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们对年龄的称呼(古代人对年龄的称呼都有什么)
今天怡怡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古代人对年龄的称呼都有什么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古代人们对年龄的称呼(古代人对年龄的称呼都有什么)
古代人们对年龄的称呼(古代人对年龄的称呼都有什么)
古代人们对年龄的称呼(古代人对年龄的称呼都有什么)
1、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15岁(女)——及笄之年;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20岁(女)——桃李年华;24岁(女)花信年华;至出嫁—— 梅之年;至30岁(女)——半老徐娘;20岁(男)——弱冠;30岁(男)——而立之年;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杖朝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90岁鲐背之年;100岁——期颐。
2、古代年岁的别称杨权总角:指童年。
3、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角之宴”,又《齐风·甫田》“总角兮”。
4、以后称童年为“总角”。
5、陶渊明《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首无成。
6、”垂髫:指童年。
7、古时童子未冠,头发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8、潘岳《藉田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9、”束发:指青少年。
10、一般指15岁左右,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
11、《大戴礼记·保傅》:“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2、”及笄:指女子15岁。
13、语出《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14、“笄”,谓结发而用笄贯之,表示已到出嫁的年岁。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