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单位创建是促进单位文明建设和提升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举措。文明单位申报材料的撰写是申报工作的重要环节,其内容质量直接关系到申报的成败。因此,单位在撰写材料时应高度重视,认真对待,做到规范、准确、全面。

文明单位申报材料撰写指南文明单位申报材料撰写指南


一、材料内容

申报材料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 单位概况 2. 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3. 发挥社会责任情况 4. 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情况 5. 精神文明建设成效 6. 创新特色和亮点 7. 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 8. 附件材料(如图片、视频、荣誉证书等)

二、材料撰写要求

1. 真实准确:材料中所描述的内容必须真实、准确,不得夸大或捏造。 2. 全面系统:材料要全面反映单位在文明建设各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3. 重点突出:在材料撰写中要突出重点,对于单位文明建设的特色和亮点要重点描述,体现单位的独特之处。 4. 条理清晰:材料要按照固定的格式撰写,层次分明,条理清晰,便于评审人员阅读和理解。 5. 语言 concise:语言要简洁、明了,避免使用空泛或重复的词语。 6. 数据支撑:材料中涉及的统计数据、荣誉称号等信息,都要有相关的数据、证书或其他材料作为支撑。 7. 规范格式:材料应按照统一的格式撰写,字号、字体、行距等要符合要求。

三、材料审核

在提交申报材料前,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材料进行认真审核,确保材料符合申报要求。审核重点应包括:

1. 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材料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3. 重点的突出性 4. 语言的简洁性和规范性 5. 格式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