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
简述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
原发布者:chenkongjian
简述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
简述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
简述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过程 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原则
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的各组成材料数量之间的质量比例关系。确定比例关系的过程叫配合比设计。普通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试验室试配、调整后确定。普通混凝土的组成材料主要包括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和水,随着混凝土技术的发展,外加剂和掺和料的应用日益普遍,因此,其掺量也是配合比设计时需选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以1m3混凝土中各项材料的质量表示,混凝土中的水泥、水、粗集料、细集料的实际用量按顺序表达,如水泥300Kg、水182Kg、砂680Kg、石子1310Kg;另一种表示方法是以水泥、水、砂、石之间的相对质量比及水灰比表达,如前例可表示为1:2.26:4.37,W/C=0.61,我国目前采用的量质量比。一、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配合比设计的任务,就是根据原材料的技术性能及施工条件,确定出能满足工程所要求的技术经济指标的各项组成材料的用量。其基本要求是;(1)达到混凝土结构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2)满足混凝土施工所要求的和易性要求。(3)满足工程所处环境和使用条件对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4)符合经济原则,节约水泥,降低成本。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步骤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一个计算、试配、调整的复杂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步计算配合比、基准配合比、实验室配合比、施工配合比设计4个设计阶段。首先按照已选择的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初步计算,得出“初步
首先,根据以往的设计参数或设计经验初拟设计配合比,然后进行试拌,通过试验考察混泥土拌合物的工作性。 如果低于设计要求,保持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用量;如果超出设计要求,减少水泥用量,或者保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反复试验,直到符合为止。
其次,进行强度和耐久性试验,并作必要的调整,得到设计配合比
,根据水泥混泥土拌合物的现场实际浇筑条件、集料情况(级配、含水量等)、机械和气候条件等、对配合比进行适当调整、得到施工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混凝土设计方法与步骤
混凝土是我们装修中常用的泥石材料之一,使用混凝土之前重要的就是对混凝土做配合比设计,,下面看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混凝土设计方法与步骤。
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步计算、试拌调整和确定。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从而选择混凝土各组分的配合比例。计算方式如下:
1、fcu,0=fcu+1.645σ=30+1.645×5.0=38.2Mpa。
2、w/c=aa×fce/(fcu,o+aa×ab×fce)=0.46×45.0/(38.2+0.46×0.07×45.0)=0.52
3、根据施工要求,混凝土设计坍落度为120mm~160mm,取单位用水量为215kg,掺加1.7%的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δ=22%,则混凝土单位用水量:mW0= mW(1-δ)=215×(1-22%)=168kg。
4、单位水泥用量:mc=/w/c=168/0.52=323kg
5、用粉煤灰取代16.5%的水泥,取代系数为λ=1.3, 则有
水泥用量:mc0= mc×(1-16.5%)=270 kg。
粉煤灰用量:mf0= mc×16.5%×1.3=69.3kg。
减水剂用量:mFDN0=( mc0+ mf0)×1.7%=5.77 kg。
6、设混凝土单位容重mcp=2400kg/m,砂率βs=40%,则有:
mc0+ mf0+ ms0+ mg0+ mW0= mcp
mso/(mso+mgo) ×100%=βs
得:细骨料ms0=757kg,粗骨料mg0=1136kg。
则混凝土配合比:mc0: ms0: mg0: mf0: mFDN0: mW0=270:757:1136:69.3:5.77:168= 1 : 2.80:4.21:0.26:0.021:0.6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依据
1)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
2)工程特征(工程所处环境、结构断面、钢筋小净距等)
3)水泥品种和强度等级
4) 砂、石的种类规格、表观密度以及石子粒径
5)施工方法
混凝土设计方法与步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步骤,首先按照原始资料进行初步计算。
得出“理论配合比”;经过试验室试拌调整,提出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然后根据基准配合比进行表观密度和强度的调整,确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试验室配合比”;根据现场砂石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生产配合比”。
以上就是本文的相关介绍,相信您看过之后也对此有了简单的了解,如果有需要还可以继续关注一号家居网,了解更多的资讯。
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步骤
C15排水防护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书
一. 工作性及施工工艺要求
坍落度14~18cm、初凝时间大于10小时、。
二. 原材料产地及主要性质
1. 水泥:海螺P.O42.5R,三天强压强度32MPa;
2. 粉煤灰:II级,细度19.2%、需水量103%、烧失量4.76%;
3. 碎石:华拓石场,5~25连续级配、压碎值15.8%、含泥量0.8%、针片状6.5%;
4. 砂:西江砂,细度模数:2.76、II区、含泥量0.8%;
5. 外加剂:JZB-3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3%、3天抗压强度比150%、7天抗压强度比141%、28天抗压强度比133%;
6. 水:饮用水。
三. 混凝土配合比参数的计算
1 .配制强度
混凝土配制强度应按下式计算:
fcu,0≥fcu,k+1.645σ
其中: σ为混凝土强度标准,σ取 5.0MPa ;
fcu,0──混凝土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取fcu,k=15(MPa);
经过计算得:fcu,0=15+1.645×4.0=21.6(MPa)。
2.水灰比的确定
3..单位用水量的确定
混凝土拌合物坍落度控制为14~18cm,碎石粒径25mm,查表,选取并计算不掺外加剂时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215+(18-9)/25=237.5kg/m3。
外加剂为成都晶地科技有限公司JD-FND20缓凝高效减水剂,减水率23%,故掺外加剂后混凝土单位用水量为237.5×(1-23%)=185kg/m3。
4.单位水泥用量、粉煤灰用量的确定
不掺减水剂、粉煤灰时,单位水泥用量=237.5/0.8512=279kg/m3。
查表,粉煤灰取代水泥率取为15%,超代系数取为1.7,则取代水泥后单位水泥用量为279×(1-13%)=237kg/m3。粉煤灰用量为279×15%×1.7=70kg/m3。
5.砂、碎石用量的确定
理论容重按2320kg/m3计算,防护混凝土砂率取41%,计算
砂为(2340-245-70-185)×43%=746kg,
碎石为(2340-245-70-185)×(1-43%)=1074kg。
6.外加剂
外加剂用量按外加剂生产厂掺量,掺水泥用量的1.7%。
外加剂用量为(245+70)×1.7%=5.36kg
四. 基准配合比
经过上面的计算,得出基准配合比为:
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粉煤灰=245:746:1074:185:5.36即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粉煤灰=
1 3.04 4.38 0.76 0.021 0.30
五. 确定试验定配合比
在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减少0.05水灰比,砂率取42%,同上计算各材料的用量,得到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粉煤灰=
253 780 1077 185 5.59 76
在基准配合比的基础上,增加0.05水灰比,砂率取43%,同上计算砂石材料的用量,得到配合比为: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粉煤灰=
222 817 1041 185 4.9 66.6
基准配合比及增加、减少水灰比的配合比进行实际拌和、成型、养护和测试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确定符合强度(包括工作性)要求的水灰比,得出满足强度要求的试验室配合比,:即水泥:砂:碎石:水:外加剂:粉煤灰=
245 746 1074 185 5.36 70
六. 验证配合比
将试验室确定的配合比提交监理进行平行试验,验证该配合比,如结果符合要求,该配合比作为试验室报批的配合比。
七. 施工配合比
根据配合比设计来:
1、根据强度计算配制强度。
2、根据配制强度和水泥强度计算水灰比。
3、根据集料确定用水量。
4、计算胶材用量。
5、确定设计容重,或根据密度计算。
6、根据集料情况确定砂率。
7、计算砂石用量。
8、得到配合比。
根据配合比设计来:
1、根据强度计算配制强度。
2、根据配制强度和水泥强度计算水灰比。
3、根据集料确定用水量。
4、计算胶材用量。
5、确定设计容重,或根据密度计算。
6、根据集料情况确定砂率。
7、计算砂石用量。
8、得到配合比。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分几个步骤?
这个,看书吧,
需要连续的作业,也就是经验,
材料检测合格的话,这也是步骤之一吧算是;
然后按经验,取材料配合,检验一下塌落度指标,然后就做试块,可以有3天7天28天的,看结果。
其实还是经验,因为水泥稳定,那么石、沙是变化的,可一个地区变化也不大,所以按经验来就可以,试验就是个检验证明设计有效。
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简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步骤。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包括:
1、配制强度计算
2、计算水胶比
3、确定用水量和外加剂用量
4、确定水泥、粉煤灰、矿粉等胶凝材料用量
5、确定砂率
6、确定粗、细骨料用量
详见《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
简述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
1、材料选定,报考砂石、水泥、外加剂、各自掺合料。
2、水泥胶砂强度求得水泥的平均强度,由平均强度求得水灰比。
3、由砂石等材料及经验求得无外加剂或者是减水剂的用水量。
4、由减水剂的减水率、掺量求得掺减水剂后的实际用水量。
5、由实际用水量及水灰比求得胶凝材料的用量。
6、根据掺合料的性能或者是活性指数等计算出水泥、粉煤灰、矿粉等掺合料的各自用量。
7、用设计容重减去胶凝材料用量和用水量得到砂石总量,根据砂石情况设定砂含率,然后求的砂子和石子的各自用量。
8、得到以上的配合比,做试配,根据设计的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强度、耐久性能等做调整。
9、得到实验室配合比,然后根据实际生产中砂石的含水量等情况调整为生产或施工配合比。
10、材料有变动配合比也跟着重新设计做变动。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 836084111@qq.com 删除。