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率与拉动增长率_贡献率和拉动增长
增长贡献率怎么算
贡献率如何计算?比如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等,希望知道的给个公式?增长(4)各产业贡献率:贡献率计算公式为:贡献率=部分增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例,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生活水平和科技水平进入了一个迅猛的发展期,但是地球生态环境却面临一些新挑战,比如说海洋污染、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等等。长量/整体增长量(%)。
贡献率与拉动增长率_贡献率和拉动增长
贡献率与拉动增长率_贡献率和拉动增长
经济增长贡献率的应用
1、从生产角度分析产业(行业)部门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如(或第二、第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2、从最终使用角度分析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如消费(或投资、出口)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经济总产出或人均产出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是一个宽泛、综合的概念,狭义的经济增长主要指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或地区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GDP可以反映一个或地区的总体经济规模,GDP增长率可以反映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来反映。
从供给端看,主要参考指标有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建筑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等;从需求端看,主要参考指标有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总额等。
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计算公式:贡献率(%)=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
税收增长贡献率是指
=净出口的贡献国内需求包括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度×GDP的增长率单位增长所带来总量的增长率。具体来说是某一税种税收每增长一个单位所带来的税收总量的增长率,其公式为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
采用这种处理方法之后,各种最终需求的拉动之和与经济增长率相等,各种最终需求的拉动率之和恰好等于1,避免了统计误的影响.当GDP中一产和三产为正数,三产为负数,如何计算贡献率?
GDP翻译过来是指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本质上是生产力的增长,它的动力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应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两种表达方式,用国民收入法测量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分别为:①计算报告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量占同期GDP增量的比重,该比重即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常表述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百分之多少。按此方法计算的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和应等于。
(固定资产)投资对问题六:YY贡献值是怎么算的 在你所在的频道挂机。 就会加贡献了。歪歪通过积分来体现用户及频道在YY平台上的资历和热度。积分分两种,一种为个人积分,一种为频道积分。功个人积分:只要登陆歪歪, 就会累计, 每小时一分,一天24小时不限时。个人积分在频道左侧用户列表中能看到积分图标,鼠标移上去还能看到个人的积分等级。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I/△GDP ×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 I/△GDP×( △GDP/△GDP0) ×
其中:(2)分别计算gdp、消费、净出口等的变动率,根据上式,变动率加总仍然满足上式,再用上式右边的例如消费的变动率除以左边的GDP变动率,可以得到消费对于GDP的贡献率。其他的一样求△ I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量;
△GDP :报告期GDP增量,GDP0 :基期GDP;
投资乘数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其基本含义是增加一笔投资会带来大于或数倍于这笔投资额的GDP的增加。它等于每单位投资量的增加所导致的产出增加的数量。其公式为:投资引发的GDP=投资乘数×报告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其中: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
GDP的三大马车指的是什么?
西方经济学,消费支出乘数一节中有详细计算1.投资拉动率,又称投资对GDP 增长的拉动率,通常指在经济增 长率中投资需求拉动所占的份额 ,也称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计算方法为: 同时,还可以计算 投资拉动GDP增长的百分点。计算 方法为: 投资拉动GDP增长(百分 点)=投资拉动率×GDP增长率 其 中的GDP增长率一般为不变价生产 法GDP增长率(下同)。 2.消费 拉动率,又称消费对GDP增长的拉 动率,通常指在经济增长率中消 费需求拉动所占的份额,也称消 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计算方法 为: 同时,还可以计算消费拉动 GDP增长的百分点。计算方法为: 消费拉动GDP增长(百分点)=消 费拉动率×GDP增长率 3.净出口拉 动率,又称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 动率,通常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净 出口拉动所占的份额,也称净出 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计算方法 为: 同时,还可以计算净出口拉 问题七:个人贡献度怎么计算? 1000经验就是一点,每天最多3点,也可以充值,充1000CF点就是100点个人贡献动GDP增长的百分点。计算方法为 : 净出口拉动GDP增长(百分点) =净出口拉动率×GDP增长率 需要 引起注意的是:上述各种需求拉 动率所用的支出法GDP及其构成项 均为不变价数据,因为,上 使用的GDP增长率通常为不变价增 长率。但是,由于我国没有正式 发布不变价GDP数,上也 有用现价数据代替不变价数据计 算拉动率的。由于价格因贡献率是分析经济效益的一个指标。它是指有效或有用成果数量与资源消耗及占用量之比,即产出量与投入量之比,或所得量与所费量之比。计算公式:素的影 响,两种计算方法得出的结果存 在一定的距。此外,由于三大 需求在各个时期的变动情况不同 ,因此需求拉动率的波动幅度较 大
目前国内消费购买力还不足以有力地——有力地,很重要所以说两遍——拉动GDP,现时点的三驾马车就是产、投、出,未来的则需要想办法提高内需。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
-平均劳动时间的增加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了38.6%。
近10年来,经济平均增长率为6.6%,居世界主要经济体前列,远高于同期世界平均增速的2.6%和发展中经济体平均增速的3.7%。
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了38.6%,超过七国贡献率的总和。经济近期克服了超预期挑战,保持增长动能,这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了稳定性和确定性。
式现代化对世界的贡献: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版图赋予了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平发展的新底色。
如果任其恶化,人类生存将面临巨大的考验。美国航空航天局20190 2 2年公布的一组数据带来了一条好消息,进入21世纪以来,全世界的绿化面积不仅没有继续降低,反而还增长了5%,相当于地球上凭空又出现了一个亚马孙热带雨林。
在新增2、投资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投资总量的增量/GDP总量的增量×的绿化面积中,贡献居首位。卫星传回的图像资料显示,国土绿化面积在持续增加。1949年中华成立之初,森林覆盖率8.6%;而如今,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了24.02%。这说明,在推进式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没有加剧工业革命以来世界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反而在扭转世界环境恶化的状况。
急!!GDP增长贡献率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分析 他的定义是什么,于什么有关?
3、投资需求对GDP的拉动度=投资需求对GDP增长的贡献率×GDP的增长率×100 %工业投资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怎么算-劳动力人口的增长
贡献率也可以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三大需求的作用大小,计算方法:贡献率(%)=某因素增长量(或增长程度)/总增长量(或增长程度)×。-平均劳动生产效率的增长,又细分为
-劳动力素质上升所带来的增长(如生产技术的熟练程度提高,人员知识水平上升)
-资本投入(如厂房,设备)带来的效率提升(每增加百分之3的资本投入,会增加百分之一的生产效率,亦即是所谓的三分之一原则)
拉动增长率怎么算?
三次产业拉动率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与三大产业贡献率的乘积,其中贡献率指三大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用公式表示就是:“拉动增长的百分点”是:各产业的增量(可比价)/去年同期总量(可比价)X100
如: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4119-4119÷(1+8.4%)]÷[11821÷(1+14.5%)]×100=3.09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3679-3679÷(1+35.2%)]÷[11821÷(1+14.5%)]×100=9.27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百分点=[4023-4023÷(1+5%)]÷[11821÷(1+14.5%)]×100=1.863.09+9.27+1.86≠14.5是因为算式中运用的是现价不是可比价
拓展资料:
经济增长率(RGDP)是末期国民生产总值与基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以末期现行价格计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长率是名义经济增长率,以不变价格(即基期价格)计算末期GNP,得出的增长率是实际经济增长率。举例:年度经济增长率:就是后一年的经济指标(如GDP或人均GDP)减去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再除以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如果我们用百分数来表示的话还要再乘上百分百,比如我国2003年的GDP是61687.9亿元(按1990年价格计算,以下同),而2004年的GDP是67548.2亿元,因此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就是0.095,用百分数来表示就是9.5%。
拉动增长,总体中某部分值的增加造成总体值相对于原来的增长。用于分析某部分的增长量拉动整体增长程度的指标,一般指整体中某部分的增长量与整体基期值得比值,表述为拉动增长百分点。
贡献率部分增量与总体增量之比,是一个特殊的结构相对数(比重)。这里要注意“部分”与“总体”关系,即“部分”是“总体”的部分,“总体”是所有“部分”之和构成的“总体”。不能说任意两个增量之比就是贡献率。拉动率是一般是在贡献率的基础上计算的。
增长率计算公式:增长率(增长百分点)%=(现期增长水平及数量—基期增长水平及数量)/基期增长水平及数量×
其中基期就是选定某年的水平作为一个参照,这样就可以把其他各期的增长水平通过与基期水平作一对比,从而衡量现今的增长水平。如果要计算出上个月的增长率,就要把前一个月的增长数量作为基期的增长水平及数量;如果要计算出去年的增长率,就可以把前年的增长水平及数量作为基期。
基期基数以上△GDP /△GD如何计算固定资产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P0 :报告期GDP增速。的增长率及增长量的计算方法:
如何测算工业生产总值增长带来的污染物增量
生产、投资、出口。贡献和贡献率是用来分析经济总体的各个部分对经济总体增长作用大小的两个常用指标.通常分为产业部门贡献和贡献率、最终需求贡献和贡献率以及地区贡献和贡献率.
(1)产业部门贡献和贡献率相关指标的计算
产业部门贡献指产业部门增加值的增长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的增加额,产业部门贡献率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产业部门的贡献所占的份额.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业部门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该产业部门当年增加值-该产业部门上年增加值)/上年国内生产总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公布的统计数据中,经济增长率仅指不变价增长率,从而产业部门的贡献和贡献率也仅指按不变价格计算的指标.而国内生产总值的现价和不变价往往是不同的,各产业部门增加值价格变化的比例也往往是不同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能用现价计算的结果来代替可比价结果.后面要介绍的需求拉动和拉动率以及地区贡献和贡献率也是如此.
需求贡献和贡献率通常也称为需求拉动和拉动率,需求拉动指各种最终需求的增长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的增加额,需求拉动率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种最终需求拉动所占的份额.计算公式为:
某种最终需求对国内生SS 38万 26万 3万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率=该最终需求当年增量/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增量
某最终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某最终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要先算贡献率,再算贡献,原因是从需求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与从生产角度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往往是不同的.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一般以生产法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为准,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与生产法和收入法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额记为统计误.若用上述公式直接计算,则必须考虑统计误的拉动和拉动率,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各种最终需求的拉动之和与经济增长率不等,各种最终需求的拉动率之和不等于1.但是,这样做又会给经济增长因素分析和预测带来麻烦,并造成解释上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些困难和麻烦,我们先算贡献率,后算贡献.
(3)地区贡献与贡献率的计算
地区贡献指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所引起的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即经济增长率)的增加额,地区贡献率指在经济增长率中各地区的贡献所占的份额.
与最终需求拉动和拉动率的计算方法一样,地区贡献和贡献率的计算方法也要先算贡献率,后算贡献.因为在实践中,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是由和地区分别计算的,前者并不是后者的直接加总,因此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汇总额之间存在额.如果用上述公式直接计算,就会出现各地区的贡献之和与全国经济增长率不等,各地区的贡献率之和不等于1的情况,为了解决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汇总额之间存在的额所带来的困难和麻烦,与最终需求拉动和拉动率部分采取同样的办法,即将公式修正如下:
地区对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率=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汇总额增量天猫美国普卫欣提示:雾霾天气出行记得做好防护。
地区对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地区对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率*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像最终需求部分一样,采用上述处理方法之后,各地区贡献之和与经济增长率相等,各地区贡献率之和恰好等于1,避免了全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地区国内生产总值汇总额之间存在额的影响.
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如何计算
经济增长贡献率是指构成经济增长的各组成部分占经济增长总量的比重,是进行因素分析时常用的一个重要指标。用公式表示为:△i/△。△i表示第i部分对经济增长量,△表示经济增长总量,△i/△表示第i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工业经济对GDP的贡献率如何计算 应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的两种表达方式,用国民收入法测量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分别为:①计算报告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量占同期GDP增量的比重,该比重即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通常表述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百分之多少。按此方法计算的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最终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之和应等于。
上式实际上是指某因素的增长量(程度)占总增长量(程度)的比重。(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I/△GDP ×
由于衡量经济增长的核心指标为GDP,因而一般就用GDP增长的贡献率来具体反映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际工作中主要用于以下三个方面:(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 I/△GDP×( △GDP/△GDP0) ×
其中:△ I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增量;
△GDP :报告期GDP增量,GDP0 :基期GDP;
投资乘数是现代巨集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其基本含义是增加一笔投资会带来大于或数倍于这笔投资额的GDP的增加。它等于每单位投资量的增加所导致的产出增加的数量。其公式为:投资引发的GDP=投资乘数×报告期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其中:投资乘数=1/(1-边际消费倾向)
一般统计资料里面有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举个简单的例子。经济总量由A和B构成,上年A为10,B也为10。今年A为11,B为13。总量增长20%。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中,25%来自于A,75%来自于B。
消费支出对GDP的贡献率如何计算
贡献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
贡献率也用于分析经济增长中各因素作用大小的程度。
计算方法是:
贡献率(%)=某因素贡献量(增量或增长程度)/总贡献量(总增量或增长程度)×
举例说明如下:
总资产贡献率(%)=(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1)总资产贡献率:反映企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说明企业运用全部资产的收益能力。
贡献率(%)= 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及其他税、净利润等。为了反映企业对所作贡献的程度,可按上述原则计算贡献率。
企业对的贡献率(%)= 税金总额+上缴利润/贡献总额×
(3)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
这个指标是指在产出增长速度中,技术进步因素所占的比重,综合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大小。
技术进步对产出增长速度的贡献率(%)=技术进步速度/产出增长速度 ×
上式贡献率越大则表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和作用就越大,反之则小。
、二、三产业增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之比,即为各产业的贡献率。
第三产业贡献率= 第三产业当年增量/国内生产总值当年增量×
应该注意的是,贡献率指标比较抽象,在使用时,应说明具体含义,但也不能任意使用,要符合常规,做到标准化、规范化、通俗化。如资本收益率、资金利税率以及某些对增量因素分析的指标,已有专用名称,就没有必要改称为贡献率。另外,在计算各产业贡献率时应剔除价格变动因素,分子、分母均用可比价格的增量计算。
民营经济对gdp的贡献率是怎样计算的?
全国资料的话去找到年鉴,然后找到GDP中民营经济的总额设=A',该值去年为A,设GDP=Y',去年值为Y,则贡献率为(A'-A)/(Y'-Y),其推导可以通过以下表达式推出,设GDP由A,B,C三部分构成,Y=A+B+C,增长率=(Y'-Y)/Y,同时我们知道Y'-Y=A'-A+B'-B+C'-C,所以有增长率=(A'-A)/Y+(B'-B)/Y+(C'-C)/Y,其中A对增长率的贡献为(A'-A)/Y,其贡献率=贡献/增长率=((A'-A)/Y)/((Y'-Y)/Y)=(A'-A)/(Y'-Y)。
要是地方资料的话去地方 的找年鉴
贡献率是 民营经济增长值/GDP增长值 X。
贡献率都是这个公式,包括三产贡献率,净出口、消费、投资的贡献率
消费对GDP的贡献如何计算
(1)gdp是一国在一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用支出法进行核算时,使用公式Y=C+I+G+(X-M)。y即gdp,国民收入。c为消费,I为投资,G为 购买,X是出口,M是进口,(X-M)就是净出口。
gaussiano3如何计算轨道的贡献率
呵呵,你们是不是在考试啊。具体的表达方式我也不清楚,我就自己写写了啊,不一定正确,符号也是我自己定义的,你就先看看吧:
α(△C/C)/(△Y/Y)
其中,α代表固定资产的弹性系数,C代表固定资产,Y代表GDP。
核算方法GDP核算有三种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成果。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衡量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价值的一种方法,即从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在核算期内生产的总产品价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为: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收入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核算方法。按照这种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相加得到。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内产品和服务的最终去向,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与服务净出口三个部分。[2]一、用支出法核算GDP支出法核算GDP,就是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的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这种方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动法。从支出法来看,国内生产总值包括一个(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3]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产量,P1、P2……Pn代表各种最终产品的价格,则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Q1P1+Q2P2+……QnPn=GDP在现实生活中,产品和劳务的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费、企业投资、 购买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个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企业投资、 购买和净出口这几方面支出的总和。1.居民消费(用字母C表示),包括购买冰箱、彩电、洗衣机、小汽车等耐用消费品的支出、服装、食品等非耐用消费品的支出以及用于医疗保健、旅游、理发等劳务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属于消费。2.企业投资(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资本资产(包括厂房、机器装置、住宅及存货)的支出。投资包括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两大类。固定资产投资指新造厂房、购买新装置、建筑新住宅的投资。为什么住宅建筑属于投资而不属于消费呢?因为住宅像别的固定资产一样是长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货投资是企业掌握的存货(或称成为库存)的增加或减少。如果年初全国企业存货为2000亿美元而年末为2200亿美元,则存货投资为200亿美元。存货投资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因为年末存货价值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年初存货。企业存货之所以被视为投资,是因为它能产生收入。从国民经济统计的角度看,生产出来但没有卖出去的产品只能作为企业的存货投资处理,这样是从生产角度统计的GDP和从支出角度统计的GDP相一致。计入GDP中的投资是指总投资,即重置投资与净投资之和,重置投资也就是折旧。投资和消费的划分不是的,具体的分类则取决于实际统计中的规定。3. 购买(用字母G来表示),是指各级 购买物品和劳务的支出,它包括 购买军火、和警察的服务、 机关公用品与公设施、举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开学校等方面的支出。 支付给 雇员的工资也属于 购买。 购买是一种实质性的支出,表现出商品、劳务与货的双向运动,直接形成需求,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组成部分。 购买只是 支出的一部分, 支出的另一部分如 转移支付、公债利息等都不计入GDP。 转移支付是 不以取得本年生产出来的商品与劳务的作为报偿的支出,包括 在、保险、失业救济、补助、老年保障、卫生保健、对农业的补贴等方面的支出。 转移支付是 通过其职能将收入在不同的成员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将一部分人的收入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实质是一种财富的再分配。有 转移支付发生时,即 付出这些支出时,并不相应得到什么商品与劳务, 转移支付是一种货性支出,整个的总收入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 转移支付不计入国内生产总值中。4.净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是指进出口的额。进口应从本国总购买中减去,因为进口表示收入流到国外,同时,也不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出口则应加进本国总购买量之中,因为出口表示收入从外国流入,是用于购买本国产品的支出,因此,净出口应计入总支出。净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把上述四个专案加起来,就是用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GDP=C+I+G+(X-M)在的统计实践中,支出法计算的是国内生产总值划分为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和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了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 消费。居民消费除了直接以货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以下几种型别: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通过支出法计算的GDP,我们可以计算出消费率和投资率。所谓消费率就是最终消费占GDP的比率,所谓投资率就是资本形成总额占GDP的比率。按照有关统计资料,最近几年以来,的消费率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的消费率为52.1%,投资率为43.4%。同世界水平相比的消费率明显偏低。因此,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巨集观经济调控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调整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大内需的重点。二、用收入法核算GDP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利润相加来计算GDP。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在没有 的简单经济中,企业的增加值即其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就等于要素收入加上折旧,但当 介全国GDP入后, 往往征收间接税,这时的GDP还应包括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间接税是对产品销售征收的税,它包括货物税、周转税。这种税收名义上是对企业征收,但企业可以把它打入生产成本之中,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故也应视为成本。同样,还有企业转移支付(即企业对非营利组织的慈善捐款和消费者呆帐),它也不是生产要素创造的收入,但要通过产品价格转移给消费者,故也应看作成本。资本折旧也应计入GDP。因为它虽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总投资中。还有,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也应计入GDP中。非公司企业主收入,是指医生、律师、小店铺主、农民等的收入。他们使用自己的资金,自我雇用,其工资、利息、租金很难象公司的帐目那样,分成其自己经营应得的工资、自有资金的利息、自有房子的租金等,其工资、利息、利润、租金常混在一起作为非公司企业主收入。这样,按收入法计算的公式就是: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也可看成是GDP=生产要素的收入+非生产要素的收入从理论上讲,用收入法计算出的GDP与用支出法计算出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三、用生产法核算GDP用生产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质产品与劳务的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生产法又叫部门法。这种计算方法反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来源。运用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只计算所增加的价值。商业和服务等部门也按增值法计算。卫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务等部门无法计算其增值,就按工资收入来计算其服务的价值。按生产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可以分为下列部门:农林渔业;矿业;建筑业;制造业;运输业;邮电和公用事业;电、煤气、自来水业;批发、零售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服务业; 服务和 企业。把以上部门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加总,再与国外要素净收入相加,考虑统计误项,就可以得到用生产法计算的GDP了。从理论上说,按支出法、收入法与生产法计算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实际核算中常有误,因而要加上一个统计误项来进行调整,使其达到一致。实际统计中,一般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支出法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计算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标准。在的统计实践中,收入法计算GDP分为四项: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项为劳动者报酬。是指劳动者因从事生产活动所获得全部报酬。包括劳动者获得的各种形式的工资、奖金和津贴,既包括货形式的,也包括实物形式的;还包括劳动者所享受的公费医疗和卫生费、上下班交通补贴和单位支付的保险费等。第二项为生产税净额,指生产税减生产补贴后的余额。生产税指 对生产单位生产、销售和从事经营活动,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使用某些生产要素(如固定资产、土地、劳动力)所征收的各种税、附加费和规划费。生产补贴与生产税相反,是指 对生产单位的单方面的收入转移,因此视为负生产税,包括政策亏损补贴、粮食系统价格补贴、外贸企业出口退税等。第三项为固定资产折旧,是指一定时期内为弥补固定资产损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提取的固定资产折旧。它反映了固定资产在当期生产中的转移价值。第四项为营业盈余,是指常驻单位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