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提是指十几岁 孩提指人多少岁
孩提指几岁的儿童
孩提指2~3岁的儿童。
孩提是指十几岁 孩提指人多少岁
孩提是指十几岁 孩提指人多少岁
孩提指的是2~3岁的儿童。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孩提至2~3岁的儿童,它泛指不是很懂事的年龄阶段,指的是幼儿时期。
此外襁褓表示不满周岁的儿童,髫年表示7岁的女孩,龆年表示8岁的男孩,总角是幼年的泛称,黄口表示10岁以下。
孩提是指儿童的年龄阶段,但具体到多少岁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不同的文化、地域、群体等都可能对孩提的定义存在异。
在传统文化中,孩提一般指的是4岁至11岁之间的儿童,也就是从到小学五年级的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已经开始正式接受学习,逐渐思考和生活。
但随着的发展,孩子的成长和教育也发生了变化。现代中,许多家庭和学校都注重培养孩子的早期教育,因此孩提的概念也逐渐往更早的年龄段推进,有的甚至将孩提定义为出生后至学前教育入学前的所有阶段,也就是0岁到6岁之间的幼儿期。
除此之外,还有些和地区将14岁以下的儿童都视为孩提,而在法则中,未满18岁的都被视为未成年人,需要受到儿童权益保护。
在实际生活中,孩提儿童的需要和特点也与年龄有关。在幼儿期,孩子主要需要的是关注、照顾和保护,这个时期的教育应该以游戏为主导,培养孩子的语言、认知和社交能力等。
进入学龄期后,孩子的能力和需求都有了很大变化,他们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并开始逐渐思考和生活。此时的教育需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并逐步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和适应。
总之,孩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含义随时间、地域、文化等因素而变化。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需求,是教育和家庭关爱孩子的基础。
孩提是指多少岁
孩提是指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孩提之童,《孟子·尽心》一般泛指不是很懂事的年龄阶段,孩提时代是指幼儿时期,而后在现代文学中引申为童年时代的意思。
不满周岁襁褓、2~3岁孩提、女孩7岁髫年、男孩8岁龆年、幼年泛称总角、10岁以下黄口、13~15岁舞勺之年、15~20岁舞象之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岁(女)豆蔻年华。
孩提是多少岁?
2~3岁——孩提
另附;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 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孩提时代是两至三岁
初生叫婴儿,不满周岁称襁褓.
2至3岁称孩提.
女孩7岁称髫年.
男孩岁称韶年.
10岁以下称黄口.
13岁至15岁称舞勺之年.
15岁至20岁称舞象之年.
女孩12岁称金钗之年.
女孩13岁称豆蔻年华.
女孩15岁称及笄之年.
16岁称碧玉年华;
20岁称桃李年华.
24岁称花信年华;
女子出嫁称票梅之年.
男子20岁称弱冠.
30岁称而立之年.
40岁称不惑之年.
50岁称知命之年.
60岁称花甲或耳顺之年.
70岁称古稀之年.
80岁称杖朝之年.
80至90岁称合之年,耄耄之年.
100岁乐期颐.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女孩7岁——髫年;
男孩8岁——龆年;
幼年泛称——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
15岁(女)——及笄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至出嫁——梅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0岁(男)——弱冠;
30岁(男)——而立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强壮之年;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顺之年、杖乡之年;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00岁——期颐。
一般泛指不是很懂事的年龄阶段-孩提时代是指幼儿时期,而后在现代文学中引申为童年时代的意思。_【孩提:
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
孩提之童。——《孟子·尽心》
】
20岁(男)——弱冠;
70岁——古稀、致政之年;
24岁(女)花信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耳顺之年;
30岁(男)——而立之年;
80岁——杖朝之年、知命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40岁(男)——不惑之年;
至出嫁——
梅之年;
幼年泛称——总角,
15岁(女)——及笄之年、强壮之年;
男孩8岁——龆年、碧玉年华;
100岁——期颐;
80~90岁——耄耋之年、平头甲子、杖乡之年;
90岁鲐背之年;
13~15岁——舞勺之年;
50岁——年逾半百、杖国之年、知非之年;
10岁以下——黄口、致事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
60岁——花甲不满周岁——襁褓、大衍之年;
女孩7岁——髫年;
13岁(女)——豆蔻年华、艾服之年;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2~3岁——孩提
2到3岁
祝:
万事如意,身体健康
2、3岁
孩提是指多少岁
孩提是指2到3岁的儿童,它泛指不是很懂事的年龄阶段,的是指儿童幼儿时期,在后现代文学中,孩提也被引申为童年时代的意思。
此外还有总角、黄口、舞勺之年、舞象之年、金叉之年、豆蔻年华可以表示儿童的成长阶段,其中总角是幼年的泛称,黄口为10岁以下,舞勺之年为13到15岁,舞象之年为15到20岁,金叉之年专门特指12岁的女孩,而豆蔻年华专门用来形容13岁的女孩。
各年龄段的古代名称
1、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
3、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注意不能用于女子)。在《礼记·曲礼上》记有:男子二十冠而字。意思是,举行冠礼,并赐以字。
4、豆蔻之年:是专门用来特指女子的13岁。
5、而立之年:指一个人到了30岁。
6、不惑之年: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40岁)。
7、知天命:形容人到了50岁的大雅的叙述方法。
8、花甲:指60岁,是对60多岁人的雅称。
孩提之年是多少岁?
孩提之年是2~3岁的儿童。孩提是古代对人年龄的称呼,指幼儿始知发笑尚在襁褓中。
出自《孟子·尽心上》:“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三岁的孩子,没有不知道爱他们的父母的。
孩提中“提”的本义是“抓住小孩两腋将其向上抱起”这个动作。“提携”等为其衍生词。
孩提也有写作“孩提包”或“提孩”的。
扩展资料:
大多数称谓都是通过古人的书籍或文章记载而流传下来的:
1、0岁,襁褓:代指未满周岁的婴儿。汤饼之会/期:指婴儿出生第三天举行宴会。旧时,小儿出生三日,设筵招待亲友谓之“汤饼筵”,也作“汤饼宴”、“汤饼会”。
2、1岁,牙牙:象声词,婴儿开始学话的声音,常说“牙牙学语”。
3、8岁 ,总角: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4、9岁 ,黄口:本指雏鸟的嘴,借指儿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后以“黄口小儿”讥讽他人年幼无知。
参考资料来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