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网由什么组成

3、牵引变压器的电能损失是指变压器的铜耗和铁耗两部分能耗。牵引变压器的电能损失在实际当中是通过铜耗和铁耗计算的。

牵引网是由馈线、钢轨回流线、接触网组成的双导线供电系统,完成对电力机车的送电任务。BT供电方式时,还要有回流线。AT供电供电方式时,还有正馈线和保护线。

牵引供电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图牵引供电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图


牵引供电系统 牵引供电系统图


馈线:接在牵引变电所牵引母线和接触网之间的导线,即将电能由牵引变电所引向电气化。

接触网:一种特殊的输电线,架设在铁2 、接触网设备对地绝缘要符合技术要求,安全可靠。路上方,机车受电弓与其摩擦受电。

分相绝缘器(电分相):串在接触网上,目的是把两相不同的供电区分开,并使机车光滑过渡,主要用在牵引变电所出口处和分区处。

供电分区:正常供电时,由牵引变电所馈线到接触网末端的一段供电线路,也称为供电区。

电力系统向牵引变电所供电的方式可分为单电源供电,双电源供电和混合供电。当同一电气化区段有不同那个的电力系统功能供电时,在牵引网的分界处,应设置分相电分段而不应并联。 牵引变电所设置两台变压器,它要求双电源供电。

牵引供电系统对电力系统造成危害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哪些

牵引供电系统对电力系统造成危害的具体表现形式有电压损失和电能损失。

1、牵引供电系统由于阻抗及负荷而导致供电电压降低,其降低的数值称为电压损失。牵引网中的电压损失等于牵引变电所馈出母线额定电压与电力机车受电弓上电压的算术

配电柜(电源配出)

。它不同于牵引网中的电压降。牵引网中的电压降等于牵引网电流与牵引网阻抗的乘积,也就是变电所馈出母线电压与电力机车受电弓电压的相量。

2、牵引供电系统的电能损失主要包括牵引网电能损失和牵引变压器电能损失两部分。

4、由于工频单相交流电气化铁道的负荷是单相的,当三相电力系统向它供电时三相不均衡

的负荷将在电力系统中引起负序电流,同时整流型电力机车使牵引网的电流畸变

5、牵引变电所的电能损失是指牵引变压器的电能损失由空载损耗与

负载损耗两部分组成。这两部分损耗可分别通过变压器的空载试验与短路试验而得到,在每台变压器的铭牌上也都标有空载损耗与短路损耗。

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有哪些?

牵引供电-牵引供电有以下5种方式:直接供电方式(TR)、BT(吸流变压器)供电方式、AT(自偶变压器)供电方式、直供+回流(DN)供电方式(TRNF)和同轴电力电缆供电方式。 各种供电方式的特点如下:

直接供电方式较为简单,是将牵引变电所输出的电能直接供给电力机车的一种供电方式,主要设备有牵引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所用变、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母线、接地系统、交流盘、直流盘、硅整流盘、控制盘、保护盘等设备。 优点:结构简单、投资省

缺点:由于牵引供电系统为单相负荷,该供电方式的牵引回流为钢轨,是不平衡的供电方式,对通信线路产生感应影响大。回路电阻大,供电距离短(十几公里)。 二、BT(吸流变压器)供电方式

这种供电方式,在接触网上每隔一段距离装一台吸流变压器(变比为1:1),其原边串入接触网,次边串入回流线(简称NF线,架在接触网支柱田野侧,与接触悬挂等高),每两台吸流变压器之间有一根吸上线,将回流线与钢轨连接,其作用是将钢轨中的回流“吸上”去,经回流线返回牵引变电所,起到防干扰效果。

由于大地回流及所谓的“半段效应”,BT供电方式的防护效果并不理想,加之“吸——回”装置造成接触网结构复杂要是电压等级高一级的就加上;高压主授(高压电源入户),机车受流条件恶化,近年来已很少采用。 三、AT(自偶变压器)供电方式

显然,AT供电方式接触网结构也比较复杂,田野侧挂有两组附加导线,AF线电压与接触网电压相等,PW线也有一定电位(约几百伏),增加故障几率。当接触网发生故障,尤其是断杆时,更是麻烦,抢修恢复困难,对运输干扰极大。但由于牵引变电所馈出电压高,所间距可增加一倍,并可适当提高末端网压,在电力系统网络比较薄弱的地区有其优越性。 四、直供+回流(DN)供电方式(TRNF)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取消BT供电方式中的吸流变压器,保留了回流线,利用接触网与回流线之间的互感作用,使钢轨中的回流尽可能地由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因而部分抵消接触网对临近通信线路的干扰,其防干扰效果不如BT供电方式,通常在对通信线防干扰要求不高的区段采用。这种供电方式设备简单,因此供电设备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由于取消了吸流变压器,只保留了回流线,因此牵引网阻抗比直供方式低一些,供电性能好一些,造价也不太高,所以这种供电方式在我国电气化上得到了广泛应用。

这种供电方式实际上就是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NF线每隔一定距离与钢轨相连,既起到防干扰作用,又兼有PW线特性。由于没有吸流变压器,改善了网压,接触网结构简单可靠。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 五、同轴电力电缆供电方式

同轴电力电缆供电方式是在牵引网中沿埋设同轴电力电缆,其内部导体作为馈电线与接触网并联,外部导体作为回流线与钢轨并联的供电方式。四、AT供电方式,优点是:

电力牵引的优缺点各有哪些?

三、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是在接触网同高度的外侧增设了一条回流线,减轻了3、牵引变电所间距大、数量少。由于AT供电方式的输送电压高、线路电流小、电压损失和电能损失都小,输送功率大,所以牵引变电所的距离加大为80~120km,而BT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的间距为30~60km,因此牵引变电所的距离大大减少,同时运营管理人员也相应减少,建设投资和运营成本都会减少。接触网对邻近通信线路的干扰。这种规定方式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投资和维护量小;供电可靠性高;牵引网阻抗比直供和BT方式都小,能耗较低,供电距离增长;防干扰效果强于直供不如BT供电方式。

电力牵引优点:牵引力大、速度高,可缩短技术作业时间,提高通过能力,节约能源等

电力牵引缺点:初期建设投入大,高次谐波含量较大给系统带来一些不良影响。

牵引供电的牵引供电电流制

扩展资料直流牵引变电所的功能是把区域电网的高压电加以降压和整流,使之成为直流1500伏、750伏或城市交通用600伏电压,再送到接触网,为直流电力机车供电。

电力牵引采用的电流、电压制式。根据各国的国情不同,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世界上最早采用的电流制。截至目前,世界上仍占43%左右。这种电气化采用600V、1500V、3000V或6000V的直流电,向直流电力机车供电。

牵引供电系统常见故障开题报告怎么写

总的来说电力牵引利大于弊。

牵引变电所是牵引供电系统的可靠动力,牵引变电所一旦发生故障,迫使行车中断或运输能力下降,直接影响着运输生产,为了在发生后能尽快处理,恢复送电。根据兄弟站段二十多年的运行经验,结合西康线特点,现制定出变电所各类故障判断和应急处理方案。望各所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比照执行! 一、处理故障的原则 1、故障处理及抢修,要遵循“先通后复”的原则。有备用设备,首先考虑先投备用,采用简便、易行、正确、可行的方案,沉着、冷静、迅速、果断地进行处理和抢修,以最快的速度设法先行送电。然后通知有关部门再修复或更换故障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2、故障处理及抢修,由当班值班员或所长任抢修总指挥,其余人员则任组员,服从指挥。指挥长在处理前应简要向组员说明抢修方案,其余人员有不同见解,可当场提出,指挥长可适当考虑。 二、故障判断的一般方法步骤 1、一般方法: 西康线主要开关投撤为远动作,且主变电器、主断路器馈线开关为备用。因此,要求各变电所值班人员根据指示仪表、灯光显示、报告单,以及设备巡视、外观等情况,综合分析判断。 2、一般步骤 ⑴、根据断路器的位置指示灯,确定是哪台断路器跳闸。 ⑵、根据继电保护装置动作指示灯显示,或信号继电器的掉牌及报告单确定是哪个设备的哪套保护动作。 ⑶、根据报告单及继电保护范围,推判出故障范围,明确是所内故障,还是所外故障。 ⑷、结合设备外观检查情况,确定故障设备是否需要退出,否则投入备用设备。 三、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方案 1、馈线自动跳闸、且重合成功 如果变电所某馈线开关跳闸且重合成功时,可按以下顺序进行: 1.1确认跳闸断路器及各种信号。 ⑴、确认哪台开关跳闸。 ⑵、确认开关跳闸时间。 ⑶、确认跳闸断路器,哪个保护动作,重合闸是否启动,故测仪,短路电流,故测仪指示公里数,(汇报以故测仪报告单为准,63型保护报告单可做参照)。 1.2向供电调度汇报,根据电调命令执行。 1.3复归其它信号。 1.4巡视相关设备,并将有关情况做好记录。 1.5按有关规定及时向段生产调度汇报跳闸记录。 2、馈线自动跳闸且重合失败(或重合闸未启动): 2.1按1.1执行。 2.2如实向供电调度汇报,并要说明是重合失败,还是重合闸未启动,认真严格执行电调命令,并且恢复相应信号。 2.3根据电调命令,依据信号提示及故障电流,以及设备巡视情况,正确迅速判断是所内故障,还是所外故障,并及时向供电调度和段生产调度汇报。 2.4如果是所外故障,要做好随时投运送电的各项准备工作,严格执行电调命令,认真监视仪表。 2.5如果是所内一次设备故障,依据相关规定,根据其具体实际情况,做出具体的临时处理方案,并经电调同意后,方可实施,对有备用设备而难于一时处理,应首先考虑撤除设备,而投入备用设备,尽快恢复供电。 2.6如果是所内二次设备故障,且一时难于处理或难于查找的故障,根据我段实际情况,开关目前备用,保护为备用,因而撤除原故障设备以及相关的保护,投入备用系统及相应保护,迅速恢复供电。 2.7如果重合闸未启动,向供电调度汇报后,巡视与跳闸馈线相关设备,正常后向供电调度汇报。在供电调度指挥下执行强送命令,并注意监视仪表,确认是否是故障,还是瞬时故障,如果是故障则按2.1~2.6执行。若为瞬时故障则按2.1执行。 2.8恢复送电后,巡视设备,并将有关情况做好记录。 2.9向段生产调度汇报有关情况。 3、馈线断路器故障应急措施 馈线断路器,拒动或误动。 3.1检查相关二次设备,保护、信号回路是否正常,有无短接和接地现象。 3.2检查直流系统,电压是否稳定正常,绝缘是否良好,有无接地现象。 3.3确认在开关动作时,是否误作,或作正确时线路是否有故障。 3.4在3.1、3.2、3.3均正常情况下,方可认为是断路器故障。 3.5在短时不能排除故障情况下,向供电调度申请,并经供电调度同意后,方可撤除故障断路器及相关设备和保护装置,并拔掉相应保险,投送另一条备用断路器及保护,辅助设备改变运行方式,迅速恢复供电。 3.6送电后,巡视设备,并将有关情况做好记录。 3.7向段调度及相关股室汇报情况。 4、110KV少油断路器故障应急措施 4.1根据电调命令合上110KV少油断路器时,发现烧毁合闸线圈、合闸保险甚至击穿保险底座,造成直流接地,给出直流接地信号。 4.2液压作机构打压装置异常,压力保持不住,液压机构渗油不能保证断路器合闸。 4.3如果发生以上两种情况,应立即向供电调度汇报,并申请改变运行方式,经供电调度同意后,按有关倒闸作业程序撤除断路器和保护装置,并拔掉相应的保险。在投送另一台主变及断路器之前,必须检查其保护装置和相应的保险是否良好后,严格按供电调度命令和倒闸程序进行倒闸,尽快恢复送电。 5、馈线隔离开关的应急处理 5.1接触部分过热、发热、发红、熔焊现象时应及时向供电调度汇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停电后临时处理。 5.2馈线隔离开关在引线处烧断,应及时向供电调度汇报概况,经供电调度同意后,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用同型号(或载流量相同)的导线和线夹将烧断的接通,并尽快送电。等有停电点时再更换整个引线。 5.3馈线隔离开关电动作失灵,将盘上转换开关打至单独位,作机构箱开关打至手动位,进行手动作,并将具体情况汇报供电调度及段生产调度,在停电时进行相应处理。 5.4隔离开关瓷柱破损、裂纹、放电,爆炸时,根据设备具体情况,若放电不时,可暂时不停电,必须加强巡视、观察。并向供电调度和段生产调度汇报,做好随时抢修的准备,等有停电点,进行更换处理,若放电造成直接接地,必须向供电调度和段生产调度说明情况,经供电调度同意后,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将爆炸瓷柱拆除掉。并将两引线用线夹按规定连接在一起、尽快供电。加强巡视、观察等有停电点时再更换、恢复正常运行。 6、并补电容补偿装置故障。 6.1并补电容保护动作,各种信号显示正常,向供电调度汇报具体情况,若不是装置本身原因造成跳闸则立即投入并补,若是装置本身原因造成跳闸则向供电调度申请经供电调度同意后,撤除并补装置,并根据信号显示,查找原因并处理。 6.2并补电容装置电容击穿、电容器烧损或放电线圈二次线烧断。应及时向供电调度汇报,撤除并补装置,在不影响供电的前提下,进行更换处理,并向段生产调度汇报情况。 7、穿墙套管击穿 穿墙套管击穿、爆炸,首先向供电调度如实汇报,经供电调度同意后,在能改变运行方式不影响供电的前提下,先改变运行方式,尽快供电。然后,根据电调命令,撤除故障穿墙套管的断,产生的谐波电流进入电力系统,这些会都对电力系统的运行产生不良的影响。路器,并做好安全措施,进行穿墙套管的更换,尽快使设备达到正常运行方式;若其不能,则考虑将故障穿墙套管所在进线或馈线断路器小车拉出,并断开与其相连的隔离开关,使击穿的穿墙套管处于隔离状态;在做好安全措施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从两供电线相距较近且容易接线处将两供电线短接,先行送电,等有停电点后在更换穿墙套管,恢复设备运行状态。 8、高压室硬母线支持绝缘子击穿 8.1高压室内支持绝缘子因表面污、裂纹,釉质老化等,使绝缘降低引起绝缘件闪络,若是轻微放电、闪络,应对其表面进行清扫或涂以快干型有机硅树脂。以提高其绝缘水平,然后,经供电调度同意下可强送,并加强设备巡视、观察。 8.2如果母线支持瓷瓶因误作或因潮湿,湿闪烧伤或者爆炸,应在不影响母线与接地部分之间安全距离的条件下,拆掉其烧伤或爆炸的绝缘件,尽快恢复送电,加强巡视等有停电点,再安装支持瓷瓶,恢复正常运行状态。 8.3如果室内隔离开关支持瓷瓶烧伤或爆炸时,在不影响开关带电部分与接地距离的条件下,应砸掉烧伤绝缘件,用手动使开关良好接触,恢复送电。等到条件许可后再申请停电处理。并加强巡视。 8.4无论哪种原因,必须向供电调度和段生产调度如实汇报,随时保持联系。 9、直流系统故障 9.1蓄电池组故障: 应首先将蓄电池组退出运行,利用充电机向直流母线供电。值班人员必须向供电调度和段生产调度说明情况,迅速查明原因,进行相应处理,然后立即将蓄电池组投入,恢复正常浮充状态。在此期间,值班人员加强巡视、检测,并了解清楚,此时为不正常运行状态,一旦发生交流失压,则各种信号无法显示,故障打印无法进行。若出现变电所近点短路,造成直流母线电压过低,开关拒动,值班人员应迅速采用手动,将馈线开关断开。 9.2交流自用电系统故障或失压: 交流自用电系统故障或失压,硅整流充电装置将失去电源而无法工作,则此时无法向蓄电池充电,由蓄电池组完全承担直流母线上的负荷,值班人员应通过调节蓄电池电压调节手柄位置,来维持直流母线水平。 四、安全 1、一切作业必须有供电调度命令,严禁无令作,臆测行事。 2、一切作业均应做好安全措施,确保人生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 3、在作业过程中,若发现危机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应果断中断作业后,方可向供电调度汇报。 4、在设备异常情况下,值班人员应加强设备巡视,认真细致的监视各类仪表,及信号显示,若发现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5、情况不可能如上单一,各所应根据具体情况参照执行,切忌生搬硬套。

电力牵引供电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及其功能

变压器(得到使用电源)

要是电压等级相同的话一、直接供电方式(TR);分别是主受柜(电源入户)

启动柜(电力牵引启动、负荷保护等)

在牵引供电系统中,交流牵引变电所和直流牵引变电所分别起什么作用

回流线:牵引变电所处的横向回流线,它将轨或与轨平行的其它导线与牵引变压器指定端子相联。

交流牵引变电所的作用是将三相的110KV(或220KV)高压交流电变换为两个单相的27.5KV的交流电,然后向上、下行两个方向的接触网(额定电压为27.5KV),为交流电力机车供电。

牵引供电为电力系统的一级负荷,但德国是例外,德国高铁电网有于德国电网。

牵引网的不同供电方式主要解决什么问题

采用AT供电方式时,牵引变电所主变输出电压为55kV,经AT(自耦变压器,变比2:1)向接触网供电,一端接接触网,另一端接正馈线(简称AF线,亦架在田野侧,与接触悬挂等高),其中点则与钢轨相连。AF线的作用同BT供电方式中的NF线一样,起到防干扰功能,但效果较前者为好。此外,在AF线下方还架有一条保护(PW)线,当接触网绝缘破坏时起到保护跳闸作用,同时亦兼有防干扰及防雷效果。

1、直接供电方式它以接触网为火线,以钢轨为回流导线。直接供电方式有牵引网阻抗小、电压质量好、能耗小、投资省等优点。但对邻近通信线路干扰大。

2、BT供电方式沿线路架设一条回流线,每隔一定距离在接触网和回流线内串联接入吸流变压器,使回流由回分段绝缘器(电分段):分为纵向电分段和横向电分段,前者用线路接触网上,后者用于站场各条接触网之间。通过其上的隔离开关将有关接触网进行电气连通或断开,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灵活性和缩小停电范围等。流线返回牵引变电所。BT供电方式减轻了对邻近通信线路的干扰。但牵引网阻抗大、能耗大、造价较高。

4、AT供电方式沿线路架设一条正馈线,每隔一定距离在接触网与正馈线之间并联接入自耦变压器,其中性点与钢轨相接。这种供电方式阻抗小,供电距离长,防干扰效果好。但造价高,结构复杂。

由馈电线、接触网、钢轨、回流线组成的双导线供电系统。

馈电线是连接变电所和接触网之间的架空铝导线。

1、 在高速运行和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能保证电力机车正常取流,要求接触网在机械结构上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弹性。

4 、要求接触网结构.设备尽量简单,零件互换性好,便于施工,维修。在情况下便于抢修和迅速恢复送电。

5、 尽可能降低成本,特别要注意节约有色金属及钢材。

火车供电原理是什么?

3 、要求接触网的设备.零件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抗腐浊能力,以期延长使用年限。

电气化铁道供电原理x0dx0a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装置,又称为牵引供电系统,其系统本身没有发电设备,而是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目前我国一般由110kV以上的高压电力系统向牵引变电所供电。x0dx0ax0dx0a目前牵引供电系统的供电方式有直接供电方式、BT供电方式、AT供电方式、同轴电缆和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四种,京沪、沪杭、浙赣都是采用的直供加回流线方式。x0dx0a一、直接供电方式x0dx0a直接供电方式(T—R供电)是指牵引变电所通过接触网直接向电力机车供电,及回流经钢轨及大地直接返回牵引变电所的供电方式。x0dx0a这种供电方式的电路构成及结构简单,设备少,施工及运营维修都较方便,因此造价也低。但由于接触网在空中产生的强大磁这种供电方式由于投资大,一般不采用。场得不到平衡,对邻近的广播、通信干扰较大,所以一般不采用。我国现在多采用加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x0dx0a二、BT供电方式x0dx0a所谓BT供电方式就是在牵引供电系统中加装吸流变压器(约3~4km安装一台)和回流线的供电方式。这种供电方式由于在接触网同高度的外侧增设了一条回流线,回流线上的电流与接触网上的电流方向相反,这样大大减轻了接触网对邻近通信线路的干扰。x0dx0aBT供电的电路是由牵引变电所、接触悬挂、回流线、轨道以及吸上线等组成。由图可知,牵引变电所作为电源向接触网供电;电力机车(EL)运行于接触网与轨道之间;吸流变压器的原边串接在接触网中,副边串接在回流线中。吸流变压器是变比为1:1的特殊变压器。它使流过原、副边线圈的电流相等,即接触网上的电流和回流线上的电流相等。因此可以说是吸流变压器把经钢轨、大地回路返回变电所的电流吸引到回流线上,经回流线返回牵引变电所。这样,回流线上的电流与接触网上的电流大小基本相等,方向却相反,故能抵消接触网产生的电磁场,从而起到防干扰作用。x0dx0a以上是从理论上分析的理想情况,但实际上由于吸流变压器线圈中总需要励磁电流,所以经回流线的电流总小于接触网上的电流,因此不能完全抵消接触网对通信线路的电磁感应影响。另外,当机车位于吸流变压器附近时回流还是从轨道中流过一段距离,至吸上线处才流向回流线,则该段回流线上的电流会小于接触网上的电流,这种情况称为“半段效应”。此外,吸流变压器的原边线圈串接在接触网中,所以在每个吸流变压器安装处接触网必须安装电分段,这样就增加了接触网的维修工作量和率。当高速大功率机车通过,该电分段时产生很大电弧,极易烧损机车受电弓和接触线。且BT供电方式的牵引网阻抗较大,造成较大的电压和电能损失,故已很小采用。x0dx0a三、AT供电方式x0dx0a随着电气化技术的发展,高速、大功率电力机车的投入运行,吸—回装置供电方式已不能适应需要。各国开始采用AT供电方式。所谓AT供电方式就是在牵引供电系统中并联自耦变压器的供电方式。实践证明,这种供电方式是一种既能有效地减弱接触网对邻近通信线的感应影响,又能适应高速、大功率电力机车运行的一种比较先进的供电方式。x0dx0aAT供电方式的电路包括牵引变电所S、接触悬挂T、轨道R、自耦变压器AT、正馈线AF、电力机车EL等。牵引变电所作为电源向牵引网输送的电压为25kV。而接触悬挂与轨道之间的电压仍为25kV,正馈线与轨道之间的电压也是25kV。自耦变压器是并联在接触悬挂和正馈线之间的,其中性点与钢轨(保护线)相连接。彼此相隔一定距离(一般间距为10~16km)的自耦变压器将整个供电区段分成若干个小的区段,叫做AT区段。从而形成了一个多网孔的复杂供电网络。接触悬挂是去路,正馈线是回路。接触悬挂上的电流与正馈线上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其电磁感应影响可互相抵消,故对邻近的通信线有很好的防护作用。x0dx0aAT供电方式与BT供电方式相比具有以下优点:x0dx0a1、AT供电方式供电电压高。AT供电方式无需提高牵引网的绝缘水平即可将牵引网的电压提高一倍。BT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的输出电压为27.5kV,而AT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的输出电压为55kV,线路电流为负载电流的一半,所以线路上的电压损失和电能损失大大减小。x0dx0a2、AT供电方式防护效果好。AT供电方式,接触悬挂上的电流与正馈线上的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其电磁感应相互抵消,所以防护效果好。并且,由于AT供电的自耦变压器是并联在接触悬挂和正馈线间的,不象BT供电的吸流变压器,串联在接触悬挂和回流线之间,因此没有因励磁电流的存在而使原副边绕组电流不等,以及在短路时吸流变压器铁芯饱和导致防护效果等问题。另外也不存在“半段效应”问题。x0dx0a3、AT供电方式能适应高速大功率电力机车运行。因AT供电方式的供电电压高、线路电流小、阻抗小(仅为BT供电方式的1/4左右)、输出功率大,使接触网有较好的电压水平,能适应高速大功率电力机车运行的要求。另外,AT供电也不象BT供电那样,在吸流变压器处对接触网进行电分段,当高速大功率电力机车通过时产生电弧,烧坏机车受电弓滑板和接触线,对机车的高速运行和接触网和接触网的运营维修极为不利。x0dx0a4、AT供电牵引变电所间距大、数量少。由于AT供电方式的输送电压高、线路电流小、电压损失和电能损失都小,输送功率大,所以牵引变电所的距离加大为80~120km,而BT供电方式牵引变电所的间距为30~60km,因此牵引变电所的距离大大减少,同时运营管理人员也相应减少,那么,建设投资和运营管理费用都会减少。x0dx0a四、同轴电缆供电方式x0dx0a同轴电力电缆供电方式(简称CC供电方式),是一种新型的供电方式,它的同轴电力电缆沿线路埋设,内部芯线作为供电线与接触网连接,外部导体作为回流线与钢轨连接。每隔5~10km作一个分段。x0dx0a由于供电线与回流线在同一电缆中,间隔很小,而且同轴布置,使互感系数增大。由于同轴电力电缆的阻抗比接触网和钢轨的阻抗小得多,因此牵引电流和回流几乎全部经由同轴电力电缆中流过。同时由于电缆芯线与外层导体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二者形成的磁场相互抵消,对邻近的通信线路几乎无干扰。由于电路阻抗小,因而供电距离长。但由于同轴电力电缆造价高、投资大,很少采用。x0dx0a五、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x0dx0a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结构比较简单。这种供电方式由于在接触网同高度的外侧增设了一条回流线,回流线上的电流与接触网上的电流方向相反,这样大大减轻了接触网对邻近通信线路的干扰。与直供方式比较,能对沿线通信防干扰;比BT供电减少了BT装置,既减少了建设投资,又便于维修。与AT供电方式比较,减少了AT所和沿线架设的正馈线,不仅减少了投资,还便于接触网维修。所以自大秦线以后的电气化铁道,基本都采用这种方式。我段所管辖的京沪、沪昆都采用这种供电方式。直供加回流线供电方式的原理如下图所示。x0dx0a六、牵引变电所向接触网供电有单边供电和双边供电两种方式。接触网在牵引变电所处及相邻的两个变电所是断开的,将两个牵引变电所之间的接触网分成两的供电分区,又叫供电臂。每个供电臂只从一端的牵引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单边供电。每个供电臂同时从两侧变电所获得电能的供电方式称为双边供电。x0dx0a双边供电可提高供电质量,减少线路损耗,但继电保护等技术存在问题。所以我国及多数均采用单边供电。但在情况下,位于两变电所之间的分区亭可将两个供电臂连接进来,实行越区供电,越区供电是在非常状态下采用的,因供电距离过长,难以保证末端的电压质量,所以只是一种临时应急措施,并且在实行越区供电时,应校核供电末端的电压水平是否符合要求。x0dx0a在复线区段同一供电臂上、下行接触网接的是同相电,但在牵引变电所及分区亭内设有开关装置,可将上、下行接触网连通,实行并联供电,以减小线路阻抗,降低电压损失和电能损失,提高接触网的电压水平。在情况下,又可将上、下行接触网分开,互不影响,使供电更加灵活可靠。x0dx0a牵引变电所馈电线馈出的两供电臂上的电压是不同相位的。为了减少对电力系统的不平衡影响,各牵引变电所要采用换连接,不同相位的接触网间要设置电分相装置。为了灵活供电和缩小范围,便于检修,接触网还设置了许多电分段装置。

牵引供电系统有哪几种供电方式

牵引供电是指拖辆运输所需电能的供电方式。牵引供电系统是指从地方引入220(110)KV电源,通过牵引变电所降压到27.5KV送至电力机车的整个供电系统。例如城市电车,地铁等。牵引供电方式牵引供电直接供电方式(TR) 直接供电方式较为简单,是将牵引变电所输出的电能直接供给电力机车的一种供电方式,主要设备有牵引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所用变、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母线、接地系统、交流盘、直流盘、硅整流盘、控制盘、保护盘等设备。直供方式的优点:结构简单、投资省缺点:由于牵引供电系统为单相负荷,该供电方式的牵引回流为钢轨,是不平衡的供电方式,对通信线路产生感应影响大。回路电阻大,供电距离短(十几公里) 。牵引供电BT(吸流变压器)供电方式这种供电方式,在接触网上每隔一段距离装一台吸流变压器(变比为1:1),其原边串入接触网,次边串入回流线(简称NF线,架在接触网支柱田野侧,与接触悬挂等高),每两台吸流变压器之间有一根吸上线,将回流线与钢轨连接,其作用是将钢轨中的回流“吸上”去,经回流线返回牵引变电所,起到防干扰效果。由于大地回流及所谓的“半段效应”,BT供电方式的防护效果并不理想,加之“吸——回”装置造成接触网结构复杂,机车受流条件恶化,近年来已很少采用。牵引供电AT(自耦变压器)供电方式采用AT供电方式时,牵引变电所主变输出电压为55kV,经AT(自耦变压器,变比2:1)向接触网供电,一端接接触网,另一端接正馈线(简称AF线,亦架在田野侧,与接触悬挂等高),其中牵引网:点则与钢轨相连。AF线的作用同BT供电方式中的NF线一样,起到防干扰功能,但效果较前者为好。此外,在AF线下方还架有一条保护(PW)线,当接触网绝缘破坏时起到保护跳闸作用,同时亦兼有防干扰及防雷效果。显然,AT供电方式接触网结构也比较复杂,田野侧挂有两组附加导线,AF线电压与接触网电压相等,PW线也有一定电位(约几百伏),增加故障几率。当接触网发生故障,尤其是断杆时,更是麻烦,抢修恢复困难,对运输干扰极大。但由于牵引变电所因此,高铁牵引供电系统包括架空接触网、牵引变电所、回流回路。如图所示:馈出电压高,所间距可增加一倍,并可适当提高末端网压,在电力系统网络比较薄弱的地区有其优越性。牵引供电直供+回流(DN)供电方式(TRNF)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取消BT供电方式中的吸流变压器,保留了回流线,利用接触网与回流线之间的互感作用,使钢轨中的回流尽可能地由回流线流回牵引变电所,因而部分抵消接触网对临近通信线路的干扰,其防干扰效果不如BT供电方式,通常在对通信线防干扰要求不高的区段采用。这种供电方式设备简单,因此供电设备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由于取消了吸流变压器,只保留了回流线,因此牵引网阻抗比直供方式低一些,供电性能好一些,造价也不太高,所以这种供电方式在我国电气化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供电方式实际上就是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NF线每隔一定距离与钢轨相连,既起到防干扰作用,又兼有PW线特性。由于没有吸流变压器,改善了网压,接触网结构简单可靠。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牵引供电同轴电力电缆供电方式同轴电力电缆供电方式是在牵引网中沿埋设同轴电力电缆,其内部导体作为馈电线与接触网并联,外部导体作为回流线与钢轨并联的供电方式。这种供电方式由于投资大,一般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