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养鹌鹑必看方法 鹌鹑为什么不建议养
1、温度湿度:把控好鹌鹑出壳前10天舍内的温度,1-3天的温度要保持在36℃-37℃,4-10天的温度要保持在32℃-35℃。鹌鹑少的数量关系到湿度,少时湿度在60%-65%,多时湿度在55%-60%。2、饮水开食:开食前要给鹌鹑提供饮水,适合在出壳后24小时开食。3、免疫注射:接种要根据当地的流行疫病去选择。4、公母分群:将公母分笼饲养,减少饲料的浪费。
新手养鹌鹑必看方法 鹌鹑为什么不建议养
新手养鹌鹑必看方法 鹌鹑为什么不建议养
新手养鹌鹑必看方法 鹌鹑为什么不建议养
一、新手养鹌鹑必看方法
1、温度湿度
(1)初生鹌鹑缺乏体温调节能力,出壳的前3天舍内温度要维持在36℃-37℃,出壳的第4天至第10天舍内的温度要维持在32℃-35℃,随后每7天降2℃-3℃的温度,直到不需要进行保温,将舍内温度维持在22℃-25℃即可。
(2)育雏初期室内环境高温干燥,鹌鹑的少,要适量向地面洒水,将室内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等到鹌鹑的量变多时,要及时调整湿度,将室内的湿度控制在55%-60%。
2、饮水开食
(1)鹌鹑开始采食前的2小时要在其饮水中加入适量开口,连续添加3-5天,服用后可以减少鹌鹑的应激反应,提高鹌鹑的体质。
(2)鹌鹑的开食时间适合在出壳后的24小时,饲喂的第1天,可以喂半熟小米和蛋黄的混合料,随后即可饲喂蛋白质混合料,蛋白质含量要保持在28%,在鹌鹑的4日龄后可以饲喂雏鹑料。注意饲喂时不要撒在塑料薄膜上,因为鹌鹑苗的腿没有力气,在塑料薄膜上打滑的概率很大,打滑摔倒可能会使鹌鹑终身残废。
3、免疫注射
雏鹌鹑的体质比较,要及时进行免疫注射,主要是接种和预防用,的选择要根据当地当年的流行疾病去对症接种,注意1天不要接种2种。
4、公母分群
鹌鹑性成熟的时间比较早,母鹌鹑在35日龄就能产蛋,要及时将公鹌鹑和母鹌鹑分笼饲养,避免饲料的浪费。在鹌鹑20日龄的时候,就可以从笼中选部分公鹑出来,进行育肥出售,挑选的根据是叫声和颈下的毛色是不是发红。剩余未被挑选的鹌鹑要按比例留种,母鹌鹑的数量应是公鹌鹑的3倍。
二、鹌鹑一般多重
鹌鹑一般重76g-106g。其中成年雄性鹌鹑重76g-106g左右,成年雌性鹌鹑重78g-96g左右。
1、温度湿度:刚出壳的鹌鹑体温调节能力较,前3天要保持在37-36°C,4-10天保持在35-32°C,之后每周要降低温度2-3°C。2、饮水开食:开食前2小时应该在鹌鹑苗饮用水里添加开口,开口连饮3-5天,开食时间一般在鹌鹑出壳24小时后比较好。
一、温度湿度
1、刚出壳的鹌鹑体温调节能力比较弱,前3天温度要保持在37-36°C,4-10天温度要保持在35-32°C,以后的每周降温2-3°C,直到脱温后温度保持在22-25°C左右。
2、在育雏前期,由于适温高,所以鹌鹑的会比较小,这时室内会比较干燥,所以要在地面适当的洒水,将湿度控制在60%-65%左右。随着鹌鹑量增加,湿度也会发生变化,这时每天都要及时通风排湿,保持湿度在55%-60%左右。
二、饮水开食
1、饮水
(1)在开食前的2小时可以在鹌鹑苗饮用水里添加开口,开口连饮3-5天即可,育雏第1步的饮水、采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鹌鹑苗前10天的生长发育、整齐度、成活率。
(2)给鹌鹑苗使用开口的目的主要是减轻应激、提高雏禽体质、降低亡率,预防细菌或支原体感染。
2、开食
(1)一般鹌鹑出壳后24小时开食会比较好,第1天喂开食料时,可以将半熟的小米混合蛋黄撒在食盘上或比较粗糙的纸上,一定不能撒在塑料薄膜上。因为鹌鹑苗腿细无力,容易在塑料薄膜上面打滑,不小心可能会造成残废。
(2)以后可以对其开始投喂蛋白质含量28%的混合料,4日龄后将饲料换成雏鹑料,如果是家庭少量养殖可以直接喂小鸡饲料。
三、免疫注射
1、鹌鹑苗的体质比较虚弱,所以要及时接种各种和预防用,可以根据当地疾病流行选择接种,不能在同1天接种2种。
2、在鹌鹑苗的饮水、饲料中可以加入适量的预防剂,预防疾病发生,使其安全生长发育。
四、公母分群
1、鹌鹑性成熟比较早,有些母鹌鹑35日龄就可以,如果公、母同笼饲养,不仅会造成饲料浪费,还会影响母鹑产蛋,不利于饲养。
2、在鹌鹑20日龄时,可根据叫声和颈下毛色是否发红挑出公鹑单独育肥出售,对准备留种的鹌鹑可按公、母1:3的比例进行留种。
1、育雏期:育雏期主要指的是零至十四日龄的雏鹑,而且这个时期可以说是雏鹑生长发育的一个非常关键时期,因为它是会直接影响到后期的雏鹑生长发育时间和性能,特别是在零至七日龄的时候,那是最为关键的,因此我们大家一定要做好管理才行。
2、逃避与模仿行为:鹌鹑虽然经过了比较长时间的驯化和繁育,但还是会具有一定的野性,据一些观察,鹌鹑在出壳以后的一小时之内是会有逃避的行为发生,然后也会与时俱增,出壳以后的五小时至九小时可以说是恐惧应激行为最为敏感的时期,只要鹌鹑听到一些异响,那它就会四处的进行逃避,逃窜,所以前一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避免这种应激行为的发生。当然了,我们可以在鹑舍里面不间断的去播放一些可以舒缓的背景音乐,这样是可以避免鹌鹑因为环境的原因而造成的应激反应。
3、体温异:据一些测定方面表示,初生的雏鹑平均体温是为三十八点六度至三十八点九度,可以说是比成鹑要低上两度至三度,因此在鹌鹑的育雏初期必须要做好保温的工作才行。
4、全进全出制:雏鹑群于同一个时间进入到育雏舍,并且还是与同一时间全部转群或者是进行上市,而雏鹑全部进行清除以后,是一定要随即的进行打扫,冲洗和消毒,封闭时间要达到一周至两周不等,然后再进第二批的雏鹑群。记住,千万不要在同一育雏舍内饲养不同批次的雏鹑群。
5、而在饲养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严格的控制好温度、湿度、通风、饲养的密度等等,同时我们还需要做好的免疫。可以说是只要大家做好以上介绍的这几点,那么养育好雏鹑完全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哦。加温设备:由于一些饲养的规模与方式不一样,经济条件也是不同的,所以一些加温设备也会是不同的。但是一般情况下,是会分为煤炉加温和电加热。目前还是会采用多用煤炉去保持舍温,然后再配以白炽灯,线灯来进行辅助加热。电热装置必须是要配上感温装置的,毕竟这样是可以调节育雏的温度。
6、高层平网饲养:通过一些养殖的实践可以证明,在地面铺垫料饲进行养雏鹑这个方式是非常不行的,因为比较容易出现病菌,比如说球虫病,沙门氏菌病,大肠杆菌病等这些疾病都是非常难防治的。而且管理方面也比较困难。而高层平网饲养则是可以非常有效的防止以上的疾病。
7、雏鹑的开食:雏鹑什么时候进行开食,是可以关系到雏鹑的成活率,一般情况都是在出壳以后的二十四小时开食是比较适宜的,但是在开食之前的两小时一定要先给予饮水才行,因为饮水是可以非常有效的补充孵化器内所损失的水分,从而可以提高食欲,来促进胎粪的,比较有利于饲料的吸收和消化。而在饮水以后,也可以渐渐的活动开来,鹌鹑是会有啄食的行为,这个时候的喂食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你好!
养殖鹌鹑有较大的风险,而且养殖鹌鹑对技术要求较高,因为其体型较小,抵抗外界风险能力较,若饲养管理方面技术不达标,很大机率会导致养殖失败。
养殖风险:
1、技术因素:
养殖鹌鹑对技术要求较高,因为其体型较小,抵抗外界风险能力较,若饲养管理方面技术不达标,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问题。
2、疾病因素:
鹌鹑常见疾病有20多种,而且目前国内外对鹌鹑疾病的相关研究还比较少,缺乏诊断、治疗手段,而且鹌鹑养殖的密度较大,其疾病感染风险更加大。
3、环境方面:
鹌鹑胆子较小,容易受外界,若处于吵闹的养殖环境会极大的影响养殖效益,同时鹌鹑对温度比较敏感,特别要注意极端天气。
4、资金问题:
养殖鹌鹑要准备足够的资金,养殖鹌鹑要场地、种苗、设备、饲料等费用,若资金不足或资金链断缺,极易导致养殖失败。
你好,关于你的问题我认为要想养好鹌鹑,那在选择种鹑的时候就要注意,要选择羽毛有光泽,比较活跃,情深状态比较好的,求啼声音洪亮的,只有种鹑好了,才能养好,那些看上去精神状态不好的千万不要选择,买回来以后不仅不好养,而且亡率也高。
二、鹌鹑舍的建造
养鹌鹑必须要建造鹌鹑舍,建造的鹌鹑舍必须光线适中,通风效果好,防治猫,老鼠和蛇等的危害,一定要安装照明的设备,夜晚要给鹌鹑一定的光照度,这样可以提高产蛋率,饲养室内要配方网孔大小的育雏笼,仔鹑笼,成鹑笼,种鹑笼以及安排孵化的设备,饲养笼可用竹木和铁制成,笼子底部制成大小合适的网状,这样可以及时的排除鹌鹑的粪便,间距大致为1.2米,网底要做到后高前低,这样可以使母鹌鹑产蛋以后滚出方便拾取。食槽和水槽也要安装好,以便鹌鹑采食和饮用方便。【摘要】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