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工业学院研究生报考点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都工业学院考点

成都工业学院有硕士点吗 成都工业学院不同校区成都工业学院有硕士点吗 成都工业学院不同校区


成都工业学院有硕士点吗 成都工业学院不同校区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工作在即,为方便考生顺利完成确认工作,现将我考点(5136)网上确认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各位考生参加网上确认前,请务必认真阅读《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四川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信息网上确认公告》。原则上,所有考生均进行网上确认,因特殊原因不能进行网上确认的考生,经网上确认同意后,才能进行现场确认。

二、网上确认时间地点

1. 网上确认时间:

网上确认开始时间:2021年10月30日09:00

网上确认结束时间:2021年11月5日16:00

考生重新补充材料截止时间:2021年11月5日 16:00

2. 网上确认系统网址:

3.现场确认地址:成都工业学院(四川省成都市郫都区中信大道二段一号)行政楼120办公室

4.考点咨询电话:028-87992112

三、网上确认须上传的材料

1.彩色证件电子照(按照《四川省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信息网上确认公告》要求执行,照片要求白色底色)。

2.本人人像面、本人国徽面、本人手持照片。

3.学历书。

①应届本科毕业生为“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学生证(非校园一卡通及类似卡片);

②非应届本科毕业生为“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的《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或者书、书。

4.非应届本科毕业生还需要上传的材料:

户口在四川省的考生须上传本人有效居民户口簿(包括盖有省级机关户口专用章、户口登记机关户口专用章的户口簿首页和登载本人户籍信息的“常住人口登记卡”页);集体户口仅提供首页及个人单页。

在四川省工作但户口未随迁者须上传就业单位出具的在职工作证明及近三个月社保缴费清单;

5.在校研究生和已在校攻读第二学位的本科生报考还应上传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并加盖公章的书面证明材料。

6.需另行上传的材料

①报考“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的考生应提交本人《退出现役证》和《入伍批准书》(注意不是入伍通知书)。

②在2022年入学前(具体期限见招生单位相关规定),可取得承认本科书的自学考试本科生,须上传自考准考证、注册地自考办打印加盖公章的考生考籍表和专科学历的相关证明材料(专科文凭或学信网的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③未通过网上学历(学籍)校验的考生,网上确认时应上传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出具的学历(学籍)认证报告。未上传学历(学籍)认证报告的,不予网上确认。

④境外获得的学历书,须上传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出具学历认证报告。

⑤因变更姓名或号码导致学历(学籍)信息验证未通过的,考生应上传学信网的学历(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和本人信息变更的证明(记载曾用名和现用名的户口簿或机关出具的证明)。

7.特别提醒:考生上传时,选择自己所需提报的材料窗口点击上传即可,不属于自己所属类别所需的材料窗口,可以点击下一步跳过。

四、查询审核结果

报考点审核完毕后将通过系统向考生反馈审核结果,请考生及时通过网上确认系统查询审核结果。

审核结果说明:

(一)审核通过:考生已完成报名信息网上确认。

(二)审核不通过,需要补充(或修改)材料:考生需根据系统提示在规定时间内补充(或修改)有关材料并重新提交上传。

(三)审核不通过:因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报考点接收条件导致最终审核不通过的考生,报名信息无效。如有异议可向你选择的报考点咨询。

五、注意事项

1.根据、四川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规定:

①“招生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等为报考关键信息,在提交信息生成报名号后都不允许修改。考生未按要求,错选报考点、招生单位、考试方式,或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确认的,报名无效,已支付的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

②未交费考生不予网上确认;已交费考生在规定时间内未参加网上确认的,或未参加考试的,报名考试费不予退还。

2.根据有关规定,考生因不符合报考条件及相关政策要求或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信息,造成后续不能网上确认、考试、复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所有考生均应当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并确认。报名信息经考生确认后一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写错误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担。

希望各位考生认真阅读《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和报考点的相关公告,谨遵承诺,诚实守信,顺利确认。

其他信息:

1. 四川大学

2. 交通大学

3. 电子科技大学

4. 石油大学

5. 成都理工大学

6.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7. 西华大学

8. 成都中大学

9. 四川师范大学

10. 财经大学

11. 成都体育学院

12. 四川音乐学院

13. 民族大学

14. 成都学院

15. 成都工业学院

16. 四川旅游学院

17. 成都东软学院

18.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

19. 四川传媒学院

20.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银杏酒店管理学院

21. 成都文理学院

22. 四川工商学院

23.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24. 成都医学院

25.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

26. 成都师范学院

27.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28.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

29. 民办四川天一学院

30.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31. 四川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32.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33. 四川水利职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5653864业技术学院

34. 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35. 四川邮电职业技术学院

36.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37. 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38.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39. 四川标榜职业学院

40.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

41. 成都艺术职业学院

42. 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43. 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

44. 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

45. 四川管理职业学院

46. 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47. 四川科技职业学院

48.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49.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

50.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

51.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52. 四川长江职业学院

53.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

54. 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5. 四川航空职业学院

56. 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拓展资料:

1. 成都简称“蓉”,四川省省会,副省级城市。2015年11月26日,经批复,被定位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商贸物流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2016年4月27日,常务会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以建设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

2.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成都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成都东与德阳、资阳毗邻,西与雅安、阿坝接壤,南与眉山相连。成都市下辖锦江区等10区5县,代管5个县级市。2015年末,成都全市建成区面积1006.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72.8万人。

3.四川大学简称“川大”,由中华直属,直管副部级建制,是世界大学建设高校、“985工程”、“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入选“2011”、“珠峰”、“11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卓越医生教育培养”、“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拥有研究生院和研究生自主划线资格。

4.电子科技大学简称“电子科大”,坐落于有“天府之国”之称的成都市,由中华直属,为、工信部、四川省重点共建,位列“世界大学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入选“2011”、“11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两电一邮成员,设有研究生院,是一所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四川大学,985高校,双A类高校,博士点,成都;

电子科技大学,985高校,双A类高校,博士点,成都;

交通大学,211工程7a686964616fe78988e69d8331333363396366,学科高校,博士点,成都;

财经大学,211工程,学科高校,博士点,成都;

成都理工大学,211工程,学科高校,博士点,成都;

四川农业大学,211工程,学科高校,博士点,成都;

石油大学,学科高校,博士点,成都;

成都中大学,学科高校,博士点,成都;

四川师范大学,博士点,成都;

民族大学,博士点,成都;

成都体育学院,博士点,成都;

四川音乐学院,硕士点,成都;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硕士点,成都;

西华大学,硕士点,成都;

成都大学,硕士点,成都;

成都医学院,硕士点,成都;

成都师范学院,本科,成都;

成都工业学院,本科,成都;

四川旅游学院,本科,成都;

科技大学,博士点,绵阳;

绵阳师范学院,本科,绵阳;

工程物理研究院,博士点,绵阳;

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点,南充;

川北医学院,硕士点,南充;

医科大学,硕士点,泸州;

四川警察学院,本科,泸州;

民航飞行学院,硕士点,广汉;

四川理工学院,本科,自贡;

四川文理学院,本科,达州;

乐山师范学院,本科,乐山;

内江师范学院,本科,内江,

西昌学院,本科,西昌;

攀枝花学院,本科,攀枝花;

四川民族学院,本科,康定;

四川工业科技学院,本科,德阳;

阿坝师范学院,本科,汶川;

还有很多三本与职业技术学院,四川的高校总共109所,上面36所,是具有一定水平的!

1、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Sichuan University)简称“川大”,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是直属、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经过两次合并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四川总督鹿传霖奉光绪特旨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是地区最早的近代高等学校;原成都科技大学是新院系调整时组建的批多科型工科院校。

2、交通大学

交通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肇始于1896年的山海关北洋铁7a64e59b9ee7ad9431333433626538路官学堂,此后屡迁校址,数度更名,而以唐山交通大学扬名海内外,素有“东方康奈尔”之美誉,尤以土木、矿冶两学科独树一帜。

1952年经院系调整,更名唐山铁道学院,专事轨道交通人才培养。1964年学校内迁峨眉,1972年定名交通大学。学校办学主体迁成都。2000年学校划归管理。

3、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直属中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

位列”世界大学和学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111、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4、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创办于1956年,原名成都地质勘探学院,以重庆大学地质系、 西北大学 和地质系的工科部分为基础,同时抽调地质学院、东北地质学院部分干部教师组建。学校组建后,原地质学院石油系、二系部分、三系整体,先后成建制迁入。1958年更名为成都地质学院。

5、西华大学

西华大学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1972年更名为成都农业机械学院,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截至2019年6月,学校有校本部、彭州、人南、宜宾四个校区,校园面积近3000亩;图书馆纸质文献260余万册,电子书刊800余万册;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960余名。

不是真的吧。首先要有硕士点,要有钱,要有地。带上宜宾校区学校也不算大,想建的建筑建不起来。而且缺乏资金。并且以开头就更不大可能了。

至少10年内不太可能。本来学校升本科可以在上个世纪的。但是重重阻碍。

尽管现在冲的快,未来路途遥远啊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飞行器控制与信息工程

材料工程学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子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

网络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网络工程

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商务、互联网金融、会计

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工程造价

师资力量

成都工业学院共有教职工985人,其中专任教师646人,副高以上高级职称教师32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02人;3名教学名师和6名省级教学名师,3名“青年千人”教师,3个教学团队(计算机、机械、机电)和4个省级教学团队,教师荣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教师、省师德标兵、享受特殊津贴的专家、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称号50余人次。

这专业是这学校的专业,全国都多有名,被称为模具工程师的摇篮

成都工业学院比较好,因为成都工业学院是首批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四川省首批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一、师资力量:

1、成都工业学院:有教职工985人,其中专任教师646人,副高以上高级职称教师328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802人;3名教学名师和6名省级教学名师。

2、四川理工学院:学校有教职工2322人,其中,专任教师1729人:、副占比超过40%;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比近80%。

二、教学建设:

1、成都工业学院:有5个专业先后被批准为“全国教改试点专业”,其中“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是2019年评审批准的“全国高等工程专科专业”,四川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7个。

2、四川理工学院:学校有4个特色专业、5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3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三、科研成果:

1、成都工业学院:学校科研经费累计达到1500余万元,纵向科研立项累计达20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00余篇,被SCI、CSSCI检索的上百篇;撰写出版著作20余本。

2、四川理工学院:校承担科研项目8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93项;到位科研经费由2015年的2000万元增长到2017年的8000多万元;获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39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都工业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川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