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渚古城遗址中呈什么字形布局

在良渚古城遗址中呈什么字形布局

良渚古城的结构图 良渚古城的主要结构简图良渚古城的结构图 良渚古城的主要结构简图


良渚古城的结构图 良渚古城的主要结构简图


良渚古城的结构图 良渚古城的主要结构简图


良渚古城河道呈井字型布局。

在良渚古城遗址中除了沿着城墙的河道外,在城内共发现古河道51条。其中以莫角山宫殿区四面河道为主河道,呈“井”字形布局。

距今约5000年前的良渚城址,位于杭州西北约30公里的瓶窑镇东,这里是天目山前的一处“U”字形盆地,北、西、南三面背依天目山支脉,东面面向杭州湾的浙北平原敞开。

良渚古城遗址中除了沿着城墙的河道外,在城内共发现古河道51条。其中以莫角山宫殿区四面河道为主河道,呈“井”字形布局。

世界上最早的水坝是哪个?

位于杭州余杭区瓶窑镇境内的良渚水利系统是现存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记者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证实,这一发现是2015年7月起,经过半年多的正式发掘于不久前最终确认的。

良渚古城及外围水利系统结构图

浙江省考古所递交给的参评资料显示:距今5000年左右的良渚水利系统的确认,是古代水利史研究的重大突破

。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拦洪水坝系统,它与埃及和两河流域早期文明的渠道、水窖等以引水为主要目的的水利系统形成鲜明对照。

据浙江省考古所介绍,世界各地早期文明的出现,都与治水活动密切相关。良渚古城是最早进入形态的地点,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实证。良渚古城外围的水利系统和古城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对研究良渚古国的出现和发展乃至文明的起源都具有重要意义。

良渚水利系统工程浩大,仅外围堤坝的总土方量即达260万方,在良渚古城的北面和西面,由11条堤坝组成,是良渚古城建设之初,统一规划设计的城外有机组成部分。

良渚水利系统的发现与良渚古城的发掘紧密相连。2007年良渚古城发现后,浙江省考古所对古城的整体结构进行了重点研究;2009年以后,以岗公岭水坝的发现为契机,采取多种手段对该区域进行长期调查,发现良渚古城外围存在着庞大的水利系统。

良渚古城水利工程遗址

为了解坝体结构、获得地层学资料,经报请批准,考古人员于2015年7月至今年1月,对老虎岭、鲤鱼山、狮子山等水坝进行了正式发掘。在发掘进行的同时,还与山东大学和联合对坝体和库区进行了勘探调查。经过发掘和调查,确认了这一水利系统的分布情况,获得坝体结构和营建技术的重要信息,同时获得了证实坝体年代的关键地层叠压关系,验证了前期水坝碳14测定结论的可靠性,并最终证实该水利工程已距今5000年。

据考古研究推测,该水利系统可能具有防洪、运输、用水、灌溉等多方面功能,与良渚遗址群及良渚古城的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天目山系是浙江省的暴雨中心之一,雨水充沛,夏季极易形成山洪,对地处下游平原的良渚遗址群形成直接威胁。通过该水利系统的高、低两级水坝,可将大量的来水蓄留在山谷和低地内,起到防洪作用。此外,良渚时期轮式交通及配套道路系统尚未形成,水运是最便捷的运输方式。高坝所在的山谷陡峻,降水季节性明显,夏季山洪暴发,冬季则可能断流,不具备行船条件,通过筑坝蓄水形成的库容,则可以形成连接多个山谷的水上交通运输网,方便运输。

良渚大坝塘山遗址

良渚古城水利系统的发现与确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据浙江省考古所介绍,该水利系统的确认证实良渚古城具有完整的都城结构,由内而外依次为宫城、王城、外郭城和外围水利系统,成为后来都城结构的滥觞。整个都城系统历经5000年尚能保存如此完整,世所罕见,也为乃至世界城市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良渚人在流域的上游、中下游兴建不同类型的水利设施,表明他们已经具备全流域的水环境规划和改造能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其规划视野之阔、技术水平之高令人刮目相看。大规模的水利系统建设,涉及复杂的组织机构、人员管理和动员,这为认识良渚古国的管理机构和复杂化程度开辟了重要的观察视角。

良渚古城的地形特点

1、良渚古城良渚古城遗址地处浙西山地丘陵与杭嘉湖平原接壤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南面和北面都是天目山脉的支脉,东苕溪和良渚港分别由城的南北两侧向东流过,凤山和雉山两个自然的小山,分别被利用到城墙的角和东北角。

2、良渚古城略呈圆角长方形,正南北方向,东西长1500——1700米,南北长1800——1900米,总面积达290多万平方米。城墙底部铺垫石块作为基础,宽度40——60米,基础以上用较纯净的黄土堆筑,部分地段地表以上还残留4米多高城墙。共发现六座水门。

良渚文化遗址在哪里?

良渚遗址,主要集中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良渚街道境内。

良渚遗址发现于二十五年(1936年),遗址群中发现有分布密集的村落、墓地、祭坛等各种遗存,出土物中以大量精美的玉礼器特色。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显示出良渚文化遗址群已成为证实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

良渚遗址是“良渚文化”的命名地,它的发现对研究长江下游地区的文明起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此次申遗成功,标志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到认可。

研究价值

在所发现的代表早期文明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的地区之一,是和人类的珍贵历史遗产,具有十分突出的重要性。

良渚遗址所反映出来的“良渚精神”,是文明传统的部分之一,不仅开创了曾经盛极一时的“良渚”,而且对当今世界仍具有教育和启发意义。

浙江发现5300年前古文明遗迹,宫殿比故宫大4倍,为何离奇消失?

之所以消失,可能和史前大洪水有关系。良渚古城时期,暴雨持续侵袭,而良渚古城受钱塘江的倒灌影响,很多地方被雨水淹没。

这是因为这个地方经常会受到暴雨钱塘江倒灌等危害,所以这个古文明最终从历史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