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
大家好我是小周,生态农业建设,关于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很多人还不知道,那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
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基础)
1、留民营村注意利用太阳能和生物能,形成了一个不同时空分布,多层次,多形式的新能源利用网络,地下沼气池,地面太阳灶和太阳能采暖房,空中太阳能热水器,再加上节柴灶,使留民营村的生活用能基本得到了解决,这不仅节省了煤炭和薪柴资源,还净化了环境.生态农业概念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2、品的需求,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
3、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和交通快速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空间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
4、生态农业的特点:生态农业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以大农业为出发点,按“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全面规划,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使农、林、牧、副、渔各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综合发展,并使各业之间互相支持,相得益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5、生态农业针对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条件、资源基础、经济与发展水平异较大的情况,充分吸收我国传统农业精华,结合现代科学技术。
6、以多种生态模式、生态工程和丰富多彩的技术类型装备农业生产,使各区域都能扬长第三,生产无公害农产品。
7、无公害农业是20世纪90年代在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域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
8、它是指在无污染区域内或已经消除污染的区域内,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限度地限制外源污染物质进入农业生产系统,生产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产品,同时,生产及加工过程不对环境造成危害。
9、其核心就是农产品出自洁净生态环境、限制产品生产过程中化学制品的使用、加工过程符合相应作规程而生产的食品。
10、避短,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各产业都根据需要与当地实际协调发展。
11、生态农业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多层次综合利用和系列化深加工,实现经济增值,实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降低农业成本,提高效益,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创造农业内部就业机会,保护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12、发展生态农业能够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防治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固碳减排,提高农产品的安全性,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常规发展为持续发展,把环境建设同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