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 怎样补填2021年专项附加扣除
专项扣除必须年底前填吗?
12月5日,个人所得税APP首页更新,2023年度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在12月1日正式开始确认,申报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31日。取得所得的当年和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随时可以填报。纳税人可以在取得所得的当年将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提供给扣缴义务人(一般为就职单位),或通过网上税务局、个人由于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内容事关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个税APP系统又在不断升级调整,个人信息变化或者之前申报填写错误,都很可能会造成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失效、单位无法获取个人的信息等问题。所得税APP、邮寄申办、前往办税服务厅等方式自行填报,也可以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2021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 怎样补填2021年专项附加扣除
2021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 怎样补填2021年专项附加扣除
个税一年不超过6万
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简便优化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公告显示,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内每月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万元计算扣除。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缴纳个税更便利了。
可以通过捐款的方式来减少自己的个人所得税,这样就能够合法地避税,因为这样是正当的,也是不违反法律的行为。这意味着,全年累计收入不超6万元,但月度工资波动大的纳税人,将不再需要在个别收入较高的月份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年入不超6万不再预扣个税
在新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下,上班族拿到的工资薪金等综合所得收入,全年的起征点(即减除费用)是6万元,这意味着年收入6万元及以下的人实际是不用缴纳个税的。但由于有些上班族月收入波动大,在当前个税预扣预缴制度下,一些收入高的月份预扣预缴了个税,第二年必须申请才能退税。
举例来说,在某单位工作的小王,不考虑“三险一金”等各项扣除情况下,2020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从明年1月起可以适用新办法。
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新税制实施已有一个完整的纳税周期,纳税人也有了执行新税制后的全年收入纳税数据,对该部分工作稳定且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群体,在享受原税改红利基础上,可对其税款预扣预缴方法进行优化,进一步减轻其办税负担。
公告出台后,扣缴义务人该如何作?
对此,这位负责人表示,采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扣缴客户端和自然人电子税务局WEB端扣缴功能申报的,扣缴义务人在计算并预扣本年度1月份个人所得税时,系统会根据上一年度扣缴申报情况,自动汇总并提示可能符合条件的员工名单,扣缴义务人根据实际情况核对、确认后,即可按公告规定的方法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未来个税改革还有大动作
2018年10月1日,个人所得税步改革实施,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5000元/月,并适用新税率表;2019年1月1日,个人所得税第二步改革实施,增加住房、教育、医疗、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据统计,通过此轮改革,月均收入2万元以下的纳税人新增减税幅度超过67.47%;月收入1万元以下的纳税人,在享受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等专项附加扣除后,基本不需要缴纳个税。
日前,刘昆在《辅导读本》中,撰写了《建立现代财税体制》一文,详解“十四五”时期财税改革任务。刘昆指出,进一步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适时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修法,合理扩大纳入综合征税的所得范围,完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完善吸引境外高端人才政策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一年一度的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已启动。12月4日,个人所得税APP显示,2021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
依据《关于发布的公告》(公告2018年第60号)规定,纳税人在2020年12月31日前,需对2021年的专项附加扣除进行确认。
2023专项附加扣除确认截止时间
2023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打工人千万别忘了这项,符合要求的纳税人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应用软件和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端进行填写。那么2023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截止时间到几月几号,什么时候申报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个税专项附加扣除截止时间,什么时候申报
1、目前个人所得税APP与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网页端开放了“确认下一年度专项附加扣除”功能,纳税人可以通过该功能将2022年专项附加扣除信息一键带入2023年。
注意提醒::
所以即使2023年度个人附加扣除内容和2022年一样,纳税人还是核对下自己的信息是否填写正确,然后手动“一键带入”,在主动点击确认后扣缴义务人才能在2023年1月份完成相关项目的扣除。
政策规定:
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需要在每年12月进行确认,才能在下一个年度继续享受专项附加税前扣除。纳税人未及时确认的,将于次年1月起暂停扣除,待纳税人确认后再行办理专项附加扣除。
1、面对纳税人没有及时确认的情况,前期已填报的扣除信息将自动视同有效并延长至次年。也就是说,未及时填报当年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将会直接顺延至次年。
2、如果纳税人没有在截止日期前完成确认,可以让扣缴义务人从确认月份的次月开始进行扣除,或者选择在次年的3月至6月汇算清缴时一次性扣除,两种情况都不影响员工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3、和去年相比,2023年度专12月4日,发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对上一完整纳税年度内每月均在同一单位预扣预缴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且全年工资、薪金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1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6万元计算扣除。即,在纳税人累计收入不超过6万元的月份,暂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在其累计收入超过6万元的当月及年内后续月份,再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项附加扣除项目新增加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扣除信息,对于有新生儿或者有3岁以下子女的家庭,今年在页面确认信息时需要首次填写。
2021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开始确认了,该怎样合法避税?
申报方式如下:如果想减少税收,可以适当性的提升一下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比例,因为个人所得税是在扣除五险一金之后计算的。
采用纸质申报的,扣缴义务人则需根据上一年度扣缴申报情况,判断符合公告规定的纳税人,再按公告执行,并需从当年1月份税款扣缴申报起,在《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相应纳税人的备注栏填写“上年各月均有申报且全年收入不超过6万元”。要想合法的避税,首先就要看免征税的条例,自己有什么符合的,就直接申报上去,这样就能够把你交税的份额往上提。
如实填写自己的,填写自己的专项附加扣除资料就行了。扣的多的可以退,扣的少了自己要补上。
专项附加扣除忘记填报怎么办
2、对于信息有变动的纳税人,可以通过快捷填报页面完成相关信息的修改,确认无误后才可以在扣除年度生效并予以扣除。按照规定,纳税人次年需要继续办理专项附加扣除的,需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对专项附加扣除的内容进行确认作,每年都有不少小伙伴忘记这件事情,那么一旦个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未能及时填报要该怎么办?我们来看看吧。
2021年,小王1月获得9000元工资收入,剩下11个月工资为3500元,按照原预扣预缴方法,小王1月份需预缴个人所得税(9000-5000)3%=120元,年度结束后,小王总收入不超过6万元,汇算清缴可退税120元。按照此次公布的新预扣预缴方法,小王在2021年1月份就无需预缴120元税款。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