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与公历的转换算法 农历和公历转换公式
公历和农历是如何换算的? 每月初一叫做朔,一日叫做晦。农历十五或十六或十七叫做望,望的后一天叫做既望 所以每年春节的大年三十并不在同一天。农历的基础是「回归年」和「朔望月」。「回归年」是太阳接连两次通过春分点所需的时间,即365.2422日(365日5小时48分46秒)。「朔望月」是月球接连两次朔(新月)或两次望(满月)相隔的时间,即29.5306日(29日12小时44分3秒)。
农历与公历的转换算法 农历和公历转换公式
农历与公历的转换算法 农历和公历转换公式
农历与公历的转换算法 农历和公历转换公式
由于12个「朔望月」只有354.3672日,跟「回归年」的365.2422日相超过10日,把相累积起来便成为闰月。早在公元前五、六百年的春秋时代,历法便采用十九年七个闰月的安排
但的农历和 的农历以及韩国的农历计算方法不一样,一般要相一二天。
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 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
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 农历与阳历如何计算 阴历阳历转换计算公式
1、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
前已述及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
如要知道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 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
日期里的农历公历阴历阳历怎么换算? 百度一下 太复杂了 自己研究
怎么算农历和阳历啊 10分 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前已述及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
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 请问知道阳历怎么计算阴历 1、没有计算方法,只能一天一天排下来。因为农历不象阳历那样固定一年大月就是1、3、5、7、8、10、12等12个月,它经常会出现润月,而这个润月又不是固定的,所以没有计算方法
2、黄帝内经中的月份是农历三海
3、现行阳历即格里历,又译国瑞历、额我略历、格列高利历、格里高利历,称公元。是由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里利乌斯(Aloysius Lilius)改革儒略历制定的历法,由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行。
农历和阳历转换有什么规律啊? 没有。阳历是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即:365天5小时48分46秒,也就是365.2422天)为一年,为历法方便定为365天(称为平年),舍去0.2骸22天,舍去的0.2422天,每4年累加为0.9688天,将近一天。因此,每四年加一天,既加在能被4整除的年份上,这一年为366天(称为闰年,即:2月份为29天),每四百年少3.12天,也就是少三个闰年,所以逢百年时,既要被4整除也要被400整除才为闰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
农历则是以月亮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即:平均29天12小时44分)为一个月,12个月算一年,为354天。每三年有一个闰月年,闰月年是383天或384天。19年7个闰月年。一般情况19年阳历和阴历(19被数年)能碰到一起或只一天。
农历转换成公历的计算公式? 因为公历(现在用的是格里历,以前还曾用儒列历)和农历都不是严格按一个公式计算得到的,所以两个历法没有直接的公式。
试图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而不利用许多像万年历一样的数据(尽管可以简化),就达到公农历转换的目的,这是不可能的。我们能见到的所有公农历转换的软件,都存有多少不等的一些年份的历法数据。
这些数据之中,重要的是农历的每月天数。因为农历是阴阳历,阴历部分(按月相编的部分)决定月日,阳历部分(按太阳高度编的部分)就是节气。节气基本上是与公历直接对应的,可以较容易的推算;但月相周期与地球公转的关系相对复杂,一般都需要天文观测数据授时,所以农历每月是大月还是小月没有简单的公式。
至于公历和农历的置闰,倒都有一定的方式推算,并不困难。
如果只是天文数据,其实都还是可以算的――因为天文周期十分稳定,我们只要严格地按天文周期推算就可以了。可是还有更为麻烦的一点,就是公历和农历这些历法,并不是完全严格地按照天文上的实际周期进行的,还有许多人为的因素。的就是罗马几次修改2、8等月份长短,以及儒列历中因计算不准确而人为地去掉了十天等事。农历也有因为古代天文观测不准确造成的 颁布的历法与天象不吻合的(我们不能苛求古人观测的精度)。所以这两部历法都是与一个时期有关的东西,也就没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了。
如何在Excel中转换阴历阳历 可以啊,不过比较复杂。参看excelhome:
club.excelhome/dispbbs.asp?BoardID=3&ID=26011&replyID=&skin=0
下载里面的Excel附件。
可能需要注册一下。
阳历19740820转换阴历是多少 (公历): 1974年 8月 20日
(农历): 甲寅年 七月 初三
阴历是怎么算的?一年多少天啊 因朔望月较之回归年易于观测,远古的历法几乎都是阴历。因为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三百六十五天,而十二个阴历月只有约三百五十四天,所以古人以增置闰月来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的历法自古就是一种阴阳历。因为每月初一为新月,十五为圆月,易于辨识,使用方便,所以通常称这种历法为阴历。 闰月是一种历法置闰方式。在(尤其在),农历闰月特指农历每逢闰年增加的一个月(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防止农历年月与回归年及四季脱节,每2至3年置1闰,19年置7闰)。有时,闰月还指闰年中包含闰日的月份(特指公历闰年的二月)。 农历闰月是每逢闰年所加的一个月。阴阳历以朔望月的长度(29.5306日)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12月,同回归年(365.2422日)相约10日21时,故顺置闰,三年闰一个月,五年闰二个月,十九年闰七个月。闰月加在某月之后叫“闰某月”,如刚刚过去的2009年农历闰月为己丑年闰五月(2009年6月23日――2009年7月21日)、即将来临的农历闰月为2012年的壬辰年闰四月(2012年5月21日――2012年6月19日)等。
我有一法:
先认识一下“天干序数”和“地支序数”:
天 干: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天干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地 支: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地支序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一、由甲子年推算公历年
公式:(天干序数 - 地支序数)÷2×10 + 3 + 天干序数
上述得数再加任意一个60的倍数即可
例1:求丁丑年为公历何年。
解:天干“丁”的序数是4,地支“丑”的序数是2,代入上述公式:
(4-2)÷2×10 + 3 + 4 = 17
答:公元后个丁丑年为公元17年,17加60的倍数的年份均为丁丑年(……公元77年、 137年、……1817年、1877年、1937年、1997年、2057年……)。
注:如果天干序数比地支序数小,则公式中的两个天干序数要先加10。
例2:求甲午年的公历年份。
解:天干“甲”序数为1,地支“午”序数为7。天干“甲”的序数小于地支“午”的序 数,故天干序数1要先加10:
(1+10-7)÷2×10 + 3 +(1+10)= 34
答:公元后个甲午年为公元34年,34加60的倍数的年份均为甲午年(……公元94年、 154年、……1834年、1894年、1954年、2014年、2074年)。
二、由公历年推算干支年
公式:
取(公历年数-3)的个位数作天干的序数(个位数是0时看作10)
取(公历年数-3)÷12 的余数作地支的序数(余数是0时看作12)
用两个序数所对应的天干和地支相配
例1:求2005年的甲子
2005-3 = 2002 ,取个位数2作天干序数,即“乙”
(2005-3)÷ 12 = 166 余10,取余数10作地支序数,即“酉”
天干与地支配合为“乙酉”
答:2005年是乙酉年。
例2:求1983年的甲子
1983-3 = 1980 ,个位数是 0 ,看作10 ,10是天干“癸”的序数。
(1983-3)÷ 12 = 165 余数是 0 ,看作12 ,12是地支“亥”的序数。
天干与地支配合为“癸亥”
答:1983年为癸亥年。
每到旧历年行将结束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辞旧迎新。这个时候总会特别关注农历年和公历年如何换算的问题。
我查了一下网络,有一个公式,就是公元年数先减去3,然后再除以10,它的余数就是天干的次序。同样减去3以后,再除以12,它的余数就是地支的次序。
举个例子。1988年是农历的什么年?先把1988-3。得数是1985。再用1985÷10,它的余数是5。这是天干的次序。十个天干,分别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第5个就是戊。1985÷12。它的余数也是5。这个5是地支的顺序。十二地支分别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第5个就是辰。所得到了天干地支两个字连在一起,就是戊辰年,也是龙年。
我接着又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公元纪年要减去3以后,再除以10或者12呢?原来农历的甲子年,是六十甲子的第1年,换算成公历是1804年,或者1924年,1984年。甲子年是公历哪一年呢?公历的纪年必须被60整除,然后再加上4,的公历年份就相当于农历的甲子年。而反过来推算,公历年换算成农历年就是减去3,因为甲子年本身是第1年。如果计算起来怕麻烦,那么也可以查看对照表。
农历怎样换算成公历?
首先我粘贴的,还有就是算法复杂,如果你的心算能力强就会更快些!
阳历日期推算阴历日期的方法:
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
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
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
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994-1977=17=4×4+1
故:Q=4,R=1
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4×4+10.6(1+1)+(31+28+31+31+7)-29.5n
=204.2- 29.5n
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
一、 推算年干支口诀
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
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
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
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
推算方法:“掌上推算年干支,支子花甲起根源。”此法是将地支排列在掌中,手掌上推算年干支的方法。 首先,在掌上将地支定位(图一),然后以地支子位为花甲子的开始,可定为1864,1924,也可定为1984年???,其年都是甲子年。“阳支都是旬开始,天干为甲尾四年。”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都是阳支,而且也是每旬的开始,天干都为甲,即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这些年的公历尾数均为四。“隔位逆推十年正,顺推年尾五零三。”天干十数,地支十二数,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每循环一次,地支总与下二支(旬空)。其中余下的支便是下旬的开始。我们从地支子位开始,隔一位逆推,即从子位逆推隔亥到戌,恰是甲戌旬的开始,再逆推隔一位酉至申为甲申旬开始,------年尾数都为四,年间隔都是十年。在确定旬开始以后,以该年尾数四为起点,从下支开始挨位顺推,其公历年尾数分别是5,6,8,9,0,1,2,3,而后又是下旬的开始。“逐支加减六十数,掌上推算千万年”掌握此法推算,如果将甲子年定为1984年,按口诀可知1994年为甲戌,2004年为甲申,2014年为甲午等。确定每旬开始的公历年数后,可根据需要顺推任何一年的干支,虽意性很大,可推千年万年的干支。
二、推算月、时干支口诀
天干五合前为主,月时干序一至五。
年干隔数配寅月,日干配时本数身。
古往今来,年上起月,日上起时,是按天干五合的方法,分成五种情况,即甲、己之年(日)定月(时)的方法相同------。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并一前一天干为主,即甲、己以甲为主,乙、庚以乙为主,------,配上序数甲为1,乙为2,丙为3,丁为4,戊为5(图二),成为推算月、时的固定序数。“年干隔位配寅月”,推算某年的月干,先看该年干与何干相合,然后按“天干五合前为主”的方法,查出该干的序数,并设此干为零,按序数隔干确定寅月的天干。如98年是戊寅,戊癸干合,戊年与癸年的天干相同,属于同一种定寅月天干法。五的序数尾5 ,从5 开始,隔己、庚、辛、壬、癸五天干到甲,就可以算出98年寅月的天干是甲,其他月的天干就好推算了。“日干配时本身数” ,此句推算方法与年干定寅月天干发基本相同,只是在确定日干合干以后,从合之干的前干本身算起,按序数查,到何干,便是该日子时的天干。如己日,己与甲同一类型,以甲干为主,甲的序数为“1”以本身配子时,该日子时的天干为甲,即甲子时。同样,癸日子时吧的天干,因戊癸合干,以五为主,序数为5,从5开始数到壬,癸日子时为壬子时。
二、 农历大小月卦口诀
一年上下两卦编,一七两月初爻安。
阴大阳小编上卦,遇有闰月年十三。
闰爻相邻爻间伏,确定年月按节算。
推算方法:此诀是为了掌握某年农历大小月的排列顺序和有否闰月而编的。“一年上下两卦编,一、七两月初爻安” ,在 正常情况下,农历每年为十二个月。我们可以将一至六月编为前卦,七至十二月编为后卦,几一年编为两卦,并以一月为前卦的处爻,七月为后卦的初爻。“阴大阳小编上卦,遇有闰月年十三”,我们将大月规定用用阴爻表示,小月用阳爻表示,按大小顺序用阴阳爻将一年编为两卦。遇到有闰月的年份就多出一个月,一年为十三个月。“闰年相邻爻间伏,确定年月按节算”。在出现有闰月的年份时,按闰月大小用阴阳爻表现出来,并标在 闰月的前后两月的爻位中间的左侧,如同伏卦一样,一看便知到闰几月,是大月还是小月。同时,提醒您农历年、的确定,不是按万年历编出的月份确定的,而是按节气确定的。如1998年,按上述方法可编成《井》和《坎》两卦,而今年闰5月为小月,上半年月卦符号为“: 。 : 。 。 : ”,下半年的月卦符号为“ = 丨 = = 丨 = ”,上半年卦第5、6爻间伏一阳爻,可知今年润五月为29天。
四、推算日干支口诀
推算日干支,可以按公历和农历两种方法推算。
⑴ 农历日干支推算口诀:
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
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
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推算方法:“大小月卦记心间,正一干支起根源。”农历的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天,固定不变。要推农历曰干支,先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推算之年编上两卦,以便在推算日千支时运。除此之外,还要记住农历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因为它是推算一年逐日的基础。“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农历天干与地支组合,天干循环2.5次。根据这一规律,知道某月初一日干支,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应在干同支冲的情况下,干支各减一位,则是小月后下月初一日干支。如本月初一干支为己卯,这个月是大月,下月初一干支为己酉。如果这个月是小月,则下月初一干支应在己酉退一位后确定,即为戊申日。“初一十三二十五,支同干隔一位算。”此两句是在确定某月初一干支后,将这个月分成三个阶段,即初一至十二,十三至二十四二十五以后。初一、十三、二十五日在干支上也是有规律的。知道初一干支,只要将该日天干隔一位顺推,而地支不变。同理,知道十三日干支,支同干隔一位,也知道二十五日的干支。如初一日干支为甲子,则十三日干支为丙子,二十五日干支为戊子。掌握这个方法,就可以根据所推之日属于哪一段,便可以很快知道这天的干支了。
⑵公历日干支推算口诀:
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
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
申子辰年年为闰,干同支冲退一天。
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支冲退一天。
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
推算方法:“元旦干支为根源,大小二月记心间。”推算公历日干支,首先要记住元旦曰的干支。同时,还要知道大小月及二月的天数。公历大月为31天,小月为30天,其大小月是固定不变的,唯独二月有29天和28天之分。因此,要特别注意哪年二月为29天,那年二月为28天。“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公历小月为30天,按农历大月推算口诀,我们知道本月初一日干支,与下月初一干支则是天干相同地支相冲。公历大月为31天,在小月干地相冲的基础上,干支各加一位数,即是大月后下月一日的干支。“申子辰年年为闰,干同支冲退一天。”经过研究,发现凡地支为申、子、辰的年为公历闰年,二月为29天。在推算3月1日干支时,可按农历小月后的日干支推算方法,即在干同地干冲的基础上,干支各减一位,则为3月丨日干支。“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干冲退二天。”除地干为申子辰年二月29天,其它年二月均为28天。在知道2月1日干支后,按干同支冲规律,干支各减二位便是3月1日的干支。“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干隔一位算。”月首,代表每月第1日。其推法与农历日干干诀后两句相同。
五.实例:推算1998年农历6月初10日午时的干支。
⒈先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将98年农历大小月,排上两卦,并标出闰月。同时,记住正月初一日和元旦日干支。
⒉推算1998年的干支。我们按《推算年干支口诀》在手掌上将地支子位定为甲子,为1984年,并将大拇指按在地支子位上。按“隔位逆推十年正”,大拇指从甲戌94年开始顺推,即94年为甲戌,95年为乙亥,96为丙子,97年为丁丑,98年干支则为戊寅。
⒊推算农历6月份干支。确定1998年戊寅干支以后,按《定月时干支诀》,戊干与癸干合以戊为主,戊的序数为5,将大拇指固定在戊位上。“年干隔位配寅月”,从戊位开始,将大拇指顺数,隔过天干,已,庚,辛,壬、癸五干到甲,便是98年正月的天干,即正月干支为甲寅,再从寅支开始,按甲,己,丙,丁,戊6月干支为己未。
⒋推算6月初10日(公历8月1日)干支。
⑴推算农历日干支。如前所述,98年大小月卦为《井》和《坎》。因为闰5月为29天,为阳爻,伏在《井》卦第5、6爻问,卦形为 =丨= 丨丨= 。
因为要推算的是农历98年正月初一日干支为己亥,先用大拇指在手掌亥支上定位,然后按《农历日干支推算诀》中的“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的规定,逐月推算初1日的干支。正月为大,干同支冲,大拇指跳到巳位上,2月初1日干支为已巳;干同支冲各减1,大拇指跳到亥位后,再减1位,3月初1日干支为甲戌;3月为小,干同支冲各减1大拇指跳到辰支后退1位,4月初1日为癸卯;4月为大,干同支冲,大姆指跳到酉干,5月初1日为癸酉;5月为小,干同支冲各减1,大拇指跳到卯支再退1位,闰5月 初1日为壬寅。闰5月为小,干同支冲各减1,大拇指跳到申支后再退一位,六月初一干支为辛未。知道6月初1日的干支后,从此位顺推初10曰的干支为庚辰。
⑵、推算公历8月1曰干支。
98年干支为戊寅,年支不属于申子辰,故98年2月为28天。按《曰公历干支推算口诀》中“小月干同地支冲,大月上句加一天------,余年二月二十八,干同支冲退两天”的规律,逐月推算。98年干支戊申,大拇指定在申位上。1月为大,干同支冲加一天,大拇指由申位到跳到寅,加1支到卯,2月1日为己卯,2月28天,干同干冲退二天,大拇指跳到酉位退二支,3月1日为丁未;3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丑进一位4月1日干支为戊寅;4月为小,干同干冲,大拇指跳到申位,5月1日干支为戊申;5月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酉位,7月1日干支为己酉;7月为大,干同支冲加1天,大拇指跳到卯进1位到辰,8月1日干支为庚辰。
⒌推算农历6月初10(公历8月1日),该日干支为庚辰。我们按《定日时干支诀》知道,该日干庚与己相合,按“天干五合前为主”,以天干己来推算,己的序数为2,将大拇指定在天干己的位置上。“日干定时本身数”,大拇指从第二位到丙,可知庚辰日子时为丙子。将大拇指从丙子顺推到午年时,天干为壬,午时干支为壬午。
经过在掌上推算年、月、日、时干支,可知98年农历6月初10日(公历8月1日)午时干支,分别为戊寅年己未月庚辰日壬午时。
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⒈要在理解《冯氏掌上巧推年月日时干支法》的基础上,将巧记口诀和在掌上定位推算结合起来,并经常对照万年历进行推算,才可能达到熟练生巧,运用自如。
⒉再运用此法时,应先制定一种表格,并随身携带,供推算年干支时使用。
此表格如下:
年序号 本年大小月卦(闰) 立春月日时 正月初一日干支 元旦日干 支
1988 :丨:丨丨::丨::丨: 正月初八庚子日辰时 己亥 戊申
1999 丨丨:丨丨:丨:::丨: 腊月十九丁亥日未时 甲子 癸丑
在推算逐日干支时,一定要注意大小月,分清干同支冲和干同干支冲加减的区别。
掌上巧推年月日时干支法(附录)
一、 逐年推算元旦干支口诀
欲推来年元旦日,先知今年日干支。
申子辰支年为闰,干加六位支冲支。
余年天干加五位,干冲退一便可知。
推算方法:“欲推来年元旦日,先知今年日干支。”推算来年元旦日的干支,必须先知道今年元旦日的干支,并用大拇指在掌上定位。“申子辰干年为闰,干加六位支冲支。”凡年支临申子辰的为闰年,2月29天。推算下一年元旦日的干支,只要大拇指从今年元旦日支位,跳到相冲的地干支位上,而后天干顺加六位,便是来年元旦的干支。“余年天干加五位,干冲退一便可知。”除申子辰年外,其它年干2月均为28天。大拇指在掌上定好今年元旦日支位置,推算来年元旦干支时,将大拇指跳到相冲之支退一位,天干加上五位,即是来年元旦的干支。
二、逐年推算正月初一日干支口诀
欲推来年正一月,先知今年日干支。
常年退回小月数,闰月小数五六七。
小六干同天隔三,迂五前句各加一。
逢七支同天隔三,各退一位定无异。
推算方法:“欲推来年正一月,先知今年日干支。”推算来年正月初一日的干支,必须先知道今年正月初一的干支。“常年退回小月数,闰月小数五六七。”常年,指没有闰月的年份。推算农历正月初一干支,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逐年编上两卦,以便确定某年的小月数。如果今年没闰月,求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经过研究,凡有闰月之年小月数分别为五、六、七三种。“小六干同天隔三,迂五前句各加一。”闰月之年,如果小月数为六,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于前一年初一日干支则是地支相同,而天干则顺隔三位。小月数为五的,按干同天顺隔三后干支各进一位,便是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逢七支同天隔三,各退一位定无异。”闰月之年小月数为七的,在确定当年正月初一日干支后,推算下一年正月初一日干支,只要按支同天顺隔三位后,干支各减一位,便时来年正月初一日干支。
三、 用卦象推算公历各月日干支法
用卦象推算公历各月日的干支,主要是按公历大小月固定不便的实际,编上一个适用任何一年的卦象。然后按大小干支循环规律,进行推算各月日的干支。公历年大小月固定卦象,上半年是《未济》卦,下半年为《蹇》卦,其卦象如图三所示。在推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二月,因为有28天和29天之分,所以在《未济》卦象的等二爻,标上闰年合非闰年字样,以便在推算时引起注意。在推算时,要将《公历曰干支推算口诀》做为依据,确定下月日干支,然后按“月首十三二十五,支同隔干一位算”,推算出所求之日干支。图三。
6月 丨 一曰干同地支冲+1 12月 = 一日干同支冲
5月 = 一日干同地支冲 11月 丨 一日干同支冲+1
4月 丨 一日干同地支冲+1 10月 = 一日干同支冲
3月 = 闰一日干同地支冲+1 09月 丨 一日干同支冲+1
2月 丨 闰年2月29天,非一日干同支冲—2 08月 = 一日干同支冲+1
非闰年2月28天,一日干同支冲+1
1月 = 元旦日干支 07月 = 一日干同支冲
四、 用卦象推算农历各月初一日干支法
农历大小月,其天数固定不变,即大月30天,小月29天。但是,由于大小月的排列不规则,因此要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先编上本年的上下半年的月卦。然后依据两个卦象,参考《农历日干支推算口诀》,在知道正月初一的日干支后,按“大后干同地支冲,小后干支退一天‘的规律,运用卦象来推算农历各月初一日的干支。经研究发现,农历相邻两月大小月的排列,共有四种类型,其推算逐月初一干支法如下:
⑴ 两小月相邻同支冲 ⑵ 两大
— 下月干同支冲—1 = 下月干
— 本月初一日干 = 本月初一日干支
⑶大小月相邻 ⑷ 大小月相邻
— 下月干同支冲 = 下月干同支冲—1
= 本月初一日干支 — 本月初一日
△ 实例:推算2001年各月初一干支
⒈按《农历大小月卦口诀》,先将2001年编上月卦。上半年为“艮”卦,下半年为“既济”卦。
⒉2001年正月初一日干支为丁亥。
⒊推算时,要将1、2月,3、4月等相邻两月,与四种排列类型对照,然后按相同类型进行推算。
⒋根据卦象,逐月进行推算。
6月“ — ”干同支冲己酉 12月“ = ” 干同支冲—1辛巳
5月“ — ”干同支冲—1己卯 11月“ — ” 干同支冲壬子
闰4月“ — ”干同支冲丙戌 10月“ = ” 干同支—1壬午
4月“ — ” 干同支冲—1丙辰 9月“ — ” 干同支冲葵丑
3月“ — ” 干同支冲丁亥 8月“ = ” 干同支冲—1癸末
2月“ — ” 干同支冲丁巳 7月“ — ” 干同支冲—1甲寅
1月“ — ” 正月初一丁亥
经过逐卦推算农历12月初一为辛巳。
阴历日期是以月亮的圆缺为计月单位,其以逢朔为初一,以月望为十五(大月为十六日),以月晦为二十 九日(大月为三十日)。然而目前记时通常用阳历日期表达,如欲将阳历日期换算成阴历日期可以用以下两种方法:其一是查《新编万年历》,如查1984年6月8日是阴历几日?翻开万年历6月10日是阴历十一,则逆推6月8日是阴历初九。其二可以利用公式推算阴历日期:
设:公元年数-1977(或1901)=4Q+R
则:阴历日期=14Q+10.6(R+1)+年内日期序数-29.5n
(注:式中Q、R、n均为自然数,R<4)
例:1994年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994-1977=17=4×4+1
故:Q=4,R=1 则:5月7日的阴历日期为:
14×4+10.6(1+1)+(31+28+31+30+7)-29.5n
=204.2- 29.5n
然后用29.5去除204.2得商数6......27.2,6即是n值,余数27即是阴历二十七日。
阳历日是:1992年3月28日
星座是:白羊座
星座是按阳历(公历)日期划分的,首先你得知道你的阳历出生日期,然后对照下面的资料。
白羊座:3月21日~4月20日
金牛座:4月21日~5月21日
双子座:5月22日~6月21日
巨蟹座:6月22日~7月22日
狮子座:7月23日~8月23日
处女座:8月24日~9月23日
天秤座:9月24日~10月23日
天蝎座:10月24日~11月22日
射手座:11月23日~12月21日
魔羯座:12月22日~1月20日
水瓶座:1月21日~2月19日
双鱼座:2月20日~3月20日
送你一个在线的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