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路程、时间与速度》

【 #课件# 导语】课件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化为准。好的课件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课件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就由 为大家带来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路程、时间与速度》,欢迎各位参考借鉴!

四年级数学课程教学视频_四年级数学课程教学视频正负数四年级数学课程教学视频_四年级数学课程教学视频正负数


四年级数学课程教学视频_四年级数学课程教学视频正负数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篇一:《路程、时间与速度》

课程标准:

1.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从现实生活或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初步形成模型思想。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什么是速度、时间与路程,知道速度的单位,会正确读写速度单位。

2、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构建速度×时间=路程的数学模型,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3、运用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熟悉和掌握时间,速度和路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对速度,速度单位的熟悉和掌握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具备了除数是整十数除法的计算能力,能解答求每分钟行多少米的应用题,在已有的生活实践中,经历过路程、时间与速度,能模糊地感觉到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系,这些知识、能力及经验为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建构行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模型,解决相应的应用题提供了前提条件。

教学策略:

1)助学单先行,以学定教,教师的教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学生对这个课题已经知道多少、存在哪些障碍?如何做能协助学生轻松、有效的实现目标?这些是我进行教学方法设计的出发点与着力点。

2)体现“五主一辅”原则。本节课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思维训练为主线,以教材素材为主载,以学生情感的升华为主旨,以趣味性的故事情节和多媒体资源的声像图为辅的原则,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抽象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后达到建模。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和你的家人从网上买过东西吗?

师:那你们知道我们买过的东西是怎样交到我们的手里的吗?

师:其实快递也是物流,关于物流,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学生观看视频)

师:正是因为物流中心有着这么多的作用,所以每天那都是车来车往,你看摩托车、大货车,小货车都在赶着往物理中心送货呢。

师:你发现了那些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生1:车站与物流中心相距多少米?

师:经过观察,咱们发现并提出了数学问题,下面咱们就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活动促思

1.探究速度时间与路程

师:同学们,这是助学单的个问题,先请大家回忆一下,你昨天是怎么想的?现在请大家在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交流一下你们的想法?

学生小组展示,并且进行互动

师:同学们讨论的非常热烈,刚才大家提到一个非常关键的几个词(板书速度、时间、路程),请大家结合实例想一想什么是速度?什么是路程?

同学们紧互动交流。

总结:这样我们把每分钟、每小时等等这样的时间可以叫做单位时间单位时间行驶的米数或千米数就可以叫做(速度)

师:那速度单位应该怎么写呢?哪位同学愿意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学生讲解

师:学会了吗?那老师可要考考大家。

课件出示:骑自行车走了9千米,这里的9千米表示的是骑自行车的速度。

师:看来表示速度的时候,一定要表示清楚那个单位时间行驶的速度

课件出示:刘翔的速度是9米/秒,蜗牛的速度是9米/时,两个速度相等

师:哪里错了?

师:我们如果让刘翔和蜗赛,滴答一声谁出去了?谁还在后面慢慢的爬呀?

2.探究三者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了速度、时间和路程,想一想老师接下来会提问什么问题?

学生猜测

师:没错,我们开始解决助学单的第三个问题,结合实例说一说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现在先想一想,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互动交流

师:同学们经过互动交流,我们理清了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师:现在请同桌两人再互相说一说。

三、拓展延趣

师:看大家学的这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去玩一个闯关游戏,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可是可爱的熊大熊二被光头强绑架了,你们愿意参与营救活动吗?

四、巩固练习

1、关:先说说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再填写下表(课本100页的1)

师:这是三种交通工具的形式情况,仔细观察,解决个你打算用到了什么关系式?

生:因为路程÷时间=速度,所以用30÷2=15

师:第二个有关摩托车的,你能解决吗?第三个呢?

师:恭喜大家顺利闯过关,下面进入第二关

2、第二关:甲地离乙地有240千米,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是60千米/时,从甲地到乙地行驶了4小时,

(1)60×4=240米

(2)240÷4=60千米/时

(3)240÷60=4小时

师:请问个表示什么意思?第二个?第三个?

师:同学们真厉害,这两道题都没难住大家,接下来我们接受更大的挑战,请看

3、第三关:平均每小时可以做纸花25朵,3小时可以做纸花多少朵?

生:25×3=75朵

师:说说你的想法

师:每小时做得朵数×时间=一共的朵数

小明打作文,平均每分钟打100个字,5分钟可以打完,他的作文有多少个字?

生:100×5=500(个)

师:你能像上个题一样说说这个题的关系式吗?

生:每分钟打的字数×时间=一共打字个数

师:恭喜同学们成功营救出熊大熊二,老师为你们点赞。

师:仔细观察刚才解决的这两个问题,然后回忆下刚上课时我们解决的这个问题,你发现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师:老师等等你,仔细考虑一下

师:在数学上能用联系的眼光看待问题,这对我们的数学学习非常的重要。

师:这么多不同的数学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一个关系式上。希望你带着发现的眼睛继续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五、总结回顾

师:这节课马上要结束了,回一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课下请把本节课知识整理在思维导图本上,善于总结的孩子才会有更大的进步。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篇二:《路程、时间与速度》

教学内容:

课本62—64页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景中,理解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

2、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

教学重点:

根据路程、时间与速度的关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刘翔跑步

师:同学们,图中跑步的是谁呀?你们认识吗?(刘翔)

师:对了,这就是我们的飞人刘翔。

师:同学们,刘翔跑得怎么样?(很快)这里的快指的是刘翔的什么快?(速度)(出示成绩表)

师:从成绩单中,他们都跑的这110米是什么意思?(出示:路程)

那么他们的12.秒,13.18秒,13.20秒这些是什么?(出示:时间)同学们,通过这个表格来看,为什么是刘翔赢了呢?(他用的时间少)师:(出示并观察这两个表格),那么通过刚才的两次比较,你发现速度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时间、路程有关系)到底什么是速度?速度与路程和时间又有什

么关系?今天这节课就一起来研究(板书:路程时间与速度)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师:刚才呀,咱们在比快慢的时候知道了如果路程相等的时候,谁用的时间少,谁就快。如果路程跟时间都不相同呢?怎么比快慢?下面请看这样一组信息:小卡车2小时行驶了120千米,大客车3小时行驶了210千米,哪辆车跑的比较快?

(1)师:你们能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哪辆车跑的快些?你们能试着解决吗?

(2)你可以通过计算,也可以借着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清楚了吗?做完后可以和同桌交流,开始

(3)汇报各自的解决办法。(指名板演)

(4)同学们比的都不错,那么刚才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同学们都没有用线段图,其实呀,画线段图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的理解数量关系,解决问题,那么怎么画线段图呢?你们想不想学习呀?

师:好,请看。我们先画一段线段,用它表示小卡车行驶的路程,小卡车行驶了多少千米呀?(在黑板上画下表示120千米的线段)

然后我们再画一条线段,用来表示大客车行驶的路程,那么在画的时候要注意左端对齐,那么同学们,跟这条线段相比,应该画多长呀?

强调:应该按照一定的比例适当的长些。

(黑板上画了210千米长的线段)

那么大客车行使了多少千米?(210千米、标上)

师:小卡车的120千米是多少时间行驶的?(生反馈:2小时)

师:那么怎么样在线段图上表示它1小时行驶的路程?

师:恩,在一半的位置来画,就是把线段怎么样?

师:平均的分成两半

(教师在黑板上分)那么这里的每一份表示小卡车1时行驶的路程,我们这样来表示。那么怎么样在线段图上表示大客车1时行驶的路程呢?

(在黑板上比划了不同的3段)可以吗?怎么分?一起说。

师:把它平均分成3份,同样,这是每一份表示大客车1时行驶的路程,同样,我们取这一段来表示。

(教师在黑板上分)那么从线段图上来看,哪辆车1时行驶的路程长?师:大客车行驶的路程长。大客车就跑的快。

2、讲解速度的读法、写法

师:在刚才的比较过程中,我们无论是通过计算,还是通过画线段图,都是比较两辆车多长时间行驶的路程?

师:对了,他们每小时或1时行驶的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那么像这样小卡车1小时行使了60千米,也就是小卡车的速度是60千米/时,

(板书60千米/时)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用来表示速度的单位,谁来说一说这个单位是是由哪些我们学过的单位组成的?

师:对,速度的单位是由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组成的,中间用斜线隔开。读作每60千米每时。(指名读)

你知道每小时60千米表示什么吗?

那么你能不能这样来表示出大客车的速度?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指名板演)

3、经历公式形成的过程。

师:很好,刚才呀,咱们求出了小卡车和大客车的速度,那么结合这个算式和线段图来看一看,速度和路程还有时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和你的伙伴交流交流。好,开始。

(汇报,结合120÷2=60(千米)来讲解。板书:速度=路程÷时间)让学生读一读。

4、理解单位时间,理解速度的意义。

同学们,那么通过这个关系式来看,如果要想求出速度的话,我们需要知道什么?(路程与时间)知道了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我们就可以求出速度了。好,请同学们在下面小声的读题,然后口答下列各题中物体的速度,开始。师:请写出下面各物体的速度

①一列火车2时行驶180千米,这列火车的速度是_________

②自行车3分钟行驶600米,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_________

③一名运动员8秒跑了80米,这名运动员的速度是________

师:我们一起来看下这三个速度,它们分别是这些物体在多长时间内行驶的路程?

师:其实他们每时,每分,每秒行驶的路程就是他们的速度,我们把这样的像一时、一分、一秒…这样的时间叫做单位时间。你对速度是怎样理解的?物体在单位时间(一时,一分,一秒…)内所行驶的路程,叫做速度。自己练习说一说。

5、经历公式形成的过程。

现在咱们知道了什么是速度,也知道了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那么同学们,时间该怎么求?路程又该怎么求呢?我们一起结合下面的问题来试一试。(出示题目1)你能从中获得什么数学信息?

那么根据这些信息,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你能说一说求路程的关系式是怎么样的?

时间=路程÷速度

路程=时间×速度

师:同学们太厉害了,通过这个关系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求出速度,就必须知道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

师:那么求时间和求路程也是一样的,必须要知道相对应的另两个量,你看,路

程,时间和速度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呀。

三、实际运用

1、感受生活中的速度

师:速度不仅在咱们的课堂中有,在咱们的生活中也是无处不在的,咱们一起到生活中感受一下速度,好吗?读一读,感受一下。出示看一看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

2、解决问题

小红和小明约好到少年宫玩,如果她俩同时从家里出发,谁会先到达少年宫呢?

(出示只有距离没有其它条件的题目)

师:那么同学们,你说如果看路程的话,能不能确定谁先到少年宫?师:还需要知道什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课件

通过阅读与分析,了解近似数和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和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提供到的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课件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近似数》课件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注重学生经历观察、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中形成的能力,使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发生过程中,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针对本节课题学习内容的现实性,我是这样设计的。

1. 国庆60情境引入,通过分类感受数和近似数。“分类思想”是贯穿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思想。我通过分类,帮助学生在比较和辨别中体会哪些是实际的、的,哪些数是模糊、大约的,从而认识数和近似数;又是通过列举活动,深化理解,了解近似数在实际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借助数线,直观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首先,结合数线图,分析“18000平方米”称为“近2万平方米”的原因。数与形结合,建立直观表象。然后丰富拓展,归纳1万多的近似数在什么情况下是1万,在什么情况下是2万。理解“四舍”和“五入”规定的合理性,了解“四舍五入”法的道理。

3. 合作学习,探究“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这部分是教学的难点,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同桌合作学习:在本环节中,直接选择一个大一点的六位数,既尊重学生的知识基础,加深了数学理解,又在同桌合作突破难点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合作学习的能力。二是集体学习:探究把233482“四舍五入”到不同数位的近似数,归纳推理得出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

4. 练习巩固,个性化讲解促进个别化指导。从数的分类和求近似数两个方面进行练习巩固,并通过个别指导,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出现的问题,逐步清晰所学知识,终形成技能,促进不同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材分析:

“近似数”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单元“认识更大的数”中的第五课。这部分内容既丰富了对大数的认识,又是对后续学习除法“试商”的基础。另外,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当很难得到或不需要得到数,或是用大数描述事物时,人们经常会选择近似数。因此,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在知识的衔接上近似数都显得至关重要。

学生收到前面计算教学中估算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的经验积累,很多学生在课前已经可以凭借数感找出万以内数的近似数,也有一部分学生了解甚至可以用“四舍五入”法来求大数的近似数。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四舍五入”法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对于“四舍五入”法具体是什么,它的道理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四舍五入”法都不是十分清楚。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了小学中年级段,具有一定的学习经验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通过阅读与分析,了解近似数和数的意义,感受近似数和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借助数线,较直观地感知“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3. 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

教学方法:

合作学习法 分析归纳法

教学策略:

小组合作 情境创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分类感受数和近似数。

1.观看一段国庆60阅兵视频,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师:这么大的场面中一定蕴涵着许多数学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这些数学问题。

2. 课件出示整理的一段文字,让学生默读其中的数字两遍,初步感知数据。

3. 仔细观察这些数,有没有什么共同特点,能不能把它们分一分类?

组织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会按数据的大小来分,一些按单位分,如60,169,56,66都是以个为单位的,20万、2万是以万为单位的。或者学生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

师:为什么将60、169、56分为一类,66、20万、2万分为一类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可能会说是准确的数,估出来的数。

师:是的,在数学上,像60、169、56这样准确的数、不多不少正好的数,是数;而66、20万、2万是大概的,大约的,不多的,与实际数接近的数,是近似数。

4. 读一读以下的数据,哪些是数,哪些是近似数吗?

小明身高130,2cm,就说约130cm;小红从家里到学校走了395米,就说大约走了400米。

5. 你能说说生活中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数来表示,哪些事物的数量一般用近似数来表示?了解近似数的作用。

师:有些情况下,我们没有必要用准确的数据来描述,只要知道一定的范围就足够了,这时用近似数来表示就比较方便。看来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相当广泛的。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国庆60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感性材料,通过分类,帮助学生在比较和辨别中体会哪些是实际的、的,哪些数是模糊、大约的,从而认识数和近似数;又通过列举活动,深化理解,了解近似数在实际中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一)借助数线,直观感受“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道理。

1.师: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的实际面积是18000平方米,但中称“近2万平方米”,这里的“2万”是如何得到的?

同桌交流,指名说说想法,学生可能会说18000接近2万,所以用2万来表示。

2.结合直观的数线图,分析“18000平方米”称为“近2万平方米”的原因。

师:18000介于整万数1万和2万之间,由于18000千位上是“8”,所以可以把千位上8直接去掉变成0后向万位进1,就得到了近似数“2万”。

介绍18000约等于2万,用“≈”表示,写作:18000≈2万全班读一读。

3.在数线上标出11000,12000,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9000这几个数,请学生尝试分别说出它们的近似数及想法。

师:15000这个数约等于多少呢?

学生可能觉得1万可以,2万也可以,因外它刚好在中间。

师:15000离1万和离2万的距离是一样的,但为了方便记录,我们认为规定15000≈2万。

课件上将约等于1万和约等于2万的数进行对比,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

师:请同学们对比两组数据,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能得到什么结论?请同桌互相讨论,教师巡视指导了解情况。

学生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会发现以15000为分界线,11000,12000,13000,14000接近1万,16000,17000,18000,19000接近2万。

教师学生观察千万上的数,当千位上的数是1、2、3、4时,近似数是1万,当千位上的数是5、6、7、8、9时,近似数是2万。

教师借机在黑板上板书:0、1、2、3、4 舍;5、6、7、8、9 入,介绍“四舍五入”法。

【设计意图:结合数线图,分析“18000平方米”称为“近2万平方米”的原因。数与形结合,将四舍五入的本质清晰地展现出来,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合作学习,探究“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参加国庆阅兵的人数是233482人,在下图中找到这个数的大致位置,说一说“约20万人”,这个数是怎样得到的?

合作要求:1.同桌2人一起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2.学习时,每人都要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并将讨论的结果填在学习卡上。3.组织简单、清晰的语言准备全班汇报。

教师巡视,了解小组讨论的情况,并对有困难的小组给予指导。

2. 全班交流。生可能想法:在数线图上标出,发现233482接近20万,;或者233482比00小,所以近似于20万;直接用四舍五入法,看万位上的数是3,小于5,所以直接把十万后面的尾数“33482”舍去变成5个0,得到近似数20万。

请多组的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要说得有道理,给予鼓励。

3. 教师小结:四舍五入到十万位,关键看万位。

4. 如果将233482四舍五人到万位、千位、百位、十位,近似数分别是多少,怎样得到的?小组内讨论,再全班交流,帮助直观感知求近似数的方法。

5. 学生初步概括方法,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怎样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经历探索的过程,学生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三、 巩固练习

1. 读一读下面的数据,哪些是数,哪些是近似数?(教材第11页练一练题)

鼓励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分析,找出数和近似数,加深认识,并感受到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 华山是我国的五岳之一,海拔约2155米,在下图上标一标,四舍五入到百位大约是多少米?

学生完成,有些学生在数线上找点时会遇到困难,教师适时指导,帮助学生通过数线进一步感受四舍五入到百位,要看十位上的数。

3. 按要求填表。

提醒学生认真看要求,仔细数数位。特别对29957四舍五入到百位、千位、万位重点指导。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三道练习题,加深对近似数的认识,感受近似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用所学的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四、 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师:这节课我们经历了探索求近似数的过程,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同时知道近似数的书写格式。希望同学们能留意生活,去感受近似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板书设计:

近似数

0、1、2、3、4 舍 18000≈20000

四舍五入法

5、6、7、8、9 入 233482≈200000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上册温度

【 #课件# 导语】课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它对于提高教学效率、增加学生的知识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数学教学打开了更加广阔的新天地。下面是 无 整理分享的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上册温度,欢迎阅读与借鉴。

【 篇一 】

(一)教学内容

《温度》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课。它是学生认识万以内的数、小数、分数以及体会万、亿等大数的实际意义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每天气温的变化是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因此,教材通过天气预报图介绍等地的温度,使学生了解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教学时,应从学生实际经验出发,学生通过观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两个相反意义量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我学生完成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收集信息,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理解正负数的表示方法。感受引入负数的必要性,并会正确读写,会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思维能力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数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比较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创设各种生活情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性和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

1.解天气预报中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并能正确读写。

2.正确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

3.让学生经历调查气温活动的过程中,从中积累感性知识,并通过讨论、交流把感性知识升华为理性认识。

1.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兴趣是的老师。因此,本节课我创设了各种情景,如看一看、做一做、摸一摸、猜一猜、测一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由对“活动的兴趣”发展为“数学的志趣”。

2.联系生活,体验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联系生活实际学数学。因此本节课,我采用了“联系生活体验感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源于生活,还要还原于生活。

二、教学流程

环节,交流信息素材,提供资源

新课开始,我是这样导入的,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对全国一些大城市的气温进行调查,谁愿给大家说一说你调查的方法与调查结果。学生展示收集的信息,并交流调查的方法,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将相关的数据板书在黑板上,如:-2℃、0℃、5℃、15℃、12℃等。请同学观察这些数据,每个数据后面都由一个“℃”它读作摄氏度,用字母℃来表示,是计量温度的单位。如果让你们把这些数据进行分类,你认为分成几类,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我加以整理并对温度的写法加以规范。

关于温度,你们已经知道了什么?你们还想知道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温度有关的知识,

第二环节作观察,主动构建

1体会温度表示的意义。

同学们,你们想当天天气预报员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天气预报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待会请你当天气预报员给大家解说一下。

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我提出了两个问题

(1)-2~5℃表示什么?

(2)-2℃表示什么?

让学生自主解决,体会温度表示的意义。

2认识温度计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温度,那它是怎样得到的呢?是啊,它们是用温度计测量出来的,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温度计,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把你的发现和疑问说一说。学生在质疑与释疑的过程中认识温度计,知道温度计上有刻度、水银指示柱,并会读写温度计。

【意图:我给学生充分地思考、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集体智慧,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

3.用温度计

我们已经认识了温度计,下面我们用自制的温度计把这几个城市的气温和气温表示出来。重点学生对比零上12℃和零下12℃不一样。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4.感受温度的高低

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用手分别摸一摸,感受一下水的温度,并猜一猜两杯水的温度各是多少?然后用温度计分别测一测两杯水的温度。

【意图:通过摸一摸、猜一猜、测一测等活动,让学生感受温度的高低,并学会测量温度。】

5.温度大小的比较

机灵狗还给我们带来了的气温,你能读出来吗?的气温是零下3℃,气温是零下20℃。让学生用刚才学习的方法把它表示出来是-20~-3℃。-20~-3℃哪个温度高,哪个温度低,为什么呢?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用课件进行演示。接着让学生比较另两个温度的大小。

【意图:通过情景图和温度计,让学生初步学会温度大小的比较,并总结出比较的方法。】

第三环节:实践应用拓展新知

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四个针对性的练习:

1.出示题让学生结合温度计读出个城市的气温,并加以比较,通过想一想,使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应用于实际生活。

2.连一连,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到同一样物体,所处的环境不同,温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读一读,通过读一读,使学生知道,温度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4.试一试,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确要标出个城市的气温,应先确定0℃。

第四环节:总结交流课外延伸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研究了温度中的学问,现在你对温度有什么新的认识?学生总结汇报后,我揭示正数、负数的意义,并提出:关于负数,你还想知道什么?

【意图:“学起于疑,又终于疑。”当学生总结汇报后,我提出关于负数,你还想知道什么?独具匠心的设计让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伏笔。】

【 篇二 】

一、谈话导入,引入气温:

1、交流所在地今日天气状况及获取信息的途径。

2、播报天气预报,感知一天温度高低变化。研究温度变化中的数学知识。(板书课题温度)

[教学手段:课件视频播放]

天气播报时要求学生把听到的城市气温写在表格中。(生听边记录)

(生小组交流,互相补充,找记录不同符号的学生到黑板书写。)

3、模仿播音员播报天气预报。(生读记录)

4、自主创造引出新数。

(学生交流不同的记录方法,统一介绍温度的读法和规定的写法。)

(1)认识温度单位℃。

(2)认识零上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3)认识零下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4)指名读的气温,检查反馈。

5、教学反馈。(投影出示天气预报的城市气温表示方法)

学生检查记录订正完善,练习读城市温度。

二、合作探究,理解意义:

1、合作探究温度计组成部分。

2、汇报交流,认识0℃及理解温度情境下表示的意义。

(1)温度计组成。(两种不同的单位、数字、刻度线、水银柱(煤油柱)组成,有的温度计一格表示1℃,有的表示2℃。

(2)认识零度在温度计的位置,介绍意义。

(实物)在自然界中,我们把水刚结成冰的温度也就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0度比冰的温度要高,比水的温度要低。

在0℃以上的温度就是零上温度,在0℃以下的温度就是零下温度。因此今天的0又有了一个新的意义,它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点。

3、在温度计上找到零下温度,理解零下温度表示的意义。

(1)拨出长春的气温,生读温度,追问表示的意义。

(2)指名学生拨出9.5℃、拨出-9.5℃、零下6度、追问怎样找到的。(从零度向上10个半格)意义?(生做)

(3)比较零下6度和零上6度的不同?

教学小结:刚才的学习你了解到了什么?(零上温度比零度高,零下温度比零度低)温度计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三、联系生活,丰富认识:

1、从温度计上读出教室的温度,表示的意义。

2、游戏活动猜温度:现在老师说一个温度,你猜猜看它到底是多少?

它是一个零下温度,在-10℃和-15℃之间,比-15℃高2℃

3、从课件中读取城市温度:(几种特殊情况温度大小的比较,课件出示的温度计)

一组是两个零上温度;两个零下温度;一个零下一个零上温度的比较)

广州:12度---25度佳木斯:-6度-----12度丹东:-2度---8度

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零上温度比零下温度低,零下温度数字越大温度越低)

4、在题卡上画出三个不同城市的温度高低。(87页括号3)

四、走进生活,深化认识:

1、说一说-5℃和-20℃哪个温度低?

师:学生用不同的观察方法比较。

2、看图回答问题:(教师根据学情,灵活选择相关练习)

3、某日黄山的气温中午12时为8℃,到晚上9时下降了9℃,那么这天晚上9时的气温是多少?

质疑:两个城市之间的温度相多少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五、课堂小结:

请大家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和疑问。

北师大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视频或完整的教案

佳 一、请你口算。(8’)

0.38+0.06=0.44 (155+20)-65= 64.2+5.7= 543-27-73=

0.97-0.09=0.86 12.8-9.86= 17.05-4.58 = 9800÷25÷4=

3.5+0.6=4.1 5-0.15= 4.35+5.36= 99×66+66=

0.81+0.09= 0÷78= 50-20÷5= 35×25×4=

二、请用递等式计算 。(12’)

72-3×8÷6 3600÷(20-5) (450+27) ÷(21-18)

86.7-(14.3-3.8 ) 60-(12.87+0.75) 95.6-(26.3-8.3)

三、你能想出简便方法来计算下面各题吗?(12’)

25×5+74×5+5 6.74+12.62+24.38+3.26

87-2.123-0.877 30.65-(7.65+5.4)

(40+8)×125 32×38+32×62

四、请你填一填。(13’)

1、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

2、0.28里有( )个0.01,1元2角4分写成小数是( )元。

3、160度角比平角少( )度。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

5、 9.0968保留一位小数是( ),保留两位小数是( ),保留整数是( )。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0,另一个锐角是( )。

7、丁丁和东东用玩具小人摆了一个方阵,外层每边13个。外层一共有( )个玩具小人,整个方阵一共有( )个玩具小人。

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内角和。

梯形( )度,五边形( )度。

五、三选一(请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10’)

1、将小数20.090化简后是( )。

A 、20.9 B、20.09 C、2.9

2、4.03扩大到100倍是( )。

A、0.043 B、403 C、40.3

3、两个( )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等底等高 B、面积相等 C 、完全一样

4、0.72等于( )。

A、0.720 B 、7.2 C、721000

5、80.614读作( )。

A、八十点六百一十四 B、八零点

C、八十点

六、请你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8’)

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

2、用三根分别长13厘米、20厘米和6厘米的小木棒,头尾相连,一定

能摆出一个三角形。 ( )

3、 0.26和0.260的计数单位不同。 ( )

4、 一条直线就是平角。 ( )

七、比大小,在○里填上“<”、“>”“=”。 (9’)

2051000 ○2.05 0.7○7100 8.75千克○875克

0.99○1 0.12○0.120 200公顷○2平方千米

4.205○4.204 0.61○1.06 79000○7.9万

八、根据小女孩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个建筑物所在的位置。(8’)

九、百花小区2002—2006年每一百户居民电脑平均拥有量如下图。(8’)

1、百花小区2002—2006年每一百户居民平均拥有量一共增加了( )台。

2、( )年到( ) 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小。( )年到( ) 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

3、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预测2007年百花小区每一百人电脑平均拥有量大约( )

台。

十、解决问题(12’)

在2006学年个学期,四E班同学把卖废品所得的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具体情况如下:

名 称 废 纸 易垃罐 塑料瓶

收入(元) 47.75 25.2 68.4

1、四E班卖废纸的钱比塑料瓶少多少元?

2、四E班卖废纸和易垃罐的总钱数比塑料瓶多多少元?

3、四E班一共给希望工程捐了多少钱?

小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时间:6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请你口算。(8’)

0.38+0.06=0.44 (155+20)-65=110 64.2+5.7=69.9 543-27-73=443

0.97-0.09=0.88 12.8-9.86=2.94 17.05-4.58 =12.47 9800÷25÷4=98

3.5+0.6=4.1 5-0.15=4.85 4.35+5.36=9.71 99×66+66=660

0.81+0.09=0.9 0÷78=0 50-20÷5=46 35×25×4=3500

二、请用递等式计算 。(12’)

72-3×8÷6 3600÷(20-5) (450+27) ÷(21-18)

=72-24÷6 =3600÷15 =477÷3

=72-4 =240 =159

=68

86.7-(14.3-3.8 ) 60-(12.87+0.75) 95.6-(26.3-8.3)

=86.7-10.5 =60-13.62 =95.6-18

=76.2 =46.38 =77.6

三、你能想出简便方法来计算下面各题吗?(12’)

25×5+74×5+5 6.74+12.62+24.38+3.26

=(25+74+1)×5 =(6.74+3.26)+(12.62+24.38)

=100×5 =10+37

=500 =47

87-2.123-0.877 30.65-(7.65+5.4)

=87-(2.123+0.877) =30.65-7.65-5.4

=87-3 =23-5.4

=84 =17.6

(40+8)×125 32×38+32×62

=40×125+8×125 =32×(38+62)

=5000++1000 =32×100

=6000 =3200

四、请你填一填。(13’)

1、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是( (a+b)×c=a×c+b×c )。

2、0.28里有( 28 )个0.01,1元2角4分写成小数是( 1.24 )元。

3、160度角比平角少( 20 )度。

4、把0.36扩大到100倍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是( 3.6 )。

5、 9.0968保留一位小数是(9.1 ),保留两位小数是( 9.10 ),保留整数是( 9 )。

6、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550,另一个锐角是( 35 )。

7、丁丁和东东用玩具小人摆了一个方阵,外层每边13个。外层一共有( 48 )个玩具小人,整个方阵一共有( 169 )个玩具小人。

8、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求出下面两个图形的内角和。

梯形( 360 )度,五边形( 540 )度。

五、三选一(请把正确的序号写在括号里)。(10’)

1、将小数20.090化简后是( B )。

A 、20.9 B、20.09 C、2.9

2、4.03扩大到100倍是( B )。

A、0.043 B、403 C、40.3

3、两个( C )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A、等底等高 B、面积相等 C 、完全一样

4、0.72等于( A )。

A、0.720 B 、7.2 C、721000

5、80.614读作( C )。

A、八十点六百一十四 B、八零点

C、八十点

六、请你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8’)

1、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

2、用三根分别长13厘米、20厘米和6厘米的小木棒,头尾相连,一定

能摆出一个三角形。 (×)

3、 0.26和0.260的计数单位不同。 (√)

4、 一条直线就是平角。 (×)

七、比大小,在○里填上“<”、“>”“=”。 (9’)

2051000 <2.05 0.7>7100 8.75千克>875克

0.99<1 0.12=0.120 200公顷=2平方千米

4.205>4.204 0.61<1.06 79000=7.9万

八、根据小女孩的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各个建筑物所在的位置。(8’)

名 称 废 纸 易垃罐 塑料瓶

收入(元) 47.75 25.2 68.4

九、百花小区2002—2006年每一百户居民电脑平均拥有量如下图。(8’)

1、百花小区2002—2006年每一百户居民平均拥有量一共增加了( 65 )台。

2、(2002)年到(2003) 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小。(2005)年到(2006) 年电脑平均拥有量增长的幅度。

3、根据图上的信息,你能预测2007年百花小区每一百人电脑平均拥有量大约是(117)

台。(本题只要是≥117台都可以)

十、解决问题(12’)

在2006学年个学期,四E班同学把卖废品所得的钱全部捐给了希望工程,具体情况如下:

1、四E班卖废纸的钱比塑料瓶少多少元?

68.4-47.75=20.65(元)

答: 四E班卖废纸的钱比塑料瓶少20.65元。

2、四E班卖废纸和易垃罐的总钱数比塑料瓶多多少元?

(47.75+25.2)-68.4=4.55(元)一、算一算。(42分)

1、直接写得数。(10分)

270÷9 = 620+60= 18×5= 84÷4=

530+470= 72÷18= 60÷15= 430-170=

120÷6÷2= 45+36-45+36=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列各题。(12分)

29+65+71+35 125×25×8×4

4×(7×25)×3 498-154-46

3、脱式计算。(12分)

560+40-30×15 [296+(84-12)] ×5

17×(35+480÷6) 270÷[18×(51-46)]

4、列式计算。(8分)

(1)30与25的积,减去120与6的商,是多少?

(2)620减去50与8的积,所得的除以11,商是多少?

二、填一填。(20分)

1、把100÷25=4,6+4=10,12×10=120这三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2、如果把算式852+152÷19×8改变运算顺序,改变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后算乘法,那么算式应该是( )。

3、在○内填上“<”、“>”或“=”。

(1) 5+25×2○(5+25)×2 (2) 20+12+60÷3○20+(12+60)÷3

(3)96÷6-3○96÷(6-3) (4)90÷(3+6×2)○90÷[(3+6)×2]

4、“30与60的和,除以25与10的,商是多少?”正确列式为( )。

5、王师傅把一根木头锯成5段需要4分钟,现在要把它锯成10段,需要( )分钟。

6、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和是143,已知商是3,余数是20,则被除数是( ),除数是( )。

三、选一选。(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一个因数扩大10倍,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 )。

(1)扩大10倍 (2)缩小10倍 (3)不变

2、后一步算除法的算式是( )。

(1)90-25×4÷2 (2)(90-25)×4÷2 (3)90-[25×(4÷2)]

3、(60+40÷2) ×2的正确结果是( )。

(1)25 (2)100 (3)160

4、下列说确的是( )。

(1)在一道有括号的算式里,应先算中括号里的,再算小括号里的。

(2)在只有加减运算的混合运算中,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3)200-98÷7×4 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往右计算。

四、解决问题。(30分)

1、学校食堂到白云亭蔬菜批发市场买了一些青菜和萝卜,见下表:

每筐千克数

筐数

青菜

20

18

萝卜

30

10

问:这些蔬菜一共多少千克?

2、板桥小学四年级有女生120人,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倍少105人。四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

3、用容量为毫升的杯子装满水倒入一个水桶中,到了24次还没倒满,这个水桶的容量至少是多少升?

4、一间教室的长是8米,宽是6米。用边长4分米的方砖铺地,至少需要多少块方砖?

5、一个双层书架共有720本书,如果从下层拿出20本给上层,两层书一样多,原来两层各有多少本书?

五、动脑筋乐园。(附加10分)

1、巧填“+、-、×、÷、( )”使等式成立。

4 4 4 4=1 4 4 4 4=5

4 4 4 4=2 4 4 4 4=9

4 4 4 4=3 4 4 4 4=15

2、 添上括号,使下面的算式都成立。

6×8+12÷4-1=52

6×8+12÷4-1=14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上册课件:《小数点移动》

【 #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课件,也称课时,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课件不必有固定的形式。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上册课件:《小数点移动》,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上册课件篇一:《小数点移动》

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能依据这一变化规律,比较熟练地判断随着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这个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经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体会观察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中的逻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习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

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的规律

教法学法:

1、教法:情境激趣,探究。

2、学法: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生成问题激兴导入

1、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师:知道这节课我们要研究哪部分内容吗?

师:你看了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向哪移?变化?)

师:带着问题学习会让我们的学习过程更清晰,学习目的更明确。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解决心中疑惑。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利用小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好奇心”,学生自主发问。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本身的思考,也就是他们急于探究新知的动力,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和探索中去。)

2、出示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动画,将情境中的数据列出,感知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及小数大小变化。

师:课前老师通过和同学们交流知道同学们都爱看西游记,这天师徒四人正行走在西去取经的路上,突然杀出一个妖怪,想不想看当时是什么情况?(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孩子好动,喜欢动画,这一环节设计能有效地把学生的精神集中起来,并通过动画,让学生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索有什么变化规律作好准备,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我要探索”的冲动。)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从情境中提取数据让学生填空

0.009米=(9)毫米①

0.09米=(90)毫米②

0.9米=(900)毫米③、9米=(9000)毫米④

1、推导右移规律。

学生借助整数部分,从上往下观察

(1)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小组讨论交流)

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分别把3式与1式、4式与1式作比较再研究提出的问题。

生讨论。

整理并总结出右移规律: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2)抢答填空题。

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倍;

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倍。

(3)拓展:利用这个规律说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数的10000倍。

2、推导左移规律。

(1)猜测

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会变大,猜一猜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有什么变化?

共同验证

整体观察: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越变越小。

(2)学生借助整数部分,从下往上观察

小组讨论交流: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小数大小有什么变化?

(全班交流)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数学语言讲究,师强调缩小到原数的)

分别把2式与4式、1式与4式作比较研究提出的问题。

同桌讨论交流。

全班交流。

整理并总结出左移规律: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3)抢答填空题。

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4)拓展:利用这个规律说出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数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一节课的关键环节。教师有目的地进行、提问,把“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变化”联系起来,学生尝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在紧张愉快的教学中,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

3、记忆规律。

(1)用短的时间记忆规律

(2)和同学们分享记忆小窍门。

(3)、一起总结小数点歌谣

小数点,真调皮,右移、一(位)、二(位)、三(位)……扩大十(10倍)、百(100倍)、千(1000倍);左移一(位)二(位)三(位)缩小十()、百()、千()……

(4)选择性地提问规律。

4、解答课始提出的疑问。

我们课始的疑问有了吗?

擦掉问号改成感叹号。

质疑:小数点无论是向左移动还是向右移动,位数不够的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用数字“0”补齐。

三、巩固应用内化新知

1、帮助师徒四人闯过数学王国的关卡。

2、帮助小猪快餐店解决困难。

快餐店价格中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让价位变低。

(设计意图:多层次练习,是加强对新规律的巩固和运用,达到活学活用,并有意识地让学生有形象方法记住小数点向右移,原数变大,小数点向左移,原数变小,加强记忆效果,并利用所学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说一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思维习惯)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上册课件篇二:《小数点移动》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61—63页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一组数的比较,观察各数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作、观察、归纳、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知识迁移和推理能力。

三、重点难点:

重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应探索及掌握。

难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理解及灵活应用。

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挂图(小数点移动)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提问。(1)把5米分别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米?(2)把5000厘米分别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厘米?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0.004、0.4、0.04

(二)导入新课

1.师:[出示小黑板]下面是四年级三位同学的身高纪录。请大家看一看,这些数据对不对?

(小明14.5米,小红1.38米,小李0.14米)

2.师:你们笑什么呀?

生:小明的身高不对。14.5米太高了。

生:[用手比]小李0.14米也不对,0.14米只有这么高

师:两个错的数据错在哪里?小数点写错了位置。

师:是啊,在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不改变小数的大小,但是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直接引起小数的大小发生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小数点移动的知识。[板书课题:小数点移动]

(三)探究规律

1、出示情景

出示(例5教学挂图):教师便叙述边板书0.009米---0.9米—0.9米---9米{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吧,齐天大圣孙悟空的“金箍棒”平时放在耳朵里,长只有0.009米,遇到妖怪的时候,才亮出来,由小变大,0.009米、0.09米、0.9米、9米、90米……

师:观察这组数和金箍棒的变化,你有什么发现?(从上往下观察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吗?从下往上观察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小结:看来小数点向后移动,原来的数就扩大;小数点向左移动,原来的数就缩小。

板书:右移扩左移缩

2、合作探究

(1)提问:从上往下观察它们都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却得到了三个不同的数,对吗?看来小数点移动的位数不一样,原数大小的变化也就不一样。数的大小的变化既与小数点移动的方向有关,还与小数点移动位数的多少有关。

(2)合作探究:

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我们来继续深入研究。各组有这样一张表格和一张小数数位表,请你们小组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进行研究。先吧空白处填写完整,再观察小数点移动的位数与原来小数的大小变化。小数点可以向左移动,也可以向右移动。

方法1:表格

小数点移动的位数

()米=()毫米

小数的大小变化

从()往()观察

小数点向()移动

移动()位

()米=()毫米

移动()位

()米=()毫米

移动()位

()米=()毫米

方法2:(学具中的数位表)

(3)交流汇报

谁来说一说,你们是选择哪种方法研究的?你们发现了什么?

能概括地说一说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吗?

[指名学生对照板书说明小数向右移动引起小数扩大的规律]

悟空打完妖怪,金箍棒要放回去了,谁来说一说这个时候金箍棒怎么变的?(从下到上观察)

(四)实际应用

1.明确数的变化的方法

我们大家研究得出这个规律有什么作用呢?

1.如果要吧一个小数扩大10倍、100倍、1000倍……可以怎么办?

如果要缩小为1/10、1/100、1/1000……呢?

2.集体交流

根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如果要吧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就行了。要把一个数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只要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两位、三位。

3.强化去0、添0的问题

出示例6、7把0.01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各是多少?

把1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各是多少?

遇到位数不够怎么解决?

小数点向左移动时,如果整数数位不够则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

整百、整千的数,小数点向左移动后,小数末尾的“0”要去掉。

4.填空:把2.3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到原数()倍。

把0.375扩大到原数100倍,小数点向()移动()位。

把0.73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00。

把30的小数点向()移动()位,原数变成0.003。

5.把1.8改写成下面各数,它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0.018、180、0.0018、1.80

(五)总结本节知识,畅谈收获。

附:板书设计

小数点移动

0.009米→0.09米→0.9米→9米

0.009米=9毫米

0.09米=90毫米

0.9米=900毫米

9米=9000毫米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广角》课件【三篇】

【 #课件# 导语】好的课件可以创造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及学习的兴趣,进而为语文教学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的走进预设的教学氛围境界。一堂成功的课往往得力于一个生动的课件,这是因为学生对每一篇新课文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都怀着新的兴趣和期待。下面是 整理分享的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广角》课件,欢迎阅读与借鉴。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广角》课件篇一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吃烙饼吗?谁烙过饼,或看家长烙过?能给大家说说烙烙饼的过程吗?

2、烙烙饼中也有数学知识,这节课我们就到数学广角中去学习有关烙烙饼的知识。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情境:妈妈正在烙饼,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每面都要烙,每面3分钟。小女孩说:爸爸、妈妈和我每人一张,问:怎样才能尽快吃上饼?

先思考,再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的?自己的方案一共需要多长时间烙完?

问:烙一张饼需要几分钟?烙两张呢?一共要烙3张饼,怎样烙花费的时间少?

问:还可以怎样烙?哪种方法比较合理?

启发:在用第二种方法烙第3张饼的时候,本来一次可以烙两张饼的锅现在只烙了一张,这里可能就浪费了时间。想一想,会不会还有更好的方法呢?启发学生发现:如果锅里每次都烙两张饼,就不会浪费时间了,问:一张饼正反面分别要烙3分钟,怎样安排才能每次都是烙的两张饼呢?

学生动手用硬、课本来代表饼进行实验。

问:如果要烙的是4张饼,5张饼……10张饼呢?

怎样按排节省时间?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发现。

2、教学例2

出示家里客人要沏查茶的情境图。

小明,帮妈妈浇壶水,给李阿姨沏杯茶,怎样才能尽快让客人喝上茶?观察理解情境图。

如果你是小明,你怎样安排?需要多长时间?和同学讨论一下,看看谁的方案比较合理。

分小组设计方案,思考讨论:这些工序中哪些事情要先做?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

比较:谁的方案所需的时间少?谁的方案合理?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第1题

设两个厨师做每个菜的时间都相等,应该按怎样的顺序炒菜?

2、书后做一做第2题

小红应如何合理安排以上事情?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做一做的第3题。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113页的例题1和例题2。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广角》课件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简单的实例,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案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5页的例题3。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合理安排来提高效率?

2、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数学广角。

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

1、出示情境:码头上现在同时有3艘货船需要卸货,但是只能一条一条地卸货,并且每艘船卸货所需的时间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样的顺序卸货能使3艘货船等候的总时间少呢?

2、观察图,说说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问:要使三艘货船的等候时间的总和少,应该按怎样的顺序卸货?(学生讨论)

3、可以有哪些卸货的顺序?每种方案总的等候时间是多少?

列出表格,问:从表中你有什么发现吗?(学生思考汇报)

4、找出方案。

三、巩固新知:

1、书后做一做

小名、小亮、小叶同时来到学校医务室。要使三人的等候时间的总和少,应该怎样安排他们的就诊顺序?

2、有210人选举大队长,有三位候选人甲、乙、丙,每人只能选之中1人,不能弃权。前190张票中甲得75张,乙得65张,丙得50张,规定谁的票多谁当选。若甲要当选,少还需要多少张票?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筹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意识。

3、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年级数学第四单元《数学广角》课件篇三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方案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形成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方案的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体会优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寻找解决问题方案,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你们听过“田忌”的故事吗?田忌是怎样赢了齐王的?谁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

2、问:田忌的马都不如齐王的马,但他却赢了?这是为什么呢?

3、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数学广角。

二、探究新知

1、把田忌在中使用的方法在给出的表格中补充完整。出示表格

齐王

田忌

本场胜哲

上等马

下等马

齐王

第二场

中等马

上等马

田忌

第三场

下等马

中等马

田忌

2、思考: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能赢秦王的方法?(讨论)

3、学生:看一看田忌一共有多少种可采用的应对策略?把田忌所有的可以采用的策略都找出来,填如表中。

4、展示各组汇报的结果:田忌可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种,但只有一种是可以获胜的。

5、说一说: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结合实际说一说。

三、巩固新知

1、数学游戏:

A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

想一想: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确保获胜,你次应该报几?接下来应该怎么报?说明游戏规则

B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5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0,谁获胜。:如果让你先报数,为了获胜,你次报几?以后怎么报?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写一篇数学日记。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教学视频谁讲的好

小学数学的教学还是比较简单的,家长不要把任务往处推,要和孩子一起看,手机上有一个“洋葱数学“这个APP,你可以安装上看一下,这是一个很好地学习视频,对你和孩子都有益。

海风教育的辅导班的高级顾问代答:

这个视频应该是彭春波的师娘井绳

娼姊特级教师(正级)讲得

好!

这个是分情况的,小学数学一般比较简单,谁讲的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