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教材分析怎么写 教案的教材分析怎么写模板
您好,今天源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教案的教材分析怎么写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案的教材分析怎么写 教案的教材分析怎么写模板
教案的教材分析怎么写 教案的教材分析怎么写模板
1、教育理论与规律的教材分析可以这样写: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
2、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首先,学生的学习内容是经过系统选择、精心加工,简化的和典型化的人类文明经验的精华。
3、其次,在学生的认识方式上也表现出间接性。
4、同时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要使人类的知识经验转化为学生真正理解掌握的知识,必须依靠个人以往积累的或现时获得的感性经验为基础,原因在于学生学习的书本知识是以抽象的文字符号表示的,是前人生产实践和实践的认识和概括,而不是来自学生的实践与经验。
5、陶行知说:“接知如接枝”,这句话将树的枝干比喻为直接经验,嫁接进来的树枝比喻为间接经验,体现的是间接经验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6、所以,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所必须有的感性认识,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7、如果材料分析题中,一个老师在讲解抽象知识的同时,注重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去获取知识,或者让学生观看直观的教具与实验,都是体现了这一条规律。
8、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9、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赖于知识的掌握,知识为智力提供了广阔的领域。
10、向学生介绍关于归纳、演绎、解决问题等思维方法的知识,就是把心智作的方式教给学生。
11、掌握知识的过程必然要求学生积极进行认识、思考和判断等心智活动,只有在心智作的活动中才能发展认识能力。
1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学生掌握知识的速度与质量,依赖于学生原有智力水平的高低。
13、认识能力具有普遍的迁移价值,它不但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知识质量,推动学生进一步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从而获得完全的知识。
14、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体现的是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