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闪光灯,这篇文章告诉你

大部分的初学者在拍摄的时候时候,总是害怕使用闪光灯,因为我们总是会觉得闪光灯打出来的灯光很硬很不自然,如果脸上有点汗,看起来就是油光满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下如何使用闪光灯,利用小型闪光灯和各种灯具营造好的光照效果。

闪光灯的使用 speedlight闪光灯用法闪光灯的使用 speedlight闪光灯用法


闪光灯的使用 speedlight闪光灯用法


闪光灯的使用 speedlight闪光灯用法


在介绍使用闪光灯前,首先需要了解几个和灯光有关的理论知识:

由于闪光灯实际的理论非常复杂,今天我用我的理解为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

一、平方反比定律

平方反比定律的意思是 某种物理量的分布或强度,会按照距离的远近的平方反比而下降

当点光源与物件距离为1m时,输出为1/1时 , 光圈为F22

当点光源与物件距离 为2m时,光度为1/4 时, 光圈为F11

当点光源与物件距离 为3m时,光度为1/9 时, 光圈为F8

当点光源与物件距离 为4m时,光度为1/16时 , 光圈为F5.6

当点光源与物件距离 为8m时,光度为1/64时 , 光圈为F2.8

简单而言,当闪灯与主体距离增加一倍时,光度降低两级;当距离减少一倍时,光度增加两级。

主体越靠近光源,光度变化越大,主体离光源越远,光度变化越少。

二、灯越近,光线越柔

闪光灯距离拍摄物体越近,辐射到的受光物体上的面积就越大,光线显示的阴影边缘就相对来说就柔和一些,而我们所说的光线柔或硬,就是描述阴影边缘的清晰程度,一般来说柔光打出来的,我们会看到阴影并没有非常生硬的轮廓,而硬广打出来的物体,阴影边缘非常清晰。

三、方向、角度的影响

在相同的环境中,闪光灯的方向和角度的不同,呈现出的形状、轮廓、深度也不一样。我们在拍摄过程时,多用闪光灯模拟太阳或现场光,所以一般是由高位往下拍摄。我们在拍摄时,不要让于灯光位置已经照明方向相同,因为这样一来容易令主题缺乏立体感。

四、光比

一般亮部与暗部的测光值相一级时,光比是1:2,

一般亮部与暗部的测光值 相两级时,光比是1:4,

一般亮部与暗部的测光值 相时,光比是1:8。

如果光比是1:1的,主体侧会欠缺立体感,而光比愈大,主体的阴影部分则会更深色

五、在相同iso情况下,背景光度由快门决定,闪光灯决定主体光度

在相同ISO 情况下,背景光度是由快门控制,而闪光灯是决定主体光度,但是,如果快门太慢,亦会影响到主体的光度,因为主体会吸收环境光。

六,闪灯的GN值

像我朋友使用的尼康SB0,说明书中显示在35MM ZOOM ,ISO100的情况下,闪光灯的GN值为34GN。以下表格,大家可以看下,就是各个情况下的GN值,需要了解下。

了解了常用的灯光理论知识后,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会有那些比较常用的灯具吧,毕竟闪光灯要搭配不同的灯具,才能拍出不一样的效果:

柔光箱,方向性高,照明范围受柔光箱的大小所影响,容易控制到照明的方向与角度,适合拍摄两至三人拍摄

白色柔光伞,方向性低,照明范围大,方便携带,适合拍摄大合照用

蜂巢方向性高,照明范围需要看你用的蜂巢的度数,很多时候会用它来打头发上的光

颜色gel纸,一般闪光灯为5500k 色温,加入颜色gel纸能够改变闪光灯颜色或色温

引闪,负责控制离机闪灯

闪光灯,造出人造光源

灯脚及灯头,安装闪光灯及灯具

小型反光板,做机顶灯使用时,令光线更柔和

介绍完器材之后,开始进行拍摄的部份,

首先我想再讲解一下闪光灯的设定上的技巧,闪灯上可以设定ZOOM,POWER,只要将闪光灯头扭成90度,更可以设定拍摄时的ISO,光圈,闪光灯就会计算出适当的距离,令曝光准确。一般来说最常用到的会是ZOOM,POWER的设定是这样的,如果是柔光箱的话,一般会将zoom设定为35mm左右;使用白色柔光伞的话,会将zoom设定为24mm左右。如过没有蜂巢的话,会将zoom设定200mm,再加上小型反光板遮下方,可以让令闪光灯不会把地面照得太亮。如果条件许可,我觉得我会优先使用柔光箱,因为它离我们拍摄的主题最近,相对来说光线比较柔和,拍出来的东西就越富戏剧性。

如果是在拍摄人像照,如果对方望向镜头的话,眼神光就显得更加重要,拍摄望向镜头的照片,灯光就不能太侧,否则会令照片没有神眼光,但一般情况下,相机与闪光灯的相的角度,尽量最少有30度以上,令到主体有更强的立体感。

闪光灯的使用方法

在室内和阴暗的光线下可以使用闪光灯进行摄影。闪光灯的闪光时间很短,约千分之一秒,所以可以用闪光摄影来凝固快速动作。下面我为你介绍闪光灯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帮助到你。

有些照相机(如镜间快门式照相机)的任何一级快门都能和闪光灯同步,但有些(如幕帘式快门照相机)则不行。所以使用闪光灯之前,应先搞清楚哪一挡是同步快门。大部份单反相机的同步档用“X”表示,也有的以字符的颜色(如红色)表示。

闪光灯是一个用途非常广泛的辅助工具,它是摄影光源的一种,当拍照时,周围环境的自然光源(日光)或人工光源(灯光等)不足的时候,闪光灯就成了弥补这一不足的机动光源。各种相机内置或外加的万次闪光灯,最通用的都是通过振荡和变压器升压,经电容器储存能量,在需要的瞬间释放并感应出高压,激发惰性气体发出脉冲光源,从而获得极强的瞬时功率。

1.闪光灯的曝光计算

用闪光灯拍摄时选用哪一级光圈取决于闪光灯自身发出的光量大小,胶卷的感光度及摄影距离。闪光灯的曝光量可以这样计算,f= GN/L GN:闪光灯指数,L:闪光灯距主体的距离。f:所需的光圈值。摄影时首先可遵循以下步骤:

将速度设定在闪光同步档上;

对焦;

从调焦环上读出距离;

用上述公式或从闪光灯背面的表里查出所需光圈值;

调节光圈,拍摄。

2.闪光灯的几种使用方式

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是将闪光灯直接装在照相机顶部的热靴内。但是这样的缺点是光线太平,看上去不够自然,因为自然界中几乎没有这样角度的光线。

如果将闪光灯与照相机分离,使之从侧上方闪射,就能利用光的投影使主体形成一定的立体感,使画面更接近自然光效果。将闪光灯移开,需要一根闪光同步线。此时曝光计算中的距离应是闪光灯到主体的距离。

有些闪光灯的`灯头是可以转动的(如银燕、Achi等),此时可以将灯头对着天花板或墙壁,使光线经过反射到达主体,这种光线非常柔和,与室外薄云遮日时相似。用彩色胶卷拍摄时,应注意反射体必须是白色或接近白色的,否? 射光会影响主体的颜色。用反射光摄影时,曝光量一般比正常情况要加一到两级。

3.使用闪光灯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使用闪光灯摄影时,如果主体是多个,能将他们安排在闪光范围内同一距离,否则会出现有些主体曝光过度,而有些曝光不足。

尽量避免被摄对象背后有镜子、玻璃或高反射率的面,这些东西会在底片上留下反光斑。如果实在无法避免,可以改变摄影角度避开反射光。

计算曝光量时,如果计算值处于两档之间,选用曝光量大的一档(f值小的一个)。

两次曝光之间要有一定间隔,因为闪光灯充电有一定时间。要注意的是闪光灯上充电指示刚亮时并不意味着充电完成,而只是表明充电量已达到60-70%!!所以应再稍候一会儿。

避免“红眼”。所谓“红眼”是指用闪光灯摄影时人或动物的眼睛出现红色或琥铂色。这是由于闪光灯离照相机镜头太近引起视网膜反射的缘故。为避免“红眼”可以采用如下方法:将闪光灯与照相机分离;增加环境光强度(如开灯、开窗);采用反射闪光法曝光。

闪光灯如何使用

导语 :为了能够更好地拍摄人物肖像而使用外置闪光灯及TTL完成拍摄工作是一次非常绝妙的经历。如果在一些有趣的地点与位置这样做效果会更加美妙,使用外置闪光灯和TTL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如果能运用好闪光灯拍摄技术,会帮助你实现你丰富想法,以及更加突出的拍摄主体的个性特征及周围的环境。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使用闪光灯吧!

一、先分析自然光

自然光和周围的环境光其实是有着相同的方向,强度,颜色及柔和度的,很容易在拍摄的地方能看到。花点时间去观察和思考这些环境光线的特点,这样能帮助你决定怎样利用好外置闪光灯。把你拍摄的地方想象成一个时钟或者是罗盘,然后把拍摄主体放在中间,相机及其他光源以主体为圆心放在主体的周围。下图就是在主要利用自然光线拍摄的人物照。自然光从拍摄人物的背面照射过来,穿过树林,看起来也不会太过于明显生硬,作为背景光的话效果非常棒。

二、增加外置光源----各个灯源的位置

如下图所示,在拍摄过程中,除了自然光,我还使用了银色反光板和一个外加闪光灯。这些光源都以拍摄主体为中心圆形排列开来。外置闪光灯放在以相机和拍摄主体为直线的45度的地方。

三、闪光灯位置

相机闪光灯的使用相对来说要求非常严格,一点都不轻松。相同的,光源从拍摄主体背面背后直射过来,使拍摄主体身上的光都非常的强烈,在传统人物拍摄方式中,这种方法并不经常使用。如下如所示,各个灯源相对于拍摄人物的角度分别是0度、90度、180度及270度。这些灯光位置并不是位置,你可以随着自己的需要灵活的运用。

四、调整灯光位置

如下图所示,你可以在这些角度布置你的主光源,这样做能很自然地给拍摄人物塑造形象,此外,模特也不需要面对强烈的`闪光灯摆e,动作能自然且更容易调整。对于摄影师来说,这样布光也会感觉更舒适,更能拍出符合主题的照片。照片也会因为高光和阴影的明显对比显得更有趣。总的来说,这种灯光布置方法在拍摄时更容易控制和调整。

五、添加局部闪光灯或反光板

如果你已经确定你的环境光线条件和放置好了你的主光源,这时你就可以决定哪个位置是可以布置局部光源(局部闪光灯或反光板)的位置。这些灯光会使你的照片显得更有质感。但是记住,这些局部光源不能太靠近你的主光源。如下图所示,在初期布光时,每个光源之间至少要有90度的距离,使所有的光源相得益彰,避免其他光源的重复叠用和影响灯光效果的出现。

局部灯光相对主光线来说,起辅助作用。这是能够增强照片中的创作风格的最有效途径,如果你已经明白各个灯源之间是怎么工作和懂得如何使用和布置闪光灯位置,利用它们拍到最出色的人物肖像照,那么实现有创作风格的照片对于你来说就非常简单了。

六、灯位图与效果对比

效果图

布光图

效果图

布光图

效果图

布光图

闪光灯怎么用 使用闪光灯的方法

1、快门的作用。闪光灯的特点是快和强。光线是以强光形式瞬间出击,通常在1/1000秒至1/10000秒内完成闪光,而这个极短暂的曝光时间,可以比快门速度快的多的通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所以一般来讲,在光圈和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快门速度不影响闪灯曝光,但它会影响环境光的曝光。 举个例子,当你使用1/15秒和1/500秒分别拍摄相同场景时,闪光灯却以相同的 1/1000秒的速度早就完成曝光,所以闪光主体曝光不会变,变的是场景曝光量,1/15秒比1/500秒会亮的多。

2、闪光灯模式。手动模式,也是资深摄影师们一直使用的,利用GN值=光圈×距离的公式作相关的调整。此时输出的光量是摄影师根据实际情况所设定的,可以达到理想的闪光效果。比如调整好输光量后使用曝光锁定,再通过调整快门速度展示环境光。但缺点是每次调整需要时间,不利于抓拍。自动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当我们固定好闪灯及镜头光圈大小之后(需一致),在闪灯功率的有效范围之内,闪灯会依照自身的感光系统计算补光充足与否,自动控制闪灯输出的大小,达到准确曝光。 此时可以通过光圈来调整曝光量。TTL模式,也属于自动模式。TTL是“Through the Lens”的缩写,意为“通过镜头”,方式是光线通过镜头进入机身测光装置,测算闪光灯的输出量,比较准确。佳能有E-TTL,尼康有i-TTL,都是不多的意思。当触发快门之后,闪灯亦同时触发补光,并且经由反射回来的灯光计算补光量充足与否,如测出曝光不足,则会自动增加闪灯输出来达到曝光充足。

3、闪光灯曝光补偿。自动闪光模式只是给定一个正常的曝光量,而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增加或减少曝光量来满足拍摄需求。这和调整相机的曝光补偿方法不多,闪光灯上的曝光补偿可以调节输光量,达到想要的效果。

4、闪光灯包围曝光。闪光灯包围曝光(FEB)与相机的自动包围曝光(AEB)的工作原理是一样的。该模式下,用户可以选择一个特定的范围曝光(1/3、1/2或1Ev),通常一共会拍摄3张(0Ev,+Ev,-Ev),用包围曝光可令拍摄结果更加可靠。

如何正确使用闪光灯

1、光线不足的时候,比如晚上,阴天,室内等,这时利用闪光灯可以人为提高取景区域内的光亮度,获得暴光相对正确的;

2、光比很大的时候,比如拍人像时,人像背后就是强光,这时也可以通过人为强制闪兴,使人像与背景光之间的光比缩小,从而获得暴光更为均衡的。当然并不等于把闪光灯打开就一定能得到正确的暴光;

3、如果快门速度大于闪光灯的同步速度,照片上就会出现因快门未完全释放产生的黑色条纹;

4、使用闪光灯规定的同步速度,你就可以得到一张打光充分的照片,还能保证快门速度;

5、使用更慢的快门速度进行拍摄,环境中的光线也会影响画面的光效,照片的光效更加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