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在哪里

学院有“高校基本科研”立项项目5项,青年基金项目4项,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6项;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厅科研项目103项;国腾创业投资基金项目92项;院级科研立项51项;有教改项目2项、省级3项、院级246项。

一、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在哪里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大学地址在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百叶路1号,该校是经中华批准的以本科层次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_四川省科技厅项目评审四川省科技厅项目_四川省科技厅项目评审


四川省科技厅项目_四川省科技厅项目评审


二、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学介绍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大学是批准成立的学院(教发函[2004]21号),是由 电子科技大学 与成都国腾实业合作创办,是采用新模式新机制举办的以本科层次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

学院创建于2001年,坐落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位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市高新西区,现有本、专科学生17000余名,占地1100亩。学院现设有系(分院)11个,本、专科专业66个,是软件人才培训基地、软件产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

指导思想

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坚持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坚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发展。

办学定位

办学类型定位:应用型。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适度开展专科教育,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发展高学历教育。

学科发展定位:以工学和管理学为主,以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专业为核心,理、工、经、管、文、艺术、设计和航空等多学科门类专业交叉协调发展。

人才培养定位:培养有系统理论基础和工程实践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科技人才和技术领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成都,辐射全国,服务区域经济及国民经济建设。

办学目标

以“育人才,建百年名校”为目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科技大学。

办学成绩

学院荣誉:自创建以来,学院先后荣获“四川省人才开发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计算机系)、“全国先进学院”、“民办高等教育院校”、“四川省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与诚信建设先进集体”、“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教育先进集体”、“四川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校综合奖”、“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学校综合奖”等多种荣誉。

专业及课程建设:学院现有四川省省级课程五门(《集成电路原理》、《大学英语》、《C#程序设计》、《电路分析基础》、《电子商务》),院级课程七门;有四川省省级特色专业一个(集成电路与集成系统专业),省级应用型专业三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软件工程);三个专业(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入选四川省民办高校重点特色专业质量提升;申报四川省学科建设专业两个(电子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教改教研:学院现有“高校基本科研”立项项目5项,青年基金项目4项,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建设项目6项;四川省教育厅、科技厅科研项目103项;国腾创业投资基金项目92项;院级科研立项51项;有教改项目2项、省级3项、院级246项。学院科研和教改项目先后获得“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学三等奖”、“微软课程改革奖”等多种荣誉。学院高教研究所被表彰为“四川省高教研究机构”。

教材建设:2013-2017年全院教师共主编各级、各类教材80部、讲义18部,出版的教材中“十二五”规划教材12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3部,21世纪应用型人才培养“十三五”规划教材1部,计算机类规划教材4部,信息类规划教材3部,21世纪高等院校云计算和大数据人才培养规划教材2部。其中,云计算科学与技术系编写的教材《云存储系统——Swift的原理、架构及实践》,填补了国内本领域教材的空白。

师资队伍:学院已建立了 电子科技大学 现职教师、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企业教师三结合的师资队伍。学院多名教师荣获“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微软讲师”、“四川省大学生思想教育先进工作者”等称号,还有多名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奖。同时,为了使我院学生充分享受优质师资资源,学院全面推进“名师工程”建设,一方面打造一支由专职教师组成的教学名师,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各种途径聘请 电子科技大学 教学名师、专家及众多知名专家和为我院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

课堂教学:学院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增强教师的讲课艺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常年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奖大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大赛”、“怎样上好堂课”等多项教学活动。

合作办学:学院广泛开展合作办学,大力推进对外交流。全院有学生实习基地总数28个,各类合作企业135家;与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多所院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每年有一百余名学生赴国外和境外进行交流学习。

校园文化:学院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以“一体两翼”(育才工程,百叶和科成)为核心,以“一系一赛”(一个系一个科技竞赛)、“一系一品”(一个系一个品牌活动)和“三个中心”(学生文化艺术中心、学生科技活动中心和学生创新创业中心)为载体,积极创新大学生思想教育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大力营造“勤学、乐学、自律、诚信”的良好学风和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全力打造校园文化活动。学院现有80多个学生社团、协会,自办有《团学视窗》和有线电台(fly radio),打造了百叶讲坛、音乐秀、辩论赛等品牌活动。先后获得了“成都市工作二等奖”、“成都市大学生暑期实践集体”、“四川省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全国排舞大赛一等奖”等多种荣誉。

学科竞赛:近年来,学院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3%以上,学生多次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和微软“校园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亚军,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信息应用技术大赛”、“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以及“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全国和四川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等多个一等奖。此外,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还荣获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大赛一等奖、馆内共4层楼,一楼包括航空航天展区、二滩水力发电模型和水利工程模型以及环幕4D影院;二楼包括机械展厅、电与磁展厅、机器人展厅、虚拟世界展厅、时光隧道等;三楼包括声与光展厅、生态与环境展厅、天地万象展厅等;四楼主要是青少年的科技展品,包括青少年科技展厅等。全国“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以及“创青春”四川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众多奖项。同时,学生中还涌现出“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候选人”、“奥运会员”、成都市“创业之星”等多名人物。

为进一步提高办学质量,促进学院可持续发展,学院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学院通过推进和全面落实发展规划,全面充实办学条件,继续强化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建设,重点突出专业建设、实验室建设、队伍建设和特色发展,全力抓好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办学实力,提高办学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科技大学,为实现“育人才,建百年名校”的目标不断奋进。

贵州省科技厅项目什么时候公布

贵州省科技厅项目的公布时间可能在2023年3月29日- 4月4实验室建设:学院现有8个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共57类112间各类实验室,实验室总面积11846平方米。8个实验教学中心分别是:电子信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应用电子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图形艺术实验教学中心、航空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文理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其中电子信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应用电子工程技术实验教学中心和图形艺术实验教学中心是省级实验教学中心建设项目。办学理念日。

请注意,这些信息可能不是的,建议在网站上查看更准确的信息,或联系相关部门以获取更准确的时间。

四川科技馆的科技馆

吕秀兰博士系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果树学重点学科博士、硕士生导师。主持、省部级项目共20余项,其它横向项目20余项。主持有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星火项、科技支撑项目子专题;“十一五”、“十二五”欧洲甜樱桃新品种选育育种攻关项目,四川省科技厅科技支撑和应用基础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专项、担任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柑橘栽培岗位专家,承担各级地方特色果树丰产优质标准化栽培项目实施与技术指导。现任葡萄学会常务理事,枇杷学会理事和柑桔学会理事。

四川科技馆的建设得到多家在川科研单位及中科院成都分院的支持,中科院自动化所、光电所、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所分别为四川科技馆捐赠了相关展品和,据统计,有14家单位捐赠了共计1559.5万元的展品。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馆的展品中,其中很多都是“成都造”科技展品。自成飞的歼七III型飞机与成都发动机的WP—6涡轮喷气发动机、成勘院等的动态仿真水利模型、来自理工大学恐龙模型等。

秉承“厚德笃学、求实创新”的院训精神,坚持“一个宗旨,三个面向,四类专业”的办学理念,即: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院发展为重”的办学宗旨;坚持办学“面向行业,面向,面向未来”;坚持在传承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信息人才培养优势的基础上,办好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核心专业,经济管理与人文类专业,游戏、动画与艺术设计类专业和航空航天类专业。在办学中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

在科技馆里,除了未来驾驶、航天指

挥等3—5个项目需要支付一定金额的参与费用,其余所有项目均向市民免费开放。考虑到公共场所的安全问题,科技馆目前已制定了每日访客别限制。

四川科技馆馆址:位于成都市市中心,北面,中路一段4号。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是属于那个区

主要工作业绩:主持的“葡萄无公害无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2007年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该技术2008年申请为发明专利(1项),主持甜樱桃新品“巨红”选育和主研的审定品种6个,主持和主研的鉴定成果3项,2009年被评为四川省“柑橘栽培”岗位专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西区(郫都区)百叶路1号。

属于郫都区。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学院始建于2001年,是经中华批准、由电子科技大学与成都国腾实业合作创办,是采用新模式新机制举办的以本科层次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秉承“厚德笃学、求实创新”的院训精神,坚持“一个宗旨,三个面向,四类专业”的办学理念,即: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院发展为重”的办学宗旨;坚持办学“面向行业,面向,面向未来”;坚持在传承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人才培养优势的基础上,办好电子信息和计算机类核心专业,经济管理与人文类专业,游戏、动画与艺术设计类专业和航空航天类专业。在办学中不断推进教育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培养目标多元化,培养模式多样化。

截止2018年8月,学院科研和教改项目先后获得“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科学三等奖”、“微软课程改革奖”等多种荣誉。学院高教研究所被表彰为“四川省高教研究机构”。

参考资料来源:

吕秀兰主要经历

吕秀兰

吕秀兰,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中文名:吕秀兰

职业:教师

主要成就:四川省“柑橘栽培”岗位专家。

代表作品:《甜樱桃标准化栽培技术》

性别:女

职称:

人物经历

吕秀兰:女,四川农业大学。硕士生、博士生导师。

2020年4月,荣获“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2019年度先进个人”称号。科研成果

主要研究领域:主要从事果树栽培学与生态工程教学科研工作。

主要研究生课程:果树学进展

代表性成果名称:先后主持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星火、科技支撑项目(子项目主持)、省育种攻关项目和省应运基础研究及重大培育专项等研究项目20余项。

个人荣誉:吕秀兰,博士,,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柑橘栽培技术岗位专家,四川徐堰金果葡萄研究所所长。2003和2004连续两年被四川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厅等部门评为大学生送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指导教师。2003被雅安评为万户农户科技致富先进个人。

主要:葡萄学会理事、柑橘学会理事、枇杷学会理事。

主要情况扩展资料截止2018年8月,现有本、专科学生17000余名,校区占地1100亩。介绍:

先后主持审定欧洲甜樱桃新品种“巨红”和李新品种“羌脆李”,主研审定李新品种“巴山脆李”,主研审定葡萄新品种“超级无核”、“藤稔”、“夏黑”3个,另有一个葡萄品种“香悦”通过田间技术鉴定,以第二主研审定的早熟苹果新品种“南部魁”,打破了中亚热带地区不能栽培苹果的历史,主研审定“川花梨”品种一个,协助地方完成茂县李地理标志认证。主持的葡萄有核品种无公害无核化技术研究与应用获2007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葡萄无核化栽培方法2011年获发明专利;主持的甜樱桃安全优质丰产集成技术研究与应用于2009年通过成果鉴定并于2011年获得了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论文60余篇,作者30余篇,在《植物病理学报》、《ActaHorticulturae》、《园艺学报》等重要核心期刊发表18余篇,主编出版《甜樱桃标准化栽培技术》专著1部,参编十一五规划教材《园艺生态学》1部。

人物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