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的饲养方法是什么

放养规格及密度

石斑鱼的饲养方法

海水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 海水养殖场使用网箱养殖的方法海水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 海水养殖场使用网箱养殖的方法


海水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 海水养殖场使用网箱养殖的方法


海水鱼网箱养殖技术规范 海水养殖场使用网箱养殖的方法


养殖海区的环境应具备如下条件:避风条件好,波浪不大,不受台风袭击;沙质底、砾质底、礁石质底为好,低潮时水深应在4米以上;潮流畅通,流速适中,网箱内流速保持在0.20米/秒~0.75米/秒为好;冬季水温不低于15℃,22℃~28℃水温天数不少于200天;水质清新,石斑鱼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11‰-41‰之间都能生存,最适在适宜盐度25~32‰,pH=7~9,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不受工农业废水、城镇污水的污染,暴雨季节无大量淡水流入,盐度不低于16,透明度在1.5米以上;交通条件好,活鱼运输、饲料供应方便。

石斑鱼成鱼养殖的方式主要有网箱养殖、池塘养殖两种,以网箱养殖较为普遍。网箱养殖石斑鱼是一种集约化的养殖方式,放养密度高,便于管理,生产效益较高,所以发展很快。在介绍成鱼养殖技术时,以网箱养殖为主,池塘养殖和室内水泥池养殖可参考网箱养殖。

目前石斑鱼育苗尚未达到生产性要求,因此养殖的鱼都还是以自然海区捕获的幼鱼为鱼苗养成。养殖的石斑鱼幼鱼以手钓钓获的为好。选择时,必须注意鱼的质量。投饲技术对石斑鱼养殖的效果影响较大。在水温25℃的环境条件下,石斑鱼的消化速度约为20小时~24小时。所以,在南海海域5月~10月对石斑鱼每天投喂一次,一般在上午9时~11时进行。11月~12月、3月~4月每两天投喂一次,冬季海水温度降至20℃以下3天~4天投喂一次。每次的投喂量约占体重的3%~5%,水温适宜时投饲量大些,水温较低或过高时投饲量减小。在生产中,一般视石斑鱼的摄食状态来决定投饲量,以食欲减弱时为度。投饲的一般原则是,小潮水流缓水清,水温适宜时多投,反而少投。日投饵量一般掌握在鱼体重的8%左右,每次投喂时,应先投入小许、分批缓缓遍洒,等抢食完前批饲料后再洒下一批,直至喂饱不抢食为止,决不可将饲料一次倾倒入网箱,以免造成饲料浪费和污染环境,石斑鱼决不吃沉底的食物。由于石斑鱼是吞咽方式进食的,因此饵料的个体大小要小于鱼的口径。投饲还应讲究定质、定量、定时原则。池塘养殖中还应注意搭设饲料台,进行定点投饲,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便于清理残料,保持水质的良好。应选择鱼体壮,活力强,无病、无鳞片损伤,肤色光泽好的进行养殖。

0尾左右,规格在150克/尾以下的每箱1000尾左右。也就是说一只3×3×3(米)的网箱养殖产量200公斤左右是较合适的。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的放养密度在水温25℃的条件下,以60尾/立方米~70尾/立方米为好。生产实践中,在3米×3米×3米的网箱内饲养成鱼500尾左右。结果表明,放养密度为15尾/立方米和30尾/立方米时石斑鱼的生长较快,当放养密度提高到60尾/立方米时生长速度与前者相近,没有明显的异。然而,当放养密度增大到120尾/立方米,尾增重量减小,饲料系数大大增加,明显下降。证明60尾/立方米的成鱼放养密度是比较适宜的。浙江象山港海区网箱养殖赤点石斑鱼,尾重100克~150克的放养密度以90尾/平方米~70尾平方米为宜。

饲料与投饵技术

石斑鱼属肉食性鱼类,投喂用的主要饲料是鲜度较高的小杂鱼。一般根据石斑鱼的大小,用切鱼机将小杂鱼切成适宜的大小后喂养。因饲料鱼的种类不同,投喂系数波动在5~12。以蓝圆鱼参作饲料的投喂系数较低,而眼睛鱼的投喂系数较高。随着石斑鱼网箱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鱼的供应日趋紧张,推广人工配合饲料喂养石斑鱼势在必行。实践表明,石斑鱼对饲料的软硬程度、颜色和口味等适口性要求较高,喜食软颗粒、色浅且明亮的饲料,颗粒过硬则有吐食现象,其对软颗粒饲料的适应性明显优于硬颗粒饲料。从投喂小杂鱼到改喂人工配合饲料有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投喂配合饲料前要进行摄食驯化。在赤点石斑鱼人工配合饲料中粗蛋白的适宜含量为40%~50%;青石斑鱼配合饲料中蛋白质的适宜含量为51%~55%,脂肪适宜含量为9.87%左右。如果在饲料中适当提高脂肪含量,能够使更多的蛋白质用于鱼体的生长,而不作为能源物质被消耗,可以起到节约蛋白质、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以鱼粉为主要蛋白原配制成的湿性团状饲料喂养鲑石斑鱼小鱼和鱼苗,当蛋白质含量分别为40%~50%和54%时生长。以鱼粉及酪蛋白为蛋白原制成干性配合饲料喂养鲑石斑鱼,蛋白质含量50%。石斑鱼肌肉氨基酸组成的种间变异不大,10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模式为赖氨酸∶亮氨酸∶精氨酸∶缬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组氨酸∶色氨酸=9.8∶9.1∶7.7∶5.2∶5.0∶4.9∶4.8∶3.1∶2.6∶1.0。此氨基酸组成模式可为石斑鱼配合饲料配置提供参考。赤点石斑鱼和青石斑鱼对丙氨酸的电生理阈值分别为10摩尔/升~9.9摩尔/升和10摩尔/升~9.6摩尔/升,明显低于其他鱼类。这可能与它们生活于底层岩礁间、视觉机能退化而嗅觉机能相对发达有关。它为石斑鱼的嗅觉诱食剂的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前景。石斑鱼对饲料颗粒大小有特殊的要求。投喂成鱼时,颗粒饲料的粒径不宜小于6毫米,颗粒太小食欲不高

鱼种放养时要根据鱼体的大小分档次进行饲养。从理论上分析,个体别愈小愈好,但实际作较难作到。因鱼体大小级小,摄食均匀,有利于生长。

日常管理

选择合理的网箱和鱼排密度,防止缺氧的发生。养殖过程中除投饵外,要经常观察检查鱼的生长、摄食、活动和体色等情况,还要经常检查网箱是否有破损,附着生物的多少,定期清除网箱上附着的污损生物,以保持网箱内外水流畅通。可以采用污损生物预防剂、机械清理和化学处理、搭配饲养污损生物的天敌等方法清除之。定期筛分,保持同一网箱内石斑鱼鱼体规格的一致。因为鱼类具有大鱼压倒小鱼生长的作用和饥饿时自相残食现象,所以应定期筛分,使网箱内石斑鱼大小均匀。混养少量鲷科鱼类和杂食性鱼类。这样,一是可清除底部残食和网箱上污损生物;二是因鲷科鱼类抢食性强,可激发石斑鱼食欲;三是可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饲料资源,提高养殖效益。加固铁锚和缆绳,定期检查网箱的破损情况,确保安全生产。特别是台风到来之前,更应加强防御,加强抗风浪措施,做好安全工作,保证生产安全。定期监测水质,保护养殖环境。按颁布的类海水水质标准来监测养殖用水,利于石斑鱼正常生长和肉质鲜美,预防因水质恶化而造成的。

石斑鱼的饲养现状

石斑鱼是暖水性近海底层名贵海水鱼类,经济价值较高。全世 界石斑鱼类有10个属、100多种,其中石斑鱼属是的属,有60多种,我国近海有记录30多种。目前已开展人工育苗及养殖的 石斑鱼有10多种,主要是:斜带石斑鱼(青斑)、赤点石斑鱼(红 斑)、鞍带石斑鱼(龙胆石斑)、棕点石斑鱼(老虎斑)、云纹石斑鱼(油斑)、褐石斑鱼(油斑)、青石斑鱼(土斑)、宝石石斑鱼 (芝麻斑)、七带石斑鱼、鳃棘鲈(东星斑)等。还有“青龙斑” (系斜带石斑鱼雌鱼X龙胆石斑鱼雄鱼)和“珍珠龙胆(系棕点石斑鱼雌鱼X龙胆石斑鱼雄鱼)等石斑鱼种间杂交种。

福建省主要养殖斜带石斑鱼,其次是赤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 和青石斑鱼等。除此之外,还少量养殖鞍带石斑鱼、棕点石斑鱼、褐石斑鱼以及“青龙斑”、“珍珠龙胆”。2010年,福建省石斑鱼养 殖产量1.12万吨,仅次于海南省(5. 7万吨)和省(2. 7万 吨)。福建省以漳浦养殖产量,为2043吨,其次为东山、蕉城等。

网箱养殖海水鱼吃饲料怎么办

希望采网箱的结构一般包括网衣、框架、固定桩、浮子、沉子及固着 锚、水下桩等,有些地区为防止风浪对网箱的袭击,还设 计了可以沉到水下的装置,江特网箱就不错。此外,如网箱成批设置在离岸不远的 水域中,还应配有适合管理作的浮码头和栈桥等。纳

1.喂食的种类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将新鲜和杂鱼切成适当大小的食物。最理想的饲料应该是软颗粒饲料,通过饲料和鱼的混合制成软颗粒饲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使用,也可以与抗病物和其他营养素混合使用,制作软颗粒饲料时,混合物不宜过湿,应该用手抓住并能挤压成一起就可。

2.喂养的方法

当水温为25℃时,鱼消化饲料的时间为25个小时,因此,当水温较高时,对于较大的鱼每天可以只喂食一次,每日喂食量为鱼总重量的2%,中等大小的鱼每天早晚要喂食两次左右,鱼苗每天要进行喂食三次左右。在11月至12月和3月至4月期间,根据鱼群喂养的情况,每隔一天喂食一次饲料,适当增加或减少喂食量。冬季水温较低时,基本不用喂食。

鲳鱼如何饲养,应注意哪些事宜?

饵料以低值杂鱼为主,也可投喂颗料饵料。每次投喂应先少后多,待引鱼上浮抢食后再加大投饵量,日投饵量以吃饱不浪费为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单乐州说,带鱼一般分东海带鱼(也有称舟山带鱼)和南海带鱼。东海带鱼细窄,但味道鲜美,肉质细腻,有嚼头,价格也较贵。南海带鱼个大体宽肉厚,卖相好,但肉质粗而松散,口感,价格便宜。准,当鱼不抢食时应停止投喂。日投饵次数4一5次,早春晚秋水温低时日投2一3次。分档饲养

网箱养殖鲈鱼的技术与方法,网箱加州鲈鱼养殖技术

要求透风,低潮时保持水深5m以上,水流畅通注意不要和其它食肉鱼混养,每秒0.3m为宜,底质无障碍物,水质清新无污染,盐度变幅小。

1、养殖条件

石斑鱼有海鱼也有淡水鱼。

2、网箱结构

养鲈网箱管架固定式和网体四角沉砂袋式。固定式是以金属管材做成略大于网箱的框架,把网箱扎其内定型。沉砂袋式是在网箱本体四角各吊一个4千克的砂袋,以固定网型。

南方多以木板连制成合格的鱼排,用浮球浮于水面,以锚索定位,网箱挂在鱼排格中。北方以单网单浮体框架为多,各浮体网箱连接在海区定位浮绳上。网口大小通常采用3×3m和4×4m,网深随时海区的水深而定,一般4一6m,网目随鱼体大小而定,选用网目原则以破-目而不逃鱼为准,网目应小于鱼体高的l/2。

3、鱼种放养

鲈鱼当年养成商品鱼,其苗种应先暂养至l0公分以上再计数放入网箱。每立方米网箱水体数20一30尾为宜,具体放养密度,还要根据鱼种规格,季节早晚海区条件、饵料贮备及养殖技术因素确定。

石斑鱼的养殖密度,标准是什么

5、日常管理带鱼是深水鱼,深水鱼的特点就是耐高压,虽然我们经常品尝带鱼,但是却不能见到活着的生猛带鱼,原因就是带鱼关于不适合人工养殖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带鱼属于海水鱼,在淡水无法生存,当然这个原因并不是带鱼不适合人工养殖的主要原因,毕竟沿海地区完全能够满足这个要求。离开高压就不能存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带鱼是洄游生物,是不适合人工养殖的。

带鱼能养殖么

如果非要人工养殖带鱼,那这个养殖成本未免太高了,因为需要在深海进行养殖,当然可以说可以做一个很大的网,把带鱼放在海底来饲养,但是考虑过网的尺寸了吗,那有如何管理,如果不进行管理,让且自然生长,这样又何必用网网住。带鱼到底有没有养殖的?昨天分别咨询了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渔业处(位于杭州)的刘定康先生、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位于温州)高级工程师单乐州、浙江海洋学院水产养殖系(位于舟山)系主任张学舒,他们三人都认为,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带鱼都是野生的。

三位专家说,之所以没有人搞带鱼养殖,主要还是从经济效益上考虑。海水鱼的养殖一般采取网箱养殖或围海养殖,特点都在浅海区。像网箱养殖,一般水深不超过8米。也有更深一点的,像沉式网箱,但难度大,经济效益不理想。而带鱼一般生活在水面下30米-200米的海域(产卵时才会上游到水面下十几二十几米处),这远远超出了现在的网箱养殖深度。更主要的是,目前野生带鱼的资源(特别像南海带鱼)还比较丰富,价格也不贵,像品质更好的舟山带目前石斑鱼养殖形式有网箱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其中以池塘养殖为主。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石斑鱼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鱼,每公斤的零售价也就二三十块钱,根本没必要花大力气去搞人工养殖。

“如果光讲东海带鱼或南海带鱼,一般的消费者可能分不清哪个好哪个,摊主往往还要解释一番。有的摊主为了少费口舌,就把东海室内工厂化养殖摸式的建立使石斑鱼年有效生长期延长了2-3个月以上,平均成活率提高20-30%;养殖密度较普通池塘养殖提高5倍以上;养殖风险降低,综合效益提高20%以上。带鱼说成野生的,把南海带鱼说成养殖的,不知道的人就误以为真有养殖带鱼。”单乐州说。

养鱼的养鱼网箱怎么建设?

选择时,必须注意鱼的质量。应选择鱼体壮,活力强,无病、无鳞片损伤,肤色光泽好的把鱼苗放入网箱中,鱼苗大约在2天内开始进食,在网箱养殖的过程中,很多的养殖户为了省时省力,把杂鱼剁碎与饲料进行混合,然后就以这样直接的方式进行喂养。结果,喂食后鱼拼命的进行争抢饲料大面积的散开,大部分的饲料都已散落在海中,这种饲养方法极大的浪费饲料并容易造成水质污染。进行养殖。

主要有浮动式和固定式两种。浮动式网箱,上部利用架子或浮子的浮力浮出水面,网箱随水位的变动而升降,网箱内的水体保持相对的稳定。网箱底部离开水底较远,受底质的影响较小,但抗风浪能力,一般适于放置在风浪较小的湖泊、水库、河沟和近海港湾水面上。固定式网箱,是在水中设置竹桩、木桩、水泥柱或钢管,将框架系在桩上,再将网箱上纲悬在框架上,网箱的下纲四角系在桩上。固定式网箱不能随意移动,可设置在风浪稍大的水域,但水域的水位要能保持稳定。网箱群的排列、组合除考虑管理作方便外,还要保证网箱水体交换充分,又要保证作管理方便,常见的有串联式设置和双列式设置。

经常洗刷网元,清除附着物,一般l0一l5天一次,必要时更换新网箱,勤查网箱、严防逃走漏。注意鱼情、水情及病害发生。

网箱养殖虹鳟鱼的各项注意事项养殖技术

养殖条件

1、虹鳟属于喜冷性的变温和狭温鱼类,在自然环境下喜栖于水质澄清、水量充沛、具有砂砾底的河川上游支流的冷水中。其生活极限温度是0~300C,适宜的生活温度8~200C,较适宜的生活温度12~180C,最适宜的生活温度16~180C。采取利用地下冷泉、山涧溪流、水库底排水等进行池塘流水养殖方式。利用水库前期水温适宜的自然条件,进选网箱养殖虹鳟食用鱼,具有生长快、病害少、生产周期短等特点,同样能够生产出优质虹鳟鱼。

“从理论上讲,也许是可以养殖的,但还没有人愿意干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所以技术上可不可行也就无从谈起。”刘定康说。

2、网箱为聚乙烯网衣装置,底及四周双层,上盖单层封闭,沉子为穿纲铁块。规一、改进养殖方式,采用新型养殖技术随着科技进步,高产的新型养殖技术不断涌现。例如,当前淡水养殖中,正在推广的80:20优质吃食鱼为主的养殖技术;在海水鱼类养殖中,采用网箱养殖技术;虾类养殖中采用虾苗肥水下塘,培养适口浮游生物供虾体取食技术等,都是降低饵料系数,增加养殖效益的先进养殖技术。格为5米×5米×4米,网目2.5厘米,框架用毛竹扎制成5.1米×5.1米正方形或机械化网箱框架。网箱置水库大坝前200米,水深约20米。箱距米,迎水流横向排列。水质清新、背风向阳,便于管理。网箱于苗种入箱前1周下水。

3、鱼种选择规格整齐,无病健壮的优质鱼种,规格以90~100克/尾为宜,密度为48~60尾/米2,每箱放1200~1500尾。如采取科学管理,放养密度可适当增加。入箱前应采用常规方法进行鱼种消毒。

4、饲养管理虹鳟鱼的人工配合饲料可分为干饵和鲜饵二大类。鲜饵主要采用一些屠宰厂的下脚料或鱼、禽加工的废弃物以及蔬菜、鲜杂鱼作原料,在制饵过程中往往再添加一些干的植物性饲料,通过颗粒机制成各种规格的半干品,使用这种饲料,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含水量大,不便贮藏运输,只能现加工现喂,只能适合小型养鳟场及养鳟专业户。干饵特点为规模、设备投资较大,仅适合大型企业。手撒法投喂时间要求每次15分钟以上,以不散落箱底为好。前期水温200C以下日投喂3次,每次间隔5~6小时,后期水温18~230C日投喂2次,早晚进行。

饵料系数的关键技术

2中鲳鱼,不知你想养那种?先放养密度与养殖海区的流速有很大的关系,流速通畅的海区可大些,反之要少些。一般一只3×3×3(米)的网箱,放养鱼种规格在50克/尾以下的每箱可投放 0尾左右,规格在150克/尾以下的每箱1000尾左右。也就是说一只3×3×3(米)的网箱养殖产量200公斤左右是较合适的。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的放养密度在水温25℃的条件下,以60尾/立方米~70尾/立方米为好。生产实践中,在3米×3米×3米的网箱内饲养成鱼500尾左右。结果表明,放养密度为15尾/立方米和30尾/立方米时石斑鱼的生长较快,当放养密度提高到60尾/立方米时生长速度与前者相近,没有明显的异。然而,当放养密度增大到120尾/立方米,尾增重量减小,饲料系数大大增加,明显下降。证明60尾/立方米的成鱼放养密度是比较适宜的。说一下蝙蝠鲳 又名黑带大眼鲳。放养密度与养殖海区的流速有很大的关系,流速通畅的海区可大些,反之要少些。一般一只3×3×3(米)的网箱,放养鱼种规格在50克/尾以下的每箱可投放 原产地:非洲西部沿海。 外形: 是银鲳鱼的近缘种,体型比银鲳鱼更宽,鱼体长10-20余厘米,体高,侧扁,菱形,高度略大于长度。背鳍、臀鳍肉质化,被体上的皮肉覆盖。头部2条黑色横条纹与黄鳍鲳相似。后身有1条黑色宽横带,从背鳍前端至臀鳍前端。体色银灰色。 习性: 蝙蝠鲳喜弱碱性微盐水质,水温22-28℃。饲养中也要经济换水,以保持弱碱性水质。体态优美,游泳飘忽翩跹。性情温和胆小,适合饲养于大型水族箱中,有少量水草。喜食活饵料。 繁殖特点: 体长10厘米以上性成熟。雌鱼腹部可见卵巢轮廓。水温26-28℃,氢离子浓度10-31.63nmol/L(PH7.5-8),加适量盐。雌鱼产浮性卵500-1000粒,卵粒较大,直径0.6-0.7毫米。在水温26℃时经24小时可孵出仔鱼。

石斑鱼的养殖密度,标准是什么?

水产品养殖有各种方法,选用浮桶搭建的浮动平台,水下部分用渔网圈养,形成1个天然的渔场是如今多数人的选择。顾客能够自身决定鱼池的大小,极其便捷。

石斑鱼的养殖密度通常是每立方米的水体中投放3千克的苗种,3立方米的网箱中放入体长规格为2-3cm,大概2000尾的鱼苗,鱼苗的体长超过了20cm的话则需要进行分养,9立方米的网箱中放养300-54、投饵00尾即可。“不要说浙江没有,全世界也没有人搞带鱼养殖的。”刘定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