO)在1977年设立了一个分委员会,专门研究网络通信的体系结构。1983年,该委员会
提出的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各层 的协议被批准为标准,给网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共同遵守
的规则,从此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走上了标准化的道路,因此我们把 体系结构标准化 的计算机网络称为第三
代计算机网络。
(4)以 Internet为核心 的计算机网络
进入20世纪90年代, Internet的建立将分散在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各种网络连接起来,形成了覆盖世
界的大网络。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提出和实施, Internet迅猛发展起来,它将当今世界带入了以网络为
核心的信息时代。目前这阶段计算机网络发展特点呈现为: 高速互连 、 智能 与 更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雏形是什么
简单地说,计算机网络就是通过电缆、电话或通讯将两台以上的计算机互边起来的。按计算机联网的地理位置划分,网络一般有两大类:广域网和局域网。
Internet网(因特网,许多人也称其为"互联网")是最典型的广域网,它们通常连接着范围非常巨大的区域。我国比较的因特网科技信息因特网(NCFC)、公用计算机的因特网(CHINANET)、教育和科研因特网
(CERNET)和公用经济信息因特网(CHINAGBN)也属于广域网。局域网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网络,例如你所在电大计算机网络就是一个局域网,我们通常也把它称之为校园网。局域网通常也提供接口与广域网相连。
进入90年代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个显著特点是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技术产业突飞猛进,电子计算机不断渗透到传统工业的各个领域,推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信息的交换、存储、处理和利用将更多地通过计算机进行。各种计算机不再是封闭的终端,而将同电话、电视机一样使用方便,接入数据网络便可共享数据库资源和网络设备资源。
计算机通信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通信方式,主要是满足数据通信的需要。它将不同地理位置、具有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附属设备用通信链路连接起来,并配备相应的网络软件,以实现通信过程中资源共享而形成的通信系统。它不仅可以满足局部地区的一个企业、公司、学校和办公机构的数据、文件传输需要,而且可以在一个甚至全世界范围进行信息交换、储存和处理,同时可以提供话音、数据和图像的综合,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
目前,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发展迅速,各国都通过建成的公用数据通信网享用各数据库资源和网络设备资源。为发展高新技术和国民经济服务。计算机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相基于两者基础上的联机检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信息服务领域。从报刊、人工采集、会员单位组织的传统信息服务方式正逐步被以数据库形式组织的信息通信计算机网络供用户联机检索所代替。信息量和随机性增大,信息更新加快,信息价值明显提高,信息处理和利用更加方便。因此,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是信息的显著标志,在信息处理和传递中占重要位置。
计算机网络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最早的计算机网络是通过通信线路将远方终端资料传送给主计算机处理,形成一种简单的联机系统。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令人瞩目,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立的远程网,80年代迅速兴起的局域网,到90年代先进的、能够提供足够带宽的交换式网络技术的产生、普及与应用,以及ATM、千兆以太网、全光纤网等高速网络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从4个的远程网发展到覆盖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型互联网。
是先有电脑还是先有网络?
当然先有的是电脑,计算机网络的普及是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出现以后的事情,网络最初的雏形是以计算机为载体的,所以没有计算机,网络就很难出现。
1950年,美国在其北部和加拿大境内建立了一个地面防空系统,简称赛其(SAGE)系统。它是人类历史上次将计算机与通信设备结合起来,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赛其系统还不能算是真正的计算机网络,因为由通信线路所连接的,一端是计算机,另一端只是个数据输入输出设备,或称终端设备。人们将这种系统称为联机终端系统,简称联机系统。
联机系统很快就得到了推广应用。按照这种方式,人们只要将一个终端通过通信线路与计算机连接起来,就可以在远地通过终端利用计算机,好像人就在机房里面一样。在发展联机系统的同时,人们也在探索能不能将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使得一些计算机上的用户能够利用其他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昂贵的外部设备和丰富的信息资源。
20世纪60年代,美国高级研究局资助计算机网络的研究,于1969年12月建立了只有四台主计算机的ARPA网络。这是世界上个计算机网络,它就是今天因特网的前身。ARPA网的成功引发了计算机网络研究的热潮,这些研究为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总之,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与发展离不开人们对于计算机的研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