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7N9禽流感感染者的症状体征怎样?

H7N9型禽流感为新型重配,其内部基因来自于H9N2禽流感。

人感染h7n9禽流感双肺 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表现人感染h7n9禽流感双肺 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表现


人感染h7n9禽流感双肺 人感染h7n9禽流感临床表现


根据流感的潜伏期及现有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调查结果,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

(一) 一般表现。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二)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重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减少,并有血小板降低。

2.血生化检查。多有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肌红蛋白可升高。

3.病原学检测。

(1)检测。对患者呼吸道标本(如鼻咽分泌物、口腔含漱液、气管吸出物或呼吸道上皮细胞)采用real time PCR(或RT-PCR)检测到H7N9禽流感。

(2)分离。从患者呼吸道标本中分离H7N9禽流感。

(三)胸部影像学检查。发生肺炎的患者肺内出现片状影像。重症患者病变进展迅速,呈双肺多发磨玻璃影及肺实变影像,可合并少量胸腔积液。发生ARDS时,病变分布广泛。

(四)预后。人感染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预后。影响预后的因素可能包括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合并症等。

所以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由于医务人员比普通公众接触患有感染性疾病病人的机会更多,专家建议医务人员在诊治病人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卫计委公布H7N9禽流感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案

江苏卫生厅:科比特空气净化器可预防H7N9禽流感

江苏省卫生厅发布人感染H7N9禽流感防治中医方:板蓝根冲剂、黄芪口服液可用于预防H7N9禽流感

南报网讯 (记者 查金忠 通讯员 沈卫) 为探索和发挥中医在防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的作用,昨天,省中医局组织专家在卫生和生育委员会《人感染H7N9禽流感诊疗方案(2013年第1版)》和临床观察基础上,结合江苏地域特点,制订了《江苏省人感染H7N9禽流感中医防治技术方案(2013年第1版)》。这一方案提供了预防、诊治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多个中医方。【详细】

关于H7N9型禽流感

要点如下

①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

②易感染的动物有:常见的禽类(如鸡.鸭.鹅),其他禽类(如鸽)也比较容易感染,除了禽类,猪也可能感染禽流感。

③预防禽流感的措施:1.避免与禽类接触

2.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注意个人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应该捂住口鼻。关于H7N9型禽流感的英语作文

流感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H7N9禽流感属于甲型流感,其中“H”是指流感血凝素蛋白(HA),可分为1-16种亚型,“N”是指神经氨酸酶蛋白(NA),可分为1-9种亚型

人感染H7N9禽流感是由H7H9亚型禽流感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常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

(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呼吸道保证了气体的畅通,还能对进入人体的空气做一定的处理;肺由许多肺泡构成,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的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因此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2)病原体指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H7N9禽流感为病原体,的结构很特殊,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它不能生活,它只能寄生在活的生物细胞内.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物质就是抗原.抗原包括进入人体的微生物等病原体、异物、异体器官等.因此从免疫角度分析,H7N9亚型禽流感属于抗原.

(3)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引起传染病的细菌、和寄生虫等生物称为病原体,病原体是能传染传染病的细菌、、寄生虫等,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携带H7N9禽流感的禽类属于传染源;

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有三个: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如图是在对活禽市场进行地面消毒,使得病原体无法到达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这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传染病得以在某一人群中发生和传播,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基本环节.所以预防H7N9型禽流感应从切断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入手.如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捕捉野生鸟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

故为:(1)气体交换;(2)没有;抗原;(3)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4)尽可能减少与禽类不必要的接触、不捕捉野生鸟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身体锻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