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16.“学生能够为乳腺癌病人制定一份行之有效的护理”,这一目标属于认知领域的层次为()

外国语大学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研究生较系统地掌握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了解现当代西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的重A.试题难度适中,作为符号的语言:从角度诠释语言与意义 外研社 Halliday 2001区分度良好要流派及其发展。课程研修班能够结合英语语言语言和/或汉语语言在理论语言学或应用语言学的某一领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有一定新意的研究。

迁移学习导论 迁移学习实现方法迁移学习导论 迁移学习实现方法


迁移学习导论 迁移学习实现方法


迁移学习导论 迁移学习实现方法


自学语言理论,请一系列《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修辞学/符号学/词汇学/翻译学》等好教材!

第六章 环境质量评价(4学时)

心理语言学 上海外教 王德春 2000

对比语言学概论 上海外教 许余龙 2000

语义学 上海外教 李瑞华 2000

语义理论与语言翻译研究:综合法 上海外教 Hornby 2001教学 上海外教 王 寅 2001

国俗语义研究 上海外教 吴友富 1999

当代西方语法理论 上海外教 俞如珍 2000

英汉修辞比较研究 上海外教 胡曙中 1999

美国新修辞学研究 上海外教 胡曙中 1999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 上海外教 李瑞华 2000

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 上海外教 李自俭 1999

现代修辞学 上海外教 王德春 2001

辞格与词汇 上海外教 李国南 2001

英汉翻译教材研究(1949-1998) 上海外教 张美芳 2001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外教 黄国文 2001

系统功能语言学思考 上海外教 朱永生 2001

现代语言学丛书 上海外教

新编心理语言学 上海外教 桂诗春 2000

心理语言学 上海外教 桂诗春 2000

语言问题探索 上海外教 王宗炎 2000

生成语法理论 上海外教 徐烈炯 2000

美国语言学简史 上海外教 赵世开 1999

应用语言学 上海外教 刘涌泉 2000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上海外教 胡壮麟 2000

神经语言学 上海外教 王德春 2000

自然语言的计算机处理 上海外教 冯志伟 1996

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上海外教 戚雨村 2000

语言学和语言的应用 上海外教 王宗炎 2000

语言系统及其运作 上海外教 程雨民 1998

模糊语言学 上海外教 伍铁平 2000

汉英对比语集 上海外教 赵世开 2000

语言共性论 上海外教 程 工 2000

语义学教程 上海外教 李福印 2000

教学篇章语言学 上海外教 刘辰诞 2000

英语语言学纲要 上海外教 丁言仁 2001

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 上海外教 徐 强 2000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 上海外教 朱永生 2001

认知语言学概论 上海外教 赵艳芳 2001

新编语用学概要 上海外教 何兆熊 2000

语法的多视角研究 上海外教 金立鑫 2000

英语词汇学研究 上海外教 汪榕培 2000

英汉语篇综合对比 上海外教 彭宣维 2000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上海外教 Ellis 2000

第二语言研究方法 上海外教 Selinger 2000

话语与文学 上海外教 Cook 2000

客观语言测试 上海外教 Spolsky 2000

口语语法 上海外教 Brazil 2000

第二语言习得概论 上海外教 Ellis 2000

应用语言学的原理与实践 上海外教 Cook 2000

英语教学史 上海外教 Howatt 2000

语言教学交际法 上海外教 Widdowson 2000

语料库、检索与搭配 上海外教 Sindair 2000

语言测试实践 上海外教 Bachman 2000

语言测试要略 上海外教 Bachman 2000

语言教学面面观 上海外教 Widdowson 2000

语言教学的问题与可选策略 上海外教 Stern 2000

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 上海外教 Kramsch 2000

语言学习认知法 上海外教 Skehan 2000

语言与理解 上海外教 Brown 2000

文学与语言教学 上海外教 Carter 2000

交际法语言教学 上海外教 Johnson 2000

模糊语言 上海外教 Channell 2000

习语与习语特征 上海外教 Fernando 2000

语篇中的词汇模式 上海外教 Hoey 2000

词汇短语与语言教学 上海外教 DeCarrio 2000

语言领域的 上海外教 Phillipson 2000

第二语言学习的条件 上海外教 Spolsky 2000

论以语言学习者为中心 上海外教 Yule 2000

英语会话 上海外教 Tzri 2000

语用学 上海外教 Yule 2000

语言与文化 上海外教 Kramsch 2000

语言学 上海外教 Widdowson 2000

第二语言习得 上海外教 Ellis 2000

心理语言学 上海外教 Scovel 2000

语言学 上海外教 Spolsky 2000

隐喻的研究与应用 上海外教 Low 2001

对比修辞:第二语言写作的跨文化层面 上海外教 Connor 2001

第二语言教与学的文化因素 上海外教 Hinkel 2001

语言课程评估:理论与实践 上海外教 Lynch 2001

语言学与语言教学 上海外教 Hornberger 2001

语言的迁移:语言学习的语际影响 上海外教 Odlin 2001

第二语言习得的学习策略 上海外教 Chamot 2001

体裁分析:学术与科研英语 上海外教 Swales 2001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 上海外教 Huckin 2001

文化构建——文学翻译论集 上海外教 Lefre 2001

跨文化交际——翻译理论与对比篇章语言学 上海外教 Hatim 2001

目的——析功能翻译理论 上海外教 Nord 2001

语用学与翻译 上海外教 Hickey 2001

翻译问题探讨 上海外教 Newmark 2001

翻译学——问题与方法 上海外教 Wilss 2001

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 上海外教 Steiner 2001

语篇与译者 上海外教 Mason 2001

描述翻译学及其他 上海外教 Toury 2001

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 上海外教 Nida 2001

翻译的理论建构与文化 上海外教 谢天振 2000

翻译文化史论 上海外教 王克非 2000

比较与翻译 上海外教 汪榕培 1997

翻译论丛 上海外教 耿龙明 1998

翻译教学研究 上海外教 穆 雷 2000

实用翻译美学 上海外教 傅仲选 2000

语言、文化与翻译 上海外教 奈达 2000

译介学 上海外教 谢天振 2000

语言与文化 上海外教 顾嘉祖 2000

译学理论史稿(修订版) 上海外教 陈福康 2000

语法隐喻理论研究 外研社 范文芳 2001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外研社 文秋芳 2001

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的神经认知基础 外研社 程琪龙 2001

语言与语言学:实用手册 外研社

语用与认识--关联理论研究 外研社 2001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外研社 蒋祖康 2000

理论文体学 外研社 胡壮麟 2000

语言文化异的认识与超越 外研社 高一虹 1999

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修订版) 外研社 刘润清 19

跨文化非语言交际 外研社 毕继万 2000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 外研社 胡文仲 2000

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 外研社 平 洪 2000

跨文化交际面面观 外研社 胡文仲 1999

俄汉语言文化习俗探讨 外研社 刘光准 1999

语言与文化论文集 外研社

二十一世纪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外研社

辞书学文集 外研社 2000

汉英篇章对比研究 外研社

论新开端:文学与翻译研究集 外研社

文化与交际 外研社

许国璋先生纪念文集 外研社

陶渊明诗歌英译比较研究 外研社

语言与文化 外研社 邓炎昌 2001

中西人际称谓系统 外研社 田惠刚 1998

语言学的现状与展望 外研社 许嘉璐 1998

语言要略 外研社 方 立 1999

语言学方 外研社 桂诗春 1998

西方语言学流派 外研社 刘润清 1999

文化与语言 外研社 王福祥 2000

第四步,把对应上的知识点罗列起来,写下,来一段总结。许国璋论语言 外研社

功能主义纵横谈 外研社 胡壮麟 2000

洪堡特--人文研究和语言研究 外研社

语言学教程 外研社 2000

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

语言论:言语研究导论 外研社 Sapir 2001

普通语言学教程 外研社 Saussure 2001

语言论 外研社 Bloomfiefd 2001

语言学综览 外研社 Aronoff 2001

语言学理论:对基要原著的语篇研究 外研社 Beaugrande 2001

吉姆林英语语音教程 外研社 Cruttenden 2001

音系学通解 外研社 Gussenhouen 2001

汉语方言的连读变调模式 外研社 Chen 2001

优选论 外研社 kaqer 2001

汉语形态学:语言认知研究法 外研社 Packard 2001

转换生成语法导论:从原则和参数到最简方案 外研社 Ouhalla 2001

当代句法理论通览 外研社 Ballin 2001

乔姆斯基:思想与理想 外研社 Smith 2001

语言知识及其本质、来源和使用 外研社 Chomsky 2001

当代语义理论指南 外研社 Lappin 2001

语用学引论 外研社 May 2001

语用学 外研社 Leuinsou 2001

言辞用法研究 外研社 Gr 2001

如何以言行事 外研社 Austin 2001

言语行为:语言哲学论 外研社 Searle 2001

表述和意义:言语行为研究 外研社 Searle 2001

言语的萌发:语言起源与进化 外研社 Aitchison 2001

语言学简史 外研社 Robins 2001

英语学习词典史 外研社 Cowie 2001

现代词典学入门 外研社 Bejoint 2001

英诗学习指南:语言学的分析方法 外研社 Leech 2001

文体论:英语的语言学入门 外研社 Leech 2001

人类语言学入门 外研社 Foley 2001

语言学通览 外研社 Coulmas 2001

认知语言学入门 外研社 Schmid 2001

语言的范畴化:语言学理论中的类典型 外研社 Taylor 2001

英语的衔接 外研社 Halliday 2001

英语的功能分析:韩礼德模式 外研社 Bloor 2001

历史语言学导论 外研社 Lehmamm 2001

英语史:从古代英语到标准英语 外研社 Baugh 2001

翻译与翻译过程:理论与实践 外研社 Bell 2001

儿童语言发展引论 外研社 Cohen 2001

语言学习与运用中的错误:错误分析探索 外研社 James 2001

第二语言教与学 外研社 Nunan 2001

第二语言课堂反思性教学 外研社 Richards 2001

ESL/EFL英语课堂上的学习风格 外研社 Reid 2001

语言学习与教学的原则 外研社 Brown 2001

根据原理教学:交互式语言教学 外研社 Broen 2001

词汇、语义学和语言教育 外研社 Hatch 2001

语言教学大纲要素:课程设计系统法 外研社 Brown 2001

外语学习与教学论 外研社 Johnson 2001

语言测试词典 外研社 Dauies 2001

语言测试指南:发展、评估与研究 外研社 Henning 2001

第二语言习得与语言测试研究的接口 外研社 Bachman 2001

评估与测试:研究综述 外研社 Wood 2001

语言学课题:语言研究实用指南 外研社 Wray 2001

用语料库研究语言 外研社 Thomas 2001

语法化学说 外研社 Hopper 2001

剑桥语言百科全书 外研社 Crystal 2001

应用语言学百科辞典:语言教学手册 外研社 Johnson 2001

如何做教育心理学案例分析题

关联性:交际与认知 外研社 Sperber 2001

步,看问题,看问题所要求你从什么方面回答问题

第二步,在脑海中搜索关英语:全球通用语 外研社 Crystal 2001于该方面的理论知识习题

第三步,对照自己回忆的理论体系,通读案例,在案例中对应每一个理论知识点45.合作学习

环境学导论的重点内容是什么

汉语的语义结构和补语形式 上海外教 缪锦安 2000

《环境学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授课专业:环境工程

学时数:36 学分数:2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环境类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通过教与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以及基本原理,以便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

章 绪论(2学时)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环境、环境科学的概念,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研究任务2、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以及各分支学科之间的相互关系3、环境的组成和结构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4、人类—环境系统的发展及历史上出现的环境问题5、环境科学的发生及其发展过程

第二章 大气环境(7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大气污染、一次污染物、二次污染物的概念2、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以及大气污染的类型3、大气污染的化学转化的概念

要求深刻理解的内容有:4、生成硫酸盐、盐和光化学烟雾的大气污染的化学转化过程5、主要气象要素对大气污染的影响及主要污染源扩散的模式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6、大气的结构和组成7、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及其他因素8、主要大气污染物控制技术、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及大气环境标准

第三章 水体环境(6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水体、水体污染的概念2、水体污染物质的来源和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物3、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量、总需氧量的概念

要求深刻理解的内容有:4、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河流水体中污染物扩散的稳态一、二维模型及其解;河流水质模型及其解5、水体中耗氧有机物进行降解时的基本概况;水体富营养化过程;水体富营养化营养物质负荷的沃伦威德尔模型、吉柯奈尔—迪龙模型及其解;重金属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6、天然水在环境中的循环、天然水的水质7、水环境质量标准、水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废水处理方法

第四章 土壤环境(6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土壤污染和土壤净化的概念2、土壤中重金属元素背景值的概念及其主要的检验方法3、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污染的特征4、化学农对环境污染的特征

要求深刻理解的内容有:5、土壤条件对重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6、农在土壤中的迁移、降解及残留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7、土壤的组成和性质8、土壤污染源、土壤污染物质、土壤污染的类型9、主要的农类型10、土壤污染的防治

第五章 固体废物与环境(2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固体废物、资源化的概念2、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及其资源化系统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3、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污染途径及其危害

要求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及基本内容、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2、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程序、内容及方法3、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不确定性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4、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写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5、环境质量的概念6、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意义和作用、环境影响评价类型

第七章 环境规划(3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环境规划的概念2、环境规划的编制程序及内容3、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5、环境规划的意义和作用、环境规划制定的原则、环境规划的类型6、区域清洁生产

第八章 全球环境问题(1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危险废物的概念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全球气候变化概况3、臭氧层破坏概况4、生物多样性被损害的概况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途径5、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概况

第九章 人口与环境(1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E.可行性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世界及人口现状3、人口预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人口预测模型

第十章 能源与环境(2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电能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2、世界能源消费情况3、各种能源的利用4、探索和开发新能源5、我国能源的现状和前景

第十一章 资源与环境(1学时)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1、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土地资源的破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2、矿产资源的总态势、矿山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矿产资源的发展战略

第十二章 持续发展与环境(1学时)

要求熟练掌握的重点内容有:1、协调发展的概念2、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要求一般了解与掌握的内容有:3、环境与发展前景展望4、可持续发展战略、开阔持续发展道路应做好的几方面工作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习题,答疑,质疑,期中测验和期末考试。通过上述基本教学步骤,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以及基本原理,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程课堂讲授36学时,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成绩评定方式:平时成绩占20%,考试成绩占80%。

四、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 唐永銮等.环境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2] 刘培桐.环境科学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年

[3] 唐孝炎.大气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当开发商以每平方米四五百元的代价投资居住区景观环境建设时,有人开始反思,规划设计景观环境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好与坏如何来评价?与业主又具有怎样的关系?,1990年

[4] 陈静生.水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08年的护理管理学和护理教育导论的考题及???

语言的符号性 外研社 丁尔苏 2000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A.经历阶段→反应阶段→分析阶段→评价阶段

护理教育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300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教育起源于()

A.活动 B.生活习惯

C.劳动 D.人类精神

2.用研究“迷箱中猫的行为”的方法,发现动物的“尝试与错误”的学习方式的心理学家是()

A.华生 B.巴甫洛夫

C.桑代克 D.斯金纳

3.短期记忆的储存能力有限,能储存()

A.约3个信息块 B.约5个信息块

C.约7个信息块 D.约9个信息块

4.学习理论认为()

A.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习中起重要作用

B.个体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而进行学习

C.人的大多数学习行为是通过和反应学会的

D.人的学习过程包括:新信息的获得、信息的转化、评价

5.人本主义理论重视()

A.人的行为 B.人的动机

6.由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互动结构进行相互学习的系统学习方法为()

A.学习 B.合作学习

C.强化学习 D.自主学习

7.以的需要为中心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 B.活动课程

C.综合课程 D.核心课程

A.分科不够精细 B.强调知识体系、忽略了学习者因素

C.过于重视学科间的异 D.课程门数过多

9.行为目标模式对课程设置有广泛的影响,其优点是()

A.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B.陈述每一个学习结果的目标

C.不仅反映训练的领域,也反映教育领域

D.促进了同一性和异性

10.下列增进讲授效果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A.注意讲授内容的科学性

B.根据学生爱好组织教学内容

C.为学生提供一种具有心理安全感的氛围

D.讲授者注意语言清晰、生动、简练、准确

11.教师在经验学习中的角色功能()

A.面临—催化剂 B.参与—激励者

C.认同—调节者 D.内在化—批评家和评价者

12.对主观性试题的优点描述不正确的项是()

A.考试对象可以从不同侧面进行自由发挥

B.可以一次进行多因素的综合评分

C.可间接用于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D.评分比客观性试题容易

13.下列不属于有效评估的标准的选项是()

A.真实性 B.简易性

C.可靠性 D.区别性

14.试题的量应根据考试时间、内容、题型等选择,一般考试时间为2小时,那么试题的量应该以中等水平学生完成时间是()

A.1小时到1小时30分 B.1小时30分到1小时40分

C.1小时40分到1小时50分 D.1小时50分到2小时

15.使用描述性语言对评估对象“质”的特征程度、状态和性质进行评估属于()

A.正式评估 B.非正式评估

C.定量评估 D.定性评估

A.知识层次 B.分析层次

C.应用层次 D.综合层次

17.行为塑造的过程中,效果的强化原则是()

A.正性强化 B.负性强化

C.惩罚 D.强化消退

18.下列不属于斯金纳作性条件反射原则的是()

A.正性强化 B.负性强化

A.负迁移 B.正迁移

C.前摄迁移 D.倒摄迁移

A.以学科为基础的护理课程 B.综合性护理课程

C.以问题为中心的护理课程 D.以能力为基础的护理课程

21.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的分类方法是()

A.按认识的主体与客体划分 B.从分科型或综合型的观点划分

C.从层次构成上划分 D.从课程规模大小来划分

22.“决定成为某个经历中的一员”是属于经验分类中的()

A.面临 B.参与

C.认同 D.内在化

23.影响经验学习运用的重要因素是()

A.教师对专业技能的掌握 B.教师对专业知识的感知

C.教师对专业的情感 D.教师对经验的感知

24.经验学习的过程正确的是()

B.经历阶段→分析阶段→反应阶段→评价阶段

C.分析阶段→反应阶段→经历阶段→评价阶段

D.反应阶段→经历阶段→分析阶段→评价阶段

25.一份试卷,如果P>0.5,D>0.2,那么可以认为该试卷()

B.试题偏难,但仍然有较好的区分度

C.区分度较,如果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试题尚可使用

D.无区分度,又过分难,应该放弃不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1984年,某些学者将人类的动作技能分为3个主要部分,分别是()

A.成熟依赖性技能 B.教育相关性技能

C.固有价值技能 D.性技能

E.先天性技能

27.教育目标是指教师所预期的学生变化,教育目标的特点有()

A.相关性 B.明确性

28.在不同课程模式类型中,行为目标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学校和课堂教学。这一模式中课程设置过程包括()

A.目标 B.内容

C8.学科课程的缺点是().教学 D.方法

E.评价

29.演示法的特点是()

A.可使学生获得感性资料 B.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思维

C.需要物质条件 D.演示过程应配合教师说明、讲解

E.使用不当会干扰教学任务的完成

30.减轻学生临床学习的焦虑的方法有()

A.鼓励学生讨论实习中的问题 B.鼓励学生进行语言沟通

C.让学生知师可以随时找到 D.教师与学生保持开放性的沟通

E.简单明确地解释学习的目的

31.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动物和人的大多数学习行为是通过和反应学会的,这一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桑代克 B.艾宾浩斯

C.斯金纳 D.布鲁纳

E.罗杰斯

32.有关遗忘的理论包括()

A.干扰理论 B.编码特性理论

C.增强理论 D.消退理论

E.认知理论

3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方式有以下几种作用()

A.提高智慧潜力 B.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移

C.学会发现试探法 D.有助于知识的记忆

E.降低记忆效率

34.核心课程主张的观点有()

A.以学习者的兴趣和动机作为课程编订的基本出发点

B.比较倾向于打破学科间的界限

C.以学习者的活动作为教学的形式

D.由教育者按照的需要来决定课程

E.主张实行分科教学

35.“活动课程”是由“进步教育”运动代表人物杜威倡导,并在美国实验学校率先试行的,下列不属于“活动课程”主张的是()

A.教育就是生活,是经验的不断改造

B.教育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C.教育是一个过程

D.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

E.以学科做为课程的基础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错填、不填均无分。

36.当学生的觉醒程度低于或超过时,他的学习和决策能力就会________________。

38.作技能必须通过________________才能学会。

39.人本主义理论学家认为学习是人的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应该相信任何正常的学习者都能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

40.在学习两种不同的、但彼此十分相近的材料时,导致遗忘的最重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41.护理教学过程是护理教育者根据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教育内容,运用一定的形式和方法,对护士学生________________,促进他们身心发展的过程。

42.开放式学习可以有多种形式,常见有________________、地方体系、________________和半合同体系。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43.测量

44.作技能

46.“光环”效应

47.教育评价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48.简述作技能学习的过程。

49.简述护理教学的基本原则。

50.简述制定讲授时需考虑的学习者的心理因素。

51.小组教学法是护理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简述可促进小组教学效果的各项措施。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52.结合实际,谈谈讲授法的优缺点。

53.试述教育理论在护理教育的课程设置中的应用。

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浅析(一)

20.“论证法”属于课程类型在护理教育中应用()

日前C.强化递增 D.强化消退世界各国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居住区绿化原则。

1. 美国的居住区绿化原则:20世纪末,美国凯特。奥利维亚。塞申斯提出的“绿道网络”的概念,在环居住区绿化境保护、经济利益、美学上有巨大的价值,将对我们有很好借鉴作用。使居住区的绿地也成为这个巨大的循环系统的成员[1]

2. 法国居住区绿化原则:1994年法国出台了新的居住区绿准。其中明确规定住宅组公园、小区公园、居住区公园的绿地定额、服务半径、绿地面积和平均每人绿地面积。

3.旧的绿地规划标准:(一)统一规划原则。(二)因地制宜原则。(三)环境美化原则。(四)布局协调原则。

4.新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出台背景本文

传统的住宅院落似乎从来就不缺少风景园林,文化的积淀使造园技艺在历曾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苏州园林艺术也已经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保护。但景观一词却又似乎是一个“舶来品”,它在国内开发商及消费者中的兴起不过只有短短几年的历史。从先造住宅,然后将空白土地种树、植草加以点缀;到有地规划景观环境,以此吸引消费者,制造楼盘销售中的卖点;再到先做景观环境,后建住宅,从而制造更大的轰动效应,取悦消费者,的景观设计行业在引进与模仿中,走过了一条快速成长的道路。

然而在这种囫囵吞枣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消化不良带来的后果。为求新、奇、特,北方开发商常常重金迁移了南方的名贵树木,却没有考虑其生长所必要的气候条件;为美化居住区所规划设计的景观环境,有时却成为束缚业主的藩篱,使之难以亲近;为体现水景而建造的湖泊,却因未考虑安全防范措施,成为吞噬幼童的杀手。

据多已建成的居住区景观不仅投资大,而且只具有观赏性,没有实用功能性,人性化的设计更少,缺少交往空间。

在日前召开的“康居工程和住宅产业化技术创新大会”上,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正式推出了历时两年多编制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导则提出了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五项基本原则:美化生活环境是为了体现社区文化的性原则,注重节能节材合理用地的经济性原则、生态原则、地域性原则和历史性原则。这部国内首次推出的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指导性文件,没有拘泥于狭义的“园林绿化”概念,而是以景观来塑造人的交往空间形态,突出了“场所+景观”的设计原则,具有概念明确、简练实用的特点,有助于工程技术人员对居住区环境景观的总体把握和判断。

1. 依此导论指导下的昌福花园景观设计

1.1 概述

1.2 设计指导思想

巴南区昌福花园详细规划以环境,景观,人的和谐为原则来组织空间,以人的舒适要求为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 、“尊重自然” 、“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建设生态型,人性化居住空间环境为规划目标,创造一个富有人情味,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绿色环绕的、安全、舒适方便的人性化居住环境!

1.3 设计指导原则

1.3.1 因地制宜:

不同的气候条件,环境景观要与之相适应,重庆有炎热的夏季,大型的广场在夏季根本无法使用,居住区的广场应“小型化” 、“隐性化” ,让居民一年四季都可以流连其中。

1.3.2 空间的营造应适合人的尺度

在居住区中,居民需要的是一种舒适安全、停留休息的生活空间,能减轻一天的工作疲劳。

1.3.3 注重形式和功能的结合

形式是为功能服务的,功能是形式的基础,在考虑景观时,先做功能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做出的景观就会失去它的意义和价值。

1.3.4 种植设计原则

(1)易长易管原则:

居住区普遍的绿化宜选择易于管理、易于生长、少修剪、少虫害、适宜当地气候的植物品种,并以速生植物为主导。

(2)功能性原则:采集者退散

植物应与环境的功能相适应,如考虑遮阳。根据重庆市的气候特点,树大荫浓的落叶植物是居民的,它既得遮挡夏季炎炎烈日,又能让冬日阳光透过来。

(3)艺术效果原则

要考虑四季的绿化效果,并注重其层次感以及乔、灌、草的立体搭配和种植群落的形成。

1.3.5 充分利用地形处理景观

处理地形时应当注重自然,不应为了地形而去做地形,人工造作很强的地形处理,缺少自然气息及亲和性。

1.3.6 适当增加休息设施和运动设施

为满足居民的普遍需求,设施位置的选择也要考虑安全性和视觉景观,使居民有“看”与“被看”的东西,得到视觉和心理上的愉悦感。

1.4 景点介绍

整个景观序列层次分明,由三个景观区段组成:

1.4.1入口中心广场

设计时考虑到该区域与主入口紧密相连,便采用广场的形式,因此铺装面积相对较大,在中心位置,布置一个下沉式旱喷广场与弧形叠水池相连,水池一方面和背景林很好地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也和旱喷广场以及弧形图案的广场铺装有机地融合起来,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广场的绿化布置以姿态优美的棕榈类植物和色彩丰富、对比强烈的开花地被和色叶植物为主,烘托了小区气氛,强调主入口广场的气势与重要性。整个广场对外要求用植物群落丰富的林冠线遮挡其后的挡土墙,对内则强调空间的相对开阔性。在有限的空间内为游人提供一个相对开阔丰富的室外休闲空间。因此在绿化设计时,绿带外围种植了冠大荫浓树干挺拔的常绿树种。绿带靠内部分则大乔木与中小乔木,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勾画出了自然的林缘线,林下则以缀花的缓坡草坪为主。这样一方面满足对外遮挡造景的需要,另外一方面也创造了一个具有现代气息的开阔的室外空间。

1.4.2小区中心绿地

主入口广场过后,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中部狭长的中心绿地,是一个既生态又有变化的中心景区,形成全区的景观。结合休闲步行场所和中心绿地的开敞性,把有意识地引向小区最精彩的地方,形成小区的主要景观轴,水景是营造社区休闲氛围的重要手段,甚至可以使房地产的价值得以提开,中心绿地以水来联系整个小区,自然式与规则式的构图在水的流动中完美结合,各展风韵!其中的三个小空间更以植物栽植的熟密程度有机划分:

(1)前区小广场

广场采用与圆形的规划造型,两侧植物紧密栽植将广场紧密围合,很有空间感。圆心区域为系列水景的起源,其中的水幕墙、吐水设施更让人们在此停留小憩的过程中领略到水的多重质感。而广场周围数个同心圆弧造型的石凳和绿篱,不仅满足了平视的个体设计,也考虑了由高空向下眺望的平面构图,为了广场增加了活力与视觉享受!

(2)活动游戏区

这是一块较大的集中活动场地,起到了联系前区小广场和后面大面积水景的纽带作用。植物栽植由前面的密林式栽植逐渐过渡到稀疏式栽植。使人们在活动时可以充分沐浴到阳光,场地上配置了老人活动的健身器械、足底以及儿童游戏的植物迷宫、涂鸦墙等小品。这些小品设施是环境景观中的点缀,是景观特色的细部表现,对广大居民也有极大的吸引力,特别是现代居民很注意身体素质的提高。从儿童游戏设施到全民健康设施都将受到广大居民的欢迎!!

(3)主水景区

进入该区域,植物再次密集栽植,加上微地形的利用与蜿蜒的小路相结合,让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水面局部扩大,形成湖面造景,使环境更加优美、自然!在这里你可以倾听到潺潺的溪流声,哗哗的跌泉,可以看到水中大大小小的石头,岸边葱葱绿绿的植物,还有在巨石上的独木桥。入坐水中景亭,茂密的植物,更使你如沐浴山涧春风!

1.4.3 尾声区域本文

该区域住宅片区、住宅院落分别布置大小不同的绿地,其中每个住宅区都设置了一块儿较大的集中绿地,每块绿地配以草坪花木、建筑小品、座椅、简易活动场地,创造出能供居民最直接享受的良好的居住环境和优美宜人的景色!

1.5 规划小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 上海外教 Stern 2000节:

将清新的空气、阳光、水、植物、鸟儿、蝴蝶等大自然美好的事物带入小区,使休闲活动,如欣赏景观、聚会交流、儿童嬉戏等,走进居民每日生活,理想的环境设计使枯燥的日常变得丰富多彩!创作手法上,将人们在大自然游赏过程中的有趣体验以抽象手法再现出来。利用精心设计的地面竖向变化以地形、矮墙、廊架、平台、水体、住宅建筑、植物等元素,创造出丰富有趣、舒适宜人的生活空间!

大一 2015年护理学导论学习总结

翻译教程 上海外教 Newmark 2001

作为大一新生,作业要靠自己完成。

要求深刻理解的内容有:4、区域环境规划决策方法、区域环境规划优化方法、环境承载力、污染物的环境容量

根据一些同学的提问,我归纳了一下。新生入学报到时主要要准备如下东西、要注意如下事项:

1.相关证件。包括:、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户口迁移证、团组织关系证明(介绍信)、一寸登记照若干张(可以多带几张,以备它用),等等。这些很重要,一定不要忘记。另外,把父母、奶奶即各个近亲的姓名、出生年月、工作单位、职业和职务搞清楚,填下来,到学校要填各种表格,有的表格需要这些信息。

2.钱和卡。上学要交学费和住宿费(分别为每年4500-500元与1000元左右),合计要6000左右(个别专业可能要高些,如艺术类专业)。因为新生出门较少,没有什么旅途安全经验,建议少带(但千把块钱还是要带的,以备一些不时之需)。可以在家中先办一张或储值卡用于交学杂费等。有的学校会给你寄一张卡,让学生把钱存在其中,你可以用这张卡,也可以不用。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办一张,把它关联到父母亲的储值卡(如工资卡),每月刷卡后直接从父母亲的卡中扣款,这样的好处是方便、安全。但如果你不想让父母亲知道你的消费情况,可以自己在老家办一张储值卡(让父母亲往里冲钱),然后办一张与之关联。也可以到学校再办储值卡与,但这样你父母亲异地往你的储值卡打钱时要付手续费。

3.一般情况下,各个学校都要配发一些学习和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东西不是无偿给你的,都要你花钱购买。学校发的物品质量都很次而且贵,建议学校发的东西如果可以不要就尽量不要,能自己买的就别买学校发的,有些生活必需品则可以在离开家时先配好,免得到学校后由于人生地不熟不好买。

4.衣服被褥。你平常穿的衣服,春夏秋冬各季的,都要带,除非学校距你家乡很近或者父母亲有机会出来学校给你带东西。内衣和袜子至少要两三套,各季的外衣至少也要两套。如果你现在生活的地方和要去上学的城市的地理气象与生活环境是否相似,那么准备的东西和在老家不多;如果相太大,就要带些那个城市需要的衣服(例如,如果你生活在北方,但上学的城市在南方,那么太厚的保暖内衣裤就可以不带了)。被褥也是这样,夏天去学校,可以带一床薄被(如毛巾被),厚被子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后再买。席子可以到学校根据床宽购买合适的,床单和枕头(枕套)可以自己带也可以到学校再买。

5.洗漱生活用品。要带牙膏牙刷、毛巾、漱口杯、香皂肥皂、洗发水、梳子、手机(看家庭条件)等,以便在途中和到校后就能使用。男生要带剃须刀、女生要带各种女和洗面奶等。至于洗脸盆、晒衣架、拖鞋、雨伞、水瓶、指甲剪、剪刀、小刀、台灯之类的东西就不一定要带了,有的学校会发,就算不发自己买也不贵(这些生活用品到了学校买也很方便,而且到时候和舍友一起去买还能快速缩短距离)。条件可以时,可以带个照相机,为自己和同学照照相,也是人际交流的一种很好方式。

6.学习用品。可以带几支水笔、本子、字典、词典(英汉汉英词典等,包括功能强大的电子词典)、书包(背包)。如果学校没有不允许,你家庭条件许可的话,可以带笔记本。但不要带,尤其是当你迷恋上网或者玩游戏的时候,带笔记本会影响你的学习和生活以及和同学的正常交往。另外,还可以预备一些生活中用到的或创可贴之类,虽然不一定会用到它们,不过等需要的时候随手可以找到也很方便。

7.旅行箱。如果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得钱花不了,不需要买太贵的,毕业后可以买更好的。箱子可以大一些,能装下自己的衣服及平常不是常用的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即可。但不要过分大,免得不好携带,到学校在宿舍也不好放。一般以80公分左右长、50-60公分宽为佳。

8. 如果可以的话,带点家乡的特产,不是一定要去给老师,而是给舍友或班上同学吃,毕竟你有四年的时间和他实用文体学 上海外教 Widdowson 2000们在一起,越早熟悉越好。

10.如果坐火车的话,可以凭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享受学生票优惠。

11.一点小建议:大学学习勇攀高峰,加入社团量力而行,大学实践多多益善,尊敬老师有难必问,同学相处宽容大度,大学恋爱不鼓励也不反对。

12.入学测试和体检。有的大学在新生报到后一段时间内,要组织几门文化课的新生入学测试,对考试成绩和高考成绩有较大出入者要进行重点核查。如果你考试没有,不要有任何担心。考试范围和难度不会超过高考,考得好坏无所谓。体检也很容易过,除非你有不符合入学要求的重大疾病而且在高考体检时又使了花招,一般是不要紧的。只要你高考时正常体检、正常考试,这两项都没有问题,现在可以放心玩!

当然还有另一种入学考试,那是为各种分班做做准备的,比如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分到英语快班。

13.新生军训。大学新生要进行军训,军训一般只有两个星期。按照《国防教育法》的规定,组织学生进行军训,这是贯彻国防教育法的具体行动,是推进素质教育、为和培养造就高素质国防后备力量的重大举措。参加军训可以增进同学友情,应该积极参加。如果身体条件不许可,应该尽早跟辅导员或班主任讲清楚,以免发生意外。

14.宿舍是在你去之前就安排好的,这个不用担心。住宿条件有好有坏,不要太拘泥于这个,主要是要和同舍同学友好相处。不要以为住宿条件就不能适应,人的适应性是非常强的,而且不太好的生活条件对你以后的成长和工作、生活很有好处,不管你的家庭是多么富有!

15.专业不理想,调换专业。一般学校进校一年后都可以调换专业。调换专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因为在原专业很难学下去,学校会帮助你换一个好学一点的专业(但一般不是很好的专业,也不是热门专业);另一种是你想换一个你心仪的其它专业,这种时候一般都要由你要转入的专业所在院系进行资格考试,考试合格才能转入,有的学校还要交一笔费用。

计算思维导论学什么

C.可测量性 D.发展性

《计算思维导论》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通识类课程。

课程以计算思维意识的培养、计算思维方法能力的促进、计算思维方法的建立为目标,使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中能够有意识地借鉴、引入和应用计算思维的一些理念、技术和方法,从而提升在较高的层次上使用计算机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可以促进学生增长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

(1)利用计算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其他相关学科领域问题的迁移能力;

(2)清晰描述问题的表达能力;

(3)构建模型,将现19.一项技能对另一项技能产生积极的、促进的作用,称为()实问题抽象化的能力;

(4)综合归纳,筛选解决办法的能力;

(5)通过表面看本质隐喻学研究 上海外教 束定芳 2000的能力;

(6)一定的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7)捕捉细节的能力;

(8)接收并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主要学什么课程?

C.人的价值和人格的发展 D.人的观察力和技能

云37.四种常见的课程模式包括系统模式、________________模式、过程模式和________________模式。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主要学习:《云计算导论学习者为中心的课程设置:第二语言教学研究 上海外教 Nunan 2001》、《LINUX 系统应用》、《数据库应用》、《数据通信技术》、《虚拟化技术》、《海量存储技术》、《网络工程项目实施》、《云计算综合案例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