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写的古诗 屈原写的古诗四年级
纪念屈原的古诗
行比伯夷,置以为像兮。纪念屈原的古诗如下:
屈原写的古诗 屈原写的古诗四年级
屈原写的古诗 屈原写的古诗四年级
1、离骚。
陆龟蒙。
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帝阍。
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
这首诗运用双关、夸张等表现方法,使全诗更具有表现力和战斗力。短短二十个字,抵得上一篇战斗的檄文,矛头直指那些邪曲小人。
2、屈祠。
汪遵。
不肯迂回入醉乡,乍吞忠梗没沧浪。
诗人在怀念屈原的同时,更是直接表达了对楚怀王的恨,滚滚江水埋没了忠魂,实在可悲可叹!
3、祠南夕望。
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
兴来犹杖履,月断更云沙。
山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
诗人运用想象、用典等写作手法,对屈原进行赞美,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法报效的无奈。
4、太和初靖恭里感事。
许浑。
清湘吊屈原,垂泪撷苹蘩。
谤起乘轩鹤,机沉在槛猿。
乾坤三事贵,华夏一夫冤。
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屈原没有遇到明君的同情和惋惜。屈原写的诗没有四句一首的,他写的最短的一首诗是《九歌·礼魂》。
于武陵。
北风吹楚树,此地独先秋。
何事屈原恨,不随湘水流。姱女倡兮容与;
凉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
一作南行客,无成空白头。
屈原5字4句诗
年岁虽少,可师长兮。屈原〔先秦〕
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此外,《卜居》、《渔父》等篇是否为屈原所作,学术界尚有争议。之不吾与。
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描写屈原的诗句有哪些
扩展资料关于屈原作品的评价,王逸说:“屈原之辞,诚博远矣。自终没以来,名儒博达之士,著造辞赋,莫不拟则其仪表,祖式其模范,取其要妙,窃其华藻。”刘勰说:“故《离骚》、《九章》,朗丽以哀志;《九歌》、《九辩》,绮靡以伤情;《远游》、《天问》,瑰诡而惠巧;《招魂》、《大招》,耀艳而深华;《卜居》标放言之致;《渔父》寄独往之才。故能气往轹(利)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矣。”李白盛赞“屈平词赋悬日月(屈原的诗歌像高悬在天空的太阳、月亮一样光芒万丈)”。杜甫立志“窃攀屈宋宜方驾(我要努力攀上屈原、宋玉诗词的高峰同他们并驾齐驱)”。北宋邵博说:“《楚辞》文章,屈原一人耳。”苏轼说:“吾文终其身企幕而不能及万一者,推屈子一人耳。”明蒋之翘说:“予读《楚辞》,观其悲壮处,似高渐离击筑,荆卿和歌于市,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凄婉处,似穷旅相思,当西风夜雨之际,哀蛩(穷)叫湿,残灯照愁;幽奇处,似入山径无人,但闻猩啼蛇啸,木魅山习人语来向人拜;艳逸处,似美人走马,玉鞭珠勒,披锦绣,佩琳琅,对春风唱一曲《杨白华》;仙韵处,似王子晋骑白鹤,驻缑(勾)山峰,吹玉笙作凤鸣,挥手谢时人,人皆可望不可到。”清沈德潜说;“有等襟抱,等学识,斯有等真诗。如太空之中,不著一点;如星宿之海,万源涌出;如土膏既厚,春雷一动,万物发生。古来可语此者,屈大夫以下,数人而且。”王国维说:“大诗歌之出,必须侯北方人之感情与南方人之想象合而为一,即必通南北之驿骑而后可,斯即屈原其人也。”鲁迅先生说:“在韵言则有屈原起于楚,被谗放逐,乃作《离骚》。逸响伟辞,卓绝于世。后人惊其文采,相率仿效,以原楚产,故称《楚辞)。”鲁迅先生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肯定《史记》史学价值的同时肯定了《史记》的文学价值,与《史记》具有同等价值的是《离骚》。郭沫若先生对屈原和屈原作品的评价,本书随处可见,下面的这段话更加耐人寻味,道出了屈原及其作品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楚人是把在上统一的功名和产生了一位屈原的功名兑换了。……由楚所产生出的屈原,由屈原所产生出的《楚辞》,无形之中在精神上是把统一着的。人如果不灭种,文如果不消灭,《楚辞》没有毁灭的一天。楚人的功劳是不朽的,屈原是会永远存在的。”
纷緼宜修,姱而不丑兮。历代文人歌颂屈原的文艺作品,大量的诗词之外,、戏剧、美术作品都有,以沈亚之《屈原外传》,睢景臣《屈原投江》,陈洪绶《屈子行吟图》,萧云从《离骚图》,门应兆《补绘离骚图》较有影响。当代歌颂屈原的诗歌、、戏剧、、电视剧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以郭沫若哈姆雷特式史剧《屈原》为最有名,抗日时期在重庆公演,激起了的爱国热情,投原文: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鞠,长无绝兮终古。入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民族。
屈原写的四句诗有哪些?
杜甫。屈原没有写过四句诗,他所作的都是词,最短的词是这首《九歌·礼魂》。
《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礼魂》
离骚作者:屈原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
译文:
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
姣美的女子唱得从容自如;
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
创作背景
一说此篇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王夫之提出了这种说法,他说: “凡前十章,皆以其所祀之神而歌之,此章乃前十祀之所通用,而言终古无绝,则送神之曲也。”
另一说认为屈原写作这篇祭诗的背景是在楚国两次大败于秦之后,内容与《国殇》的联系(魂与殇),所处于《国殇》之后,可以认定它是相当于《国殇》的乱辞的卒章,而非《九歌》“送神曲”。
是为对英雄和祖先(为国捐躯的先烈)的祭祀;诗人写完国殇之后,又用楚国南方沉湘之间民间丧礼所特有的悼念形式,写了《礼魂》,以表达对伟大英灵的崇高礼赞。
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遂去,不复与言。
译文: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姣美的女子唱得从容自如。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长此以往不断绝直到终古。
赏析
此篇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所送的神中有天地神也有人,所以不称礼神而称礼魂。
“九歌”是起源相当早的一首歌曲名,其中起源与具体内容已不可考,《九歌》很可能是一首代代相传下来的专门用于宗教祭礼中的乐曲。
诗篇以简洁的文字生动描绘出一个热烈而隆重的大合乐送神场面。一开始,先点出是“成礼”,使它和《九歌》各篇发生了联系。祀礼完成后,于是响起密集的鼓点,于是一边把花朵互相传递,一边更番交替地跳起舞。
屈原的短诗有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鞠。译文:祭祀礼已完毕紧紧敲起大鼓,传递手中花更相交替而舞,姣美的女子唱得从容自如。春天供以兰秋天又供以菊。此篇是通用于前面十篇祭祀各神之后的送神曲,由于所送的神中有天地神也有人,所以不称礼神而称礼魂。
九章之八 橘颂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
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
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苏世,横而不流兮。
秉德无私,参天地兮。
愿岁并谢,与长友兮。
朝代:先秦|作者:屈原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末期楚国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身楚国贵族。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战国时期黄老之学的传播者。
他写的最短的一首诗是《礼魂》,原诗为“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鞠,长无绝兮终古。”
屈原的年代,比较流行的文学体裁是楚辞。因此目前没有看到屈原写的四句诗,四句诗应该比较繁盛的时候是唐朝的绝句。所以并没有屈原写的4句诗哦,这个问题就是这样的。
居然写的四句凉。
屈原一生写过多少诗歌?
5、夜泊湘江。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抒情诗。《天问》是古今罕见的奇特诗篇,它以问语一连向苍天提出了172个问题,涉及了天文、地理、文学、哲学等许多领域,表现了诗人对传统观念的大胆怀疑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犹疑恨楚王。《九歌》是在民间祭歌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一组祭神乐歌,诗中创造了大量神的形象,大多是人神恋歌。
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扩展资料: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
参考资料来源:
屈原的四句古诗大全
1、悲时俗之迫_兮,愿轻举而远游。——《远游》
淑离不,梗其有理兮。2、皇天之不纯命兮,何之震愆。——《哀郢》
4、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不迁,岂不可喜兮?深固难徙,廓其无求兮。》
6、屈原是历史上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屈原的出现,标志着宁有唐虞世,心知不为言。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他被后人称为“诗魂。
屈原在流放期间所写的诗词。
3、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九歌·国殇》伟大诗人屈原,因抨击时政,触怒了襄王,被再次流放江南。屈原的这次流放,从鄂东武昌出发,到岳阳、经洞...
屈原根据流“楚树”、“湘水”、“孤舟”等景物的出现为全诗奠定了悲愁的感情基调。放中所见所闻,结合其愿望和悲惨命运,写了《惜诵5、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约公元前340年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涉江》、《哀郢》等《九章》中的名篇。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