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莲花的诗句古诗 荷花诗句古诗大全
写莲花的诗句
写莲花的诗句有哪些?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写莲花的诗句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写莲花的诗句古诗 荷花诗句古诗大全
写莲花的诗句古诗 荷花诗句古诗大全
写莲花的诗句
1、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西洲曲》
2、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采莲曲》
3、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菩萨蛮》
4、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妾薄命》
5、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青阳渡》
6、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渌水曲》
7、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采莲曲》
8、开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莲花坞》
9、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采莲曲》
10、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采莲曲》
11、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咏荷诗》
12、绿盖半篙新雨,红香一点清风。——《荷花》
13、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折荷有赠》
14、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晚泊江镇》
15、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渭川田家》
16、玉雪窃玲珑,纷披绿映红。——《莲藕花叶图》
17、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江神子·江景》
18、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东林寺白莲》
19、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秋池一株莲》
20、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咏同心芙蓉》
21、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送灵澈上人》
22、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莲》
23、有色无香或无实,三种俱全为。——《莲花》
24、暴之烈日无改色,生於浊水不受污。——《莲花》
25、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莲花》
2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27、翠房分菂莲须褪,玉藕抽丝暑叶摇。——《荷花》
28、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古风·其十九》
29、曲沼芙蓉映竹嘉,绿红相椅拥云霞。——《荷花》
30、疑如娇媚弱女子,乃似刚正奇丈夫。——《莲花》
31、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荷花》
32、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莲花》
33、实里中怀独苦心,富贵花非君子匹。——《莲花》
34、竹色溪下绿,荷花镜里香。——《别储邕之剡中》
35、人间有笔应难画,雨后无尘更好怜。——《莲花》
36、凿破苍苔涨作池,芰荷分得绿参。——《咏莲》
37、风含翠筱娟娟净,雨裛红蕖冉冉香。——《狂夫》
38、月明船笛参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39、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采莲曲》
40、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赠荷花》
4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夏日南亭怀辛大》
42、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望海潮·东南形胜》
43、半塘前日染来红,瘦尽金方昨日风。——《惜莲花》
44、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忆余杭》
45、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46、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
47、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社里人。——《东林寺》
48、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采莲曲》
49、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子夜吴歌·夏歌》
50、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盘高走夜光《鹧鸪天·赏荷》
51、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春别曲》
52、绿池落尽红蕖却,荷叶犹开最小钱。——《秋凉晚步》
53、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紫菱洲歌》
54、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阮郎归·初夏》
55、荷叶似云香不断,小船摇曳入西陵。——《湖上寓居》
56、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57、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藕乡随思》
58、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雨后池上》
59、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石壁精舍还湖中作》
60、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西宫秋怨》
有哪些描写莲花的古诗
《莲叶》 - 唐代·白居易
荷叶出水头,
芰荷开四时。
香风摇白蕉,
影入石。
这首诗描写了荷叶和荷花在江水中的美丽景象,表现了江南水乡的韵味。荷叶如翠盖覆盖在水面上,芰荷四季开放,香气扑鼻,清风吹拂,摇曳着白蕉,美景令人心旷神怡。同时,莲花在江水中的倒影,更是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诗情画意的美感。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
描写莲花的古诗词列举如下5首:
1、题白石莲花寄楚公 作者: 李商隐
【原文】
白石莲花谁所共,六时长捧佛前灯。
空庭苔藓饶霜露,时梦西山老病僧。
大海龙宫无限地,诸天雁塔几多层。
漫夸鹙子真罗汉,不会牛车是上乘。
【译文】
以白石连花奉寄楚公,言白石莲花自在佛前。将老病楚公自在西山;白石莲花既不雕镌应入西山,西山老僧又不起心欲此石莲。在清霜寒露降满苔藓的夜里,经常梦到他这位老朋友。
龙宫与雁塔一样的极高。以舍利弗为代表的阿罗汉,不会最上乘义,停留在小乘极果,不以成佛为最究竟之目标,直到法华会上, 方才回小向大,发愿成佛。
2、感白莲花 作者:白居易
【原文】
白白芙蓉花,本生吴江濆。
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
谁移尔至此,姑苏白使君。
初来苦憔悴,久乃芳氛氲。
月月叶换叶,年年根生根。
陈根与故叶,销化成泥尘。
化者日已远,来者日复新。
一为,永别江南春。
忽想西凉州,中有天宝民。
埋殁汉父祖,孳生胡子孙。
已忘乡土恋,岂念君亲恩。
生人尚复尔,草木何足云。
【译文】
洁洁白白的荷花,原本生长在吴江水滨。
不和争奇斗艳的花朵混杂,颜色和种类自然能够区分。
谁把你移动到这儿的呢?是苏州刺史白居易这个人。
花朵刚来时痛苦憔悴,时间长了才香气氤氲。
每个月都要换新叶,每年都要重新生根。
那些老去的根和叶,化成了碎泥土尘。
销声匿迹的残根败叶渐渐远离,刚发出的根叶每每更新。
一旦成为这池塘中的东西,就永远告别那江南春天的缤纷。
忽然想起西部的凉州,城中有唐玄宗天宝年间的遗民。
埋葬了作为人的祖辈,却生下了外域人的儿女子孙。
已经忘记了对故土的依恋,又哪里顾及君王和亲属的厚恩?
生小孩尚且还如此,还哪里用说没有思想的草木惹人心恨?
3、莲花 作者: 温庭筠
【原文】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星津指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的声响,船驶入水草之中。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尘残留。
4、采莲曲(其一) 作者:王昌龄
【原文】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译文】
像吴国美女越国娇娘楚王妃嫔一样美丽的采莲女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5、采莲曲(其二) 作者:王昌龄
【原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译文】
采莲女的罗裙绿得像荷叶一样,出水的荷花正朝着采莲女的脸庞开放。碧罗裙芙蓉面混杂在荷花池中难以辨认,听到歌声才发觉池中有人来采莲。
扩展资料:
莲花,多年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
莲与文化关系最深的是,在,莲花被崇为君子,自古以来,人便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诗人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之赞。在文学里,与莲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
1、小池
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释义: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2、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释义:到底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3、天净沙·秋
元代:朱庭玉
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
解与诗人意同。
辞柯霜叶,飞来就我题红。
释义: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仿佛是通晓诗人我的心思。一片经霜的红叶离开树枝,飞近身来让我题诗。
4、江城子·江景
宋代:苏轼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释义:凤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风清,晚霞明丽。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什么地方飞过一对白鹭,它们也有意来倾慕弹筝人的美丽。
忽然听见江上哀伤的调子,含着悲苦,又有谁,忍心去听。烟霭为之敛容,云彩为之收色,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倾诉自己的哀伤,一曲终了,她已经飘然远逝,只见青翠的山峰,仍然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乐曲仍然荡漾在山间水际。
5、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释义: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扩展资料:莲花,又叫荷花、芙蕖、水芝、泽芝、水华、菡萏、水旦、水芙蓉、玉芝、玉华等。
多年水生植物。根茎(藕)肥大多节,横生于水底泥中。叶盾状圆形,表面深绿色,被蜡质覆盖,背面灰绿色,全缘并呈波状。叶柄圆柱形,密生倒刺。花单生于花梗顶端、高托水面之上,有单瓣、复瓣、重瓣及重台等花型,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或间色等变化;雄蕊多数;雌蕊离生,埋藏于倒圆锥状海绵质花托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受精后逐渐膨大称为莲蓬,每一孔洞内生一小坚果(莲子)。
花期6-9月,每日晨开暮闭。果熟期9-10月。莲花栽培品种很多,依用途不同可分为藕莲、子莲和花莲三大系统。
参考资料:
1.《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释义】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
映照。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2.《荷花》清·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释义】五寸的荷叶托着娇艳的荷花,荷叶密密的贴在水面,但这并不妨碍彩舟的荡漾。
知道四五月间夏风微掠,这些荷叶荷花的高度依旧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
3.《莲花》唐·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草。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释义】碧绿荷塘摇曳的荷花激起的涟漪好像连接着银河(星津指银河)船桨在荷塘滑动发出扎扎
的声响。
船驶入水草之中就像洛神步履轻盈地走在平静的水面上,荡起细细的涟漪(应该出自《洛神
赋》“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到今天莲花都有洛神的香尘残留。
4.《莲叶》唐·郑谷
移舟水溅绿,倚槛风摇柄柄香。
多谢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
【释义】船在水中移动溅起水珠,被荷叶映成闪耀的绿色,倚靠着门槛,看着风摇动一株株荷花的柄,传
来阵阵香气。
我要感谢当年在溪水中浣纱的女孩(西施)没有将它攀折,以至留到现在,在雨中那一双双鸳鸯得以在下
面栖息。
5.《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唐·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释义】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四季不同。碧绿的莲叶无边无际好像与天相接,在
太阳的映照下荷花显得格外艳丽鲜红。
扩展资料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唐·杨万里赏析:
西湖美景历来是文人墨客描绘的对象,杨万里的这首以其独特的手法流传千古,值得细细品味。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首句看似突兀,实际造句大气,虽然读者还不曾从中领略到西湖美景,但已能从诗人赞叹的语气中感受到了。这一句似脱口而出,是大惊大喜之余最直观的感受,因而更强化了西湖之美。
果然,“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宇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全诗明白晓畅,过人之处就在于先写感受,再叙实景,从而造成一种先虚后实的效果,读过之后,确实能感受到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译文: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译文:荷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朱庭玉《天净沙·秋》
译文: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
4、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苏轼《江神子·江景》
译文:一朵荷花,虽然开过了,但是仍然美丽、清净。
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译文:一直玩到没了兴致才乘舟返回,却迷途进入藕花池的深处。
1、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____杨万里《小池》
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 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3、庭前落尽梧桐,水边开彻芙蓉。____朱庭玉《天净沙·秋》
庭院前落尽了梧桐的叶子,水中的荷花也早失去当日的风姿。
4、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____苏轼《江神子·江景》
一朵荷花,花已经开过了的时候花瓣儿还很丰满。
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____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尽兴以后大家乘着夜色赶快掉转船头,却不料走错了路小船划进了藕花深处。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一剪梅】北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繁。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咏芙蓉~南朝·梁·沈约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
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
◇采莲~南朝·梁·吴均
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辽西三千里,欲寄无因缘。
愿君早旋返,及此荷花鲜。
◇咏荷诗~江洪
泽陂有微草,能花复能实。
碧叶喜翻风,红英宜照日。
移居玉池上,托根庶非失。
如何霜露交,应与飞蓬匹。
◇咏同心芙蓉~隋·杜公瞻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
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
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
◇采莲曲~隋·殷英童
荡舟无数伴,解缆自相催。
汗粉无庸拭,风裙随意开。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古风(其二十六)~唐·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粉绝世,馨香谁为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采莲曲~南朝梁·刘孝威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房垂易入手,柄曲自临盘。
露花时湿钏,风茎乍拂钿。
◇折荷有赠~唐·李白
涉江玩秋水,爱此红蕖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佳人彩云里,欲赠隔远天。
相思无因见,怅望凉风前。
◇荷花~李商隐
都无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瑶席乘凉设,金羁落晚过。
回衾灯照绮,渡袜水沾罗。
预想前秋别,离居梦棹歌。
◇莲花~温庭筠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晚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钱氏池上芙蓉~文征明
九月江南花事休,芙蓉宛转在中洲。美人笑隔盈盈水,落日还生渺渺愁。
露洗玉盘金殿冷,风吹罗带锦城秋。相看未用伤迟暮,别有池塘一种幽。
◇一剪梅~北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苏幕遮~北宋·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鸟雀呼睛,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莲塘~明·黄琼
苍茫漠漠董家潭,绿树阴阴向水湾。
十里锦香看不断,西风明月棹歌还。
◇采莲曲~李亚如
藕田成片傍湖边,隐约花红点点连。
三五小船撑将去, 歌声嘹亮赋采莲。
◇芙蓉~清·郑板桥
最怜红粉几条痕,水外桥边小竹门。
照影自惊还自惜,西施原住苎萝村。
◇藕乡随思~现代·暇文
晓别安宜古镇头,藕乡水泗荡轻舟;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异乡落泊伤穷乱,故里重归喜景稠;政通人和富由起,芙蓉仙子欣来游。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无题·其二】~李商隐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
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夏日怀友~徐玑
流水阶除静,孤眠得自由。月生林欲晓,雨过夜如秋。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良宵恐无梦,有梦即俱游。
◇【浣溪沙】·薛昭蕴
倾国倾城恨有馀,几多红泪泣姑苏,倚风凝睇雪肌肤。吴主山河空落日,越王宫殿半平芜,藕花菱蔓满重湖。
◇【南乡子】·李珣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香偎伴笑,争窈窕,兢折团荷遮晚照。
◇【浣溪沙】·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碧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杆。
◇【思帝乡】·孙光宪
如何? 遗情情更多!永日水精帘下敛羞蛾。六幅罗裙地,微行曳碧波。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忆余杭】·潘阆
长忆孤山,山在湖心如黛簇,僧房四面向湖开,清棹去还来。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别来尘土污人衣,空役梦魂飞。
◇【采桑子】·欧阳修
荷花开后西湖好,载酒来时,不用旌旗,前后红幢绿盖随。画船撑入花深处,香泛金卮,烟雨微微,一片笙歌醉里归。
◇【临江仙】·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畔有堕钗横。
◇【甘草子】·柳永
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蝶恋花】·晏几道
初捻霜纨生怅望。隔叶莺声,似学秦娥唱。午睡醒来慵一晌,双纹翠簟铺寒浪。雨罢苹风吹碧涨。
脉脉荷花,泪脸红相向。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
◇【生查子】·晏几道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
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
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
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阮郎归·初夏】·苏东坡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洗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永遇乐】·苏东坡
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无人见。如三鼓,铿然一叶,黯黯梦云惊断。夜茫茫,重寻无处,觉来小园行遍。天涯倦客,山中归路,望断故园心眼。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
◇【满庭芳】·黄庭坚
修水浓清,新条淡绿,翠光交映虚亭。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萍。香渡栏干屈曲红妆映、薄绮疏棂。
风清夜,横塘月满,水净见移星。堪听,微雨过,姗藻荇,便移转胡床,湘簟方屏。
练霭鳞云旋满,声不断、檐响风铃。重开宴,瑶池雪满,山露佛头青。
◇【黄莺儿】·晁补之
南园佳致偏宜暑。两两三三,修篁新笋出初齐,猗猗过檐侵户。
听乱芰荷风,细洒梧桐雨。午余帘影参,远林蝉声,幽梦残处。
凝伫,既往尽成空,暂遇何曾住?算人间事,岂足追思,依依梦中情绪。
观数点茗浮花,一缕香萦炷。怪道人道:陶潜做得羲皇侣。
◇【南柯子】·《唐宋诸贤绝妙词选》
十里青山远,潮平路带沙。数声啼鸟怨年华,又是凄凉时候在天涯!
白露收残月,清风散晓霞。绿杨堤畔问荷花:记得那年沽酒那人家?
◇【菩萨蛮】·魏夫人
红楼斜倚连溪曲,楼前溪水凝寒玉。
荡漾木兰船,船中人少年。
荷花娇欲语,笑入鸳鸯浦。
波上暝烟低,菱歌月下归。
◇【苏幕遮】·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浣溪沙】·张元干
山绕平湖波撼城,湖光倒影浸山青,水晶楼下欲三更。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临江仙】·叶梦得
不见跳鱼翻曲港,湖边特地经过。萧萧疏风乱雨荷。微云吹尽散,明月堕平波。白酒一杯还径醉,归来散发婆娑。
无人能唱采菱歌。小轩枕簟,檐影挂星河。
◇【念奴娇】·姜夔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嫣然摇动,
冷香飞上诗句。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高柳垂阴,老鱼吹浪,
留我花间住。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燕归梁·风莲】·蒋捷
我梦唐宫春昼迟,正舞到,曳裾时。翠云队仗绛霞衣,漫腾腾,手双垂。忽然急鼓催将起,似彩凤,乱惊飞。
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水仙子·咏江南】·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爱煞江南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锦鸳霜鹭,荷径拾幽萍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听乱芰荷风,细洒梧桐雨
问子今何去,出采江南莲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
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远忆荷花浦,谁吟杜若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芰荷香喷连云阁,阁上清声檐下铎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梦回不见万琼妃,见荷花,被风吹
三五小船撑将去,歌声嘹亮赋采莲
岸柳染绿清溪水,荷香沁沏金色秋
曲港跳鱼,圆荷泻露,无人见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棹移浮荇乱,船进倚荷来
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
雾柳暗时云度月,露荷翻处水流萤,萧萧散发到天明
六幅罗裙地,微行曳碧波
看尽满地疏雨打团荷
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
金桨木兰船,戏采江南莲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
无人能唱采菱歌
小轩枕簟,檐影挂星河
古风 其十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古】 类别:【】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东林寺白莲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 类别:【】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青。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渐尘垢眼,见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棵子,寄向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感白莲花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古】 类别:【】
白白芙蓉花,本生吴江濆。
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
谁移尔至此,姑苏白使君。
初来苦憔悴,久乃芳氛氲。
月月叶换叶,年年根生根。
陈根与故叶,销化成泥尘。
化者日已远,来者日复新。
一为,永别江南春。
忽想西凉州,中有天宝民。
埋殁汉父祖,孳生胡子孙。
已忘乡土恋,岂念君亲恩。
生人尚复尔,草木何足云。
莲花
年代:【宋】 作者:【包恢】 体裁:【七古】 类别:【】
暴之烈日无改色,生於浊水不受污。
疑如娇媚弱女子,乃似刚正奇丈夫。
有色无香或无实,三种俱全为。
实里中怀独苦心,富贵花非君子匹。
古风 其十九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体裁:【五古】 类别:【】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东林寺白莲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 类别:【】
东林北塘水,湛湛见底青。
中生白芙蓉,菡萏三百茎。
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
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
我渐尘垢眼,见此琼瑶英。
乃知红莲花,虚得清净名。
夏萼敷未歇,秋房结才成。
夜深众僧寝,独起绕池行。
欲收一棵子,寄向长安城。
但恐出山去,人间种不生。
感白莲花
年代:【唐】 作者:【白居易】 体裁:【五古】 类别:【】
白白芙蓉花,本生吴江濆。
不与红者杂,色类自区分。
谁移尔至此,姑苏白使君。
初来苦憔悴,久乃芳氛氲。
月月叶换叶,年年根生根。
陈根与故叶,销化成泥尘。
化者日已远,来者日复新。
一为,永别江南春。
忽想西凉州,中有天宝民。
埋殁汉父祖,孳生胡子孙。
已忘乡土恋,岂念君亲恩。
生人尚复尔,草木何足云。
莲花
年代:【宋】 作者:【包恢】 体裁:【七古】 类别:【】
暴之烈日无改色,生於浊水不受污。
疑如娇媚弱女子,乃似刚正奇丈夫。
有色无香或无实,三种俱全为。
实里中怀独苦心,富贵花非君子匹。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