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辞常做岭南人,不妨辞作岭南人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琪琪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不辞常做岭南人(不妨辞作岭南人)不辞常做岭南人(不妨辞作岭南人)


不辞常做岭南人(不妨辞作岭南人)


1、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食荔枝》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2、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3、译文罗浮山下四季都是春天,枇杷和黄梅天天都有新鲜的。

4、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5、创作背景绍圣三年(1096)作于惠州,此题下有两首,这里选第二首。

6、岭南两广一带在宋时为蛮荒之地,罪臣多被流放至此。

7、迁客逐臣到这里,往往颇多哀怨嗟叹之辞,而东坡则不然,他在这首七绝中表现出他素有的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精神风貌,同时还表达了他对岭南风物的热爱之情。

8、赏析从荔枝诗看东坡先生的岭南心境苏东坡于宋哲宗绍圣元年被人告以讥斥先朝的罪名被贬岭南,不得签书公事。

9、于是,东坡先生流连风景,体察风物,对岭南产生了深深的热爱之情,连在岭南地区极为平常的荔枝都爱得那样执着。

10、绍圣二年四月十一日,苏轼在惠州次吃荔枝,作有《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一诗,对荔枝极尽赞美之能事:垂黄缀紫烟雨里,特与荔枝为先驱。

11、海山仙人绛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

12、不须更待妃子笑,风骨自是倾城姝自此以后,苏轼还多次在诗文中表现了他对荔枝的喜爱之情。

13、例如,《新年五首》:荔子几时熟,花头今已繁。

14、《赠昙秀》:留师笋蕨不足道,怅望荔枝何时丹。

15、《〈和陶归园田居六首)引》:有父老年八十五,指(荔枝)以告余曰:及是可食,公能携酒来游乎?意欣然许之。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