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局部修订)》GB50010-20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这两本规范均为国标版本,一本设计规范,一本施工验收规范,两本配套用。

混凝土标准规范(混凝土标准规范及工程应用pdf)混凝土标准规范(混凝土标准规范及工程应用pdf)


混凝土标准规范(混凝土标准规范及工程应用pdf)


混凝土标准规范(混凝土标准规范及工程应用pdf)


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规范有哪些

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规范有哪些 1.在浇筑工序中,应控制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密实性。混凝土拌合物运至浇筑地点后,应立即浇筑入模。在浇筑过程中,如发现混凝土拌合物的均匀性和稠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应及时处理。

2.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防止混凝土的分层离析。混凝土由料斗、漏斗内卸出进行浇筑时,其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宜超过2m,在竖向结构中浇筑混凝土的高度不得超过3m,否则应采用串筒、斜槽、溜管等下料。

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底部应先填以50~100mm厚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4.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的情况,当发现有变形、移位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完好。

5.混凝土在浇筑及静置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产生裂缝。混凝土因沉降及干缩产生的非结构性的表面裂缝,应在混凝土终凝前予以修整。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混凝土获得初步沉实后,再继续浇筑,以防止接缝处出现裂缝。

6.梁和板应同时浇筑混凝土。较大尺寸的梁(梁的高度大于1m)、拱和类似的结构,可单独浇筑。但施工缝的设定应符合有关规定。

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还GB50204-2002?

都2010了!

新规范中混凝土分项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验收一般专案有哪些?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主控专案:1.混凝土强度等级及试件的取样和留置7.4.1

2.混凝土抗渗及试件取样和留置7.4.2

3.原材料每盘称量的偏7.4.3

4.初凝时间控制7.4.4

一般专案:1.施工缝的位置和处理7.4.5

2.后浇带的位置和浇筑7.4.6

3.混凝土养护7.4.7

《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哪些

根据《中华住房和城乡公告》第705号,住房和城乡批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为标准,编号为GB50204-2015,自2015年9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4.1.2、5.2.1、5.2.3、5.5.1、6.2.1、6.3.1、6.4.2、7.2.1、7.4.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同时废止。

主要技术内容

《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规定、模板分项工程、钢筋分项工程、预应力分项工程、混凝土分项工程、现浇结构分项工程、装配式结构分项工程、混凝土结构子分部工程以及有关的附录。

《规范》本次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完善了验收基本规定;

2、增加了认证产品或连续检验合格产品的检验批容量扩大规定;

3、删除了模板拆除的验收规定;

4、增加了成型钢筋等钢筋应用新技术的验收规定;

5、增加了无粘结预应力筋全封闭防水效能的验收规定;

6、完善了预拌混凝土的进场验收规定;

7、完善了预制构件的进场验收规定;

8、增加了结构位置与尺寸偏的实体检验规定;

9、增加了回弹-取芯法检验结构实体混凝土强度的方法。

强制性条文

《规范》强制性条文由2002版的15条减少为9条,均为在2002版强条基础上修订而成。减少6条的原因为条文取消(施工技术要求在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已有规定)和修订后不适合再强制(缺陷、偏的处理和预制构件结构效能检验)。

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怎么保证

振捣时快插轻取内实外光

剪力墙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有哪些

剪力墙混凝土和框架柱混凝土有很多不同吗?普通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也就是它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原材料、配合比、拌合、运输、浇筑、振捣、养护就这些工序。每道工序作符合GB50666-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保证措施有哪些

1.把好原材料质量关,对用于工程的钢筋、水泥、黄砂、石子按规范及本工程特点要求进行严格把关,不合格的材料决不使用。

2.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试验,进场后首先取样试验,对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必须做到心中有数,配合比必须达到确保强度,考虑施工,经济合理的要求。

3.把好混凝土浇筑关,要振捣密实,防止漏振,振捣过程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工序必须按施工方案要求;

4.把好混凝土养护关,混凝土养护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要高度重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绝不能为了进度而忽视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养护方法必须按施工方案确定的方法。

提高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技术措施有哪些

1.原材料质量的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好坏与原材料的质量是分不开的。首先要使进场的原材料要符合要求,优先选用热膨胀系数小、含泥量低的骨料并强调骨料的连续级配,因连续级配的骨料可以提高骨料在混凝土中所占的体积,能降低水泥用量,从而间接地降低因水化热而引起的裂缝。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在生产过程中一定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质量检验,全部符合技术性能指标方可应用。

2.科学配制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因其面积大,是属于工程中的受力结构部分,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的构造物上需要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细骨料宜采用2区中砂泥。在可泵送情况下粗骨料,选用粒径5-20mm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使用膨胀剂能有效的减少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增加大体积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大体积混凝土后期强度,科学的配比度能有效的保证施工的质量。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难吗

控制好商品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首先要控制好原材料的质量。

其次科学配制商品混凝土是保证质量的先决条件。

三、抓好工地试验室的工作。

四、商品混凝土试件合格,结构物商品混凝土不一定全部合格。

五、和易性是决定商品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六、商品混凝土浇筑振捣过程是商品混凝土质量的主要环节。强调,要想保证商品混凝土质量,人的质量意识也是很重要的;同时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商品混凝土的质量。

商品混凝土执行标准

法律分析:《中华标准:预拌混凝土(GB/T 14902-2012)》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14902—2003《预拌混凝土》,本标准由全国混凝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58)归口。

法律依据:《建筑地面设计规范(GB50037-2013)》

3.1.8混凝土或细石混凝土地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混凝土地面采用的石子粗骨料,其颗粒粒径不应大于面层厚度的2/3,细石混凝土面层采用的石子粒径不应大于15mm;

2混凝土面层或细石混凝士面层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耐磨混凝土面层或耐磨细石混凝土面层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30;底层地面的混凝土垫层兼面层的强度等级应小于C20,其厚度不应小于80mm;细石混凝土面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

3垫层及面层,宜分仓浇筑或留缝;

4当地面上静荷载或活荷载较大时,宜在混凝土垫层中按荷载计算配置钢筋或垫层中加入钢纤维,钢纤维的抗拉强度不应小于1000MPa,钢纤维混凝土的弯曲韧度比不应小于0.5。当垫层中仅为构造配筋时,可配置直径为8mm~14mm,间距为150mm~200mm的钢筋网;

5水泥类整体面层需严格控制裂缝时,应在混凝土面层顶面下20mm处配置钢筋直径为4mm~8mm、间距为100mm~200mm的双向钢筋网;或面层中加入钢纤维,其弯曲韧度比不应小于0.4,体积率不应小于0.15%。

3.1.9水泥砂浆地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泥砂浆的体积比应为1:2,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面层厚度不应小于20mm;

2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强度等级不应小于42.5级;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不得混用,砂应采用中粗砂。当采用石屑时,其粒径宜为3mm~5mm,且含泥量不应大于3%。

3.1.10水磨石地面,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磨石面层应采用水泥与石粒的拌和料铺设,面层的厚度宜为12mm~18mm,结合层的水泥砂浆体积比宜为1:3,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0;

2水磨石面层的石粒,应采用坚硬可磨白云石、大理石等岩石加工而成,石子应洁净无杂质,其粒径宜为6mm~15mm;

3水磨石面层分格尺寸不宜大于1m×1m,分格条宜采用铜条、铝合金条等平直、坚挺材料。当金属嵌条对某些生产工艺有害时,可采用玻璃条分格;

4白色或浅色的水磨石面层,应采用白水泥;深色的水磨石面层,宜采用强度等级不小于42.5级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同颜色的面层应使用同一批号水泥。

5彩色水磨石面层使用的颜料,应采用耐光、耐碱的无机矿物质颜料,宜同厂同批。其掺入量宜为水泥重量的3%~6%或由试验确定。

混凝土强度等级规范

普通混凝土划分为十四个强度等级

C15、C20、C25、C30、C35、C40、C45、C50、C55、C60、C65、C70、C75和C80。

还真找不到单独关于混凝土强度等级规范。只能从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4.1.3条的表中看到14个混凝土强度等级:

参考资料: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5版)。

混凝土浇筑规范要求

混凝土浇筑规范要求如下:

1、浇筑前应对模板浇水湿润,墙、柱模板的清扫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2、混凝上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米,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加串筒措施。

3、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

4、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大不超过500mm,平板振动器的分层厚度为200mm。

5、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问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6、浇筑混凝士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问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问歇的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7、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上初凝前修整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