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 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内容
施工项目安全控制措施包括哪些
施工项目安全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 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内容
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 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内容
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 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内容
1. 安全管理机构建设:建立健全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管理职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
2. 安全教育培训:对施工项目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水平,确保他们能够适应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要求。
3. 安全技术措施:针对施工项目的特点和危险因素,制定安全技术措施,包括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现场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作业区域的划分和标识。
4. 安全检查监管:建立安全检查监管制度,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5. 安全应急预案:建立安全应急预案,对施工项目可能发生的安全进行预判和预案制定,提供应急救援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
6. 安全信息共享:建立施工项目安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了解其他项目的安全经验和教训,加强经验交流和互相学习,提高施工项目安全管理水平。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施工项目中的安全风险,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保护工人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何对施工安全的管控
导语: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一项任务艰巨的工作,但是只要我们提高思想认识,完善管理机构,健全安全制度,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订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安全措施,树立防患于未然的思想,狠抓落实,那么施工现场的安全必将大大减少,不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都具有重要意义。
如何对施工安全的管控
建议一:要围绕建筑施工的特点开展项目安全生产管理
建筑施工具有生产的流动性强、很难实现标准化作业、对施工组织和施工技术管理的要求较高、露天和高处作业多、机械化程度低等特点。其中突出的特点就是人员流动性大、作业场所的不固定性和作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尽管近年来,建筑施工行业整体素质有较大的提升,但由于种种原因,生产安全居高不下,已成为建筑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建议二:构建网架式的安全生产体系,把安全落实到施工现场各个区域
如何才能形成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立体的安全生产体系呢?就是要围绕施工现场建立安全生产区域,将安全生产落实到施工现场每个点,形成网架式的体系。施工区域的划分可以按作业区域区分,也可按防范类别划分,如:高空作业组、施工用电组、机械设备组、防火防爆组等。并在施工现场的各个区域内张挂人牌。通过区域的划分,施工现场的对比一目了然,促使管理人员更积极主动地抓好现场的安全管理。只要施工现场任何地点出了问题,可以马上找到这个区域的直管项目负责人、专业项目部负责人、班组长和管理人员,立即查出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从源头上制定防范措施实施控制。
建议三:科学安排工艺工序,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的不确定性有时是由于工序安排不合理造成的。例如:一块安装预留孔洞盖板,如果谁也不去动它的话,它就是静态的,也是安全的。如果施工过程中总需要掀开,就变成了动态的危险源,需要及时恢复盖板并采取挂网或设置栏杆等措施。如果工序安排合理,这样的不确定因素就会减少很多。施工过程中,应确保到达每一个工作区域都有顺畅的安全通道,施工作业点要有安全可靠的工作平台。合理布局工序是建立在施工现场实践的基础上,单靠某个技术人员无法完成,需要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工程管理人员共同讨论和研究,按照首先采用先进的工艺、设备、材料完全消除危险源,其次采用技术和管理措施降低风险级别,对作业人员进行屏蔽和对个体进行防护的步骤,制定有针对性的方案和措施,控制危险源和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
建议四:编制专业性、作性强的安全技术方案和措施,强化落实,提高防范能力
工程项目要结合工程特点,编制专业性、针对性、作性强的安全专项方案和技术措施。技术人员在编制安全专项方案和安措时,首先应熟知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程,安全防护设施不仅要有计算、材料、规格和制作样图,还应有现场布置详图和验收标准,并制定应急预案。安全专项方案和措施应执行审批程序,编制人员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特别是要交到现场安全员、施工员和班组长。项目计财部应保证安措费用的专款专用,工程管理人员应督促现场严格按照方案和措施组织实施,由技术、安全、工程管理人员现场验收并签字确认,保证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施工过程中对安全防护设施应加强维护和检查,管理人员应经常深入现场,了解和掌握现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施工方案和施工工法,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建议五:班组的安全管理是直管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的落脚点,做好流动区域的安全控制
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是围绕施工现场展开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如果失去了班组这个落脚点,都将变成空中楼阁。项目部应与班组签订安全生产书,召集班组长参加每天的工程例会,准确掌握各个班组的施工动态。各个施工阶段,项目部应对班组长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推行班组作业标准化,并对施工班组进行考核。项目部在对施工现场进行总体协调时,应全面掌握施工区域的动态和班组的流动性,落实人员和人员,加强危险作业的`和交叉作业的防护,使杂乱无序的施工班组作业变成可控范围内的有序流动,限度地减少施工现场的作业风险。除此之外,还应加强对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增强定点作业、规范作业的意识,限定人的行为在动作标准之中。当施工班组超出作业范围施工前,应提前上报至项目部,由项目部审核批准后方能施工。
建议六:做好安全教育,规范人员作业,控制人员的流动
安全教育是人的管理的重中之重,应随教育对象不同、时间不同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安全教育也应与时俱进,在提高教育的趣味性、实效性上多下功夫,对工人的教育要从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改说教式的教育为案例分析,改坐着听课为现场的实际作讲评,开展安全技能比拼,调动作业人员积极参与其中。
建议七:安全检查的目的重在根除隐患
安全检查的重点不在于每天查出多少隐患,重要的是要意识到安全检查是事前预防,通过检查发现隐患,要分析原因并总结管理上的薄弱点,从源头上采取措施进行治理,改进管理方式方法,避免类似隐患的再度发生,有效地根除隐患。项目部应定期对隐患进行统计和分析:如果单纯的由于工人违章作造成的,应对作人员进行教育;如果有的队伍出现多次违章,就应当从管理上查找漏洞;有的隐患是由于工序安排不合理引起的,应对工序进行调整;有的隐患甚至会暴露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有可能需要采取更换管理人员或清除队伍等一系列的措施。
如何对施工安全的管控
1.注重项目安全生产管理策划工作,先行
在项目总体策划中许多项目对安全管理方面只是一笔带过,没有结合项目在各不同施工阶段存在的特点编制详细的安全管理策划方案,使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没有预见性、管理起来及其被动,因此做好安全管理策划工作是关键。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目标,对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到人;二要根据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分别编写基础项目开挖、主体、装饰施工阶段详细的安全管理技术保证措施;三是要编制项目在整个施工周期中安全专项资金费用投入和分配表,确保在安全管理工作中人、财、物的及时投入。这是项目安全管理策划工作的基本条件,如果不能满足,现场安全管理就无从谈起。
2.建立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配备足够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项目要建立以项目为安全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及项目班组长(安全员)为成员的项目安全小组,负责项目整个施工期间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其中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管理条例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的规定来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专职安全人员应具备以下三点基本要求:一是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技能,能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对突发有一定的应急能力。二是要心强,在工作中就是要勤跑现场、细致检查。三是要以服务的心态对待工作。所谓服务的心态是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要和现场处理好关系,能让作业人员感觉到和他们不是“管理”和“被管理”关系,而是“合作”关系,体会到安全管理工作直接的受益者就是他们自己。
3.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制和各项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制是项目安全生产管理核心和中心环节,简单而言安全生产制就是对各职能部门、各级负责人以及各类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当中应当承担的做出明确的规定。对各级各类人员及部门在安全工作中的责、权、利必须明确界定,必须根据项目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制订、并逐层落实签订《安全生产状》,做到“谁主管、谁负责;谁在岗,谁负责”,并按要求追究相关。项目部还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订各项管理制度,以便项目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到有理有据,“以章办事”,避免出现“个人意志化”管理。
4.加强教育培训,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
施工现场作业工人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很多都是“昨天在家种地,今天工地干活”的农民工,他们安全意识,缺乏基本的安全知识和作技能,“三违”现象时有发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确保安全,培训须在先,要坚持上岗先培训,未经考试合格不得上岗的原则。尤其是农民工,更要上好安全培训这一课。因此对新工人进场的安全教育必不可少。安全教育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坚决杜绝“、大、空”等条款式内容。有些施工项目负责人思想上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往往心存侥幸,得过且过,认为事事“杯弓蛇影”大可不必,施工时认为安全就那么一回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农民工的流动性实在太大,有时一个工人同时在几个施工工地流动作业,没有相对的稳定,造成了管理上的困难,对新工人进场安全教育工作开展极为不利。所以本人认为现阶段大力开展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和班组安全活动是减少“三违”现象的有效手段。安全技术交底应与班组安全活动相结合,严格按照班组活动制度坚持班前教育,保证天天讲安全,时时刻刻有安全,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安全技术水平和应变能力,消除职工麻痹大意思想和侥幸心理,严格按照作规程作,按章办事,一丝不苟,才能时时、处处、事事保证安全,营造出“人人讲安全,事事讲安全,时时讲安全”的氛围,使现场的作业人员逐步实现从“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的思想转变。
5.开展安全检查工作,灵活运用规范标准,发现隐患立即整改。
建筑施工现场是一个动态复杂的工作现场,不论项目部对安全多重视,管理制度多严格,安全教育多完善,在日常的施工作业当中依然会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及发生“三违”现象,所以安全检查在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中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相关人员必须每天对现场进行细致的检查,检查尺度要“严”和“准”,发现隐患后应立即“按规定”要求提出整改,整改要求应根据有关规范标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商定。同时要对整改负责人进行必要的讲解,避免出现整改后仍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的情况出现。
6.定期做好现场安全考核
工作施工项目部要成立以项目为首的安全考评小组,针对现场层层签订的《安全生产书》定期对现场管理人员项目管理情况进行考评,考评内容为管理人员岗位的完成情况及安全目标的落实情况,考评成绩可以与物质奖励挂钩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对班组也可进行相应的考核活动,考核内容要尽可能量化,能如实地反映被考核班组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能力,表现好的要进行奖励,反之进行处罚。目的在于对班组管理人员进行激励和约束,增强其安全管理班组作业人员的意识,终提高班组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作业班组整体安全意识,减少“三违”现象发生。
电力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
项目风险,是一个实时的、动态的、连续发生的风险防范与应对过程,这项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工程的实施。既包括前期的风险监视工作,也包括后期风险发生时的应对控制工作。
风险监视
风险监视,即是在风险防范与应对过程中,持续对相应风险因素的发展变化进行实时监视,对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的实施进行评估,并随着进一步信息的收集不断完善、改进,为后期的风险控制提供保障。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是后期风险发生时,按照前期风险应对进行措施实施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风险防范应对过程,既包括对既定措施的实施,也包括对风险情况发生变化后的重新风险评估与新的风险应对策略制定。
整体而言,风险监视与风险控制都是风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共同保证工程项目的风险防范与应对。
一、风险的必要性
如上文所述,风险是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关键环节,直接影响到项目建设的顺利与否。工程建设活动具有周期较长,风险因素较多的特点,而有效的风险则能为项目具体实施提供贯穿整个建设过程的动态、持续风险管理保障。
具体而言,风险具有以下实施必要性:
1风险有利于完善既定风险应对。项目建设活动的相关风险信息,具有动态变化与渐进明细的特点,即随着项目建设活动的持续开展,相关建设环境、建设活动、项目本身等信息会越来越多。而项目初期制定的风险应对策略,是在这些信息因素较为缺乏,有着较大不确定性情况下所制定,风险工作能够随着相关信息的不断收集,重新审视更新存在的风险与风险应对策略。
2各类风险因素都具有一定的动态变化特点,并非一成不变,同时风险的发生也往往是有预兆的。有效的风险,能够通过相应数据与工程现象的采集,进行评估预警,在风险处于萌芽期即作出有效应对措施,避免风险发生。同时,针对动态变化的风险,有效的风险可以动态处理,如随着项目建设进行,原本的风险因素变小或消除,而此前较小的风险因素却逐渐发展成关键风险,有效的风险即可以实时对其重新观测、评估并制定新的风险应对策略。
二、风险的依据
风险的依据包括风险管理、风险应对、项目的进展变化、动态的风险识别以及项目评审。
风险管理
项目风险管理就是制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减缓策略,确定风险管理的职责,为项目的风险管理提供完整的行动纲领。风险管理为风险工作提供了方法、技术、指标、时间及工作安排的相关指导。
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针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的;对于未来未知的风险,不可能预先制定相应的应对或应急。
项目进展变化
项目建设活动随着不断进展,相应的风险因素也在不断变化,因此必要的项目外部环境变化、项目本身变动信息,都成为风险工作的必要依据。
动态的风险识别
随着相关动态信息的收集,会发现一些原本的关键风险变成轻度风险,而原本的一些次要风险则变成关键风险,这些都是风险的重要依据。
项目评审
风险评审者检测和记录风险应对的有效性,以及风险主体的有效性,以防止、转移和缓和风险的发生。
三、风险的目标与内容
风险工作不是简单地在风险发生后实施风险应对策略,以及在实施风险应对策略后进行新的风险分析,而是一个全面的和连续的动态过程。风险的目标包括:努力及早识别风险;有效避免风险的发生;积极消除风险的消极后果;分吸取风险管理中的经验与教训。
具体风险则包括以下内容:
1按照风险管理和风险应对,针对风险实施应对策略;
2持续、动态观察各类风险,确定风险状态;
3对风险应对的实施进行分析评估,确定是否需要重新制定新的风险应对策略;
4有效对各类风险因素变化,进行评估更新,并针对风险变化制定相应风险应对策略;
5工程项目整体目标的实现可能性及应对策略分析;
6对工程项目的设是否依然成立,阶段的政策或程序是否执行的顺利;
7在风险的程度超出预期水平或者出现新的关键风险时,制定新的应对措施。
工程项目建设活动受各类风险因素影响较大,风险的发生一方面会直接对相关建设活动主体造成生命或财产方面的损伤损失,另一方面还影响着整体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项目风险对于工程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有效的项目风险能够对工程建设起到重要的风险保障作用。
工程施工项目管理风险及其防范策略?
所谓工程项目风险就是指从立项、分析到实施的全过程都存在不能预先确定的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干扰因素。实践证明,工程项目风险往往会造成工程项目失败。因此,在现代工程项目管理中,风险的控制与防范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项目部安全管理目标以及重大危险源管理方案?
对于识别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应该建立策划程序,确保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风险评价的客观性、风险控制的合理性。策划风险控制措施和包括目标管理、管理方案进行控制、运行过程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等方法。下面结合工程实际谈谈目标、管理方案的控制方法及原则。
如何有效执行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
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的思想:工程项目的全面风险管理分为项目风险的预测和识别、评估和分析、应对和控制以及四个阶段,且应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应在一系列战略目标下进行管理。这些战略目标也会因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在这样一种流动的、弹性的环境下,需要一种整体的、基于战略目标的风险管理思想,即风险管理应被看作是和其它项目管理活动融为一体的,它应渗透于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渗透于项目的每一项活动之中,它有助于实现项目的战略目标。
一、工程项目风险的预测与识别1、工程风险的分类
工程风险多种多样,非常复杂,并且一些风险通常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工程风险通常有以下几种:法律风险、人文风险、经济风险、自然与环境风险、技术风险、管理组织协调风险、合同风险、安全健康环境风险。
2、风险识别的方法
对项目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的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有:德尔菲方法、头脑风暴法、情景分析法等。关于项目风险预测和识别的理论和方法,还远没有达到完善的地步,还需人们进一步研究。
二、项目风险的评估与分析
1、工程项目风险评估与分析的步骤
先确定项目风险评价基准。工程项目风险评价基准就是工程项目主体针对不同的项目风险后果,确定的可接受水平。单个风险和整个风险都要确定评价基准,分别称为单个评价基准和整体评价基准。项目的目标多种多样:时间短、利润、成本小和风险损失小等等,这些目标可以进行量化,成为评价基准。再确定项目风险水平。其中包括单个风险水平和整体风险水平。工程项目整体风险水平是综合了所有风险之后确定的。要确定工程项目的整体风险水平,有必要弄清单个风险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以及转化因素对这些相互作用的影响。另外,风险水平的确定方法要和评价基准确定的原则和方法相适应,则两者就缺乏可比性。
将工程项目单个风险水平与单个评价基准、整体风险水平与整体评价基准进行比较,进而确定它们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进而确定该项目是应该就此止步还是继续进行。
2、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的方法
对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分析的方法很多,如MonteCarlo模拟法、评审技术PERT、主观概率法、效用理论、灰色系统理论、故障树分析法FTA、外推法、模糊分析方法、影响图分析法等。
三、项目风险的应对策略
1、风险回避策略
回避是指当项目风险潜在威胁发生可能性太大,不利后果也太,又无其它策略可用时,主动放弃项目或改变项目目标与行动方案,从而规避风险的一种策略。如果通过风险分析发现项目的实施将面临巨大的威胁,项目班子又没有好的办法来控制风险,甚至保险公司也认为风险太大,拒接承保,这时就应当考虑采取风险回避策略。
风险回避策略是一种为的风险管理措施,因为这种策略将风险出现的概率降低为零,但这也是一种消极的措施,因为其在回避风险的同时,也失去了可能的获利机会。
2、风险控制策略
风险控制是为了限度地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减小损失幅度而采取的风险处置技术。风险控制是实施任何项目都应采用的风险处置方法,应认真研究。
3、充分理解合同,利用合同
工程合同既是项目管理的法律文件,也是项目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依据。项目的管理者必须具有强烈的风险意识,学会从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角度研究合同的每一个条款,对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否则,风险将给项目带来巨大的损失。
4、编制科学先进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不断优化
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和完善的组织措施,以减小风险产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5、风险自留策略
风险自留是由项目组自行准备基金以承担风险损失的风险处置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有主动自留和被动自留之分。主动自留是指在对项目风险进行预测、识别、评估和分析的基础上,明确风险的性质及其后果,风险管理者认为主动承担某些风险比其它处置方式更好,于是筹措资金将这些风险自留。被动自留则是指未能准确识别和评估风险及损失后果的情况下,被迫采取自身承担后果的风险处置方式。被动自留是一种被动的、无意识的处置方式,往往造成的后果,使项目组遭受重大损失。有选择地对部分风险采取自留方式,有利于项目组获利更多,但自留哪些风险,是风险管理者应认真研究的问题,如自留风险不当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6、风险转移策略
风险转移是指项目组将风险有意识地转给与其有相互经济利益关系的另一方承担的风险处置方式。保险是重要的风险转嫁方式,非保险型转嫁方式是指项目组将风险可能导致的损失通过合同的形式转嫁给另一方,其主要形式有租赁合同、保证合同、委托合同、分包合同等。通过转嫁方式处置风险,风险本身并没有减少,只是风险承担者发生了变化。
四、施工项目风险防范应注意的几点:
1、加强可行性研究
综合考虑各种风险因素及可能造成的损失,在投标报价中加险系数。
2、减少风险范围,降低风险系数
在项目的投标、施工管理、竣工决算等整个项目的运作过程中,正确运用经济管理手段,减少风险出现的概率、风险出现的次数及风险种类。在实际的作过程中减少风险开支,降低风险系数,提高项目管理的力度,加大项目效益。
3、切勿顾此失彼,亡羊补牢
科学地运用经济预测手段,分析各种风险回报,对在前期出现并承担的风险在中期、后期的管理中进行弥补,确保项目效益的产生。比如,风险损失用效益来弥补,风险损失用经济效益来弥补,经营风险损失用管理效益来弥补等等。
4、明确风险目标,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风险损失
项目中标后,在经营风险已经形成的情况下,进一步确保其他风险目标,加强项目施工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控制风险的产生和扩大,运用约束激励机制,制定避免产生风险的措施,提高项目效益,确保施工企业经济利益。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及控制分析
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及控制分析
目前,风险在任何工程项目中都存在,而风险造成的工程失控现象终导致建筑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造成整个项目失败,给和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工程项目安全风险管理及控制分析,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一、建筑企业风险管理与控制的意义
随着房地产开发市场与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成熟与规范化,建筑工程项目的风险决策与管理的应用日益广泛。目前,风险在任何工程项目中都存在,而风险造成的工程失控现象终导致建筑工程经济效益降低,甚至造成整个项目失败,给和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可以毫无疑问地说,工程建设参与各方均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如果不加防范,很可能会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甚至酿成后果。而建设工程建设项目风险是建设工程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只有加强了风险管理,才能有效减少项目风险,风险管理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建筑企业的风险控制有助于提高项目决策者的决策质量
风险的存在是由于其不确定性造成的,也就是说人们无法知道将来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的实际发展情况。但通过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投资风险的随时,以掌握风险变化的情况,并根据风险变化情况决定如何对其进行处理。开发商或承包者在做出建设项目投资决策时,也可以依据风险的规律性,针对不同的开发方案分析项目存在的可能风险,根据开发者自身的承受风险的能力选择适应自身条件的风险方案,提高决策质量。
2.建筑企业的风险控制有助于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
开发商或承包者在做出建筑投资决策时,通过准确地估计评价可能的风险,并做好相应的对策,当建设项目实施,风险来临时则能够准确应对,可以有效降低风险损失,提高经济效益。
3.建筑企业的风险控制有助于建筑工程顺利进行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进行风险监测,并对其风险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
4.建筑企业的风险控制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建筑企业对所开发项目的决策是否正确,即风险预测与采取控制措施准确与否,常常决定企业的盈利,并终影响企业的生存。事实上,许多开发商因忽视了风险管理,错误地判断了风险,使项目失败,从而导致企业倒闭。
二、建筑企业项目风险的来源与途径分析
建筑企业的工程施工,一般分为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及试运行等几个阶段,这其中产生的安全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四个方面:
1.自然方面的风险,宏观方面主要有恶劣的天气情况、恶劣的现场条件、未曾预料到的工程水文地质条件、未曾预料到的一些不利地理条件、工程项目建设可能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微观方面主要是指施工现场条件特别恶劣,处于陡坡、隧道、潮湿或雷雨多发区,如无相应的防护措施,极可能发生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或是施工区域持续高温、多有凶猛动物、毒蚊虫等,易使员工受到袭击或伤害。
2.方面的风险,主要指方面的各种和原因所带来的风险,例如、政策多变、动乱等因素带来的风险。这方面的风险也往往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导致一些建筑企业血本无归。
3.经济方面的风险,主要是指在经济领域中各种导致建筑企业经营遭受损失的风险。如汇率波动、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建材和人工费的涨落以及房地产市场的销售行情等等。
4.组织与管理方面的风险,主要是指由于项目有关各方关系不协调以及其他不确定性而引起的风险;或是在总体方案确定、投资决策、设计施工队伍的选择等方面,决策出现失误对工程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或是管理人员管理能力不强、经验不足、合同条款不清楚导致企业损失;或是生产指挥不当、作人员观察不够,导致机械设备损坏伤害现场人员等等。
5.法律条文与实施方面的风险,这方面,或是建筑行业法律不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相关法律的内容的频繁变化导致建筑企业无所适从,或是对相关法律未能全面、正确理解,工程中可能有触犯法律带来损失的行为等等。
三、建筑企业施工安全风险防范与控制的策略
建筑工程的承包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无法完全消除的。对于建筑企业的风险,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一方面,客观因素复杂,风险具有偶然性和突发性,难以预料;另一方面,风险又具有必然性,有其自身发生、发展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作为承包商,应正视风险,把握其规律,采取相应的防和处理措施,避开或减轻风险。建设工程项目的风险控制措施很多,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作。
1.加强各方面协调,牢固提高风险意识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各级管理人员,必须树立高度的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面对复杂多变的建筑市场形势,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把可能产生的方方面面的风险,超前分析透彻,做好风险预测。管理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有关建筑法律法规,认真研读相关条款;分析具体合同文本,通过合同谈判的方式,对条款进行拾遗补缺,避免损害自身利益的条款存在。同时项目管理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人的管理。所以,加强各方面的联系和协调,有助于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避免许多不应有的麻烦,从而也有利于工程进度。
2.强化项目管理,降低管理风险
风险控制能力,是衡量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的重要因素。因此,强化管理,提高管理水平,不仅能够有效地抵御风险,还能限度减小风险造成的损失。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成本控制,低价中标是项目管理终实现效益化的关键。在项目管理上,应实行施工前成本分析预测制、项目管理目标制、预算财会人员公司委派制、项目管理绩效全员考核制等措施,有效降低效益风险,使施工的成本管理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
3.密切联系市场、加快信息化进程
建筑工程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准确的市场信息,建设工程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走以信息化方式运作、规模化推进、专业队伍为主的具有特色的发展路子。只有形成信息、资产、人力、物力的规模效应,发展才会实现质的飞跃。建筑企业要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并根据建筑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有选择地进行经营活动,同时通过适时地掌握我国的新政策、新动向,提高专业化水平,强化资源的配置,是追求规模经济效益化、实现风险转移和控制的有效途径。
4.以科学态度对待风险,以法律手段规避风险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风险是大量存在的,但其产生和消除也是有规律的。虽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风险只要预防得力,一般都能化解或规避,即使出现也能将损失减小到程度。要采用合理的方式分散和转移风险,在消除和规避某些风险时,只要方确、策略对路、技巧得当,善于以法律手段实施防范措施,保护自身利益,就可以防范风险,减少损失。 ;
施工项目安全与质量风险防范与控制
IDI时间轴全梳理,这四个时间点关键!-工保网
今年以来,重庆、成都、青海、江阴等地先后试点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下简称“IDI”),以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为手段,旨在为住房长周期的质量问题提供稳定的维修赔付服务。
从时间轴看,IDI业务贯穿土地出让至竣工备案后十余年间,在多年期保险产品中也属于保险期限较长者。对于投保人、被保险人而言,把握保险合同中隐藏的时间概念,也是用其管理风险的前提。
下文将以江阴新政为例,对IDI保险业务流程及关键时间点进行梳理。当然,不同地区的IDI业务关键时间点会因政策异而有所出入。
1、签发保险意见书
依据《实施意见》,适用范围内的建设工程在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中,应当将投保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列为土地出让条件。因此,土地出让之时也是建设单位与保险公司就IDI签订保险意向书之时。
一般而言,保险意向书包括保险条款内容、保险合同双方权利与义务、建设单位应当在承发包合同中予以明确的IDI相关内容等。有时保险意向书的签订还伴随着费用预付,如《桂林市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试点工作方案(试行)》要求“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意向书签订之后,保险公司应当聘请符合资格要求的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对保险内容实施风险管理”。相应的,建设单位需在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意见书时预付部分费用,用于签订正式保险合同之前的风险管理费用。
2、签发保单
依据《实施意见》,建设单位应当在办理开工核查手续前,与保险公司签订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合同,并一次性支付合同约定的保险费(含不高于30%的风险管理费用)。因此,建设单位需在设计期后、建设期前与保险公司就IDI签订保险合同。
需要注意的是,保险合同的成立不代表保险合同生效,这也是《实施意见》在第十一条中分条规定的原因所在。我国普遍推行保险合同生效的“零时起保制”,即以合同成立的次日零时作为保险合同生效开始时间;另外依据《保险法》“投保人和保险人可以对合同的效力约定附条件或者附期限”,保单规定的保险合同生效时间才是IDI保单正式开始具有法律效力的时间,自此时起保险期间正式开始。
还需注意的是,IDI的保险期间由风险管理服务期间和保险赔偿期间两部分组成,换言之,保险期间不等于期间。《实施意见》也规定:保险期限从该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承保的建筑竣工备案两年后开始起算。
3、风险管理服务期间
在风险管理中,《实施意见》明确: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合同签订之后,保险公司应当聘请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机构及符合资格要求的工程技术专业人员对保险内容实施风险管理。因此,保险合同生效之时也是风险管理服务期间开始之时。该阶段涵盖保险合同生效至主险起期之前的所有时间,即保险期间扣除保险赔偿期间的建设阶段及缺陷期(2年等待期)。
具体而言,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机构(下简称“TIS机构”)及工程技术专业人员会根据保险内容,在施工阶段定期勘察、识别、质量风险,在缺陷期间实施竣工检查与回访检查,并向保险公司和建设单位提供检查报告(包括终检查报告),定期反馈质量缺陷问题、整改建议和风险评价等。这将第三方风险管控引入了建设过程,由TIS机构在“事前、事中”进行,以将质量潜在缺陷风险消除于“未然”。
在江阴,盛安、上建、港惠等TIS机构已于《实施意见》印发前的IDI试点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经验,也将在IDI全面推行后积极发挥风险管理作用。
4、保险起期
IDI保险期自缺陷期后开始,即保险期限从该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承保的建筑竣工备案两年后开始起算。这意味着,建设工程在竣工备案后两年内出现质量缺陷的,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维修;保险公司仅对建筑竣工备案两年后出现的质量缺陷承担赔偿。
业主作为保险合同的受益人和索赔权益人,在保险期内(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保险期限为十年,保温和防水工程保险期限为五年,其他工程附加险的保险期限为两年)认为住宅工程因质量缺陷发生损坏的,可以依据办理入户手续时收到的《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告知书》,向保险公司(或者保险公司委托的专业服务机构)提出索赔申请。《实施意见》还规定:在保险期限内住宅或者其他建设工程所有权转让的,保险标的的受让人承继被保险人本保单下的权益。
在保险起期与止期之间的保险赔偿期间,保险公司对保单约定的质量缺陷损失负有赔偿义务,也有权依法对质量缺陷的单位实施代位追偿。
5、保险止期
保险止期即保险合同解除之时,包括自然终止与解约终止两种情况。前者即IDI保单因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保险期限届满的情况,后者即依据《实施意见》征得全部买受人书面同意、确需解除合同的情况。
不难发现,保险不因投保人而改变。《实施意见》也明确:保险合同生效后,建设单位依法解散、破产,保险费已全部支付的,保险公司应当承担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因此推行IDI,不仅能够将建设单位的工程质量前置,还能够增强业益保障的可靠性,切实维护住宅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
对于被保险人——建设单位而言,应把握保险意见书签发、保单签发这两个时间点,借助TIS机构及工程技术专业人员的力量防范和减少工程质量缺陷。对于受益人——业主而言,也应把握保险起期、保险止期这两个时间点,充分维护自身权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