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用投资占了半个互联网 其中两家企业已经威胁到阿里

前段时间,网友一直在聊“腾讯收购爱奇艺”,当时就感叹,现在已经没有腾讯不敢买的东西。电商需要线上人群,也就是流量。电商的成本很大一部分都是流量成本,获客成本越来越高,所以现在有了新零售。但是,拼多多的流量成本很低。用过拼多多的都知道,拼多多都是社交流量,基本都是免费的,平台有免费大量的流量,也导致商家成本也低,终可以卖低价。

腾讯增持拼多多 腾讯增持恒腾腾讯增持拼多多 腾讯增持恒腾


腾讯增持拼多多 腾讯增持恒腾


腾讯一直以来都是广撒网的模式在投资各种领域企业。在腾讯“投资+并购”的资本大网下,越来越多的腾讯被司,在2020年成为庞然大物。

排名前五的互联网公司:腾讯、阿里巴巴、美团、拼多多、京东。细心的朋友应该能看出,除了阿里巴巴,剩下四个企业全部是腾讯派。

京东:2014年的时候,腾讯就凭15%的股份 先看它的广告营销:成为了京东的大股东,因为腾讯资金的入驻,才给持续亏损的京东商城注入了一股强心剂。也是由于腾讯的入股才让京东有了巨大的支持与阿里巴巴相抗衡。

都说的两大电商是京东和淘宝,然而拼多多已经超越京东,淘宝应该有点慌。

腾讯不断在电商行业投资有所成就。两年前,腾讯投资的600多家公司,新增的价值就已经超过了腾讯自身的市值。如今,腾讯投资的公司超过800家,其中70多家已上市,超过160家是市值或估值超10亿美金的独角兽。

被腾讯投资的企业,已经成为互联网的重量级企业,作为股东的腾讯,毫无疑问是获益者。

近日,腾讯基于微信小程序,又推出了自己的电商平台“小鹅拼拼”,投资也好,自营也罢,腾讯的电商帝国愈发强大。

阿里投资领域很广,例如高德地图、优酷土豆、饿了么都是很不错的项目,然而这些项目阿里明没有让他们运营,而是归到阿里体系下,必须有阿里带队。

“阿里投资是要消灭巨头,收归我有,腾讯投资是要寻找人,扶持新的巨头。”一位投资人分析。

阿里投资的企业是将其归纳到下边,谋求发展;腾讯投资的企业是发展,共同挣钱。

阿里投资和腾讯投资所承担的风险也是不同的。对于阿里来说十指连心,被投企业的任何决断都亲力亲为,风险共担,荣辱与共。而腾讯投资则则不同,被投企业你可以自由发展,挣钱腾讯收益,冲锋陷阵你先上。

腾讯像是撒一张大网,鱼儿之间非敌非友。然而网外的中小企业,想要有所成就也是非常难的,毕竟没有腾讯“喂食”。

拼多多的老板是谁?

创始人是黄峥。他是拼多多的老板,现在非常有钱。

黄峥。拼多多的老板是黄峥。他是拼多多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2002年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2004年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计算机硕士学位,随后加入美国谷歌。

提升GMV质量需要转型,这意味着要直插京东和淘宝的核心区,竞争加剧。拓展资料

拼多多是一个专注于C2M拼团购物的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隶属于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5年9月正式上线。

拼多多以独创的社交拼团为核心模式,主打百亿补贴、农货上行、产地好货等,于2018年7月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

拼多多用户通过发起和朋友、家人、邻居等的拼团,以更低的价格,拼团购买需要的商品。

拼多多凝聚更多人的力量,用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

2016年7月,拼多多用户量突破1亿,获得B轮1.1亿美元融资,IDG资本、腾讯、高榕资本领投。

拼多多的二级处罚的原因有:

1、投诉。

这里包含品牌投诉和物流投诉。如果不小心收到买家的投诉,并且投诉率越高,越容易遭到拼多多的二级,尤其是大品牌。所以对于商品和服务都要做好质量的保证,物流方面虽然说是不可避免的,但能够选择一些性价比高的物流公司,尽可能的削减物流投诉。

2、炒信誉。

这里的炒信誉说的像是把有销量的商品改成新品,这样做虽然是能够让你获得更多的赢利,但你就违反了拼多多的规定,从而遭到拼多多的二级,一个月无法上新,损失当然也会更多。

3、放错类目。

如果宝贝放错了类目,比如衣服放到电器类,不要以为这样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流量,放错类目的宝贝权重不会高,更无流量可言,不仅如此,还会让你遭到,得不偿失。

4、率过高。

率是每个买家都会头疼的一件事,有时分遇到一些恶意买家又或者是误会的率,向拼多多申诉不成功,只能自己咽下这个苦果,率一旦到了一定的比率,就会被拼多多判为二级,所以要注重与买家之间的问题商榷。

拼多多木瓜膏怎么那么便宜?

因为腾讯持有拼多多17%的股份,所以腾讯利用自己的微信生态,分享受转发给拼多多提供微信的流量。而拼多多依托微信的流量优势,将招揽到更多的消费者和开店商家。如果没有腾讯提供的微信的流量,拼多多价格再便宜也无人知晓,如果想要发展起来话,广告费估计它都顶不住了吧?

:拼团。-Take rate如何提升?

使用过拼多多得用户应该都知道,在“算计”上没有哪一家能够玩的过拼多多,因为拼多多会用各种方法,诱导你去拼团,拼十几个人,或几十个人的团,拼的人越多越便宜。用拼团下来的庞大需求去购买商品当然会便宜很多。

第二:薄利多销,压低成本

根据数据显示,目前除了一二线城市,我国的三四五等中小城市的消费者,都倾向于便宜的货物,虽然说是便宜,但是没有利润拼多多当然是肯定不会干的了,所以,降低利润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比如一件小商品,商家只赚1-2元,但是卖个几万件,就算只卖一个商品,那利润也是很不错的,而且还能够收获到用户的芳心,何乐而不为?

第三:没有中间商赚价

创始人黄峥双11的时候就成面对央视记者的采访,被问到为什么APP上面的商品那么便宜,黄峥则表示:因为拼多多省掉了中间的广告费,所以很便宜。按照他的逻辑,拼多多上的商品是产地直销,没有中间商赚价,所以很便宜。

第四:流量成本低

第五:商品

暂时不说冒伪劣低质的产品。作为的制造业,拥有完善的产业链,以及廉价的劳动力,其生产升本确实很低。再加上目前物流业发达,物流成本也很低,商品发面,三四线的用户对质量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来看,商家的出货成本并不高,虽然很便宜但还有薄利。

拼多多商品为何这么便宜,通过上面五点我们就能够看出原因,一方面是与其商业模式分不开的,另一方面也是其较好的抓住了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因此在便宜的同时,盈利也是相当丰厚的。

为什么拼多多上的东西如此廉价?是货吗?原来暗藏这些“套路”

腾讯一直以来都有着不灭的电商,但每一次都似乎少了一点被上天眷恋的缘分,即便完整的流程都已经走下来了,但依然无法达到像对手那样的高度。

如今,物联网已经如此发达,许多公司如阿里巴巴,京东,腾讯和其他互联网巨头都开始繁荣起来。其中,可以说阿里巴巴和京东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为我们的很多东西都是在这里购买的。国内电子商务平台的三大巨头,淘宝,京东和拼多多。不得不说,拼多多以黑姿态冲入淘宝,京东两者之间,实力很强悍。

拼多多会使使用各种方法来诱使您与数十人一起加入一个小组,拼的人越多,越便宜。用拼团下来的庞大需求去购买商品,当然会便宜很多。拼多多做到了比9块9包邮更低的价格,批发都拿有量、有留存,也重要的是变现。拼多多在17年初砍掉了自营,走纯平台路线。两部分主要营收为线上服务(广告、数据、搜索)+手续费(支付佣金)。不到这个价格,拼多多在大批量低收入再以低价格卖出,获得了双赢。

拼多多的商人基本上掌握了商品的供应。与淘宝和京东相比,拼多多的商人基本上是控制商品供应的商人,例如小作坊的所有者,或某个农场的农民。因为是手的货源,所以没有中间人来做价,平台会给予一定的补贴,这些商家就会走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自然商品价格会很低了。

,腾讯持有拼多多百分之时期的股份,腾讯利用其微信生态系统分享转发给拼多多已提供微信流量的好处。拼多多依靠微信的强大优势,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和店主。如果没有腾讯提供的微信流量,没人知道拼多多的便宜,而且不会发展。目前拼多多专门从事三四线城市以下的居民消费,与淘宝,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相比,是处于异化竞争状态。

段永平有多少个亿

随着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国的经商产品已大大降低,所有的商家几乎都在降价销售,有些商家竟然不惜自己的部分利益,以此来吸引人气。为什么拼多多上的东西如此廉价?是货吗?原来暗藏这些“ 套路 ”!

段永平有多少钱美团:美团点评已于2018年8月份启动赴港IPO前的推介活动,至少融资40亿美元,腾讯控股为美团IPO基石投资者之一,投资4亿美元。呢

在2019年的富人排行榜上,有一个新面孔,他就是段永平。段永平以256亿的身价排在了第77名。说起段永平的身价,256亿只是一个粗略统计的数字,由于他为人低调,旗下的公司也都没有上市,所以他具体身价并没有人知道。

年,段永平以601万美元在网上拍得与巴菲特的午餐,随身带去的人就是黄峥。段永平是做游戏出身的,在仔细考察了的整体情况之后,把手里的200万美金一篮子投了进去。

段永平有“巴菲特”的称号,他也曾和“股神”巴菲特一起吃过午餐。2006年,段永平以62万美元价格,和“股神”巴菲特一起共进午餐。他也是个这么做的人,在当时引起很大轰动。

如果小米能够估值千亿美金,那么OPPO跟VIVO又得估值多少钱呢?关键的是相比起雷军只控制了小米30%多的股份,这两家公司就是段永平的全资子公司。段永平的财富如果公开,将达到一个令人震撼的地步。

从公司创立之初,段永平就采取了“股权激励制度”,公司的任何一位员工都可以入股,如果没钱,还可以找段永平借,将来再用股份的利润还给段永平。

这个身在美国的大佬,才是OPPO、VIVO的老板!居然也是苹果股东!

前五名分别是:华为(份额4%),OPPO第二(份额11%),VIVO第三(份额14%),小米第四(份额14%),苹果第五(份额3%)。段永平不仅是OV两家的老板、股东,他居然也是苹果的股东。

段永平去美国的时候,把步步高一拆为三,分家后资产股权早就稀释了,也就是从vivo/oppo建立之初他持股就已经很少了,是股东但也就是股东,也没有参与管理,已经不是oppo和vivo持股老板了。

首先要说两个品牌在以前都是属于步步高控制,可是由于公司内部原因,子公司OPPO就脱离了公司步步高存在,它们的关系就是师出同门。oppo是先创立的走高端路线,vivo是步步高老总后来创立的走中低路线的。

不是。段永平是江西人,已经美国国籍了,一年只回两次国参加董事会。

OV公司老板都是人,OV老板原来是做VCD的,就是知名品牌步步高。目前就不知道了。

段永平第六次加仓腾讯引发争议,他此前有过哪些投资?

而段永平却在6月份大幅增持了腾讯股份,累计增持了178万股,占腾讯总股份比例为9%,比年初增持量增加了34%。这已经是段永平在六月份以来连续增持腾讯股份。

鹅厂跌成了鸟厂,段永平却进行了六次加仓,其实这也就是投资者目前正在积极减持腾讯股份。

段永平分散式的投资方式只适合拥有大资金量的人,段永平不仅仅投资了腾讯公司,而且也已经投资了其他公司,虽然已经连续第6次加仓腾讯,但是段永平所投资腾讯的资金并没有达到他资金总量的1%。

主要是因为这家公司发展势头非常猛,尤其是腾讯旗下的荣耀,吸金能力非常强。

拼多多黄峥恩师传奇——段永平

1、这个小兄弟就是拼多多创始人黄峥。黄峥和段永平的结识也是一段奇缘,2002年黄峥通过MSN添加了一位陌生网友,这个网友向他请教了一个技术问题。黄峥学的是计算机。很快帮网友解决了问题。

2、更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他还只是个80年的大男孩,拼多多成立也不过5年时间,黄峥的拼多多的成长速度可以说创造了商业史上的一个奇迹。黄峥自己说:“段永平对自己的商业思想影响。

段永平的个人生平

1、段永平,男,汉族,江西泰和人,1961年3月生于南昌,1982年浙江大学电系毕业后分配到电子管厂。1988年7月大学经济系研究生班毕业。是广东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创始人。

2、”段永平实际是以投资人的身份对“步步高”进行控制。同时,段永平美国,在投资与慈善领域里颇有斩获。2001年底,段永平开始以1美元左右“吃”进股。

3、OV公司老板都是人,OV老板原来是做VCD的,就是知名品牌步步高。目前就不知道了。

段永平第六次加仓腾讯引发争议,他此前有过哪些投资?

“阿里没有社交的基因、腾讯没有电商的基因”这是互联网上流传的一句话,然后这句话前半句以后如何不知道,但是后半句已经作废。以广撒网为手段的腾讯,已经在占了电商行业的半壁江山。

段永平第六次加仓腾讯引发争议。段永平月内两度出手。以价值投资闻名的投资人段永平近再次大手笔买入腾讯。段永平此前在贵州茅台、苹果等热门股票投资获利颇丰

他之今年7月,根据纳斯达克的有关规定,公司在上市一正式变更董事会,6人减少到5人,高榕资本伙伴张震不再担任董事.本轮变更后,公司董事会5人名单中,陆奇(原百度总裁兼首席)、沈南鹏(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作伙伴、红杉资本基金的创始和执行合作伙伴)、杨荣文(嘉里副会长、嘉里物流)是董事,黄峰(很多创始人)、林海峰是董事前还做过一些其他国内的APP产业的投资,在京东淘宝上和拼多多都有过合作。

拼多多2019年年报成交额破万亿,活跃买家5.8亿元,淘宝、京东如何应对?

关于用户群呈现出两个问题:

昨日,拼多多发布2019年年报,拼多多实现成交额10066亿元,平台年活跃买家数达5.852亿,实现年营收301.4亿元。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平台年活跃商家数超过510万,较上年同期的360万增长41.7%。

拼多多早期是依靠腾讯的微信起家,随后又获得了腾讯的投资。要知道,这些年腾讯公司的投资很成功,但凡获得腾讯投资的公司,几乎都赢得了不错的发展。

而且腾讯近又向拼多多追加了5000万投资,进一步提升了腾讯在拼多多的股份。

一个是传统线下零售巨头,一个是线上电商新贵,拼多多和国美为何走到一起?

我之前简短的分析过,拼多多是小农产品起家,大家电和物流目前是拼多多存在的短板。而国美的物流和全国两千多家门店可以说是让拼多多心动的。

对于拼多多而言,与国美的合作可以补足其在3C领域的短板,并改善消费者对其固有的低价印象。

物流方面,国美旗下安迅物流、国美管家两大服务平台,能提供覆盖全国的中大件物流、仓储及交付服务,以及一系列售后服务。并将成为拼多多物流和家电后服务提供商。

在弥补了大家电和物流短板之后,我认为拼多多的下一步会在提升品牌形象和移动支付方面做文章!

在2019年拼多多遭遇竞争对手持续发起的史上规模的二选一。在上一封股东信中,黄峥也曾表示,长期排他是必然会被打破的不符合商业逻辑和自然规律。

这话说得没毛病,近美团点评就遭到了全国商家们的联合,要求美团在降低佣金的同时,还要取消协议,终美团也是服软,可见大家对于接近于垄断的竞争,有着极大的排斥!

拼多多的崛起,主要对淘宝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之前有数据显示,拼多多与淘宝的数据显示,拼多多创始人、CEO黄峥持有44.6%股权,及89%的投票权,为拼多多股东。从目前看,腾讯依然为第二大股东。用户高度重合,而淘宝虽然推出了淘宝特价版,但目前还没有打出什么效果。至于拼多多未来如何,要看拼多多停止补贴之后!

结语:有人说拼多多的补贴模式不可长久,我认为这是不对的,试问哪家电商公司没有花钱搞过补贴?当年强势的当当网就是不愿意打补贴战而没落。

下一个拼多多?腾讯嫡系又一员大将即将上市,三家参股公司直接受益

再者,对于拼多多来说,并不是说不具备赚钱能力,而是说眼下没有必要挣钱。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占别人便宜,哪怕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已经成为了拼多多的价值观!

据媒体,微信生态服务商微盟日前通过上市聆讯,募资10.6亿港元,预计2019年1月15日港交所上市,冲刺新经济SaaS股。

有人认为,腾讯放弃拼多多,是为了更好地帮助他同为大股东的京东发展。这个说法也没什么依据。首先,电商这两路并进,怎么看都比京东一肩独挑要强。其次,内行人知道,在腾讯流量支持方面,不管效率和收益,拼多多都要比京东给腾讯更高的满意度。所以我宁愿相信腾讯放弃京东,也不相信腾讯会放弃拼多多。

资料显示,微盟早期是针对微信公众账号提供营销推广服务的第三方平台,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打造智能商业生态的互联网多元化企业。基于移动社交的核心价值,微盟以跨界领域的软件开发、广告营销、电商、金融、投资和大数据形成战略整合,打造智能商业服务生态。

微盟前后获得5笔融资,总融资额逾30亿元。据招股书显示,微盟创始人、CEO孙涛勇持股18.78%,为公司股东,联合创始人游凤椿持股4.15%,腾讯持股3.43%。在微信生态爆发的“风口”大势下,已有像有赞、拼多多等一批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上市,微信生态潜力日渐凸显。

相关公司方面,据选股宝主题库(xuangubao)独角兽板块显示,

新华传媒:通过八二五新媒体投资企业间接参股微盟

苏州高新:通过苏州华映文化产业投资企业间接持股微盟。

恒生电子:通过苏州工业园区八二五二期新媒体产业基金间接持股微盟。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解构拼多多:从获客、留存、变现三个要素说起

2022年1月19日,《2021年胡润500强》发布,拼多多位列第12名。

1、拼多多已经成为电商的第三极,自身运营+腾讯流量蕴含着极高价值;

2、获客成本逐步走高、留存率尚可、变现途径多元化有待观察;

3、拼多多未来的产品和商品形态都有转型需求,但是路径不易;

4、当前看好;

如题所述,获客、留存、变现是互联网公司生存发展的基础要素,本文由此展开,探讨拼多多的当前估值和未来方向。

以下为正文

7月16号,拼多多更新了招股文件,每股16美元至19美元的价格IPO发行856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代表3.424亿股A类普通股,拟融资18.7亿美元,其中腾讯和红杉资本将在此轮IPO中拟各增持2.5亿美元。

一、获客:低价+爆款

1、拼多多急速膨胀,原因总结三点

-拼单、砍价,社交带量;

-淘宝转型,低价电商流量聚集;

腾讯的流量优势自不必说,在向电商转化的过程中却一直没有找到除提供入口外更好方式,拼多多用拼单、砍价的方式快速吸引了大量用户,同时小程序提升了H5页面的用户体验,这也是整个微信生态的可怕之处。

而阿里对天猫的侧重,则给了拼多多膨胀的空间。 阿里电商部门的战略在向天猫靠拢,淘宝C店的低价产品甚至无法在搜索中展示。低价电商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空缺,而拼多多的出现恰巧弥补了“低价电商”的。

2、获客成本非常低廉

根据招股书数据测算可知,2017年的获客成本在10元上下,18Q1成本略有提升,达到24.3元/人。同样,每个MAU增长成本在18Q1也大幅提升48.3元。

获客成本有所提升,但因流量获取模式的特殊性,比起京东226元/人的价格,拼多多获客依然非常廉价。依靠低价+爆款,拼多多收割大量对价格因素敏感的用户,同时在淘宝的重心向天猫倾斜之际,低价电商反而成了突破口,被拼多多抓住并放大。

3、获客的可持续性

从公众号起步,享受小程序红利,再加上拼团、砍价、免费拿一系列活动,特别是拼单天生带量模式下,自然流量在初期快速急速膨胀。如果用S&M和GMV作对比,尽管季度Sell增幅超过GMV增长,但是17Q4。拼多多GMV已经突破758亿,这个杠杆非常划算。

但是问题来了 ,进入2018年,拼多多的获客成本显著提升,未来如果想进步提高渗透率和MAU,获客成本必将继续提升。

借用招商总结的电商渗透率,拼多多目前已经超过京东、VIPS,渗透率在6月末达到了26.5%,已经为淘宝的一半水平,如果拼多多希望获得淘宝的渗透率和月活,那面临的压力之大和实现路径之难都摆在眼前。

拼多多的核心用户并非天猫、京东核心群体。 从用户数据看,三线以下城市占据达到57%,女性用户占比70.5%,25-35岁用户占比57.8%,市场上一个简单的认知说,拼多多用户=微信-淘宝。 模式、产品异导致了使用人群不同 ,快速撸完了这一波,再想撸下一波,要么产品转型,要么模式改变,这过程中,都伴随着获客成本急速提升。

从内部看,若想保持用户的快速增长并不难,但是面临淘宝低价版、京东拼购,甚至手法相同的每日优鲜等公司外部竞争,除了继续加大营销、推高获客成本外,好的方法不多。

所以,低成本的获客似乎已经成为历史

二、 留存

从电商30日留存率上来看,在近的统计窗口中,拼多多指标不错。除了电商传统的优惠券、促销手段外,拼多多主打社交电商是具备粘性的(薅羊毛上瘾),同时签到领、9.9特价、游戏,这些手段对于价格敏感群里的杀伤力非常强,留存也较为有效。

拼多多的销售费用中主要为两块:

1)广告推广;

2)用户补贴;

大概2017年开始,拼多多开始在地铁站大量铺设广告,同时先后投了各种火爆综艺节目上,做赞助商。 核心作用是拉新。

再看用户补贴:

对于用户的补贴方式,主要指APP签到补贴、邀请好友砍价减免费用等。这部分支出,拼多多计入了销售费用中。

针对C端用户的补贴,如京东、亚马逊、唯品会的会计处理方式是直接冲减营收,美团的做法是先冲减营收,多出部分再计入当期营销费用中。

拼多多是直接计入销售费用。这里就造成了一个问题: 拼多多的毛利率较高,和同业比起来,参考意义失真。

低成本获客、高留存转化是一个理想的商业模式,能抓住技术革新、生活方式改变的创业者才能享受这样的红利,但是现实中极难找到。拼多多厉害之处在于用低成本拉拢用户,用符合“国情和人性”的方法来筛选并留住用户。 低价在任何时候都是强有力的杀手锏。

现行模式下,定Take rate不变,那么营收会跟随GMV增长。若想增加收入,或者扩大收入来源,会衍生出三个问题:

-GMV如何持续扩大?

-供应链和消费金融能否起来?

1、GMV提升根源在客单价和订单数

拼多多的标签是“低价+爆款”、“物流速度不敏感”、“价格敏感”。这和天猫、京东长期以来培育的电商核心消费群体是不同的,所以我判断拼多多对电商业的增量用户有很大贡献。

1)自有用户尽管对价格敏感,但也存在购物体验提升的需求,拼多多将电商以外的用户拉进来,培养了基础的消费习惯后,这部分人的平台切换成本很低,随时可以走向淘宝和京东。公司并未拥有除价格外的核心竞争力和平台溢价。

2)截止18Q1,累计活跃买家已经达到2.94亿,但无论数据还是自身感受,拼多多对一二线城市居民渗透依然不足,换句话来说,对高客单价人群渗透不足。这会制约平台GMV增长。

当前拼多多的广告铺天盖地,高营销费用换来了高回报,截止18Q2年活跃买家已经达到3.43亿,MAU达到1.95亿,一个季度获客近5000万,不可谓不高。根据招股书披露,2018Q1 GMV为667亿,订单量为17亿,粗略计算客单价为38.9元,较2017年32元略有提升,但是比起京东和天猫200+的客单价来说,距和提升空间共存。至于如何做,是留给管理层的问题。

2、B端和C端金融

互联网公司现在殊途同归,热闹了半天,都发现还是金融赚钱。仿照蚂蚁和京东金融,拼多多拓展的逻辑不难理解,面对B端供应链,似乎问题不大。

但是面对C端,拼多多的客单价对于做消费金融并非易事。商品价值非常较低,比如20、30元的产品,用户购买决策会关心平贵与否,几乎在所有人的随机消费承受范围内,这不存在消费金融构建的场景。京东金融和蚂蚁金服都依靠电商流量壮大,拼多多若想通过消费业务拓宽变现路径,在当前商品导向中,较难实现。

3、Take rate:价格上不去,提升不易

GMV能上去,take rate上不去,增长仅是线性的。(take rate=营收/GMV,通常用来衡量平台型公司的收入与交易额之比)

18Q1的数据已经达到2.09%,较阿里3.66%依然有大的增长空间,但是实现增长是需要条件的。探讨如何提升之前,要分析为什么数据较低,这个拼多多特性是分不开的。

这种模式下,对于商品单价低的产品,商家长期付费推广动力很小。本身毛利低,再加上销售费用,整体而言付费较少。

-平台重点打造爆款,挤压了其他商家空间

以平台当前爆款“可心柔”纸巾为例,惊喜的价格几乎碾压了其他商家同类型产品。每个SKU的一项爆款基本垄断了这个品类。

分析了两点原因,其实背后的实质问题都涉及到商品形态和产品形态,如果继续保持长久以来抓流量、薅羊毛的手段,那么消费金融无从做起、take rate提升不易、终导致GMV有量无质。

四、 拼多多有没有未来?

拼多多的未来在于 流量能否继续扩张、变现提升、顺利转型而不被反杀。

拼多多将“人、货、厂”三个要素中的“人”玩到。从“人找货”变身“货找人”。

五、估值

定拼多多18年GMV为4000亿。

参考招商、国金、天风给出P/GMV估值方式,对标阿里(剔除非电商业务),给予拼多多P/GMV估值,即315.1亿美金(RMB@6.6),这可以理解为拼多多估值的上线。

天风综合阿里、京东P/GMV估值,拼多多对阿里为折价,对京东为小幅溢价,得出估值区间为180亿-240亿美元。

国金则没有剔除阿里的非电商业务,以阿里P/GMV=0.65计算,考虑到拼多多“去腾讯化”前景并综合电商格局,给予阿里的40%-60%折价,对应估值在155亿~233亿拼夕夕上的二手,看运气,看品牌,一般给劳人卖的,买好了一般化不能说好和坏,我买的小米红米,一般化巴,待机什么的还行,开始发热,用几天好多了,美元之间。

综上,估值中枢为200亿美金。 本周更新的招股信息显示,拼多多融资区间为200亿~240亿美元。

六、拼多多争议很大,看多看空都有道理

看多观点认为: 拼多多有微信流量这个护城河,而不会再有第二家出现了,同时阿里体系无法进去。尽管当前平台充斥着低价、质量的商品,但无法阻挡GMV的急速膨胀,产品和商品随着时间迭代,终会走进“五环内”人群。

看空者认为: 拼多多充分使用了微信社交红利、近几年高速发展且非常高效的物流体系以及几乎没有竞争的商业环境。但是,没有自身的物流体系,多数商家把平台作为去库存渠道,当价格优势一旦失去,拼多多核心竞争力无从谈起。

另外因为默认商家、引流量,GMV充满水分,泡沫被挤掉后估值会下调。

拼多多膨胀极快,淘宝走过的坑,他上市后要全部再跳一遍。货、质量、购物体验导致客户流失,甚至面临各种诉讼风险。这些都是长期投资者不可忽视的远在问题。

当然,拼多多的壮大有自身存在的群众基础,毕竟对于三四五线小城市和乡村的大妈,拼多多更像是消费升级的产物而不是消费降级。这些大妈以前是根本不知道厨房纸和毛球修剪器这种东西的,现在她们在通过拼多多买到这些从没用过的商品,提升生活质量,这就是典型的消费升级。

相比之下,严选、名创优品等等,才是一定意义上的消费降级,一个本来打算攒钱买日默瓦的苦逼白领,突然发现严选上有一款质量、造型都不多,还是同一个代工厂生产的箱子,可能就直接抛弃日默瓦,转而买了价格只有三分之一的箱子。那这算消费升级还是降级呢?

当然,升级也好,降级也好,没有褒义和贬义之分,和企业的价值观更挨不上边,一切都是满足需求而言,这只是公司战略的不同。 拼多多毕竟满足了一种需求,前景依然是看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